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1107A - 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61107A CN112761107A CN202011545081.5A CN202011545081A CN112761107A CN 112761107 A CN112761107 A CN 112761107A CN 202011545081 A CN202011545081 A CN 202011545081A CN 112761107 A CN112761107 A CN 1127611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vee
- water
- reinforcing
- slope
- slope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50—Road surface markings; Kerbs or road edg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erting road users
- E01F9/506—Road surface markings; Kerbs or road edg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erting road u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ad surface marking material, e.g. comprising additives for improving friction or reflectivity; Methods of forming, installing or applying markings in, on or to road surfaces
- E01F9/524—Refl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corporation in or application to road surface mark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02B3/102—Permanently installed raisable dyk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16—Sealings or joi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堤身,堤身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挡水机构,堤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堤角加固机构和坡面加固机构,坡面加固机构位于堤角加固机构的上方,坡面加固机构与堤角加固机构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其方法包括:1)堤身施工、2)挡水机构施工、3)堤角加固机构施工、4)坡面加固机构施工和5)圩堤试运行。本发明通过挡水机构的设计,不仅可以对洪水进行阻挡,而且提高了圩堤上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在汛期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圩堤是在沿江、滨海以及滨湖区的低洼地带修筑的抵御外水入侵、保护耕地堤防建筑。虽然目前圩堤防洪能力已得到较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部分圩堤依然存在堤段堤身土方严重流失,堤顶路面破坏严重,汛期堤顶防汛通道难以正常通车等问题,给防洪抢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的技术方案,通过挡水机构的设计,不仅可以对洪水进行阻挡,对卡口处两侧河道的水位进行控制,防止因洪水造成内河道发生内涝,而且提高了圩堤上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在汛期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该圩堤的施工方法步骤简单,不仅提高了施工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圩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灵活方便,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包括堤身,其特征在于:堤身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挡水机构,堤身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反光带,堤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堤角加固机构和坡面加固机构,坡面加固机构位于堤角加固机构的上方,坡面加固机构与堤角加固机构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通过挡水机构的设计,不仅可以对洪水进行阻挡,对卡口处两侧河道的水位进行控制,防止因洪水造成内河道发生内涝,而且提高了圩堤上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在汛期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通过限位槽的设计,便于安装挡水机构,当两侧河道的水位低于圩堤的高度时,挡水机构与圩堤的高度齐平,当河道的水位高于圩堤时,通过挡水机构可以进行相应的阻挡,防止洪水倒灌至内河道中,反光带的设计提高了圩堤上夜晚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坡面加固机构和堤角加固机构可以大大提高圩堤两侧迎水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水流对圩堤的冲刷,减少堤身土方的流失,大大延长圩堤的使用寿命和防洪能力,膨胀止水条的设计可以减少河道中的水经坡面加固机构和堤角加固机构支架内的缝隙渗入堤身内,提高堤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挡水机构包括挡水板和液压缸,液压缸固定连接在限位槽内,挡水板通过活塞杆连接液压缸,挡水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照明机构和箭头指示灯,通过液压缸经活塞杆可以带动挡水板上下移动,便于紧急情况下使用,保证防洪抢险的安全性,照明机构可以对两侧挡水板之间进行照明,箭头指示灯便于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挡水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块和卡槽,卡块与卡槽相匹配,便于相邻两个挡水板之间的连接,提高挡水的效果,同时便于施工维修安装,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
进一步,照明机构包括基板、照明灯和电机,照明灯均匀分布于基板的底面上,基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挡水板上,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电机位于挡水板内,电机通过主动齿轮连接从动齿轮,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可以通过从动齿轮带动基板转动,将照明灯打开,实现对堤身顶面的照明,提高行程的安全性,当不使用时可以限位在挡水板内,不占用空间,使用灵活方便。
进一步,限位槽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托板,托板通过第一加强块固定连接限位槽,托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与活塞杆相匹配,当挡水板不工作时,液压缸也不工作,通过托板可以对挡水板进行定位支撑,降低了能耗,当挡水板工作时,通过液压缸带动活塞杆推动挡水板至所需的高度位置即可,弧形槽提高了活塞杆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坡面加固机构包括第一坡面体和第二坡面体,第一坡面体与第二坡面体一体成型,且第一坡面体位于所述第二坡面体的上方,第一坡面体和第二坡面体的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条,第一坡面体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第二定位条,第二定位条通过第二加强块固定连接第一坡面体,第二定位条与堤身的顶面齐平,通过一体成型的第一坡面体和第二坡面体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坡面加固机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便于安装施工,第一定位条与堤身的两侧面连接,提高整个坡面加固机构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二定位条可以进一步提高坡面加固机构与堤身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堤角加固机构包括竖直加固板和倾斜加固板,倾斜加固板固定连接在竖直加固板的上方,竖直加固板上均匀设置有锚固孔,通过竖直加固板和倾斜加固板的设计可以将整个堤角进行包裹,减小水流对堤身堤角位置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整个堤身的可靠性,锚固孔便于通过锚固杆实现竖直加固板与堤身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第二坡面体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U形槽和第一L形槽,倾斜加固板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U形槽和第二L形槽,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之间设有密封条,第一L形槽和第二L形槽之间设有膨胀止水条,通过密封条和膨胀止水条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坡面加固机构与堤角加固机构之间的密封效果,减少河道中的水渗入堤身内。
进一步,堤身内设置有储电箱,储电箱连接外部电源设备,储电箱便于为挡水机构、照明机构等提供电能,保证整个圩堤的正常工作。
如上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堤身施工
a、首先对平原河道卡口的圩堤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圩堤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b、然后沿着圩堤的两侧迎水面通过吊装船分别竖直等间距安装立柱,使立柱的高度大于两侧河道的深度,待所需的立柱施工完毕后,选取合适的隔水板,将隔水板竖直插入立柱的一侧且位于河道内,待两侧所需的隔水板安装完毕后,通过加强杆将相对的两个立柱之间通过加强杆焊接固定,便于将隔水板与圩堤之间的水和河道中的水隔离,提高施工时的安全性;
c、接着在隔水板与圩堤之间的空隙内安装水泵,通过水泵将隔水板与圩堤之间的水抽干,便于堤角和堤身迎水面的施工;
d、最后对圩堤的顶面进行整平夯实处理,对圩堤两侧的迎水面分别进行清淤处理,处理后进行夯实,在堤身两侧的坡面上根据设计要求开设阶梯槽,同时沿着堤身的顶面向下开设安装槽,对安装槽进行加固处理,并在安装槽内安装储电箱,然后用混凝土回填至堤身顶面的位置,待混凝土达到设定强度后,沿着堤身的顶面中线喷上反光条,通过清淤处理,便于提高堤身迎水面在安装坡面加固机构和堤角加固机构时的稳定性,阶梯槽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坡面加固机构与堤身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小水流冲刷对堤身的影响,储电箱的安装便于为整个圩堤上的电器装置提供电能;
2)挡水机构施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沿着堤身的顶面开设两条相互平行的限位槽,两个限位槽的深度、宽度和长度保持相等,并对限位槽的内侧面浇注厚度为10~15cm的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直至达到设定的强度,通过限位槽的设计便于挡水机构的安装,提高挡水机构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然后根据限位槽的长度确定挡水机构的分布数量,制作相应的挡水板,沿着挡水板的内侧面安装一个照明机构和至少两排箭头指示灯,同时沿着挡水板的左侧安装卡块,沿着挡水板的右侧开设卡槽,卡块与卡槽相匹配,通过照明机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圩堤进行照明,提高行车时的安全性,箭头指示灯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卡块和卡槽的设计提高了相邻两个挡水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挡水效果;
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尺寸的液压缸,每个挡水板对应至少三个液压缸,将液压缸平行固定安装在限位槽的底部,直至同一限位槽内所需的液压缸全部安装完毕,将液压缸通过液压油管与外部供油设备连接,再根据挡水板的升降位置及限位槽的宽度制作相应的托板,沿着托板的一侧均匀开设弧形槽,将加工好的托板通过第一加强块水平安装在限位槽内,使相对的两个托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直至将限位槽内所需的托板铺设完毕,该顺序的施工步骤不仅提高了液压缸、托板和挡水板的施工稳定性,而且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施工成本,进一步提高挡水机构的施工质量;
d、最后根据挡水板的升降高度选择合适的活塞杆,将活塞杆的底端穿过弧形槽与液压缸连接,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挡水板的底面上,同时将相邻两个挡水板之间通过卡块和卡槽进行连接;
3)堤角加固机构施工
a、首先测量圩堤两侧的堤角尺寸,制作相应的竖直加固板和倾斜加固板,竖直加固板与倾斜加固板一体成型,竖直加固板与倾斜加固板之间的倾斜角度与堤角的转角角度一致,提高堤角加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小水流对堤角的冲刷;
b、然后沿着竖直加固板的侧面水平均匀开设锚固孔,沿着倾斜加固板的顶面开设第二U形槽和第二L形槽;
c、接着将加工好的竖直加固板和倾斜加固板安装至堤角上,通过锚固杆穿过锚固孔插入堤身的土体内,实现竖直加固板、倾斜加固板与堤身的固定连接,并在第二U形槽内安装密封条,在第二L形槽内安装膨胀止水条,提高堤角加固机构与坡面加固机构之间的密封挡水效果,进一步提高堤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坡面加固机构施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坡面加固机构的尺寸,并加工相应的第一坡面体和第二坡面体,第一坡面体和第二坡面体的底面上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定位条,通过第一定位条可以大大提高第一坡面体、第二坡面体与堤身迎水面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b、然后沿着第一坡面体的顶端水平安装第二定位条,将第二定位条通过第二加强块与第一坡面体固定连接,第二定位条提高了坡面加固机构与堤身顶面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c、接着沿着第二坡面体的底面上分别开设第一U形槽和第一L形槽;
d、最后将加工好的坡面加固机构安装在堤身两侧的梯形槽内,并使第二坡面体上的第一U形槽卡住密封条,第一L形槽卡住膨胀止水条,第一坡面体顶端上的第二定位条与堤身的顶面齐平;
5)圩堤试运行
a、待圩堤施工完毕后,依次拆除两侧隔水板,并拆除立柱;
b、然后依次启动液压缸,通过活塞杆带动相应的挡水板上升至所需的高度位置,同时启动照明机构,观察两侧挡水板之间的照明情况和相邻挡水板之间的密封情况。
该圩堤的施工方法步骤简单,不仅提高了施工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圩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灵活方便,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挡水机构的设计,不仅可以对洪水进行阻挡,对卡口处两侧河道的水位进行控制,防止因洪水造成内河道发生内涝,而且提高了圩堤上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在汛期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
2、通过限位槽的设计,便于安装挡水机构,当两侧河道的水位低于圩堤的高度时,挡水机构与圩堤的高度齐平,当河道的水位高于圩堤时,通过挡水机构可以进行相应的阻挡,防止洪水倒灌至内河道中。
3、反光带的设计提高了圩堤上夜晚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坡面加固机构和堤角加固机构可以大大提高圩堤两侧迎水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水流对圩堤的冲刷,减少堤身土方的流失,大大延长圩堤的使用寿命和防洪能力。
4、膨胀止水条的设计可以减少河道中的水经坡面加固机构和堤角加固机构支架内的缝隙渗入堤身内,提高堤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该圩堤的施工方法步骤简单,不仅提高了施工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圩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灵活方便,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中圩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挡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照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托板与限位槽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坡面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堤角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堤身;2-限位槽;3-挡水机构;4-储电箱;5-堤角加固机构;6-坡面加固机构;7-膨胀止水条;8-密封条;9-挡水板;10-液压缸;11-活塞杆;12-卡槽;13-卡块;14-照明机构;15-基板;16-照明灯;17-电机;18-主动齿轮;19-从动齿轮;20-托板;21-弧形槽;22-第一加强块;23-第一坡面体;24-第二坡面体;25-第一定位条;26-第二定位条;27-第二加强块;28-第一U形槽;29-第一L形槽;30-竖直加固板;31-倾斜加固板;32-锚固孔;33-第二U形槽;34-第二L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包括堤身1,堤身1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槽2,限位槽2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托板20,托板20通过第一加强块22固定连接限位槽2,托板20的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槽21,弧形槽21与活塞杆11相匹配,当挡水板9不工作时,液压缸10也不工作,通过托板20可以对挡水板9进行定位支撑,降低了能耗,当挡水板9工作时,通过液压缸10带动活塞杆11推动挡水板9至所需的高度位置即可,弧形槽21提高了活塞杆11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限位槽2内设置有挡水机构3,挡水机构3包括挡水板9和液压缸10,液压缸10固定连接在限位槽2内,挡水板9通过活塞杆11连接液压缸10,挡水板9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照明机构14和箭头指示灯,通过液压缸10经活塞杆11可以带动挡水板9上下移动,便于紧急情况下使用,保证防洪抢险的安全性,照明机构14可以对两侧挡水板9之间进行照明,箭头指示灯便于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挡水板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块13和卡槽12,卡块13与卡槽12相匹配,便于相邻两个挡水板9之间的连接,提高挡水的效果,同时便于施工维修安装,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照明机构14包括基板15、照明灯16和电机17,照明灯16均匀分布于基板15的底面上,基板1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挡水板9上,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19,电机17位于挡水板9内,电机17通过主动齿轮18连接从动齿轮19,通过电机17带动主动齿轮18转动,进而可以通过从动齿轮19带动基板15转动,将照明灯16打开,实现对堤身1顶面的照明,提高行程的安全性,当不使用时可以限位在挡水板9内,不占用空间,使用灵活方便。
堤身1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反光带,堤身1内设置有储电箱4,储电箱4连接外部电源设备,储电箱4便于为挡水机构3、照明机构14等提供电能,保证整个圩堤的正常工作。
堤身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堤角加固机构5和坡面加固机构6,坡面加固机构6位于堤角加固机构5的上方,坡面加固机构6与堤角加固机构5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7,坡面加固机构6包括第一坡面体23和第二坡面体24,第一坡面体23与第二坡面体24一体成型,且第一坡面体23位于所述第二坡面体24的上方,第一坡面体23和第二坡面体24的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条25,第一坡面体23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第二定位条26,第二定位条26通过第二加强块27固定连接第一坡面体23,第二定位条26与堤身1的顶面齐平,通过一体成型的第一坡面体23和第二坡面体24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坡面加固机构6的强度和稳定性,便于安装施工,第一定位条25与堤身1的两侧面连接,提高整个坡面加固机构6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二定位条26可以进一步提高坡面加固机构6与堤身1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堤角加固机构5包括竖直加固板30和倾斜加固板31,倾斜加固板31固定连接在竖直加固板30的上方,竖直加固板30上均匀设置有锚固孔32,通过竖直加固板30和倾斜加固板31的设计可以将整个堤角进行包裹,减小水流对堤身1堤角位置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整个堤身1的可靠性,锚固孔32便于通过锚固杆实现竖直加固板30与堤身1的固定连接。
第二坡面体24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U形槽28和第一L形槽29,倾斜加固板31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U形槽33和第二L形槽34,第一U形槽28和第二U形槽33之间设有密封条8,第一L形槽29和第二L形槽34之间设有膨胀止水条7,通过密封条8和膨胀止水条7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坡面加固机构6与堤角加固机构5之间的密封效果,减少河道中的水渗入堤身1内。通过挡水机构3的设计,不仅可以对洪水进行阻挡,对卡口处两侧河道的水位进行控制,防止因洪水造成内河道发生内涝,而且提高了圩堤上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在汛期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通过限位槽2的设计,便于安装挡水机构3,当两侧河道的水位低于圩堤的高度时,挡水机构3与圩堤的高度齐平,当河道的水位高于圩堤时,通过挡水机构3可以进行相应的阻挡,防止洪水倒灌至内河道中,反光带的设计提高了圩堤上夜晚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坡面加固机构6和堤角加固机构5可以大大提高圩堤两侧迎水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水流对圩堤的冲刷,减少堤身1土方的流失,大大延长圩堤的使用寿命和防洪能力,膨胀止水条7的设计可以减少河道中的水经坡面加固机构6和堤角加固机构5支架内的缝隙渗入堤身1内,提高堤身1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上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堤身1施工
a、首先对平原河道卡口的圩堤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圩堤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b、然后沿着圩堤的两侧迎水面通过吊装船分别竖直等间距安装立柱,使立柱的高度大于两侧河道的深度,待所需的立柱施工完毕后,选取合适的隔水板,将隔水板竖直插入立柱的一侧且位于河道内,待两侧所需的隔水板安装完毕后,通过加强杆将相对的两个立柱之间通过加强杆焊接固定,便于将隔水板与圩堤之间的水和河道中的水隔离,提高施工时的安全性;
c、接着在隔水板与圩堤之间的空隙内安装水泵,通过水泵将隔水板与圩堤之间的水抽干,便于堤角和堤身1迎水面的施工;
d、最后对圩堤的顶面进行整平夯实处理,对圩堤两侧的迎水面分别进行清淤处理,处理后进行夯实,在堤身1两侧的坡面上根据设计要求开设阶梯槽,同时沿着堤身1的顶面向下开设安装槽,对安装槽进行加固处理,并在安装槽内安装储电箱4,然后用混凝土回填至堤身1顶面的位置,待混凝土达到设定强度后,沿着堤身1的顶面中线喷上反光条,通过清淤处理,便于提高堤身1迎水面在安装坡面加固机构6和堤角加固机构5时的稳定性,阶梯槽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坡面加固机构6与堤身1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小水流冲刷对堤身1的影响,储电箱4的安装便于为整个圩堤上的电器装置提供电能;
2)挡水机构3施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沿着堤身1的顶面开设两条相互平行的限位槽2,两个限位槽2的深度、宽度和长度保持相等,并对限位槽2的内侧面浇注厚度为10~15cm的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直至达到设定的强度,通过限位槽2的设计便于挡水机构3的安装,提高挡水机构3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然后根据限位槽2的长度确定挡水机构3的分布数量,制作相应的挡水板9,沿着挡水板9的内侧面安装一个照明机构14和至少两排箭头指示灯,同时沿着挡水板9的左侧安装卡块13,沿着挡水板9的右侧开设卡槽12,卡块13与卡槽12相匹配,通过照明机构14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圩堤进行照明,提高行车时的安全性,箭头指示灯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卡块13和卡槽12的设计提高了相邻两个挡水板9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挡水效果;
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尺寸的液压缸10,每个挡水板9对应至少三个液压缸10,将液压缸10平行固定安装在限位槽2的底部,直至同一限位槽2内所需的液压缸10全部安装完毕,将液压缸10通过液压油管与外部供油设备连接,再根据挡水板9的升降位置及限位槽2的宽度制作相应的托板20,沿着托板20的一侧均匀开设弧形槽21,将加工好的托板20通过第一加强块22水平安装在限位槽2内,使相对的两个托板20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直至将限位槽2内所需的托板20铺设完毕,该顺序的施工步骤不仅提高了液压缸10、托板20和挡水板9的施工稳定性,而且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施工成本,进一步提高挡水机构3的施工质量;
d、最后根据挡水板9的升降高度选择合适的活塞杆11,将活塞杆11的底端穿过弧形槽21与液压缸10连接,活塞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挡水板9的底面上,同时将相邻两个挡水板9之间通过卡块13和卡槽12进行连接;
3)堤角加固机构5施工
a、首先测量圩堤两侧的堤角尺寸,制作相应的竖直加固板30和倾斜加固板31,竖直加固板30与倾斜加固板31一体成型,竖直加固板30与倾斜加固板31之间的倾斜角度与堤角的转角角度一致,提高堤角加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小水流对堤角的冲刷;
b、然后沿着竖直加固板30的侧面水平均匀开设锚固孔32,沿着倾斜加固板31的顶面开设第二U形槽33和第二L形槽34;
c、接着将加工好的竖直加固板30和倾斜加固板31安装至堤角上,通过锚固杆穿过锚固孔32插入堤身1的土体内,实现竖直加固板30、倾斜加固板31与堤身1的固定连接,并在第二U形槽33内安装密封条8,在第二L形槽34内安装膨胀止水条7,提高堤角加固机构5与坡面加固机构6之间的密封挡水效果,进一步提高堤身1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坡面加固机构6施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坡面加固机构6的尺寸,并加工相应的第一坡面体23和第二坡面体24,第一坡面体23和第二坡面体24的底面上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定位条25,通过第一定位条25可以大大提高第一坡面体23、第二坡面体24与堤身1迎水面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b、然后沿着第一坡面体23的顶端水平安装第二定位条26,将第二定位条26通过第二加强块27与第一坡面体23固定连接,第二定位条26提高了坡面加固机构6与堤身1顶面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c、接着沿着第二坡面体24的底面上分别开设第一U形槽28和第一L形槽29;
d、最后将加工好的坡面加固机构6安装在堤身1两侧的梯形槽内,并使第二坡面体24上的第一U形槽28卡住密封条8,第一L形槽29卡住膨胀止水条7,第一坡面体23顶端上的第二定位条26与堤身1的顶面齐平;
5)圩堤试运行
a、待圩堤施工完毕后,依次拆除两侧隔水板,并拆除立柱;
b、然后依次启动液压缸10,通过活塞杆11带动相应的挡水板9上升至所需的高度位置,同时启动照明机构14,观察两侧挡水板9之间的照明情况和相邻挡水板9之间的密封情况。
该圩堤的施工方法步骤简单,不仅提高了施工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圩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灵活方便,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包括堤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堤身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挡水机构,所述堤身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反光带,所述堤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堤角加固机构和坡面加固机构,所述坡面加固机构位于所述堤角加固机构的上方,所述坡面加固机构与所述堤角加固机构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机构包括挡水板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挡水板通过活塞杆连接所述液压缸,所述挡水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照明机构和箭头指示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块和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机构包括基板、照明灯和电机,所述照明灯均匀分布于所述基板的底面上,所述基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挡水板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挡水板内,所述电机通过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通过第一加强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所述托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活塞杆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加固机构包括第一坡面体和第二坡面体,所述第一坡面体与所述第二坡面体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坡面体位于所述第二坡面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坡面体和所述第二坡面体的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条,所述第一坡面体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第二定位条,所述第二定位条通过第二加强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坡面体,所述第二定位条与所述堤身的顶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堤角加固机构包括竖直加固板和倾斜加固板,所述倾斜加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加固板的上方,所述竖直加固板上均匀设置有锚固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坡面体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U形槽和第一L形槽,所述倾斜加固板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U形槽和第二L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和所述第二U形槽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第一L形槽和所述第二L形槽之间设有膨胀止水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堤身内设置有储电箱,所述储电箱连接外部电源设备。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堤身施工
a、首先对平原河道卡口的圩堤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圩堤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b、然后沿着圩堤的两侧迎水面通过吊装船分别竖直等间距安装立柱,使立柱的高度大于两侧河道的深度,待所需的立柱施工完毕后,选取合适的隔水板,将隔水板竖直插入立柱的一侧且位于河道内,待两侧所需的隔水板安装完毕后,通过加强杆将相对的两个立柱之间通过加强杆焊接固定;
c、接着在隔水板与圩堤之间的空隙内安装水泵,通过水泵将隔水板与圩堤之间的水抽干;
d、最后对圩堤的顶面进行整平夯实处理,对圩堤两侧的迎水面分别进行清淤处理,处理后进行夯实,在堤身两侧的坡面上根据设计要求开设阶梯槽,同时沿着堤身的顶面向下开设安装槽,对安装槽进行加固处理,并在安装槽内安装储电箱,然后用混凝土回填至堤身顶面的位置,待混凝土达到设定强度后,沿着堤身的顶面中线喷上反光条;
2)挡水机构施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沿着堤身的顶面开设两条相互平行的限位槽,两个限位槽的深度、宽度和长度保持相等,并对限位槽的内侧面浇注厚度为10~15cm的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直至达到设定的强度;
b、然后根据限位槽的长度确定挡水机构的分布数量,制作相应的挡水板,沿着挡水板的内侧面安装一个照明机构和至少两排箭头指示灯,同时沿着挡水板的左侧安装卡块,沿着挡水板的右侧开设卡槽,卡块与卡槽相匹配;
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尺寸的液压缸,每个挡水板对应至少三个液压缸,将液压缸平行固定安装在限位槽的底部,直至同一限位槽内所需的液压缸全部安装完毕,将液压缸通过液压油管与外部供油设备连接,再根据挡水板的升降位置及限位槽的宽度制作相应的托板,沿着托板的一侧均匀开设弧形槽,将加工好的托板通过第一加强块水平安装在限位槽内,使相对的两个托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直至将限位槽内所需的托板铺设完毕;
d、最后根据挡水板的升降高度选择合适的活塞杆,将活塞杆的底端穿过弧形槽与液压缸连接,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挡水板的底面上,同时将相邻两个挡水板之间通过卡块和卡槽进行连接;
3)堤角加固机构施工
a、首先测量圩堤两侧的堤角尺寸,制作相应的竖直加固板和倾斜加固板,竖直加固板与倾斜加固板一体成型,竖直加固板与倾斜加固板之间的倾斜角度与堤角的转角角度一致;
b、然后沿着竖直加固板的侧面水平均匀开设锚固孔,沿着倾斜加固板的顶面开设第二U形槽和第二L形槽;
c、接着将加工好的竖直加固板和倾斜加固板安装至堤角上,通过锚固杆穿过锚固孔插入堤身的土体内,实现竖直加固板、倾斜加固板与堤身的固定连接,并在第二U形槽内安装密封条,在第二L形槽内安装膨胀止水条;
4)坡面加固机构施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坡面加固机构的尺寸,并加工相应的第一坡面体和第二坡面体,第一坡面体和第二坡面体的底面上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定位条;
b、然后沿着第一坡面体的顶端水平安装第二定位条,将第二定位条通过第二加强块与第一坡面体固定连接;
c、接着沿着第二坡面体的底面上分别开设第一U形槽和第一L形槽;
d、最后将加工好的坡面加固机构安装在堤身两侧的梯形槽内,并使第二坡面体上的第一U形槽卡住密封条,第一L形槽卡住膨胀止水条,第一坡面体顶端上的第二定位条与堤身的顶面齐平;
5)圩堤试运行
a、待圩堤施工完毕后,依次拆除两侧隔水板,并拆除立柱;
b、然后依次启动液压缸,通过活塞杆带动相应的挡水板上升至所需的高度位置,同时启动照明机构,观察两侧挡水板之间的照明情况和相邻挡水板之间的密封情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45081.5A CN112761107A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45081.5A CN112761107A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61107A true CN112761107A (zh) | 2021-05-07 |
Family
ID=75695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45081.5A Pending CN112761107A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61107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712010U (zh) * | 2016-06-17 | 2016-11-23 | 袁雨露 | 一种用于大坝的防水护栏 |
CN106930231A (zh) * | 2017-02-21 | 2017-07-07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应用于度汛工程防洪堤加固的施工方法 |
CN206512737U (zh) * | 2017-01-24 | 2017-09-22 | 福建省泰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 |
CN207553031U (zh) * | 2017-09-08 | 2018-06-29 | 马乐军 | 一种抗渗水利防洪堤结构 |
CN108867552A (zh) * | 2018-06-28 | 2018-11-23 | 李艳辉 | 一种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及护砌方法 |
CN209162756U (zh) * | 2018-11-14 | 2019-07-26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自动升降防洪墙 |
CN209619936U (zh) * | 2019-01-10 | 2019-11-12 | 沈瑞海 | 一种水利用防洪挡板 |
-
2020
- 2020-12-24 CN CN202011545081.5A patent/CN11276110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712010U (zh) * | 2016-06-17 | 2016-11-23 | 袁雨露 | 一种用于大坝的防水护栏 |
CN206512737U (zh) * | 2017-01-24 | 2017-09-22 | 福建省泰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 |
CN106930231A (zh) * | 2017-02-21 | 2017-07-07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应用于度汛工程防洪堤加固的施工方法 |
CN207553031U (zh) * | 2017-09-08 | 2018-06-29 | 马乐军 | 一种抗渗水利防洪堤结构 |
CN108867552A (zh) * | 2018-06-28 | 2018-11-23 | 李艳辉 | 一种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及护砌方法 |
CN209162756U (zh) * | 2018-11-14 | 2019-07-26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自动升降防洪墙 |
CN209619936U (zh) * | 2019-01-10 | 2019-11-12 | 沈瑞海 | 一种水利用防洪挡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93074A (zh) | 用于渠道修复的钢围堰 | |
CN1052914A (zh) | 坝堰结构用的溢洪道 | |
WO1997021877A1 (fr)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nstruction de murs continus souterrains | |
US11286630B2 (en) | Pile foundation permeable breakwater with variable permeability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 |
CN201040840Y (zh) | 亲水消浪格型结构防波堤 | |
CN112064573B (zh) | 一种生态海堤的施工方法 | |
CN214832343U (zh) | 一种河道防洪结构 | |
JP5956908B2 (ja) | 用水路補修用止水壁部材及び用水路補修用仮締切工法 | |
CN113931135A (zh) | 一种用于封堵决口溃堤的柱笼石桩支撑笼型闸板及快速抢险的方法 | |
CN112761107A (zh) | 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758080B (zh) |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 |
CN112049069B (zh) | 一种生态挡水坝的施工方法 | |
CN202298571U (zh) | 一种液压卧倒坝 | |
CN204662476U (zh) | 一种箱筒型基础取水闸结构 | |
CN213142939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 | |
CN210459092U (zh) | 透空防波堤 | |
CN115119650B (zh) | 一种近岸海域硬质化驳岸生态修复装置 | |
CN220183945U (zh) | 一种河床防渗漏及景观构造系统 | |
CN220352720U (zh) |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 | |
KR102383735B1 (ko) | 조위차를 고려한 케이슨 연결부 구조 및 시공 방법 | |
JP3912456B2 (ja) | 基礎捨石マウンドの洗掘防止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 |
CN219099936U (zh) | 一种防渗漏护坡护岸 | |
CN220284708U (zh) | 一种装配式河堤模块 | |
CN214656841U (zh) | 一种水利闸门限位锁定装置 | |
CN221855315U (zh) | 箱涵端部防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