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1257A - 一种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1257A
CN112801257A CN202110126636.0A CN202110126636A CN112801257A CN 112801257 A CN112801257 A CN 112801257A CN 202110126636 A CN202110126636 A CN 202110126636A CN 112801257 A CN112801257 A CN 112801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chip
rfid antenna
symmetry axi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66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兴宇
丁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1266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12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1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12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2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73Antenna details
    • G06K19/07775Antenna details the antenna being on-ch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0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 H01Q1/2225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used in active tags, i.e. provided with its own power source or in passive tags, i.e. deriving power from RF signal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该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天线和IC芯片;所述IC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IC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RFID天线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将所述外部指令发送给所述IC芯片,以及接收所述IC芯片发送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出去;所述RFID天线采用的材料包括导电油墨;所述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去离子水,或所述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二甲基亚砜;所述RFID电子标签应用于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无需封装且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和耐摩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标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RFID电子标签)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RFID电子标签被广泛使用在物料管理、生产线自动化、停车场管理等物品管理和记录方向。对人员管理上主要通过人员携带RFID标签卡来实现人员识别。对于携带RFID标签卡进行的人员识别经常面临标签卡的丢失以及携带不便的尴尬处境。特别在医院病人管理上,经常发生病人识别错误导致的医疗记录错配,最终出现严重漏诊、错诊,甚至医疗事故。因此发明一种能和人体紧密结合的RFID标签才可以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国外有公司生产植入式的RFID标签胶囊,植入到皮下后达到免携带式的人员识别。但这种有创手术,对人体产生伤害,并不能被大众接受。因此在表皮上打印RFID电子标签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现有的表皮RFID电子标签的缺点主要包括:1、导电油墨的柔性问题。将Ag或其他非柔性导电物质图案化在皮肤上制备成的标签,可拉伸性不够。在随着人体活动,皮肤会发生不断地拉伸和压缩,这种变化很容易导致非柔性导电物质的脱落,或线路断裂,导致标签失效;2、标签的耐摩擦性不够。常规的导电油墨与皮肤的结合力不行,以及其本身的耐摩擦性能不行,会导致标签在与外界物体发生摩擦时轻易失效;3、为了提高耐用性会有人会将表皮电子标签进行封装。但封装后会导致皮肤被封闭,皮肤的透气性受到严重影响,并且封装层将导致人皮肤的不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无需封装且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和耐摩擦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天线和IC芯片;
所述IC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IC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RFID天线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将所述外部指令发送给所述IC芯片,以及接收所述IC芯片发送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出去;
所述RFID天线采用的材料包括导电油墨;所述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去离子水,或所述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二甲基亚砜;
所述RFID电子标签应用于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
可选的,所述RFID天线包括通孔和第一开口;
所述通孔的对称轴、所述第一开口的对称轴与所述RFID天线的对称轴重合;
所述通孔在垂直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口在垂直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所述通孔在平行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在平行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区域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对称轴与所述RFID天线的对称轴重合,所述IC芯片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
可选的,所述液态金属包括镓铟合金或镓金属或铟金属。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
将RFID天线设置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
将IC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将所述IC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所述RFID天线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将所述外部指令发送给所述IC芯片,以及接收所述IC芯片发送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出去;所述RFID天线采用的材料包括导电油墨;所述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去离子水,或所述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二甲基亚砜。
可选的,将RFID天线设置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包括:
在贴纸上画出所述RFID天线的图案;
通过剪纸机在贴纸上剪出与所述RFID天线形状相同的镂空图案;
将所述贴纸黏贴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
将导电油墨喷涂在贴纸的镂空图案中;
撕去黏贴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的贴纸;
将所述IC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将所述IC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
将所述IC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将所述IC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包括:
将聚乙烯醇溶液滴在所述IC芯片上,使所述IC芯片与生物皮肤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固定。
可选的,采用气动喷笔将所述导电油墨喷涂在贴纸的镂空图案中。
可选的,所述RFID天线包括通孔和第一开口;
所述通孔的对称轴、所述第一开口的对称轴与所述RFID天线的对称轴重合;
所述通孔在垂直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口在垂直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所述通孔在平行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在平行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区域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对称轴与所述RFID天线的对称轴重合,所述IC芯片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
可选的,所述液态金属包括镓铟合金或镓金属或铟金属。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RFID电子标签系统,包括:RFID读写装置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所述RFID电子标签;
所述RFID读写装置包括信息读取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或计算机。
可选的,所述RFID读写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连接;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确定所述RFID读写装置的位置并将所述RFID读写装置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通过将导电油墨直接喷绘在生物皮肤以及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就可制作出RFID天线,RFID天线具有接受外部指令和发送IC芯片存储的信息的功能,从而将IC芯片存储的信息发送出去。此外导电油墨具有质量轻、与生物皮肤以及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的接触性好,可以完美适应皮肤的拉伸和收缩,且耐摩擦等特点,从而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无需封装且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和耐摩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系统的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RFID电子标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100包括:RFID天线110和IC芯片120;IC芯片120的第一端与RFID天线110的第一端连接,IC芯片120的第二端与RFID天线110的第二端连接;RFID天线110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将外部指令发送给IC芯片120,以及接收IC芯片120发送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出去;RFID天线110采用的材料包括导电油墨;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去离子水,或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二甲基亚砜;RFID电子标签100应用于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
具体的,IC芯片120可以存储个人信息,从而使RFID电子标签100与RFID电子标签100的携带者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RFID天线110具有接受外部指令和发送IC芯片120存储的信息的功能。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100可应用于对病人识别,在IC芯片120中存储病人的个人信息,将RFID电子标签100设置在病人的手腕处,向RFID电子标签100发送外部指令(该外部指令可以为读取IC芯片120存储的信息的指令),RFID天线110将接收外部指令并将接收到的外部指令发送至IC芯片120,IC芯片120接收到外部指令后将IC芯片120存储的信息提取出来并发送至RFID天线110,RFID天线110再将IC芯片120存储的信息发送出去。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RFID天线110采用的材料包括导电油墨,导电油墨的制作方法是:将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溶液溶于去离子水或二甲基亚砜中,将混合后的溶液记为第一溶液,将液态金属与第一溶液以质量比为3:2的比例混合,将混合后的溶液记为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放入离心管中,将离心管放入超声波破碎仪中进行混合,超声波破碎仪的工作时间为第一设定值,其中,第一设定值不大于五分钟,经超声波破碎仪混合后的第二溶液为导电油墨。由此,可以看出导电油墨的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时间短。导电油墨制作好之后,将导电油墨直接喷绘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就可以制成RFID天线110,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RFID天线110制备工艺简单,不会对生物皮肤造成损伤,喷绘在生物皮肤上的导电油墨的厚度范围为5~15μm,因此导电油墨喷绘在生物皮肤上之后,会完全无感,形如无物,没有任何不适感。由于导电油墨中存在聚乙烯醇介质,使得导电油墨在接触皮肤之后可以和皮肤的角质层形成氢键,可以非常紧密的嵌入到皮肤沟壑之中,完整的与生物皮肤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相贴合,牢固的粘合在皮肤上,无需封装膜层来防止RFID天线110脱落,使得生物皮肤有更好的透气性。其次,本实施例的导电油墨具有耐摩擦性能,RFID电子标签100携带者应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反复摩擦(如RFID电子标签100携带者与衣物之间的摩擦)也不会使RFID天线110的功能失效。导电油墨中的液态金属可使制成的RFID天线110既具有导电性又具有柔性,因此RFID电子标签100可以完美适应皮肤的拉伸和收缩,不会发生变形和失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通过将导电油墨直接喷绘在生物皮肤以及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就可制作出RFID天线,RFID天线具有接受外部指令和发送IC芯片存储的信息的功能,从而将IC芯片存储的信息发送出去。此外导电油墨具有质量轻、与生物皮肤以及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的接触性好,可以完美适应皮肤的拉伸和收缩,且耐摩擦等特点,从而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无需封装且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和耐摩擦性能。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RFID天线110包括通孔10和第一开口20;通孔10的对称轴、第一开口20的对称轴与RFID天线110的对称轴重合;通孔10在垂直于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开口20在垂直于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通孔10在平行于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开口20在平行于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通孔10和第一开口20之间的区域包括第二开口30,第二开口30的对称轴与RFID天线110的对称轴重合,IC芯片120位于第二开口30处。
具体的,将RFID天线110设置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可使RFID天线110具有更好的灵敏性,可快速识别并接收外部指令。
可选的,液态金属包括镓铟合金或镓金属或铟金属。
具体的,镓铟合金、镓金属和铟金属在市场上价格便宜,易获取,使得制作导电油墨的成本降低。示例性的,制作如图2所示的RFID天线110所需的成本在0.5元以内,相比于传统的RFID电子标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具有成本低的特点。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0、将RFID天线设置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
320、将IC芯片的第一端与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将IC芯片的第二端与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其中,RFID天线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将外部指令发送给IC芯片,以及接收IC芯片发送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出去;RFID天线采用的材料包括导电油墨;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去离子水,或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二甲基亚砜。
可选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将RFID天线设置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包括:
311、在贴纸上画出RFID天线的图案。
312、通过剪纸机在贴纸上剪出与RFID天线形状相同的镂空图案。
313、将贴纸黏贴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
314、将导电油墨喷涂在贴纸的镂空图案中。
315、撕去黏贴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的贴纸。
316、将IC芯片的第一端与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将IC芯片的第二端与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将IC芯片的第一端与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将IC芯片的第二端与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包括:将聚乙烯醇溶液滴在IC芯片上,使IC芯片与生物皮肤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固定。
具体的,在贴纸上画出如图2所示的RFID天线的形状,接着通过剪纸机将所画的图形减掉,在贴纸上形成镂空的RFID天线形状,然后将贴纸固定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示例性的,可以将贴纸贴在手腕上,贴纸固定好之后,将导电油墨均匀地喷绘在贴纸镂空部分,待油墨风干之后,将贴纸撕去,这样在手腕上就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RFID天线。RFID天线制作好之后,将IC芯片放置在RFID天线上,使将IC芯片的第一端与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将IC芯片的第二端与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然后将聚乙烯醇溶液滴在IC芯片上,当IC芯片与生物皮肤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固定后,RFID电子标签将制作完成。本实施例中的贴纸具有粘性,示例性的,贴纸可以是PVC墙纸或任意可黏贴的贴纸。
可选的,采用气动喷笔将导电油墨喷涂在贴纸的镂空图案中。
具体的,导电油墨制备好之后,将导电油墨装入到气动喷笔中,开启气动喷笔中的气泵,通过气动喷笔将导电油墨喷涂在镂空的贴纸上,使导电油墨通过镂空部分喷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从而形成RFID天线。
可选的,RFID天线包括通孔和第一开口;通孔的对称轴、第一开口的对称轴与RFID天线的对称轴重合;通孔在垂直于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开口在垂直于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通孔在平行于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开口在平行于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通孔和第一开口之间的区域包括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对称轴与RFID天线的对称轴重合,IC芯片位于第二开口处。
可选的,液态金属包括镓铟合金或镓金属或铟金属。
本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属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详尽的技术细节,详尽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系统包括:RFID读写装置510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100;RFID读写装置510包括信息读取模块511和信息发送模块512;信息读取模块511用于读取RFID电子标签100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信息发送模块512;信息发送模块512用于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或计算机。
具体的,RFID读写装置510用于读取RFID电子标签100中的信息并将读取到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或计算机。RFID读写装置510中的信息读取模块511可以发送外部指令,该外部指令可以是读取信息的指令,RFID天线接收到外部指令后,将外部指令发送至IC芯片,IC芯片将存储的信息发送至RFID天线,RFID天线将IC芯片存储的信息发送至信息读取模块511,信息读取模块511将RFID电子标签100中的信息发送至信息发送模块512,信息发送模块512将RFID电子标签100中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或计算机,当需要了解RFID电子标签100中的信息时,可以从服务器或计算机进行调取。示例性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系统的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该应用场景为医院,RFID读写装置510读取了病人携带的RFID电子标签100之后,RFID读写装置510将读取到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514或计算机515,当发送至服务器514上时,医护人员从服务器514调取病人的身份信息,并根据病人的身份信息在服务器514上调取病人的详细信息和检查结果。当RFID读写装置510将读取到的信息发送至计算机515上时,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身份信息在病历本上查看病人的详细信息和检查结果。总之,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系统可以避免由于标签丢失、标签错带导致的病人信息识别错误等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正确率。
可选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RFID电子标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RFID读写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513;定位模块513与信息发送模块512连接,定位模块513用于确定RFID读写装置510的位置并将RFID读写装置510的位置信息发送给信息发送模块512;信息发送模块512还用于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具体的,定位模块513在信息读取模块511读取RFID电子标签100中的信息时对RFID读写装置510进行定位,并将RFID读写装置510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信息发送模块512。信息发送模块512向服务器发送信息时,也向服务器发送RFID读写装置510的位置信息。在RFID读写装置510中设置定位模块513可以方便医护人员了解病人在医院的精确位置,以便医护人员寻找病人,加快了在病人紧急情况下医院对病人的处理速度。RFID读写装置510可固定设置,也可设定为手持的RFID读写装置510,将RFID读写装置510可固定设置在医院的不同地方,当病人在医院进行散步时,也可通过固定设置的RFID读写装置510向服务器传送自己的位置信息。手持的RFID读写装置510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携带,可方便读取病人的个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RFID读写装置510固定设置时,RFID读写装置510将读取的信息以及自身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当RFID读写装置510为手持设置时,RFID读写装置510将读取的信息发送至计算机,由于手持的RFID读写装置510方便移动,是医护人员当面通过手持的RFID读写装置510对病人的信息进行读取,所以手持的RFID读写装置510一般只发送RFID电子标签100中的信息,无需发送位置信息。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天线和IC芯片;
所述IC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IC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RFID天线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将所述外部指令发送给所述IC芯片,以及接收所述IC芯片发送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出去;
所述RFID天线采用的材料包括导电油墨;所述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去离子水,或所述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二甲基亚砜;
所述RFID电子标签应用于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RFID天线包括通孔和第一开口;
所述通孔的对称轴、所述第一开口的对称轴与所述RFID天线的对称轴重合;
所述通孔在垂直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口在垂直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所述通孔在平行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在平行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区域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对称轴与所述RFID天线的对称轴重合,所述IC芯片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包括镓铟合金或镓金属或铟金属。
4.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RFID天线设置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
将IC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将所述IC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所述RFID天线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将所述外部指令发送给所述IC芯片,以及接收所述IC芯片发送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出去;所述RFID天线采用的材料包括导电油墨;所述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去离子水,或所述导电油墨包括液态金属、聚乙烯醇溶液以及二甲基亚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RFID天线设置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包括:
在贴纸上画出所述RFID天线的图案;
通过剪纸机在贴纸上剪出与所述RFID天线形状相同的镂空图案;
将所述贴纸黏贴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
将导电油墨喷涂在贴纸的镂空图案中;
撕去黏贴在生物皮肤上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上的贴纸;
将所述IC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将所述IC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
将所述IC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将所述IC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RFID天线的第二端连接包括:
将聚乙烯醇溶液滴在所述IC芯片上,使所述IC芯片与生物皮肤或模拟生物皮肤的人工材料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气动喷笔将所述导电油墨喷涂在贴纸的镂空图案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天线包括通孔和第一开口;
所述通孔的对称轴、所述第一开口的对称轴与所述RFID天线的对称轴重合;
所述通孔在垂直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口在垂直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所述通孔在平行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在平行于所述对称轴的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区域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对称轴与所述RFID天线的对称轴重合,所述IC芯片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包括镓铟合金或镓金属或铟金属。
9.一种RFID电子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读写装置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RFID电子标签;
所述RFID读写装置包括信息读取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或计算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RFID电子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写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连接;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确定所述RFID读写装置的位置并将所述RFID读写装置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CN202110126636.0A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28012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6636.0A CN112801257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6636.0A CN112801257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1257A true CN112801257A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12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6636.0A Pending CN112801257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12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3558A (zh) * 2021-06-01 2021-08-20 重庆大学 基于液态金属电路的一次性防伪溯源标签、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1466A (zh) * 2009-02-04 2012-02-01 贝尔导电有限公司 皮肤安全的导电油墨及其在身体上施用的方法
CN105260765A (zh) * 2015-10-29 2016-01-20 东华大学 基于丝网印制的水洗唛uhf频段的rfid标签
JP2016114541A (ja) * 2014-12-17 2016-06-2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非接触icタグモジュールと生体適合性粘着ラベルの複合体
CN108384327A (zh) * 2018-04-27 2018-08-1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拉伸致导电的基于液态金属颗粒的导电油墨、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134401A (zh) * 2018-11-02 2020-05-1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基于液态金属的高弹性的智能衣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1466A (zh) * 2009-02-04 2012-02-01 贝尔导电有限公司 皮肤安全的导电油墨及其在身体上施用的方法
JP2016114541A (ja) * 2014-12-17 2016-06-2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非接触icタグモジュールと生体適合性粘着ラベルの複合体
CN105260765A (zh) * 2015-10-29 2016-01-20 东华大学 基于丝网印制的水洗唛uhf频段的rfid标签
CN108384327A (zh) * 2018-04-27 2018-08-1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拉伸致导电的基于液态金属颗粒的导电油墨、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134401A (zh) * 2018-11-02 2020-05-1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基于液态金属的高弹性的智能衣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3558A (zh) * 2021-06-01 2021-08-20 重庆大学 基于液态金属电路的一次性防伪溯源标签、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47815B1 (en) Wirelessly detectable objects for use in medical procedures
EP3047816B1 (en) Wirelessly detectable objects for use in medical procedures
CN103445763B (zh) 一种基于表皮电子的健康监测系统
US7213767B2 (en) Sleeve-type RFID tag
US20120056719A1 (en) UHF RFID wristband with a long read range
US20070066891A1 (en) Skin marking for indicating subdermal chip
US9024751B2 (en) Dormant to active appurtenances for report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wound dressings
CN105046299A (zh)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可穿戴智能体温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US7071826B2 (en) Method and devices with a circuit for carrying information on a host
CN112801257A (zh) 一种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
CN104490369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人体体温体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US20070013529A1 (en) Associated patient care items
CN101127097A (zh) 一种双界面ic卡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98188A (zh) 可追溯医疗手术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87533A (zh) 一种基于nfc的病人身份识别系统
CN205721906U (zh) 一种医用rfid电子标签敷贴
JP2011177116A (ja) 動物用耳標rfidタ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379253U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人体体温体表检测系统
AU671859B2 (en) Medical information transponder implant
CN205003696U (zh)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可穿戴智能体温检测系统
CN111079880A (zh) 一种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电力安全工具系统
CN207198889U (zh) 一种改良型柔性抗金属rfid标签
CN211180848U (zh) 一种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电力安全工具系统
CN212933534U (zh) 用于资产管理的资产卡片
CN211187540U (zh) 医疗器械盒、医疗器械以及医疗器械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