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0394A -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0394A
CN112770394A CN201911001367.4A CN201911001367A CN112770394A CN 112770394 A CN112770394 A CN 112770394A CN 201911001367 A CN201911001367 A CN 201911001367A CN 112770394 A CN112770394 A CN 112770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cell
scanning beam
coverage area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13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印翀
陈艳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013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0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0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0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包括: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确定重叠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采用本发明,能够根据这些状态值来控制覆盖不足以及过覆盖,能够将扫描波束调整到合理的位置上,从而有效的减少越区覆盖、乒乓切换以及邻区干扰等问题;可以进行自动调整,因此能够极大的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牌照的发放,为了确保2020年的商用计划,国内各大运营商的5G试验网和商用网建设也加快了节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三大运营商今年的5G投资总额预计在300亿左右,5G基站的建设数量将超过15万,分别会在至少40个城市覆盖网络并在部分城市率先推出5G服务。在5G网络建设中,除了要对频谱、覆盖、业务这些常规元素进行规划,5G网络还需进行波束的规划,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扫描波束的规划,如果扫描波束规划不合适,小区和用户的性能将得不到保证。
波束扫描是指基站在特定周期内,波束采用预先设定的图谱进行发送和接收。为了保证获得一定的增益,单个波束赋形时会采用增益大的定向天线来形成较窄的波束宽度,而窄波束容易产生覆盖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在时域上采用多个窄波束对整个区域进行扫描,从而来满足对小区的全面覆盖。图1为扫描波束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站在小区内进行波束扫描,在一个周期内不同时间上,波束指向的角度是不同的,这样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波束是一个扫描的过程。波束在预定义的方向上以固定的周期进行传送。
在5G技术中,一些重要的流程也运用到了波束扫描,例如在小区搜索和初始随机接入过程中,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需要与基站进行下行同步并接收系统消息,其中同步信号和系统消息块SSB(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块(或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就是采用波束扫描技术以固定的周期进行扫描和发送。周期可以是5ms、10ms、20ms、40ms、80ms或者160ms。无论选择哪个周期,基站需在5ms内完成全部SSB扫描波束的发送,即在周期的一段5ms范围内,基站对整个覆盖范围进行一次SSB波束扫描,而下一次的扫描将在下个周期进行。
图2为SSB波束划分示意图,周期内SSB的最大数目和时域发送位置由子载波间隔和频段决定,以图2为例,5G小区子载波间隔为30khz,频段范围在3GHZ到6GHZ之间,规划了8个SSB,根据以上设置,所有SSB的发送图案由3gpp协议中对应的公式{4,8,16,20}+28*n生成,其中n=1和2,得到在一个半帧即5ms内8个SSB起始符号数为{4,8,16,20,32,36,44,48},SSB索引=0~7。在时域上,每5ms中的所有SSB称为ss burst(同步信号突发),其按照SSB发送周期进行周期性传输。SSB周期是5ms的倍数,因此在SSB周期大于5ms时,周期内ssburst的起始点也会有多种选择。在空域上,基站采用预设基带数字权值来生成多个不同方向的窄波束,结合时域上的SSB索引进行波束扫描。
在同步信号接收以及后续的系统消息接收、paging(寻呼)、随机接入、切换、波束管理等过程,都会受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影响,所需的信道相关信息如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SINR(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Ratio)等都是根据相应的扫描波束测量获得,因此扫描波束规划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测量值,进而影响到相关重要流程
目前针对5G的扫描波束规划,业内多采用单小区独立静态规划,按照一定规划准则在理论上能够规划出扫描波束合适的时频域资源来减少邻区干扰等问题。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在空间域上,波束规划与实际现网环境紧密联系,首次的规划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每个小区都需要进行多次的测试和上站调整来完成波束方向的细化,这样对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用以解决波束调整不能自动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法,包括:
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确定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
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
实施中,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是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接入失败,或者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乒乓切换时,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
实施中,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包括: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最优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和/或,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来自不同小区的扫描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场景结合各小区实际场景规划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实施中,在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后,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组合:
各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上与相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错开;或,
各小区边缘发送SSB的扫描波束在时域上与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在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刻上与邻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在频域上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错开。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站,基站中包括: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确定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
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
收发机,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实施中,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是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接入失败,或者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乒乓切换时,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
实施中,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包括: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最优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和/或,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来自不同小区的扫描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场景结合各小区实际场景规划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实施中,在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后,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组合:
各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上与相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错开;或,
各小区边缘发送SSB的扫描波束在时域上与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在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刻上与邻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在频域上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错开。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装置,包括:
波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UE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
波束调整模块,用于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波束调整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选择了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来作为扫描波束调整的依据,因此能够根据这些状态值来控制覆盖不足以及过覆盖,能够将扫描波束调整到合理的位置上,从而有效的减少越区覆盖、乒乓切换以及邻区干扰等问题;
进一步的,由于依据的是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并据此可以进行自动调整,因此能够极大的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背景技术中扫描波束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SSB波束划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调整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扫描波束联合规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动态调整的波束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扫描波束规划与实际现网环境紧密联系,首次的规划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每个小区都需要进行多次的测试和上站调整来完成波束方向的细化,这样对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案,用以动态的调整扫描波束,方案中,根据UE路测上报等数据来动态的调整扫描波束的覆盖范围,以达到减少越区覆盖、乒乓切换以及邻区干扰等问题,从而能够极大的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为波束调整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301、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步骤302、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步骤303、确定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
步骤304、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
实施中,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是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接入失败,或者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乒乓切换时,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
具体的,覆盖不足就容易接入失败,这里的接入包括边缘UE的初始接入或邻小区切换进来时接入;而过覆盖就容易造成乒乓切换等,由于频繁切换影响速率因而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可以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来调整扫描波束,使得重叠覆盖区域既不覆盖不足也不过覆盖。
实施中,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包括: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最优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和/或,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来自不同小区的扫描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
具体的,基站会有多个扫描波束,虽然每个波束指向不同的方向,但某一区域内仍然会收到多个波束的信号,在该区域内信号最强的那一个即为最优波束,具体如何判断最优波束可以按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判断,下述实例中也将会给出说明。
下面结合扫描波束规划的实例进行说明。
一、首先,实施中可以根据预设的场景结合各小区实际场景规划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具体的,可以引入例如场景化机制,即根据不同场景配置不同的波束图样来适配各种典型的覆盖场景,如空旷地场景、密集城区室外场景、高层楼宇场景等。例如表1所示:
表1:扫描波束场景化示意
Figure BDA0002241431080000071
在扫描波束初始规划时,针对不同的场景,可以选择对应的场景波束进行初步波束规划,即在确定规划场景后选择相对应的场景波束,如在楼宇场景就直接调用场景2的配置,此时配置3个水平波束,5个垂直波束,波束偏向于对高楼进行扫描大范围垂直角度的扫描。
二、对扫描波束时频资源的规划。
具体的,初步选定场景后,波束数量和波束方向大致已确定,此时会对个波束进行时频资源规划,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之一或其组合来进行:
1)各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上与相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错开。
实施中,可以将小区SSB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上与相邻小区错开,根据3GPP协议,SSB上参考信号的频域偏移计算如表2所示:
表2:SSB参考信号位置计算
Figure BDA0002241431080000081
表中的v值表示小区物理ID模4的结果,由此可见SSB中,参考信号的频域偏移值有4个,并且与小区规划的PCI(物理层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y)强相关。因此在做小区PCI规划时保证相邻小区的PCI模4不相等即可。
2)各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错开。
实施中,可以将小区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与邻小区错开。
SSB发送周期是5ms的倍数,当本小区周期配置大于5ms时,ss Burst所在5ms起始点会有多个选择,如现阶段各厂商的SSB默认周期为20ms,那么SSB起始点会有1ms、6ms、11ms、16ms这4个选择。在ss Burst规划时,尽量保证能够与邻小区的ss Burst起始点位置错开。
如果不能错开,可以依赖单个SSB的扫描波束规划来做时域错开。
3)各小区边缘发送SSB的扫描波束在时域上与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错开。
实施中,可以将小区边缘SSB波束时域上与邻小区错开。
具体的,如果无法避免本小区与邻区的ss Burst起始点重合,那么可以在规划本小区扫描波束时,联合邻小区一起规划,协作制定扫描波束图谱,目标是保证多个小区的波束不会同一时间扫向某一边缘区域,尽量保证同一时间上只有一个小区的扫描波束扫过。
图4为扫描波束联合规划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联合规划扫描波束时,同一时间发送的波束用相同底色表示,可以看到当经过联合规划,同一时间上,两个相邻小区扫描波束打向的区域是不同的,而在同一边缘区域上,不同小区扫描波束到达的时间也是不同,这样就能够保证小区间扫描波束的时域错开。
4)各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在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刻上与邻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错开。
实施中,可以将系统消息、paging消息的发送波束与邻小区错开。
系统消息和paging消息也是以扫描波束的形式进行发送,波束的个数和图案与SSB波束一致,即每一个SSB波束都有一个对应的系统消息波束和paging波束,只是发送周期和发送时刻不同。因此小区间在错开ss Burst之外,系统消息和paging消息也可以尽量错开,如果实在无法错开,那么系统消息和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图样顺序可以沿用SSB扫描波束相同的规划图样,只是沿用扫描波束顺序相同即可,波束扫描的周期和起始点可自行规划。
5)各小区的扫描波束在频域上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错开。
实施中,可以将扫描波束在频域上与邻小区错开。
SSB波束频域位置可配,但仅位于同步raster(光栅)上。在3GPP协议中,GSCN(全球同步信道号,Global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Number)对应同步raster,UE在GSCN频点上,对SSB进行搜索。因此相邻小区的GSCN可以配置有一定间隔以保证SSB在频域上错开。
同理,在资源调度中,也可以对系统消息和paging消息调度频带位置进行规划以保证在小区间的扫描波束在频域上能错开。
三、对扫描波束的调整。
时频域资源规划完成后,已基本保证能解决邻区干扰问题,则可以再根据小区间实际的地理环境和业务需求进行空间域的动态局部调整。
在扫描波束初步规划后,小区边缘重叠区的波束构成基本确定,该区域内UE能够识别出各小区最优SSB索引,基站也能够通过UE的切换和随机接入来获取此处最优波束索引。因此路测中UE在此重叠区的行为和性能就能够反映出最优波束规划的效果。基站通过对UE接入和切换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来得到扫描波束调整策略,从而能做到动态的对扫描波束进行调整以达成预期的目标。也即:
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接入失败,或者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乒乓切换时,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
图5为波束动态调整的波束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站可以根据UE接入和切换次数统计量来确定波束调整方向,通过动态的调整窄波束的赋形权值来改变波束水平和垂直角度,从而能够控制过覆盖以及覆盖不足,使得UE既不会容易出现接入失败,也不容易出现乒乓切换。
下面以接入失败次数以及乒乓切换次数为例来说明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以接入失败次数以及乒乓切换次数为例是因为较为容易实施,以及比较常见,所以这里以接入失败次数以及乒乓切换次数为例;但是,从理论上来说,用其它的参数值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够确定覆盖区域是处于覆盖不足或者过覆盖的状态的参数值均可使用,接入失败次数以及乒乓切换次数仅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具体如何实施本发明,但不意味仅能使用这些参数,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实践需要来确定相应的参数。
UE在重叠区行为包括切换以及切换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基站可以对进出方向的乒乓切换概率、切换成功率进行统计。对基站范围内的UE行为进行加权统计,例如:
当出现一次接入失败时,接入失败的统计值N+1=统计值N+5;
当出现一次切出乒乓切换时,乒乓切换的统计值N+1=统计值N–1。
对统计值进行维护,并设定门限1和门限2。
对于门限1、门限2具体的实施可以如下:
在设定门限1和门限2时,例如可以控制路测UE在边缘重叠区域来回移动发生切换100次,如发生多次接入失败,少量乒乓,那么统计值会为正数,可设置门限1为20,如来回切换100次统计值超过了20,那么超过门限1,触发后续动作。反之亦然,设置门限-10,如100次切换内统计值小于-10,那么触发后续调整波束的动作。
在统计接入次数时,包括切换过程中的随机接入,也包括初始接入;不过在路测中这里可以认为指的就是切换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切换指的是切换行为,乒乓切换统计量就是发生乒乓切换的次数,即切换到本小区未作停留马上又切回原来的小区。
例中的统计值N+5、统计值N-1中选用的+5、-1仅是举例的值,该值是可以根据经验值来确定的,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实践取恰当的值。
在统计“乒乓切换”的次数时,统计的是一定数量(如100次)切换下的发生乒乓切换的次数,乒乓切换与接入失败是两个不同的行为,分别进行统计。
统计时选用的UE,可以是路测UE,也可以是真实的非路测UE。在初始建网时,可以先用路测UE的统计数据来进行调整,后续网络正常运行时,可以用基于真实UE的统计量来对波束进行微调和修正。
通过控制门限1、门限2界定的范围,基站可以通过UE行为统计值来动态获取边界理想的覆盖,也即这个理想情况就是统计值会不高于门限1也不低于门限2。
由门限1、2来界定的区域既不会“覆盖不足”也不会“过覆盖”,覆盖不足就容易接入失败,这里的接入包括边缘UE的初始接入或邻小区切换进来时接入。过覆盖就容易造成乒乓切换,影响用户体验(频繁切换影响速率)。设置的两个门限一个表示覆盖不足,一个表示过覆盖。用这两个门限界定的区域就表示既不覆盖不足也不过覆盖。
在调整时,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包括: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最优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和/或,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来自不同小区的扫描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
具体的,实例中,在调整时,会先调整垂直方向,再调整水平方向,这是因为实例是以水平覆盖场景为例来进行说明,此场景调整水平波束对全局规划造成的影响会更大,因此先做垂直的调整。当然,如在垂直覆盖为主的场景下,会建议先调整水平波束。
实施中,基站维护切换区最优波束的垂直角度,根据上述统计值进行垂直角度的调整。基站间共同维护UE切换区测量到的本小区和邻小区最优波束夹角,根据上述统计值进行水平角度的调整。
具体的,门限1和2用来触发基站进行波束调整,周期进行统计,如统计结果超过门限则定量进行调整,下个统计周期如还超过门限,则继续调整。调整波速的粒度和策略在实例中还会进行描述。
在具体实施中,并不是只能设置门限1、门限2,是可以设置多个门限的,这样可以划分多个数值区间,看统计值落在哪个区间下,每个数值区间有着不同的调整策略和粒度。如设置门限1、1A、2、2A,当统计值大于1而小于1A则按常规调整,波束角度调整的粒度为1°,如统计值大于1A,则调整粒度为2°等。
在上述说明下,在具体运用到设置了门限1、门限2的具体实例中,则可以如下:
当统计值大于门限1时,说明切换重叠区的扫描波束覆盖不足,需要对最优波束进行调整,波束的索引值通过UE切换测量上报和切换随机接入获取,对此SSB索引值对应的波束方向进行调整,首先减少垂直方位角1°,如一段时间内统计值还未降到门限1以下,则通过修改波束权值来调整水平波束,将两个形成重复覆盖区域的小区之间的最优波束夹角增加1°,以此循环,最终达到增大两个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当统计值小于门限2时,说明在重叠区的扫描波束过覆盖,需要对最优波束进行调整,波束的索引值通过UE切换测量上报和切换随机接入获取,对此SSB索引值对应的波束方向进行调整,首先增大垂直方位角1°,如一段时间内统计值还未升到门限2以上,则通过修改波束权值来调整水平波束,将两个形成重复覆盖区域的小区之间的最优波束夹角减少1°,以此循环,最终达到降低两个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当通过N次调整统计值仍然不能满足门限要求时,基站可以重新规划扫描波束场景。
例中,角度调整是一个统计周期调整1°,每个周期都会进行调整,当调整超过5°还没有效果时,就调整波束方向(如垂直调整→水平调整)。1°、5°这是取值是根据经验而来的,实践中可以根据经验或者需求选用其他数值。
例中选取两个形成重复覆盖区域的小区之间的最优波束时,由于基站会有多个扫描波束,虽然每个波束打向不同的方向,但某一区域内仍然会收到多个波束的信号,在该区域内信号最强的那一个即为最优波束。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波束调整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于这些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波束调整方法相似,因此这些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时,可以按如下方式实施。
图6为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站中包括:
处理器600,用于读取存储器6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确定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
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
收发机610,用于在处理器6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实施中,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是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接入失败,或者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乒乓切换时,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
实施中,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包括: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最优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和/或,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来自不同小区的扫描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场景结合各小区实际场景规划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实施中,在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后,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组合:
各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上与相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错开;或,
各小区边缘发送SSB的扫描波束在时域上与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在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刻上与邻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在频域上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错开。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6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20可以存储处理器6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装置,包括:
波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UE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
波束调整模块,用于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
实施中,波束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时,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接入失败,或者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乒乓切换时,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
实施中,波束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时,包括: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最优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和/或,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来自不同小区的扫描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规划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场景结合各小区实际场景规划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实施中,规划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后,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前,按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组合进行规划:
各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上与相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错开;或,
各小区边缘发送SSB的扫描波束在时域上与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在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刻上与邻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在频域上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错开。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波束调整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具体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波束调整方法的实施。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确定重叠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UE;
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是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接入失败,或者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乒乓切换时,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包括: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最优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和/或,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来自不同小区的扫描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场景结合各小区实际场景规划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后,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组合:
各小区发送同步信号块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上与相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的同步信号突发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错开;或,
各小区边缘发送SSB的扫描波束在时域上与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寻呼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在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刻上与邻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在频域上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错开。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基站中包括: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确定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
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
收发机,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是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接入失败,或者根据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确定UE容易发生乒乓切换时,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对扫描波束的波束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包括: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最优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和/或,
调整重叠覆盖区域内来自不同小区的扫描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场景结合各小区实际场景规划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后,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组合:
各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上与相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上的参考信号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的ss Burst所在的5ms起始点错开;或,
各小区边缘发送SSB的扫描波束在时域上与邻小区发送SSB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在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刻上与邻小区发送系统消息或paging消息的扫描波束错开;或,
各小区的扫描波束在频域上与邻小区的扫描波束错开。
11.一种波束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波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小区用于波束扫描的扫描波束;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扫描波束的重叠覆盖区域;
UE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
波束调整模块,用于根据重叠覆盖区域内的UE的接入状态和/或切换状态调整扫描波束。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911001367.4A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Pending CN112770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1367.4A CN112770394A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1367.4A CN112770394A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0394A true CN112770394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691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1367.4A Pending CN112770394A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03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163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最优波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9930A1 (en) * 2008-12-23 2010-06-24 Bo Hagerma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vertical tilt antenna beam sweeping
US20170070937A1 (en) * 2014-12-15 2017-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high-frequency communication
CN108337687A (zh) * 2017-01-19 2018-07-27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发射和/或接收波束的波束形成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190124587A1 (en) * 2016-04-27 2019-04-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Transmitting Discovery-Related Signals from a Transmission Point to a User Equipment
US20190132029A1 (en) * 2016-04-12 2019-05-02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mmon control signals i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181943A1 (en) * 2017-12-11 2019-06-13 RF DSP Inc. Distributed wireless antennas and millimeter wave scanning repeat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9930A1 (en) * 2008-12-23 2010-06-24 Bo Hagerma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vertical tilt antenna beam sweeping
US20170070937A1 (en) * 2014-12-15 2017-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high-frequency communication
US20190132029A1 (en) * 2016-04-12 2019-05-02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mmon control signals i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124587A1 (en) * 2016-04-27 2019-04-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Transmitting Discovery-Related Signals from a Transmission Point to a User Equipment
CN108337687A (zh) * 2017-01-19 2018-07-27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发射和/或接收波束的波束形成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190181943A1 (en) * 2017-12-11 2019-06-13 RF DSP Inc. Distributed wireless antennas and millimeter wave scanning repeat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163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最优波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0375B1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vertical tilt antenna beam sweeping
US1020089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s in transmission gaps
CA2595650C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mproved handover by muting interfering nodes
Lee et al. Effects of time-to-trigger parameter on handover performance in SON-based LTE systems
US9451522B2 (e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US10425875B2 (en) Network-side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blind area management method
US11395200B2 (en) Termi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13021740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for Resource Coordination Processing
EP250935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neighboring cell information
KR19990070061A (ko) 코드 분할 다중 접속 네트워크내의 교환국간 하드 핸드오프의최적화 방법
WO2012093366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neighbor cell relation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699037B (zh) 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5813216B (zh) 一种基站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2929893A (zh) 一种接收波束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2770394A (zh)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CN102647752B (zh) 控制用户设备进行测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Huang et al. A downlink ICIC method based on region in the LTE-Advanced system
EP2782390B1 (en) 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3200686B (zh) 调整载波频点的方法、无线网络控制器和基站
CN102647743B (zh) 控制用户设备进行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Charriere et al. Optimum channel selection strategie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in high traffic tdma-based networks with distributed coverage
CN108156667B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55927B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109924A1 (zh) 控制用户设备进行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On Delay Compensation for HSPA+ HetNet Decoup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