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1486B - 终端设备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1486B
CN112771486B CN201880098224.7A CN201880098224A CN112771486B CN 112771486 B CN112771486 B CN 112771486B CN 201880098224 A CN201880098224 A CN 201880098224A CN 112771486 B CN112771486 B CN 112771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operation
function
main body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82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1486A (zh
Inventor
杨自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71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1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功能启动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滑动连接,触摸显示屏安装于第一主体部远离第二主体部的一侧,终端设备的第一摄像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与触摸显示屏相背的非显示面;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正对,终端设备的第二摄像组件设置于第一面上,且与第一摄像组件远离;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侦测单元侦测到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产生的触发信号且接收到触摸显示屏响应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信号时,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现在的终端设备,通常在前屏需要预留空间设置摄像头、指纹传感器等元器件来进行人机交互,阻碍了屏占比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能有效提高屏占比,且不影响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触摸显示屏、侦测单元、处理器、第一摄像组件以及第二摄像组件;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滑动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远离第二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与触摸显示屏相背的非显示面;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正对,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面上,且与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远离。所述侦测单元用于在侦测到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产生触发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和第二摄像组件露出。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触摸显示屏、所述侦测单元、所述第一摄像组件、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侦测单元产生的触发信号且接收到触摸显示屏响应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信号时,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功能启动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触摸显示屏、第一摄像组件、第二摄像组件以及侦测单元;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滑动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设置于第一主体部远离第二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与触摸显示屏相背的非显示面;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正对,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面上,且与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远离;所述功能启动控制方法包括:通过侦测单元侦测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是否处于预设分离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和第二摄像组件露出;通过触摸显示屏侦测触摸操作;在接收到侦测单元侦测到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产生的触发信号且接收到触摸显示屏响应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信号时,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供计算机调用后执行一种功能启动控制方法,所述功能启动控制方法包括骤:通过侦测单元侦测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是否处于预设分离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和第二摄像组件露出;通过触摸显示屏侦测触摸操作;在接收到侦测单元侦测到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产生的触发信号且接收到触摸显示屏响应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信号时,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本申请通过将终端设备构造成包括两个主体部的结构,且第一摄像组件设置于第二主体部上,使得设置于第一主体部上的触摸显示屏几乎可以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整个表面,极大地提高了屏占比,另外,当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而使得第一摄像组件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露出时,通过触摸操作的触摸参数即可快速确定要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还是所述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增加了应用启动控制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模块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处于重合状态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处于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触摸显示屏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示意出驱动机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示意出滑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驱动机构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功能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所描述的“终端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其中,本申请中,所述词组“连接”包括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00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00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00的功能模块图。
所述终端设备100包括第一主体部1、第二主体部2、触摸显示屏3、处理器4、第一摄像组件5、第二摄像组件6及侦测单元7。
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与第二主体部2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握持住第一主体部1时,第二主体部2可以相对第一主体部1滑动。当用户握持住第二主体部2时,第一主体部1也可以相对第二主体部2滑动。触摸显示屏3安装于第一主体部1远离第二主体部2的一侧,触摸显示屏3构成第一主体部1的显示面S1。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的与显示面S1/触摸显示屏3相背的非显示面S2上。
所述第二主体部2包括第一面S3和第二面S4,所述第二主体部2的第一面S3与第一主体部1的非显示面S2正对。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的第一面S3上与第二摄像组件6远离的一端,即,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的第一面S3上,且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与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的位置远离。其中,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可处于重合状态而形成完整的终端设备100,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也可处于预设分离状态。当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和第二摄像组件6露出,即,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相对第二主体部2从第一主体部1的非显示面S2露出,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相对第一主体部1从触摸显示屏3侧露出。
所述侦测单元7用于侦测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所处的相对位置状态,并在侦测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产生触发信号。其中,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即为所述终端设备100处于预设分离状态。
其中,所述处理器4与所述触摸显示屏3、第一摄像组件5、第二摄像组件6、侦测单元7连接,所述处理器4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侦测单元7产生的触发信号且接收到触摸显示屏3响应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信号时,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1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2的功能。
从而,本申请中,通过将终端设备100构造成包括两个主体部的结构,且第一摄像组件5设置于第二主体部2上,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上的触摸显示屏3几乎可以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的整个表面,极大地提高了屏占比,另外,当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而使得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露出时,通过触摸操作的触摸参数即可快速确定要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还是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增加了应用启动控制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请一并参阅图4,其中,所述终端设备10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D1和第二端D2,所述第一主体部1包括第一端D11和第二端D12,所述第二主体部2包括第一端D21和第二端D22,当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重合时,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第一端D11和第二主体部2的第一端D21共同构成所述终端设备100的第一端D1,所述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第二端D12和第二主体部2的第二端D22共同构成所述终端设备100的第二端D2。本申请中的描述中,终端设备100的第一端D1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第一端D11、第二主体部2的第一端D21可视为等同,终端设备100的第二端D2、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第二端D12、第二主体部2的第二端D22也可视为等同。其中,当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重合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均隐藏,且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在第一主体部1或第二主体部2上的投影不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端D1和所述第二端D2为终端设备100的两个相对的长边端。
本申请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可以预设滑动方式相对滑动,所述预设预设滑动方式包括沿着从第二端D2到第一端D1的方向滑动或者所述第二主体部2相对于第一主体部1沿着从第一端D1到第二端D2的方向滑动的方式。所述预设分离状态为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以预设滑动方式相对滑动了预设距离所处的状态,即,所述预设分离状态为所述第一主体部1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沿着从第二端D2到第一端D1的方向滑动预设距离后所处的状态或者所述第二主体部2相对于第一主体部1沿着从第一端D1到第二端D2的方向滑动预设距离后所处的状态。
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可为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只要满足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以预设滑动方式相对滑动了预设距离后能够使得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均露出即可。
从而,如图1和如图2所示,当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均露出。因此,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为当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相对滑动而使得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均露出的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主体部1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沿着从第二端D2到第一端D1的方向滑动或者所述第二主体部2相对于第一主体部1沿着从第一端D1到第二端D2的方向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可先后依次露出,也可同时露出,直到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均露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终端设备100可通过用户分别对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施加反向的作用力而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以预设滑动方式相对滑动,即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1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沿着从第二端D2到第一端D1的方向滑动和使得所述第二主体部2相对于第一主体部1沿着从第一端D1到第二端D2的方向滑动。例如,用户可通过右手大拇指抵触第一主体部1的显示面S1/触摸显示屏3,并通过右手其他手指抵持第二主体部1的非显示面S2上,通过大拇指和其他手指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以预设滑动方式相对滑动,当相对滑动预设距离时,即可使得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均露出。
此时,触摸显示屏3响应用户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的触摸信号,而当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侦测单元7产生所述触发信号,所述处理器4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触摸信号时,即可确定此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均露出,而需要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摸参数确定要启动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的功能或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的功能。
其中,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触摸信号可同时产生,也可先后产生,所述处理器4可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触摸信号中的一个后,确定预设时段(例如2秒内)是否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触摸信号中的另一个,如果是,则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摸参数确定启动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的功能或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的功能。
请一并参阅图5,为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重合状态的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重合状态时,所述第一主体部1在第二主体部2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大致重合,从而,所述终端设备100构成一个外观平整的整体结构。其中,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重合状态即为所述终端设备100处于重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00还包括与第一端D1和第二端D2连接的第三端D3,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的位置均靠近所述第三端D3。
当终端设备100处于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重合的第二状态时,第一摄像组件5处于终端设备100的第二端D2和第三端D3相连的边角区域,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处于终端设备100的第一端D2和第三端D3相连的边角区域。
如图5所示,所述侦测单元7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的非显示面S2上的磁铁81以及设置于第二主体部2的第一面S3上的霍尔开关82,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重合状态时,所述磁铁81和霍尔开关82的位置错开,此时霍尔开关82断开而不产生触发信号。
请返回参考图1,当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磁铁81和霍尔开关82的位置正对,所述霍尔开关81闭合而产生所述触发信号。具体的,磁铁81与霍尔开关82位置正对时,磁铁81驱动所述霍尔开关81闭合而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从而,当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侦测按单元7将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所述处理器4与所述霍尔开关81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接收所述触发信号。
其中,所述磁铁81和霍尔开关82在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的位置设置满足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重合状态时,所述磁铁81和霍尔开关82的位置错开,当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磁铁81和霍尔开关82的位置正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显示屏3上输入的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和按压触摸操作,当所述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触摸时长、触摸长度、触摸面积、触摸位置、触摸结束位置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触摸操作为按压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触摸时长、触摸面积、触摸位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处理器4确定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或按压触摸操作后,再根据滑动触摸操作或按压触摸操作相应的所述触摸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功能或根据所述相应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功能。
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压力值可为起始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结束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者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平均触摸压力值,或者,所述触摸压力值还可为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最大的触摸压力值或最小的触摸压力值。
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时长为触摸操作的持续时间。
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摸长度指的是滑动触摸操作时,从触摸操作的起始时间到结束时间所经过的触摸轨迹的长度。
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摸面积指的是手指与触摸显示屏3接触的面积。具体的,当触摸操作为按压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摸面积指的是手指按压触摸显示屏3时,与触摸显示屏3接触的面积,当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摸面积可为触摸操作的起始时间所述手指与触摸显示屏3接触的面积、触摸操作的结束时间所述手指与触摸显示屏3接触的面积、或所述触摸操作的持续时间内的每间隔预设时间(例如0.1秒)获取到的触摸面积的平均值等等。
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摸位置指的是手指所位于的触摸显示屏3上的位置。请一并参阅图6,为触摸显示屏3的区域划分示意图。例如,如图6所示,所述触摸显示屏3可分为两个区域,包括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所述第一区域31靠近所述终端设备100的第一端D1,所述第二区域32靠近所述终端设备100的第二端D2。
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摸结束位置指的是滑动触摸操作的结束时间所对应的在触摸显示屏3上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所述处理器4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超过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也可在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超过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在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即,通过触摸压力值可区分要启动的对象即可,具体的设定可根据需要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压力值可为触摸操作的起始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结束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平均触摸压力值、或者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最大的触摸压力值或最小的触摸压力值时,所述处理器还将触摸操作的起始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的结束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平均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最大的触摸压力值、或者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最小的触摸压力值作为目标触摸压力,并与预设压力值进行比较,所述处理器在确定目标触摸压力超过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在目标触摸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时长,所述处理器在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超过一预设时长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也可在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超过一预设时长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即,通过触摸时长可区分要启动的对象即可,具体的设定可根据需要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位置,所述处理器4在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处于触摸显示屏3的第一区域31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处于触摸显示屏3的第二区域32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也可在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处于触摸显示屏3的第一区域31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处于触摸显示屏3的第二区域32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即,通过触摸位置可区分要启动的对象即可,具体的设定可根据需要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轨迹长度,所述处理器4在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时,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功能。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4在触摸轨迹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长度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在触摸轨迹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长度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也可在触摸轨迹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长度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在触摸轨迹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长度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即,通过触摸轨迹长度可区分要启动的对象即可,具体的设定可根据需要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结束位置,所述处理器4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功能。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4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为触摸显示屏3的位于第一端D1的端部位置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功能,以及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为触摸显示屏3的位于第二端D2的端部位置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功能。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也可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为触摸显示屏3的位于第一端D1的端部位置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功能,以及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为触摸显示屏3的位于第二端D2的端部位置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功能。即,通过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可区分要启动的对象即可,具体的设定可根据需要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时长和触摸位置,所述处理器4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超过预设时长且触摸位置位于第一区域31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功能,所述处理器4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或触摸位置不位于第一区域31(即位于第二区域32)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功能。从而,通过多个触摸参数来确定要启动的对象,进一步提高了准确性。
显然,本申请中,所述处理器4还可根据其他的一个或多个触摸参数来确定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或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本申请不再一一举例。
其中,所述处理器4可根据触摸显示屏3产生的触摸信号而确定出上述的触摸参数。
其中,本申请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中的一个可沿着从第一端D1到第二端D2或从第二端D2到第一端D1的方向而相对另一个呈直线轨迹滑动或呈弧线轨迹滑动。即,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以预设滑动方式呈直线轨迹相对滑动或呈弧线轨迹相对滑动。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头5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组件5还可进一步包括闪光灯52。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头51的拍摄方向为触摸显示屏3的背面所朝向的方向,所述第一摄像组件5为作为终端设备100的后置摄像头使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也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头61,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头61的拍摄方向为朝向触摸显示屏3所面向的方向,所述第一摄像组件6作为终端设备100的前置摄像头使用。
当处理器4根据触摸参数确定要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功能时,还可同时控制触摸显示屏3显示后置拍摄界面等,以供进行后置拍摄预览和拍摄控制。当处理器4根据触摸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6的功能时,还可同时控制触摸显示屏3显示前置拍摄界面等,以供进行前置拍摄预览和拍摄控制。
请返回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非显示面S2设有凸起的滑块11,所述第二主体部2的功能面S3的一侧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为直条形,滑块11滑动连接于直条形的滑槽21内,从而,第一主体部1能够通过所述滑块11在直条形的滑槽21中滑动,而相对第二主体部2呈直线轨迹滑动。其中,所述滑槽21的为沿着从第一端D1到第二端D2的方向呈直线延伸。
所述滑槽2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壁B1和第二端壁B2,当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重合时,所述滑块11抵触所述第一端壁B1,当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以预设滑动方式相对滑动时,所述滑块11可滑动至滑槽21的第二端壁B2,并与第二端壁B2抵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终端设备100还包括驱动机构8,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相对另一个进行滑动,所述处理器4具体为通过所述驱动机构8控制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相对另一个进行滑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8的驱动力大于卡合结构的卡合力,从而在需要控制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相对滑动时,可通过驱动力克服所述卡合力而实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的相对滑动。请参阅图7,为终端设备100的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出驱动机构8的横截面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8可包括电机或马达,所述驱动机构8固定于滑槽21中,并可通过可伸缩连接杆80与滑块11连接,所述驱动机构8可通过控制可伸缩连接杆80进行伸缩,而驱动所述滑块11在滑槽21中移动而带动第一主体部1相对第二主体部2以预设滑动方式或以第二滑动方式滑动。
其中,滑槽21为从功能面S3向第二主体部2的内部凹陷形成,具体的,滑槽21可以为未贯穿背面S4,而保持终端设备100外观的整体性。显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21也可以为贯穿功能面S3和背面S4的通槽。
请参阅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00示意出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的滑动结构的示意图。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非显示面S2设有凸起的滑块11,所述第二主体部2的功能面S3的一侧设有收容孔22,所述滑块11可活动地收容于收容孔22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可通过所述滑块11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沿着第一端D1到第二端D2的方向或沿着第二端D2到第一端D1的方向转动滑动。
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沿着第一端D1到第二端D2的方向或沿着第二端D2到第一端D1的方向转动滑动,同样为所述第一主体部1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沿着第一端D1到第二端D2的方向或沿着第二端D2到第一端D1的方向滑动,仅仅是滑动的轨迹为弧线,即,为呈弧线轨迹滑动。
请一并参阅图9,为图8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00的驱动机构8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块11的外径可小于收容孔22的孔径,所述驱动机构8可包括驱动器件81、第一齿轮82以及第二齿轮83,所述第二齿轮83可为环形齿轮,环绕所述滑块11设置且与滑块11固定设置,所述驱动器件81固定设置于收容孔22的孔壁上且与第一齿轮82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83啮合,从而,所述驱动器件81通过驱动第一齿轮82转动而带动第二齿轮83转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一主体部1相对所述第二主体部2转动滑动。
其中,收容孔22为从功能面S3向第二主体部2的内部凹陷形成,具体的,收容孔22可以为未贯穿背面S4的盲孔,而保持终端设备100外观的整体性。显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容孔22也可以为贯穿功能面S3和背面S4的通孔。
显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还分别具有相互匹配的卡合结构,当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重合时,通过所述卡合结构卡合而保持重合状态的稳定性。例如,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中的一个具有凹陷部,另一个具有对应匹配的凸起部,当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重合通过凸起部收容于凹陷部中而实现卡合固定。
其中,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端D1可为终端设备100的右端部,所述第二端D2可为终端设备100的左端部,所述第三端D3可为终端设备100的上端部。所述第一端D1和第二端D2对应的为终端设备100的两个相对的长边端。
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D1也可为终端设备100的左端部,所述第二端D2可为终端设备100的右端部,所述第三端D3也可为终端设备100的上端部等等。其中,上述左端部、右端部中的“左”、“右”等方位为图5中从触摸显示屏3侧的视角观看下的方位。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终端设备100还包括存储器9,所述存储器9可存储有前述的预设压力值、预设时长、预设长度等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压力值、预设时长、预设长度等预设值可为系统默认,或可为用户后续进行设置生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9中还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供处理器4调用后执行前述的功能。
其中,所述存储器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所述处理器4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所述终端设备100的各个部分。
所述终端设备100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功能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启动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前述的终端设备100中,所述终端设备100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第二主体部的一侧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与触摸显示屏3相背的非显示面上,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与非显示面正对的第一面上,且与第一摄像组件远离。所述终端设备100还包括侦测单元。其中,所述功能启动控制方法的步骤和顺序并不限于图10的步骤及顺序。如图10所示,所述功能启动控制方法可包括如下的步骤。
通过侦测单元侦测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是否处于预设分离状态(S101);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和第二摄像组件露出。
通过触摸显示屏侦测触摸操作(S103)。其中,所述触摸显示屏侦测到触摸操作时产生相应的触摸信号。
在接收到侦测单元侦测到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产生的触发信号且接收到触摸显示屏响应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信号时,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S105)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10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摄像组件具体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的靠近第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面的靠近第二端位置,所述预设分离状态为所述第一主体部相对于第二主体部沿着从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滑动预设距离后所处的状态或者所述第二主体部2相对于第一主体部沿着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滑动预设距离后所处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侦测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上的磁铁以及设置于第二主体部的第一面上的霍尔开关,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重合状态时,所述磁铁和霍尔开关的位置错开,当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磁铁和霍尔开关的位置正对,所述霍尔开关闭合,所述步骤S101“通过侦测单元侦测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是否处于预设分离状态”,包括:所述侦测单元的霍尔开关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闭合,而产生所述触发信号,以指示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和按压触摸操作,当所述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触摸时长、触摸长度、触摸面积、触摸位置、触摸结束位置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触摸操作为按压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触摸时长、触摸面积、触摸位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确定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或按压触摸操作后,再根据滑动触摸操作或按压触摸操作相应的所述触摸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相应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超过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超过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具体包括:将触摸操作的起始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的结束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平均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最大的触摸压力值、或者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最小的触摸压力值作为目标触摸压力,并与预设压力值进行比较;在确定目标触摸压力值超过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目标触摸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时长,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在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超过一预设时长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位置,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在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处于触摸显示屏的第一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处于触摸显示屏的第二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轨迹长度,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在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时,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在触摸轨迹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长度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轨迹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长度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结束位置,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为触摸显示屏的位于第一端的端部位置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以及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为触摸显示屏的位于第二端的端部位置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时长和触摸位置,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超过预设时长且触摸位置位于第一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或触摸位置不位于第一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组件包括摄像模组,所述第二摄像组件包括指纹识别模组,用于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启动控制方法还可包括步骤:在根据触摸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时,还同时控制触摸显示屏3显示拍摄界面等,以供进行拍摄预览和拍摄控制,或者,在根据触摸参数控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时,还同时控制触摸显示屏显示指纹输入界面等,以用于在指纹匹配失败时显示提示信息等。
其中,本申请的功能启动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的终端设备100中,所执行的方法步骤与前述的终端设备100执行的功能相对应,相关的描述可相互参照。
本申请的终端设备100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通过将终端设备100构造成包括两个主体部的结构,且第一摄像组件5设置于第二主体部2上,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上的触摸显示屏3几乎可以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的整个表面,极大地提高了屏占比,另外,当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处于预设分离状态而使得第一摄像组件5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露出时,通过触摸操作的触摸参数即可快速确定要启动第一摄像组件5的对应功能还是所述第二摄像组件6的对应功能,增加了应用启动控制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本申请提供的功能启动控制方法可以在硬件、固件中实施,或者可以作为可以存储在例如CD、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的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可以作为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瞬时的机器可读介质上、通过网络下载并且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这里描述的方法可以利用通用计算机或特殊处理器或在诸如ASIC或FPGA之类的可编程或专用硬件中以存储在记录介质上的软件来呈现。如本领能够理解的,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处理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存储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处理方法而存取和执行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时,存储器组件可以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另外,当通用计算机存取用于实施这里示出的处理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为用于执行这里示出的处理的专用计算机。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为固态存储器、存储卡、光碟等。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而供计算机调用后执行图10所示的功能启动控制方法。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即为前述的存储器9。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触摸显示屏、侦测单元、处理器、第一摄像组件以及第二摄像组件;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滑动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远离第二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与触摸显示屏相背的非显示面;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正对,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面上,且与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远离;
所述侦测单元用于在侦测到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产生触发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和第二摄像组件露出;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触摸显示屏、所述侦测单元、所述第一摄像组件、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侦测单元产生的触发信号且接收到触摸显示屏响应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信号时,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触摸信号中的一个后,确定预设时段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触摸信号中的另一个时,则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其中,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和按压触摸操作,当所述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触摸时长、触摸长度、触摸面积、触摸位置、触摸结束位置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触摸操作为按压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触摸时长、触摸面积、触摸位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处理器确定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或按压触摸操作后,再根据滑动触摸操作或按压触摸操作相应的所述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相应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的靠近第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面的靠近第二端的位置,所述预设分离状态为所述第一主体部相对于第二主体部沿着从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滑动预设距离后所处的状态或者所述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沿着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滑动预设距离后所处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上的磁铁以及设置于第二主体部的第一面上的霍尔开关,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重合状态时,所述磁铁和霍尔开关的位置错开,当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磁铁和霍尔开关的位置正对,所述霍尔开关闭合而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时,所述处理器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超过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将触摸操作的起始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的结束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平均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最大的触摸压力值、或者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最小的触摸压力值作为目标触摸压力,并与预设压力值进行比较,所述处理器在确定目标触摸压力值超过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目标触摸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时长时,所述处理器在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超过一预设时长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位置时,所述处理器在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处于触摸显示屏的第一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处于触摸显示屏的第二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端。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且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轨迹长度时,所述处理器在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时,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触摸轨迹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长度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轨迹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长度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11.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且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结束位置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为触摸显示屏的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端的端部位置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以及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为触摸显示屏的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端的端部位置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13.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时长和触摸位置时,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超过预设时长且触摸位置位于第一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或触摸位置不位于第一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14.一种功能启动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触摸显示屏、第一摄像组件、第二摄像组件以及侦测单元;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滑动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设置于第一主体部远离第二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与触摸显示屏相背的非显示面;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正对,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面上,且与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远离;所述功能启动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侦测单元侦测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是否处于预设分离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和第二摄像组件露出;
通过触摸显示屏侦测触摸操作;
在接收到侦测单元侦测到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产生的触发信号且接收到触摸显示屏响应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信号时,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其包括: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触摸信号中的一个后,确定预设时段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触摸信号中的另一个时,则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其中,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和按压触摸操作,当所述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触摸时长、触摸长度、触摸面积、触摸位置、触摸结束位置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触摸操作为按压触摸操作时,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触摸时长、触摸面积、触摸位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
确定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或按压触摸操作后,再根据滑动触摸操作或按压触摸操作相应的所述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相应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的靠近第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面的靠近第二端的位置,所述预设分离状态为所述第一主体部相对于第二主体部沿着从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滑动预设距离后所处的状态或者所述第二主体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沿着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滑动预设距离后所处的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上的磁铁以及设置于第二主体部的第一面上的霍尔开关,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重合状态时,所述磁铁和霍尔开关的位置错开,当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所述磁铁和霍尔开关的位置正对,所述霍尔开关闭合,所述通过侦测单元侦测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是否处于预设分离状态,包括:
所述侦测单元的霍尔开关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时闭合,而产生所述触发信号,以指示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压力值时,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
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超过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超过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包括:
将触摸操作的起始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的结束时间对应的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平均触摸压力值、或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最大的触摸压力值、或者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内的最小的触摸压力值作为目标触摸压力,并与预设压力值进行比较;
在确定目标触摸压力值超过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目标触摸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19.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时长时,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
在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超过一预设时长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20.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位置时,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
在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处于触摸显示屏的第一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处于触摸显示屏的第二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端。
22.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且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轨迹长度时,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
在触摸操作为滑动触摸操作时,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轨迹长度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
在触摸轨迹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长度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一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在触摸轨迹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长度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二摄像组件的对应功能。
24.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操作包括滑动触摸操作且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结束位置时,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
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
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为触摸显示屏的位于第一端的端部位置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以及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结束位置为触摸显示屏的位于第二端的端部位置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26.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摸时长和触摸位置时,所述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包括:
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超过预设时长且触摸位置位于第一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一摄像组件的功能,在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或触摸位置不位于第一区域时,控制启动第二摄像组件的功能。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供计算机调用后执行如权利要求14-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98224.7A 2018-10-31 2018-10-31 终端设备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7714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3196 WO2020087406A1 (zh) 2018-10-31 2018-10-31 终端设备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1486A CN112771486A (zh) 2021-05-07
CN112771486B true CN112771486B (zh) 2024-04-30

Family

ID=70461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8224.7A Active CN112771486B (zh) 2018-10-31 2018-10-31 终端设备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1486B (zh)
WO (1) WO2020087406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011A (zh) * 2007-02-28 2010-01-27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枢转的移动终端
CN103970472A (zh) * 2013-01-25 2014-08-0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照相机切换方法
CN104182173A (zh) * 2014-08-15 2014-12-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装置
CN205490754U (zh) * 2016-04-12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547467A (zh) * 2016-11-04 2017-03-29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前后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657456A (zh) * 2016-10-24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WO2017135749A1 (ko) * 2016-02-05 2017-08-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7295127A (zh) * 2017-06-30 2017-10-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7399273U (zh) * 2017-10-13 2018-05-22 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全屏式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8635B2 (ja) * 2009-07-29 2013-07-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の起動方法
CN107979667B (zh) * 2017-11-30 2021-03-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屏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64190B (zh) * 2018-04-18 2019-07-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8509048A (zh) * 2018-04-18 2018-09-07 黄忠胜 一种智能设备的操控装置及其操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011A (zh) * 2007-02-28 2010-01-27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枢转的移动终端
CN103970472A (zh) * 2013-01-25 2014-08-0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照相机切换方法
CN104182173A (zh) * 2014-08-15 2014-12-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35749A1 (ko) * 2016-02-05 2017-08-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205490754U (zh) * 2016-04-12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657456A (zh) * 2016-10-24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547467A (zh) * 2016-11-04 2017-03-29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前后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295127A (zh) * 2017-06-30 2017-10-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7399273U (zh) * 2017-10-13 2018-05-22 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全屏式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向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第102至10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1486A (zh) 2021-05-07
WO2020087406A1 (zh)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6021B2 (en) Video recording device and camera function control program
US9912859B2 (en) Focusing control device, imaging device, focusing control method, and focusing control program
US20220004742A1 (en) Method for face recogni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EP241190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touch screen functionality
KR101505681B1 (ko)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미지 촬상 방법
KR101500741B1 (ko) 카메라가 구비된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촬영 방법
KR101858604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581938A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484284B (zh) 切换单手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JP6230762B2 (ja) 指紋識別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移動端末
US20160241783A1 (en) Portable terminal
US10867151B2 (en) Termina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EP3531240A1 (en) Fingerprint acquisi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596316B (zh) 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
JP6229069B2 (ja) モバイルターミナル、バーチャルボタンを処理する方法
US880399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emote capturing of an image based on detection of a predetermined change in the image
KR20170132833A (ko) 압력 검출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 매체
KR20150003501A (ko)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전자 디바이스에서 지문을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CN112771486B (zh) 终端设备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
CN106951243B (zh) 屏幕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789845B (zh) 终端设备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
CN110891139B (zh) 拍摄功能的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752012A (zh) 相机启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40146759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8334762B (zh) 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