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0267A - 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80267A CN112780267A CN202110147044.7A CN202110147044A CN112780267A CN 112780267 A CN112780267 A CN 112780267A CN 202110147044 A CN202110147044 A CN 202110147044A CN 112780267 A CN112780267 A CN 1127802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story
- accumulation
- factors
- hiding
- reservo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9933 buria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079 vitrin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445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56 factor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64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19 seques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1971 Decreased interes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4 caus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34 clay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19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37 deposi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UJOJGAPFQRJSV-UHFFFAOYSA-N dialuminum;dioxosilane;oxygen(2-);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2].[O-2].[O-2].[Al+3].[Al+3].O=[Si]=O.O=[Si]=O.O=[Si]=O.O=[Si]=O GUJOJGAPFQRJ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00 il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17 iso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067 mathema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01 montmorillon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GIBGUSAECPPNB-UHFFFAOYSA-L nonaaluminum;magnesium;tripotassium;1,3-dioxido-2,4,5-trioxa-1,3-disilabicyclo[1.1.1]pentane;iron(2+);oxygen(2-);fluoride;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O-2].[O-2].[O-2].[O-2].[O-2].[F-].[Mg+2].[Al+3].[Al+3].[Al+3].[Al+3].[Al+3].[Al+3].[Al+3].[Al+3].[Al+3].[K+].[K+].[K+].[Fe+2].O1[Si]2([O-])O[Si]1([O-])O2.O1[Si]2([O-])O[Si]1([O-])O2.O1[Si]2([O-])O[Si]1([O-])O2.O1[Si]2([O-])O[Si]1([O-])O2.O1[Si]2([O-])O[Si]1([O-])O2.O1[Si]2([O-])O[Si]1([O-])O2.O1[Si]2([O-])O[Si]1([O-])O2 VGIBGUSAECPPNB-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OIGNJSKKLXVSLS-VWUMJDOOSA-N prednisol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2(C)[C@H]3[C@@H](O)C[C@](C)([C@@](CC4)(O)C(=O)CO)[C@@H]4[C@@H]3CCC2=C1 OIGNJSKKLXVSLS-VWUMJDOO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1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647 smect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根据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利用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所述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基于所述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整体考虑历史时期可能对油气成藏起到影响的各个成藏因素,从而可以全面、准确地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油气勘探目标先后经历了从构造油气藏向岩性油气藏再向非常规油气藏的转变,找油思想则是从寻找易于识别的大型陆上圈闭向较难识别的岩性地层圈闭再向无明显圈闭界限的油气储集体逐渐过渡。在油气勘探领域多元化以及勘探对象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下,行之有效的油气藏评价技术对油气开发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油气藏评价技术主要是基于温压与生排烃、成岩与成藏、相带与势能以及断裂活动与油气运移等两两成藏要素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单元因素分析,研究重点过于单一,难以避免评价的片面性。由于在含油气盆地演化过程中通常是有多个成藏要素演化过程对油藏起到综合控制作用,因此,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油气藏评价技术无法整体考虑历史时期可能对油气成藏起到控制作用的各个关键因素。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油气藏评价技术通常为定性化研究,无法客观分析不同成藏要素对油气成藏的贡献程度。由此可见,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油气藏评价技术无法准确地对油气藏成藏可能性进行客观评价。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地对油气藏成藏可能性进行客观评价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根据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利用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所述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基于所述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所述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所述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所述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可以通过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其中,通过定量、半定量模拟的手段能够直观地反映不同时期目标区域的真实特征。并且可以根据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由于某一特定的油气藏形成时仅受到一个或几个主要的因素控制,因此,可以利用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进一步的,可以基于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从而可以针对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分析,有效避免了单元因素分析的片面性,可以整体考虑历史时期可能对油气成藏起到影响的各个成藏因素,可以全面、准确地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说明书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成藏可能性确定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成藏因素定量-半定量分析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成藏可能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成藏可能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说明书,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说明书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说明书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虽然下文描述流程包括以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过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例如使用并行处理器或多线程环境)。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上述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取预先对目标区域的多个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其中,上述目标区域可以为待确定成藏情况的区域,可以为盆地中已发现的油气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取典型井进行对比分析,一般可以优取高产井、低产井以及失利井作为研究对象。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半定量是介于定性和定量之间的解释,半定量尽管使用了数学方法对地质目标的空间位置或物性进行了数值计算,也获得了量值,但由于这些方法的使用是有非常严格的前提条件的,而在实际情况下这些条件是不满足的,所以这些定量计算的结果只能从趋势上为解释人员提供参考。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可以用于表征各个成藏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例如:对埋藏史进行定量恢复,可以得到目标区域中目的层段在不同时间的埋藏深度等。当然,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说明书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成藏因素是指油气藏成藏的控制因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埋藏史、热史、生烃史、成岩史、孔隙度史、储层压力史、源岩动力史、圈闭形成史、断裂活动史、地层温度史、充注窗口史。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含其它成藏因素,例如构造环境等,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埋藏史是指含油目的层段埋藏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埋藏史中融入地温史,即在埋藏史图中表示出不同时间、不同埋藏深度处的地层温度。上述热史是反映盆地热能变化的关键指标之一,由于烃源岩成熟度受地层温度控制且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可以选用反映烃源岩成熟度的镜质体反射率(Ro)来定量表达油源的热演化过程。上述生烃史是指烃源岩在热演化过程中总生烃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常分为生油史和生气史两部分,当研究目标为油藏或气藏时可相应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定量恢复。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成岩史是指埋藏过程中地质体所受到各种成岩作用的影响程度,可以对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三个比较常见且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的成岩作用进行分析,由于目前关于成岩史定量恢复的方法并不成熟,因此,可以仅对上述三种成岩作用在不同时期的相对强弱关系进行半定量恢复。上述孔隙度史是指研究对象孔隙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主要是对含油层段储集层孔隙度演化特征进行定量恢复,另外为了对源岩动力进行计算,还可以对烃源岩孔隙度演化进行定量恢复。上述储层压力史是指储层内部流体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主要可以结合埋藏史及孔隙度史对其进行定量恢复。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源岩动力史是指烃源岩内部流体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结合埋藏史、生烃史及孔隙度史对其进行定量恢复。上述圈闭形成史是指圈闭发育的主要时间,可以根据前人关于盆地结构演化、局部构造活动及沉积过程等研究,综合分析出油气藏圈闭形成的主要时间段。上述断裂活动史是指断裂活动性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强弱变化,主要用断层活动速率(即单位时间内断层两侧某地层单元的厚度差)来半定量表示油源断裂在各个关键时间段内的活动强度。上述充注窗口史是指烃源岩排烃后油气开始进入储层直至停止充注的时间范围,一般认为充注动力大于充注阻力的时期为有利的充注窗口,由于烃源岩压力及储层压力分别为油气成藏过程中主要的充注动力及充注阻力,故而常根据二者的大小关系判断有利充注期,进而获得充注窗口史。
对于不同的成藏因素对应采用的恢复方式也会存在差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以钻井、录井及测井等资料为基础,从埋藏史恢复出发,对多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进行恢复,可能会涉及地层回剥技术、EASY%RO方法、生烃动力模型、成岩作用效应模型、压实减孔模型、溶蚀增孔模型、生烃增压计算模型以及孔隙岩石静力平衡方程等多种技术手段。其中,上述EASY%RO方法是一种简化实用的数学模型,EASY%RO方法不仅考虑了众多一级平行化学反应及其相应反应活化能,而且还考虑了加热速率,可适用于相当大的温度和加热速率变化范围,对于中、高热演化程度更为精确。
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的方式可以包括:从预设数据库中拉取得到,或者,接收输入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它可能的方式获取,例如,在网页中按照一定的查找条件搜索,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102:根据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各个成藏因素在历史时期内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根据上述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其中,上述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上述量变特征可以用于表征成藏因素在历史时期内发生变化的情况,可以包括具体的参数值和时间等,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包括:埋藏史、热史、生烃史、成岩史、孔隙度史、储层压力史、源岩动力史、圈闭形成史、断裂活动史、地层温度史、充注窗口史等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每一成藏因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其中,埋藏史分析以判断盆地沉降过程并划分沉降类型为主;热史分析以判断烃源岩成熟期及热演化阶段为主;生烃史分析以判断主生烃期及计算生烃量为主;成岩史分析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为主;孔隙度史分析以对比储层物性与成藏期临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为主;源岩动力史分析以判断排烃条件及油气运移动力为主;储层压力史分析以判断成藏期油气充注阻力以及成藏期后油气保存条件为主;充注窗口史分析以判断最佳充注期为主;断裂活动史分析以计算断层活动速率及划分断裂旋回为主;圈闭形成史分析以判断各类圈闭形成时间为主,从而可以确定出各个成藏因素在成藏过程中的量变特征,以便筛选出有利于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S103:利用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各个成藏因素对油藏形成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往往某一特定的油气藏形成时仅受到一个或几个主要的因素控制,因此,需要对成藏因素进行筛选,以筛选出有利于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可以利用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出各成藏因素对应的有利成藏期,其中,各个成藏因素对应的有利成藏期可以包括:埋藏史中的抬升期及快速沉降期、热史中的源岩成熟期、生烃史中的大量生烃期、成岩史中的弱压实期及溶蚀期、孔隙度史中的相对高孔期、充注窗口史中的充注期及断裂活动史中的断裂活动期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以时间为轴线,选取各成藏因素对应的有利成藏期之间重合的时间范围作为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可以理解的是,真实的地质演化过程一般情况下没有如此理想,往往只是少数几个成藏因素同时处于有利成藏的状态,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结合油气包裹体分析等实验手段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更加可靠的成藏时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对比与目标区域地质条件相同的多个特征区域的各个成藏因素的演化历史选取成藏主控因素。可以包括:选取各个区域间差异较大成藏因素的作为成藏主控因素: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时间上的量变差异(如埋藏过程、成岩演化及断裂旋回等),还表现在主成藏期各成藏条件的差异(如生烃强度、烃源岩压力及储层孔隙度等);选取与油气藏规模及产量相关性较大的主控因素作为富集因素:需要结合生产实际,对比油气藏规模及产量并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高产、中产、低产及失利等几个级别),通过对比不同级别油气藏间的成藏因素,选取对产量存在明显影响且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因素作为可使油气发生富集的主控因素。当然,选取成藏主控因素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说明书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保护范围内。
S104:基于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成藏主控因素为有利于油气成藏的因素,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可以用于表征该成藏主控因素对成藏影响,因此,可以基于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或者评分卡模型等,基于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对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进行打分,得分越高则意味着成藏条件越好,成藏可能性越高。在一些实施例中,成藏可能性可以分为:高、中、低、特低、无等,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成藏主控因素中某些成藏必要条件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取一票否决的评价标准,例如:成藏期未形成有效圈闭的地质单元往往无法成藏,对于该类情况可以直接评价为“成藏条件较差,难以形成油气藏”。当然,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说明书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保护范围内。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说明书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可以通过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其中,通过定量、半定量模拟的手段能够直观地反映不同时期目标区域的真实特征。并且可以根据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由于某一特定的油气藏形成时仅受到一个或几个主要的因素控制,因此,可以利用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进一步的,可以基于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从而可以针对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分析,有效避免了单元因素分析的片面性,可以整体考虑历史时期可能对油气成藏起到影响的各个成藏因素,可以全面、准确地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成藏因素包括:埋藏史、热史、生烃史、成岩史、孔隙度史、储层压力史、源岩动力史、圈闭形成史、断裂活动史、地层温度史、充注窗口史等的情况下,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可以包括:对目标区域的埋藏史、热史、生烃史、孔隙度史、储层压力史、源岩动力史、圈闭形成史、地层温度史、充注窗口史分别进行定量恢复,得到埋藏史、热史、生烃史、孔隙度史、储层压力史、源岩动力史、圈闭形成史、地层温度史、充注窗口史的历史演化过程;对成岩史、断裂活动史分别进行半定量恢复,得到成岩史、断裂活动史的历史演化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以钻井、录井及测井等资料为基础,从埋藏史恢复出发,对多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进行恢复,可能会涉及地层回剥技术、EASY%RO方法、生烃动力模型、成岩作用效应模型、压实减孔模型、溶蚀增孔模型、生烃增压计算模型以及孔隙岩石静力平衡方程等多种技术手段。
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的流程可以如图2中所示,可以包括:(1)根据目标区域的钻井资料、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等确定地层埋藏深度、地层剥蚀厚度、地层沉积年代以及地层岩性特征等信息,应用PertroMod软件(含油气系统模拟软件)通过去压实校正及地层回剥技术进行埋藏史恢复,得到目标区域中目的层段不同时间的埋藏深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埋藏史中融入地温史,即在埋藏史图中表示出不同时间、不同埋藏深度处的地层温度。其中,上述PertroMod软件是能够使多维(一维、二维、基于层面、多一维和三维)模拟在同一平台下操作,并使数据能够在多维模块中共享的含油气系统模拟软件系统。
(2)在埋藏史恢复的基础上,选取区域古大地热流值信息(即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内部单位时间内向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传递的热量,一般可通过调研获得研究区所在范围的粗略值)作为初始输入信息,应用EASY%RO方法恢复镜质体反射率演化过程,并将模拟所得的现今镜质体反射率与实测镜质体反射率进行对比,之后通过对原先输入的区域古大地热流值进行适当加减反复调整古大地热流值(若模拟镜质体反射率>实测镜质体反射率,则整体降低古大地热流值;若模拟镜质体反射率<实测镜质体反射率,则整体增加古大地热流值;若模拟镜质体反射率=实测镜质体反射率,则确定为最终古大地热流值),最终确定出与现今实测镜质体反射率拟合度较高的地层温度史和热史。
(3)获取目标区域的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含量和原始生烃潜力,应用生烃动力学方程计算出烃源岩在埋藏过程中的生烃量,进而得到生烃史。
(4)应用成岩作用效应模型,结合埋藏史、地温史及热史等,半定量表征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在成岩过程中的演化特征,即在参考成岩作用效应模型(应用镜质体反射率、甾烷异构化指数、粘土矿物伊/蒙混层中蒙皂石含量、古地温和石英加大体积含量等成岩指标对成岩过程定量模拟的一种方法,关于该模型的应用方法已有大量文献资料发表,此处不作赘述)的基础上表示出上述三种主要成岩作用在不同时间内的强弱关系,得到成岩史。
(5)以埋藏史为基础,应用压实减孔模型计算出储层在埋藏过程中压实减孔量,同时根据成岩史确定的溶蚀窗口并应用溶蚀增孔模型计算出相应的溶蚀增孔量,进而将二者结合以对孔隙度史进行恢复,获得含油层段演化过程中的储层孔隙度。
(6)在获得的含油层段演化过程中的储层孔隙度的基础上,结合孔隙岩石静岩平衡方程,计算出不同时间储层内的流体压力,进而恢复储层压力史。
(7)结合生烃量和烃源岩孔隙度(生烃史)演化特征,应用生烃增压模型,计算烃源岩内流体压力,进而恢复源岩动力史。
(8)对比储层压力史和源岩动力史,选取前者明显小于源岩动力史的时间段作为合适的充注窗口,进而恢复出充注窗口史。
(9)根据目标区域的不同圈闭类型,确定圈闭的形成及改造时期,进而恢复圈闭形成史,例如构造圈闭形成时间与构造活动期一致,岩性圈闭形成时间与储层物性演化过程相关(圈闭一般在围岩物性明显差于储层时形成)。由于可以聚集油气的圈闭类型多样且形成过程复杂,本实施例中不作详细介绍,目前对其形成时间的判断主要与区域及局部的地质演化过程相关,需要结合构造、沉积等相关研究进行定性分析,最终确定储集层、盖层以及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同时具备的时间范围作为圈闭形成时间。
(10)断裂活动史分析需要借助垂直断层走向的地震剖面,刻画出断层及断层两盘地层的产状,并计算出不同地质单元因断裂活动形成的落差与相应沉积时间的比值,进而得到不同地质单元沉积时期的断裂活动强度,以此作为断裂活动史的半定量恢复结果。
在一个场景示例中,根据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可以包括:(1)热史分析:通过镜质体反射率(Ro)的量变特征,反映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当Ro<0.5时,烃源岩处于未成熟期,烃类相态以重质油及早期气态烃(一般为生物气)为主;当Ro属于[0.5,0.85)时,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期,烃类相态以油和早期气态烃为为主;当Ro属于[0.85,1.3)时,烃源岩处于中成熟期,烃类相态以油和早期气态烃为主;当Ro属于[1.3,1.95)时,烃源岩处于高成熟期,烃类相态以凝析油和湿气为主;当Ro属于[1.95,3.6]时,烃源岩处于过成熟期,烃类相态以干气和中-低变质沥青为主;当Ro>3.6时,烃源岩处于变质期,烃类相态以高变质沥青和石墨为主。
(2)生烃史分析:引入生烃门限的概念(即油气开始大量生烃的时间),结合常见的陆相含油气盆地烃源岩热演化特征,暂将生烃强度达到100×104t/km2(吨/平方千米)的时间作为生烃门限,生烃强度<100×104t/km2为低强度生烃阶段,生烃强度在(100~400)×104t/km2为中强度生烃阶段,生烃强度>400×104t/km2为高强度生烃阶段,该划分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孔隙度史分析:引入储层临界物性的概念,即允许油气进入储层的最小孔隙度,因此可结合孔隙度史恢复结果,将历史时期孔隙度大于储层临界物性的时间段作为有利成藏期。
(4)储层压力史及源岩动力史分析:将储层压力作为油气充注的阻力,将烃源岩压力作为油气充注的动力,由于油气运移过程中还受毛管压力及重力势能等因素的控制,因此往往选取源岩动力远高于储层压力的时间范围作为有利的充注期。
(5)断裂活动史分析:将断裂活动看作静止-活动的周期式旋回运动,一般根据断层活动速率表达活动强度,在计算出各个时期断层活动速率的基础上,首先选出活动速率最小的时期作为静止期,之后将活动速率为该时期3倍以上的作为断裂活动期,其余时期作为断裂静止期,同时认为断裂活动期(尤其是活动速率最高的时期)为有利成藏期。
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在量变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获得各成藏因素相对有利于成藏的阶段。可以根据上述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结果和量变分析结果,以时间为轴线,形成如图3所示的成藏因素定量-半定量分析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以直观地根据埋藏史中的抬升期及快速沉降期、热史中的源岩成熟期、生烃史中的大量生烃期、成岩史中的弱压实期及溶蚀期、孔隙度史中的相对高孔期、充注窗口史中的充注期及断裂活动史中的断裂活动期等确定出成藏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油藏间各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选取成藏主控因素,在确定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之后,还可以包括:获取多个特征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其中,多个特征区域与目标区域的地质条件相同。优选的,上述多个特征区域可以为目标区域所属含油气盆地中发育的其它油气藏所属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可以包括:对比分析多个特征区域和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得到各个成藏因素在各个区域间的量变差异度和成藏条件的差异度。进一步的,可以将各个成藏因素中量变差异度或者成藏条件的差异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至少一个成藏因素作为成藏主控因素。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选取各个区域间差异较大成藏因素的作为成藏主控因素,其差异可以主要表现在时间上的量变差异和主成藏期成藏条件的差异。上述各个成藏因素在各个区域间的量变差异可以包括:埋藏过程、成岩演化和断裂旋回等的量变差异,上述成藏条件的差异可以包括:生烃强度、烃源岩压力和储层孔隙度等的差异。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量变差异度可以根据不同区域间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的差值确定,成藏条件的差异度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间成藏条件之间的差值确定。上述量变差异度和差异度可以利用数值来表征,例如:1、2、3、4或者10、30、100等,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上述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大于0的数值,例如3、50等,具体的可以根据量变差异度和差异度的设置来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之后,还可以包括:获取多个特征区域和目标区域的油气藏规模和产量,并根据多个特征区域和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将成藏主控因素中与油气藏规模和产量的相关性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成藏主控因素作为油气富集因素。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结合各个区域的生产实际,对比多个特征区域和目标区域的油气藏规模和产量并进行分类。其中,油气藏规模可以用油气储量丰度来表征,一般可分为高丰度、中等丰度、低丰度及特低丰度等几个级别;产量可以利用产量指标来表征,一般可分为高产能、中等产能、低产能及特低产能等几个级别。通过对比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选取对产量存在明显影响且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成藏因素作为可使油气发生富集的油气富集因素。
在本实施方式中,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藏规模和产量的相关性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说明,该成藏主控因素对产量存在明显影响。可以利用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各个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藏规模和产量的相关性,相关性可以分类为:高、中、低、无等,对应的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中,当然,相关性和第二预设阈值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说明书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产能或油气储量丰度两个指标对油气藏规模进行评价的标准可以如表1和表2中所示,进而可以根据产能和储量丰度反映油气的富集程度。
表1
表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可以包括:根据油气富集因素与油气藏规模和产量的相关性,设置油气富集因素的权重,并根据各个成藏因素在各个区域间的量变差异度和成藏条件的差异度,设置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中除油气富集因素外其它成藏主控因素的权重。进一步的,可以设置除成藏主控因素外的成藏因素的权重为1,并根据设置的权重和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对各个成藏因素分别进行打分,得到目标区域的打分结果,其中,打分结果用于表征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成藏因素的级别及评分标准可以如表3中所示,由于除成藏主控因素外的成藏因素的权重为1,因此,对于除成藏主控因素外的成藏因素可以根据表3正常打分。由于成藏主控因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较大,因此可以针对成藏主控因素增加权重,即在表3中的评分的基础上乘以对应的权重,以体现该成藏因素对成藏影响的重要性。各区域间之间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差异度和成藏条件的差异度越大,相应设置的权重越高,一般可以设置在1.1~1.3之间,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表3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油气富集因素是影响油气藏好坏的关键要素,因此,油气富集因素的权重应当大于其它成藏主控因素的权重,当各个区域间某一成藏因素发生明显变化时(即根据表1和表2,该成藏因素评价级别发生变化),可根据油气藏规模的变化程度对其赋予权重,油藏规模跨1级权重系数为1.4,跨2级权重系数为1.6,跨3级权重系数1.8。当然,油气富集因素的权重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说明书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某些成藏必要条件而言,有时可根据经验采取一票否决的评价标准,例如成藏期未形成有效圈闭的地质单元往往无法成藏,故对于该类情况一般评价为“成藏条件较差,难以形成油气藏”。相应的,得分越高的区域其成藏条件越好,成藏可能性越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由于成藏可能性确定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相似,因此成藏可能性确定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成藏可能性确定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获取模块401、第一确定模块402、第二确定模块403、第三确定模块40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获取模块401,可以用于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
第一确定模块402,可以用于根据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
第二确定模块403,可以用于利用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
第三确定模块404,可以用于基于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参阅图5所示的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的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输入设备51、处理器52、存储器53。其中,输入设备51具体可以用于输入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处理器52具体可以用于接收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根据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利用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基于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存储器53具体可以用于存储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等参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设备具体可以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语音输入装置等;输入设备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输入设备还可以获取接收其他模块、单元、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处理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处理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等等。存储器具体可以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存储器可以包括多个层次,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以实现: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根据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利用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基于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缓存(Cache)、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者存储卡(Memory Card)。所述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网络通信单元可以是依照通信协议规定的标准设置的,用于进行网络连接通信的接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说明书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虽然本说明书提供了如上述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所述的方法的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说明书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
根据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
利用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所述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成藏因素包括:埋藏史、热史、生烃史、成岩史、孔隙度史、储层压力史、源岩动力史、圈闭形成史、断裂活动史、地层温度史、充注窗口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各个成藏因素对应的有利成藏期,其中,所述有利成藏期包括:所述埋藏史中的抬升期和快速沉降期、所述热史中的源岩成熟期、所述生烃史中的大量生烃期、所述成岩史中的弱压实期和溶蚀期、所述孔隙度史中的相对高孔期、所述充注窗口史中的充注期、所述断裂活动史中的断裂活动期;
选取所述各个成藏因素对应的有利成藏期重合的时间范围作为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包括:
对目标区域的埋藏史、热史、生烃史、孔隙度史、储层压力史、源岩动力史、圈闭形成史、地层温度史、充注窗口史分别进行定量恢复,得到所述埋藏史、热史、生烃史、孔隙度史、储层压力史、源岩动力史、圈闭形成史、地层温度史、充注窗口史的历史演化过程;
对成岩史、断裂活动史分别进行半定量恢复,得到所述成岩史、断裂活动史的历史演化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之后,还包括:
获取多个特征区域成藏过程中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区域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条件相同;
对应的,根据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包括:
对比分析所述多个特征区域和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得到所述各个成藏因素在各个区域间的量变差异度和成藏条件的差异度;
将所述各个成藏因素中量变差异度或者成藏条件的差异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至少一个成藏因素作为所述成藏主控因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特征区域和目标区域的油气藏规模和产量;
根据所述多个特征区域和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将所述成藏主控因素中与油气藏规模和产量的相关性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成藏主控因素作为油气富集因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包括:
根据所述油气富集因素与油气藏规模和产量的相关性,设置所述油气富集因素的权重;
根据所述各个成藏因素在各个区域间的量变差异度和成藏条件的差异度,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中除所述油气富集因素外其它成藏主控因素的权重;
设置除成藏主控因素外的成藏因素的权重为1;
根据设置的权重和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对所述各个成藏因素分别进行打分,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打分结果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8.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目标区域的多个成藏因素进行定量和/或半定量恢复得到的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成藏过程中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各个成藏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时期和所述多个成藏因素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成藏主控因素的量变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成藏可能性。
9.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47044.7A CN112780267B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47044.7A CN112780267B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80267A true CN112780267A (zh) | 2021-05-11 |
CN112780267B CN112780267B (zh) | 2023-02-17 |
Family
ID=7576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47044.7A Active CN112780267B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80267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77245A (zh) * | 2012-10-17 | 2014-05-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地震资料的油气成藏条件定量评价方法 |
CN104074512A (zh) * | 2013-03-26 | 2014-10-0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种测定背斜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 |
CN104239743A (zh) * | 2014-09-30 | 2014-12-2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确定岩性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678454A (zh) * | 2015-03-25 | 2015-06-03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火山岩油气藏成藏时间的确定方法 |
CN104933281A (zh) * | 2014-03-21 | 2015-09-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优选油气勘探区带的方法 |
CN106022946A (zh) * | 2016-06-06 | 2016-10-1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确定岩性地层圈闭油气成藏概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991279A (zh) * | 2017-03-29 | 2017-07-2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08446476A (zh) * | 2018-03-14 | 2018-08-2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种定量预测断块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828666A (zh) * | 2018-08-07 | 2018-11-16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正断层附近地层埋藏史的恢复方法 |
CN109425911A (zh) * | 2017-08-31 | 2019-03-0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确定油气主要成藏期的方法 |
CN110259439A (zh) * | 2019-05-30 | 2019-09-2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用于评价碳酸盐岩断层封闭性演化史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517794A (zh) * | 2019-08-23 | 2019-11-29 | 长安大学 | 一种建立页岩气藏的埋藏-热演化史图的方法 |
CN110836112A (zh) * | 2019-12-03 | 2020-02-25 | 西北大学 | 一种确定油藏形成时间和期次的方法 |
CN111060672A (zh) * | 2019-12-30 | 2020-04-24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再现高温超压天然气藏形成全历史过程的方法 |
-
2021
- 2021-02-03 CN CN202110147044.7A patent/CN1127802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77245A (zh) * | 2012-10-17 | 2014-05-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地震资料的油气成藏条件定量评价方法 |
CN104074512A (zh) * | 2013-03-26 | 2014-10-0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种测定背斜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 |
CN104933281A (zh) * | 2014-03-21 | 2015-09-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优选油气勘探区带的方法 |
CN104239743A (zh) * | 2014-09-30 | 2014-12-2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确定岩性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678454A (zh) * | 2015-03-25 | 2015-06-03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火山岩油气藏成藏时间的确定方法 |
CN106022946A (zh) * | 2016-06-06 | 2016-10-1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确定岩性地层圈闭油气成藏概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991279A (zh) * | 2017-03-29 | 2017-07-2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09425911A (zh) * | 2017-08-31 | 2019-03-0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确定油气主要成藏期的方法 |
CN108446476A (zh) * | 2018-03-14 | 2018-08-2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种定量预测断块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828666A (zh) * | 2018-08-07 | 2018-11-16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正断层附近地层埋藏史的恢复方法 |
CN110259439A (zh) * | 2019-05-30 | 2019-09-2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用于评价碳酸盐岩断层封闭性演化史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517794A (zh) * | 2019-08-23 | 2019-11-29 | 长安大学 | 一种建立页岩气藏的埋藏-热演化史图的方法 |
CN110836112A (zh) * | 2019-12-03 | 2020-02-25 | 西北大学 | 一种确定油藏形成时间和期次的方法 |
CN111060672A (zh) * | 2019-12-30 | 2020-04-24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再现高温超压天然气藏形成全历史过程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80267B (zh) | 2023-0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69948C2 (ru) | Оптимизация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ого проекта нефтяного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 в условиях неопределенности | |
US8457940B2 (en) | Model-consistent structural restoration for geomechanical and petroleum systems modeling | |
US20100191514A1 (en) | Method, Program and Computer System for Scaling Hydrocarbon Reservoir Model Data | |
EP1984860A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fast updating of oil and gas field production models with physical and proxy simulators | |
CN109115987B (zh) | 一种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流体因子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 |
EP3469498B1 (en) | Automatic calibration for modeling a field | |
Bertolini et al. | A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and reduce reservoir uncertainties using multivariate distribution | |
EP2839321A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permeability for use in reservoir modeling | |
EP4118302A1 (en) | Fast front tracking in eor flooding simulation on coarse grids | |
Hou et al. | Data-driven optimization of brittleness index for hydraulic fracturing | |
Yu et al. | Analysis of factors of productivity of 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based on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 |
NO20171058A1 (en) | Integrated a priori uncertainty parameter architecture in simulation model creation | |
CN116911216B (zh) | 一种储层油井产能因素评估与预测方法 | |
CN111948718B (zh) | 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2780267B (zh) | 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 |
Tong et al. | A machine learning-based method for analyzing factors influencing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production forecasting in fractured tight oil reservoirs | |
CN110568149B (zh) | 沉积盆地烃源岩生排烃史精细快速定量模拟方法 | |
WO2019216892A1 (en) | Optimized methodology for automatic history matching of a petroleum reservoir model with ensemble kalman filter | |
Becerra et al. | Petroleum reservoir uncertainty mitiga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with production history matching | |
CN107871028B (zh) | 一种层序地层的级别划分方法及装置 | |
CN113138412A (zh) | 深层页岩气孔隙度地震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0930020A (zh) |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经济可采资源量确定方法 | |
Li et al. | Uncertain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reservoir Lithofacies propor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ew wells | |
Wang et al. | A fracture modeling method for ultra-deep reservoirs based on geologic information fusion: an application to a low poros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X gas field of a basin in western China | |
Rezaei et al. | Applications of Machine Learning for Estimating the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SRV)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