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3435A - 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3435A
CN112793435A CN202011269805.8A CN202011269805A CN112793435A CN 112793435 A CN112793435 A CN 112793435A CN 202011269805 A CN202011269805 A CN 202011269805A CN 112793435 A CN112793435 A CN 112793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transmission
coil unit
circuit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98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3435B (zh
Inventor
伊井彰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93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3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3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3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当送电装置在温度降低至用于送电装置的部件的动作特性降低程度的环境下使用时,将该部件的温度升高至动作特性恢复的温度。电力供给电路(12)向送电线圈(180)供给交流电力。送电线圈单元(18)具备送电线圈(180),将交流电力送电至受电装置(2)。送电线圈单元(18)实行第一送电、和受电装置所接受的交流电力比第一送电小的第二送电,在实行第一送电之前实行第二送电。

Description

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不使用电源线而将电力送电(供电)的无线送电技术被关注。由于无线送电技术可以从送电侧装置向受电侧装置无线地将电力送电(供电),因此可以期待向列车、电动车辆等的运输设备、家电制品、电子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以及玩具之类的各种制品的应用。
构成电力传输系统的一部分电气部件或机械部件,例如电解电容器等,为发挥其性能需要一定以上的温度。因此,如果在使用环境温度过低的状态下使用时,其性能有时不能充分地发挥。其结果,例如,会有包含大量纹波和噪声的电力运送至受电侧的单元的风险。在该情况下,需要对在低温下动作特性降低的部件进行加热,升温至特性保持良好的温度。为此目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通过在送电时产生的电磁场,对受电测装置的设备进行升温的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86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公开的系统可以提高蓄电装置等、受电侧装置的设备的温度,但是不能够提高送电侧装置的部件的温度。其结果,如上所述,会有包含大量纹波和噪声的电力供电至受电侧的风险。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能够对构成无线地传输电力的电力传输系统的送电侧装置的部件进行升温。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电装置,
作为向具备搭载于移动体的受电线圈的受电装置无线地送电的送电装置,
其具备:
送电线圈单元,其具备送电线圈,将交流电力送电至所述受电装置;以及
电力供给电路,其向所述送电线圈单元供给交流电力,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实行第一送电、和所述受电装置所接受的交流电力比所述第一送电小的第二送电,在实行所述第一送电之前实行所述第二送电。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
具备搭载于移动体的受电装置、和向所述受电装置无线地送电的送电装置,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
电力供给电路,其向送电线圈单元供给交流电力;以及
送电线圈单元,其具备所述送电线圈,将交流电力送电至所述受电装置,
所述受电装置具备:
受电线圈单元,其具备受电线圈,接受交流电力;以及
整流电路,其整流所述受电线圈单元所接受的交流电力,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实行第一送电、和所述受电装置所接受的交流电力比所述第一送电小的第二送电,在实行所述第一送电之前实行所述第二送电。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可以通过进行第二送电,提高部件的温度,然后进行第一送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的电力供给电路及送电线圈单元的电路图。
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送电线圈单元及受电线圈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例示出当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送电线圈单元与受电线圈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最优化时的频率对导纳的特性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所实行的送电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送电线圈单元的电路图。
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送电线圈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8是例示出当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送电线圈单元与受电线圈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最优化时的频率对导纳的特性的图。
图9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送电线圈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10是例示出当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送电线圈单元与受电线圈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最优化时的频率对导纳的特性的图。
图1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送电线圈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1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6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7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
符号说明
1……电力传输系统;10……送电装置;100……商用电源;102、404……控制电路;12……电力供给电路;120……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2……全波整流电路;124……电容器;126……电感器;128、162、164、166、168、322……MOS-FET;130……二极管;132……电解电容器;134……温度检测电路;160……逆变器电路;18、34、35……送电线圈单元;180……送电线圈;182……磁性体板;184、320、340、350……送电侧电容器;2……受电装置;20……受电线圈单元;200、220……受电线圈;202……磁性体板;204、406、412……受电测电容器;360、370、380……移动装置;362……地面;400……送信电路;402……受信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另外,各图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大小的比率及形状不是必须与实施时相同。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1可以用于智能电话等的移动设备、EV(Electric Vehicle;电动车辆)、工业设备等的各种装置的二次电池的充电。在下文中,例示出电力传输系统1实行EV的蓄电池的充电的情况。
图1是示出用于具备于电动车辆8的蓄电池80的充电的电力传输系统1的结构的图。电动车辆8以通过充电于锂离子电池或铅蓄电池等的蓄电池80的电力驱动的电动机为动力源来行驶。电动车辆8是本公开4中的移动体的一个例子。
如图1所示,电力传输系统1具备:送电装置10,其将交流或直流的商用电源100的电力无线送电(无线供电)至电动车辆8;以及受电装置2,其接受送电装置10所送电的电力并对蓄电池80进行充电。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商用电源100设为交流电源。
送电装置10具备:电力供给电路12,其向送电线圈单元18供给交流电力;控制电路102,其控制电力供给电路12的动作;以及送电线圈单元18,其将交流电力送电至电动车辆8。
电力供给电路12由从商用电源100供给的电力生成预先设定的范围内的频率的交流电力,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控制电路102是在后面描述的第一送电时和第二送电时,以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的交流电力的频率互为不同的方式来控制电力供给电路12的装置,例如,以将交流电力的频率fd设定为75kHz~90kHz之间的任意值的方式控制电力供给电路12。控制电路102例如响应于受信充电开始指示信号,开始由电力供给电路12的控制进行的蓄电池80充电。
送电线圈单元18实行后述的第一送电和第二送电,并且具备:由铁材、铁氧体等的磁性体制造的磁性体板182;以及卷绕于磁性体板182上,施加有交流电压,感应出磁通Φ的送电线圈180。送电线圈单元18例如固定于停车场的地上。此外,送电装置10向电动车辆8送电的交流电力的频率fd通过由控制电路102进行的对电力供给电路12的控制可变。
受电装置2固定于电动车辆8。受电装置2具备:受电线圈单元20,其接受送电装置10所送电的交流电力;以及整流电路24,其将受电的交流电力整流成直流电力,并供给于蓄电池80。受电线圈单元20具备磁性体板202、和卷绕于磁性体板202上的受电线圈200。受电线圈200在电动车辆8停止于预先设定的位置的状态下,与送电线圈180相对。
在送电线圈单元18的送电线圈180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受电线圈200相对的状态下,当通过电力供给电路12在送电线圈单元18施加有交流电压时,在送电线圈180流通交流电流,送电线圈单元18感应出交变磁通Φ。通过该交变磁通Φ交链于受电线圈200,在受电线圈200感应出反电动势。整流电路24将感应于受电线圈200的反电动势整流和平滑化,并将直流电力供给于蓄电池80。此外,在整流电路24与蓄电池80之间,可以具备将从整流电路24供给的直流电力转换成对蓄电池80进行充电的直流电力的充电电路。
图2是电力供给电路12和送电线圈单元18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电力供给电路12具备: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其改善由商用电源100供给的商用交流电力的功率因数;以及逆变器电路160,其生成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的交流电力。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作为根据控制电路102的控制,将从商用电源100供给的商用交流电力整流并升压,成为直流电力的升压转换器电路进行动作。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将由此获得的直流电力供给于逆变器电路160。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具备全波整流电路122、电容器124、电感器126、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FET(Field-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128、二极管130和电解电容器132。例如,电解电容器132由大电容的电解电容器构成。由于电解电容器的填充的电解液的特性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规定了可使用温度范围,并且当在可使用温度范围的下限以下的温度下使用时,会有无法获得足够的特性的风险。该可使用范围的下限值取决于产品,此处,设定为-20℃。因此,电解电容器132相当于当温度小于-20℃时,需要升温的部件。
因此,当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小于-20℃时,在对蓄电池80进行充电之前,需要将电解电容器132升温,使其温度为-20℃以上。为此目的,电力传输系统1采用在充电用的送电之前,降低从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的送电的效率,利用通过减小受电装置2所接受的交流电力的送电造成的损失来使送电装置10发热,从而将电解电容器132升温的方法。
在此,送电装置10具备检测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的温度检测电路134。温度检测电路134例如具备设置于电解电容器132的附近的热敏电阻,并将由热敏电阻测量的温度检测作为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在下文中,将测量温度适当地称为检测温度。温度检测电路134是本公开中的温度检测部的一个例子。
逆变器电路160由N沟道功率MOS-FET 162、164、166、168的全桥电路构成。逆变器电路160的N沟道功率MOS-FET 162、164、166、168根据控制电路102的控制进行接通/断开,从而将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供给的直流电力转换成交流电力,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
图3是例示出送电线圈单元18及受电线圈单元20的等效电路的图。此外,在图3中,明确地示出未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送电线圈180及受电线圈200的直流电阻Rt、Rr
如图2所示,送电线圈单元18具备在连接逆变器电路160和送电线圈单元18的两个端子各个与送电线圈180的两个端子各个之间连接的送电侧电容器184-1、184-2。此外,将这两个送电侧电容器184-1、184-2在图3以后所示的送电线圈单元18的等效电路中,作为一个送电侧电容器184进行图示。送电侧电容器184是本公开中的送电侧电容器的一个例子。此外,送电线圈180与送电侧电容器184-1、184-2共同构成共振电路。
受电线圈单元20也与送电线圈单元18设定为相同的结构,包含两个受电侧电容器。在图3以后所示的受电线圈单元20的等效电路中,将这两个受电侧电容器作为一个受电侧电容器204进行图示。受电侧电容器204是本公开中的受电侧电容器的一个例子。此外,受电线圈200与受电侧电容器204共同构成共振电路。
当电动车辆8在停止于规定的停车位置的状态下,送电线圈180和受电线圈200不机械性地干扰,以距离Dv平行地相对。在该状态下,送电线圈180和受电线圈200可以经由磁通Φ而最紧密地耦合,达成最有效的送电。
此外,表示送电线圈180与受电线圈200的磁耦合的程度的耦合系数k随着送电线圈180与受电线圈200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时,从电力供给电路12观察时的包含磁耦合的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整体的电抗变化,共振频率fon也变化。其中,k=0~1。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电力供给电路12观察时的“包含磁耦合的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整体”简单地称为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
图4是例示出当将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相对位置关系最优化(耦合系数k最大)时的这些电路的频率F-导纳A的特性的图。此外,在图4中,频率F的单位是Hz,导纳A的单位是西门子(S=1/Ω)。在下文中,将频率F对导纳A的特性记为频率F-导纳A的特性。如图4所示,作为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共振频率,当这些相对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那样时,成为共振频率fon
另外,当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的交流电力的频率与共振频率fon一致时,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显现作为整体的导纳A的最大的值Amax,从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的送电的效率最大。这样的送电方式称为磁场共振方式,相对于送电线圈180与受电线圈200之间的耦合系数k的值的降低,具有从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的送电效率的降低较小的特征。
然而,不限于使施加于送电线圈单元18的交流电力的频率与共振频率fon一致。例如,考虑电力传输系统1的动作的稳定等,可以将频率设定为沿比共振频率fon高的方向或低的方向仅偏离Δfd的频率fd
另外,在低温时,几乎不向受电线圈单元20传达电力,在加热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内的电路元件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2控制逆变器电路160,并且不将供给于送电线圈180的交流电力的频率设为频率fd,而设为送电的效率变低的频率fdl或频率fdh
即,控制电路102控制逆变器电路160,使比共振频率fon朝高的方向仅偏离Δfdh的频率fdh的交流电力、或者比共振频率fon朝低的方向仅偏离Δfdl的频率fdl的交流电力产生,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此外,Δfdh和Δfdl的绝对值|Δfdh|、|Δfdl|以比Δfd的绝对值||Δfd|大的方式设定。换句话说,频率fdh、fdl比频率fd更从共振频率fon偏离。此时,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导纳A的值从Amax降低至Afd。因此,受电装置2所接受的交流电力减少,由于在该状态下送电线圈单元18因送电线圈180的直流电阻Rt及磁性体板182的铁损(涡电流损失)而发热,并且送电线圈单元18的筺体及内部气氛温度上升。此外,电力供给电路12内部的各元件发热,并且电力供给电路12的筺体及内部气氛温度上升。因此,在送电线圈单元18产生的热利用于周边的部件的升温。另外,通过在电力供给电路12产生的热,电解电容器132被加热。
接下来,参照图5的流程图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力传输系统1所实行的的送电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磁耦合,并且区别地将用于对蓄电池80进行充电而从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以相对高效率进行将电力送电的动作称为“第一送电”,将故意使送电效率为低效率地几乎不向受电线圈单元20传达电力而对部件进行升温的动作称为“第二送电”。
首先,对当不需要实行第二送电,仅实行第一送电即可时的电力传输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控制电路102当受到充电开始的指示时,开始图5所示的送电处理,首先,通过温度检测电路134检测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步骤S101)。此外,充电开始由充电开始指示信号表示。
接下来,控制电路102判断检测到的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是否小于阈值温度(步骤S102)。该阈值温度是基于动作允许范围的下限值设定的温度,例如为-20℃。这里,假设温度检测电路134所检测到的温度为阈值温度以上(步骤S102:否)。
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102实行第一送电(步骤S103)。具体地,控制电路102控制逆变器电路160,使能够从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以实际上最高的效率稳定地送电的频率fd的交流电力产生,并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即,控制电路102使逆变器电路160输出接近于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共振频率fon的预先设定的频率fd的交流信号。
由此,在送电线圈单元18的送电线圈180流通频率fd的电流,感应出频率fd的交变磁通Φ。交变磁通Φ交链于受电线圈单元20的受电线圈200,在受电线圈200感应出反电动势。整流电路24将感应于受电线圈200的电压整流和平滑化,并供给于蓄电池80。控制电路102继续第一送电直到蓄电池80充分地充电为止。
这里,控制电路102判断是否结束第一送电(步骤S104)。例如,控制电路102通过经由电压检测电路(未图示)等检测蓄电池80的电压,判断蓄电池80是否充分地充电。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2判断为不结束第一送电(步骤S104:否),继续第一送电。在充电充分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2判断为结束第一送电(步骤S104:是),并结束此次送电处理。例如,控制电路102当蓄电池80的电压比基准值高时,判断为蓄电池80充分地充电,并结束此次送电处理。
接下来,对当在第一送电之前需要第二送电时的电力传输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控制电路102当受到充电开始的指示时,开始图5所示的送电处理,通过温度检测电路134检测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步骤S101),将检测温度与阈值温度进行比较步骤S102)。这里,假设检测到的温度小于阈值温度(步骤S102:是)。
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102实行第二送电(步骤S105)。具体地,控制电路102控制逆变器电路160,并将供给于送电线圈180的交流电力的频率设为送电的效率变低的频率fdl或频率fdh,而不是频率fd
即,控制电路102控制逆变器电路160,并使比共振频率fon朝高的方向仅偏离Δfdh的频率fdh的交流电力、或者比共振频率fon朝低的方向仅偏离Δfdl的频率fdl的交流电力产生,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
在第二送电中,由于频率fdh及fdl从共振频率fon偏离,因此几乎不向受电线圈单元20传达电力。然而,电力供给电路12内部的各元件,例如构成电路的FET(Field Effect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滤波电路的铁氧体磁芯等发热,电力供给电路12的筺体及内部气氛温度上升。由此,电解电容器132被加热,其温度上升。因此,其电容逐渐地增大。此外,在构成电力供给电路12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和逆变器电路160分别容纳于不同的筺体的情况下,由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内部的各元件发热,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的筺体及内部气氛温度上升,从而电解电容器132被加热。
另外,作为送电线圈单元18及受电线圈单元20整体的导纳A的值从Amax降低至Afd。因此,受电装置2所接受的交流电力减少,由于在该状态下送电线圈单元18因其送电线圈180的直流电阻Rt及磁性体板182的铁损(涡电流损失)而发热,并且送电线圈单元18的筺体及内部气氛温度上升。在送电线圈单元18产生的热利用于周边的部件的升温。
控制电路102在实行第二送电时,通过温度检测电路134周期性地检测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步骤S101),判断检测温度是否小于阈值温度(步骤S102)。
当控制电路102判断为检测温度小于阈值温度时(步骤S102:是),继续实行第二送电(步骤S105)。另一方面,当控制电路102判断为检测温度为阈值温度以上时(步骤S102:否),即,电解电容器132的电容几乎达到额定值,则将处理进入上述的步骤S103,之后,对送电线圈单元18实行第一送电,直到蓄电池80充分地充电为止。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检测温度小于阈值温度的情况下,在作为通常的送电(供电)动作的第一送电开始之前,实行部件升温用的第二送电。在第二送电中,尽管几乎不向受电线圈单元20传达电力,但是电力供给电路12内部的各元件,例如,构成电路的FET、滤波电路的铁氧体磁芯等与实行第一送电时相同地发热,电力供给电路12的筺体及内部气氛温度上升。
此外,在构成电力供给电路12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和逆变器电路160分别容纳于不同的筺体的情况下,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内部的各元件与实行第一送电时相同地发热,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的筺体及内部气氛温度上升。另外,受电装置2所接受的交流电力减少,
在该状态下送电线圈单元18因送电线圈180的直流电阻Rt及磁性体板182的铁损(涡电流损失)而发热,并且送电线圈单元18的筺体及内部气氛温度上升。在送电线圈单元18产生的热利用于周边的部件的升温。因此,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也上升,其电容恢复到几乎额定值,成为可以发挥其功能的状态。因此,在之后的第一送电中,可以将纹波及噪声小的电力送电。此外,由于第二送电为部件升温用,因此当实行第二送电时,以使包含有大量的纹波及噪声的电力在受电装置2中不接受,第二送电与实行第一送电时相比故意使送电效率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温度检测电路134检测的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小于阈值温度的情况下实行第二送电,但是控制电路102当受到充电开始的指示时,也可以不进行由温度检测电路134进行的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检测,而实行第二送电。在该情况下,可以不设置温度检测电路134。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对将从电力供给电路12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的交流电力的频率,通过从第一送电中的频率fd偏离,使从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力的传输量降低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使从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力的传输量降低的方法不限于此,只要可以将作为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部20的整体的电路从共振状态去除,则可以是任意的。在下文中,对采用通过改变阻抗,使从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力的传输量降低的方法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1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电力传输系统1的结构相同。然而,送电装置10如图6所示,还具备阻抗调整电路32。此外,阻抗调整电路32可以包含于电力供给电路12,也可以包含于送电线圈单元18,也可以配置于其它的位置。
如图6所示,阻抗调整电路32由根据控制电路102的控制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MOS-FET 322和送电侧电容器320的串联电路构成,且并联连接于送电侧电容器184-1。如图7所示,MOS-FET 322作为开关进行动作,通过接通(导通),并联连接送电侧电容器184-1和送电侧电容器320,使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阻抗从断开的通常时的阻抗变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从电力供给电路12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的电力的频率在第一送电的情况下或第二送电的情况下均为频率fd
图8是例示出当将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相对位置关系最优化时,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频率F-导纳A的特性的图。在图8中,虚线表示MOS-FET 322在断开(遮断)的状态下的特性,实线表示MOS-FET 322在接通的状态下的特性。如图8所示,当控制电路102断开MOS-FET 322时,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作为整体,以共振频率fon共振。控制电路102控制逆变器电路160,使送电线圈180供给从共振频率fon偏离Δfd的频率fd的交流电力,实行第一送电。
另一方面,控制电路102在以使向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力的传输量降低的状态下使电力供给电路12内的部件升温的情况下,接通MOS-FET 322。然后,在送电侧电容器184-1的电容加算有送电侧电容器320的电容,从而阻抗变化。因此,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整体的共振频率比频率fon仅低Δfol,成为共振频率fon。作为交流电力的频率fd与共振频率fol的差的(Δfol-Δfd)比作为交流电力的频率fd与共振频率fon的差的Δfd大,即Δfd<(Δfol-Δfd)、2×Δfd<Δfol。即,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作为整体,根据控制电路102的控制,能够成为共振频率fon的共振电路和共振频率fol的共振电路。这样,控制电路102将作为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整体的阻抗,在第一送电实行时与第二送电实行时以互为不同的方式控制MOS-FET 322。
因此,当控制电路102接通MOS-FET 322时,如图8所示,频率fd下的作为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整体的导纳A的值从作为几乎最大值的Amax降低至Afol。当导纳A的值降低时,从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的送电效率降低。
即,控制电路102在接通MOS-FET 322的状态下,通过使逆变器电路160将频率fd的交流电力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可以实行第二送电。此外,实施方式2中的由控制电路102进行的用于第一送电与第二送电的切换的控制,参照图5与上述的控制相同。另外,通过调整阻抗进行的共振频率的改变不限于改变电路的电容的方法,也可以通过改变电感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改变构成送电线圈单元18的磁性体板182与送电线圈180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实施方式3)
调整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阻抗的方法不限于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方法,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可以以可变电容构成送电侧电容器184-1、184-2的一个或两个,以改变它们的容量。在下文中,对采用了这样的结构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电力传输系统1的基本结构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力传输系统1的结构相同。但是,如图9所示,使用送电线圈单元34代替送电线圈单元18。送电线圈单元34具有将电线圈单元18的固定电容的送电侧电容器184-1置换成电容值连续或阶段性地变化的可变电容的送电侧电容器340的结构。送电侧电容器340例如由可变电容器、变容二极管等构成,其电容值能够通过控制电路102调整。
控制电路102是以第一送电时的送电侧电路的阻抗与第二送电时的送电侧电路的阻抗互为不同的方式控制阻抗调整电路32的装置,例如,在实行第一送电时,将送电侧电容器340的电容值设为预先确定的第一电容值。此时,包含送电线圈单元34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如图10中由虚线表示那样,以共振频率fon共振。
另一方面,控制电路102在实行第二送电时,将送电侧电容器340的电容值设为比第一电容值低的第二电容值。此时,如图10中由实线表示那样,包含送电线圈单元34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共振频率成为比共振频率fon仅高Δfoh的共振频率foh。在此,电力供给电路12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34的交流电力的频率fd与共振频率foh的差(Δfoh+Δfd)比作为频率fd与共振频率fon的差Δfd大,即Δfd<(Δfoh+Δfd)、0<Δfoh
此外,由控制电路102进行的用于第一送电与第二送电的切换的控制,参照图5与上述的控制相同。
另外,可以通过将受电线圈单元20内的电容由可变电容电容器构成,改变其电容值,或者通过将包含于送电线圈单元18的电感器的电感设为可变,改变电感,从而作为改变电路的阻抗的结构。
(实施方式4)
改变包含送电线圈单元和受电线圈单元的电路的阻抗的方法不限于在实施方式2、3中说明的方法,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如图11所示,可以使用送电线圈单元35代替送电线圈单元18。送电线圈单元35具有将送电侧电容器350并联连接于送电侧电容器184-1,由开关323选择一方的结构。开关323例如是由半导体开关构成的切换开关。
控制电路102当将包含送电线圈单元35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共振频率例如设定为图8所示的fon时,以连接送电侧电容器184-1与送电侧电容器184-2的方式,控制开关323。另一方面,控制电路102在将共振频率设为图8所示的fol时,以连接送电线圈单元35与送电侧电容器184-2的方式,控制开关323。通过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改变包含送电线圈单元35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阻抗。
此外,也能够设为通过切换电感器的连接,改变阻抗的结构。
在以上的说明中,示出了将具备送电侧电容器350和开关323的阻抗调整电路32配置于送电线圈单元35的例,但是将阻抗调整电路配置于送电装置内的何处是任意的。例如,可以配置于电力供给电路12内。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2~4中,对改变送电侧电路的阻抗的示例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改变受电侧电路的阻抗的示例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1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力传输系统1的送电装置10追加送信电路400,将由受电侧电容器406和MOS-FET 322的串联电路构成的阻抗调整电路,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受电侧电容器204并联连接,在受电装置2追加了受信电路402和控制电路404的结构。此外,在图12中,MOS-FET 322由表示开关的电路符号表示。
送信电路400从控制电路102受信作为表示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20的温度检测电路134所检测的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的信号的检测温度信号,并送信至受信电路402。受信电路402将从送信电路400受信的检测温度信号供给于控制电路404。送信电路400与受信电路402以无线的方式通信。
控制电路404判断温度检测电路134所检测的温度是否在其电容降低的范围,例如-20℃以下。当温度检测电路134所检测的温度为-20℃以下时,控制电路404接通MOS-FET322并与受电侧电容器204、406并联连接。另外,当温度检测电路134所检测的温度比-20℃高时,控制电路404断开MOS-FET 322,并将受电侧电容器406从受电装置2分离。
当MOS-FET 322接通时,在受电线圈单元20的受电侧电容器204的电容增加受电侧电容器406的电容,阻抗改变。因此,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共振频率例如比当进行图8所示的第一送电时的共振频率fon仅低Δfol而成为fol。即,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通过接通/断开MOS-FET 322,成为共振频率fon的共振电路或共振频率fol的共振电路中的任一个。
如上所述,控制电路404可以将MOS-FET 322断开,在送电线圈单元18实行第一送电,并且可以将MOS-FET 322接通,在送电线圈单元18实行第二送电。
此外,控制电路102可以经由送信电路400和受信电路402,将送电模式指示信号代替检测温度信号送信至控制电路404。送电模式指示信号是指示第一送电或第二送电中的任一个的信号。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102从温度检测电路134所检测的电解电容器132的温度,判断应当表示第一送电或第二送电中的任一个,将表示判断结果的送电模式指示信号供给于送信电路400。
当送电模式指示信号指示第一送电时,控制电路404断开MOS-FET 322,当送电模式指示信号指示第二送电时,控制电路404接通MOS-FET 322。如上所述,判断应当实行第一送电或第二送电中的哪一个的主体可以是具备送电装置10的控制电路102,也可以是具备受电装置2的控制电路404。
此外,阻抗调整电路配置于受电装置2内的何处是任意的,可以配置于受电线圈单元20内,可以配置于整流电路24内,也可以配置于其它的位置。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5中,对使用串联连接受电侧电容器406和MOS-FET 322的电路来改变受电侧电路的阻抗的示例进行了说明。改变受电侧电路的阻抗的方法不限于该示例。例如,可以将包含图12所示的受电侧电容器406和MOS-FET 322的阻抗调整电路,如图13所示地,置换成由电容值根据控制电路404的控制而变化的可变电容的受电侧电容器412构成的阻抗调整电路。
控制电路404基于从受信电路402受信的检测温度信号或送电模式指示信号,将受电侧电容器412的电容在第一送电用的电容和第二送电用的电容之间切换。根据该结构,可以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改变受电侧的电抗。
此外,可以将受电侧电容器204置换成可变电容电容器,通过改变可变电容电容器的电容等的方法调整阻抗,从而改变共振频率。
另外,可以以通过调整受电线圈200与磁性体板202的相对位置,通过改变受电线圈200的电感而调整阻抗,从而改变共振频率的方式构成。
另外,与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4类似地,可以在受电装置2内,通过切换并连接电容不同的多个电容器,调整受电装置2的阻抗。
此外,阻抗调整电路配置于受电装置2内的何处是任意的,可以配置于受电线圈单元20内,可以配置于整流电路24内,也可以配置于其它的位置。
(实施方式7)
在实施方式1~6中,对通过电控制,调整包含送电线圈单元和受电线圈单元的电路的阻抗,切换并实行第一送电和第二送电的示例进行了说明。本公开不限于此,也能够通过削弱送电线圈单元与受电线圈单元的磁耦合,从而降低从送电线圈单元向受电线圈单元的电力供给,实行第二送电。
在下文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调整表示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磁耦合的程度的耦合系数k,切换第一送电和第二送电的方法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以能够改变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电力传输系统1的结构的图。在图14所示的电力传输系统1中,电力供给电路12和送电线圈单元18配置于移动装置360上。
移动装置360由电动千斤顶等构成,设置于地面362等。移动装置360根据控制电路102的控制,在铅垂方向上移动电力供给电路12和送电线圈单元18的位置,将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距离在第一送电用的距离Dv和第二送电用的距离(Dv+Mv)之间变化。当将送电线圈单元18的送电线圈180的端面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受电线圈200的端面的上下方向的距离在磁通Φ的方向上从距离Dv延长至距离(Dv+Mv)时,送电线圈180与受电线圈200的耦合系数k的值减小。移动装置360是本公开中的位置关系调整装置的一个例子。
随着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之间的距离变长,表示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磁耦合的强度的耦合系数k的值变小。当耦合系数k变小时,即使电力供给电路12在相同条件下送电,受电线圈220中反电动势也变小,无法高效地进行电力传输。
因此,控制电路102通过将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之间的距离设为Dv,可以使送电线圈单元18实行第一送电,通过将送电线圈单元1与受电线圈单元20之间的距离扩宽至(Dv+Mv),可以使送电线圈单元18实行第二送电。
此外,由控制电路102进行的用于第一送电与第二送电的切换的控制,参照图5与上述的控制相同。另外,不一定需要将送电线圈单元18连同电力供给电路12移动,只要能够将送电线圈单元18的位置与电力传输系统1的其它的构成要素独立地改变即可,移动装置360可以仅使送电线圈单元18移动。
另外,使送电线圈单元18移动的结构本身不限于电动千斤顶,而是任意的。
(实施方式8)
用于改变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耦合系数k的结构不限于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将电力供给电路12和送电线圈单元18的位置在与磁通Φ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来改变耦合系数k的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送电线圈单元18和电力供给电路12配置于移动装置370上。
移动装置370由水平移动桌构成,设置于地面362等,并且能够在平行于纸面的水平方向上滑动。移动装置370根据控制电路102的控制,将电力供给电路12和送电线圈单元18的位置在与磁通Φ垂直的方向上仅移动0~最大Mh。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移动量为0时,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为正对的状态,在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以Dv固定。
当送电线圈单元18的送电线圈180的中心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受电线圈200的中心的距离M为0时,送电线圈180与受电线圈200的耦合系数k为最大。另一方面,随着送电线圈180的中心与受电线圈200的中心的距离M变大,耦合系数k的值变小。如实施方式7中所述的那样,随着耦合系数k变小,受电线圈单元20中的反电动势变小,无法高效地进行电力传输。
控制电路102通过将送电线圈单元18的送电线圈180的中心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受电线圈200的中心的距离M设为0,从而使送电线圈180与受电线圈200的耦合系数k为最大,并且使送电线圈单元18以频率fd实行第一送电。另一方面,控制电路102将距离M设为比0大的规定的值,减小耦合系数k,并使送电线圈单元18以频率fd实行第二送电。
此外,由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电路102进行的用于第一送电和第二送电的切换的控制,参照图5与上述的控制相同。另外,不一定需要将送电线圈单元18连同电力供给电路12移动,只要能够将送电线圈单元18的位置与电力传输系统1的其它的构成要素独立地改变即可,移动装置370可以仅使送电线圈单元18移动。
另外,使送电线圈单元18水平移动的结构本身不限于水平移动桌,而是任意的。
(实施方式9)
在实施方式7、8中,对通过改变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距离来改变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耦合系数k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采用其它的方法。例如,也可以通过改变送电线圈180与受电线圈220的平行度,从而控制耦合系数k。
例如,如图16所示,可以是将移动装置380的支撑轴设为绕轴能够以任意的角度θ旋转,使配置于平台的送电线圈单元18与电力供给电路12的倾斜角变化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102例如控制移动装置380,在实行第一送电时,通过使平台水平,从而使送电线圈180的中心轴与受电线圈220的中心轴平行并增大耦合系数k,在实行第二送电时,通过使平台倾斜,从而使送电线圈180的中心轴与受电线圈220的中心轴相对地倾斜,减小耦合系数k。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通过控制电路102进行的用于第一送电和第二送电的切换的控制,参照图5与上述的控制相同。另外,不一定需要将送电线圈单元18与电力供给电路12一体地移动,只要能够将送电线圈单元18的位置从电力供给电路12独立地改变即可,移动装置380可以仅使送电线圈单元18摇动。
此外,改变送电线圈单元18的倾斜角的方法不限于摇动,而是任意的。
(实施方式10)
在上述实施方式7~9中,为能够实行第二送电,示出了操作送电线圈单元18的示例。本公开不限于这些。例如,也可以通过操作受电线圈单元20和整流电路24,使第二送电成为可能。
图17示出能够通过图14所示的移动装置360将受电线圈单元20和整流电路24在铅垂方向上移动的结构。移动装置360支撑受电线圈单元20和整流电路24,根据来自控制电路404的控制,使其在铅垂方向上移动,控制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之间的耦合系数k。
此外,如实施方式5中所说明的那样,控制电路102可以经由送信电路400和受信电路402,将检测温度信号或送电模式指示信号送信至控制电路404。控制电路404根据由检测温度信号或送电模式指示信号表示的内容,控制移动装置360,使受电线圈单元20和整流电路24在铅垂方向上移动。控制电路102控制电力供给电路12,在耦合系数k相对较小的状态下实行第二送电,在耦合系数k相对较大的状态下实行第一送电。
此外,用于第一送电和第二送电的切换的控制,参照图5与上述的控制相同。另外,不一定需要将受电线圈单元20与整流电路24一体地移动,只要能够将受电线圈单元20的位置从整流电路24独立地改变即可,移动装置360可以仅使受电线圈单元20移动。此外,使受电线圈单元20移动的方法不限,而是任意的。
(实施方式11)
在实施方式10中,对能够通过移动装置360将受电线圈单元20和整流电路24在铅垂方向上移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8,对能够通过图15所示的移动装置370将受电线圈单元20和整流电路2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示例进行说明。
移动装置370支撑受电线圈单元20和整流电路24,根据来自控制电路404的控制,使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控制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耦合系数k。此外,如在实施方式10中所说明的那样,控制电路404可以经由送信电路400和受信电路402,从控制电路102受信检测温度信号或送电模式指示信号。控制电路404根据由检测温度信号或送电模式指示信号所表示的内容,使受电线圈单元20和整流电路2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控制电路102控制电力供给电路12,在耦合系数k相对较小的状态下实行第二送电,在耦合系数k相对较大的状态下实行第一送电。
此外,用于第一送电和第二送电的切换的控制,参照图5与上述的控制相同。另外,不一定需要将受电线圈单元20与整流电路24一体地移动,只要能够将受电线圈单元20的位置从整流电路24独立地改变即可,移动装置370可以仅使受电线圈单元20移动。此外,使受电线圈单元20滑动移动的方法不限,而是任意的。
另外,与实施方式9类似地,可以通过调整受电线圈单元20的倾斜角,从而调整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的耦合系数k,以实行第一送电和第二送电。
移动装置360、370和380是调整送电线圈180与受电线圈220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关系调整装置的一个例子,只要是可以将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中的一个或两个的、铅垂方向的位置、水平方向的位置、倾斜角单独地或复合地变化即可。另外,控制电路102、104以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磁耦合在第二送电的实行时比第一送电的实行时弱的方式控制位置关系调整装置。
此外,可以组合地实施例示于实施方式1~6的电气控制和例示于实施方式7~11的机械控制。
(变形例)
如果能够当电动车辆8从外部回来时,在靠近停车位置时,开始第二送电,并且在电动车辆8在规定的位置停车时开始第一送电,则效率高。在实现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配置检测车库的卷帘打开,或电动车辆8接近,并将充电开始指示信号供给于控制电路102的检测装置。控制电路102响应于接收了充电开始指示信号,在电力供给电路12开始将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共振频率fd的电力供给于送电线圈单元18。然而,由于在该阶段,送电线圈单元18与受电线圈单元20不相对,因此送电线圈单元18不成为共振状态,开始第二送电,电路部件等升温。之后,由于电动车辆8在规定位置停车或停止,包含送电线圈单元18和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路的共振频率与频率fd大致一致,自动地,切换至第一送电。根据该结构,可以以纹波较少的电力效率高地对电动汽车8的蓄电池80进行充电。
在以上的说明中,与实行第一送电的情况相比,第二送电故意地降低送电效率,使第二送电中的受电装置2所接受的交流电力比第一送电中的受电装置2所接受的交流电力小。在此,在第二送电中受电装置2所接受的交流电力可以为零。在第二送电中,对于将从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力的传输量设为零,例如,以使感应于受电线圈200的反电动势为蓄电池80的电压以下的方式,通过改变交流电力的频率、阻抗、耦合系数等可以实现。此时,由于作为负荷的蓄电池80成为高阻抗,从受电装置2向蓄电池80不供给电流,因此受电装置2所接受的交流电力变为零。另一方面,如果当实行第二送电时,在受电装置2中受电的电力中所包含的纹波及噪声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则从第二送电中的送电线圈单元18向受电线圈单元20的电力的传输量可以不为零。
在以上的说明中,示出了使用MOS-FET作为开关的示例,但是对于接通/断开开关和切换开关的任一种,可以使用由其它的半导体元件构成的开关。另外,也可以使用除半导体开外以外的开关。
在以上的说明中,例示了作为需要升温的部件的电解电容器,但是需要升温的部件只要是在低温时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的部件即可,可以是电气/电子部件,可以是机械部件,是任意的。
尽管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作为示例进行提示,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各种其它的方式中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还包含于专利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20)

1.一种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向具备搭载于移动体的受电线圈的受电装置无线地送电的送电装置,
具备:
送电线圈单元,其具备送电线圈,将交流电力送电至所述受电装置;以及
电力供给电路,其向所述送电线圈单元供给交流电力,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实行第一送电、和所述受电装置所接受的交流电力比所述第一送电小的第二送电,在实行所述第一送电之前实行所述第二送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具备送电侧电容器,其连接于所述送电线圈并构成送电侧电路,
还具备控制电路,其以所述第一送电中的所述交流电力的频率与所述第二送电中的所述交流电力的频率互为不同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力供给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具备送电侧电容器,其连接于所述送电线圈并构成送电侧电路,
所述送电装置还具备:
阻抗调整电路,其调整所述送电侧电路的阻抗;以及
控制电路,其以所述第一送电中的所述送电侧电路的阻抗与所述第二送电中的所述送电侧电路的阻抗互为不同的方式控制所述阻抗调整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位置关系调整装置,其调整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
控制电路,其以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的磁耦合在所述第二送电的实行时比在所述第一送电的实行时弱的方式控制所述位置关系调整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关系调整装置使所述送电线圈移动,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位置关系调整装置,以控制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的位置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需要升温的部件;以及
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部件的温度,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在通过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温度比预先设定的阈值低时,实行所述第二送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在通过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温度为所述阈值以上时,实行所述第一送电。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当所述移动体停止时,实行所述第二送电。
9.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是具备搭载于移动体的受电装置、和向所述受电装置无线地送电的送电装置的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
电力供给电路,其向所述送电线圈单元供给交流电力;以及
送电线圈单元,其具备所述送电线圈,将交流电力送电至所述受电装置,
所述受电装置具备:
受电线圈单元,其具备受电线圈,接受交流电力;以及
整流电路,其整流所述受电线圈单元所接受的交流电力,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实行第一送电、和所述受电装置所接受的交流电力比所述第一送电小的第二送电,在实行所述第一送电之前实行所述第二送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与所述送电线圈构成送电侧电路的送电侧电容器以及与所述受电线圈构成受电侧电路的受电侧电容器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控制电路,其以所述第一送电中的交流电力的频率与所述第二送电中的交流电力的频率互为不同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力供给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具备与所述送电线圈构成送电侧电路的送电侧电容器,
还具备:
阻抗调整电路,其调整所述送电侧电路的阻抗;以及
控制电路,其以所述第一送电中的所述送电侧电路的阻抗与所述第二送电中的所述送电侧电路的阻抗互为不同的方式控制所述阻抗调整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线圈单元具备与所述受电线圈构成受电侧电路的受电侧电容器,
还具备:
阻抗调整电路,其调整所述受电侧电路的阻抗;以及
控制电路,其以所述第一受电中的所述受电侧电路的阻抗与所述第二送电中的所述受电侧电路的阻抗互为不同的方式控制所述阻抗调整电路。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位置关系调整装置,其调整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
控制电路,其以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的磁耦合在所述第二送电的实行时比在所述第一送电的实行时弱的方式控制所述位置关系调整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关系调整装置使所述送电线圈移动,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位置关系调整装置,以控制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的位置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关系调整装置使所述受电线圈移动,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位置关系调整装置,以控制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的位置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所述控制电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装置具备所述控制电路。
18.根据权利要求9~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需要升温的部件;以及
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部件的温度,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在通过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温度比预先设定的阈值低时,实行所述第二送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在通过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温度为所述阈值以上时,实行所述第一送电。
20.根据权利要求9~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线圈单元在所述移动体停止时,实行所述第二送电。
CN202011269805.8A 2019-11-14 2020-11-13 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Active CN1127934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6041A JP2021083146A (ja) 2019-11-14 2019-11-14 送電装置及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9-206041 2019-1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3435A true CN112793435A (zh) 2021-05-14
CN112793435B CN112793435B (zh) 2023-11-03

Family

ID=75806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9805.8A Active CN112793435B (zh) 2019-11-14 2020-11-13 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6300B2 (zh)
JP (1) JP2021083146A (zh)
CN (1) CN112793435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133A (zh) * 2009-07-23 2012-05-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无线电力供应系统、以及无线电力供应装置
WO2014030287A1 (ja) * 2012-08-24 2014-02-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電装置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CN104578447A (zh) * 2013-10-28 2015-04-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送系统
CN104981961A (zh) * 2013-02-20 2015-10-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电装置以及非接触充电方法
CN104995817A (zh) * 2013-02-14 2015-10-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
CN105932782A (zh) * 2015-02-27 2016-09-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力传输系统
US20160347188A1 (en) * 2014-02-14 2016-12-01 Yazaki Corporation Power receiving unit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6233561A (zh) * 2013-12-11 2016-12-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送电装置
CN106921222A (zh) * 2015-12-24 2017-07-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送电装置及电力传输系统
CN107979183A (zh) * 2016-10-21 2018-05-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移动体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8233467A (zh) * 2016-12-22 2018-06-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移动体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9245328A (zh) * 2017-07-10 2019-01-18 Tdk株式会社 无线受电装置、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短路监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5325B2 (ja) 2009-05-18 2013-12-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DE102014223532A1 (de) * 2014-11-18 2016-06-02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induktiven Energieübertragung mit einer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US20180072173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o electric vehicle using a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coils
JP6764803B2 (ja) 2017-02-09 2020-10-07 株式会社Subaru 電動車両の温調装置
US10245966B2 (en) * 2017-04-11 2019-04-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architectures, devices and control algorithms for managing wireless vehicle charging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133A (zh) * 2009-07-23 2012-05-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无线电力供应系统、以及无线电力供应装置
WO2014030287A1 (ja) * 2012-08-24 2014-02-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電装置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CN104995817A (zh) * 2013-02-14 2015-10-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
CN104981961A (zh) * 2013-02-20 2015-10-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电装置以及非接触充电方法
CN104578447A (zh) * 2013-10-28 2015-04-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送系统
CN106233561A (zh) * 2013-12-11 2016-12-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送电装置
US20160347188A1 (en) * 2014-02-14 2016-12-01 Yazaki Corporation Power receiving unit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5932782A (zh) * 2015-02-27 2016-09-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力传输系统
CN106921222A (zh) * 2015-12-24 2017-07-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送电装置及电力传输系统
CN107979183A (zh) * 2016-10-21 2018-05-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移动体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8233467A (zh) * 2016-12-22 2018-06-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移动体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9245328A (zh) * 2017-07-10 2019-01-18 Tdk株式会社 无线受电装置、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短路监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96300B2 (en) 2021-12-07
JP2021083146A (ja) 2021-05-27
US20210152019A1 (en) 2021-05-20
CN112793435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9340B2 (en)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for adjusting magnitude of wireless power
US20140152114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method
WO2011093292A1 (ja) 非接触送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非接触送電装置
US9912194B2 (en) Wireless power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JP6089464B2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US9773609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2257395A (ja) 非接触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車両、非接触送電装置、ならびに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5493375A (zh) 用于感应式能量传输的设备和用于运行用于感应式能量传输的设备的方法
US10065510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14018031A (ja) 受電機器及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2070463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2013198260A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20180034323A1 (en)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apparatus, progra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1566898A (zh) 非接触供电装置
WO2014045873A1 (ja) 受電機器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KR101996966B1 (ko) 무전전력전송 시스템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JP5674013B2 (ja) 給電装置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JP5772687B2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その送電装置及び受電装置、並びに充電設備及び電気自動車
JP2013219899A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12793435B (zh) 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KR20150021285A (ko)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CN113678339A (zh) 送电装置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JP6907041B2 (ja)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JP2016092959A (ja) 送電機器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WO2017078543A1 (en) Inductive power re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