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7367A - 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7367A
CN112787367A CN202010766779.3A CN202010766779A CN112787367A CN 112787367 A CN112787367 A CN 112787367A CN 202010766779 A CN202010766779 A CN 202010766779A CN 112787367 A CN112787367 A CN 112787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oltage
discharge
battery blocks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67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赤石誉幸
堀竹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8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7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6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hunting, discharge or bypass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7Software therefor, e.g. for battery testing using modelling or look-up t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01R31/387Determining ampere-hour charge capacity or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01R31/387Determining ampere-hour charge capacity or SoC
    • G01R31/388Determining ampere-hour charge capacity or SoC involving voltage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6Acquisition or processing of data for testing or for monitoring individual cells or groups of cells within a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9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witched or multiplexed charg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所述电池控制装置控制包括串联连接的电池块的电池以执行所述电池块的电压均衡,在所述电池块中单元电池并联连接,所述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其检测每个电池块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电压均衡电路,其包括多个放电单元,其中至少一个放电元件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开关元件以均衡电池块的电压。放电单元分别连接在电池块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控制单元在预定时刻控制开关元件以执行电池块的放电,并且基于放电前后电池块之间的电压差来判定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

Description

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控制装置以及由电池控制装置执行的用于电池块的异常感测方法,该电池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包括两个以上串联连接的电池块的电池,在每个电池块中多个单元电池并联连接。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217900号(JP 2016-217900A)公开了一种装置,该装置感测在用于驱动电动车辆的高压电池中出现的异常。在JP2016-217900A中,当以从低充电状态(低SOC)到高充电状态(高SOC)的大变化宽度执行充电时,通过确定充电前后的电压差,可以有效地感测电池中的异常。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JP 2016-217900A中描述的电池块中的异常感测,单独地需要具有用于电池块的异常感测功能的专用装置,因此,增加了电池控制装置的成本。
考虑到上述缺点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其可以限制由于增加了电池块的异常感测功能所导致的电池控制装置的成本的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电池控制装置,该电池控制装置控制包括两个以上串联连接的电池块的电池以执行每个电池块的电压的均衡,在每个所述电池块中多个单元电池并联连接。所述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每个电池块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电压均衡电路,其包括与所述电池块相对应的多个放电单元,在每个所述放电单元中至少一个放电元件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放电单元中的所述开关元件以均衡每个电池块的所述电压。所述放电单元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池块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预定时刻控制开关元件,以第一次执行每个所述电池块的放电,并基于所述放电前后的每个电池块的电压差判定所述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池块的异常感测方法,其控制电池并且由电池控制装置执行,所述电池包括两个以上串联连接的电池块,在每个所述电池块中多个单元电池并联连接。所述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每个电池块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以及电压均衡电路,其包括与所述电池块相对应的多个放电单元,在每个所述放电单元中,至少一个放电元件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所述多个放电单元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池块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所述异常感测方法包括:在预定时刻控制所述开关元件以第一次执行每个电池块的放电的步骤;计算放电前后每个电池块的电压差的步骤;以及基于计算出的电压差判定所述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
利用本发明的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由于可以使用设置在电池中的电压均衡电路来判定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因此,可以限制由于电池块异常感测功能的增加所导致的电池控制装置的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电池控制装置的电源系统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磷酸铁锂电池的充电状态相对于开路电压(SOC-OCV)的特性曲线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第二电池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4A是由电池控制装置执行的对第二电池的电池块的异常感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4B是由电池控制装置执行的对第二电池的电池块的异常感测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作为图像示出放电处理前后每个电池块中的电压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使用预先设置在待控制的电池中的电压均衡电路来判定在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这样,可以限制由于增加了电池块异常感测功能而导致的电池控制装置的成本增加。
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配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电池控制装置的电源系统的概略配置的框图。图1所示的电源系统1包括:第一电池10、DC-DC转换器20、第二电池30、多个车载装置40以及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池控制装置50。
图1所示的电源系统1可以安装在车辆上。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通过举例说明将电源系统1安装在使用诸如混合动力车辆(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PHV)和电动车辆(EV)的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车辆上的情况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
第一电池10是向电动机(未示出)或DC-DC转换器20供电的高压电池。此外,第一电池10可以配置为通过可连接到外部电源的插入式充电器(未显示)从外部电源获取电力。作为第一电池10,使用诸如配置为可充电和可放电的锂离子电池的二次电池。
DC-DC转换器20将第一电池10连接至第二电池30和车载装置40,并且将来自第一电池10的电力供应至第二电池30和车载装置40。当被供给电力时,DC-DC转换器20能够将作为输入电压的第一电池10的高电压转换为预定的低电压,并输出该预定的低电压。
第二电池30是低电压电池,其由DC-DC转换器20输出的电力进行充电并释放其自身的电力。安装在车辆上的典型的第二电池30是辅助电池。使用具有如下区域(平坦区域)的电池作为第二电池30:其中,表示电池的SOC与OCV之间的关系的SOC-OCV特性曲线中开路电压(OCV)相对于充电状态(SOC)的变化率的绝对值等于或小于第二值。第二值是基于电池的规格的预定值。具有平坦区域的电池的示例可以是磷酸铁锂电池(LFP电池)。图2示出了磷酸铁锂电池的SOC-OCV特性曲线的示例。
第二电池30包括两个以上串联连接的电池块,在电池块中多个单元电池并联连接。图3示出了第二电池30的配置示例。图3中示出的第二电池30包括按以下顺序串联连接的电池块:其中单元电池311、312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池块310,其中单元电池321、322并联连接的第二电池块320,其中单元电池331、332并联连接的第三电池块330,以及其中单元电池341、342并联连接的第四电池块340。第二电池30的配置不限于图3所示的配置,根据车载装置40的电力需求,可以包括并联连接的三个以上单元电池或者串联连接的两个、三个、五个或更多个电池块。
车载装置40是利用从DC-DC转换器20输出的电力或来自第二电池30的电力进行工作的各种车载装置。车载装置40的示例包括致动器(例如马达和螺线管)、灯(例如,前照灯和车内照明灯)、空调(例如,加热器和冷却器)、转向器和制动器、以及用于自动驾驶或高级驾驶辅助的电子控制单元(ECU)。
电池控制装置50包括电压均衡电路500、检测单元550和控制单元560,并且控制第二电池30。
电压均衡电路500基于控制单元560的指令,执行使第二电池30的各个电池块之间发生的电压(即SOC)的变化均衡的处理。电池块之间的电压的变化是由每个单元电池的自放电量的变化引起的。当电池块之间的电压变化时,特定单元电池的劣化以加速的速度进行,并且可用能量的量减少。因此,如果需要,通过使用电压均衡电路500对具有高电压的电池块放电以减小电压并使该电压与其他电池块的电压对准,从而避免了这些影响。
电压均衡电路500由对应于第二电池30的多个电池块的多个放电单元构成。图3示出了电压均衡电路500的配置示例。如图3所示,电压均衡电路500由连接在第二电池30的第一电池块310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第一放电单元510、连接在第二电池30的第二电池块320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第二放电单元520、连接在第二电池30的第三电池块330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第三放电单元530和连接在第二电池30的第四电池块340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第四放电单元540组成。
第一放电单元510具有以下配置:其中,诸如电阻器的放电元件512和诸如晶体管的开关元件511串联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开关元件511的操作(导通)来形成第一电池块310的从正极到负极的放电路径。放电元件512可以插入在开关元件511的源极侧或漏极侧中,或者可以与两侧连接。第二放电单元520具有如下配置:其中,诸如电阻器的放电元件522和诸如晶体管的开关元件521串联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开关元件521的操作(导通)来形成第二电池块320的从正极到负极的放电路径。放电元件522可以插入在开关元件521的源极侧或漏极侧中,或者可以连接到两侧。第三放电单元530具有如下配置:其中,诸如电阻器等放电元件532和诸如晶体管等开关元件531串联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开关元件531的操作(导通)来形成第三电池块330的从正极到负极的放电路径。放电元件532可以插入在开关元件531的源极侧或漏极侧中,或者可以连接到两侧。第四放电单元540具有如下配置:其中,诸如电阻器的放电元件542和诸如晶体管的开关元件541串联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开关元件541的操作(导通)来形成第四电池块340的从正极到负极的放电路径。放电元件542可以插入在开关元件541的源极侧或漏极侧中,或者可以连接到两侧。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压均衡电路500中,用于将第一放电单元510连接至第一电池块310的负极的配线和将第二放电单元520连接至第二电池块320的正极的配线是共用的。另外,用于将第二放电单元520连接到第二电池块320的负极的配线和将第三放电单元530连接到第三电池块330的正极的配线是共用的。此外,用于将第三放电单元530连接至第三电池块330的负极的配线和将第四放电单元540连接至第四电池块340的正极的配线是共用的。通过部分地共用配线,减少了电压均衡电路500的电路成本。
共用上述某些配线对于实施本发明不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即使当在每个电池块中独立地设置专用配线时,也可以获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检测单元550检测第二电池30的状态。检测单元550包括检测第一电池块31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的电压传感器551,检测第二电池块32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的电压传感器552,检测第三电池块33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的电压传感器553,以及检测第四电池块34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的电压传感器554。检测单元550用作电压检测单元。此外,检测单元550可以用作使用电流传感器(未示出)检测第二电池30的电流的电流检测单元,以及用作使用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检测第二电池30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560获取由检测单元550检测到的每个值,并且基于每个获取的值,执行使上述第二电池30的各个电池块之间出现的电压(SOC)的变化均衡的处理。在电压均衡处理中,控制单元560通过操作设置在要降低其电压的电池块中的放电单元的开关元件(通过向晶体管的栅极施加工作电压)来使电池块放电。
另外,控制单元560获取关于车辆的电源操作的信息,确定电力至少已被关断,并且对下面将描述的电池块执行异常感测处理。关于车辆的电源操作的信息的示例可以包括关于点火开关的导通/断开的信息。根据电池块上的异常感测处理的结果,控制单元560可以使用诸如显示器或扬声器的信息传输单元(未示出)向车辆的用户通知与该结果相对应的信息。控制单元560还可以经由诸如数据通信模块(DCM)的无线通信器(未示出)来通知车辆外部的管理中心等。
控制单元560通常由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的ECU组成。当处理器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时,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560对电池块执行电压均衡处理和异常感测处理。
控制
将进一步参照图4A和图4B描述由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池控制装置50执行的控制。图4A和图4B的每一个是示出由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执行的对第二电池30的电池块的异常感测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图4A中的处理和图4B中的处理分别在连接符X、Y和Z处被连接。
图4A和图4B所示的对电池块的异常感测处理在不影响车载装置40的操作的时刻开始。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断车辆的电源的时刻,例如当点火开关从导通被切换为断开时,开始该处理。
步骤S401:首先,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判定在组成第二电池30的第一电池块310、第二电池块320、第三电池块330和第四电池块340中是否存在异常。出于以下原因进行判定。
如上所述,每当车辆的电源关闭时,都执行异常感测处理。因此,即使在特定时刻执行的异常感测处理中判定电池块中存在异常时,也有可能存在直到下个执行异常感测处理的时刻还没有执行用于消除该异常的措施的情况。例如,当在通知异常的那天不能将车辆留在维修店时,在该天期间使用车辆,因此假定在该天中多次打开/关闭车辆的电源。此外,异常感测处理旨在检测在任何一个电池块中已经发生的异常,并且没有必要进一步检测两个以上电池块中的异常。因此,一旦判定电池块中存在异常,就执行步骤S401中的判定以限制不必要的异常感测处理的执行,直到异常被解决为止。
当第二电池30的任何电池块中均没有异常时(步骤S401中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402,并且当第二电池30中的任一电池块中存在异常时(步骤S401中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15。
步骤S402: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从检测单元550的电压传感器551获取第二电池30的第一电池块31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Vlb。此外,控制单元560从检测单元550的电压传感器552获取第二电池30的第二电池块32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V2b。此外,控制单元560从检测单元550的电压传感器553获取第二电池30的与第一电池块310不相邻的第三电池块33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V3b。此外,控制单元560从检测单元550的电压传感器554获取与第二电池块320不相邻的第二电池30的第四电池块34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V4b。
步骤S403: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判定从检测单元550获取的电池块的电压Vlb、电压V2b、电压V3b和电压V4b的全部是否都是单元电池的SOC-OCV特性曲线中的平坦区域的范围之外的值。当每个电压V都处于平坦区域的范围内时,不能期望将在下面描述的放电处理前后的电压中的大变化,并且异常的感测精度劣化。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执行异常感测处理,做出上述判定。当使用SOC-OCV特性曲线中没有平坦区域的电池用作第二电池30时,可以省略步骤S403中的判定。
当电池块的所有电压V均是平坦区域的范围之外的值时(步骤S403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04,并且当电池块的所有电压V均非平坦区域的范围之外的值时(步骤S403中的“否”),异常感测处理结束。
步骤S404:首先,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对第二电池30的第一电池块310和第三电池块330进行放电处理达时间t(第一时间)。具体地,通过操作(导通)电压均衡电路500的第一放电单元510的开关元件511来执行对第一电池块310的放电处理达时间t,使得电流从第一电池块310的各个单元电池311、312流到放电元件512。通过操作(导通)电压均衡电路500的第三放电单元530的开关元件531,从而执行对第三电池块330的放电处理达时间t,使得电流从第三电池块330的各个单元电池331、332流到放电元件532。时间t是考虑到异常感测处理所需的感测精度以及由强制放电引起的单元电池的能量损失而适当地设定的,以使放电量尽可能小。
步骤S405:在对第一电池块310和第三电池块330的放电处理完成之后,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从检测单元550的电压传感器551获取第二电池30的第一电池块31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Vla。控制单元560还从检测单元550的电压传感器553获取第二电池30的第三电池块33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V3a。
步骤S406:接下来,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对第二电池30的第二电池块320和第四电池块340执行放电处理达时间t。时间t与在步骤S404中对第一电池块310和第三电池块330执行放电处理的时间相同。具体地,通过操作(导通)电压均衡电路500的第二放电单元520的开关元件521达时间t来执行对第二电池块320的放电处理,使得电流从第二电池块320的各个单元电池321、322流到放电元件522。通过操作(导通)电压均衡电路500的第四放电单元540的开关元件541达时间t来执行对第四电池块340的放电处理,使得电流从第四电池块340的各个单元电池341、342流到放电元件542。
步骤S407:在完成对第二电池块320和第四电池块340的放电处理之后,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从检测单元550的电压传感器552获取第二电池30的第二电池块32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V2a。控制单元560还从检测单元550的电压传感器554获取第二电池30的第四电池块34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V4a。
如图3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压均衡电路500具有第二电池30的相邻电池块共用放电单元的一部分配线的配置的前提下,执行步骤S404至S407的处理。当电压均衡电路500具有这种配置时,控制单元560不能同时对两个相邻的电池块执行放电处理。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将第二电池30的电池块分为第一电池块310和第三电池块330的奇数组以及第二电池块320和第四电池块340的偶数组,并且执行放电处理。
可以首先执行用于对第一电池块310和第三电池块330的奇数组进行放电的步骤S404和S405的处理和用于对第二电池块320和第四电池块340的偶数组进行放电的步骤S406和S407的处理中的任何一个处理。
此外,当电压均衡电路500具有五个以上电池块串联连接的配置时,对奇数电池块组和偶数电池块组分别执行放电处理。可替代地,可以根据其中两个相邻的电池块没有被分组在一起的条件进行分组来执行放电处理。例如,可以基于电池块编号的等差或等放大率将电池块划分为组。
此外,当电压均衡电路500具有在相邻的电池块不共用放电单元的一部分配线的情况下而使用专用于每个电池块的独立的放电单元的配置时,多个相邻的电池块可以同时放电或者所有电池块可以同时放电。另外,不管电压均衡电路500的放电单元的配置如何,每个电池块可以被顺序地或随机地独立地放电。
步骤S408:在完成对所有电池块的放电处理之后,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根据以下等式分别计算对第一电池块310的放电处理前后的电压差ΔV1、对第二电池块320的放电处理前后的电压差ΔV2,对第三电池块330的放电处理前后的电压差ΔV3,以及对第四电池块340的放电处理前后的电压差ΔV4。电压差ΔV是通过从放电处理之前的电压减去放电处理之后的电压而获得的正值(电压差的绝对值):
电压差ΔV1=电压V1b-电压V1a
电压差ΔV2=电压V2b-电压V2a
电压差ΔV3=电压V3b-电压V3a
电压差ΔV4=电压V4b-电压V4a
步骤S409: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比较多个算出的电压差ΔV,判定是否存在比其他电压差ΔV大第一值以上的电压差ΔV。第一值是用于判定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的预定参考值,并且被适当地设定使得可以基于构成电池块的并联连接的单元电池的数量、包括在电压均衡电路500的每个放电单元中的放电元件的值(例如电阻值)以及放电处理的时间t高精度地判定是否存在异常。当存在比其他电压差ΔV大第一值以上的电压差ΔV时(步骤S409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10。另一方面,当不存在比其他电压差ΔV大第一值以上的电压差ΔV时(步骤S409的“否”),异常感测处理结束。
步骤S410: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判定哪个电池块的电压差ΔV比其他电压差ΔV大第一值以上。当电压差ΔV1比其他电压差ΔV2、ΔV3和ΔV4大第一值以上时(步骤S410中的ΔV1),处理进行到步骤S411。当电压差ΔV2比其他电压差ΔV1、ΔV3和ΔV4大第一值以上时(步骤S410中的ΔV2),处理进行到步骤S412。当电压差ΔV3比其他电压差ΔV1、ΔV2和ΔV4大第一值以上时(步骤S410中的ΔV3),处理进行到步骤S413。当电压差ΔV4比其他电压差ΔV1、ΔV2和ΔV3大第一值以上时(步骤S410中的ΔV4),处理进行到步骤S414。
图5是示出放电处理前后每个电池块中的电压变化的图像的图。图5示出了第三电池块330的电压差ΔV3大约是第一电池块310的电压差ΔV1、第二电池块320的电压差ΔV2和第四电池块340的电压差ΔV4的两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第一值被设定为类似于电压差ΔV1的值等时,判定第三电池块330的电压差ΔV3大于其他电压差。另一方面,当将第一值设定为是电压差ΔV1的三倍的值等时,第三电池块330的电压差ΔV3不被判定为大于其他电压差。
步骤S411: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判定第二电池30的第一电池块310中存在异常。可以想到的是,已经出现了诸如构成第一电池块310的单元电池311、312的并联连接中的断开等异常。
步骤S412: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判定第二电池30的第二电池块320中存在异常。可以想到的是,已经出现了诸如构成第二电池块320的单元电池321、322的并联连接中的断开等异常。
步骤S413: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判定第二电池30的第三电池块330中存在异常。可以想到的是,已经出现了诸如构成第三电池块330的单元电池331、332的并联连接中的断开等异常。
步骤S414: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判定第二电池30的第四电池块340中存在异常。可以想到的是,已经出现了诸如构成第四电池块340的单元电池341、342的并联连接中的断开等异常。
步骤S415:电池控制装置50的控制单元560经由预定信息发送器或无线通信器将表示第二电池30或第二电池30的特定电池块中存在异常的信息通知给车辆的用户、车辆外部的管理中心等。所通知的信息可以包括提示在指定的维修店例如车辆经销商处检查或维修车辆的消息。当发送了异常通知时,异常感测处理结束。
可以在确定异常时发送通知,或者可以在下次打开车辆的电源时发送通知。而且,该通知可以显示一定时间段并被删除,或者可以显示直到执行诸如检查和修理的适当动作为止。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使用包括连接在待控制的电池(第二电池30)的每个电池块的正负极之间的放电单元的电压均衡电路来执行预定的放电处理。然后,电池控制装置基于放电处理前后的各电池块的电压差,判定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
如上所述,由于可以使用预先设置在待控制的电池中的电压均衡电路来判定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因此,可以限制由于增加电池块异常感测功能所导致的电池控制装置的成本增加。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由电池控制装置执行的异常感测方法中,由于仅需要获取在放电量尽可能小时通过放电获得的电压差,因此可以判定低能损的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
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由电池控制装置执行的异常感测方法中,电压均衡电路被控制为使得两个相邻的电池块不同时放电。因此,即使当设置在待控制的电池中的电压均衡电路具有共用放电单元的一部分配线的配置时,也可以执行对电池块的异常感测处理。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池控制装置中,当待控制的电池的电池块的电压在SOC-OCV特性曲线中的平坦区域的范围之外时,执行异常感测处理。因此,即使对于在SOC-OCV特性曲线中具有平坦区域的LFP电池,也可以高精度地判定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电池控制装置,以及由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的电池控制装置执行的异常感测方法。例如,可以将本发明理解为异常感测方法的控制程序、存储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非暂时性存储介质或安装有电池控制装置的车辆。
本发明的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可以用于控制包括两个以上串联连接的电池块的电池,在电池块中,多个单元电池并联连接。

Claims (7)

1.一种电池控制装置,其控制包括两个以上串联连接的电池块的电池以执行每个所述电池块的电压的均衡,在每个所述电池块中多个单元电池并联连接,所述电池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每个所述电池块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
电压均衡电路,其包括与所述电池块相对应的多个放电单元,在每个所述放电单元中至少一个放电元件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所述放电单元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池块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放电单元中的所述开关元件以均衡每个所述电池块的所述电压,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预定时刻控制所述开关元件,以第一次执行每个所述电池块的放电,并基于所述放电前后的每个所述电池块的电压差来判定所述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压均衡电路的配线的一部分被两个相邻的电池块共用;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顺序地控制一个以上开关元件以便不同时对所述两个相邻的电池块进行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电池块中的一个电池块的所述电压差的绝对值比所述电池块中的所有其他电池块的所述电压差的绝对值大第一值以上时,判定所述一个电池块中存在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中:
在充电状态与开路电压特性曲线中,所述单元电池具有如下区域:其中,开路电压相对于充电状态的变化率的绝对值等于或小于第二值;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每个所述电池块的所述电压是所述开路电压相对于所述充电状态的所述变化率的所述绝对值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值的所述区域的范围之外的值时,判定所述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池安装在车辆上;并且
所述预定时刻是所述车辆的电源被切断的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池是辅助电池。
7.一种用于电池块的异常感测方法,其控制电池并且由电池控制装置执行,所述电池包括两个以上串联连接的电池块,在每个所述电池块中多个单元电池并联连接,所述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每个所述电池块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以及电压均衡电路,其包括与所述电池块相对应的多个放电单元,在每个所述放电单元中至少一个放电元件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所述放电单元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池块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所述异常感测方法包括:
在预定时刻控制所述开关元件以第一次执行每个所述电池块的放电;
计算所述放电前后每个所述电池块的电压差;以及
基于计算出的所述电压差判定所述电池块中是否存在异常。
CN202010766779.3A 2019-11-01 2020-08-03 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 Pending CN1127873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0067 2019-11-01
JP2019200067A JP7226249B2 (ja) 2019-11-01 2019-11-01 バッテリ制御装置及び異常検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7367A true CN112787367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688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6779.3A Pending CN112787367A (zh) 2019-11-01 2020-08-03 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8997B2 (zh)
JP (1) JP7226249B2 (zh)
CN (1) CN11278736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1072A (zh) * 2022-08-15 2022-12-06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和电力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5798B2 (ja) 2002-03-25 2007-09-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の異常検出装置および異常検出方法
JP4019815B2 (ja) * 2002-06-26 2007-12-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の異常診断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035777B2 (ja) 2003-02-10 2008-01-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組電池の放電装置
JP5179047B2 (ja) 2006-11-27 2013-04-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の異常検出装置、蓄電装置の異常検出方法及びその異常検出プログラム
JP2012182881A (ja) 2011-02-28 2012-09-20 Toshiba Corp 二次電池装置および車両
JP2015033283A (ja) 2013-08-06 2015-02-16 Fdk株式会社 バランス補正装置及び蓄電装置
JP6455313B2 (ja) 2015-05-21 2019-01-2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異常診断装置および異常診断方法
JP6588407B2 (ja) 2016-08-30 2019-10-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の昇温システム
JP6711238B2 (ja) 2016-11-01 2020-06-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の断線検知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08997B2 (en) 2022-11-22
JP2021072755A (ja) 2021-05-06
JP7226249B2 (ja) 2023-02-21
US20210135298A1 (en)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3031B2 (en) Equalization device, battery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equaliz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equalization processing method
EP2720344B1 (en)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ttery system
JP6172176B2 (ja) 電池監視装置
JP6725201B2 (ja) 充電率平準化装置及び電源システム
US8004249B2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10974617B2 (en) Electric power storage system
US11958409B2 (en) Vehicle and method of notifying charging information of vehicle
EP2594949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EP2799894B1 (en) Monitoring system and vehicle
CN107688132B (zh) 用于在规定时间段判定漏电的判定设备
JP2012161182A (ja) 電池監視装置
CN112611996B (zh) 传感器异常判定装置
US9634500B2 (en) Storage battery system
US11444478B2 (en) Control device
JP6770184B2 (ja) 電源システム、電源システムの故障診断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制御装置
CN112787367A (zh) 电池控制装置和异常感测方法
JP2010279120A (ja) 電気自動車の電池監視装置
US20100327808A1 (en) Control unit
US20240136826A1 (en) Equaliz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battery
US11951871B2 (en) Multi-voltage storage system for an at least partly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JP2013243790A (ja) 電源の制御装置
JP2024061273A (ja) バッテリの均等化制御装置
JP6640169B2 (ja) 二次電池状態検出装置及び二次電池状態検出方法
WO2018012408A1 (ja) 電流測定装置
KR20230106346A (ko) 절연 저항 측정을 위한 배터리 장치 및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