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1704B -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1704B
CN112651704B CN202011448827.0A CN202011448827A CN112651704B CN 112651704 B CN112651704 B CN 112651704B CN 202011448827 A CN202011448827 A CN 202011448827A CN 112651704 B CN112651704 B CN 1126517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mode
mobile terminal
positioning
meeting
jud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488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1704A (zh
Inventor
李井娜
刘作来
孙晓光
刘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rui T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rui T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rui T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rui T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488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17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1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1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1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1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1Recording time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57Hybrid pos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该方法通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判断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从而判断是否满足会面条件,并通过对定位信号强度设立第一预设值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不同区域的边界区域,并对处于边界区域的用户,进行最优定位方式的切换判定,从而将多种定位方式进行有效结合使得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区域内提供准确的会面判定,进而能够对不同场景下的经营活动的真实有效性进行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险行业经营活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保险业务中,代理人对客户的经营活动通常在线下进行,比如定期拜见客户、对意向投保用户进行礼物拜访、对参加保险发售活动获奖客户做活动发奖等等,但这些经营活动中代理人与客户的会面是否真实有效难以监测,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通过GPS定位服务,判断用户是否进入指定位置范围的技术手段,但考虑到代理人与客户的会面通常是在繁华市区以及室内场所进行,使用单一的定位方式往往无法在各种复杂的区域内提供有效的定位服务,进而导致无法对会面是否真实有效进行判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
判断获取的第二移动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若是,则判定所述第一移动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端处于真实会面状态,若否,则判定所述第一移动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端不处于真实会面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获取过程包括:
利用第一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当所述第一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根据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计算第二定位方式的计数值Si
当所述计数值Si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利用所述第二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定位方式作为下一次所述获取过程的第一定位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定位信号强度设立第一预设值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不同区域的边界区域,并对处于边界区域的用户,进行最优定位方式的切换判定,从而将多种定位方式进行有效结合使得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区域内提供准确的会面判定,进而能够对不同场景下的经营活动的真实有效性进行监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计数值Si的计算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公式Si=DSi-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D为预设减少率;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公式Si=Si-1+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于定位信号在不同移动路径中的强度变化规律计算得到计数值Si并设立第二预设值,从而提高该定位方式的切换判定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计数值Si的计算过程还包括:
根据预设优先级从待选定位方式中得到优先定位方式,作为所述第二定位方式,其中,所述待选定位方式包括GPS定位方式、WIFI定位方式和基站定位方式中的至少两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上述三种定位方式进行结合,使得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方法在各种区域内都具有良好地准确性,从满足不同经营活动场景的需要。
进一步地,当所述待选定位方式包括WIFI定位方式时,还包括:
基于结合和声搜索方法的RBF优化神经网络建立WIFI定位模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该RBF优化神经网络与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方法进行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所述会面判定方法在室内区域的准确性,满足实际经营活动场景下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获取的第二移动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之前,还包括:
判断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是否与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相同,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获取的第二移动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重新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新的判定区域。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定位方式与相隔距离进行结合判断,从而将满足会面条件的情况进一步限制在,会面双方处于同一定位区域且距离较近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会面判定方法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包括:
根据第四预设值,获取以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中心的若干个边界点域;
根据所述若干个边界点域生成最小外接多边形,将所述最小外接多边形作为所述判定区域。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定第四预设值,从而使得所述会面判定方法能够满足不同经营活动场景下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端的会面请求,判断所述会面请求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根据所述会面请求,创建会面记录和对应所述会面记录的记录id,并将所述记录id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将校验异常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重新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端的会面请求,判断所述新的会面请求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创建会面记录之前,对会面请求进行校验,从而确保会面请求的正确有效,进而在保证会面真实有效的同时保证经营活动能够正确进行。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服务端,包括生成模块、计算模块和判断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的第二移动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若是,则判定所述第一移动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端处于真实会面状态,若否,则判定所述第一移动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端不处于真实会面状态;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利用第一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当所述第一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根据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计算第二定位方式的计数值Si,当所述计数值Si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利用所述第二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定位方式作为下一次所述获取过程的第一定位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定位信号强度设立第一预设值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不同区域的边界区域,并对处于边界区域的用户,进行最优定位方式的切换判定,从而将多种定位方式进行有效结合使得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区域内提供准确的会面判定,进而能够对不同场景下的经营活动的真实有效性进行监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模块还包括第一计算模块;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公式Si=DSi-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D为预设减少率,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公式Si=Si-1+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于定位信号在不同移动路径中的强度变化规律计算得到计数值Si并设立第二预设值,从而提高该定位方式的切换判定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预设优先级从待选定位方式中得到优先定位方式,作为所述第二定位方式,其中,所述待选定位方式包括GPS定位方式、WIFI定位方式和基站定位方式中的至少两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上述三种定位方式进行结合,使得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方法在各种区域内都具有良好地准确性,从满足不同经营活动场景的需要。
进一步地,还包括模型建立模块;
所述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结合和声搜索方法的RBF优化神经网络建立WIFI定位模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该RBF优化神经网络与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方法进行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所述会面判定方法在室内区域的准确性,满足实际经营活动场景下的需要。
进一步地,还包括区域判断模块,
所述区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是否与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相同,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调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实时获取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调用所述生成模块根据重新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新的判定区域。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定位方式与相隔距离进行结合判断,从而将满足会面条件的情况进一步限制在,会面双方处于同一定位区域且距离较近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会面判定方法的有效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及其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服务端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实时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
S2、判断实时获取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若是,则判定满足会面条件,若否,则判定不满足会面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实时获取过程包括:
利用第一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当所述第一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根据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计算第二定位方式的计数值Si
当所述计数值Si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利用所述第二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定位方式作为下一次所述实时获取过程的第一定位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数值Si的初始值可设置为零,当所述第一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可对所述计数值Si进行数值上的增加或减少计算得到新的计数值Si,例如可在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对所述计数值Si进行数值上的增加计算得到新的计数值Si,并通过对计数值Si设置的第二预设值控制定位方式的切换性能,显然,此时的第二预设值越大,则所述切换的可靠性越高,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以达到可切换条件。优选地,所述计数值Si的计算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公式Si=DSi-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D为预设减少率;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公式Si=Si-1+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同一位置的定位信号强度可能受环境影响而产生波动,因此可对同一位置的定位信号进行多次扫描,从而获得信号强度均值,此时预设减少率D可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825925910000081
计算得到,其中VS表示定位信号的扫描速度,V表示被定位用户的移动速度,例如当移动速度为0.5米/秒时,对定位信息信号在一秒内进行十次扫描,此时可得到预设减少率D=0.4。
显然,所述预设减少率D的数值需小于1,且所述预设减少率D的数值越小,则所述切换的可靠性越高,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切换判断,因此通过确定预设减少率D和所述第二预设值的取值,即可对所述定位方式的切换性能进行控制,从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要。
由于在不同区域内,采用不同定位方式的定位效果会产生相应改变,例如GPS定位方式在室内区域可能有失效现象发生,wifi定位方式无法在未建立指纹库的区域实现定位等等,从而导致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无法实现,因此通过对定位信号强度设立第一预设值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所述不同区域的边界区域,并对处于边界区域的用户,进行最优定位方式的切换判定,考虑到定位信号在不同移动路径中的强度变化规律,例如用户可能存在快速接近边界区域又迅速远离的情况,因此通过计算得到计数值Si并设立第二预设值,从而提高该定位方式的切换判定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可靠性。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数值Si的计算过程还包括:
根据预设优先级从待选定位方式中得到优先定位方式,作为所述第二定位方式,其中,所述待选定位方式包括GPS定位方式、WIFI定位方式和基站定位方式中的至少两种。
需要说明的是,GPS定位方式、WIFI定位方式和基站定位方式为目前常用的定位方式,其中,GPS定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室外开阔区域定位,WIFI定位方式常用于室内区域定位,而基站定位方式则具有覆盖地区广的特点,因此通过将上述三种定位方式进行结合,使得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方法在各种区域内都具有良好地准确性,从满足不同经营活动场景的需要,而所述预设优先级可根据实际场景下的需求进行灵活设定,例如在当前定位方式为GPS定位方式,可将最优待选定位方式设为WIFI定位方式,从而使得该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方法可有效适用于有关室内开展的经营活动的会面真实性的判定。
可选地,当所述待选定位方式包括WIFI定位方式时,还包括:基于结合和声搜索方法的RBF优化神经网络建立WIFI定位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基于结合和声搜索方法的RBF优化神经网络是以和声搜索算法为依据进行RBF神经网络的参数计算,考虑到实际的经营活动多在室内进行,因此对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方法在室内区域的判定准确性具有较高要求,通过将该RBF优化神经网络与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方法进行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所述会面判定方法在室内区域的准确性,满足实际经营活动场景下的需要。所述利用和声搜索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建立WIFI定位模型的步骤包括:
步骤1,利用压缩感知方法对采集信号进行重构;
步骤2,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步骤3,通过和声搜索方法对RBF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完成WIFI定位模型的建立。
其中,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1,获得目标区域WIFI定位样本集合的预测集合和训练集合;
步骤3.2,获得目标区域WIFI定位的定位误差,并在优化过程中将其作为目标函数;
步骤3.3,初始化和声搜索方法需要优化的各项参数;
步骤3.4,基于训练集合进行RBF神经网络的学习,产生新和声向量;
步骤3.5,将新和声向量与最优和声向量进行比对,得到新的最优和声向量;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迭代,直到迭代次数满足最大迭代次数,得出最优和声向量,求取最优RBF神经网络的相关参数,完成WIFI定位模型的建立。
可选地,所述判断实时获取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之前,还包括:
判断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是否与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相同,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实时获取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实时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新的判定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可能出现地理位置相近,但会面双方处于不可见范围的情况,例如一方处于室内,另一方处于室外的情况,因此通过将定位方式与相隔距离进行结合判断,从而将满足会面条件的情况进一步限制在,会面双方处于同一定位区域且距离较近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会面判定方法的有效性。
可选地,所述根据实时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包括:
根据第四预设值,获取以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中心的若干个边界点域;
根据所述若干个边界点域生成最小外接多边形,将所述最小外接多边形作为所述判定区域。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服务端10,如图2所示,包括生成模块20、计算模块30和判断模块40;
所述生成模块20,用于根据实时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
所述判断模块30,用于判断实时获取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若是,则判定满足会面条件,若否,则判定不满足会面条件;
所述计算模块40,用于利用第一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当所述第一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根据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计算第二定位方式的计数值Si,当所述计数值Si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利用所述第二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定位方式作为下一次所述实时获取过程的第一定位方式。
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30还包括第一计算模块;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公式Si=DSi-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D为预设减少率,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公式Si=Si-1+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
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30还用于根据预设优先级从待选定位方式中得到优先定位方式,作为所述第二定位方式,其中,所述待选定位方式包括GPS定位方式、WIFI定位方式和基站定位方式中的至少两种。
可选地,还包括模型建立模块;
所述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结合和声搜索方法的RBF优化神经网络建立WIFI定位模型。
可选地,还包括区域判断模块,
所述区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是否与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相同,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调用所述判断模块30判断实时获取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调用所述生成模块20根据实时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新的判定区域。
可选地,所述生成模块20,具体用于根据第四预设值,获取以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中心的若干个边界点域;
根据所述若干个边界点域生成最小外接多边形,将所述最小外接多边形作为所述判定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分别为两个移动端的位置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两个移动端进行位置距离判断之前,所述会面判定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端的会面请求,判断所述会面请求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根据所述会面请求,创建会面记录和对应所述会面记录的记录id,并将所述记录id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将校验异常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重新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端的会面请求,判断所述新的会面请求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由服务端进行上述基于定位的会面方法步骤的实现,所述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安装有会面功能模块以完成经营活动中与所述服务端的信息交互。第一移动端的用户可以是保险业务中的代理人,第二移动端的用户可以是保险业务中的客户。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1,第一移动端根据其用户的指令选择要会面的客户,输入经营信息,发起会面请求。
可选地,所述经营信息包括给客户打电话介绍保险产品、定期拜见客户、对意向投保用户进行礼物拜访以及对参加保险发售活动获奖客户做活动发奖等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
步骤2.1.2,服务端对收到的会面请求进行校验,校验异常返回给第一移动端重新进行步骤2.1.1,校验通过的,初始化会面记录。
可选地,所述会面记录包括:代理人id,客户id,代理人经度,代理人纬度,客户经度,客户纬度,会面形式(见面拜访,礼物拜访,礼物发放),客户评价,代理人发起时间,过期时间,客户响应时间,记录状态,活动id以及奖品名称。
所述服务端在进行会面请求校验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1)获取第一移动端的会面请求;
步骤1.2)判断所述会面请求是否包括指定的经营活动类型,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步骤1.3)判断所述会面请求是否是活动并且有活动id,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步骤1.4)判断所述会面请求是否包括实物,若否则继续下一步,若是则判断该请求是否包括健康币需求条件或有获奖名称,若包括则继续下一步,若不包括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步骤1.5)判断所述会面请求是否包括经纬度信息,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步骤1.6)判断所述会面请求是否包括客户id,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步骤1.7)判断该会面请求包括客户是否为系统可查到客户,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步骤1.8)判断所述会面请求是否有代理人对客户会面有效记录,若否则继续下一步,若是则说明该记录已创建过,此次请求为重复创建同一个记录,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步骤1.9)当所述会面请求包括获奖id时,判断所述获奖id对应的用户和状态是否正确,若是则继续下一步,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具体地,所述判断获奖id对应的用户和状态是否正确包括判断这个用户是否确认获奖,并且获奖的状态是否还是未发奖的状态。
步骤1.10)创建初始化会面记录。
步骤2.1.3,代理人和客户进行线下客户经营活动,利用上述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验证所述客户经营活动的有效性。
步骤2.1.4,代理人在客户反馈会面结果期间或之后通过第一移动端发起会面查询请求,如果有异常或者空结果重新到步骤2.1.1发新请求。
可选地,所述服务端在步骤2.1.4中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11)获取会面查询请求;
步骤1.12)判断该查询请求是否包括记录id,若否则进入步骤1.13,若是则进入步骤1.14;
步骤1.13)查询该代理人初始化会面记录,过滤记录中客户已响应完成的记录,过滤记录后更新记录状态为成功(SUCCESS),响应记录以及对应的客户信息;
步骤1.14)查询该id的会面记录,若记录存在则进入下一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步骤1.15)判断代理人是否与记录一致,若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将请求异常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步骤1.16)判断记录是否过期,若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判定为空记录并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
步骤1.17)判断记录状态是否有效,当为无效时,将查询到的记录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更新记录状态为成功(SUCCESS),获取响应记录以及对应的客户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1.2完成之前,代理人是可以发起查询的,此时没有记录id,当步骤2.1.2完成后会把生成的记录id返回第一移动端,第一移动端可以用记录id进行查询,而在刚创建记录,记录id还没有返回给代理人时,可在返回查询结果时告知代理人请求成功。
所述记录状态随着经营活动的进行状态更新,包括初始化(刚创建记录状态),成功(正常完成会面流程的最终状态),拒绝(客户拒绝会面的最终状态),找到(代理人和客户在各自app找到对方的中间状态),距离远(代理人和客户因为距离原来不是有效的见面是一个中间状态,通过代理人和客户调整距离后调整为找到状态),定位异常(因为上传不了位置信息导致不能平判断代理人和客户的距离导致的异常状态,如果客户通过打开手机定位功能可以上传位置,还可以转成其他状态,也可能应为一直上传不了位置而导致失败是最终状态),健康币不足(因为兑换实物需要用客户的健康币进行兑换,因为客户的健康币不足导致无法完成会面记录而导致的异常状态,可通过用户通过其他活动赚取健康币,此满健康币抵扣条件转成其他状态,也可能因为一直满足不了健康币抵扣,导致此状态是最终状态)。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方法还包括:
步骤2.2.1,步骤当2.1.2完成后,客户可以利用第二移动端通过摇一摇方式上传自己位置,发起会面查询请求;
步骤2.2.2,服务端查找对此客户发起的代理人,对返回结果为空的需要客户进行步骤2.2.1。
可选地,所述服务端在步骤2.2.2中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18)获取第二移动端的会面查询请求;
步骤1.19)判断该查询请求是否上传经纬度信息,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步骤1.20)根据客户id判断是否是系统用户,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步骤1.21)判断是否有最新一条对比客户的会面记录,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具体地,步骤1.21)用于判断该用户是否是参与会面的用户。
步骤1.22)判断最新记录的状态是否已经结束,若否则进入下一步,若是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具体地,步骤1.22)用于校验客户是否在完成同一个会面记录,例如用户在app端同时点了两次提交会面记录。当前一个请求完成后,后一个请求就是无效的
步骤1.23)判断最新记录是否已经超过时间限制,若否则进入下一步,若是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会面记录从创建开始在限制时间内完成才算有效,例如从创建会面记录开始,60分钟内此条记录都是有效的。
步骤1.24)判断代理人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值,若否则更新记录状态为FIND(找到),向第二移动端发送会面记录id和相关代理人,若是则为记录异常信息,无结果。
具体地,判断代理人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值是通过所述基于定位的会面的判断方法进行判断,所述预设距离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400米。
步骤2.2.3,在步骤2.2.2查到发起会面代理人后,客户参与线下代理人的客户经营活动。
步骤2.2.4,客户在2.2.3基础上反馈会面的结果,客户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拒绝,在接受后需要客户返回对此次活动的满意程度调查。
可选地,所述服务端在步骤2.2.4中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25)获取第二移动端的反馈结果请求;
步骤1.26)判断是否存在反馈会面的记录,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向第二移动端发送异常提示;
步骤1.27)检验此时会面状态是否是FIND,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向第二移动端发送异常提示;
步骤1.28)判断是否记录还未超过时间限制,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向第二移动端发送异常提示;
步骤1.29)判断是否是需要抵扣健康币的活动,若是则进入步骤1.30,若否则进入步骤1.31;
步骤1.30)判断是否抵扣健康币,若是则进入步骤1.31),若否则向第二移动端发送异常提示;
步骤1.31)更改会面记录状态,保存其他反馈结果,判定反馈结果请求处理成功。
上述验证方法由app参与者代理人和客户共同参与才可以完成一次会面记录,可以有效防止线下经营活动作弊行为,且会面数据伴随app参与者的参与由系统自动产生,节省人力物力,经营活动数据化,活动产生的数据可用于可视化展示,报告统计,督导,数据比对等用途。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
判断获取的第二移动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若是,则判定所述第一移动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端处于真实会面状态,若否,则判定所述第一移动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端不处于真实会面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获取过程包括:
利用第一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当所述第一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根据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计算第二定位方式的计数值Si
当所述计数值Si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利用所述第二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定位方式作为下一次所述获取过程的第一定位方式;
所述判断获取的第二移动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之前,还包括:
判断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是否与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相同,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获取的第二移动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重新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新的判定区域;
所述计数值Si的计算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公式Si=DSi-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D为预设减少率;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公式Si=Si-1+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
所述计数值Si的计算过程还包括:
根据预设优先级从待选定位方式中得到优先定位方式,作为所述第二定位方式,其中,所述待选定位方式包括GPS定位方式、WIFI定位方式和基站定位方式中的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选定位方式包括WIFI定位方式时,还包括:
基于结合和声搜索方法的RBF优化神经网络建立WIFI定位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包括:
根据第四预设值,获取以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中心的若干个边界点域;
根据所述若干个边界点域生成最小外接多边形,将所述最小外接多边形作为所述判定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端的会面请求,判断所述会面请求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根据所述会面请求,创建会面记录和对应所述会面记录的记录id,并将所述记录id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将校验异常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端,重新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端的会面请求,判断所述新的会面请求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5.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服务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模块、计算模块和判断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第一移动端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判定区域;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的第二移动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若是,则判定所述第一移动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端处于真实会面状态,若否,则判定所述第一移动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端不处于真实会面状态;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利用第一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当所述第一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根据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计算第二定位方式的计数值Si,当所述计数值Si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利用所述第二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定位方式作为下一次所述获取过程的第一定位方式;
还包括区域判断模块,
所述区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是否与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相同,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调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实时获取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判定区域内,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调用所述生成模块根据实时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新的判定区域;
所述计算模块还包括第一计算模块;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公式Si=DSi-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得到的计数值,D为预设减少率,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公式Si=Si-1+1,计算得到计数值Si,其中,Si和Si-1分别为当前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和上一次计算过程得到的计数值;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预设优先级从待选定位方式中得到优先定位方式,作为所述第二定位方式,其中,所述待选定位方式包括GPS定位方式、WIFI定位方式和基站定位方式中的至少两种。
CN202011448827.0A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Active CN112651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8827.0A CN112651704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8827.0A CN112651704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1704A CN112651704A (zh) 2021-04-13
CN112651704B true CN112651704B (zh) 2022-03-15

Family

ID=7535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8827.0A Active CN112651704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170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6447A (zh) * 2014-01-28 2014-05-07 无锡智感星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移动智能设备间定位方法
CN104301998A (zh) * 2014-10-10 2015-01-21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定位系统
CN105050040A (zh) * 2015-06-18 2015-11-11 深圳市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被监管人员会见管理方法和被监管人员会见管理系统
CN105973236A (zh) * 2016-04-26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室内定位或导航方法、装置以及地图数据库生成方法
CN109671170A (zh) * 2018-12-28 2019-04-23 河南大学 基于移动终端gps地址签到结果有效性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11918203A (zh) * 2020-07-03 2020-11-10 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运输车的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1942B (zh) * 2017-04-24 2023-07-04 广东全安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31383B (zh) * 2018-07-23 2023-04-07 重庆市勘测院 室内外导航无缝切换方法及控制系统
US11134496B2 (en) * 2018-08-21 2021-09-28 Exfo Inc. Auto-detection of AxC mapping within a CPRI link
US10507738B1 (en) * 2019-01-24 2019-12-17 The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6447A (zh) * 2014-01-28 2014-05-07 无锡智感星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移动智能设备间定位方法
CN104301998A (zh) * 2014-10-10 2015-01-21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定位系统
CN105050040A (zh) * 2015-06-18 2015-11-11 深圳市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被监管人员会见管理方法和被监管人员会见管理系统
CN105973236A (zh) * 2016-04-26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室内定位或导航方法、装置以及地图数据库生成方法
CN109671170A (zh) * 2018-12-28 2019-04-23 河南大学 基于移动终端gps地址签到结果有效性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11918203A (zh) * 2020-07-03 2020-11-10 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运输车的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1704A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0093A (zh)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94792A (zh) 一种验真方法及验真系统
CN106113054A (zh) 基于机器人的服务处理方法
CN112801670B (zh) 针对支付操作的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35890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联邦学习的金融风险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12464058A (zh) 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电信互联网诈骗识别方法
CN110288485B (zh) 基于位置的审核成员筛选方法以及装置
CN112651704B (zh) 一种基于定位的会面判定的方法和服务端
CN110119979A (zh) 基于数据分析的房产评估系统推荐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179023B (zh) 订单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993563A (zh) 一种车辆评估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151859A (zh) 模型训练及评估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2732470B (zh) 电能量数据的联邦学习可靠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0111195A (zh) 基于数据分析的账款催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9582901A (zh) 一种控制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98013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5g基站布址系统及方法
CN111918208B (zh) 销售终端机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6451050A (zh) 异常行为识别模型训练、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766322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vr旅游产品评价方法
US201400525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rketing political membership
CN106708884A (zh) 获取区域热度指数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拍摄终端
CN112688920B (zh) 一种判定会面事件真实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44104A (zh) 帐号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126124A (zh) 多方视频的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929938B (zh) 一种基于无线日志信息的ap拓扑关系图生成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