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0303A - 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0303A
CN112770303A CN202011451105.0A CN202011451105A CN112770303A CN 112770303 A CN112770303 A CN 112770303A CN 202011451105 A CN202011451105 A CN 202011451105A CN 112770303 A CN112770303 A CN 112770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luetooth module
meeting
bluetooth
ord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11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0303B (zh
Inventor
李响
胡鑫平
李林涛
刘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rui T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rui T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rui T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rui T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11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03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0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0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0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0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涉及无线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开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蓝牙模块;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确定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向第二蓝牙模块发起配对请求;第二终端接收配对请求,并返回同意配对;第一终端将会面的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会面操作界面,以使第二终端的用户通过操作界面填写所述订单信息,第二终端将填写后的订单信息返回给第一终端,并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订单信息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则会面成功。蓝牙模块的传输距离有限,蓝牙配对成功即会面成功,通过蓝牙模块,更加高效准确的完成会面真实性验证。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保险业务人员在线下进行拜访活动时,由于保险业务人员众多,通过传统的考勤打卡无法真实有效的判断处业务人员是否真的与客户进行了面对面的拜访,也就无法保证保险业务的正常开展和保险业务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损害到保险公司的财产利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包括:
S0,第一终端开启第一蓝牙模块;
S1,第二终端开启第二蓝牙模块;
S2,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向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发起配对请求;
S3,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配对请求,并返回同意配对;
S4,所述第一终端将会面的订单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S5,所述第二终端显示会面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通过所述操作界面填写所述订单信息;
S6,所述第二终端将填写后的所述订单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和服务器;
S7,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订单信息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第一终端通过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进行配对,并向与第二终端发送订单信息,第二终端能够接收并进行处理,蓝牙模块的传输距离有限,蓝牙配对成功即会面成功,通过蓝牙模块,更加高效准确的完成会面真实性验证。
进一步地,在S1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NFC的P2P模式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
在S1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在开启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NFC的P2P模式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通过发送虚拟礼品包的方式让客户主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不需要再重复提醒客户打开蓝牙模块,或者客户在提示开启蓝牙时出现误操作,导致后续配对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让客户主动准确地打开蓝牙模块。
进一步地,在S0之后,还包括: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触发信息;
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
在S1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在开启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通过发送虚拟礼品包的方式让客户主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不需要再重复提醒客户打开蓝牙模块,或者客户在提示开启蓝牙时出现误操作,导致后续配对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让客户主动打开蓝牙进行配对。
通过服务器来发送,实现了当第二终端没有NFC装置时,也能主动开启蓝牙进行配对。
进一步地,当通过NFC的P2P模式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时,还包括:请求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预设ID信息;
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所述预设ID信息;
所述S2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向蓝牙模块名称为所述预设ID信息的蓝牙模块直接发起配对请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向装置身份为所述预设ID信息的蓝牙模块直接发起配对请求,就不不需要再进行蓝牙模块搜索,就能够实现精准配对,大大提高了配对效率,还减少资源损耗。
进一步地,所述S2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订单信息后之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如果验证没有通过,则确定真实会面不成功。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服务器通过对订单信息进行验证,能够,进一步验证了会面场景的真实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第一终端中内置一个第一蓝牙模块,所述第二终端中内置一个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开启第一蓝牙模块;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开启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向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发起配对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配对请求,并返回同意配对;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将会面的订单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显示会面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通过所述操作界面填写所述订单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将填写后的所述订单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订单信息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第一终端通过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进行配对,并向与第二终端发送订单信息,第二终端能够接收并进行处理,蓝牙模块的传输距离有限,蓝牙配对成功即会面成功,利用蓝牙技术,更加高效准确的完成会面真实性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终端中内置一个NFC;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通过内置的NFC的P2P模式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在开启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NFC的P2P模式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通过发送虚拟礼品包的方式让客户主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不需要再重复提醒客户打开蓝牙模块,或者客户在提示开启蓝牙时出现误操作,导致后续配对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让客户主动准确地打开蓝牙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触发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在开启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通过发送虚拟礼品包的方式让客户主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不需要再重复提醒客户打开蓝牙模块,或者客户在提示开启蓝牙时出现误操作,导致后续配对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让客户主动打开蓝牙进行配对。
通过服务器来发送,实现了当第二终端没有NFC装置时,也能主动开启蓝牙进行配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预设ID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所述预设ID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向蓝牙模块名称为所述预设ID信息的蓝牙模块直接发起配对请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向模块身份为所述预设ID信息的蓝牙模块直接发起配对请求,就不需要再进行蓝牙模块搜索,就能够实现精准配对,大大提高了配对效率,还减少资源损耗。
进一步地,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订单信息后之后,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如果验证没有通过,则确定真实会面不成功。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服务器通过对订单信息进行验证,能够,进一步验证了会面场景的真实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包括:S0,第一终端开启第一蓝牙模块;
S1,第二终端开启第二蓝牙模块;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为保险业务代理人的手持终端,第二终端可以为客户的手持终端。
S2,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确定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向第二蓝牙模块发起配对请求;
在某实施例中,在S2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搜索其他蓝牙模块,确定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后,并发起配对请求;
在S2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蓝牙模块名称直接选择匹配的蓝牙模块,并发送配对请求。
S3,第二终端接收配对请求,并返回同意配对;
S4,第一终端将会面的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
S5,第二终端显示会面操作界面,以使第二终端的用户通过操作界面填写订单信息;
S6:第二终端将填写后的订单信息返回给第一终端和服务器;
S7:服务器在接收到订单信息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
本方案通过第一终端通过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进行配对,并向与第二终端发送订单信息,第二终端能够接收并进行处理,蓝牙模块的传输距离有限,蓝牙配对成功即会面成功,利用蓝牙技术,更加高效准确的完成会面真实性验证。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在S1之前,还包括:
第一终端通过NFC的P2P模式向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
在S1之后,还包括:
第二终端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后接收虚拟礼品包。
本方案通过NFC的P2P模式向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通过发送虚拟礼品包的方式让客户主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不需要再重复提醒客户打开蓝牙模块,或者客户在提示开启蓝牙时出现误操作,导致后续配对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让客户主动准确地打开蓝牙模块。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在S0之后,还包括: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触发信息;
服务器在接收到触发信息之后,向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
在S1之后,还包括:
第二终端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后接收虚拟礼品包。
本方案通过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通过发送虚拟礼品包的方式让客户主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不需要再重复提醒客户打开蓝牙模块,或者客户在提示开启蓝牙时出现误操作,导致后续配对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让客户主动打开蓝牙进行配对。
通过服务器来发送,实现了当第二终端没有NFC装置时,也能主动开启蓝牙进行配对。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
当通过NFC的P2P模式向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时,还包括:请求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蓝牙模块的预设ID信息;
还包括:
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返回预设ID信息;
S2包括:
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向蓝牙模块名称为预设ID信息的蓝牙模块直接发起配对请求。
本方案通过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向装置身份为预设ID信息的蓝牙模块直接发起配对请求,就不不需要再进行蓝牙模块搜索,就能够实现精准配对,大大提高了配对效率,还减少资源损耗。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S2之前还包括:
第一终端将第一身份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在服务器在接收到订单信息后之后,还包括:
服务器从订单信息中获取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信息;
将第二身份信息与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一致,则确定真实会面成功,如果比对结果不一致,则确定真实会面不成功。
本方案通过将第二身份信息与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一致,则配对对象正确,实现了配对对象与实际会面的对象一致,保证了会面的有效性,进一步验证了会面场景的真实性。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在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订单信息后之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如果验证没有通过,则确定真实会面不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在某实施例中,订单信息可以包括:会面请求,会面查询请求,代理人id,客户id,代理人经度,代理人纬度,客户经度,客户纬度,会面形式,例如:见面拜访,礼物拜访,礼物发放,客户评价,代理人发起时间,过期时间,客户响应时间,记录状态,活动id以及奖品名称。
在某实施例中,服务器对订单信息进行验证,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1.1)服务器获取第一终端的会面请求;其中,会面请求可以为终端APP上会面请求名称。
步骤1.2)服务器判断会面请求是否包括指定的经营活动类型,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1.3)服务器判断会面请求是否是活动并且有活动id,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1.4)服务器判断会面请求是否包括实物,若否则继续下一步,若是则判断该请求是否包括健康币需求条件或有获奖名称,若包括则继续下一步,若不包括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1.5)服务器判断会面请求是否包括经纬度信息,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1.6)服务器判断会面请求是否包括客户id,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1.7)服务器判断该会面请求包括第二终端是否为系统可查到客户,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会面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1.8)服务器判断会面请求是否有代理人对客户会面有效记录,若否则继续下一步,若是则说明该记录已创建过,此次请求为重复创建同一个记录,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1.9)服务器当会面请求包括获奖id时,判断获奖id对应的第二终端和状态是否正确,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具体地,服务器判断获奖id对应的用户和状态是否正确包括判断这个第二终端是否确认获奖,并且获奖的状态是否还是未发奖的状态。
步骤1.10)服务器创建初始化会面记录。
其中,在会面请求异常时,确定真实会面不成功。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1.1,第一终端根据其用户的指令选择要会面的客户,输入经营信息,发起会面请求。
可选地,所述经营信息包括给客户打电话介绍保险产品、定期拜见客户、对意向投保用户进行礼物拜访以及对参加保险发售活动获奖客户做活动发奖等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
步骤2.1.2,服务端对收到的会面请求进行校验,校验异常返回给第一终端重新进行步骤2.1.1,校验通过的,初始化会面记录。
可选地,所述会面记录可以包括:代理人id,客户id,代理人经度,代理人纬度,客户经度,客户纬度,会面形式,例如:见面拜访,礼物拜访,礼物发放,客户评价,代理人发起时间,过期时间,客户响应时间,记录状态,活动id以及奖品名称。
步骤2.1.3,代理人和客户进行线下客户经营活动。
步骤2.1.4,代理人在客户反馈会面结果期间或之后通过第一终端发起会面查询请求,如果有异常或者空结果重新到步骤2.1.1发新请求。
可选地,服务器对订单信息进行验证,还可以包括:
步骤1.11)服务器获取第二终端的会面查询请求;
步骤1.12)服务器判断该查询请求是否包括记录id,若否则进入步骤1.13,若是则进入步骤1.14;
步骤1.13)服务器查询第一终端初始化会面记录,过滤记录中第二终端已响应完成的记录,过滤记录后更新记录状态为成功(SUCCESS),响应记录以及对应的第二终端的信息;
步骤1.14)服务器查询该id的会面记录,若记录存在则进入下一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1.15)服务器判断第一终端是否与记录一致,若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1.16)服务器判断记录是否过期,若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判定为空记录并将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1.17)服务器判断记录状态是否有效,当为无效时,将查询到的记录发送至第一终端,更新记录状态为成功(SUCCESS),获取响应记录以及对应的第二终端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是可以发起查询的,此时没有记录id,在生成记录id后会把生成的记录id返回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可以用记录id进行查询,而在刚创建记录,记录id还没有返回给第一终端时,可在返回查询结果时告知第二终端请求成功。
服务器记录状态随着经营活动的进行状态更新,包括初始化即,刚创建记录状态;成功即,正常完成会面流程的最终状态;拒绝即,客户拒绝会面的最终状态;找到即,代理人和客户在各自app找到对方的中间状态;距离远即,代理人和客户因为距离原来不是有效的见面是一个中间状态,通过代理人和客户调整距离后调整为找到状态;定位异常即,因为上传不了位置信息导致不能平判断代理人和客户的距离导致的异常状态,如果客户通过打开手机定位功能可以上传位置,还可以转成其他状态,也可能应为一直上传不了位置而导致失败是最终状态;健康币不足即,因为兑换实物需要用客户的健康币进行兑换,因为客户的健康币不足导致无法完成会面记录而导致的异常状态,可通过用户通过其他活动赚取健康币,此满健康币抵扣条件转成其他状态,也可能因为一直满足不了健康币抵扣,导致此状态是最终状态。
可选地,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对订单信息进行验证,还包括:
步骤2.2.1,第二终端可以通过手机摇一摇方式上传自己位置,发起会面查询请求;
步骤2.2.2,服务器对该会面查询请求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没通过,则确定真实会面不成功。
可选地,服务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2.2.2:
步骤1.18)获取第二终端的会面查询请求;
步骤1.19)判断该查询请求是否上传经纬度信息,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步骤1.20)根据第二终端id判断是否是系统用户,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步骤1.21)判断是否有最新一条对比第二终端的会面记录,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具体地,步骤1.21)用于判断该第二终端是否是参与会面的用户。
步骤1.22)判断最新记录的状态是否已经结束,若否则进入下一步,若是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具体地,步骤1.22)用于校验第二终端是否在完成同一个会面记录,例如第二终端在app端同时点了两次提交会面记录。当前一个请求完成后,后一个请求就是无效的
步骤1.23)判断最新记录是否已经超过时间限制,若否则进入下一步,若是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会面记录从创建开始在限制时间内完成才算有效,例如从创建会面记录开始,60分钟内此条记录都是有效的。
步骤1.24)判断第一终端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值,若否则更新记录状态为FIND(找到),向第二终端发送会面记录id和相关第一终端,若是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针对上述方案,在记录异常信息后,确定真实会面不成功。
具体地,判断第一终端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值是通过基于定位的会面的判断方法进行判断,预设距离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100米或400米。
步骤2.2.3,在步骤2.2.2查到发起会面第一终端后,第二终端参与线下第一终端的客户经营活动。
步骤2.2.4,第二终端在2.2.3基础上反馈会面的结果,第二终端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拒绝,在接受后需要第二终端返回对此次活动的满意程度调查。
可选地,服务器在步骤2.2.4中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25)获取第二终端的反馈结果请求;
步骤1.26)判断是否存在反馈会面的记录,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向第二终端发送异常提示;
步骤1.27)检验此时会面状态是否是FIND,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向第二终端发送异常提示;
步骤1.28)判断是否记录还未超过时间限制,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向第二终端发送异常提示;
步骤1.29)判断是否是需要抵扣健康币的活动,若是则进入步骤1.30,若否则进入步骤1.31;
步骤1.30)判断是否抵扣健康币,若是则进入步骤1.31),若否则向第二终端发送异常提示;
步骤1.31)更改会面记录状态,保存其他反馈结果,判定反馈结果请求处理成功。
上述验证方法由app参与者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共同参与才可以完成一次会面记录,可以有效防止线下经营活动作弊行为,且会面数据伴随app参与者的参与由系统自动产生,节省人力物力,经营活动数据化,活动产生的数据可用于可视化展示,报告统计,督导,数据比对等用途。
在某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1、第一蓝牙模块110、第二终端12、第二蓝牙模块120和服务器13;
第一终端11开启第一蓝牙模块110;
第二终端12开启第二蓝牙模块120;
第一终端11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110确定第二终端12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120,向第二蓝牙模块120发起配对请求;
第二终端12用于接收配对请求,并返回同意配对;
第一终端11用于将会面的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12;
第二终端12用于显示会面操作界面,以使第二终端12的用户通过操作界面填写订单信息;
第二终端12将填写后的订单信息返回给第一终端11和服务器13;
服务器13在接收到订单信息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
本方案通过第一终端11通过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12进行配对,并向与第二终端12发送订单信息,第二终端12能够接收并进行处理,蓝牙模块的传输距离有限,蓝牙配对成功即会面成功,利用蓝牙技术,更加高效准确的完成会面真实性验证。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
第一终端11还用于通过NFC的P2P模式向第二终端12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第二终端12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120;
第二终端12还用于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120后接收虚拟礼品包。
本方案通过NFC的P2P模式向第二终端12发送虚拟礼品包,通过发送虚拟礼品包的方式让客户主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120,不需要再重复提醒客户打开蓝牙模块,或者客户在提示开启蓝牙时出现误操作,导致后续配对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让客户主动准确地打开蓝牙模块。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
第一终端11用于向服务器13发送触发信息;
服务器13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息之后,向第二终端12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第二终端12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120;
第二终端12还用于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120后接收虚拟礼品包。
本方案通过服务器13向第二终端12发送虚拟礼品包,通过发送虚拟礼品包的方式让客户主动开启第二蓝牙模块120,不需要再重复提醒客户打开蓝牙模块,或者客户在提示开启蓝牙时出现误操作,导致后续配对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让客户主动打开蓝牙进行配对。
通过服务器13来发送,实现了当第二终端12没有NFC装置时,也能主动开启蓝牙进行配对。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
第一终端11还用于请求第二终端12发送第二蓝牙模块120的预设ID信息;
第二终端12还用于向第一终端11返回预设ID信息;
第一终端11还用于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110向蓝牙模块名称为预设ID信息的蓝牙模块直接发起配对请求。
本方案通过第一终端11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110向模块身份为预设ID信息的蓝牙模块直接发起配对请求,就不不需要再进行蓝牙模块搜索,就能够实现精准配对,大大提高了配对效率,还减少资源损耗。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
第一终端11还用于将第一身份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3;
服务器13在接收到订单信息后之后,服务器13还用于从订单信息中获取第二终端12的第二身份信息;
服务器13还用于将第二身份信息与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一致,则确定真实会面成功,如果比对结果不一致,则确定真实会面不成功。
本方案通过将第二身份信息与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一致,则配对对象正确,实现了配对对象与实际会面的对象一致,保证了会面的有效性,进一步验证了会面场景的真实性。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含如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可选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是与在先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产品实施例,对于产品实施例中各可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可以参考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读者应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步骤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步骤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步骤,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上述方法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0,第一终端开启第一蓝牙模块;
S1,第二终端开启第二蓝牙模块;
S2,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向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发起配对请求;
S3,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配对请求,并返回同意配对;
S4,所述第一终端将会面的订单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S5,所述第二终端显示会面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通过所述操作界面填写所述订单信息;
S6,所述第二终端将填写后的所述订单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和服务器;
S7,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订单信息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NFC的P2P模式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
在S1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在开启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之后,还包括: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触发信息;
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
在S1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在开启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NFC的P2P模式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时,还包括:请求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预设ID信息;
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所述预设ID信息;
所述S2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向蓝牙模块名称为所述预设ID信息的蓝牙模块直接发起配对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订单信息后之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如果验证没有通过,则确定真实会面不成功。
6.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第一终端中内置一个第一蓝牙模块,所述第二终端中内置一个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开启第一蓝牙模块;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开启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向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发起配对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配对请求,并返回同意配对;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将会面的订单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显示会面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通过所述操作界面填写所述订单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将填写后的所述订单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订单信息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中内置一个NFC;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通过内置的NFC的P2P模式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在开启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触发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虚拟礼品包,并提示在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前要开启所述第二终端内置的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在开启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接收所述虚拟礼品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预设ID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所述预设ID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通过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向蓝牙模块名称为所述预设ID信息的蓝牙模块直接发起配对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9所述的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订单信息后之后,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确定真实会面成功,如果验证没有通过,则确定真实会面不成功。
CN202011451105.0A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7703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1105.0A CN112770303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1105.0A CN112770303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0303A true CN112770303A (zh) 2021-05-07
CN112770303B CN112770303B (zh) 2021-12-07

Family

ID=75693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1105.0A Active CN112770303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030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8991A1 (en) * 2011-03-18 2012-09-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Improved device location detection
CN102802071A (zh) * 2012-08-24 2012-11-28 上海广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移动终端、多屏互动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049470A (zh) * 2015-05-22 2015-11-11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事件确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92336A (zh) * 2015-12-21 2016-05-1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联合采集传输方法及多智能设备和云端服务器
CN110971748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加快集合的方法、终端、系统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8991A1 (en) * 2011-03-18 2012-09-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Improved device location detection
CN102802071A (zh) * 2012-08-24 2012-11-28 上海广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移动终端、多屏互动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049470A (zh) * 2015-05-22 2015-11-11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事件确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92336A (zh) * 2015-12-21 2016-05-1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联合采集传输方法及多智能设备和云端服务器
CN110971748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加快集合的方法、终端、系统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0303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7397B2 (en) Processing of a user device game-playing transaction based on location
JP7430913B2 (ja) 価値のある電子装置を遠隔収集するための低コストのコンピュータ化した売店
US7469151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over the air (OTA) provisioning of soft cards on devices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ies
US20230282055A1 (en) Low-cos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remote coll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for value
CN111523109B (zh) 电子设备投保的校验方法和装置
US10217326B2 (en) Processing of a user device game-playing transaction based on location
US20180101827A1 (en) Processing of a user device game-playing transaction based on location
US9824340B2 (en) Processing of a user device game-playing transaction based on location
CA2847998A1 (en) Improvements on bearer ticket raffles
CN112770303B (zh) 一种通过蓝牙验证真实会面的方法和系统
WO2021228229A1 (zh) 电子设备的保险实现
CN111553801A (zh) 电子设备的保险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5447701A (zh) 采用生物测定来恢复客户移动设备中的口令
CN111429229A (zh) 一种快速下单及验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0880094A (zh) 一种电子合约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44104A (zh) 帐号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651704B (zh)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TWI836203B (zh) 電子設備的保險實現方法和裝置
CN107194481B (zh) 一种抽签预约方法及装置
EP2954940B1 (en) Communication of reward data between applications
US202303984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software use on an apparatus
CN111553802A (zh) 电子设备的保险实现方法和装置
JP6723589B1 (ja) 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それに用い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CN114926207A (zh) 一种权益兑换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6278893A (zh) 免扫码的充电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