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1279A - 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1279A
CN106991279A CN201710196591.8A CN201710196591A CN106991279A CN 106991279 A CN106991279 A CN 106991279A CN 201710196591 A CN201710196591 A CN 201710196591A CN 106991279 A CN106991279 A CN 106991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ability
measured
reservoir
tibetan
poro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65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1279B (zh
Inventor
庞雄奇
邵新荷
李倩文
沈卫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7101965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1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1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1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1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1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第一成藏概率;基于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深度的关系,确定第二成藏概率;利用待测储层与烃源岩的垂向距离,确定第三成藏概率;基于待测储层中盖层的分布,确定第四成藏概率;根据第一成藏概率、第二成藏概率、第三成藏概率、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沉积相、界面势能、烃源岩以及盖层是控制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发育的重要地质要素,可以根据四种情况下的成藏概率综合计算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为发育条件复杂的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定量预测提供了新方法,提高了勘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致密砂岩气藏可以指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含气饱和度、高含水饱和度以及在砂岩层中天然气流动较为缓慢的低渗透油气藏,其中,致密砂岩气藏大多连续分布在盆地中心或者盆地的构造深部。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已经难以满足日渐增长的能源需求,因而目前勘探目标已经从常规油气藏逐渐转为非常规油气藏,特别是深层的致密砂岩气藏。
由于致密砂岩气在成藏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并且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风险较大,因而,关于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研究较少。现有技术中一般可以根据致密砂岩气藏的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并模拟得到成藏概率。然而,这种仅基于单一因素(物性参数)所确定的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概率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致密砂岩气成藏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地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仅基于待测储层物性参数确定的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利用所述待测储层与烃源岩的垂向距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盖层的分布,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测井资料,按照预设的要求,计算得到与所述第一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与所述第二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与所述第三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与所述第四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利用所述权重系数和所述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上式中,
上式中,P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ai表示第i个权重系数,pi表示第i个成藏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可以包括:获取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气层个数;获取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干层个数;计算所述气层个数和所述干层个数的和,将所述个数的和作为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气干层总个数;计算所述气层个数和所述气干层总个数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成藏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成藏概率:
p1=Ng/(Ng+Nd)
上式中,p1表示所述第一成藏概率,Ng表示所述气层个数,Nd表示所述干层个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可以包括:获取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与干层的孔隙度数据,并根据所述孔隙度数据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拟合得到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对所述孔隙度临界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第二成藏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隙度临界值可以包括:最大临界孔隙度;相应的,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可以包括:
上式中,表示所述最大临界孔隙度,h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深度,k1、a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k1<0,a>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隙度临界值可以包括:最小临界孔隙度;相应的,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可以包括:
上式中,表示所述最小临界孔隙度,h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深度,k2、b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k2<0,b>0。
在一个实施例中,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可以包括:
p3=c*eq-d*eh+f
上式中,p3表示所述第三成藏概率,q表示所述烃源岩的排烃强度,h表示标准化后的所述待测储层和所述烃源岩之间的垂向距离,c、d、f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c>0,d>0,f>0。
在一个实施例中,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可以包括:
p4=j*Inhh+m*Inpp-t
上式中,p4表示所述第四成藏概率,hh表示所述盖层的厚度,pp表示所述盖层的排替压力,j、m、t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j>0,m>0,t>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概率确定模块,可以用于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第二概率确定模块,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第三概率确定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待测储层与烃源岩的垂向距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第四概率确定模块,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盖层的分布,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概率计算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可以实现: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利用所述待测储层与烃源岩的垂向距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盖层的分布,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沉积相、界面势能、烃源岩以及盖层是控制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发育的重要地质要素,可以分别计算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和所述沉积相相关的第一成藏概率、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和烃源岩相关的第三成藏概率以及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和所述盖层相关的第四成藏概率。进一步的,根据上述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采用单一因素确定成藏概率时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发育条件复杂的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定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提高了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表征孔隙度数据和待测储层深度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致密砂岩气成藏的概率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在致密砂岩气成藏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地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仅基于待测储层物性参数确定的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较低的问题,发明人通过对多个含油气盆地中的致密砂岩气藏进行特征解剖后发现,沉积相、界面势能、烃源岩及盖层是控制致密砂岩气藏发育的重要要素。本发明将这四个地质要素对应的成藏概率相结合,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的成藏概率。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
沉积相可以指的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等特征的总和,主要可以分为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鉴定储层的沉积相,不仅可以依靠其古代生成的环境、储层的组成结构,还可以依据其中所包含的生物、微生物的化石。陆相一般可以包括:沙漠相、冰川相、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洞穴相等;海陆过渡相一般可以包括:潟湖相、三角洲相、滨岸相;海相一般可以包括:浅海相、半深海相和深海相等。
沉积相在宏观和微观上对致密砂岩气藏的分布发育及含气性起着控制作用。待测储层沉积相中的优势相通常对应相对高孔渗的储层,可以指的是储层岩石粒径介于0.1mm~0.4mm之间,磨圆程度较高,发育的孔隙度及渗透率相对较高,以及有利于天然气在其中富集的沉积相。因而,可以通过统计沉积相中发育的气层和干层的数目,来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具体的,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成藏概率:
S1-1:获取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气层个数;
S1-2:获取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干层个数;
S1-3:计算所述气层个数和所述干层个数的和,将所述个数的和作为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气干层总个数;
S1-4:计算所述气层个数和所述气干层总个数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成藏概率。
即,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成藏概率:
p1=Ng/(Ng+Nd)
上式中,p1表示所述第一成藏概率,Ng表示所述气层个数,Nd表示所述干层个数。
按照以上方式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一成藏概率可以反映待测储层的物性特征,并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中油藏的储蓄能力。
S102: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
根据待测储层中界面势能的控藏特征,可以确定所述待测储层在界面势能的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由于在油气藏中,油气始终由向具有低界面势能的区域运移,在运移过程中,油气由孔喉半径相对较小的围岩向孔喉半径较大的储集层运移,围岩可以包括:待测储层中含气层周围的小孔隙无法形成天然气聚集的砂岩及气藏周围的泥岩。待测储层即致密砂岩气藏可以在具有较低界面势能的高孔渗储层中形成含气饱和度较高的天然气聚集。不同深度所形成的致密砂岩气藏的孔隙度临界值不同,因而,可以根据所述孔隙度临界值来确定界面势能的单因素控制下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可以包括:
S2-1:获取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与干层的孔隙度数据,并根据所述孔隙度数据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拟合得到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
可以根据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与干层的孔隙度数据,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表征所述孔隙度数据和所述待测储层深度关系的示意图,图2中的标记处从上到下分别表示出含气水层、气水同层、干层、差气层、水层、低产气层、气层的孔隙度数据和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根据图2中多个孔隙度数据和所述深度的关系散点图可以拟合得到所述孔隙度临界值(最大临界孔隙度与最小临界孔隙度)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
所述孔隙度临界值可以是最大临界孔隙度(图2中虚线部分),相应的,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可以包括:
上式中,表示所述最大临界孔隙度,h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深度,k1、a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k1<0,a>0。
所述孔隙度临界值可以是:最小临界孔隙度(图2中实线部分),相应的,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可以包括:
上式中,表示所述最小临界孔隙度,h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深度,k2、b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k2<0,b>0。
S2-2:对所述孔隙度临界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第二成藏概率。
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
上式中,p2表示所述第二成藏概率,表示所述待测储层中的待测点的孔隙度,表示所述最大临界孔隙度,表示所述最小临界孔隙度。
按照以上方式计算得到的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所述第二成藏概率,可以反映待测储层的进气能力。
S103;利用所述待测储层与烃源岩的垂向距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
致密砂岩气藏通常紧邻在横向稳定分布的烃源岩层之上广泛连续分布,烃源岩中大量生气产生的膨胀力能够驱动天然气充注进入储层中。烃源岩的生烃强度越大,致密砂岩储层与烃源岩垂向距离越短,气藏越容易形成;反之,当致密砂岩储层发育在烃源岩垂向范围之外时,气藏无法形成。因而,分析烃源岩的垂向距离与致密砂岩储层的发育特征及配置关系,可以得到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如下:
p3=c*eq-d*eh+f
上式中,p3表示所述第三成藏概率,q表示所述烃源岩的排烃强度,h表示标准化后的所述待测储层和所述烃源岩之间的垂向距离,c、d、f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c>0,d>0,f>0。
进一步地,垂向距离h可以根据待测储层与烃源岩的垂向距离或者烃源岩的最大垂向供烃距离进行确定。具体的,当h=1时,表示所述待测储层与烃源岩之间紧邻,当h=0时,表示所述待测储层在烃源岩的排烃边界之外。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成藏概率可以表示为:
p3=0.046*eq-0.16*eh+0.1247
按照以上方式计算得到的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可以反映待测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
S104: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盖层的分布,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
致密砂岩气藏中天然气通常不受浮力作用,因此区域盖层在致密砂岩气藏中桥的作用远远小于常规气藏中的区域盖层做用,但优质的区域盖层仍然能够有效阻止气藏中天然气向上逸散损失,优质的区域盖层指厚度大,横向分布稳定,排替压力较高的区域盖层。分析致密砂岩气藏中盖层的发育特征,可以得到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
p4=j*Inhh+m*Inpp-t
上式中,p4表示所述第四成藏概率,hh表示所述盖层的厚度,pp表示所述盖层的排替压力,j、m、t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j>0,m>0,t>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成藏概率可以表示为:
p4=0.2684*Inhh+0.014*Inpp-0.996
按照以上方式可以计算得到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
S105: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针对目前致密砂岩气藏发育特征复杂、难以预测的问题,发明人对多个含油气盆地中的致密砂岩气藏进行特征解剖后发现,沉积相、界面势能、烃源岩及区域盖层是控制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发育的重要地质要素。因此,可以根据这四种地质要素下的成藏概率,预测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首先,可以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测井资料,按照预设的要求,计算得到与所述第一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与所述第二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与所述第三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与所述第四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关联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得到所述权重系数。具体的,可以通过所述待测储层的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测储层的含气饱和度数据,并将p1、p2、p3、p4分别与所述待测储层的含气饱和度进行关联度分析,从而可以确定上述四种不同地质要素影响致密砂岩气成藏的权重系数。可以将p1、p2、p3、p4分别与所述待测储层的含气饱和度进行线性拟合,从而可以拟合得到四种线性模型,获取这四种线性模型所对应的四个相关系数,并根据归一化公式,得到这四种地震要素中各个地质要素影响致密砂岩气成藏的权重系数,其中,得到的四种权重系数的和为1。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变异系数的方法确定所述权重系数。具体的,计算p1、p2、p3、p4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在得到这四个概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之后,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与四种成藏概率相对应的变异系数:
上式中,Vi表示第i个成藏概率的变异系数,δi表示第i个成藏概率的标准差,表示第i个成藏概率的平均值。
进一步的,计算各个成藏概率的权重:
上式中,ai表示第i个权重系数,Vi表示第i个成藏概率的变异系数。
在得到所述四种权重系数之后,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上式中,
上式中,P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ai表示第i个权重系数,pi表示第i个成藏概率。在本申请中,i是一个整数,并且从1开始按照步长1逐渐增大至4。
根据上述步骤S101至S105的方法计算得到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八段中的致密砂岩气成藏的概率,所述成藏的概率平面分布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中标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不同地点中致密砂岩气成藏的概率等值线,图3中同一等值线上所对应的概率相等,且等于所标注的数值。图3中所标注的等值线上的数值越大,说明此位置处的致密砂岩气成藏的概率越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相似,因此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第一概率确定模块401、第二概率确定模块402、第三概率确定模块403、第四概率确定模块404、概率计算模块405,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概率确定模块401,可以用于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
第二概率确定模块402,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
第三概率确定模块403,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待测储层与烃源岩的垂向距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
第四概率确定模块404,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盖层的分布,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
概率计算模块405,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概率计算模块可以包括:权重系数计算单元,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测井资料,按照预设的要求,计算得到与所述第一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与所述第二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与所述第三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与所述第四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概率计算单元,可以用于利用所述权重系数和所述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概率计算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上式中,
上式中,P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ai表示第i个权重系数,pi表示第i个成藏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概率确定模块可以包括:气层个数获取单元,可以用于获取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气层个数;干层个数获取单元,可以用于获取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干层个数;气干层总个数获取单元,可以用于计算所述气层个数和所述干层个数的和,将所述个数的和作为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气干层总个数;第一成藏概率计算单元,可以用于计算所述气层个数和所述气干层总个数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成藏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概率确定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成藏概率:
p1=Ng/(Ng+Nd)
上式中,p1表示所述第一成藏概率,Ng表示所述气层个数,Nd表示所述干层个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概率确定模块可以包括:深度关系拟合单元,可以用于获取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与干层的孔隙度数据,并根据所述孔隙度数据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拟合得到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第二成藏概率计算单元,可以用于对所述孔隙度临界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第二成藏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隙度临界值可以包括:最大临界孔隙度;相应的,所述深度关系拟合单元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拟合得到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
上式中,表示所述最大临界孔隙度,h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深度,k1、a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k1<0,a>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隙度临界值可以包括:最小临界孔隙度;相应的,所述深度关系拟合单元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拟合得到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
上式中,表示所述最小临界孔隙度,h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深度,k2、b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k2<0,b>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概率确定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
p3=c*eq-d*eh+f
上式中,p3表示所述第三成藏概率,q表示所述烃源岩的排烃强度,h表示标准化后的所述待测储层和所述烃源岩之间的垂向距离,c、d、f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c>0,d>0,f>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概率确定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包括:
p4=j*Inhh+m*Inpp-t
上式中,p4表示所述第四成藏概率,hh表示所述盖层的厚度,pp表示所述盖层的排替压力,j、m、t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j>0,m>0,t>0。
利用上述各实施例所提供的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的实施方式,可以自动实施所述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对待测储层的成藏概率进行预测,可以不需要实施人员的具体参与,可以直接输出储层预测结果,操作简单快捷,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
所述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中,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根据所述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的实施方式的扩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的相关描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由于沉积相、界面势能、烃源岩以及盖层是控制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发育的重要地质要素,可以分别计算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和所述沉积相相关的第一成藏概率、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和烃源岩相关的第三成藏概率以及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和所述盖层相关的第四成藏概率。进一步的,根据上述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采用单一因素确定成藏概率时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发育条件复杂的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定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提高了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效率。
尽管本申请内容中提到权重系数的确定方式、成藏的概率的计算方式等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必须是符合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确定、计算方式等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单元、装置或模块等,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Claims (12)

1.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
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
利用所述待测储层与烃源岩的垂向距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
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盖层的分布,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
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测井资料,按照预设的要求,计算得到与所述第一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与所述第二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与所述第三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与所述第四成藏概率相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
利用所述权重系数和所述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P = Σ i = 1 i = 4 a i * p i
上式中,
上式中,P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ai表示第i个权重系数,pi表示第i个成藏概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气层个数;
获取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干层个数;
计算所述气层个数和所述干层个数的和,将所述个数的和作为所述待测储层沉积相中发育的气干层总个数;
计算所述气层个数和所述气干层总个数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成藏概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成藏概率:
p1=Ng/(Ng+Nd)
上式中,p1表示所述第一成藏概率,Ng表示所述气层个数,Nd表示所述干层个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与干层的孔隙度数据,并根据所述孔隙度数据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拟合得到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
对所述孔隙度临界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第二成藏概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度临界值包括:最大临界孔隙度;
相应的,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包括:
上式中,表示所述最大临界孔隙度,h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深度,k1、a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k1<0,a>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度临界值包括:最小临界孔隙度;
相应的,所述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包括:
上式中,表示所述最小临界孔隙度,h表示所述待测储层深度,k2、b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k2<0,b>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包括:
p3=c*eq-d*eh+f
上式中,p3表示所述第三成藏概率,q表示所述烃源岩的排烃强度,h表示标准化后的所述待测储层和所述烃源岩之间的垂向距离,c、d、f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c>0,d>0,f>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包括:
p4=j*Inhh+m*Inpp-t
上式中,p4表示所述第四成藏概率,hh表示所述盖层的厚度,pp表示所述盖层的排替压力,j、m、t分别表示预设的常量,j>0,m>0,t>0。
11.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概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
第二概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
第三概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储层与烃源岩的垂向距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
第四概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盖层的分布,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
概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12.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
根据待测储层沉积相分布数据,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物性特征的第一成藏概率;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气层转为干层时的孔隙度临界值与所述待测储层深度的关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界面势能的第二成藏概率;利用所述待测储层与烃源岩的垂向距离,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成因的第三成藏概率;基于所述待测储层中盖层的分布,确定表征所述待测储层保存条件的第四成藏概率;根据所述第一成藏概率、所述第二成藏概率、所述第三成藏概率、所述第四成藏概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成藏的概率。
CN201710196591.8A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991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6591.8A CN106991279B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6591.8A CN106991279B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1279A true CN106991279A (zh) 2017-07-28
CN106991279B CN106991279B (zh) 2019-11-12

Family

ID=59413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6591.8A Active CN106991279B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127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7365A (zh) * 2017-09-08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质资源开采价值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7942400A (zh) * 2017-11-10 2018-04-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钻井风险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30090A (zh) * 2018-10-30 2019-04-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储盖组合测井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9828098A (zh) * 2019-01-15 2019-05-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非均质性储层聚集成藏系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15121A (zh) * 2019-02-26 2019-06-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确定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充注临界条件的方法
CN110219643A (zh) * 2019-06-05 2019-09-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油藏含水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780267A (zh) * 2021-02-03 2021-05-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JP2022123097A (ja) * 2021-08-20 2022-08-23 中国科学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海相高-過熟成炭化水素源岩の炭化水素残留量評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85043A1 (en) * 2010-09-27 2013-07-18 Total Sa Karstification simulation
CN104239743A (zh) * 2014-09-30 2014-12-2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岩性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22946A (zh) * 2016-06-06 2016-10-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岩性地层圈闭油气成藏概率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85043A1 (en) * 2010-09-27 2013-07-18 Total Sa Karstification simulation
CN104239743A (zh) * 2014-09-30 2014-12-2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岩性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22946A (zh) * 2016-06-06 2016-10-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岩性地层圈闭油气成藏概率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建华等: "大民屯凹陷构造油气藏有利分布区定量预测", 《断块油气田》 *
邹才能等: "中国低孔渗大气区地质特征、控制因素和成藏机制", 《中国科学》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7084B2 (en) 2017-09-08 2021-06-15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exploitation value of a geological resource
CN107657365A (zh) * 2017-09-08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质资源开采价值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7657365B (zh) * 2017-09-08 2020-08-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质资源开采价值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7942400A (zh) * 2017-11-10 2018-04-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钻井风险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42400B (zh) * 2017-11-10 2019-06-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钻井风险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30090A (zh) * 2018-10-30 2019-04-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储盖组合测井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9630090B (zh) * 2018-10-30 2020-03-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储盖组合测井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9828098A (zh) * 2019-01-15 2019-05-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非均质性储层聚集成藏系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828098B (zh) * 2019-01-15 2021-11-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非均质性储层聚集成藏系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15121A (zh) * 2019-02-26 2019-06-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确定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充注临界条件的方法
CN110219643A (zh) * 2019-06-05 2019-09-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油藏含水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780267A (zh) * 2021-02-03 2021-05-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780267B (zh) * 2021-02-03 2023-02-1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成藏可能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JP2022123097A (ja) * 2021-08-20 2022-08-23 中国科学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海相高-過熟成炭化水素源岩の炭化水素残留量評価方法
JP7160425B2 (ja) 2021-08-20 2022-10-25 中国科学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海相高-過熟成炭化水素源岩の炭化水素残留量評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1279B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1279A (zh) 一种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Reis et al. Sand size versus beachface slope—An explanation based on the Constructal Law
Wen et al. Use of border regions for improved permeability upscaling
US10302791B2 (en) Enhancing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using real-time SRV and fracture evolution parameters
CN105528522A (zh) 一种基于空间网格计算连续性油气藏资源量的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oil and gas prospects of the Sinian-Lower Paleozoic in the Sichuan Basin in central China
Qi et al. Geostatistic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oolite shoals, St. Louis Limestone, southwest Kansas
Friedrich et al. Determining the contributing reservoir volume from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the Wolfcamp formation in the Midland Basin
Anderson et al.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atmospheric boundary-layer flow over fluvial-like landscapes using a dynamic roughness model
CN110056346A (zh) 一种基于趋势变化函数的油藏三维原始含水饱和度模拟方法
Liu et al. A Discrete fracture–matrix model for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in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with discretely distributed natural fractures
Durlofsky An approximate model for well productivity in heterogeneous porous media
Tran et al. Development of hot dry rocks by hydraulic stimulation: Natural fracture network simulation
Chen et al. A flow feature clustering-assisted uncertainty analysis workflow for optimal well rates in waterflood projects
CN112861890A (zh) 一种储层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及储层识别方法
Noori et al. Geological Model of the Tight Reservoir (Sadi Reservoir-Southern of Iraq)
CN107701177A (zh) 一种地质勘探方法和装置
AlQassab et al. Estimating the size and orient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es using microseismic events
Ciftci et al. Outcrop-based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the Tensleep sandstone at Alkali Creek, Bighorn Basin, Wyoming
Skjervheim et al. Integrated workflow for consistent model building from depth conversion to flow simulation-North Sea field case
Maricic Parametric and predictive analysis of horizontal well configurations for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in Appalachian Basin
Schulze-Riegert et al. Well path design optimization under geological uncertainty: Application to a complex north sea field
Jian et al. Reservoir modeling methods and characterization parameters for a shoreface reservoir: what is important for fluid flow performance?
Demicco et al. Stratigraphic simulations using fuzzy logic to model sediment dispersal
CN117951962B (zh) 一种非均质含水层海水入侵模拟方法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