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1082A - 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1082A
CN112781082A CN202110183524.9A CN202110183524A CN112781082A CN 112781082 A CN112781082 A CN 112781082A CN 202110183524 A CN202110183524 A CN 202110183524A CN 112781082 A CN112781082 A CN 112781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value
temperature sensor
furna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35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李信合
方宇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35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10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1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10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02St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st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变化量时,对比温度值与温度阈值;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变化量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在温度值超过温度阈值后,通过降低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的变化量即可判定炉面温度传感器是否失效,能够实现全温度段条件下对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检测。

Description

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灶作为新一代厨房变革的产物,已经走进了家家户户。对比传统的燃气灶,它具有高效节能以及安全环保等优点。
电磁炉在加热过程中需要利用炉面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至控制电路,从而测量和控制炉面温度,以预防电磁炉过热,从而保证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当电磁炉开机正常加热时,在某温度以下(一般为50℃)时会对炉面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检测,若加热一段时间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不发生变化,则会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
但这样的检测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若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参数对应的温度在50℃以上(如80℃),输送至控制电路的温度信息已在检测的温度区间外,因此就不会对炉面温度传感器是否失效进行检测,也就无法检测出炉面温度传感器已失效并开启相应的过温保护;如果扩大检测的温度范围(如改为70℃以下实时检测),当温度稳定时(如低功率加热或电磁灶的定温功能等),容易出现误报错情况。综上,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检测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检测准确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
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变化量时,对比温度值与温度阈值;
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
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变化量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
进一步地,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炉具的加热功率值,对比加热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
加热功率值大于预设功率值时,判断炉具处于第一档位,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
加热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时,判断炉具处于第二档位,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2;T1<T2。
进一步地,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后,控制炉具停止加热。
进一步地,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的步骤中,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大于第二预设变化量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正常。
进一步地,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且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正常后,升高炉具的加热功率至初始加热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T1为5分钟-7分钟,所述T2为10分钟-12分钟。
进一步地,炉具处于的环境温度为25℃时,炉具使用第二档位加热T2时间能够达到的最低稳定温度为所述温度阈值。
进一步地,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时,加热功率的降幅为30%-7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为30秒-60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变化量和所述第二预设变化量均为0。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包括温度获取模块、第一温度监测模块、第二温度监测模块、温度对比模块、功率调节模块和主控模块;
所述温度获取模块用于与炉面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
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模块和所述第二温度监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获取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所述第二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
所述温度对比模块与所述温度获取模块连接,所述温度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温度值与温度阈值的大小;
所述功率调节模块用于与炉具的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功率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炉具的加热功率;
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模块、所述第二温度监测模块、所述温度对比模块和所述功率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功率获取模块和档位判断模块;
所述功率获取模块用于与炉具的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功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炉具的加热功率值;
所述档位判断模块用于对比炉具的加热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所述档位判断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变化量且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炉面温度传感器处于失效状态。
进一步地,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且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变化量时,炉面温度传感器处于失效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变化量时,如果在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即可判定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可以实时检测炉面温度传感器是否失效;如果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由于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时,其阻值范围会变小导致其能够检测到的最大温度降低,当实际温度大于炉面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的最大温度时,温度传感器的阻值不变,导致传输给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温度值一直为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的最大温度,而实际温度会远大于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的最大温度;因此当降低加热功率时,实际温度会降低,若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就无法检测到温度的降低,传输给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温度值仍然为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的最大温度;因此在温度值超过温度阈值后,通过降低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的变化量即可判定炉面温度传感器是否失效,能够实现全温度段条件下对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检测,并且,能够避免温度值达到稳定状态时出现误报错的情况,以提高炉面温度传感器失效检测的精确度。此外,还实时接收炉具的加热功率值,并将加热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进行对比;加热功率值大于预设功率值时,判断炉具处于第一档位;加热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时,判断炉具处于第二档位;根据档位的不同,炉具处于第一档位时,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炉具处于第二档位时,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2;T1<T2;使高功率状态的第一预设时间较短,低功率状态的第一预设时间较长,目的是确保炉具在低功率加热时能够达到稳定温度,防止发生误报错;在高功率加热时能尽快进行失效性检测,防止报错不及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图标:1-主控模块;2-温度获取模块;3-炉面温度传感器;4-第一温度监测模块;5-温度对比模块;6-第二温度监测模块;7-档位判断模块;8-功率获取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初始状态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炉面温度传感器3检测的温度值;
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变化量时,对比温度值与温度阈值;
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
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大于第二预设变化量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正常;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变化量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
其中,第一预设变化量和第二预设变化量分别可以为具体的数值(例如0、0.1或0.2等),也可以为预设的偏差范围(例如±0.1℃、±0.2℃或±0.3℃等)。优选地,第一预设变化量和第二预设变化量均为0。
在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可以实时检测炉面温度传感器3是否失效,在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通过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的变化量来检测炉面温度传感器3是否失效,能够实现全温段条件下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检测,以提高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检测的准确性。
其中,温度阈值可以在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中预设。
具体地,用户开机后,炉具启动加热,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温度值持续不变或变化量在预设的偏差范围内时,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对此时的温度值与温度阈值(K1)进行对比,如果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K1),则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
如果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K1),则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T3)内监测温度值是否持续不变或变化量在预设的偏差范围内。如果温度值持续不变或变化量在预设的偏差范围内,则说明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如果温度值发生变化或变化量不在预设的偏差范围内,则说明炉面温度传感器3正常。
当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时,其阻值范围会变小导致能够检测到的最大温度降低,当实际温度大于炉面温度传感器3能够检测的最大温度时,炉面温度传感器3阻值不变,导致传输给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温度值一直为炉面温度传感器3能够检测的最大温度,而实际温度可能会远大于这个值。因此当降低加热功率时,系统的实际温度会降低,若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就无法检测到温度的降低,传输给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温度值仍然为炉面温度传感器3能够检测的最大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偏差范围可以为±a%,也可以为±b℃。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炉具的加热功率值,对比加热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
加热功率值大于预设功率值时,判断炉具处于第一档位,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
加热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时,判断炉具处于第二档位,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2;T1<T2。
具体地,用户开机后,启动炉具进行加热,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实时接收炉具的加热功率值,并将加热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P0)进行对比。加热功率值大于预设功率值时,判断炉具处于第一档位;加热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时,判断炉具处于第二档位。
其中,P0的值可以为所有档位加热功率的中间值,也可以将加热档位进行分类(如共10档情况下,将1-5档定义为第一档位,6-10档定义为第二档位)。
根据档位的不同,炉具处于第一档位时,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炉具处于第二档位时,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2。
高功率加热时间短,低功率加热时间长,目的是确保炉具在低功率加热时达到稳定温度,防止发生误报错;在高功率加热时能尽快进行失效性检测,防止报错不及时。
其中,T1可以为5分钟-7分钟,T2可以为10分钟-12分钟。
进一步地,温度阈值是炉具在普通室温(25℃)用第二档位功率加热T2的时间能够达到的最低稳定温度,一般优选50℃。
进一步地,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后,控制炉具停止加热,以防止炉具过热,从而提高炉具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且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正常后,升高炉具的加热功率至初始加热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加热功率是指,在降低加热功率之前的原始加热功率。
在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正常后,将加热功率恢复至初始加热功率,能够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时,加热功率的降幅为30%-70%。第二预设时间段(T3)为30秒-60秒。
若加热功率降低幅度较大时,T3的选择可以相应减小;加热功率降低幅度较小时,T3的选择可以相应增大,只需使温度值能够微降至第二预设变化量范围外即可。
炉具的加热功率尽量不降低至0,如果加热功率降低至0易给用户造成设备故障的错觉,影响用户体验。
此外,加热功率也可以以固定值下降,只要确保温度微降,可以被检测到即可。
本实施例中,炉面温度传感器3可以为热敏电阻型,也可以为热电偶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在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可以实时检测炉面温度传感器3是否失效,在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通过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的变化量来检测炉面温度传感器3是否失效,能够实现全温段条件下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检测,以提高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温度获取模块2、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第二温度监测模块6、温度对比模块5、功率调节模块和主控模块1;温度获取模块2用于与炉面温度传感器3连接,温度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炉面温度传感器3检测的温度值;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和第二温度监测模块6分别与温度获取模块2连接;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用于监测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第二温度监测模块6用于监测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温度对比模块5与温度获取模块2连接,温度对比模块5用于对比温度值与温度阈值的大小;功率调节模块用于与炉具的加热装置连接,功率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炉具的加热功率;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第二温度监测模块6、温度对比模块5和功率调节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1连接。
具体地,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与温度获取模块2连接,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能够接收炉面温度传感器3检测的温度值,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用于监测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变化量时,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能够发送对比指令至主控模块1;主控模块1将对比指令发送至温度对比模块5,温度对比模块5能够根据对比指令对比温度值与温度阈值;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主控模块1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主控模块1能够发送调节指令及温度监测指令;功率调节模块根据调节指令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第二温度监测模块6根据温度监测指令监测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炉具的加热功率降低后,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变化量时,主控模块1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
其中,第一预设变化量和第二预设变化量分别可以为具体的数值(例如0、0.1或0.2等),也可以为预设的偏差范围(例如±0.1℃、±0.2℃或±0.3℃等)。优选地,第一预设变化量和第二预设变化量均为0,检测精度较高。
在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可以实时检测炉面温度传感器3是否失效,在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通过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的变化量来检测炉面温度传感器3是否失效,能够实现全温段条件下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检测,以提高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地,用户开机后,炉具启动加热,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温度值持续不变或变化量在预设的偏差范围内时,主控模块1发送对比指令,温度对比模块5根据对比指令对此时的温度值与温度阈值(K1)进行对比,如果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K1),则主控模块1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
其中,主控模块1中可以预设温度阈值。
如果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K1),主控模块1能够发送调节指令,功率调节模块根据调节指令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主控模块1还发送温度监测指令;第二温度监测模块6根据温度监测指令监测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T3)内的变化量,如果温度值持续不变或变化量在预设的偏差范围内,则说明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如果温度值发生变化或变化量不在预设的偏差范围内,则说明炉面温度传感器3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偏差范围可以为±a%,也可以为±b℃
当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时,其阻值范围会变小导致能够检测到的最大温度降低,当实际温度大于炉面温度传感器3能够检测的最大温度时,炉面温度传感器3阻值不变,导致传输给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温度值一直为炉面温度传感器3能够检测的最大温度,而实际温度可能会远大于这个值。因此当降低加热功率时,系统的实际温度会降低,若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就无法检测到温度的降低,传输给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温度值仍然为炉面温度传感器3能够检测的最大温度。
进一步地,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功率获取模块8和档位判断模块7;功率获取模块8用于与炉具的加热装置连接,功率获取模块8用于获取炉具的加热功率值;档位判断模块7用于对比炉具的加热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档位判断模块7与主控模块1连接。
炉具的加热功率值大于预设功率值时,档位判断模块7能够判断炉具处于第一档位,主控模块1设置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炉具的加热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时,档位判断模块7能够判断炉具处于第二档位,主控模块1设置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2;T1<T2。
具体地,用户开机后,启动炉具进行加热,功率获取模块8实时接收炉具的加热功率值,档位判断模块7将加热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P0)进行对比。加热功率值大于预设功率值时,档位判断模块7判断炉具处于第一档位;加热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时,档位判断模块7判断炉具处于第二档位。
其中,P0的值可以为所有档位加热功率的中间值,也可以将加热档位进行分类(如共10档情况下,将1-5档定义为第一档位,6-10档定义为第二档位)。
根据档位的不同,炉具处于第一档位时,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炉具处于第二档位时,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2,T1<T2。
高功率加热时间短,低功率加热时间长,目的是确保炉具在低功率加热时达到稳定温度,防止发生误报错;在高功率加热时能尽快进行失效性检测,防止报错不及时。
其中,T1可以为5分钟-7分钟,T2可以为10分钟-12分钟。
进一步地,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变化量且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炉面温度传感器3处于失效状态。
进一步地,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且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变化量时,炉面温度传感器3处于失效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炉面温度传感器(3)检测的温度值;
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变化量时,对比温度值与温度阈值;
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
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变化量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炉具的加热功率值,对比加热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
加热功率值大于预设功率值时,判断炉具处于第一档位,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
加热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时,判断炉具处于第二档位,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2;T1<T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失效后,控制炉具停止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温度值的步骤中,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大于第二预设变化量时,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正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且判断炉面温度传感器(3)正常后,升高炉具的加热功率至初始加热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为5分钟-7分钟,所述T2为10分钟-12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炉具处于的环境温度为25℃时,炉具使用第二档位加热T2时间能够达到的最低稳定温度为所述温度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炉具的加热功率时,加热功率的降幅为30%-70%。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为30秒-60秒。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变化量和所述第二预设变化量均为0。
11.一种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获取模块(2)、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第二温度监测模块(6)、温度对比模块(5)、功率调节模块和主控模块(1);
所述温度获取模块(2)用于与炉面温度传感器(3)连接,所述温度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炉面温度传感器(3)检测的温度值;
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和所述第二温度监测模块(6)分别与所述温度获取模块(2)连接;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用于监测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所述第二温度监测模块(6)用于监测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
所述温度对比模块(5)与所述温度获取模块(2)连接,所述温度对比模块(5)用于对比温度值与温度阈值的大小;
所述功率调节模块用于与炉具的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功率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炉具的加热功率;
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模块(4)、所述第二温度监测模块(6)、所述温度对比模块(5)和所述功率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1)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功率获取模块(8)和档位判断模块(7);
所述功率获取模块(8)用于与炉具的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功率获取模块(8)用于获取炉具的加热功率值;
所述档位判断模块(7)用于对比炉具的加热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所述档位判断模块(7)与所述主控模块(1)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温度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变化量且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时,炉面温度传感器(3)处于失效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且温度值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变化量时,炉面温度传感器(3)处于失效状态。
CN202110183524.9A 2021-02-09 2021-02-09 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7810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3524.9A CN112781082A (zh) 2021-02-09 2021-02-09 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3524.9A CN112781082A (zh) 2021-02-09 2021-02-09 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1082A true CN112781082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1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3524.9A Pending CN112781082A (zh) 2021-02-09 2021-02-09 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10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1587A (zh) * 2021-09-15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系统温度传感器失效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1587A (zh) * 2021-09-15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系统温度传感器失效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4430B (zh) 用于使用外部控制设备控制烹饪器具的方法、烹饪器具和系统
KR102538196B1 (ko) 외부 제어 유닛을 이용하여 요리 기기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요리 기기, 및 시스템
CN103263224A (zh) 电加热装置、电炊具以及无线控温方法
CN103645758B (zh) 加热锅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679076B (zh) 变频器功率模块温度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EP0857328A2 (en) Diagnostic system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US20180064280A1 (en) Control of the heating of a household appliance via virtual temperature
CN112781082A (zh) 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193483A (zh) 一种按键操作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104059A (zh) 微波炉及其安全保护电路和安全保护控制方法
CN109363485B (zh) 一种厨师机及其食物识别方法
CN109393943B (zh) 一种厨师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4841008U (zh) 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及电磁炉
CN111142394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241393A (zh) 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家用电器
CN112799446B (zh) 自动化烹饪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060990B (zh) 电磁炉及其高温保护方法
CN111265103A (zh) 控制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烹饪器具
US11201757B2 (en) Device and cloud server providing safety service by identifying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CN107544338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14322020A (zh) 一种吸油烟机和灶具联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4012659U (zh) 微波炉及其安全保护电路
CN112729610A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温度数据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3812854B (zh)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8958208B (zh) 电加热器及其ad输入装置的故障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