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2016A - 卡扣结构及风扇 - Google Patents

卡扣结构及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2016A
CN112762016A CN202110114745.0A CN202110114745A CN112762016A CN 112762016 A CN112762016 A CN 112762016A CN 202110114745 A CN202110114745 A CN 202110114745A CN 112762016 A CN112762016 A CN 112762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ssembly
joint
clamping portion
buckl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47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瑞鹏
麦焕
王勇
申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1147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2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2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2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axi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扣结构及风扇,卡扣结构包括第一装配件及第二装配件,第一装配件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及限位部,第二装配件上设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用于防止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脱离,限位部与第一卡接部之间形成供第二卡接部插入的插口,当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后,限位部用于防止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脱离。上述卡扣结构,风道件与网罩装配时,第二卡接部可插入第一卡接部与限位部之间形成的插口内并与第一卡接部卡接,限位部可对第二卡接部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脱离,固定效果更好,不易出现松脱等情况。

Description

卡扣结构及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卡扣结构及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制冷及吹风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多,但风扇作为增加空气流通的设备,仍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产品的部件在连接时采用了卡扣配合的方式,安装方便有效,但是卡扣配合会出现松脱问题,导致产品出现缝隙或装配失效,影响产品的持续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卡扣配合易出现松脱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防止松脱的卡扣结构及风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扣结构,包括第一装配件及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及限位部,所述第二装配件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装配件与所述第二装配件脱离,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二卡接部插入的插口,当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后,所述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脱离。
上述卡扣结构,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装配时,第二卡接部可插入第一卡接部与限位部之间形成的插口内并与第一卡接部卡接,此时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的卡接配合可防止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脱离,当第二卡接部具有相对第一卡接部移动的趋势时,限位部可对第二卡接部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由于相对位移导致脱离,因此装配后固定效果更好,不易出现松脱等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扣体,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二扣体,当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后,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第二扣体沿所述插口由外至内的方向依次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体上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扣体上设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为斜面或弧面,和/或所述第二导向面为斜面或弧面,当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弹性变形件,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有防弯筋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配件为风道件,所述风道件用于围成吹风通道,所述第二卡接部设于所述吹风通道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件设于所述吹风通道内,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限位部均设于所述第一装配件周向的外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配件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吹风通道的一侧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一分体及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连接所述第二分体及所述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二分体与所述第二装配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分体设于所述吹风通道内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分体设于所述第一分体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分体与所述插口插接配合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装配件上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卡扣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一配合部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配合部上设有第二穿孔,当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后,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对应设置,使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其中一个供所述固定件穿设,另一个与所述固定件螺纹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装配件的轴向及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均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装配件间隔设置,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装配件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装配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插口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的间距为a,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互脱离所需的位移量为b,a<b。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装配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一种风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卡扣结构。
上述风扇,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的其中一个为风道件,另一个为网罩,风道件与网罩装配时,第二卡接部可插入第一卡接部与限位部之间形成的插口内并与第一卡接部卡接,此时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的卡接配合可防止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脱离,当第二卡接部具有相对第一卡接部移动的趋势时,限位部可对第二卡接部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由于相对位移导致脱离,因此风道件与网罩装配后固定效果更好,不易出现松脱等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于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结构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装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装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装配件,100a、网罩,101、插口,110、第一卡接部,111、第一扣体,111a、第一导向面,120、限位部,130、第一配合部,140、第一连接部,150、第二连接部,200、第二装配件,200a、风道件,201、吹风通道,210、第二卡接部,211、第二扣体,211a、第二导向面,212、防弯筋条,213、第一分体,214、第二分体,220、支撑件,230、第二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卡扣结构,包括第一装配件100及第二装配件200,第一装配件100上设有第一卡接部110及限位部120,第二装配件200上设有第二卡接部210,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接配合,用于防止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脱离,限位部120与第一卡接部110之间形成供第二卡接部210插入的插口101,当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接后,限位部120用于防止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脱离。
上述卡扣结构,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的其中一个为风道件200a,另一个为网罩100a,风道件200a与网罩100a装配时,第二卡接部210可插入第一卡接部110与限位部120之间形成的插口101内并与第一卡接部110卡接,此时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的卡接配合可防止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脱离,当第二卡接部210具有相对第一卡接部110移动的趋势时,限位部120可对第二卡接部210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卡接部210与第一卡接部110由于相对位移导致脱离,因此风道件200a与网罩100a装配后固定效果更好,不易出现松脱等情况。
可选地,第一装配件100、第二装配件200的其中一个为风道件200a,另一个为网罩100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卡接部110包括第一扣体111,第二卡接部210包括第二扣体211,当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接后,第一扣体111与第二扣体211沿插口101由外至内的方向依次设置。上述结构中,当第二卡接部210具有脱离插口101的趋势时,第一扣体111会抵住第二扣体211,使第二卡接部210无法继续移动,此时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脱离需要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沿插口101由外至内的方向存在一定的错位,使第一扣体111不会继续抵住第二扣体211,但由于限位部120的存在,可对第二扣体211的位移进行限制,能够使第一扣体111与第二扣体211保持沿插口101由外至内的方向依次设置,因而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接紧密,不会轻易松脱。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10、第二卡接部210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卡扣,另一个上设有卡槽,当第一卡接部110、第二卡接部210相互靠近时,卡扣扣入卡槽,也可实现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的卡接配合。
具体地,在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接前,第二扣体211位于插口101外,且第二扣体211、第一扣体111沿插口101由外至内的方向依次设置,随后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扣体111与第二扣体211接触并抵接,此时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处于卡接过程中,随后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继续相对移动,使第二扣体211进入插口101内,且第二扣体211通过第一扣体111的位置,第二扣体211回位,此时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完成卡接,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接后,第一扣体111、第二扣体211沿插口101由外至内的方向依次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扣体111上设有第一导向面111a,第二扣体211上设有第二导向面211a,第一导向面111a为斜面或弧面,和/或第二导向面211a为斜面或弧面,当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接过程中,第一导向面111a与第二导向面211a抵接。斜面或弧面在接触时可防止出现卡死的情况,使第一扣体111与第二扣体211能够相对抵接并相对移动,使装配更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卡接部110为弹性变形件,第二卡接部210上设有防弯筋条212。此时当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的卡接过程中,由于第一卡接部110为弹性变形件,第二卡接部210上设有防弯筋条212,因此第一卡接部110会发生弹性变形,当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继续相对移动,使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完成卡接后,此时第一卡接部110会复原,由于第二卡接部210设置了防弯筋条212,较难出现弯曲,因此限位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10抵接时,第二卡接部210不会由于受力导致形变,此时第二卡接部210不会轻易与第一卡接部110脱离并由插口101抽出,使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的固定效果好,不易出现松脱的情况。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10及限位部120为不易弯曲变形的结构,第二卡接部210为弹性变形件,此时第二卡接部210可通过弹性变形插入插口101内,但第二卡接部210具有抽出插口101的趋势时,由于第二卡接部210进入插口101内的部分复原,且第一卡接部110及限位部120即使与第二卡接部210接触,也不会变形,会阻碍第二卡接部210离开插口101,防止出现松脱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5所示,第二装配件200为风道件200a,风道件200a用于围成吹风通道201,第二卡接部210设于吹风通道201的内壁上。由于第二卡接部210设于吹风通道201的内壁上,则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的卡接配合也位于吹风通道201内,不会外露,能够对第一卡接部110及第二卡接部210的卡接进行保护,并使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安装配合后的外观整体性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装配件100设于吹风通道201内,第一卡接部110及限位部120均设于第一装配件100周向的外侧面上。此时网罩100a与风道件200a装配后,网罩100a位于吹风通道201内。
可选地,网罩100a包括格栅部及伸入部,伸入部设于格栅部的一侧,第一卡接部110及限位部120均设于伸入部上,本具体实施例中,格栅部及伸入部均位于吹风通道20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格栅部位于风道件200a外,伸入部伸入吹风通道201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及图6所示,第二装配件20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设有支撑件220,支撑件220与吹风通道201的一侧开口相对设置,第二卡接部210包括第一分体213及第二分体214,第一分体213连接第二分体214及第二装配件200,第二分体214与第二装配件200间隔设置,第一分体213设于吹风通道201内靠近支撑件220的一侧,第二分体214设于第一分体213远离支撑件220的一侧,第二分体214与插口101插接配合并与第一卡接部110卡接。由于支撑件220会阻挡吹风通道201的一侧开口,导致第一装配件100,即网罩100a无法直接与风道件200a的第一端装配,因此网罩100a需要由位于第二装配件200的第二端处的吹风通道201的另一侧开口进入,并向第二装配件200的第一端移动,通过第二分体214插入插口101并与第一卡接部110卡接,实现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即网罩100a及风道件200a的固定,同时防松脱效果好。
具体地,第二扣体211设于第二分体214上。
具体地,网罩100a相对风道件200a的装配方向如图1中t方向所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至图7所示,第一装配件100上设有第一配合部130,第二装配件200上设有第二配合部230,第一配合部130与第二配合部230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配合部130与第二配合部230的可拆卸连接,能够使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的固定效果更好,同时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不会发生相对位移,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脱离,防松脱的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7所示,上述卡扣结构还包括固定件,第一配合部130上设有第一穿孔,第二配合部230上设有第二穿孔,当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接后,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对应设置,使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的其中一个供固定件穿设,另一个与固定件螺纹配合。通过旋转固定件,可实现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的拆卸,操作方便。
可选地,固定件为螺钉或螺栓。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30与第二配合部230也可为可拆的卡接配合。其中第一配合部130、第二配合部230的卡接配合方式可与第一卡接部110、第二卡接部210的卡接配合防线相同或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二装配件200的轴向及周向方向上,第二卡接部210与第二配合部230均间隔设置。此时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的卡接、第一配合部130与第二配合部230的可拆卸连接在装配时不会出现位置重叠,可方便对位操作,且方便观察装配是否到位。
可选地,第一穿孔、第二穿孔沿吹风通道201的长度方向设置,此时在网罩100a与风道件200a装配后,可方便在吹风通道201内利用固定件将网罩100a与风道件200a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7所示,限位部120与第一装配件100间隔设置,限位部120与第一装配件100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140及第二连接部150,第一连接部140及第二连接部150用于连接限位部120与第一装配件100,第一连接部140与第二连接部150位于插口101的两侧。当第二卡接部210插入插口101内之后,第一连接部140及第二连接部150也可对第二卡接部210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卡接部210相对第一卡接部110转动并脱离,进一步防止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安装配合后松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10之间的间距为a,第二卡接部210与第一卡接部110相互脱离所需的位移量为b,a<b。此时当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脱离之前,第二卡接部210会被限位部120抵住,可更好的起到防止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脱离的效果。
其中,a可为0,此时限位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10接触,也可防止第二卡接部210脱离第一卡接部110。或a可为正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卡接部210为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210沿第二装配件200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210,能够使第二装配件200的不同位置分别与第一装配件100卡接,卡接防松脱的效果更好。
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卡扣结构。
上述风扇,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的其中一个为风道件200a,另一个为网罩100a,风道件200a与网罩100a装配时,第二卡接部210可插入第一卡接部110与限位部120之间形成的插口101内并与第一卡接部110卡接,此时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二卡接部210的卡接配合可防止第一装配件100与第二装配件200脱离,当第二卡接部210具有相对第一卡接部110移动的趋势时,限位部120可对第二卡接部210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卡接部210与第一卡接部110由于相对位移导致脱离,因此风道件200a与网罩100a装配后固定效果更好,不易出现松脱等情况。
可选地,上述风扇也可有页扇、无页扇或其他能够吹风的设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4)

1.一种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配件及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及限位部,所述第二装配件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装配件与所述第二装配件脱离,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二卡接部插入的插口,当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后,所述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扣体,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二扣体,当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后,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第二扣体沿所述插口由外至内的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体上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扣体上设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为斜面或弧面,和/或所述第二导向面为斜面或弧面,当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弹性变形件,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有防弯筋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件为风道件,所述风道件用于围成吹风通道,所述第二卡接部设于所述吹风通道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设于所述吹风通道内,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限位部均设于所述第一装配件周向的外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件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吹风通道的一侧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一分体及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连接所述第二分体及所述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二分体与所述第二装配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分体设于所述吹风通道内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分体设于所述第一分体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分体与所述插口插接配合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装配件上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一配合部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配合部上设有第二穿孔,当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后,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对应设置,使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其中一个供所述固定件穿设,另一个与所述固定件螺纹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装配件的轴向及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均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装配件间隔设置,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装配件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装配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插口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的间距为a,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互脱离所需的位移量为b,a<b。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装配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14.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卡扣结构。
CN202110114745.0A 2021-01-26 2021-01-26 卡扣结构及风扇 Pending CN112762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4745.0A CN112762016A (zh) 2021-01-26 2021-01-26 卡扣结构及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4745.0A CN112762016A (zh) 2021-01-26 2021-01-26 卡扣结构及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2016A true CN112762016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06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4745.0A Pending CN112762016A (zh) 2021-01-26 2021-01-26 卡扣结构及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20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3224B1 (ko) 전기 커넥터의 고정 장치 및 그 응용
KR950004981B1 (ko) 리본케이블 컨넥터의 컨넥터 클립
CN101951749B (zh) 电气设备的安装装置及具有该安装装置的电路断路器
CN214499571U (zh) 卡扣结构及风扇
CN112762016A (zh) 卡扣结构及风扇
CN109506302B (zh) 过滤网组件及空调器
CN206102637U (zh) 一种血压计袖带快速拆装用转接板
CN214499572U (zh) 配合安装结构及风扇
CN212619151U (zh) 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CN112762015A (zh) 配合安装结构及风扇
CN211854394U (zh) 风管接头及空调器
CN210771609U (zh) 一种面框和灯体卡扣式安装的灯具
CN210270532U (zh) 一种手表及其表壳
CN106175732B (zh) 一种血压计袖带快速拆装用转接板
CN213845582U (zh) 导线连接结构和压力监护系统
CN217216183U (zh) 一种卡扣式安装的电机壳及具有该电机壳的风扇
CN210399254U (zh) 一种防拆装置和空调器
CN110848464B (zh) 管道分离装置
CN216346990U (zh) 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器
CN216048660U (zh) 一种电器盒的装配结构及其冰箱
CN219180874U (zh) 防呆插头结构
CN215720071U (zh) 一种内卡件及轴套连接结构
CN216903376U (zh) 板件接地结构及空调器
CN219353840U (zh) 快速拆装结构及内窥镜
CN213393983U (zh) 一种管接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