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9663B - 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 Google Patents

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9663B
CN112779663B CN202011559077.4A CN202011559077A CN112779663B CN 112779663 B CN112779663 B CN 112779663B CN 202011559077 A CN202011559077 A CN 202011559077A CN 112779663 B CN112779663 B CN 112779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otating
knitting machine
fram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90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9663A (zh
Inventor
陈鹏
陈海军
严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d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590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9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9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9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9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9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32Devices for removing lint or fluf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包括轻编机本体和安装在轻编机本体内部的吸毛机构,所述吸毛机构包括支撑框架、粘毛装置和驱动装置,该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中,通过两个转动辊将滚动带进行连接,可增加滚动带的使用时间,通过转动辊的转动,可使两个滚动带向相对方向滚动,当线由两个滚动带之间的开口向下输送时,线上所产生的毛絮,可由滚动带表面的胶面进行吸附,从而起到清理毛絮的作用,当完成清理工作之后,通过小型起吊机或人力将粘毛装置向上抬起,使右转杆脱离下转动槽内部,左转杆脱离下转孔内部,即可将粘毛装置进行拆除,然后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即可。

Description

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涉及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背景技术
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
经编机在纺织股线、涤纶等织物时由于成圈机构针件和纱线之间的摩擦容易产生飞絮,如果飞絮长期积累在工作台面上时,会造成针位移针不准,甚至导致撞针等问题,使得织物产生瑕疵,通常,纺织厂清理飞絮的办法为气枪清理,由于成圈机构针件密集,气枪很难清理洁净,而槽针或舌针等配件更是需要整体拆卸清理,劳动强度大,耽误生产,且飞絮弥散在车间,恶化生产环境,影响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包括经编机本体和安装在经编机本体内部的吸毛机构,所述吸毛机构至少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右支撑架和位于右支撑架左侧的左支撑架,所述右支撑架和所述左支撑架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右支撑架上表面开设有右架凹槽,所述右架凹槽的上表面开设有下转动槽,所述下转动槽设有两个,所述左支撑架上表面开设有左架凹槽,所述左架凹槽的右端设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设有两个,所述转动头内部开设有下转孔;
粘毛装置,所述粘毛装置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粘毛装置包括转动辊,所述转动辊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辊的表面套接有滚动带,所述滚动带的外表面设有胶面,便于对毛絮进行吸附,两个转动辊将滚动带进行连接,便于增加滚动带的使用时间,所述转动辊的右端设有右转杆,所述转动辊的左端设有左转杆,所述右转杆转动于所述下转动槽内部,所述左转杆转动于所述下转孔内部,通过转动辊的转动,可使两个滚动带向相对方向滚动,当线由两个滚动带之间的开口向下输送时,线上所产生的毛絮,可由滚动带表面的胶面进行吸附,从而起到清理毛絮的作用,所述右转杆右端设有插杆,所述转动辊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盘,避免滚动带脱离转动辊表面;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有两个,所述驱动杆的右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侧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接头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便于节省材料,同时起到对齿轮的稳固作用,所述驱动杆的内部贯穿所述连接头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杆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便于转动辊与驱动杆之间的连接,所述插槽为六边形结构,所述插杆为六边形结构,便于进一步提升驱动杆和转动辊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转动辊转动时出现打滑的现象,两个所述齿轮之间啮合,通过其中一个齿轮转动,可带动另一个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转动辊进行转动,起到节省驱动资源的作用。
本发明吸毛机构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后侧的驱动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后侧的齿轮转动,后侧的齿轮转动带动前侧的齿轮进行转动,两个齿轮转动带动两个转动辊进行同向转动,通过两个转动辊的转动可带动滚动带进行滚动,此时,两个滚动带进行同向滚动工作,当线由两个滚动带之间的开口向下输送时,线上所产生的毛絮,可由滚动带表面的胶面进行吸附,从而起到清理毛絮的作用;
当完成清理工作之后,先向右拉动驱动杆,使插杆脱离插槽内部,然后通过小型起吊机或人力将粘毛装置向上抬起,使右转杆脱离下转动槽内部,左转杆脱离下转孔内部,即可将粘毛装置进行拆除,然后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即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支撑架上方一端铰接有右保护壳,所述右保护壳位于所述右架凹槽内部,所述右保护壳上方设有右圆柱,所述右圆柱内部开设有上转动槽,所述上转动槽与所述下转动槽的半径相同,且所述上转动槽与所述下转动槽组合成一个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右转杆位于圆柱形空腔结构内,便于在转动辊转动时对右转杆进行稳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支撑架位于所述下转动槽的右侧设有下保护管,所述下保护管与所述下转动槽接通,所述右保护壳位于所述右圆柱的右侧设有上保护管,所述上保护管与所述上转动槽接通,所述上保护管与所述下保护管半径相同,且所述右转杆位于所述上保护管和所述下保护管内部,便于对右转杆的延长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稳固工作,同时可对其进行保护。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架凹槽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下限位槽,所述上转动槽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上限位槽,所述上限位槽与所述下限位槽半径相同,且所述下限位槽和所述上限位槽组合成一个圆盘形空腔结构,所述右转杆表面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位于圆盘形空腔结构内部,便于对右转杆进一步稳固,同时起到稳定转动辊转动的作用,避免转动辊转动时左转杆轻易脱离下转孔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撑架上方一端铰接有左保护壳,所述左保护壳位于所述左架凹槽内部,所述左保护壳上方设有左圆柱,所述左圆柱内部开设有上转孔,所述上转孔与所述下转孔的半径相同,且所述上转孔与所述下转孔组合成一个圆柱形转孔结构,所述左转杆位于圆柱形转孔结构内,便于在转动辊转动时对左转杆进行稳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架凹槽的一端开设有右凹槽螺孔,所述右保护壳的一端开设有右壳螺孔,所述右壳螺孔与所述右凹槽螺孔的圆心处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右壳螺孔与所述右凹槽螺孔半径相同,所述右壳螺孔与所述右凹槽螺孔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便于将右支撑架与右保护壳之间固定,起到进一步稳定右转杆转动的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架凹槽的一端开设有左凹槽螺孔,所述左保护壳的一端开设有左壳螺孔,所述左壳螺孔与所述左凹槽螺孔的圆心处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左壳螺孔与所述左凹槽螺孔半径相同,所述左壳螺孔与所述左凹槽螺孔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便于将左支撑架与左保护壳之间固定,起到进一步稳定左转杆转动的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右支撑架的相互远离一端均开设有右架固定槽,两个所述左支撑架的相互远离一端均开设有左架固定槽,两个所述右架固定槽和两个所述左架固定槽分别与所述经编机本体四角处的设有的支杆固定连接,便于将吸毛机构进行安装,同时起到支撑支撑框架的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杆的右端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插槽的右侧,所述驱动杆右侧表面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便于对驱动杆和右转杆之间进行稳固,避免驱动杆转动时脱离转动辊,所述固定块的侧表面设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顶端设有圆球,便于对固定块进行使用,减少转动固定块时所耗费的力。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后端的所述驱动杆左端表面设有上轮盘,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驱动杆下方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下轮盘,所述下轮盘与所述上轮盘通过皮带转动连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辊转动,起到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中,通过设置的粘毛装置,滚动带表面的胶面便于对毛絮进行吸附,两个转动辊将滚动带进行连接,可增加滚动带的使用时间,通过转动辊的转动,可使两个滚动带向相对方向滚动,当线由两个滚动带之间的开口向下输送时,线上所产生的毛絮,可由滚动带表面的胶面进行吸附,从而起到清理毛絮的作用。
2、该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中,设置的驱动装置,通过电机带动位于后端的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带动后端的齿轮转动,即可带动另一个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两个转动辊进行同向同速转动,起到节省驱动资源的作用,便于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3、该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中,当完成清理工作之后,先向右拉动驱动杆,使插杆脱离插槽内部,然后通过小型起吊机或人力将粘毛装置向上抬起,使右转杆脱离下转动槽内部,左转杆脱离下转孔内部,即可将粘毛装置进行拆除,然后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吸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右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左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右保护壳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左保护壳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的粘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的转动辊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的驱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的电机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0、吸毛机构;
110、支撑框架;
111、右支撑架;1110、右架凹槽;1111、下保护管;1112、下转动槽;1113、下限位槽;1114、右凹槽螺孔;1115、右架固定槽;
112、左支撑架;1120、左架凹槽;1121、转动头;1122、下转孔;1123、左凹槽螺孔;1124、左架固定槽;
113、右保护壳;1131、右圆柱;1132、上保护管;1133、上转动槽;1134、上限位槽;1135、右壳螺孔;
114、左保护壳;1141、左圆柱;1142、上转孔;1143、左壳螺孔;
120、粘毛装置;
121、转动辊;1211、限位盘;1212、右转杆;1213、左转杆;1214、插杆;1215、螺杆;1216、限位圈;
122、滚动带;
130、驱动装置;
131、驱动杆;1310、插槽;1311、连接头;1312、齿轮;1313、连接杆;1314、上轮盘;
132、电机座;1321、电机;1322、下轮盘;1323、皮带;
133、固定块;1330、螺纹槽;1331、拨动杆;
200、经编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包括经编机本体200和安装在经编机本体200内部的吸毛机构100,吸毛机构100至少包括:
支撑框架110,支撑框架110包括右支撑架111和位于右支撑架111左侧的左支撑架112,右支撑架111和左支撑架112均对称设有两个,右支撑架111上表面开设有右架凹槽1110,右架凹槽1110的上表面开设有下转动槽1112,下转动槽1112设有两个,左支撑架112上表面开设有左架凹槽1120,左架凹槽1120的右端设有转动头1121,转动头1121设有两个,转动头1121内部开设有下转孔1122;
粘毛装置120,粘毛装置120对称设有两个,粘毛装置120包括转动辊121,转动辊121设有两个,两个转动辊121的表面套接有滚动带122,滚动带122的外表面设有胶面,便于对毛絮进行吸附,两个转动辊121将滚动带122进行连接,便于增加滚动带122的使用时间,转动辊121的右端设有右转杆1212,转动辊121的左端设有左转杆1213,右转杆1212转动于下转动槽1112内部,左转杆1213转动于下转孔1122内部,通过转动辊121的转动,可使两个滚动带122向相对方向滚动,当线由两个滚动带122之间的开口向下输送时,线上所产生的毛絮,可由滚动带122表面的胶面进行吸附,从而起到清理毛絮的作用,右转杆1212右端设有插杆1214,转动辊12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盘1211,避免滚动带122脱离转动辊121表面;
驱动装置130,驱动装置130包括驱动杆131,驱动杆131设有两个,驱动杆131的右端设有连接头1311,连接头1311的外侧设有齿轮1312,齿轮1312与连接头1311之间通过连接杆1313固定连接,便于节省材料,同时起到对齿轮1312的稳固作用,驱动杆131的内部贯穿连接头1311开设有插槽1310,插杆1214与插槽1310插接配合,便于转动辊121与驱动杆131之间的连接,插槽1310为六边形结构,插杆1214为六边形结构,便于进一步提升驱动杆131和转动辊12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转动辊121转动时出现打滑的现象,两个齿轮1312之间啮合,通过其中一个齿轮1312转动,可带动另一个齿轮131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转动辊121进行转动,起到节省驱动资源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吸毛机构100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后侧的驱动杆13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后侧的齿轮1312转动,后侧的齿轮1312转动带动前侧的齿轮1312进行转动,两个齿轮1312转动带动两个转动辊121进行同向转动,通过两个转动辊121的转动可带动滚动带122进行滚动,此时,两个滚动带122进行同向滚动工作,当线由两个滚动带122之间的开口向下输送时,线上所产生的毛絮,可由滚动带122表面的胶面进行吸附,从而起到清理毛絮的作用;
当完成清理工作之后,先向右拉动驱动杆131,使插杆1214脱离插槽1310内部,然后通过小型起吊机或人力将粘毛装置120向上抬起,使右转杆1212脱离下转动槽1112内部,左转杆1213脱离下转孔1122内部,即可将粘毛装置120进行拆除,然后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即可。
进一步的,右支撑架111上方一端铰接有右保护壳113,右保护壳113位于右架凹槽1110内部,右保护壳113上方设有右圆柱1131,右圆柱1131内部开设有上转动槽1133,上转动槽1133与下转动槽1112的半径相同,且上转动槽1133与下转动槽1112组合成一个圆柱形空腔结构,右转杆1212位于圆柱形空腔结构内,便于在转动辊121转动时对右转杆1212进行稳固。
具体的,右支撑架111位于下转动槽1112的右侧设有下保护管1111,下保护管1111与下转动槽1112接通,右保护壳113位于右圆柱1131的右侧设有上保护管1132,上保护管1132与上转动槽1133接通,上保护管1132与下保护管1111半径相同,且右转杆1212位于上保护管1132和下保护管1111内部,便于对右转杆1212的延长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稳固工作,同时可对其进行保护。
此外,右架凹槽1110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下限位槽1113,上转动槽1133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上限位槽1134,上限位槽1134与下限位槽1113半径相同,且下限位槽1113和上限位槽1134组合成一个圆盘形空腔结构,右转杆1212表面设有限位圈1216,限位圈1216位于圆盘形空腔结构内部,便于对右转杆1212进一步稳固,同时起到稳定转动辊121转动的作用,避免转动辊121转动时左转杆1213轻易脱离下转孔1122内部。
除此之外,左支撑架112上方一端铰接有左保护壳114,左保护壳114位于左架凹槽1120内部,左保护壳114上方设有左圆柱1141,左圆柱1141内部开设有上转孔1142,上转孔1142与下转孔1122的半径相同,且上转孔1142与下转孔1122组合成一个圆柱形转孔结构,左转杆1213位于圆柱形转孔结构内,便于在转动辊121转动时对左转杆1213进行稳固。
进一步的,右架凹槽1110的一端开设有右凹槽螺孔1114,右保护壳113的一端开设有右壳螺孔1135,右壳螺孔1135与右凹槽螺孔1114的圆心处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右壳螺孔1135与右凹槽螺孔1114半径相同,右壳螺孔1135与右凹槽螺孔1114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便于将右支撑架111与右保护壳113之间固定,起到进一步稳定右转杆1212转动的作用。
具体的,左架凹槽1120的一端开设有左凹槽螺孔1123,左保护壳114的一端开设有左壳螺孔1143,左壳螺孔1143与左凹槽螺孔1123的圆心处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左壳螺孔1143与左凹槽螺孔1123半径相同,左壳螺孔1143与左凹槽螺孔1123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便于将左支撑架112与左保护壳114之间固定,起到进一步稳定左转杆1213转动的作用。
此外,两个右支撑架111的相互远离一端均开设有右架固定槽1115,两个左支撑架112的相互远离一端均开设有左架固定槽1124,两个右架固定槽1115和两个左架固定槽1124分别与经编机本体200四角处的设有的支杆固定连接,便于将吸毛机构100进行安装,同时起到支撑支撑框架110的作用。
除此之外,插杆1214的右端设有螺杆1215,螺杆1215位于插槽1310的右侧,驱动杆131右侧表面设有固定块133,固定块133内部开设有螺纹槽1330,螺纹槽1330与螺杆1215螺纹连接,便于对驱动杆131和右转杆1212之间进行稳固,避免驱动杆131转动时脱离转动辊121,固定块133的侧表面设有拨动杆1331,拨动杆1331顶端设有圆球,便于对固定块133进行使用,减少转动固定块133时所耗费的力。
进一步的,位于后端的驱动杆131左端表面设有上轮盘1314,驱动装置130位于驱动杆131下方设有电机座132,电机座132上方安装有电机1321,电机1321的输出轴固定有下轮盘1322,下轮盘1322与上轮盘1314通过皮带1323转动连接,通过驱动装置130带动驱动杆13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辊121转动,起到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编机本体(200)和安装在经编机本体(200)内部的吸毛机构(100),所述吸毛机构(100)至少包括:
支撑框架(110),所述支撑框架(110)包括右支撑架(111)和位于右支撑架(111)左侧的左支撑架(112),所述右支撑架(111)和所述左支撑架(112)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右支撑架(111)上表面开设有右架凹槽(1110),所述右架凹槽(1110)的上表面开设有下转动槽(1112),所述下转动槽(1112)设有两个,所述左支撑架(112)上表面开设有左架凹槽(1120),所述左架凹槽(1120)的右端设有转动头(1121),所述转动头(1121)设有两个,所述转动头(1121)内部开设有下转孔(1122);
粘毛装置(120),所述粘毛装置(120)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粘毛装置(120)包括转动辊(121),所述转动辊(1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辊(121)的表面套接有滚动带(122),所述滚动带(122)的外表面设有胶面,所述转动辊(121)的右端设有右转杆(1212),所述转动辊(121)的左端设有左转杆(1213),所述右转杆(1212)转动于所述下转动槽(1112)内部,所述左转杆(1213)转动于所述下转孔(1122)内部,所述右转杆(1212)右端设有插杆(1214),所述转动辊(12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盘(1211);
驱动装置(130),所述驱动装置(130)包括驱动杆(131),所述驱动杆(131)设有两个,所述驱动杆(131)的右端设有连接头(1311),所述连接头(1311)的外侧设有齿轮(1312),所述齿轮(1312)与所述连接头(1311)之间通过连接杆(13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31)的内部贯穿所述连接头(1311)开设有插槽(1310),所述插杆(1214)与所述插槽(1310)插接配合,所述插槽(1310)为六边形结构,所述插杆(1214)为六边形结构,两个所述齿轮(1312)之间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架(111)上方一端铰接有右保护壳(113),所述右保护壳(113)位于所述右架凹槽(1110)内部,所述右保护壳(113)上方设有右圆柱(1131),所述右圆柱(1131)内部开设有上转动槽(1133),所述上转动槽(1133)与所述下转动槽(1112)的半径相同,且所述上转动槽(1133)与所述下转动槽(1112)组合成一个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右转杆(1212)位于圆柱形空腔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架(111)位于所述下转动槽(1112)的右侧设有下保护管(1111),所述下保护管(1111)与所述下转动槽(1112)接通,所述右保护壳(113)位于所述右圆柱(1131)的右侧设有上保护管(1132),所述上保护管(1132)与所述上转动槽(1133)接通,所述上保护管(1132)与所述下保护管(1111)半径相同,且所述右转杆(1212)位于所述上保护管(1132)和所述下保护管(111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架凹槽(1110)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下限位槽(1113),所述上转动槽(1133)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上限位槽(1134),所述上限位槽(1134)与所述下限位槽(1113)半径相同,且所述下限位槽(1113)和所述上限位槽(1134)组合成一个圆盘形空腔结构,所述右转杆(1212)表面设有限位圈(1216),所述限位圈(1216)位于圆盘形空腔结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架(112)上方一端铰接有左保护壳(114),所述左保护壳(114)位于所述左架凹槽(1120)内部,所述左保护壳(114)上方设有左圆柱(1141),所述左圆柱(1141)内部开设有上转孔(1142),所述上转孔(1142)与所述下转孔(1122)的半径相同,且所述上转孔(1142)与所述下转孔(1122)组合成一个圆柱形转孔结构,所述左转杆(1213)位于圆柱形转孔结构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架凹槽(1110)的一端开设有右凹槽螺孔(1114),所述右保护壳(113)的一端开设有右壳螺孔(1135),所述右壳螺孔(1135)与所述右凹槽螺孔(1114)的圆心处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右壳螺孔(1135)与所述右凹槽螺孔(1114)半径相同,所述右壳螺孔(1135)与所述右凹槽螺孔(1114)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架凹槽(1120)的一端开设有左凹槽螺孔(1123),所述左保护壳(114)的一端开设有左壳螺孔(1143),所述左壳螺孔(1143)与所述左凹槽螺孔(1123)的圆心处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左壳螺孔(1143)与所述左凹槽螺孔(1123)半径相同,所述左壳螺孔(1143)与所述左凹槽螺孔(1123)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右支撑架(111)的相互远离一端均开设有右架固定槽(1115),两个所述左支撑架(112)的相互远离一端均开设有左架固定槽(1124),两个所述右架固定槽(1115)和两个所述左架固定槽(1124)分别与所述经编机本体(200)四角处的设有的支杆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214)的右端设有螺杆(1215),所述螺杆(1215)位于所述插槽(1310)的右侧,所述驱动杆(131)右侧表面设有固定块(133),所述固定块(133)内部开设有螺纹槽(1330),所述螺纹槽(1330)与所述螺杆(1215)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133)的侧表面设有拨动杆(1331),所述拨动杆(1331)顶端设有圆球。
CN202011559077.4A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Active CN112779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9077.4A CN112779663B (zh)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9077.4A CN112779663B (zh)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9663A CN112779663A (zh) 2021-05-11
CN112779663B true CN112779663B (zh) 2022-07-05

Family

ID=75752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9077.4A Active CN112779663B (zh)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966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00455A (en) * 1961-10-31 1965-08-04 Glenoit Mills Improvements in methods and means for feeding fibers to pile fabric knitting machines
CN108611712B (zh) * 2018-05-18 2020-12-08 浙江秋维特时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纱机用清绒装置
CN211112499U (zh) * 2019-10-09 2020-07-28 嘉兴市瑞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理的纺织装置
CN211247491U (zh) * 2019-12-07 2020-08-14 射阳华为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机械用除毛絮装置
CN112024486A (zh) * 2020-08-24 2020-12-04 龙岩市九州圣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设备的清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9663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52604U (zh) 一种用于纺织产品的去毛球装置
CN211569700U (zh) 一种快拆式纺纱线绕线装置
CN113428692A (zh) 一种具有表面除尘纺织面料的打卷装置
CN112779663B (zh) 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CN107555251A (zh) 一种用于纱线张紧的装置
CN219259129U (zh) 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针织布纱线传输机
CN115787104A (zh) 自动梳棉机
CN213267240U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除尘装置
CN112144157B (zh) 一种具有除尘作用的纺织用储纱装置
CN212763786U (zh) 一种羊毛衫纺织用剪裁机
CN211913189U (zh) 一种经编机用漂浮纤维过滤机构
CN212270307U (zh) 一种棉纱加工用吸湿性好气流纺装置
CN210085730U (zh) 一种无纺布针刺机
CN209635534U (zh) 一种纱纺用棉料表面灰尘清洁装置
CN209039782U (zh) 一种应用于起毛机的清理装置
CN210312725U (zh) 无纺纱布加工用上料装置
CN220259050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纺织纱架
CN215745404U (zh) 一种碳纤维清洁器
CN212834289U (zh) 一种亚麻纱生产防短绒装置
CN213622677U (zh) 一种基于络筒机的纱线自动勾线切断结构
CN218775363U (zh) 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纺织用清弹机
CN219709736U (zh) 一种网布经编机用导纱机构
CN220011700U (zh) 一种纺织丝线收卷机构
CN212712133U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纺织架
CN213835927U (zh) 一种毛毯起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