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4993B - 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4993B
CN112794993B CN202110030729.3A CN202110030729A CN112794993B CN 112794993 B CN112794993 B CN 112794993B CN 202110030729 A CN202110030729 A CN 202110030729A CN 112794993 B CN112794993 B CN 112794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e
reaction
heating
under
protective atmo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07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4993A (zh
Inventor
郭旭岗
冯奎
郭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0307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4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4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4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4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4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12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 C08G61/12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derived from five-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8G61/1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derived from five-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a five-membered ring containing one sulfur atom in th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10Definition of the polymer structure
    • C08G2261/12Copolymers
    • C08G2261/124Copolymers altern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10Definition of the polymer structure
    • C08G2261/14Side-groups
    • C08G2261/141Side-chains having aliphatic units
    • C08G2261/1412Saturated aliphatic uni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30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2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hetero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24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hetero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condensed
    • C08G2261/3241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hetero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condensed containing one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heteroatom, e.g. carbazo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30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2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hetero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24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hetero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condensed
    • C08G2261/3243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hetero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condensed containing one or more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heteroatom, e.g. benzothiop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40Polymerisation processes
    • C08G2261/41Organometallic coupling reactions
    • C08G2261/414Stille rea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And Polymers With Carbon-To-Carbon Bo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n型高分子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中所述n型高分子由于噻吩酰亚胺作为基体具有较好的平面结构,优良的溶解性和缺电的分子结构,氰基化加深了所述高分子的缺电性,使所述高分子LUMO能级更低,可调的光电性质更佳优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或有机热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应用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对具有多种功能的新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n型半导体作为有机电子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机电子器件起着重要作用。然而,n型高分子的发展相对滞后。目前主要以含酰亚胺基的n型高分子研究最为广泛。最经典的含酰亚胺基的主要以苝二酰亚胺和萘二酰亚胺为主。
CN108558881A公开了一种苝酰亚胺稠合扭曲多环芳烃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公开的高度扭曲多环芳烃分子可以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和光催化氧化脱氢反应或是Scholl氧化脱氢反应合成。其公开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苝酰亚胺衍生物稠合形成多环芳烃、引入分子内刚性位阻方法实现多环芳烃分子的高度扭曲,能够有效抑制在溶液、固态薄膜中苝酰亚胺衍生物常见聚集而引起的荧光效率降低等问题;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合成产率高、结构可控、易于分离;相关材料能够在有机半导体器件、生物传感等多领域获得全新且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其公开的苝酰亚胺稠合扭曲多环芳烃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差的平面型,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
CN109749058A公开了一种蒽并二噻吩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公开的蒽并二噻吩酰亚胺聚合物能够作为半导体层用于制备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其公开的蒽并二噻吩酰亚胺聚合物为半导体层制备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迁移率(μ)和开关比都非常高(μ最高超过4cm2V-1s-1,开关比大于104)。但是其公开的蒽并二噻吩酰亚胺聚合物虽然由于采用酰亚胺分子具有较好的平面性,但是其分子结构缺电性有限,在现实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具有较好的平面结构,优良的溶解性和高度缺电的分子结构的噻吩酰亚胺类聚合物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n型高分子LUMO能级较低,可调的光电性质优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或有机热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应用潜力。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n型高分子,所述n型高分子具有式I所示结构: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11
所述R为C1-C60烷基;
所述X包括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Ar选自单键、C2-C60烯基或C3-C60杂芳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n的取值为1-50(5、10、15、20、25、30、35、40、45等)的整数。
本发明中所述氰基化噻吩酰亚胺类n型高分子由于噻吩酰亚胺作为基体具有较好的平面结构,优良的溶解性和缺电的分子结构,氰基化加深了所述噻吩酰亚胺的缺电性,使所制备的高分子LUMO能级更低,可调的光电性质更佳优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或有机热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中,C1-C60、C2-C60和C3-C60指的是主链碳个数,所述烷基对是否含有支链不做限制。
C1-C60烷基中主链碳个数可以为C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等。
C2-C60烯基中主链碳个数可以为C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等。
C3-C60杂芳环中的C1-C60中主链碳个数可以为C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等。
优选地,所述Ar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21
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键;
所述R'为C1-C60(C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等)烷基。
优选地,所述n型高分子包括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31
所述n的取值为1-50(5、10、15、20、25、30、35、40、45等)的整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n型高分子,所述n型高分子具有式II所示结构: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32
所述R为C1-C60烷基;
所述X包括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Ar选自单键、C2-C60烯基或C3-C60杂芳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n的取值为1-50(5、10、15、20、25、30、35、40、45等)的整数。
C1-C60烷基中主链碳个数可以为C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等。
C2-C60烯基中主链碳个数可以为C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等。
C3-C60杂芳环中的C1-C60中主链碳个数可以为C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等。
本发明中式II所示结构具有与式I所示结构相同的氰基化噻吩酰亚胺类骨架结构,式II所示结构为式I所示结构的衍生物,二者具有单一性,因此对于式II所示结构的高分子来说,由于噻吩酰亚胺作为基体具有较好的平面结构,优良的溶解性和缺电的分子结构,氰基化加深了其缺电性,使所述高分子LUMO能级更低,可调的光电性。
上述C1-C60烷基、C1-C60烯基和C1-C60杂芳环中的C1-C60可以各自独立地为C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等。
优选地,所述Ar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41
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键;
所述R'为C1-C60烷基。
优选地,所述n型高分子包括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42
所述n的取值为1-50(5、10、15、20、25、30、35、40、45等)的整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n型高分子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下,将分子1、分子2和催化剂混合,进行Stille偶联反应,得到所述n型高分子,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43
所述R、X、Ar和n具有与式I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Y为卤素原子。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钯类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钯类催化剂包括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或三(邻甲基苯基)磷,优选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三(邻甲基苯基)磷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分子1和分子2为等摩尔比。
优选地,所述钯类催化剂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1%-13%,例如2%、4%、6%、8%、10%、12%等,优选10%。
优选地,所述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1%-3%,例如1.5%、2%、2.5%等,优选2%。
优选地,所述三(邻甲基苯基)磷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7%-10%,例如8%、9%等,优选8%。
优选地,所述Stille偶联反应中在加热条件下实现。
优选地,所述加热包括依次进行第一次加热、第二次加热和第三次加热。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75-85℃,例如76℃、77℃、78℃、79℃、80℃、81℃、82℃、83℃、84℃等,优选80℃。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时间为8-12分钟,例如9分钟、1分钟、11分钟等,优选10分钟。
优选地,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温度为95-105℃,例如96℃、97℃、98℃、99℃、100℃、101℃、102℃、103℃、104℃等,优选100℃。
优选地,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时间为8-12分钟,例如9分钟、10分钟、11分钟等,优选10分钟。
优选地,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温度为135-145℃,例如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等,优选130℃。
优选地,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时间为2.5-3.5小时,例如2.6小时、2.8小时、3小时、3.2小时、3.4小时等,优选3小时。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Stille偶联反应后,将所得产物冷却,再进行过滤和索氏提取两步操作。
优选地,所述分子1由分子3在保护气氛下经过卤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51
所述R和X具有与式I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Y为卤素原子。
优选地,所述分子3由分子4与氰化物在保护气氛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氰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61
所述R、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氰化物包括氰化锌。
优选地,所述分子4与氰化物的摩尔比为(1:8)-(1:11),例如1:9、1:10等,优选1:10。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或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优选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与分子4的摩尔比为(15:0.5)-(15:0.8),例如15:0.6、15:0.65、15:0.7、15:0.75等,优选15:0.65。
优选地,所述氰化反应在95-105℃下进行,例如96℃、97℃、98℃、99℃、100℃、101℃、102℃、103℃、104℃等,优选100℃。
优选地,所述分子4由分子5在保护气氛下,与R-NH2在保护气氛下进行胺化反应得到在保护气氛下,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62
所述R、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胺化反应的溶剂包括二氧六环。
优选地,所述分子5由分子6与酸酐类化合物在保护气氛下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63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酸酐类化合物包括乙酸酐。
优选地,所述分子6由分子7在保护气氛下和碱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64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碱包括氢氧化钾。
优选地,所述分子7由分子8在保护气氛进行消除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71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消除反应在金属和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金属包括锌。
优选地,所述酸包括冰乙酸。
优选地,所述分子8由分子9在保护气氛下通过卤代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72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分子9由分子10与3-乙酸乙酯噻吩锡衍生物试剂在保护气氛下,由催化剂作用,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73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分子10为卤化噻吩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Stille偶联反应的催化剂为钯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钯催化剂包括四三苯基膦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分子10与3-乙酸乙酯噻吩锡衍生物试剂在保护气氛下,由催化剂作用,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形成分子9,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74
(2)将分子9在保护气氛下,通过卤代反应形成四卤代产物,形成分子8,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81
(3)将分子8在保护气氛下,通过消除反应形成双卤代产物分子7,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82
(4)将分子7在保护气氛和碱存在的条件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酸化产物分子6,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83
(5)将分子6与酸酐类化合物在保护气氛下,缩合形成酸酐产物分子5,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84
(6)将分子5在保护气氛和二氧六环存在条件下,胺化得到酰亚胺化产物分子4,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85
(7)将分子4与氰化物在保护气氛和95-105℃下进行氰基化得到分子3,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91
(8)将分子3在保护气氛下,卤化得到分子1,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92
(9)将分子1、分子2和钯类催化剂混合,第一次加热至75-85℃反应8-12分钟,再第二次加热至95-105℃反应8-12分钟,然后第三次加热至135-145℃反应2.5-3.5小时,冷却后再依次进行过滤和索氏提取,得到所述n型高分子,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93
所述R、X、Ar和n具有与式I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Y为卤素原子。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二方面所述的n型高分子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下,将分子1'、分子2'和催化剂混合,按照如下合成路径进行Stille偶联反应反应,得到所述n型高分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094
所述R、X、Ar和n具有与式Ⅱ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Y为卤素原子。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钯类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钯类催化剂包括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或三(邻甲基苯基)磷,优选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三(邻甲基苯基)磷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钯类催化剂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1%-13%,例如2%、4%、6%、8%、10%、12%等,优选10%。
优选地,所述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1%-3%,例如1.5%、2%、2.5%等,优选2%。
优选地,所述三(邻甲基苯基)磷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7%-10%,例如8%、9%等,优选8%。
优选地,所述Stille偶联反应在加热条件下实现。
优选地,所述加热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加热、第二次加热和第三次加热。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75-85℃,例如76℃、77℃、78℃、79℃、80℃、81℃、82℃、83℃、84℃等,优选80℃。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时间为8-12分钟,例如9分钟、1分钟、11分钟等,优选10分钟。
优选地,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温度为95-105℃,例如96℃、97℃、98℃、99℃、100℃、101℃、102℃、103℃、104℃等,优选100℃。
优选地,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时间为8-12分钟,例如9分钟、10分钟、11分钟等,优选10分钟。
优选地,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温度为135-145℃,例如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等,优选130℃。
优选地,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时间为2.5-3.5小时,例如2.6小时、2.8小时、3小时、3.2小时、3.4小时等,优选3小时。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加热反应后,将所得产物冷却,再进行过滤和索氏提取两步操作。
优选地,所述分子1'由分子3'在保护气氛下经过卤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01
所述R、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分子3'由分子4'与氰化物在保护气氛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氰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02
所述R、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氰化物包括氰化锌。
优选地,所述分子4'与氰化物的摩尔比为(1:8)-(1:11),例如1:9、1:10等,优选1:10。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或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优选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与分子4'的摩尔比为(15:0.5)-(15:0.8),例如15:0.6、15:0.65、15:0.7、15:0.75等,优选15:0.65。
优选地,所述氰化反应在95-105℃下进行,例如96℃、97℃、98℃、99℃、100℃、101℃、102℃、103℃、104℃等,优选100℃。
优选地,所述分子4'由分子5'与R-NH2在保护气氛下进行胺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11
所述R、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胺化反应中还包括二氧六环。
优选地,所述分子5'由分子6'与酸酐类化合物在保护气氛下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12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酸酐类化合物包括乙酸酐。
优选地,所述分子6'由分子7'在保护气氛下和碱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13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碱包括氢氧化钾。
优选地,所述分子7'由分子8'在保护气氛下,通过消除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14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消除反应在金属和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金属包括锌。
优选地,所述酸包括冰乙酸。
优选地,所述分子8'由分子9'在保护气氛下,通过卤代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15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分子9'由分子10'与3-乙酸乙酯噻吩锡衍生物试剂在保护气氛下,由催化剂作用,Stille偶联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21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优选地,所述分子10'为卤化噻吩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Stille偶联反应的催化剂为钯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钯催化剂包括四三苯基膦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分子10'与3-乙酸乙酯噻吩锡衍生物试剂在保护气氛下,进行Stille偶联反应,形成分子9',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22
(2)将分子9'在保护气氛下,通过卤素取代形成四卤代产物,形成分子8',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23
(3)将分子8'在保护气氛下,通过消除反应形成双卤代产物分子7',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24
(4)将分子7'在保护气氛和碱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酸化产物分子6',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25
(5)将分子6'与酸酐类化合物在保护气氛下,缩合形成酸酐产物分子5,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31
(6)将分子5'在保护气氛和二氧六环存在条件下,胺化得到酰亚胺化产物分子4',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32
(7)将分子4'与氰化物在保护气氛下和95-105℃下氰基化得到分子3',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33
(8)将分子3'在保护气氛下,卤化得到分子1',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34
(9)将分子1'、分子2'和钯类催化剂混合,在保护气氛下,第一次加热至75-85℃反应8-12分钟,再第二次加热至95-105℃反应8-12分钟,然后第三次加热至135-145℃反应2.5-3.5小时,冷却后再依次进行过滤和索氏提取,得到所述n型高分子,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35
所述R、X、Ar和n具有与式Ⅱ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Y为卤素原子。
第五方面,本发明一种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n型高分子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或有机热电材料中的应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所述氰基化噻吩酰亚胺类n型高分子由于噻吩酰亚胺作为基体具有较好的平面结构,优良的溶解性和缺电的分子结构,氰基化加深了所述高分子的缺电性,使所述高分子LUMO能级更低,可调的光电性质更佳优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或有机热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应用潜力。其中,高分子12和高分子23的电导率最高分别为23.3S·m-1和0.56S·m-1,这表明,氰基引入后高分子在热电方面的热电性能将会更出色;高分子12和高分子23的电子迁移率分别为0.18cm2·V-1·s-1和0.013cm2·V-1·s-1,体现出单一n型的电荷迁移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高分子12、高分子23和高分子30的紫外光-可见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高分子12、高分子23和高分子30的循环伏安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高分子12、高分子23和高分子30的热重测试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高分子12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转移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高分子23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转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氰基化噻吩酰亚胺类n型高分子,所述氰基化噻吩酰亚胺类n型高分子具有式Ⅲ所示结构(高分子12,n为5):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41
上述式Ⅲ所示结构的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化合物3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42
在氩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1.0g,4.25mmol)和化合物2(1.36g,4.25mmol)溶解在50mL甲苯中,随后加入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0.24g,0.213mmol)。接着将混合物升温至100℃反应过夜。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3,产率84%。
(2)化合物4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51
在氩气保护下,将化合物3(1.0g,3.22mmol)溶解在50mL氯仿(CHCl3)中,随后加入液溴(Br2,5314g,32.2mmol)。接着将混合物升温至60℃反应过夜。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后,亚硫酸氢钠溶液加入至反应液中,然后在再搅拌半小时。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4,产率87%,1H-NMR(400MHz,CDCl3),δ(ppm):4.29-4.24(q,4H,-CH2-),1.25-1.22(t,6H,-CH3);13C-NMR(100MHz,CDCl3),δ(ppm):160.96,139.63,138.11,137.04,125.25,116.00,105.80,61.59,13.97。
(3)化合物5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52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4(1.0g,1.68mmol)溶解在50mL冰乙酸(HAc)中,锌粉(Zn,1.07g,16.8mmol)分五次加入上述溶液中,加入完成后上升至100℃反应过夜。待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5,产率64%,1H-NMR(400MHz,CDCl3),δ(ppm):7.42(s,2H,ArH),4.20-4.16(q,4H,-CH2-),1.13-1.10(t,6H,-CH3);13C-NMR(100MHz,CDCl3),δ(ppm):161.51,138.52,131.87,125.47,110.82,61.34,13.66。
(4)化合物6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53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5(0.47g,1.0mmol)和氢氧化钾(KOH,0.118g,3.0mmol)溶解在10mL乙醇、2.5mL水和10mL四氢呋喃(THF)的混合溶液中,混合物加热至100℃反应过夜,待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四氢呋喃和乙醇,加入200mL的水,冷却至0℃,随后加入2mL浓盐酸(约12mL-1)。待固体全部析出后,过滤,用30mL水洗,得到滤饼,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6,产率97%。
(5)化合物7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54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6(1g,2.4mmol)加入至100mL乙酸酐中,回流反应12h。待冷却至室温,再置于冰浴中,随后过滤,大量甲醇洗涤固体,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化合物7,产率98%。
(6)化合物8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61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7(0.35g,1.00mmol)、2-辛基十二-1-胺(0.45g,1.5mmol)、4-二甲氨基吡啶(0.18g,0.15mmol)和50mL 1,4-二氧六环混合物加热至100℃反应过夜。此时,1mL乙酸酐加入至反应液中,上升温度至140℃反应3h。待反应冷却至室温,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8,产率88%,1H-NMR(400MHz,CDCl3),δ(ppm):7.37(s,2H,ArH),4.13-4.11(d,2H,-CH2-),1.96-1.91(m,1H,-CH-),1.28-1.21(m,32H,-CH2-),0.91-0.86(m,6H,-CH3);13C-NMR(100MHz,CDCl3),δ(ppm):162.68,135.80,131.71,124.48,113.57,51.95,36.88,31.94,31.60,29.97,29.66,29.59,29.54,29.37,29.32,26.49,22.71,22.70,14.16。
(7)化合物9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62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8(0.1g,0.15mmol),氰化锌(0.17g,1.49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0.013g,0.015mmol)和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dppf,0.027g,0.049mmol)混合于5mL的1,4-二氧六环中,加热至100℃。待反应冷却至室温,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9,产率75%,1H-NMR(400MHz,CDCl3),δ(ppm):8.05(s,2H,ArH),4.27-4.24(d,2H,-CH2-),1.98-1.93(m,1H,-CH-),1.36-1.25(m,32H,-CH2-),0.91-0.86(m,6H,-CH3);13C-NMR(100MHz,CDCl3),δ(ppm):160.28,136.67,135.92,133.25,116.23,113.13,51.02,36.40,31.93,31.54,30.03,29.66,29.59,29.54,29.36,29.29,26.36,22.70,22.68,14.14。
(8)化合物10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63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9(0.26g,0.46mmol)溶解在5mL氯仿中,液溴(0.72g,4.56mmol)和催化量三氯化铁依次加入反应液中。混合物回流反应搅七天,待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10,产率52%,1H-NMR(400MHz,CDCl3),δ(ppm):4.23-4.24(d,2H,-CH2-),1.93-1.91(m,1H,-CH-),1.37-1.25(m,32H,-CH2-),0.91-0.87(m,6H,-CH3);13C-NMR(100MHz,CDCl3),δ(ppm):159.15,135.34,133.54,126.54,118.91,112.04,76.76,51.41,36.33,31.92,31.47,30.00,29.67,29.65,29.60,29.54,29.36,29.30,26.29,25.63,22.69,14.14。
(9)高分子12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71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10(0.079g,0.11mmol)和化合物11(0.12g,0.11mmol)混合在3mL排气的甲苯中,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9mg,2%mmol)和三(邻甲基苯基)磷(P(o-tol)3),2.6mg,8%mmol)。将混合物加热至80℃反应10分钟,100℃反应10分钟,140℃反应3h。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倒入甲醇中,过滤。分别使用甲醇、丙酮、正己烷除去低分子量的杂质,用二氯甲烷索氏提取得到化合物12,产率75%,1H-NMR(500MHz,CDCl3),δ(ppm):8.52-8.15(br,2H,-CH2-),4.54-4.10(br,4H,-CH2-),1.99-1.89(br,2H,-CH2-),1.30-1.12(br,64H,CH2-),0.91-0.79(br,12H,-CH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氰基化噻吩酰亚胺类n型高分子,所述氰基化噻吩酰亚胺类n型高分子具有式Ⅳ所示结构(高分子23,n为13):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72
上述式Ⅳ所示结构的n型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化合物15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73
在氩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3(1.0g,3.43mmol)和化合物14(1.28g,3.43mmol)溶解在50mL甲苯中,随后加入化量的四三苯基膦钯。接着将混合物升温至100℃反应过夜。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15,产率72%。
(2)化合物16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81
在氩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5(1.0g,2.37mmol)溶解在50mL氯仿中,随后加入液溴(3.79g,23.3mmol)。接着将混合物升温至60℃反应过夜。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后,亚硫酸氢钠溶液加入至反应液中,然后在再搅拌半小时。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16,产率92%,1H-NMR(400MHz,CDCl3),δ(ppm):4.29-4.23(q,4H,-CH2-),1.25-1.21(t,6H,-CH3);13C-NMR(100MHz,CDCl3),δ(ppm):160.96,139.63,138.11,137.94,125.25,116.00,105.80,61.58,13.97。
(3)化合物17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82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16(1.0g,1.36mmol)溶解在50mL冰乙酸中,锌粉(0.88g,13.6mmol)分五次加入上述溶液中,加入完成后上升至100℃反应过夜。待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17,产率67%,1H-NMR(400MHz,CDCl3),δ(ppm):7.43(s,2H,ArH),4.29-4.28(q,4H,-CH2-),1.23-1.20(t,6H,-CH3);13C-NMR(100MHz,CDCl3),δ(ppm):161.29,141.42,139.15,139.09,126.87,125.43,101.85,61.34,13.93。
(4)化合物18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83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17(0.6g,1.03mmol),氢氧化钾(0.17g,3.09mmol)溶解在10mL乙醇、2.5mL水和10mL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中,混合物加热至70℃反应过夜。待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四氢呋喃和乙醇,加入适量的水,冷却至0℃,随后加入2mL浓盐酸(约12mL-1)。待固体全部析出后,过滤,用30mL水洗,得到滤饼,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18,产率96%。
(5)化合物19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84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18(0.5g,2.4mmol)加入至50mL乙酸酐中,回流反应12h。待冷却至室温,再置于冰浴中,随后过滤,大量甲醇洗涤固体,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化合物19,产率98%。
(6)化合物20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91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19(1.0g,1.98mmol),2-癸基十四-1-胺(1.05g,2.97mmol),4-二甲氨基吡啶(DMAP,0.36g,2.97mmol)和50mL1,4-二氧六环混合物加热至100℃反应过夜。此时,1mL乙酸酐加入至反应液中,上升温度值140℃反应3h。待反应冷却至室温,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20,产率89%,1H-NMR(400MHz,CDCl3),δ(ppm):7.49(s,2H,ArH),4.38-4.36(d,2H,-CH2-),2.01-1.98(m,1H,-CH-),1.31-1.21(m,40H,-CH2-),0.91-0.87(m,6H,-CH3);13C-NMR(100MHz,CDCl3),δ(ppm):160.10,142.40,135.88,129.59,125.83,101.61,49.23,35.97,31.96,31.46,30.12,29.71,29.66,29.40,26.32,22.73,14.17。
(7)化合物21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92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20(0.4g,0.47mmol),氰化锌(ZnCN,0.55g,4.7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043g,0.047mmol)和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0.086g,0.015mmol)混合于5mL的1,4-二氧六环中,加热至100℃。待反应冷却至室温,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21,产率75%,1H-NMR(400MHz,CDCl3)。δ(ppm):8.26(s,2H,ArH),4.41-4.39(d,2H,-CH2-),2.01-1.99(m,1H,-CH-),1.45-1.26(m,40H,-CH2-),0.91-0.87(m,6H,-CH3),13C-NMR(100MHz,CDCl3),δ(ppm):160.00,143.60,142.53,140.06,134.20,125.82,112.86,103.35,49.47,36.02,31.94,31.43,30.06,29.70,29.69,29.67,29.61,29.39,29.36,26.25,22.71,14.16。
(8)化合物22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193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21(0.2g,0.27mmol)溶解在5mL氯仿中,液溴(0.13g,0.81mmol)和三氯化铁(0.005g,0.031mmol)依次加入反应液中。混合物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待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22,产率74%,1H-NMR(400MHz,CDCl3),δ(ppm):4.37-4.34(d,2H,-CH2-),1.97-1.94(m,1H,-CH-),1.40-1.22(m,40H,-CH2-),0.91-0.88(m,6H,-CH3),13C-NMR(100MHz,CDCl3),δ(ppm):159.74,142.72,138.56,132.88,131.58,125.77,111.756,106.44,49.50,36.06,31.94,31.48,30.03,29.69,29.63,29.38,26.23,22.71,14.14。
(9)高分子23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201
氩气保护下,化合物22(0.098g,0.11mmol)和化合物11(0.12g,0.11mmol)混合在3mL排气的甲苯中,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9mg,2%mmol)和三(邻甲基苯基)磷(2.6mg,8%mmol)。将混合物加热至80℃反应10分钟,100℃反应10分钟,140℃反应3h。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倒入甲醇中,过滤。分别使用甲醇、丙酮、正己烷除去低分子量的杂质,用二氯甲烷索氏提取得到化合物23,产率73%,1H NMR(500MHz,CDCl3):δ(ppm):7.93-7.57(br,2H,-CH2-),4.85-4.08(br,4H,-CH2-),2.73-2.02(br,2H,-CH2-),1.74-1.21(br,72H,-CH2-),0.98-0.59(br,12H,-CH3)。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n型高分子未氰基化,本对比例所述n型高分子具有式Ⅴ所示结构: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202
上述n型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化合物25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203
氩气保护下,化合物24(7.0g,21.8mmol)溶解在70mL无水乙醚中,冷却至-78℃,在1h内加入至正丁基锂(20mL,48.0mmol)中,混合物继续搅拌2h。随后将干燥的二氧化碳通入反应液中,30min后移除二氧化碳,上升温度至室温反应2h。接着加入甲醇500mL,减压出去溶剂,加入盐酸,析出固体,过滤,真空干燥得化合物25,产率90.5%。
(2)化合物26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211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25(0.5g,1.97mmol)加入至40mL乙酸酐中,回流反应12h。待冷却至室温,再置于冰浴中,随后过滤,大量甲醇洗涤固体,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化合物26,产率95%。
(3)化合物27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212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26(1.0g,4.23mmol),2-辛基十二-1-胺(2.52g,8.47mmol),4-二甲氨基吡啶(DMAP,0.78g,6.34mmol)和50mL1,4-二氧六环混合物加热至100℃反应过夜。此时,1mL乙酸酐加入至反应液中,上升温度值140℃反应3h。待反应冷却至室温,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27,产率85%。
(4)化合物28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213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27(0.2g,0.38mmol)溶解在5mL氯仿中,液溴(0.182g,1.14mmol)和0.05g三氯化铁依次加入反应液中。混合物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待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随后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28,产率74%。
(5)高分子30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92009350000221
在氩气保护下,化合物29(0.079g,0.11mmol)和化合物29(0.064g,0.11mmol)混合在3mL排气的甲苯中,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9mg,2%mmol)和三(邻甲基苯基)磷(P(o-tol)3),2.6mg,8%mmol)。将混合物加热至80℃反应10分钟,100℃反应10分钟,140℃反应3h。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倒入甲醇中,过滤。分别使用甲醇、丙酮、正己烷除去低分子量的杂质,用二氯甲烷索氏提取得到高分子30,产率71%。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2和对比例1进行如下测试:
(1)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将实施例1-2和对比例1所述n型高分子旋涂在石英玻璃片上后在岛津公司UV-3600仪器上测试300-900nm的吸收。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2)电化学测试:将实施例1-2和对比例1所述n型高分子薄膜的在CHI660恒电位仪/恒电流仪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扫描速度为50mV·s-1,其中乙腈中的0.1M四(正丁基铵六氟磷酸铵)为电离液,以铂丝为对电极,以Ag/Ag+为参比电极,以二茂铁/二茂铁(Fc/Fc+)氧化还原对作为所有测量的参比。
测试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4)电子迁移率:将实施例1-2和对比例1所述n型高分子制备成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使用Keithley S4200半导体分析仪进行电子迁移率的测试。
所述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如下:3nm Cr/30nm Au的源漏电极光刻在硼硅酸盐玻璃上,其沟道长度(L)分别为10、20、50或100μm,沟道宽度(W)为5mm。随后,高分子活性层通过旋涂至基底上,升温至200℃退火10分钟。紧接着,约400nm厚的全氟(1-丁烯基乙烯基醚)聚合物旋涂在高分子薄膜上,于100℃退火15分钟。最后,将50nm厚的铝蒸镀到最上层完成器件制备。
测试结果如图4-图5所示。
分析图1可知,高分子30的光学带隙为1.98eV,高分子12和高分子23的光学带隙分别为2.01和1.83eV。分析图2可知,由于氰基的引入,高分子12和高分子23的LUOM能级分别低至-3.78eV和3.71eV。对比例1中的高分子30的LUMO能级(-3.48eV)相比,氰基引入后新合成的高分子能有效地降低分子的LUMO能级,更有利于实现n型电子传输。
分析图3知,高分子PBTI在N-DMBI-H的参杂情况下,电导率最高为0.002S·cm-1,在氰基引入后,高分子12和高分子23的电导率最高分别为23.3S·m-1和0.56S·m-1。这表明,氰基引入后高分子在热电方面的热电性能将会更出色。
图4和图5显示了高分子12和高分子23的转移曲线图。由图可以计算出高分子12和高分子23的电子迁移率分别为0.18cm2·V-1·s-1和0.013cm2·V-1·s-1单一n型的电荷迁移特征。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12)

1.一种n型高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高分子具有式I所示结构: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11
所述R为C1-C60烷基;
所述X包括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Ar选自单键、C2-C60烯基或C3-C60杂芳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n的取值为1-5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型高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Ar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12
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键;
所述R'为C1-C60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型高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高分子包括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21
所述n的取值为1-50的整数。
4.一种n型高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高分子具有式II所示结构: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22
所述R为C1-C60烷基;
所述X包括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Ar选自单键、C2-C60烯基或C3-C60杂芳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n的取值为1-50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型高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Ar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31
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键;
所述R'为C1-C60烷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型高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高分子包括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32
所述n的取值为1-50的整数。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n型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下,将分子1、分子2和催化剂混合,进行Stille偶联反应,得到所述n型高分子,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41
所述R、X、Ar和n具有与式I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Y为卤素原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钯类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或三(邻甲基苯基)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三(邻甲基苯基)磷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1和分子2为等摩尔比。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1%-1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10%。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1%-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2%。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邻甲基苯基)磷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7%-1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邻甲基苯基)磷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8%。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ille偶联反应中在加热条件下实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包括依次进行第一次加热、第二次加热和第三次加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75-85℃。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80℃。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时间为8-12分钟。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时间为10分钟。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温度为95-105℃。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温度为100℃。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时间为8-12分钟。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时间为10分钟。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温度为135-145℃。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温度为130℃。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时间为2.5-3.5小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时间为3小时。
3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Stille偶联反应后,将所得产物冷却,再进行过滤和索氏提取两步操作。
3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1由分子3在保护气氛下经过卤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61
所述R和X具有与式I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Y为卤素原子。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3由分子4与氰化物在保护气氛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氰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71
所述R、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化物包括氰化锌。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4与氰化物的摩尔比为(1:8)-(1:11)。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4与氰化物的摩尔比为1:10。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或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的组合。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与分子4的摩尔比为(15:0.5)-(15:0.8)。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与分子4的摩尔比为15:0.65。
42.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化反应在95-105℃下进行。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化反应在100℃进行。
4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4由分子5与R-NH2在保护气氛下进行胺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81
所述R、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化反应的溶剂包括二氧六环。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5由分子6与酸酐类化合物在保护气氛下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82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类化合物包括乙酸酐。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6由分子7在保护气氛和碱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83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包括氢氧化钾。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7由分子8在保护气氛下进行消除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91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反应在金属和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括锌。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包括冰乙酸。
54.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8由分子9在保护气氛下通过卤代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092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9由分子10与3-乙酸乙酯噻吩锡衍生物试剂在保护气氛中,由催化剂作用,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01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10为卤化噻吩衍生物。
57.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ille偶联反应的催化剂为钯催化剂。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钯催化剂包括四三苯基膦钯。
5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分子10与3-乙酸乙酯噻吩锡衍生物试剂在保护气氛下,由催化剂作用,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形成分子9,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02
(2)将分子9在保护气氛下,通过卤代反应形成四卤代产物,形成分子8,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03
(3)将分子8在保护气氛下,通过消除反应形成双卤代产物分子7,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11
(4)将分子7在保护气氛和碱存在的条件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酸化产物分子6,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12
(5)将分子6与酸酐类化合物在保护气氛下,缩合形成酸酐产物分子5,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13
(6)将分子5在保护气氛和二氧六环存在条件下,胺化得到酰亚胺化产物分子4,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14
(7)将分子4与氰化物在保护气氛和95-105℃下进行氰基化得到分子3,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21
(8)将分子3在保护气氛下,卤化得到分子1,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22
(9)将分子1、分子2和钯类催化剂混合,在保护气氛下,第一次加热至75-85℃反应8-12分钟,再第二次加热至95-105℃反应8-12分钟,然后第三次加热至135-145℃反应2.5-3.5小时,冷却后再依次进行过滤和索氏提取,得到所述n型高分子,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23
所述R、X、Ar和n具有与式I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Y为卤素原子。
6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n型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下,将分子1'、分子2'和催化剂混合,按照如下合成路径进行Stille偶联反应反应,得到所述n型高分子: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31
所述R、X、Ar和n具有与式Ⅱ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Y为卤素原子。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钯类催化剂。
62.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或三(邻甲基苯基)磷。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三(邻甲基苯基)磷的组合。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1%-13%。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10%。
66.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1%-3%。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2%。
68.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邻甲基苯基)磷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7%-10%。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邻甲基苯基)磷占分子1'和分子2'总摩尔比的8%。
70.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ille偶联反应在加热条件下实现。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加热、第二次加热和第三次加热。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75-85℃。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80℃。
74.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时间为8-12分钟。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热的时间为10分钟。
76.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温度为95-105℃。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温度为100℃。
78.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时间为8-12分钟。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加热的时间为10分钟。
80.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温度为135-145℃。
81.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温度为130℃。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时间为2.5-3.5小时。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加热的时间为3小时。
84.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加热反应后,将所得产物冷却,再进行过滤和索氏提取两步操作。
85.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1'由分子3'在保护气氛下经过卤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51
所述R、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3'由分子4'与氰化物在保护气氛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氰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52
所述R、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化物包括氰化锌。
88.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4'与氰化物的摩尔比为(1:8)-(1:11)。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4'与氰化物的摩尔比为1:10。
90.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或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的组合。
92.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与分子4'的摩尔比为(15:0.5)-(15:0.8)。
93.根据权利要求9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与分子4'的摩尔比为15:0.65。
94.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化反应在95-105℃下进行。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化反应在100℃下进行。
96.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4'由分子5'与R-NH2在保护气氛下进行胺化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71
所述R、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97.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化反应中还包括二氧六环。
98.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5'由分子6'与酸酐类化合物在保护气氛下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72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类化合物包括乙酸酐。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6'由分子7'在保护气氛下和碱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73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包括氢氧化钾。
102.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7'由分子8'在保护气氛下,通过消除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81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103.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反应在金属和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104.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括锌。
105.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包括冰乙酸。
106.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8'由分子9'在保护气氛下,通过卤代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82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9'由分子10'与3-乙酸乙酯噻吩锡衍生物试剂在保护气氛下,由催化剂作用,Stille偶联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83
所述X和Y具有与分子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108.根据权利要求10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10'为卤化噻吩衍生物。
109.根据权利要求10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ille偶联反应的催化剂为钯催化剂。
110.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钯催化剂包括四三苯基膦钯。
11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分子10'与3-乙酸乙酯噻吩锡衍生物试剂在保护气氛下,进行Stille偶联反应,形成分子9',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91
(2)将分子9'在保护气氛下,通过卤素取代形成四卤代产物,形成分子8',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192
(3)将分子8'在保护气氛下,通过消除反应形成双卤代产物分子7',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201
(4)将分子7'在保护气氛和碱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酸化产物分子6',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202
(5)将分子6'与酸酐类化合物在保护气氛下,缩合形成酸酐产物分子5',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203
(6)将分子5'在保护气氛和二氧六环存在条件下,胺化得到酰亚胺化产物分子4',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204
(7)将分子4'与氰化物在保护气氛下和95-105℃下氰基化得到分子3',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211
(8)将分子3'在保护气氛下,卤化得到分子1',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212
(9)将分子1'、分子2'和钯类催化剂混合,在保护气氛下,第一次加热至75-85℃反应8-12分钟,再第二次加热至95-105℃反应8-12分钟,然后第三次加热至135-145℃反应2.5-3.5小时,冷却后再依次进行过滤和索氏提取,得到所述n型高分子,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34928130000213
所述R、X、Ar和n具有与式Ⅱ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Y为卤素原子。
1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n型高分子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或有机热电材料中的应用。
CN202110030729.3A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Active CN112794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0729.3A CN112794993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0729.3A CN112794993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4993A CN112794993A (zh) 2021-05-14
CN112794993B true CN112794993B (zh) 2023-02-21

Family

ID=75809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0729.3A Active CN112794993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49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3567A (zh) * 2021-07-23 2021-10-29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噻吩酰亚胺为构建单元的聚合物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31289B (zh) * 2021-09-30 2024-01-16 南方科技大学 酰亚胺化芴酮衍生物及其中间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28809B (zh) * 2022-05-24 2023-05-23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吡嗪稠和噻吩酰亚胺基n型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1378A (zh) * 2018-12-17 2019-04-19 长安大学 含七元环二酰亚胺的小分子及其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1378A (zh) * 2018-12-17 2019-04-19 长安大学 含七元环二酰亚胺的小分子及其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ng Wang等.Cyano-Substituted Head-to-Head Polythiophenes: Enabling High-.《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9,第11卷(第10期),第10089-10098页. *
Yingfeng Wang等.(Semi)ladder-Type Bithiophene Imide-Based All-Accepto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8,第140卷(第19期),第6095-610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4993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94993B (zh) 一种n型高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KR101601362B1 (ko) 분지형 알킬 쇄를 갖는 화합물, 그 제조 방법, 및 광전 소자에서의 그의 용도
Zhang et al. Facile green synthesis of isoindigo-based conjugated polymers using aldol polycondensation
CN110922569B (zh) 一种基于酰亚胺吡嗪杂环的给体-受体型超低带隙共轭聚合物及其制法与应用
CN109627428B (zh) 一种d-a型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热电材料
CN110776619A (zh) 一类含基于喹啉的稠环单元的规整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196035B (zh) 四种以邻菲罗啉衍生物为配体的聚合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9956955B (zh) 基于苯并三(环戊二烯并双五元芳杂环)的星型d-a结构共轭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42870B (zh) Nti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其聚合物pntb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72376B (zh) 环化靛蓝受体及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977705B (zh) 二噻吩并*酰二亚胺衍生物、其中间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31289B (zh) 酰亚胺化芴酮衍生物及其中间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69399B (zh) 具有不对称结构的有机聚合物及作为光电材料的用途
CN110964041B (zh) 一种基于苯并酰亚胺的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55139B (zh) 一种含薁共轭聚合物、其中间体及应用
CN109749058B (zh) 一种蒽并二噻吩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028809B (zh) 一种吡嗪稠和噻吩酰亚胺基n型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408011B (zh) 一种乙二叉二异喹啉四酮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594827B (zh) 一种含二氟取代引达省酮的n-型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801301B (zh) 侧链悬挂湾位稠合吡咯环型苝酰亚胺的异靛蓝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7315B (zh) 噻唑桥联异靛蓝类受体及聚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801302B (zh) 基于a-d-a’-d-a型引达省并噻吩衍生单元非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6355B (zh) 双吡啶并三唑半导体聚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5010731A (zh) 一种席夫碱氮杂功能化的ppab分子及其应用及用于制作有机光电晶体管的聚合物
CN114672002A (zh) 一种有机光电晶体管及用于制作有机光电晶体管的聚合物p-ppab-id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