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9593A - 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9593A
CN112769593A CN202011453527.1A CN202011453527A CN112769593A CN 112769593 A CN112769593 A CN 112769593A CN 202011453527 A CN202011453527 A CN 202011453527A CN 112769593 A CN112769593 A CN 112769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 information
module
network
information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35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力堃
杨东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ma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ma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ma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ma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35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95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9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95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0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本公开所述网络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行的监控模块以及多个网络服务模块,通过配置于数据链路层的网络服务模块生成日志信息,通过监控模块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并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通过分析日志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降低了网络监控系统的性能消耗,提高了告警效率,保障了告警的及时性,避免了主观判断对监控结果的影响,以及复杂配置对运维的影响。同时,通过并行的多个监控模块同时处理日志信息,减少每个监控模块的处理量,避免出现处理瓶颈,提高了整个网络监控系统对日志信息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监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服务点或称局端(英文全称point-of-presence,简称POP点)是与集中式主机系统连接且为终端提供接入服务的设备。在POP点间网络通讯中,当最优的网络线路恢复正常后,应尽快检测到恢复情况,并切换到最优的网络线路,以便使保障服务处于最优状态。
为了能够及时检测到网络状态,现有技术需要在各个POP点配置Agent端,通过Agent端对POP点间进行互检,及时获取网络线路情况,例如,每个POP点的Agent端通过ping方式检测的其他POP点的网络线路。
但是,现有技术对于骨干网络而言存在配置复杂,运维难度大的问题。且在检测频率方面,过于依赖主观判断。如果检测频率过高,易造成网络负担。而如果检测频率过低,无法及时恢复最优网络线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能够解决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行的监控模块以及多个网络服务模块;
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配置于数据链路层,用于采用预先配置的第一通讯协议进行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间的通讯,生成和传送日志信息,其中,所述日志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日志信息;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网络监控方法,应用于监控模块,包括:
接收网络服务模块生成的日志信息,其中,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配置于数据链路层,所述日志信息包括预先配置的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用于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间的通讯;
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
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
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本公开所述网络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行的监控模块以及多个网络服务模块,通过网络服务模块生成日志信息,通过监控模块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并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通过分析日志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降低了网络监控系统的性能消耗,提高了告警效率,保障了告警的及时性,避免了主观判断对监控结果的影响,以及复杂配置对运维的影响。同时,通过并行的多个监控模块同时处理日志信息,减少每个监控模块的处理量,避免出现处理瓶颈,提高了整个网络监控系统对日志信息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网络监控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网络监控系统网络服务模块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网络监控系统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网络监控系统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网络监控系统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网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
对本公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即一种网络监控系统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网络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行的监控模块以及多个网络服务模块。
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配置于数据链路层,用于采用预先配置的第一通讯协议进行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间的通讯,生成和传送日志信息,第一通讯协议是网络服务器模块之间的路由协议。
例如,如图2所示,网络服务模块包括POP点的数据链路层设备,比如广域网交换机;广域网交换机是一种扩大网络的设备,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用于实现广域网设备间的通讯;在大型网络应用中,广域网交换机与集中式主机系统(比如数据中心)连接,能够为子网络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集中式主机系统能够连接更多的终端;广域网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能够为接入广域网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主要提供通信基础平台,广泛应用于电信领域。
通常,网络服务模块配置为在运行的过程中基于预设事件和/或预设消息生成日志信息,用于记录操作系统或其他软件运行中发生的事件或不同用户之间的通讯消息,包括事件日志信息和消息日志信息。具有处理历史数据、追踪问题、诊断问题以及提示系统活动的作用。所述日志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例如,如图2所示,集中式主机系统为数据中心,所有的网络服务模块均为POP点的广域网交换机;当终端向数据中心传送请求信息时,首先,终端将该请求信息传送至广域网交换机B,如果广域网交换机B与广域网交换机A网络连通,则广域网交换机B选择最短网络路径,将该请求信息传送至广域网交换机A,然后,由广域网交换机A将该请求信息传送至数据中心,其中,每一个参与传送该请求信息的广域网交换机均基于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生成对应的日志信息,包括与每一个广域网交换机建立通讯的信息;如果广域网交换机A与广域网交换机B间网络断开,则广域网交换机B基于第一通讯协议选择与其网络畅通的广域网交换机C,将该请求信息传送至广域网交换机C,再由广域网交换机C将该请求信息传送至广域网交换机A,然后,由广域网交换机A传送至数据中心,此时,每一个参与传送该请求信息的广域网交换机基于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生成对应的日志信息。其中,不仅包括与每一个广域网交换机建立通讯的信息,而且,广域网交换机B会将与广域网交换机A之间断开通讯的信息也生成日志信息。
其中,第一通讯协议包括内部网关协议(英文全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所述内部网关协议,包括: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和高级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例如,所述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包括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英文全称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简称ISIS)协议。ISIS协议用于自治系统内部,使用最短路径优先(英文全称Shortest Path First,简称SPF)算法进行路由计算。由于ISIS协议的应用范围广,支持的网络层协议多,且具有快速切换能力,能够平滑地合并、分离、迁移流量。在网络线路出现问题时,能够提供次优网络线路,保障服务顺畅进行,因此,ISIS协议适用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通讯协议。
进一步的,如果仅用于监控网络的连通和恢复情况,则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服务模块应用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生成的建立通讯信息和断开通讯信息。例如,如图2所示,如果广域网交换机B与广域网交换机A网络畅通,则广域网交换机B在传送请求信息前,与广域网交换机A建立连通,且广域网交换机B基于建立通讯信息生成对应的日志信息;如果广域网交换机B识别出与广域网交换机A的网络状态为断开状态,则广域网交换机B基于断开通讯信息生成对应的日志信息;如果广域网交换机B识别出与广域网交换机A的网络状态恢复为连接状态,则广域网交换机B与广域网交换机A建立连通,且广域网交换机B基于建立通讯信息生成对应的日志信息。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日志信息;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
本公开实施例的主要目的:监控模块通过日志信息中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以便运维人员能够及时根据告警策略生成的提示信息对网络作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一个大型的应用网络来说,会有无数的网络服务模块生成海量的日志信息,显然单个监控模块没有能力处理海量的日志信息,或者说单个监控模块将成为瓶颈,拖慢网络监控系统处理日志信息的能力,以至于不能及时生成对应的告警策略,并通知运维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甚至使监控模块不能正常运行。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监控模块的主要用途是分析日志信息,并确定告警策略。告警策略仅与日志信息相关,而与哪个监控模块处理无关。因此,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根据网络中网络服务模块生成日志信息的数量配置一个或多个并行的监控模块。当日志信息数量庞大时,通过并行的多个监控模块同时处理日志信息,减少每个监控模块的处理量,避免出现处理瓶颈,提高了整个网络监控系统对日志信息的处理效率。
具体地,所述监控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读取单元和处理单元。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日志信息,并缓存至第一内存中。
监控模块为远端日志服务器,在远端日志服务器中配置的第一接收单元为Rsyslog服务端,用于接收网络服务模块传送的日志信息;Rsyslog服务端为了能够仅接收RELP协议,需要屏蔽UDP端口。
读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内存中读取所述日志信息,并传送至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
例如,继续上述例子,在远端日志服务器中配置有ELK服务组件,ELK服务组件中包括表征读取单元的Filebeat组件和表征处理单元的Logstash组件;Logstash组件将最终确定的告警策略提示给告警终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正则表达式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
正则表达式是对字符串操作的一种逻辑公式,就是用预设的一些特定字符、及这些特定字符的组合,组成一个“规则字符串”,这个“规则字符串”用来表达对字符串的一种过滤逻辑。
例如,ISIS协议的应用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服务模块应用ISIS协议生成的建立通讯信息和断开通讯信息;在日志信息中混在着ISIS协议的日志信息,通过“ISIS adjacencystate change”正则表达式确定日志信息中的ISIS协议信息;通过“The neighbor wentUp”正则表达式确定该ISIS协议信息为建立通讯信息;通过“Adjacency HoldTimerExpired”正则表达式确定该ISIS协议信息为断开通讯信息;由于ISIS协议不是长链接协议,因此,通过建立通讯信息能够确定两个网络服务模块间网络线路畅通或网络线路恢复畅通,通过断开通讯信息能够确定两个网络服务模块间网络线路不畅。
本公开实施例网络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行的监控模块以及多个网络服务模块,通过配置于数据链路层的网络服务模块生成日志信息,通过监控模块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并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通过分析日志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降低了网络监控系统的性能消耗,提高了告警效率,保障了告警的及时性,避免了主观判断对监控结果的影响,以及复杂配置对运维的影响。同时,通过并行的多个监控模块同时处理日志信息,减少每个监控模块的处理量,避免出现处理瓶颈,提高了整个网络监控系统对日志信息的处理效率。
实施例二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一进行进一步优化,基于相同系统组成以及相同名称含义的解释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配置于数据链路层的网络服务模块只能应用于预先配置的一种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英文全称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UDP协议)传输日志信息。例如,如图5所示,广域网交换机只能采用其配置的系统日志协议(或称系统记录协议,简称Syslog协议)将所述日志信息传送至目的地,比如目的地是远端日志服务器的Rsyslog服务端。Syslog协议,是一种基于UDP协议的无连接的协议,提供了一种无需建立连接就能够发送封装的IP数据包的方法,也就是不存在传送信息的安全机制。对于一个广域网来说,由于端到端之间可能存在大量的物理连接,使基于无连接的Syslog协议传输信息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保证日志信息安全到达目的地。而传输控制协议(英文全称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简称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但也不能有效确定日志信息是否最终到达目的地。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第二通讯协议。所述第二通讯协议包括安全传送所述日志信息的双向反馈机制。例如,第二通讯协议包括基于TCP协议的RELP协议(英文全称Reliable Event Logging Protocol)。
RELP协议是一种针对计算机数据记录的网络协议,需要在Rsyslog客户端和Rsyslog服务端分别安装RELP组件。
RELP协议具有双向反馈机制:Rsyslog客户端发送并缓存日志信息,Rsyslog服务端接收日志信息后,反馈确认信息给Rsyslog客户端,Rsyslog客户端收到确认信息后,才将缓存的日志信息丢弃;如果Rsyslog客户端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Rsyslog服务端反馈的确认信息,Rsyslog客户端会重新发送上述日志信息,直到Rsyslog客户端收到Rsyslog服务端反馈的确认信息,Rsyslog客户端才能丢弃缓存的日志信息;但是,如果Rsyslog服务端已接收到日志信息,在反馈确认信息前,网络出现问题,Rsyslog客户端未收到反馈的确认信息,又将日志信息传送至Rsyslog服务端,Rsyslog服务端出现了重复接收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RELP协议增加了Rsyslog客户端对Rsyslog服务端确认信息的反馈机制;如果Rsyslog服务端未收到Rsyslog客户端反馈的确认信息,则Rsyslog服务端重新发送确认信息。
相比于实施例1广域网交换机通过rsyslog协议的UDP方式将日志信息远程传输至监控设备,图5所示的实施例2中,通过RELP协议将Rsyslog服务端的处理结果反馈至Rsyslog客户端,并且RELP协议的双向反馈机制使得日志传输更可靠,从而使Rsyslog客户端始终明确消息被正确接收,保证了日志信息的安全性,保障了系统安全运行。
限于网络服务模块只能应用于预先配置的一种基于UDP的通讯协议传输日志信息,为了能够采用第二通讯协议实现远距离安全传输日志信息的目的,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网络监控系统,还包括转接模块。所述转接模块与相关联的网络服务模块设置于同一局域网中,用于缓存所述网络服务模块传送的日志信息,并基于预先配置的第二通讯协议将所述日志信息传送至所述监控模块。
在同一局域网中,转接模块与网络服务模块之间采用基于UDP的通讯协议(比如Syslog协议)传输日志信息,实现了点对点连接,避免了端到端之间大量的物理连接,从而降低了传输日志信息的风险。并且转接模块利用具有双向反馈机制的第二通讯协议实现了远距离安全传输日志信息的目的。
但是,即便是采用RELP协议,远距离传输时的网络情况,哪怕是是骨干网络,也不能保证日志信息安全传送至目的地,也可能出现丢包的情况。如果丢失的是关键日志信息,比如将建立通讯信息丢失,则无法及时恢复最优的网络线路,只能应用低效率的网络线路传输信息。进一步的,如果与远端监控模块网络不畅,则由转接模块暂存日志信息,如果与远端监控模块网络恢复畅通,则转接模块将暂存的日志信息传送至远端监控模块。例如,如图5所示,转接模块为设置在POP点同一机房的本地日志服务器。将转接模块与网络服务模块设置于同一局域网中,通过短距离数据传输,保障了网络传输的稳定性,通过转接模块保障了日志信息的安全性。
在同一局域网中,转接模块和网络服务模块可以是一一对应关系,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
具体地,所述转接模块,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日志信息,并保存在缓存单元中。
例如,如图5所示,网络服务模块为广域网交换机,转接模块为本地日志服务器,本地日志服务器的第二接收单元为Rsyslog服务端;广域网交换机将日志信息传送至配置有Rsyslog服务端的本地日志服务器。
所述缓存单元包括第二内存和/或磁盘。例如,继续上述例子,本地日志服务器的Rsyslog服务端接收到日志信息后,将日志信息保存至内存中;当内存不够时,将日志信息以日志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中;或者,本地日志服务器的Rsyslog服务端将所有日志信息都以日志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中。
第二传送单元,用于识别与所述监控模块的网络状态;当网络连通时,基于所述第二通讯协议将所述缓存单元中的日志信息传送至所述监控模块。
例如,如图5所示,转接模块为本地日志服务器,本地日志服务器的第二传送单元为Rsyslog客户端,该Rsyslog客户端配置为向监控模块配置的Rsyslog服务端传送日志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在同一局域网中,转接模块与网络服务模块之间采用基于UDP协议传输日志信息,实现了点对点连接,避免了端到端之间大量的物理连接,从而降低了传输日志信息的风险。并且转接模块利用具有双向反馈机制的第二通讯协议实现了远距离安全传输日志信息的目的。同时,采用转接模块对日志信息进行缓存,进一步保障了日志信息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进行进一步优化,基于相同系统组成以及相同名称含义的解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中多个并行的监控模块并不能彻底解决日志信息集中传输至其中一个监控模块的问题,也就是单点传输问题。依然可能造成处理日志信息的瓶颈问题。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负载均衡模块。所述负载均衡模块设置于所述监控模块前,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日志信息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分配至所述监控模块。
负载均衡策略就是将日志信息分摊到多个监控模块上进行处理,使监控模块共同完成监控任务。例如,如图5所示,监控模块为远端日志服务器,在远端日志服务器前部署LVS负载均衡服务器或Haproxy负载均衡服务器;Rsyslog客户端配置的传送目的地将统一指向负载均衡模块,由负载均衡模块接收所有日志信息,并将日志信息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分配至所述监控模块。
负载均衡模块都是在与监控模块建立连接时,生成新的负载均衡。由于Rsyslog服务是基于长链接的通讯协议传输信息,可能出现多个Rsyslog客户端连接同一个Rsyslog服务端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具体应用:
应用一
所述负载均衡模块的负载均衡策略包括与所述监控模块周期性新建连接。
例如,在Rsyslog服务的omfwd配置项中,设置周期性时间参数rebindinterval的值,以便Rsyslog服务周期性新建负载均衡模块与监控模块的连接,从而使负载均衡模块重新生成新的负载均衡。
应用二
所述负载均衡模块的负载均衡策略包括:随机获取所述监控模块的模块标识,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日志信息传送至对应所述模块标识的监控模块。
例如,在网络监控系统中包括4个监控模块:监控模块A、监控模块B、监控模块C和监控模块D,对应的模块标识分别为:1、2、3和4;如果负载均衡模块随机获取所述监控模块的模块标识为2,则负载均衡模块将当前接收到的日志信息传送至2对应的监控模块B;如果负载均衡模块随机获取所述监控模块的模块标识为3,则负载均衡模块将当前接收到的日志信息传送至3对应的监控模块C。
该应用使负载均衡模块能够并行的向多个监控模块发送日志信息,使监控模块能够高效的分析日志信息,及时确定告警策略。
本公开实施例的负载均衡模块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了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了吞吐量、加强了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与本公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第二实施例,即一种网络监控方法,本第二实施例应用于监控模块。由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似于第一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的部分请参见第一实施例的对应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监控网络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网络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接收网络服务模块生成的日志信息。
其中,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配置于数据链路层;所述日志信息包括预先配置的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用于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间的通讯。
可选的,所述应用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服务模块应用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生成的建立通讯信息和断开通讯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网络服务模块生成的日志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1,接收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分配的所述日志信息。
步骤S602,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
可选的,所述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2-1,根据预设正则表达式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
步骤S603,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
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监控模块,接收网络服务模块生成的日志信息;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预先配置的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通过分析日志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降低了网络监控系统的性能消耗,提高了告警效率,保障了告警的及时性,避免了主观判断对监控结果的影响,以及复杂配置对运维的影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第三实施例,即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用于网络监控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二实施例所述网络监控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第四实施例,即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如第二实施例所述网络监控方法。
下面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7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7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708;以及通信装置709。通信装置7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7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708被安装,或者从ROM 7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3)

1.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行的监控模块以及多个网络服务模块;
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配置于数据链路层,用于采用预先配置的第一通讯协议进行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间的通讯,生成和传送日志信息,其中,所述日志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日志信息;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日志信息;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日志信息,并传送至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正则表达式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负载均衡模块,设置于所述监控模块前,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日志信息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分配至所述监控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均衡模块的负载均衡策略包括与所述监控模块周期性新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均衡模块的负载均衡策略包括:随机获取所述监控模块的模块标识,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日志信息传送至对应所述模块标识的监控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服务模块应用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生成的建立通讯信息和断开通讯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转接模块,与相关联的网络服务模块设置于同一局域网中,用于缓存所述网络服务模块传送的日志信息,并基于预先配置的第二通讯协议将所述日志信息传送至所述监控模块,其中,所述第二通讯协议包括安全传送所述日志信息的双向反馈机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日志信息;
第二传送单元,用于识别与所述监控模块的网络状态;当网络连通时,基于所述第二通讯协议将保存的日志信息传送至所述监控模块。
10.一种网络监控方法,应用于监控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服务模块生成的日志信息,其中,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配置于数据链路层,所述日志信息包括预先配置的第一通讯协议的应用信息,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用于所述网络服务模块间的通讯;
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
基于所述应用信息确定对应的告警策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正则表达式分析所述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应用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服务模块生成的日志信息,包括:
接收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分配的所述日志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服务模块应用所述第一通讯协议生成的建立通讯信息和断开通讯信息。
CN202011453527.1A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 Pending CN1127695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3527.1A CN112769593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3527.1A CN112769593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9593A true CN112769593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693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3527.1A Pending CN112769593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95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7148A (zh) * 2021-06-18 2021-08-24 杭州安恒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日志数据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9112B1 (en) * 1997-05-07 2002-05-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n-line monitoring of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switches
US20110270957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The Ph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gging trace events of a network device
US20150263943A1 (en) * 2014-03-11 2015-09-17 Fujitsu Limited Method for acquiring packet,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682351A (zh) * 2017-10-20 2018-02-09 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络安全监控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62951A (zh) * 2017-12-25 2019-07-0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云平台监控数据系统
CN110933066A (zh) * 2019-11-26 2020-03-27 广州粤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终端非法接入局域网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9112B1 (en) * 1997-05-07 2002-05-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n-line monitoring of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switches
US20110270957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The Ph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gging trace events of a network device
US20150263943A1 (en) * 2014-03-11 2015-09-17 Fujitsu Limited Method for acquiring packet,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682351A (zh) * 2017-10-20 2018-02-09 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络安全监控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62951A (zh) * 2017-12-25 2019-07-0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云平台监控数据系统
CN110933066A (zh) * 2019-11-26 2020-03-27 广州粤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终端非法接入局域网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7148A (zh) * 2021-06-18 2021-08-24 杭州安恒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日志数据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5904B2 (en) Facilitating secure network traffic by an application delivery controller
US10630784B2 (en) Facilitating a secure 3 party network session by a network device
CN107852604B (zh) 用于提供全局虚拟网络(gvn)的系统
CN109088799B (zh) 一种客户端接入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0177128B (zh) 数据传输系统及其建立vpn连接的方法、终端、vpn代理
US9652432B2 (en) Efficient and scalable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handling RX packet on a MR-IOV array of NICS
CN106716975B (zh) 传输链路的续传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57286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8060A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071544B (zh) 网络测试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i et al. 6G cloud-native system: Vision, challenges, architecture framework and enabling technologies
CN115297164A (zh) 网络代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30551A (zh) 一种基于quic技术的汽车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769593A (zh) 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方法
CN113114535A (zh) 网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596917A (zh) 基于信令辅助实现gtp通信数据报文处理方法、装置
US20150055551A1 (en) Mobile wireless access point notification delivery for periodically disconnected mobile devices
CN115277504B (zh) 一种网络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706290B2 (en) Direct server reply for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CN112187943B (zh) 数据同步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系统
CN10708695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wap网关及系统
CN116938598B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632995B (zh) 用于工控网络的数据特征提取方法、设备与计算机介质
CN113300958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00873B (zh) 基于五元组哈希路径的故障绕行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