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7886A - 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7886A
CN112767886A CN202110062565.2A CN202110062565A CN112767886A CN 112767886 A CN112767886 A CN 112767886A CN 202110062565 A CN202110062565 A CN 202110062565A CN 112767886 A CN112767886 A CN 112767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ensation
resistor
brightness
signal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25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爽
郑浩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625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7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7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13The adjustm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9G2320/062Adjustment of illumination source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背光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多个亮度采集单元和多个补偿单元。亮度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根据实际亮度生成第一信号,将第一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信号,将参考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补偿单元根据第一信号和参考信号生成补偿信号,将补偿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补偿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将驱动信号发送给第一发光板,驱动第一发光板将实际亮度向目标亮度调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系统可以将显示装置中的每个发光板的实际亮度均调节至目标亮度,实现所有发光板实际发光亮度一致的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Mini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背光板多采用多块发光板拼接而成。由于发光板原材及制程的差异,每块发光板的亮度在相同电压电流下表现可能存在差异,造成整机组装后出现亮度不一致的问题,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可以解决多个发光板组成的显示装置发光亮度不一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显示装置的多个发光板的亮度,所述背光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多个亮度采集单元和多个补偿单元,且所述亮度采集单元和所述补偿单元的个数与所述多个发光板的个数相同,每个所述亮度采集单元和每个所述补偿单元对应一个发光板;
所述亮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以及根据所述实际亮度生成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发光板为所述多个发光板中的任一个;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参考信号生成补偿信号,以及将所述补偿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补偿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及将所述驱动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发光板;其中,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板将所述实际亮度向所述目标亮度调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亮度采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生成第一电压后,将所述第一电压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目标亮度生成参考电压后,将所述参考电压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补偿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参考电压生成补偿电压后,将所述补偿电压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亮度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参考电压输出端与所有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多个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多个发光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多个输入端与多个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亮度采集单元包括光敏电阻和第一电阻;
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端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敏电阻安装在所述第一发光板的中心位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偿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亮度采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控制单元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相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包括:
亮度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根据所述实际亮度生成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
所述补偿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参考信号生成补偿信号,并将所述补偿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补偿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将所述驱动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发光板;其中,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板将所述实际亮度向所述目标亮度调节。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亮度采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生成第一电压后,将所述第一电压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目标亮度生成参考电压后,将所述参考电压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补偿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参考电压生成补偿电压后,将所述补偿电压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亮度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然后根据实际亮度生成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补偿单元根据第一信号和参考信号生成补偿信号,并将补偿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补偿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发送给第一发光板,驱动第一发光板将实际亮度向目标亮度调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系统可以将显示装置中的每个发光板的实际亮度均调节至目标亮度,实现显示装置中所有发光板实际发光亮度一致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系统的应用场景;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亮度采集单元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补偿单元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系统的应用场景。参见图1,在该应用场景中,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发光板,图1中以四个发光板为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由于发光板原材及制程的差异,每块发光板的亮度在相同电压电流下表现可能存在差异,造成整机组装后出现亮度不一致的问题,影响显示效果。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节系统,亮度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然后根据实际亮度生成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补偿单元根据第一信号和参考信号生成补偿信号,并将补偿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补偿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发送给第一发光板,驱动第一发光板将实际亮度向目标亮度调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系统可以将显示装置中的每个发光板的实际亮度均调节至目标亮度,实现显示装置中所有发光板实际发光亮度一致的效果。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中是以3个发光板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以此对发光板的个数进行限定。其中,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该背光调节系统可以适用于其它任意个数的发光板。
参见图2,背光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单元400、多个亮度采集单元200和多个补偿单元300,且亮度采集单元200和补偿单元300的个数与多个发光板100的个数相同,每个亮度采集单元200和每个补偿单元300对应一个发光板100。
其中,亮度采集单元200采集第一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然后根据实际亮度生成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300。控制单元400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300。补偿单元300根据第一信号和参考信号生成补偿信号,并将补偿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400。控制单元400根据补偿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发送给第一发光板100,驱动第一发光板100将实际亮度向目标亮度调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系统可以将显示装置中的每个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均调节至目标亮度,实现显示装置中所有发光板100实际发光亮度一致的效果。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参考信号和补偿信号均为电压信号,第一信号为第一电压,参考信号为参考电压,补偿信号为补偿电压。
具体地,亮度采集单元200根据第一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生成第一电压后,将第一电压发送给补偿单元300。控制单元400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电压后,将参考电压发送给补偿单元300。补偿单元300根据第一电压和参考电压生成补偿电压后,将补偿电压发送给控制单元400。控制单元400根据补偿电压生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发送给第一发光板100,驱动第一发光板100将实际亮度向目标亮度调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系统可以将显示装置中的每个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均调节至目标亮度,实现显示装置中所有发光板100实际发光亮度一致的效果。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亮度采集单元200的输出端与补偿单元300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单元400的参考电压输出端与所有补偿单元300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单元400的多个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多个发光板100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单元400的多个输入端与多个补偿单元300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具体地,补偿单元300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电压,通过第二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然后补偿单元300根据第一电压和参考电压生成补偿电压后,将补偿电压发送给控制单元400。控制单元400通过一个输入端接收补偿单元300发送的补偿电压,然后根据补偿电压生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发送给第一发光板100,驱动第一发光板100将实际亮度向目标亮度调节。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度采集单元200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参见图3,亮度采集单元200可以包括光敏电阻RX和第一电阻R1。光敏电阻RX的第一端接地,光敏电阻RX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补偿单元300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源端电连接。
具体地,光敏电阻RX受到第一发光板100的照射,当第一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改变时,光敏电阻RX的阻值会相应的改变。光敏电阻RX和第一电阻R1组成分压电路,光敏电阻RX的第二端根据第一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输出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传送至补偿单元300,以此完成第一发光板100实际亮度的采集。
示例性的,光敏电阻RX安装在第一发光板100的中心位置,可以确保光敏电阻RX不受其它第一发光板100的影响,进而提高采集单元对第一发光板100实际亮度采集的准确性。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补偿单元300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参见图4,补偿单元300可以包括运算放大器OP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
其中,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亮度采集单元200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OP1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400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OP1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控制单元400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
具体地,控制单元400输出的参考电压经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分压后到达运算放大器OP1的正向输入端,亮度采集单元200输出的第一电压经过第二电阻R2到达运算放大器OP1的负向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对第一电压和分压后的参考电压进行运算,输出补偿信号到控制单元400。补偿信号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02905400000081
其中,Vout为补偿信号的电压值,V1为第一电压,V2为参考电压。
示例性的,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相同,则补偿信号Vout=V2-V1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5,背光调节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1,亮度采集单元200采集第一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根据实际亮度生成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300。
示例性的,第一信号可以为电压信号,即第一信号为第一电压。如图3所示,亮度采集单元200可以包括光敏电阻RX和第一电阻R1。光敏电阻RX的第一端接地,光敏电阻RX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补偿单元300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源端电连接。
具体地,光敏电阻RX受到第一发光板100的照射,当第一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改变时,光敏电阻RX的阻值会相应的改变。光敏电阻RX和第一电阻R1组成分压电路,光敏电阻RX的第二端根据第一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输出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传送至补偿单元300,以此完成第一发光板100实际亮度的采集。
示例性的,光敏电阻RX安装在第一发光板100的中心位置,可以确保光敏电阻RX不受其它第一发光板100的影响,进而提高采集单元对第一发光板100实际亮度采集的准确性。
步骤S402,控制单元400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300。
具体地,控制单元400可以通过显示装置中的控制器获取目标亮度,然后根据目标亮度计算得到对应的参考电压,并将参考电压传送至补偿单元300的第二输入端。
示例性的,参考信号为电压信号,即参考信号为参考电压。控制单元400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电压的方法为:控制单元400将目标亮度带入预设关系式计算得到参考电压。
具体地,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试验的方法获取到第一发光板100的发光亮度和电压的关系式,并将得到的关系式存储到控制单元400中。当控制单元400获取到目标亮度后,将目标亮度带入到预设关系式中,可以得到参考电压。
步骤S403,补偿单元300根据第一信号和参考信号生成补偿信号,并将补偿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400。
示例性的,补偿信号为电压信号,即补偿信号为补偿电压。如图4所示,补偿单元300可以包括运算放大器OP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
其中,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亮度采集单元200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OP1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400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OP1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控制单元400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
具体地,控制单元400输出的参考电压经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分压后到达运算放大器OP1的正向输入端,亮度采集单元200输出的第一电压经过第二电阻R2到达运算放大器OP1的负向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对第一电压和分压后的参考电压进行运算,输出补偿信号到控制单元400。补偿信号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02905400000101
其中,Vout为补偿信号的电压值,V1为第一电压,V2为参考电压。
示例性的,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相同,则补偿信号Vout=V2-V1
步骤S404,控制单元400根据补偿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发送给第一发光板100。
其中,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一发光板100将实际亮度调节至目标亮度。
具体地,由于第一电压对应的为第一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参考电压对应的为第一发光板100的目标亮度。补偿单元300根据第一电压和参考电压生成的补偿信号可以表征第一发光板100实际亮度与目标亮度的关系。控制单元400可以根据补偿信号计算得到驱动信号,驱动信号可以驱动第一发光板100将实际亮度调节至目标亮度。
示例性的,驱动信号为PWM信号,控制单元400根据补偿信号生成驱动信号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31,控制单元400根据补偿信号计算得到补偿频率。
具体地,由于补偿信号可以表征第一发光板100实际亮度与目标亮度的关系,因此,控制单元400可以根据驱动信号得到一个补偿频率。
步骤S4032,控制单元400根据补偿频率对PWM信号的频率进行校准,校准后的PWM信号为驱动信号。
具体地,控制单元400根据补偿频率对PWM信号进行校准,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校准后的PWM信号即为驱动信号。校准后的PWM信号可以改变第一发光板100驱动电流的大小,驱动第一发光板100将实际亮度调节至目标亮度,从而实现第一发光板100的亮度调节。
示例性的,在步骤S4031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S40301,控制单元400将补偿信号和预设电压比较。
具体地,由于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发光板100的亮度不能做到完全的一致。因此,需要设计一个误差范围,即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和目标亮度差值的绝对值在误差范围内,则认为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符合要求,不需要进行校准调节。预设电压根据误差范围相应设计,当补偿信号小于预设电压时,此时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符合要求;当补偿信号大于预设电压时,此时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不符合要求。
步骤S40302,在补偿信号大于预设电压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0根据补偿信号计算得到补偿频率。
具体地,当补偿信号大于预设电压时,说明此时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和目标亮度超出了允许的误差范围,此时需要对发光板100的实际亮度进行调节。控制单元400会根据补偿信号计算得到补偿频率,然后根据补偿频率对PWM信号进行校准,校准后的PWM信号即为驱动信号,驱动发光板100将实际亮度调节至目标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可以包括上述背光调节系统和多个发光板。该发光装置具有上述背光调节系统所具有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显示装置的多个发光板的亮度,所述背光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多个亮度采集单元和多个补偿单元,且所述亮度采集单元和所述补偿单元的个数与所述多个发光板的个数相同,每个所述亮度采集单元和每个所述补偿单元对应一个发光板;
所述亮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以及根据所述实际亮度生成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发光板为所述多个发光板中的任一个;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参考信号生成补偿信号,以及将所述补偿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补偿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及将所述驱动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发光板;其中,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板将所述实际亮度向所述目标亮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采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生成第一电压后,将所述第一电压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目标亮度生成参考电压后,将所述参考电压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补偿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参考电压生成补偿电压后,将所述补偿电压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参考电压输出端与所有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多个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多个发光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多个输入端与多个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采集单元包括光敏电阻和第一电阻;
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电阻安装在所述第一发光板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亮度采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控制单元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相同。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亮度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根据所述实际亮度生成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目标亮度生成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发送给补偿单元;
所述补偿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参考信号生成补偿信号,并将所述补偿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补偿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将所述驱动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发光板;其中,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板将所述实际亮度向所述目标亮度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采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发光板的实际亮度生成第一电压后,将所述第一电压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目标亮度生成参考电压后,将所述参考电压发送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补偿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参考电压生成补偿电压后,将所述补偿电压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
CN202110062565.2A 2021-01-18 2021-01-18 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767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2565.2A CN112767886A (zh) 2021-01-18 2021-01-18 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2565.2A CN112767886A (zh) 2021-01-18 2021-01-18 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886A true CN112767886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02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2565.2A Pending CN112767886A (zh) 2021-01-18 2021-01-18 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78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3450A (zh) * 2021-05-14 2021-08-0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型发光二极管单元的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2538A (zh) * 2013-12-19 2014-03-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装置
CN203537636U (zh) * 2013-11-14 2014-04-09 成都博元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的照明应急灯
CN203787062U (zh) * 2014-02-18 2014-08-20 宁波吉德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光调节显示装置
CN107039001A (zh) * 2017-05-31 2017-08-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灰阶补偿电路以及灰阶补偿方法
CN207692101U (zh) * 2018-01-09 2018-08-03 深圳市乐祺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感led电筒控制电路
CN108376532A (zh) * 2018-03-19 2018-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的亮度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9697954A (zh) * 2019-03-06 2019-04-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亮度补偿方法
CN211047297U (zh) * 2019-08-23 2020-07-17 南宁学院 一种基于光敏电阻的led灯
CN211654271U (zh) * 2020-03-25 2020-10-09 江苏华宁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自适应环境光的液晶屏背光亮度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37636U (zh) * 2013-11-14 2014-04-09 成都博元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的照明应急灯
CN103672538A (zh) * 2013-12-19 2014-03-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装置
CN203787062U (zh) * 2014-02-18 2014-08-20 宁波吉德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光调节显示装置
CN107039001A (zh) * 2017-05-31 2017-08-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灰阶补偿电路以及灰阶补偿方法
CN207692101U (zh) * 2018-01-09 2018-08-03 深圳市乐祺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感led电筒控制电路
CN108376532A (zh) * 2018-03-19 2018-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的亮度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9697954A (zh) * 2019-03-06 2019-04-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亮度补偿方法
CN211047297U (zh) * 2019-08-23 2020-07-17 南宁学院 一种基于光敏电阻的led灯
CN211654271U (zh) * 2020-03-25 2020-10-09 江苏华宁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自适应环境光的液晶屏背光亮度调节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3450A (zh) * 2021-05-14 2021-08-0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型发光二极管单元的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7870B (zh) 显示参数的调整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系统
US2008027227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rightness of light source and displaying apparatus
US8143792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backlighting systems
US11019700B2 (en) LED driving system and LED driving device
CN1971367A (zh) 面照明光源、亮度校正电路、亮度校正方法和液晶显示器
US20220322511A1 (en) Backlight control circuit,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terminal
US7274178B2 (en) Multi-lamp driver with active current regulator
US201901979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 backlight
WO2015089928A1 (zh) 背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装置
CN112767886A (zh) 背光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US20100188067A1 (en) Current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Circuit
JP2007019013A (ja) ランプ電流の検知およびランプ駆動電圧調整用フィードバックの提供
US20110215734A1 (en) Pwm pulse generating circuit,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pwm control method
KR10205044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US20160093254A1 (en) Luminan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in displays
US20120161853A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of a sensor
CN107290916A (zh) 激光调光系统
CN102033146A (zh) 具有模拟发光二极管特性的电子负载及其模拟方法
US20080284692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cklight apparatus and luminance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CN113315356A (zh) 功率器件驱动电路
US20210045219A1 (en) Voltage setting value adjusting device and circuit thereof
US1066736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riving LED string
WO2018040345A1 (zh) 用于系统端与显示面板兼容的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
EP3860313A1 (e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rom luminaire sensors
CN106061004A (zh) Led模组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