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9474B - 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9474B
CN112789474B CN201980067150.5A CN201980067150A CN112789474B CN 112789474 B CN112789474 B CN 112789474B CN 201980067150 A CN201980067150 A CN 201980067150A CN 112789474 B CN112789474 B CN 1127894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exchanger
package
connection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71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9474A (zh
Inventor
M·孔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hterus Oy
Original Assignee
Vahteru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hterus Oy filed Critical Vahterus Oy
Publication of CN112789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9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9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9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0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s being enclosed within a pressure vess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93Multi-circuit heat-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28F9/0209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having only transversal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7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distribution pi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板式热交换器布置(1),其包括板组(2)和包绕该板组的外壳体。至少一个分隔板(5)布置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该分隔板将板组分成单独的板组部分,其中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包括用于每个板组部分的入口连接部和出口连接部,其布置成与所述板组部分的板对的内部部分连接。板组部分的至少一个入口或出口连接部包括连接管(8),该连接管(8)布置在外壳体的端板与分隔板(5)之间的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10b)内,其中所述连接管的端部附接至所述分隔板(5),以用于形成与所述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连接,且所述连接管(8)的第二端伸长穿过外壳体的端板(4a)。

Description

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下文呈现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模块化结构,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
背景技术
板壳型的板式热交换器由通过热交换板形成的板组和包绕它的外壳体(起压力容器的作用)构成。板组由若干板对组成。每个板对典型地由两个热交换板形成,该热交换板至少在它们的外围处附接在一起。每个热交换板具有用于热交换介质流动的至少两个开口。通过将两个相邻板对的开口附接至彼此来将相邻板对附接至彼此。该板对的内部部分布置成经由通过热交换板的开口形成的流动通路来彼此连接,其中在热交换板中的开口之间形成热交换器的初级回路。在包绕板组的外壳体的连接部之间形成次级回路,且它们布置成与板组的板对之间的空间连接。初级侧的热交换介质在每隔一个板空间中流动,且次级侧的热交换介质在每隔一个板空间中流动。
在一些应用中可需要若干热交换器,但用于热交换器的空间是有限的,其中它在热交换器可布置得尽可能紧凑的情况下可为有益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使得板式热交换器的紧凑结构成为可能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
本发明的目标尤其在于提供一种使得可能在一个板组内构造多个热交换介质流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
本发明的目标还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作像这样的热交换器但也可在模块化结构中使用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
此外,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的板式热交换器构造。
为了实现其中在上文呈现的目标,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中呈现的内容。其它权利要求中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包括
-板组,其由具有至少两个开口且布置在彼此顶部上的热交换板形成,该板组包括在热交换板的方向上的端部和由热交换板的外边缘限定的外表面,且在该板组中热交换板附接至彼此来作为板对,该板对的内部部分布置成经由通过热交换板的开口形成的流动通路来彼此连接,
-外壳体,其包绕板组,该外壳体包括主要在板组的端部方向上的端板和连接端板的壳,
-用于热交换介质的入口连接部和出口连接部,其布置成穿过外壳体,该入口连接部和出口连接部布置成与板对之间的空间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中,至少一个分隔板布置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该分隔板将板组分成单独的板组部分,其中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包括用于每个板组部分的入口连接部和出口连接部,其布置成与所述板组部分的板对的内部部分连接。在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中,板组部分的至少一个入口或出口连接部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布置在外壳体的端板与分隔板之间的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内,其中所述连接管的端部附接至所述分隔板,以用于形成与所述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连接,且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伸长穿过外壳体的端板。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模块化结构包括布置在相同外壳体内的至少两个模块,该模块通过分隔壁彼此分离,且至少一个模块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其包括两个板组部分。
本发明基于板组的结构,其在一个板组中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板组部分。根据本发明的板组的结构使得可能在相同板组中布置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热交换介质循环。已发现,可通过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布置分隔板来将板组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部分,其中分隔板分离板组的部分。因为已发现板组部分的入口和/或出口连接部可布置成穿过相邻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使得连接部包括在外壳体的端板与分隔板之间的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内的连接管,一个板组中两个或更多个板组部分是可能的。所述连接管的端部紧密地附接至分隔板,以用于形成与所述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连接,其中在板组部分内的热交换介质不可彼此混合。在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中,板组部分的至少一个入口或出口连接部包括双连接结构,即,穿过端板中的一个开口布置与两个板组部分的连接。
可通过在板式热交换器的壳侧中使用单一的热交换介质来冷却/加热用于相同板组内的两个或更多个热交换介质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这在用于热交换器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是有利的。不管板组的连接,可形成壳侧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在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中,壳侧在所有板组部分中是共用的。壳侧可简单地构造而没有复杂的结构,例如,根据本发明,其简化对热交换器布置所需要的管道。
根据本发明的板组结构提供完全焊接的结构,且它不影响热交换器的压力紧密性。
因为包括两个板组部分的板组布置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可能布置成穿过外壳体的一个端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提供紧凑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该类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可形成有可开放的端板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还提供可容易调整的结构。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其中一个分隔板布置到板组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
图2和图3示出其中一个分隔板布置到板组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
图4示出从外壳体的端板看到的根据图3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
图5示出其中两个分隔板布置到板组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
图6示出其中两个分隔板布置到板组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以及
图7示出其中三个分隔板布置到板组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包括板组和包绕它的外壳体。外壳体包括壳以及布置在壳的端部处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在典型的实施例中,壳是基本水平的圆柱形壳,且端板是竖直的端板。在该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外壳体或圆柱形壳的纵向方向是指端板之间的方向,它典型地意指水平方向。如果外壳体的圆柱形壳是直圆形圆柱体,那么它的纵向方向与所论述的圆柱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相同。
板组由若干板对组成。每个板对典型地由两个热交换板形成,该热交换板至少在它们的外围处附接在一起。每个热交换板具有用于热交换介质流动的至少两个开口。通过将两个相邻板对的开口附接至彼此来将相邻板对附接至彼此。该板对的内部部分布置成经由通过热交换板的开口形成的流动通路来彼此连接。在板组中,热交换介质可从板对经由开口流向另一板对。热交换板典型为圆形热交换板,其中板组在形状上主要为圆形圆柱体。板组的纵向方向与圆柱形壳的纵向方向相同。
在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中,板组分成两个或更多个板组部分,其意指由热交换板的板对形成的一个板组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其包括若干板对。在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中,至少一个分隔板布置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该分隔板将板组分成单独的板组部分。根据本发明,可通过将分隔板布置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来将板组分成两个、三个或四个板组部分。板组的单独板组部分意指在板组内的板对的内侧的流动连接由分隔板所阻挡。板组部分可具有不同的大小,即,它们可包括不同量的板对。板组的板组部分可基于应用的需求来布置。
根据实施例,布置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的分隔板具有约5至20 mm的厚度。分隔板基本比板组的热交换板更厚。分隔板布置在热交换板之间,使得分隔板的外边缘基本在与板组的外表面相同的平面中,即,分隔板的直径与板组的热交换板的直径基本相同。分隔板可焊接至板组的热交换板。分隔壁用来阻挡板对之间的流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包括用于每个板组部分的入口连接部和出口连接部,该连接部布置成与所述板组部分的板对的内部部分连接。因此在所述板组部分的入口与出口连接部之间形成板组部分的初级回路。在板对之间的空间中,次级回路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布置成与外壳体的内侧连接。典型地,板组部分的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彼此分离,即,不可使在板组部分的内部部分中流动的热交换介质与在外壳体中流动的热交换介质和与在另一板组部分的内部部分中流动的热交换介质混合。
板组部分的至少一个入口或出口连接部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布置在外壳体的端板与分隔板之间的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内。所述连接管的端部附接至所述分隔板,以用于形成与所述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连接,且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伸长穿过外壳体的端板。连接管的端部紧密地附接至分隔板,以用于提供紧密的结构并消除相邻板组部分之间的旁通流,而它们通过使用相同板组来形成。
因为所述板组部分的热交换介质在连接管外流动,连接管具有比它所布置到的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直径更小的外径。在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中,板组部分形成为一个板组,其中所有板组部分中的流动通路的直径典型为相同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板组包括两个单独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和第二板组部分,该板组部分通过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布置分隔板来形成。第一板组部分是指在外壳体的端板与分隔板之间且直接连接到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其布置成穿过外壳体的端板)的板组部分。第二板组部分是指当从包括用于第一板组部分的入口或出口的端板看时布置在分隔壁后方的板组部分。第二板组部分的入口和/或出口连接部包括布置在第一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内的连接管。连接管的端部附接至分隔板,以用于形成与第二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连接,且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伸长穿过外壳体的端板。当通过使连接管布置成穿过第一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来形成第二板组部分的入口连接部和出口连接部两者时,板式热交换器布置提供具有可开放端板的紧凑结构,因为板组部分的所有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布置到相同端板,且因此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可制造有可开放的端板,且板组可容易从外壳体中去除掉(如果需要,例如用于清洁)。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板组包括两个单独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和第二板组部分,且第二板组部分的入口连接部或出口连接部包括布置在外壳体的端板与分隔板之间的第一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内的连接管。在所述实施例中,可通过使连接管布置成穿过布置在外壳体的端板处的第一板组部分的出口连接部来形成第一板组部分的入口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管在第一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内伸长。所述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形成双管连接,其布置成在端板处穿过相同的开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板组包括两个分隔板,其中板组包括三个单独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第二板组部分和第三板组部分。在板组的中心部分中的第二板组部分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布置在外壳体的端板与分隔板之间的第一板组部分和/或第三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内。取决于应用,入口和出口连接管布置成穿过第一板组部分和/或第三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使连接管布置成穿过布置在外壳体的端板处的所述板组部分的出口连接部来形成第一板组部分的入口连接部和第三板组部分的入口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管在所述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内伸长。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板组包括三个分隔板,其中板组包括四个单独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第二板组部分、第三板组部分和第四板组部分。在板组的中心部分中的第二板组部分和第三板组部分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布置在外壳体的端板与分隔板之间的第一板组部分和第三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内。
用于相同板组内的两个或更多个热交换介质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可通过在板式热交换器的壳侧中使用单一的热交换介质来冷却/加热。不管板组的连接,可形成壳侧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在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中,壳侧在所有板组部分中是共用的。在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布置中,壳侧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布置成穿过热交换器的外壳体。壳侧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可布置成穿过端板,或穿过壳,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有的壳侧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布置在热交换器的端板中,其在板组部分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也布置到端板的情况下可为有利的。这提供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的紧凑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板式热交换器布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止动板,其布置在板组的外表面与壳的内表面之间,以用于在热交换器的壳侧中布置多个通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止动板焊接至布置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的分隔板。止动板在热交换板的方向上基本是平面的,且它在板组的热交换板的方向上布置到板式热交换器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可为像这样的热交换器,或它可为模块化结构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结构包括布置在相同外壳体内的至少两个模块,该模块由分隔壁彼此分离,且至少一个模块包括根据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该布置包括两个板组部分。在实施例中,模块的外壳体在模块化结构的长度上是连续的。在模块化结构中,板式热交换器布置与相邻模块之间的分隔壁是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的外壳体的端板。因为两个热交换介质循环可布置在一个模块部分内,根据本发明的布置提供紧凑的模块化结构。当用于热交换器应用的空间有限时,这些类型的结构可为有利的。
图的详细描述
为了清楚起见,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于对应的部分。
图中呈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1包括外壳体,该外壳体由基本水平的圆柱形壳3以及基本竖直的第一端板4a和第二端板4b形成。板组2布置在外壳体内。板组2由具有两个开口且布置在彼此顶部上的热交换板形成,在该板组中热交换板附接至彼此来作为板对,该板对的内部部分布置成经由通过热交换板的开口形成的流动通路10a、10b来彼此连接。
在图1-3中呈现的实施例中,板组2包括两个板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A和第二板组部分B。通过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布置分隔壁5来使第一板组部分和第二板组部分彼此分离。
在图5和图6中呈现的实施例中,板组2包括三个板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A、第二板组部分B和第三板组部分C。通过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布置两个分隔壁5a、5b来使板组部分彼此分离。
在图7中呈现的实施例中,板组2包括四个板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A、第二板组部分B、第三板组部分C和第四板组部分D。通过在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布置三个分隔壁5a、5b、5c来使板组部分彼此分离。
每个板组部分包括板组2的若干板对。板对的数量可变化,且板组部分在板组2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可彼此不同。
分隔板5、5a、5b、5c布置在热交换板之间,使得分隔板的外边缘基本在与板组的外表面相同的平面中。布置在板组部分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分隔板用来阻挡板组部分的穿过流动通路10a、10b的流动连接。分隔板包括对入口和/或出口连接部所需要的开口,以便形成与所述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连接。
在图1中,第二板组部分B的连接部中的一个布置成使得该连接部包括连接管8。其它连接部11布置成穿过端板4b。在连接部11与连接管8之间形成第二板组部分B的热交换介质回路,流动方向可为任意的。连接管8布置在第一板组部分A的流动通路10b内,其中连接管8的端部附接至分隔板5,以用于形成与第二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连接,且连接管8的第二端伸长穿过外壳体的端板4a。
在图1中,在入口连接管15与出口连接部13之间形成第一板组部分A的热交换介质回路。连接管15布置成穿过出口连接部13,其中所述连接管15在板组的流动通路10a内伸长。连接管15的端部紧密地布置到流动通路,例如借助于板状结构17。该结构使得可能将第一板组部分A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布置成穿过外壳体的端板中的相同开口以及在板组部分A内提供热交换介质循环。
在图1中,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的壳侧包括一个入口连接部6和两个出口连接部7a、7b。壳侧包括两个通道,其由布置在板组2的外表面与壳3的内表面之间的止动板12形成,以用于引导壳侧热交换介质的流动。
在图2中,第二板组部分B的入口连接部和出口连接部两者布置成穿过第一板部分A。第二板组部分B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通过在第一板组部分A的流动通路10a、10b内布置连接管8、9来形成。连接管8、9的端部附接至分隔板5,以用于形成与第二板组部分的所述流动通路的连接,且连接管8、9的第二端伸长穿过外壳体的端板4a。在连接管8与连接管9之间形成第二板组部分B的热交换介质回路,流动方向可为任意的。在图2中,壳侧包括入口连接部6和出口连接部7,其布置成穿过外壳体的壳3。
图3示出与图2类似的板组部分,但壳侧连接部布置在端板处。图4示出从外壳体的端板4a看到的相同实施例。壳侧的入口连接部6和出口连接部7布置成穿过外壳体的端板4a。典型地,在壳侧的入口与出口连接部之间还存在流引导件16,以用于引导热交换介质从入口连接部循环到出口连接部的流动。第二板组部分B的连接管8、9布置在第一板组部分A的入口连接部13和出口连接部14内,其中板式热交换器的所有连接部布置成穿过相同的端板。这提供紧凑的结构,且还允许板式热交换器的可开放结构。
在图5中呈现的实施例中,第二板组部分B的连接部中的一个布置成使得该连接部包括连接管8,该连接管8布置在第一板组部分A的流动通路10b内。第二板组部分B的其它连接部20包括连接管20,该连接管20布置在第三板组部分C的流动通路10a内。在连接管8与连接管20之间形成第二板组部分B的热交换介质回路,流动方向可为任意的。连接管8的端部附接至分隔板5a,且连接管20的端部附接至分隔板5b,以用于形成与第二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连接。连接管8的第二端伸长穿过外壳体的端板4a,且连接管20的第二端伸长穿过外壳体的端板4b。第一板组部分A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与图1中呈现的类似。第三板组部分C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与第一板组部分A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对应,即,在入口连接管22与出口连接部25之间形成第一板组部分A的热交换介质回路。连接管22布置成穿过出口连接部25,其中所述连接管22在第三板组部分的板组的流动通路10b内伸长。连接管22的端部紧密地布置到流动通路,例如借助于板状结构17。
在图5中,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的壳侧包括入口连接部6和出口连接部7。壳侧包括三个通道,其由布置在板组2的外表面与壳3的内表面之间的止动板12a、12b形成,以用于引导壳侧热交换介质的流动。
图6示出与图5对应的结构,但第二板组部分B的连接管20布置在第三板组部分C的流动通路10b内。第二板组部分B的连接管8、20现在布置成穿过相同的流动通路,且因此需要在第二板部分B的流动通路10b内布置分隔板21,以用于引导热交换介质在第二板组部分B内的流动。
图7示出其中第二板组部分B和第三板组C包括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其布置成穿过布置在外壳体的端板与分隔壁之间的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实施例。第二板组部分B包括布置到第一板组部分A的流动通路的连接管8、9,且第三板组部分C包括布置到第四板组部分D的流动通路的连接管18、19。第二板组部分B的连接管8、9布置在第一板组部分A的入口连接部13和出口连接部14内,且第三板组部分C的连接管18、19布置在第四板组部分D的入口连接部23和出口连接部24内,其中板式热交换器的所有连接部布置成穿过端板4a、4b。
在图7中呈现的实施例中,壳侧的入口连接部6和出口连接部7也布置在端板4a、4b处。
如图中示出的,连接管8、9、18、19、20的外径小于板组的流动通路10a、10b的直径。
图1-3中呈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可形成像这样的板式热交换器,或它们可为模块化结构的一部分。在模块化结构中,图1-3中呈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可为模块化结构的一个模块,且端板4b在该布置与模块化结构的第二模块之间形成分隔壁。

Claims (13)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1),其包括
-板组(2),所述板组(2)由具有至少两个开口且布置在彼此顶部上的热交换板形成,所述板组(2)包括在所述热交换板的方向上的端部和由所述热交换板的外边缘限定的外表面,且在所述板组(2)中所述热交换板附接至彼此来作为板对,所述板对的内部部分布置成经由通过所述热交换板的开口形成的流动通路(10a、10b)来彼此连接,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绕所述板组,所述外壳体包括主要在所述板组的端部方向上的端板(4a、4b)和连接所述端板的壳(3),
-用于热交换介质的入口连接部(6)和出口连接部(7、7a、7b),其布置成穿过所述外壳体,所述入口连接部和所述出口连接部布置成与所述板组的板对之间的空间连接,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分隔板(5)布置在所述板组的热交换板之间,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板组分成单独的板组部分,其中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包括用于每个板组部分的入口连接部和出口连接部,所述入口连接部和所述出口连接部布置成与所述板组部分的板对的内部部分连接,以及
所述板组部分的至少一个入口或出口连接部包括连接管(8、9),所述连接管(8、9)布置在所述外壳体的端板与所述分隔板(5)之间的所述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10a、10b)内,其中所述连接管的端部附接至所述分隔板(5),以用于形成与所述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的连接,且所述连接管(8、9)的第二端伸长穿过所述外壳体的端板(4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8、9)具有比所述板组的流动通路(10a、10b)的直径更小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5)布置在所述热交换板之间,使得所述分隔板(5)的外边缘基本在与所述板组的外表面相同的平面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止动板(12),其布置在所述板组(2)的外表面与所述壳(3)的内表面之间,以用于在热交换器的壳侧中布置多个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组包括一个分隔板(5),其中所述板组(2)包括两个单独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A)和第二板组部分(B),且所述第二板组部分的入口连接部或出口连接部包括连接管(8、9),所述连接管(8、9)布置在所述外壳体的端板与所述分隔板(5)之间的所述第一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10a、10b)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连接管(15)布置成穿过布置在所述外壳体的端板(4a)处的所述第一板组部分(A)的出口连接部(13)来形成所述第一板组部分(A)的入口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管(15)在所述第一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10a)内伸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组包括一个分隔板(5),其中所述板组(2)包括两个单独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A)和第二板组部分(B),且所述第二板组部分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布置在所述外壳体的端板与所述分隔板(5)之间的所述第一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10a、10b)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组包括两个分隔板(5a、5b),其中所述板组(2)包括三个单独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A)、第二板组部分(B)和第三板组部分(C),其中在所述板组的中心部分中的所述第二板组部分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包括连接管(8、20),所述连接管(8、20)布置在所述第一板组部分和/或所述第三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10a、10b)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连接管(15、22)布置成穿过布置在所述外壳体的端板处的所述板组部分的出口连接部(13、25)来形成所述第一板组部分(A)的入口连接部和所述第三板组部分(C)的入口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管(15、22)在所述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内伸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组包括三个分隔板,其中所述板组(2)包括四个单独的部分,第一板组部分(A)、第二板组部分(B)、第三板组部分(C)和第四板组部分(D),其中在所述板组的中心部分中的所述第二板组部分(B)和所述第三板组部分(C)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部包括连接管(8、9、18、19),所述连接管(8、9、18、19)布置在所述第一板组部分或所述第四板组部分的流动通路(10a、10b)内。
11.一种模块化结构,所述模块化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所述模块由分隔壁彼此分离,所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模块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所述模块中的每一个模块的外壳体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外壳体在所述模块化结构的长度上是连续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与相邻模块之间的所述分隔壁是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的外壳体的端板。
CN201980067150.5A 2018-10-12 2019-10-10 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 Active CN1127894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200131.3 2018-10-12
EP18200131.3A EP3637032B1 (en) 2018-10-12 2018-10-12 A plate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PCT/EP2019/077474 WO2020074641A1 (en) 2018-10-12 2019-10-10 A plate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9474A CN112789474A (zh) 2021-05-11
CN112789474B true CN112789474B (zh) 2023-04-14

Family

ID=6384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7150.5A Active CN112789474B (zh) 2018-10-12 2019-10-10 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7468B2 (zh)
EP (1) EP3637032B1 (zh)
JP (1) JP7471281B2 (zh)
KR (1) KR20210070285A (zh)
CN (1) CN112789474B (zh)
CA (1) CA3111906A1 (zh)
DK (1) DK3637032T3 (zh)
RS (1) RS61922B1 (zh)
WO (1) WO20200746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6034A1 (fr) * 2021-08-05 2023-02-10 Airbus (S.A.S.) Echangeur thermique limitant les risques de contamination entre deux fluides et aéronef comprenant au moins un tel échangeur thermique
US20230194184A1 (en) * 2021-12-16 2023-06-22 Danfoss A/S Multipath plate-and-shell heat exchang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34313A (en) * 1940-01-15 1941-03-04 Aluminium Plant & Vessel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urface heat exchangers of the built-up type
RU2042911C1 (ru) * 1993-07-08 1995-08-27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епловых процессов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WO2010149858A1 (en) * 2009-06-24 2010-12-29 Vahterus Oy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plate pack of a plate heat exchanger
JP2011007467A (ja) * 2009-06-29 2011-01-13 Mayekawa Mfg Co Ltd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容器
CN105358929A (zh) * 2013-04-04 2016-02-24 瓦特鲁斯公司 板式换热器及用于构造板式换热器中的多个通路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9529A (ja) 1990-07-09 1992-03-0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二次元イメージセンサシステム
FR2751402B1 (fr) * 1996-07-19 1998-10-09 Packinox Sa Installation d'echange thermique entre au moins trois fluides
FI106577B (fi) * 1996-09-04 2001-02-28 Abb Installaatiot Oy Sovitelma lämmitys- ja jäähdytystehon siirtämiseksi
US6168765B1 (en) * 1998-09-08 2001-01-02 Uop Ll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bed injection in plate reactor arrangement
SE514092C2 (sv) * 1999-05-20 2001-01-08 Alfa Laval Ab Anordning för behandling av en gas
FR2803376B1 (fr) 1999-12-29 2002-09-06 Valeo Climatisation Evaporateur a tubes plats empilees possedant deux boites a fluide opposees
FI113695B (fi) * 2001-10-09 2004-05-31 Vahterus Oy Hitsattu levyrakenteinen lämmönvaihdin
FR2846736B1 (fr) * 2002-10-31 2006-01-27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Module d'echange de chaleur a plaques empilees, notamment po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FI20030527A0 (fi) * 2003-04-08 2003-04-08 Vahterus Oy Levylämmönvaihdin ja virtauksen ohjainlevy
DE10328746A1 (de) * 2003-06-25 2005-01-13 Beh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mehrstufigen Wärmeaustausch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erartigen Vorrichtung
FR2950682B1 (fr) * 2009-09-30 2012-06-0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Condens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a integration amelioree
DE102010048015B4 (de) * 2010-10-09 2015-11-05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Anlage mit einem Wärmeübertrager
US9587889B2 (en) * 2011-01-06 2017-03-07 Clean Rolling Power, LLC Multichamber heat exchanger
SE535592C2 (sv) * 2011-02-04 2012-10-09 Alfa Laval Corp Ab Plattvärmeväxlare
US9109840B2 (en) * 2011-02-17 2015-08-1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Unitary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heat exchanger with an integral accumulator
US10619944B2 (en) 2012-10-16 2020-04-14 The Abell Foundation, Inc.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manifold
CN105579725B (zh) 2013-09-30 2019-05-17 达纳加拿大公司 具有一体化的同轴入口/出口管的热交换器
KR101601142B1 (ko) 2013-10-18 2016-03-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단열재를 포함하여 2이상의 분리된 유로를 가진 히트싱크
US20150129181A1 (en) * 2013-11-11 2015-05-14 Tranter, Inc. Modular heat exchanger
JP2016183833A (ja) 2015-03-26 2016-10-20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ヘッダープレートレス熱交換器
JP6569855B2 (ja) * 2015-08-05 2019-09-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装置
MX2018014166A (es) * 2016-05-20 2019-08-21 Modine Mfg Co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y sistema de intercambio de calor.
KR101733934B1 (ko) 2016-10-26 2017-05-08 서진욱 디스크 번들타입의 판형 열교환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34313A (en) * 1940-01-15 1941-03-04 Aluminium Plant & Vessel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urface heat exchangers of the built-up type
RU2042911C1 (ru) * 1993-07-08 1995-08-27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епловых процессов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WO2010149858A1 (en) * 2009-06-24 2010-12-29 Vahterus Oy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plate pack of a plate heat exchanger
JP2011007467A (ja) * 2009-06-29 2011-01-13 Mayekawa Mfg Co Ltd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容器
CN105358929A (zh) * 2013-04-04 2016-02-24 瓦特鲁斯公司 板式换热器及用于构造板式换热器中的多个通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11906A1 (en) 2020-04-16
EP3637032A1 (en) 2020-04-15
RS61922B1 (sr) 2021-06-30
JP7471281B2 (ja) 2024-04-19
WO2020074641A1 (en) 2020-04-16
CN112789474A (zh) 2021-05-11
KR20210070285A (ko) 2021-06-14
US11867468B2 (en) 2024-01-09
JP2022503803A (ja) 2022-01-12
DK3637032T3 (da) 2021-05-31
EP3637032B1 (en) 2021-03-10
US20210333051A1 (en) 2021-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6874B2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multiple passes in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JP6349465B2 (ja) 円弧状板型熱交換器
CN112789474B (zh) 板式热交换器布置结构
US10295266B2 (en) Tubular heat exchanger having multiple shell-side and tube-side fluid passes
JP2004183915A (ja) 熱交換器
FI130318B (en) Tube heat exchanger
KR20170003977A (ko) 판형 열교환기
US20230152042A1 (en) A plate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KR20200049300A (ko) 인쇄기판형 열교환모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열교환기
EP3467422A1 (en)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US20010045273A1 (en) Multiple tube bundle heat exchanger
KR102568753B1 (ko) 열교환기
EP0504990A1 (en) Heat exchangers for fluids
CN215984131U (zh) 一种多股流螺旋板式换热器
DK180389B1 (en) Centre body in spiral heat exchanger
CN215766637U (zh) 换热器
KR20220163378A (ko) 냉동 또는 히트 펌프 시스템에 사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냉동 또는 히트 펌프 시스템
EP3376147A1 (en)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JPWO2020074641A5 (ja) プレート熱交換器構造及びモジュール構造
WO2019174734A1 (en)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KR20190038968A (ko) 인쇄형 열 교환 모듈 및 열 교환기
JP2005249330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