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9042A - 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9042A
CN112769042A CN202011611212.5A CN202011611212A CN112769042A CN 112769042 A CN112769042 A CN 112769042A CN 202011611212 A CN202011611212 A CN 202011611212A CN 112769042 A CN112769042 A CN 112769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insulator
accommodating groove
series gap
conductor accommo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12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9042B (zh
Inventor
罗道军
周建军
姚楠
王文明
先真
张亚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12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9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9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9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9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9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4/00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 H01T4/16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having a plurality of gaps arranged in s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1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voltage responsive, i.e. varistors
    • H01C7/105Varistor cores
    • H01C7/108Metal oxide
    • H01C7/112ZnO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1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voltage responsive, i.e. varistors
    • H01C7/12Overvoltage protection 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00Details of spark gaps
    • H01T1/02Means for extinguishing arc
    • H01T1/0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arc u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4/00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 H01T4/02Details

Abstract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在绝缘体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多组导电体容纳槽组,设在绝缘体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的相邻两组导电体容纳槽组分别为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组、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组,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组包括A个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组包括B个第二导电体容纳槽,A+B≥3,任意一个第一导电体容纳槽与任意一个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的距离等于设定的气体放电通道长度时,在绝缘体的该第一导电体容纳槽与该第二导电体容纳槽之间开设有气体放电通道,在绝缘体上还开设有与气体放电通道连通的灭弧盲孔。使用它可以制造兼顾避雷效果、高灭弧效果和低泄漏电流的避雷器。

Description

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避雷器(surge arrester)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现有的输电线路用避雷器有氧化锌避雷器、串联间隙避雷器等类型。
专利文献CN110829183A记载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避雷装置,包括用于电连接输电线的引雷电极、用于电连接地线的接地电极、用于保持引雷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距离的支撑绝缘子和设置在接地电极与引雷电极之间的避雷器,避雷器包括间隙设置在绝缘支撑体内的多个导电体,在绝缘支撑体上的对应于相邻两个导电体的间隙处设有带吹弧孔的灭弧室,吹弧孔背向所述输电线及与输电线连接的线路绝缘子设置。该种类型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灭弧效果差,在同等规格的避雷效果的条件下泄漏电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以制造兼顾避雷效果、高灭弧效果和低泄漏电流的串联间隙避雷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在所述绝缘体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多组导电体容纳槽组,设在所述绝缘体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的相邻两组导电体容纳槽组分别为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组、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组,所述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组包括A个第一导电体容纳槽,所述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组包括B个第二导电体容纳槽,A+B≥3,任意一个第一导电体容纳槽与任意一个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的距离等于设定的气体放电通道长度时,在绝缘体的该第一导电体容纳槽与该第二导电体容纳槽之间开设有气体放电通道,在所述绝缘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气体放电通道连通的灭弧盲孔。
一种可选方式是,在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的过程中固定导电体在第一导电体容纳槽内或第二导电体容纳槽内。
又一种可选方式是,在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中,制作多个绝缘瓣体,每个绝缘瓣体上的第一导电体容纳槽或第二导电体容纳槽均为半槽,以安装导电体,该些绝缘瓣体用于组装成所述绝缘体;固定导电体在第一导电体容纳槽内或第二导电体容纳槽内;粘结所述绝缘瓣体,以形成所述绝缘体。
优选的,所述导电体为氧化锌导电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对于本发明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制作的串联间隙避雷器,设气体放电通道两端的两个导电体分别为A导电体、B导电体。本发明在维持A导电体的电荷面密度σR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增加A导电体的半径R,并通过至少两路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降低增加A导电体的半径R对“加载在A导电体和B导电体间的实现尖端放电的电压差UAB”的不利影响,从而维持现有的避雷器使用条件不变。在增加A导电体的半径R时,A导电体和B导电体间电容C增大,对低频交流电的容通性更差,泄漏电流更小。此外,由于至少两路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构成并联电路,其分流效果有助于降低每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通过电流,从而降低其电弧能量,这样也有助于降低灭弧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本发明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本发明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透视图。
图3为一种本发明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横剖图,图中虚线示意的形状为绝缘子内的导电体、气体放电通道及灭弧盲孔。
图4为一种本发明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主视图。
图5为一种本发明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透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中虚线示意的形状为绝缘子内的导电体、气体放电通道及灭弧盲孔。
图8为一种本发明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第一导电体组和第二导电体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固定部,2-绝缘体,201-气体放电通道,202-灭弧盲孔,21-大绝缘子伞裙,22-大绝缘子伞裙,3-第二固定部,41-第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42-第二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411-第一导电体,412-第一导电体,421-第二导电体,422-第二导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的形式说明本发明,以辅助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发明。除另有说明外,不应脱离本技术领域的技术知识背景理解以下的实施例及其中的技术术语。
在本发明中,气体放电通道两端的两个导电体分别为A导电体、B导电体。
以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公式
Figure BDA0002872925520000031
式中,UAB为加载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q为平行板电容器C存储的电荷量,d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ε0为相对介电常数,S为每块极板的面积。
由式(1)可知,在维持加载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AB和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d不变的条件下,增大平行板电容器C的每块极板的面积S,可以增大平行板电容器C存储的电荷量q。
球体的电荷面密度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2872925520000032
式中,σR为球形A导电体的电荷面密度,Q为球形A导电体携带的电荷量,R为球形A导电体的半径。
由式(2)可知,同时增大球体半径R和球体携带的电荷量Q,可以维持球形A导电体的电荷面密度σR不变,从而维持尖端放电条件不变。
本发明在维持球形A导电体的电荷面密度σR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增加球形A导电体的半径R,并通过至少两路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降低增加球形A导电体的半径R对“加载在A导电体和B导电体间的实现尖端放电的电压差UAB”的不利影响,从而维持现有的避雷器使用条件不变。在增加球形A导电体的半径R时,A导电体和B导电体间电容C增大,对低频交流电的容通性更差,泄漏电流更小。此外,由于至少两路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构成并联电路,其分流效果有助于降低每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通过电流,从而降低其电弧能量,这样也有助于降低灭弧难度。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在所述绝缘体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多组导电体容纳槽组,设在所述绝缘体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的相邻两组导电体容纳槽组分别为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组、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组,所述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组包括A个第一导电体容纳槽,所述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组包括B个第二导电体容纳槽,A+B≥3,任意一个第一导电体容纳槽与任意一个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的距离等于设定的气体放电通道长度时,在绝缘体的该第一导电体容纳槽与该第二导电体容纳槽之间开设有气体放电通道,在所述绝缘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气体放电通道连通的灭弧盲孔。
一种可选方式是,在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的过程中固定导电体在第一导电体容纳槽内或第二导电体容纳槽内。一般的,采用3D增材打印可以实现该过程;使用逐层粘结绝缘材料也可以实现该过程。
又一种可选方式是,在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中,制作多个绝缘瓣体,每个绝缘瓣体上的第一导电体容纳槽或第二导电体容纳槽均为半槽,以安装导电体,该些绝缘瓣体用于组装成所述绝缘体;固定导电体在第一导电体容纳槽内或第二导电体容纳槽内;粘结所述绝缘瓣体,以形成所述绝缘体。
前述的导电体可以选择氧化锌导电体。
使用本发明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可以制作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参见图1-3,包括绝缘体2和设置在绝缘体2内的至少两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任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螺旋式环绕绝缘体2的主轴设置,且任意两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中,从属于其中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相邻两个导电体的间隙距离与从属于另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相邻两个导电体的间隙距离相等。
参见图2,绝缘体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部1、第二固定部3,第一固定部1与第二固定部3之间的连线对应于绝缘体2的主轴。
相邻的两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中,从属于其中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相邻两个导电体的间隙距离与相邻的两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螺距最好是相等的。
一般的,在本发明的串联间隙避雷器中,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组数≤4。
每组串联间隙放电组件包括等间距设置在螺旋线上的多个尖端放电式导电体。在绝缘体2上设置用于连通每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相邻两个尖端放电式导电体的气体放电通道和与气体放电通道连通的灭弧盲孔,灭弧盲孔延伸至绝缘体的表面形成开口。
在本发明中,每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可以包括多个氧化锌导电体。
使用本发明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可以制作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参见图4-7,包括绝缘体2和沿绝缘体2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的多组导电体组。
参见图4,绝缘体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部1、第二固定部3。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3之间的连线对应于绝缘体2的主轴。
设在绝缘体2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的相邻两组导电体组分别为第一导电体组、第二导电体组。第一导电体组包括A个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组包括B个第二导电体,A+B≥3,第一导电体组的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组的第二导电体形成的所有的气体放电通道的长度相等。
设第一导电体组设置在绝缘体2的主轴的第一法向面上,第二导电体组设置在绝缘体2的主轴方向的第二法向面上,在绝缘体2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的任意相邻两组导电体组所在的第一法向面与第二法向面之间的间距相等。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第一导电体组和第二导电体组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
A=1,第一导电体设置在绝缘体2的主轴上,B=2,第二导电体设置在以绝缘体2的主轴为对称轴的线段的端点上,此时第一导电体与任意一个第二导电体距离均相等。对于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的距离等于气体放电通道的长度的,设该第一导电体为A导电体,该第二导电体为B导电体,绝缘体2上设置用于连通A导电体和B导电体的气体放电通道,气体放电通道上还连通有用于延伸到绝缘体2表面的灭弧盲孔。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第一导电体组和第二导电体组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
A=1,第一导电体设置在绝缘体的主轴上,B≥3,且B≤5,第二导电体设置在以绝缘体的主轴为中心线的正B面形的角点上,此时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组的任意一个第二导电体距离均相等。
参见图8,在B=5时,可使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组的任意一个第二导电体距离均相等,且使第二导电体组的相邻两个第二导电体的距离≥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距离。
在B=6时,虽然仍可使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组的任意一个第二导电体距离均相等,但第二导电体组的相邻两个第二导电体的距离小于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组的第二导电体距离。
对于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的距离等于气体放电通道的长度的,设该第一导电体为A导电体,该第二导电体为B导电体,绝缘体2上设置用于连通A导电体和B导电体的气体放电通道,气体放电通道上还连通有用于延伸到绝缘体2表面的灭弧盲孔。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第一导电体组和第二导电体组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
A=B=2,第一导电体设置在以绝缘体的主轴为对称轴的第一线段的端点上,第二导电体设置在以绝缘体的主轴为对称轴的第二线段的端点上,参见图3,第一线段在第二法向面上的投影线段垂直于第二线段时,连接任一个第一导电体与任一个第二导电体可以形成一条气体放电通道411,且这4条气体放电通道411的长度均是相等的。
对于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的距离等于气体放电通道的长度的,设该第一导电体为A导电体,该第二导电体为B导电体,绝缘体上设置用于连通A导电体和B导电体的气体放电通道,气体放电通道上还连通有用于延伸到绝缘体2表面的灭弧盲孔。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第一导电体组和第二导电体组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
A=B,且A≥3,第一导电体设置在以绝缘体的主轴为中心线的正A面形的角点上,第二导电体设置在以绝缘体的主轴为中心线的正B面形的角点上。设正A面形在第二法向面上的投影为正A面形投影,正A面形投影以绝缘体的主轴为中心线旋转
Figure BDA0002872925520000061
弧度就能够与正B面形重合时,取正A面形一个角点为第一角点,第一角点在第二法向面上的投影为第一角点投影,第一角点投影与正B面形最近的两个角点分别为第二角点、第三角点,则第一角点与第二角点的距离和第一角点与第三角点的距离是相等的。这样,第一导电体组与第二导电体组之间就可以形成A2条气体放电通道。
对于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的距离等于气体放电通道的长度的,设该第一导电体为A导电体,该第二导电体为B导电体,绝缘体上设置用于连通A导电体和B导电体的气体放电通道,气体放电通道上还连通有用于延伸到绝缘体2表面的灭弧盲孔。
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均可以选择氧化锌导电体。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说明。应当明白,实践中无法穷尽说明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此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尽可能地阐述本发明得发明构思。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且未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进行取舍组合、具体参数进行试验变更,或者利用本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对本发明已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常规替换形成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均应属于为本发明隐含公开的内容。

Claims (4)

1.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在所述绝缘体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多组导电体容纳槽组,设在所述绝缘体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的相邻两组导电体容纳槽组分别为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组、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组,所述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组包括A个第一导电体容纳槽,所述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组包括B个第二导电体容纳槽,A+B≥3,任意一个第一导电体容纳槽与任意一个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的距离等于设定的气体放电通道长度时,在绝缘体的该第一导电体容纳槽与该第二导电体容纳槽之间开设有气体放电通道,在所述绝缘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气体放电通道连通的灭弧盲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的过程中固定导电体在第一导电体容纳槽内或第二导电体容纳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中,制作多个绝缘瓣体,每个绝缘瓣体上的第一导电体容纳槽或第二导电体容纳槽均为半槽,以安装导电体,该些绝缘瓣体用于组装成所述绝缘体;
固定导电体在第一导电体容纳槽内或第二导电体容纳槽内;
粘结所述绝缘瓣体,以形成所述绝缘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为氧化锌导电体。
CN202011611212.5A 2020-12-30 2020-12-30 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769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1212.5A CN112769042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1212.5A CN112769042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9042A true CN112769042A (zh) 2021-05-07
CN112769042B CN112769042B (zh) 2021-12-10

Family

ID=75697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1212.5A Active CN112769042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904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70A (zh) * 1996-02-15 1998-02-04 张健 高压避雷器
CN103812009A (zh) * 2014-01-24 2014-05-21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串联可调间隙吹弧式避雷器
CN109217112A (zh) * 2018-09-30 2019-01-15 武汉微创元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组合型避雷器
CN110829183A (zh) * 2019-11-20 2020-02-2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用于输电线路的避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70A (zh) * 1996-02-15 1998-02-04 张健 高压避雷器
CN103812009A (zh) * 2014-01-24 2014-05-21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串联可调间隙吹弧式避雷器
CN109217112A (zh) * 2018-09-30 2019-01-15 武汉微创元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组合型避雷器
CN110829183A (zh) * 2019-11-20 2020-02-2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用于输电线路的避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9042B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2102B (zh) 防止触电的装置以及包含防止触电的装置的电子装置
US11378594B2 (en) Capacitive voltage sensor with hidden sensing electrode
CN107275927B (zh) 气体放电管和方法以及包括该气体放电管的电气系统
MX2013002189A (es) Ensamblaje de sensores, unidad de disparo incluyendo al mismo, y metodo para fabricar un ensamblaje de sensores.
KR20100040860A (ko) 낙뢰 및 과전압으로부터 보호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모듈
KR102020757B1 (ko) 전기 에너지 저장 모듈 및 전기 에너지 저장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CN110265616A (zh) 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110190237A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2769042B (zh) 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CN112769041B (zh) 串联间隙避雷器
CN112769040B (zh) 串联间隙避雷器
JP6157587B2 (ja) サージ電圧避雷器
JPH0773080B2 (ja) 除帯電電極
EP0169226B1 (en) Improvements in electrical capacitors
CN113067323B (zh) 一种浪涌保护器
CN218100990U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
US3248619A (en) Metallized-electrode capacitor construction
RU2227951C2 (ru) Разрядник
US4734342A (en) Terminal means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KR101617060B1 (ko) 과전압 도체
CN214176413U (zh) 一种间隙型防雷器及电气设备
EP1341195A1 (en) Capacitive device
US3896352A (en) Lightning arresters and surge diverters
CN211045793U (zh) 母排组件
CN216487711U (zh) 一种金属化隔离膜、金属化隔离膜组及金属化隔离膜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