CN112804095A - 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4095A
CN112804095A CN202011644984.9A CN202011644984A CN112804095A CN 112804095 A CN112804095 A CN 112804095A CN 202011644984 A CN202011644984 A CN 202011644984A CN 112804095 A CN112804095 A CN 112804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information
identifier
entry
neighb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49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4095B (zh
Inventor
刘正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449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4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4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4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4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4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13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e.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应用于控制器,方法包括: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若确定所述对应的条目表征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则基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配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初始连接端口属于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配置迁移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所述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以使第二设备利用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以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实现对端口配置的自适应更新,以适应网络的变化。

Description

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接口分为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两大类别,其中,物理接口包括二层以太接口、三层以太接口,以太接口,其也称为端口;逻辑接口包括汇聚组接口,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 Area Network,VLAN)接口等。接口可以被启用或者关闭,当以太接口被关闭之后,不能接收和发送报文。
针对端口的配置,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对设备的各个端口进行配置,继而导致现有技术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无法进行端口配置的自动更新,不利于快速实施网络组建,灵活性差,无法适应网络的动态变化。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实现对端口配置的自适应更新,以最终适应网络的动态变化。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信息管理方法,应用于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若确定所述对应的条目表征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则基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配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初始连接端口属于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配置迁移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所述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
本上述实现过程中,针对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控制器在确定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时,其中,所述初始连接端口属于所述第二设备,基于初始端口的端口信息和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并发送配置迁移指令给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利用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继而实现设备的端口之间的网络拓扑关系发生变化时,自动对相应端口进行配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的方式确定并配置发生变化的端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配置效率。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或更新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接收到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发送的邻居信息之后,根据邻居信息,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或更新与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以保证后续能根据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实现端口配置信息的迁移。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或更新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包括:判断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如否,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该添加的条目中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放入表征初始连接端口的位置;否则,判断所述对应的条目中邻居设备标识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如是,将所述第二端口的信息放入所述对应的条目中表征当前连接端口的位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连接关系表中不存在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时,表征,第一端口首次与其余端口连接,因此,根据邻居信息,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该添加的条目中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放入表征初始连接端口的位置,以表征第二端口为第一端口首次连接的端口;若连接关系表中存在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且对应的条目中邻居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标识,则将第二端口的信息放入对应条目中表征当前连接端口的位置,以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后续能利用对应的条目中的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第二端口进行配置。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对应的条目进行标记,以表征所述第一端口的当前连接端口的配置已迁移。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对对应的条目进行标记,以避免控制器再次生成并发送配置迁移指令给第二设备,提高控制器的处理效率,同时也避免第二设备再次利用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第二端口进行配置。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方法还包括:若遍历完成后,发送配置迁移的指令的条目数超过预设值,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人员终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发送配置迁移的指令的条目数超过预设值(表征网络拓扑变化很大),生成并发送报警指令给管理人员终端,以便于管理人员终端及时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信息管理方法,应用于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从第一端口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邻居探测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设备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向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邻居信息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探测信息之后,第一设备向控制器发送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邻居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发送探测信息的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第二设备的标识,以使控制器在连接关系表中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与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以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后续能利用对应的条目,将第二端口的配置信息进行配置迁移。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信息管理装置,应用于控制器,所述装置包括:遍历单元,用于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若确定所述对应的条目表征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则通知指令生成单元;其中,所述初始连接端口属于所述第二设备;所述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遍历单元的通知,基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配置迁移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配置迁移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所述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和表项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表项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或更新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表项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如否,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该添加的条目中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放入表征初始连接端口的位置;否则,判断所述对应的条目中邻居设备标识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如是,将所述第二端口的信息放入所述对应的条目中表征当前连接端口的位置。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标记单元,用于对所述对应的条目进行标记,以表征所述第一端口的当前连接端口的配置已迁移。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告警单元,用于若遍历完成后,发送配置迁移的指令的条目数超过预设值,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人员终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信息管理装置,应用于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第一端口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邻居探测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设备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邻居信息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口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端口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口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端口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310-遍历单元;320-指令生成单元;330-发送单元;410-接收单元;420-发送单元;500-电子设备;501-处理器;502-存储器;503-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控制器,下面将对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阐述,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S12。
S11: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若确定所述对应的条目表征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则基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配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初始连接端口属于所述第二设备。
S12:将所述配置迁移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所述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
下面对上述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S1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A1和A2。
A1: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其中,不同的设备的标识不同;端口信息为端口标识,具有唯一性,不同的端口的端口标识不同。
其中,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根据第一端口当前所连接的端口的端口信息确定,即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可能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若第一设备与控制器直接连接,A1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接收第一设备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议或网络配置协议(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tocol,NetConf)等发送的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
若发送设备通过中转设备与控制器连接,那么,作为一种实施方式,A1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接收第一设备基于SNMP协议或NetConf协议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第一设备的邻居信息。
A2: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或更新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A2包括步骤A21和A22。
A21:判断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如否,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该添加的条目中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放入表征初始连接端口的位置。
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关系表中的一个本端端口所对应的条目的字段结构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876925960000081
表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关系表中的一个本端端口所对应的条目的字段结构如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876925960000082
表2
其中,原始邻居设备表征与本端设备端口首次连接的设备,原始邻居端口表征与本端设备端口首次连接的端口;实时邻居设备表征在当前时刻与本端设备端口连接的设备,实时邻居端口表征在当前时刻与本端设备端口连接的端口。
迁移标记表征是否需要对实时邻居端口进行配置,可以用0或者空表征配置未迁移(需要对实时邻居端口进行配置),1表征配置已迁移(即不需要对实时邻居端口进行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征是否需要对实时邻居端口进行配置。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A21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在接收到邻居信息之后,从邻居信息中提取出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并基于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从预先存储的连接关系表中,查找是否存在本端端口标识为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若不存在,则表征所述连接关系表中不存在与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表征首次接收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此时,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本端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的标识,本端端口标识为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原始邻居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标识,原始邻居端口标识为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实时邻居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标识,实时邻居端口标识为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
反之,若连接关系表中,存在本端端口标识为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则表征连接关系表中存在与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若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为a,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为a1,第二设备的标识为b,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为b1,若端口所对应的条目的格式为表1所示,则连接关系表中新增与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之后的连接关系表如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876925960000091
表3
A22:否则,判断所述对应的条目中邻居设备标识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如是,将所述第二端口的信息放入所述对应的条目中表征当前连接端口的位置。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A2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若连接关系表中存在与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则判断对应的条目中的实时邻居设备标识的字段内容是否为第二设备的标识,若是,则在对应的条目中的实时端口标识的字段中写入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对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进行更新。
S11: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若确定所述对应的条目表征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则基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配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初始连接端口属于所述第二设备。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S11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控制器基于预设时间间隔,或者不定时地从上至下或者从下至上,依次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以确定是否存在端口需要被配置,因此,针对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本端端口所对应的条目,如,针对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所对应的条目,确定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中的实时邻居端口标识(即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与原始邻居端口标识(即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基于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配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配置迁移指令中包括: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若相同,则直接遍历下一个条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基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从预先存储的端口信息与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出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继而基于对应的配置信息和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配置迁移指令,其中,配置迁移指令中包括:对应的配置信息和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对应的配置信息为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
在生成配置迁移指令之后,执行步骤S12。
S12:将所述配置迁移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所述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
从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中,确定出实时邻居设备标识(即第二设备的标识),继而根据第二设备的标识,确定出与第二设备的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的IP地址,继而基于第二设备的IP地址,实时或者不定时地将配置迁移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若配置迁移指令中包括:对应的配置信息和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配置迁移指令之后,利用配置迁移指令中的对应的配置信息,对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
若配置迁移指令中包括: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且未包括对应的配置信息,则第二设备接收到配置迁移指令之后,基于配置迁移指令中的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从预先存储的端口信息与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出与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继而利用对应的配置信息对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对应的配置信息为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B。
B:对所述对应的条目进行标记,以表征所述第一端口的当前连接端口的配置已迁移。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B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将所述对应的条目中的迁移标记字段中的内容从“0”修改为“1”,可以理解的是,0表征配置未迁移,1表示配置已迁移,即后续如判断第一端口的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也无需对当前连接端口其进行配置,继而节省系统资源。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也通过其他方式来对对应的条目进行标记,以表征第一端口的当前连接端口的配置已迁移。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C。
C:若遍历完成后,发送配置迁移的指令的条目数超过预设值,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人员终端。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C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在对连接关系表中的所有条目遍历完一次后,确定发送配置迁移的指令的条目数超过预设值,说明网络拓扑变化很大,则生成报警信息,并基于预先存储的管理员终端的IP地址,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管理员。
其中,所述预设值根据连接关系表中的条目数而定,连接关系表中的条目数条目数越大,预设值越大,反之,越小。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端口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设备中,下面将对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阐述,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21-S22。
S21:从第一端口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邻居探测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设备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S21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第一设备实时或者不定时地从第一端口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邻居探测信息,其中,邻居探测信息中包括: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从邻居探测信息中提取出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由于邻居探测属于现有技术,例如采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之后,执行步骤S22。
S22:向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邻居信息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S2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第一设备基于预先确定的第一设备的标识、预先确定的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第二设备的标识,生成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并将邻居信息发送给控制器,以使控制器根据邻居信息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与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即控制器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本端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的标识,本端端口标识为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原始邻居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标识,原始邻居端口标识为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实时邻居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标识,实时邻居端口标识为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
请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所示装置应用于控制器,下面将对图3所示的结构框图进行阐述,所示装置包括:
遍历单元310,用于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若确定所述对应的条目表征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则基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通知指令生成单元320;其中,所述初始连接端口属于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指令生成单元320,用于根据所述遍历单元310的通知,基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配置迁移指令。
发送单元330,用于将所述配置迁移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所述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和表项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表项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或更新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表项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如否,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该添加的条目中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放入表征初始连接端口的位置;否则,判断所述对应的条目中邻居设备标识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如是,将所述第二端口的信息放入所述对应的条目中表征当前连接端口的位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标记单元,用于对所述对应的条目进行标记,以表征所述第一端口的当前连接端口的配置已迁移。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告警单元,用于若遍历完成后,发送配置迁移的指令的条目数超过预设值,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人员终端。
请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端口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应用于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设备中,下面将对图4所示的结构框图进行阐述,所示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410,用于从第一端口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邻居探测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设备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
发送单元420,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邻居信息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本实施例对的各功能单元实现各自功能的过程,请参见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5,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500可以为图1中的控制器或图2中的第一设备,电子设备500可以是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
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存储器502、处理501、通信接口503和通信总线,通信总线用于实现这些组件的连接通信。
所述存储器502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口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对应的计算程序指令等各种数据,其中,存储器502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501用于执行端口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对应的计算程序指令。
其中,处理器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通信接口503,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数据。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任一项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因此,综上所述,本申请各实施例提出的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针对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控制器在确定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时,其中,所述初始连接端口属于所述第二设备,基于初始端口的端口信息和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并发送配置迁移指令给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利用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继而实现设备的端口之间的网络拓扑关系发生变化时,自动对相应端口进行配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的方式确定并配置发生变化的端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配置效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装置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Claims (11)

1.一种端口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若确定所述对应的条目表征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则基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配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初始连接端口属于所述第二设备;
将所述配置迁移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所述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或更新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或更新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包括:
判断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如否,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该添加的条目中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放入表征初始连接端口的位置;
否则,判断所述对应的条目中邻居设备标识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如是,将所述第二端口的信息放入所述对应的条目中表征当前连接端口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对应的条目进行标记,以表征所述第一端口的当前连接端口的配置已迁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遍历完成后,发送配置迁移的指令的条目数超过预设值,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人员终端。
6.一种端口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端口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邻居探测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设备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
向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邻居信息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7.一种端口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器,所述装置包括:
遍历单元,用于遍历预先建立的连接关系表中的各个设备的端口所对应的条目,若确定所述对应的条目表征第一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当前连接端口与初始连接端口不同,则通知指令生成单元;其中,所述初始连接端口属于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遍历单元的通知,基于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当前连接端口的端口信息,生成配置迁移指令;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配置迁移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初始连接端口的配置信息对所述当前连接端口进行配置。
8.根据权利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和表项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所述表项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或更新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9.根据权利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项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如否,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添加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的条目,该添加的条目中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放入表征初始连接端口的位置;
否则,判断所述对应的条目中邻居设备标识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如是,将所述第二端口的信息放入所述对应的条目中表征当前连接端口的位置。
10.一种端口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第一端口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邻居探测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设备上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端口的邻居信息,所述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邻居信息在连接关系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条目。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644984.9A 2020-12-31 2020-12-31 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804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4984.9A CN112804095B (zh) 2020-12-31 2020-12-31 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4984.9A CN112804095B (zh) 2020-12-31 2020-12-31 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4095A true CN112804095A (zh) 2021-05-14
CN112804095B CN112804095B (zh) 2022-07-12

Family

ID=7580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4984.9A Active CN112804095B (zh) 2020-12-31 2020-12-31 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409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628A (zh) * 2007-01-09 2007-08-0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网络拓扑变化时组播表项更新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88340A (zh) * 2010-07-19 2010-11-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子环的区域地址刷新方法
CN102195881A (zh) * 2011-04-25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信息更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84848A (zh) * 2013-10-24 2014-03-26 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配置的非管理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4243193A (zh) * 2013-06-18 2014-12-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的动态配置及展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87259A (zh) * 2015-10-10 2015-12-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ns工具生成拓扑图的路由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471744A (zh) * 2014-09-19 2016-04-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7547382A (zh) * 2017-05-23 2018-01-05 紫光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居关系发现方法和装置
US20190028365A1 (en) * 2017-07-19 2019-01-24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verifica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of disconnected network devices
CN111752682A (zh) * 2020-06-29 2020-10-0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端口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628A (zh) * 2007-01-09 2007-08-0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网络拓扑变化时组播表项更新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88340A (zh) * 2010-07-19 2010-11-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子环的区域地址刷新方法
CN102195881A (zh) * 2011-04-25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信息更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43193A (zh) * 2013-06-18 2014-12-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的动态配置及展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4848A (zh) * 2013-10-24 2014-03-26 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配置的非管理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5471744A (zh) * 2014-09-19 2016-04-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5187259A (zh) * 2015-10-10 2015-12-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ns工具生成拓扑图的路由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547382A (zh) * 2017-05-23 2018-01-05 紫光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居关系发现方法和装置
US20190028365A1 (en) * 2017-07-19 2019-01-24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verifica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of disconnected network devices
CN111752682A (zh) * 2020-06-29 2020-10-0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端口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 WILLIAMS等: "Software configurable smart ports in seafloor networks", 《2014 OCEANS - ST. JOHN"S》 *
刘航: "基于分布式聚合的角色分配与切换的算法研究", 《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电子期刊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4095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4274B (zh) 域名系统dns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38594B (zh) 在Kubernetes环境下的ARP代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3774B (zh) 一种网络拓扑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60294638A1 (en) Route display method and route display apparatus
CN111181787B (zh) 一种bmc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11405059A (zh) 云端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物联网系统
CN112804095B (zh) 端口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00338B (zh) 跨as的evpn路由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7872336B (zh) 挂载点标识方法和系统以及标识管理设备
WO2023240993A1 (zh) 定位异常解决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338758A (zh) 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418689A (zh) 一种请求报文响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16448A (zh) 一种服务网络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27024A1 (zh) 基于网口传输的纠错方法、装置及网口传输设备
CN113259468B (zh) 一种网络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533818B (zh) 基于nfv资源池的监控方法和通信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CN107707480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866008B (zh) Nat规则的使能属性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10296444A1 (en)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mmands
CN116436994B (zh) Profinet协议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958165A (zh) 网络接口建立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788006B (zh) 免认证mac地址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1606274B1 (en) Method for operations of virtual machines in monitoring cloud activities, system, and device applying the method
WO2021052248A1 (zh) 链路资源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00402B (zh) 一种上网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