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1617A - 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1617A
CN112801617A CN202110124095.8A CN202110124095A CN112801617A CN 112801617 A CN112801617 A CN 112801617A CN 202110124095 A CN202110124095 A CN 202110124095A CN 112801617 A CN112801617 A CN 112801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quipment
engineering
physical
p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40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1617B (zh
Inventor
胡君慧
王伟
景天
李錾
徐鑫乾
夏睿
史京楠
徐铼
洪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B412 State Grid Office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owerChina Hube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be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be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be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40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1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1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1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1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1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平台数据集成目标和范围;2)制定统一的以实物ID为唯一身份标识的工程各阶段数据录入标准;3)搭建ODS系统与非结构化平台接口,通过实物ID编码作为唯一索引建立平台间数据互联,实现数据共享;4)PMS系统中编写数据分析程序及自动成图,基于实物ID和ODS系统对端口录入的工程数据进行合规性解析;5)PMS系统台账格式内容基于实物ID进行调整。本发明优点在于:对数据的正确性、可控性、延展性、适用性等方面更是做了精细布局,使得工程数据在各业务板块间融汇贯通的基础上,能切实有效的服务于工程管理与应用。

Description

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实物ID是指为了实现资产全寿命管理过程中项目编码、WBS编码、物资编码、设备编码和资产编码等多码联动和信息贯通,而引入的资产实物标识编码,是该实物终身、唯一的身份编码,基于物联网技术,可实现信息完整可追溯、跨系统贯通、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在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输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三维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将实物ID与三维设计模型相互关联,为实现设计模型在物资、施工、运检阶段的深度应用奠定基础。ODS系统是指通过统一的规范操作数据模型,对已有数据进行整合,而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换及处理平台。使用ETL工具把业务数据从各个业务系统中进行抽取完成数据采集,经过数据处理层实现用户身份认证、权限验证、数据源过滤和下发数据任务管理等功能,根据下发数据任务执行频率,定期查询ODS数据库,根据查询结果集,生成指定格式的数据文件,再经过文件传输层完成各系统间数据交换,最后在数据应用层实现数据的管理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平台数据集成目标和范围:将ODS平台研发的数据接口与非结构化平台对接,通过实物ID获取设备源端的厂商类数据、设计类数据、施工类数据、试验类数据过程关键信息,根据工程数据应用需求贯通数据;
2)制定统一的以实物ID为唯一身份标识的工程各阶段数据录入标准:在物资采购阶段,通过基于实物ID的物资技术参数维护管理微应用对设备厂商数据进行维护、提报,其数据存储在总部物资技术参数维护管理微应用数据库中;在设计阶段,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形成完整的全站三维设计类数据,将设备及其部件的设计参数信息存储在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通过实物ID编码作为唯一索引建立与PMS的数据关联,最终将成果数据以GIM格式打包移交致电网工程数字化系统;基于实物ID编码完成主网设备设计数据与PMS系统数据交互的开发;在施工阶段,电网工程数字化管理应用通过设备信息采集微应用完成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施工数据的采集,将格式化的设备施工类数据以增量的方式通过消息中间体把数据贯通致PMS平台;在工程建设阶段,通过工程建设数据录入微应用记录设备安装调试记录和设备施工质量问题,通过实物ID实现安装调试记录结构化数据存储,通过定时任务同步至ODS系统,实现与PMS设备安装调试记录数据交互,在设备安装完成后,通过工程建设数据录入微应用扫描实物ID标签录入交接试验报告信息;
3)搭建ODS系统与非结构化平台接口,通过实物ID编码作为唯一索引建立平台间数据互联,实现数据共享;
4)PMS系统中编写数据分析程序及自动成图,基于实物ID和ODS系统对端口录入的工程数据进行合规性解析;
5)PMS系统台账格式内容基于实物ID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贯通的数据包括:工程地理信息数据、三维设计模型、文档资料、装配模型、原文件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基础矢量数据、电网空间数据、电网专题数据、电缆线路通道数据、地震区图像、雷害区图像、规划区图像、环境敏感点区图像数据。
本发明优点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工程各阶段数据贯通时,综合考虑了数据唯一身份特征识别、数据采集端软件集成、数据应用端软件集成、成果数据解析、结构化数据流向、数据管理权限配置等关键功能,整个平台在满足“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的泛在物联网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对数据的正确性、可控性、延展性、适用性等方面更是做了精细布局,使得工程数据在各业务板块间融汇贯通的基础上,能切实有效的服务于工程管理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交互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平台数据集成目标和范围:将ODS平台研发的数据接口与非结构化平台对接,通过实物ID
获取设备源端的厂商类数据、设计类数据、施工类数据、试验类数据过程关键信息,根据工程数据应用需求贯通数据;
2)制定统一的以实物ID为唯一身份标识的工程各阶段数据录入标准:在物资采购阶段,通过基于实物ID的物资技术参数维护管理微应用对设备厂商数据进行维护、提报,其数据存储在总部物资技术参数维护管理微应用数据库中;在设计阶段,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形成完整的全站三维设计类数据,将设备及其部件的设计参数信息存储在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通过实物ID编码作为唯一索引建立与PMS的数据关联,最终将成果数据以GIM格式打包移交致电网工程数字化系统;基于实物ID编码完成主网设备设计数据与PMS系统数据交互的开发;在施工阶段,电网工程数字化管理应用通过设备信息采集微应用完成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施工数据的采集,将格式化的设备施工类数据以增量的方式通过消息中间体把数据贯通致PMS平台;在工程建设阶段,通过工程建设数据录入微应用记录设备安装调试记录和设备施工质量问题,通过实物ID实现安装调试记录结构化数据存储,通过定时任务同步至ODS系统,实现与PMS设备安装调试记录数据交互,在设备安装完成后,通过工程建设数据录入微应用扫描实物ID标签录入交接试验报告信息;
3)搭建ODS系统与非结构化平台接口,通过实物ID编码作为唯一索引建立平台间数据互联,实现数据共享;
4)PMS系统中编写数据分析程序及自动成图,基于实物ID和ODS系统对端口录入的工程数据进行合规性解析;
5)PMS系统台账格式内容基于实物ID进行调整。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贯通的数据包括:工程地理信息数据、三维设计模型、文档资料、装配模型、原文件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基础矢量数据、电网空间数据、电网专题数据、电缆线路通道数据、地震区图像、雷害区图像、规划区图像、环境敏感点区图像数据。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在数据交互规范制定完成,并充分理解交互文件内容的基础上,从数据交互文件直接或间接获取PMS台账,映射转换出坐标信息、符号信息,路由出拓扑信息。
(1)编写程序,完成GIM文件校验
在GIM文件导入前进行校验,校验的目的主要是确保源端数据的准确性,确保GIM文件提供的数据能够满足创建台账、图形的需要。校验内容从数据的必填性和有效性进行校验,必填性重点是对电网资源电压等级、间隔信息、坐标进行必填性校验,有效性校验主要是对电网资源的属性是否合理,拓扑关联对象是否存在进行校验。
(2)生成设备图形
1)GIM设备类型名称与PMS设备类型转换。将GIM模型中(f4system.cbm)的设备类型名称(<SYSCLASSIFYNAME>),转换为PMS设备类型(modelid),实现GIM设备类型到PMS设备类型的映射。
2)GIM设备符号与PMS设备符号转换。将GIM模型中的符号名称(<SymbolName>),转换为PMS符号ID(symbolid),实现GIM设备符号到PMS设备符号的转换;符号角度直接引用GIM中的符号角度(<SymbolRotation>)。分析GIM符号类型与PMS符号类型的差异,将GIM点状符号类型转换为PMS线状符号或将GIM线状符号类型转换为PMS点状符号。
3)拓扑关系解析。设备与连接线的关系:通过匹配GIM文件中图例连接点(<CPS>)与母线和连接线的起点坐标(<LineCoordinateS>),路由出设备间的拓扑关系,生成端子号信息。
母线与连接线的关系:用连接线的起点(<LineCoordinateS>),匹配母线线段上的连接点(<InflectionPoint>),生成端子号信息;
4)设备坐标计算:站房坐标计算:通过工程模型清单(project.cbm)文件获得站房围墙或其他参照物的经纬度坐标,用算法计算出围墙的内接矩形,作为站房边框坐标。
站内设备坐标计算:将GIM文件中的符号坐标(<SymbolCoordinate>)、母线与连接线的起点坐标(<LineCoordinateS>)、终点坐标(<LineCoordinateE>)、节点坐标(<InflectionPoint>)通过等比例缩放计算,转换为相对站框的经纬度地理坐标,通过算法,调整符号大小和符号位置,使站房内部接线图在站框内的位置饱满,美观。
5)设备图形编辑
使用PMS现有图形编辑功能,同时根据应用需求研发新的编辑工具,可以手动调整设备坐标与线路走向,编辑标注位置与标注内容,按个人喜好,美化站内接线图。
5、PMS系统台账格式内容基于实物ID进行调整
设备台账新增包括图形和台账新增两部分。设备运维单位根据三维设计模型等竣工资料及GIM文件解析的工程编号、工程名称、运维单位等信息在PMS系统发起设备变更申请。台账维护环节,展示GIM解析出的设备层级挂接关系及设备台账信息,结合调度推送的变电站及站内铭牌信息,批量维护GIM设备对应的设备铭牌及相别信息。铭牌及相别信息维护完成后,可选择GIM设备及生成方式(只生成图形、只生成台账、图形和台账同时生成等方式),生成对应的图形和设备台账信息。台账生成后,在台账维护界面维护设备运行参数等信息,并依据GIM设备台账中的实物ID关联验证资产清册中的实物ID,验证通过后,带入清册中WBS编码信息。同时调用物理参数微应用根据实物ID带入物理参数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平台数据集成目标和范围:将ODS平台研发的数据接口与非结构化平台对接,通过实物ID获取设备源端的厂商类数据、设计类数据、施工类数据、试验类数据过程关键信息,根据工程数据应用需求贯通数据;
2)制定统一的以实物ID为唯一身份标识的工程各阶段数据录入标准:在物资采购阶段,通过基于实物ID的物资技术参数维护管理微应用对设备厂商数据进行维护、提报,其数据存储在总部物资技术参数维护管理微应用数据库中;在设计阶段,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形成完整的全站三维设计类数据,将设备及其部件的设计参数信息存储在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通过实物ID编码作为唯一索引建立与PMS的数据关联,最终将成果数据以GIM格式打包移交致电网工程数字化系统;基于实物ID编码完成主网设备设计数据与PMS系统数据交互的开发;在施工阶段,电网工程数字化管理应用通过设备信息采集微应用完成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施工数据的采集,将格式化的设备施工类数据以增量的方式通过消息中间体把数据贯通致PMS平台;在工程建设阶段,通过工程建设数据录入微应用记录设备安装调试记录和设备施工质量问题,通过实物ID实现安装调试记录结构化数据存储,通过定时任务同步至ODS系统,实现与PMS设备安装调试记录数据交互,在设备安装完成后,通过工程建设数据录入微应用扫描实物ID标签录入交接试验报告信息;
3)搭建ODS系统与非结构化平台接口,通过实物ID编码作为唯一索引建立平台间数据互联,实现数据共享;
4)PMS系统中编写数据分析程序及自动成图,基于实物ID和ODS系统对端口录入的工程数据进行合规性解析;
5)PMS系统台账格式内容基于实物ID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贯通的数据包括:工程地理信息数据、三维设计模型、文档资料、装配模型、原文件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基础矢量数据、电网空间数据、电网专题数据、电缆线路通道数据、地震区图像、雷害区图像、规划区图像、环境敏感点区图像数据。
CN202110124095.8A 2021-01-29 2021-01-29 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 Active CN112801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4095.8A CN112801617B (zh) 2021-01-29 2021-01-29 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4095.8A CN112801617B (zh) 2021-01-29 2021-01-29 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1617A true CN112801617A (zh) 2021-05-14
CN112801617B CN112801617B (zh) 2023-12-12

Family

ID=75812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4095.8A Active CN112801617B (zh) 2021-01-29 2021-01-29 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16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4071A (zh) * 2023-06-08 2023-08-25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资编码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0458A (zh) * 2015-08-12 2015-12-1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支持七维度台账设备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718468A (zh) * 2014-12-02 2016-06-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仓库ods层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10930111A (zh) * 2019-11-13 2020-03-27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实物资产与移动作业统一管理app
CN111368450A (zh) * 2020-03-13 2020-07-03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输变电工程用gim数字模型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468A (zh) * 2014-12-02 2016-06-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仓库ods层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5160458A (zh) * 2015-08-12 2015-12-1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支持七维度台账设备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0930111A (zh) * 2019-11-13 2020-03-27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实物资产与移动作业统一管理app
CN111368450A (zh) * 2020-03-13 2020-07-03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输变电工程用gim数字模型建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4071A (zh) * 2023-06-08 2023-08-25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资编码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44071B (zh) * 2023-06-08 2024-04-05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资编码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1617B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0596B (zh) 一种基于移动gis与rtk定位的配网数据处理方法
CN107610238B (zh) 一种电力设备ar动态模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955789A (zh) 一种基于调配用一体化模型的供电路径分析方法
CN105760603B (zh) 一种电网模型数据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10942403A (zh) 用于移动设备的台区拓扑模型台账采集系统和方法
CN115170749A (zh) 基于Cesium的WEBGIS三维可视化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2801617A (zh) 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物id和ods系统的数据集成的方法
CN111245653A (zh) 一种快速建立设备间拓扑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CN111597166B (zh) 电力数据库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363325A (zh) 终端呼叫方法和系统
CN104750468A (zh) 一种服务端拓扑数据转换方法和转换装置
CN111132181B (zh) 应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线跟踪技术方法和装置
CN110887495B (zh) 云平台实时路况在城市应急gis平台中应用的方法
CN11228817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08982B (zh) 一种基于注册机制的通信规约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12132704A (zh) 一种电力营销业扩移动作业系统及方法
CN113095785B (zh) 一种业扩报装业务平台
CN115062371A (zh) 基于增强现实的客户工程数据可视化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9257359A (zh) Mms报文解析至iec61850工程业务层的方法
Linjie et al. The applied research on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identifier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QR code
KR20180037487A (ko) Real World의 Node와 Cyber World Node를 OPC UA Node와 동일하게 모델링하여 OPC UA Server를 CPS서버로 활용하는 방법
Hope et al. Improving co-operative working in the utility industry through mobile context awar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CN109922429A (zh) 一种智能电表的网络构建装置
KR102154410B1 (ko) 스마트 미터 운영을 위한 ami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80037474A (ko) OPC UA Framework에서 Alarm and Condition과 Method를 활용한 CPS 분석 모델 생성 및 CPS 시스템 구축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4

Address after: 102200 5th and 6th floors, building a, 18 Binhe Avenue,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B412, STATE GRID OFFICE

Applicant after: POWERCHINA HUBE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1 new bridge four, Jin Yin Hu Street,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Hubei

Applicant before: POWERCHINA HUBE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rp.,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