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5484A -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5484A
CN112755484A CN202011542898.7A CN202011542898A CN112755484A CN 112755484 A CN112755484 A CN 112755484A CN 202011542898 A CN202011542898 A CN 202011542898A CN 112755484 A CN112755484 A CN 112755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gear
motor
drive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28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雨嘉
申固新
臧福宏
贺振
车木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y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5428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54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5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54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3/00Targets or goals for ball games
    • A63B63/08Targets or goals for ball games with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opening for ball, e.g. for basketball
    • A63B63/083Targets or goals for ball games with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opening for ball, e.g. for basketball for basketba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0071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for basketbal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底座上表面的前侧固定有支撑板,该支撑板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中的竖杆的下端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支撑板上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前端分别固定在篮球板后表面的左右两侧,篮球板前侧壁的下侧固定有篮球框;底座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中的限位板悬设在底座的下侧,底座后侧的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中的连接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架的横杆上;在训练的过程中,可根据运动员的需要,轻松的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从而进行定点训练,提高训练效果,本发明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
背景技术
篮球是一项对抗性的集体运动,定点投篮是篮球运动员每天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现有的定点投篮训练中篮球框都是固定不动的,需要运动员在篮球场上自己移动到不同的点定点训练,很容易存在训练盲区,使得定点投篮训练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移动式篮球训练框,在训练的过程中,可根据运动员的需要,轻松的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从而进行定点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万向轮、支撑板、支撑架、连接杆、篮球板和篮球框,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底座上表面的前侧固定有支撑板,该支撑板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呈倒“L”形设置,支撑架中的竖杆的下端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支撑板上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前端分别固定在篮球板后表面的左右两侧,篮球板前侧壁的下侧固定有篮球框;它还包含限位机构和升降机构,底座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中的限位板悬设在底座的下侧,底座后侧的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中的连接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架的横杆上;
上述的限位机构还包含螺杆、内螺纹管、一号电机、转动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限位板上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螺杆,该螺杆的上端均套设有内螺纹管,且通过螺纹旋接,内螺纹管的上端依次穿过底座的下侧壁、转动轮后,通过轴承与底座的上侧壁旋接,四个转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转动轮与内螺纹管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内螺纹管的上端套设固定有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设置,主动齿轮套设固定在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一号电机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上,一号电机的下侧嵌设固定在底座的下侧壁内;
上述的升降机构还包含二号电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一号齿条、二号齿条和升降板,升降板插设在支撑板内,升降板的上侧穿过支撑板的上侧后,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升降板下侧的中心设有空腔,该空腔左侧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一号齿条,该一号齿条与一号齿轮啮合设置,该一号齿轮前后两侧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空腔的前后两侧壁旋接,一号齿轮的另一侧啮合设置有二号齿轮,该二号齿轮前侧的转动轴通过轴承与空腔的前侧壁旋接,二号齿轮后侧的转动轴穿过空腔的后侧壁后,与二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二号电机与蓄电池连接,二号电机固定在连接板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有防滑垫,在将限位板向下移动抵触在地面上时,通过防滑垫增加限位板与地面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下方的一侧设有转杆,该转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万向轮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转杆的中端上套设固定有一号伞齿轮,该一号伞齿轮与二号伞齿轮啮合设置,该二号伞齿轮套设固定在三号电机的输出轴上,三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三号电机的上侧嵌设在底座一侧的凹槽内,在推动底座时,启动三号电机,三号电机带动二号伞齿轮转动,二号伞齿轮带动一号伞齿轮转动,一号伞齿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其两端的万向轮转动,进而推动底座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上方的一侧设有推杆,该推杆呈“U”形设置,推杆的前后两侧分别套设有固定管,且通过螺栓固定,前后两侧的固定管分别固定在支撑板的后侧壁以及支撑架的横杆上,在短程推动时,手握推杆推动本装置,进而带动底座移动,当需长程推动时,则松开固定管上的螺栓,将推杆向外侧拉出一段距离,再将螺栓拧紧,拧紧后再推动推杆,带动本装置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篮球板的前侧壁上固定有加强板,该加强板悬设在篮球框的上方,在投篮的过程中,当篮球撞击到篮球板时,通过加强板对篮球的撞击进行阻挡。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电机的外侧罩设有保护罩,该保护罩的前侧壁通过轴承与二号电机的输出轴旋接,保护罩的上侧固定在连接板的下表面上,通过保护罩对二号电机进行保护。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万向轮将本装置推送至操场上,且位于需训练的地方,然后启动一号电机,该一号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管转动,该内螺纹管带动其上带动转动轮转动,该转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另三个转动轮转动,该转动轮带动各自内部的内螺纹管转动,四个内螺纹管则同时带动螺杆向下移动,螺杆带动限位板向下移动,直至限位板抵触至操场的地面上,在根据运动员的高度,启动二号电机,二号电机带动二号齿轮转动,二号齿轮带动二号齿条向上移动,且与此同时二号齿轮带动一号齿轮转动,一号齿轮带动一号齿条向上移动,一号齿条和二号齿条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升降板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连接杆带动篮球板向上移动,直至篮球框到达合适的位置,在该定点的位置训练完成后,再反向启动一号电机,一号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反向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反向转动,从动齿轮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管反向转动,内螺纹管通过转动轮的配合带动另三个内螺纹管反向转动,四个内螺纹管则同时带动螺杆向上移动,螺杆带动限位板向上移动,使得限位板与地面分离,然后再通过万向轮带动底座移动,直至到达下一个训练的定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在训练的过程中,可根据运动员的需要,轻松的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从而进行定点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2、底座的下侧设有限位机构,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通过限位机构中的限位板进行限位,防止滑动;
3、支撑板的内部插设有升降机构,在使用前,可根据运动员需要的高度来调节篮球板的高度,从而方便运动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推杆和固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万向轮2、支撑板3、支撑架4、连接杆5、篮球板6、篮球框7、限位机构8、限位板8-1、螺杆8-2、内螺纹管8-3、一号电机8-4、转动轮8-5、从动齿轮8-6、主动齿轮8-7、蓄电池8-8、升降机构9、连接板9-1、二号电机9-2、一号齿轮9-3、二号齿轮9-4、一号齿条9-5、二号齿条9-6、升降板9-7、空腔9-8、防滑垫10、转杆11、一号伞齿轮12、二号伞齿轮13、三号电机14、推杆15、固定管16、加强板17、保护罩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1、万向轮2、支撑板3、支撑架4、连接杆5、篮球板6和篮球框7,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万向轮2,底座1下方的右侧设有转杆11,该转杆1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万向轮2上的转动轴焊接固定,转杆11的中端上套设焊接固定有一号伞齿轮12,该一号伞齿轮12与二号伞齿轮13啮合设置,该二号伞齿轮13套设焊接固定在三号电机14的输出轴上,三号电机14与外部电源连接,三号电机14的型号为40KTYZ,三号电机14的上侧嵌设并通过螺栓在底座1右侧的凹槽内,可通过三号电机14带动万向轮2转动,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底座1上表面的前侧焊接固定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支撑架4,支撑架4呈倒“L”形设置,支撑架4中的竖杆的下端焊接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底座1上方的右侧设有推杆15,该推杆15呈“U”形设置,推杆15的前后两侧分别套设有固定管16,且通过螺栓固定,前后两侧的固定管16分别焊接固定在支撑板3的后侧壁以及支撑架4的横杆上,可方便推动本装置,支撑板3上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前端分别焊接固定在篮球板6后表面的左右两侧,篮球板6前侧壁的下侧焊接固定有篮球框7,篮球板6的前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加强板17,该加强板17悬设在篮球框7的上方,可增加篮球板6的使用寿命;它还包含限位机构8和升降机构9,底座1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8,限位机构8中的限位板8-1悬设在底座1的下侧,限位板8-1的下表面上粘设固定有防滑垫10,在将限位板8-1向下移动抵触在地面上时,可防止限位板8-1打滑,限位机构8还包含螺杆8-2、内螺纹管8-3、一号电机8-4、转动轮8-5、从动齿轮8-6和主动齿轮8-7,限位板8-1上表面的四角均焊接固定有螺杆8-2,该螺杆8-2的上端均套设有内螺纹管8-3,且通过螺纹旋接,内螺纹管8-3的上端依次穿过底座1的下侧壁、转动轮8-5后,通过轴承与底座1的上侧壁旋接,该轴承嵌设有底座1的上侧壁内,且其外圈与内螺纹管8-3的上端焊接固定,其内圈与内螺纹管8-3的上端焊接固定,四个转动轮8-5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转动轮8-5与内螺纹管8-3焊接固定,左前侧的内螺纹管8-3的上端套设焊接固定有从动齿轮8-6,该从动齿轮8-6与主动齿轮8-7啮合设置,主动齿轮8-7套设焊接固定在一号电机8-4的输出轴上,一号电机的型号为30KTYZ,一号电机8-4与蓄电池8-8连接,蓄电池8-8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一号电机8-4的下侧嵌设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的下侧壁内;
底座1后侧的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9,该升降机构9中的连接板9-1的上表面分别焊接固定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架4的横杆上,升降机构9还包含二号电机9-2、一号齿轮9-3、二号齿轮9-4、一号齿条9-5、二号齿条9-6和升降板9-7,升降板9-7插设在支撑板3内,升降板9-7的上侧穿过支撑板3的上侧后,与连接杆5焊接固定,升降板9-7下侧的中心开设有空腔9-8,该空腔9-8左侧的内侧壁上焊接固定有一号齿条9-5,该一号齿条9-5与一号齿轮9-3啮合设置,该一号齿轮9-3前后两侧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空腔9-8的前后两侧壁旋接,该轴承嵌设在空腔9-8的前后两侧壁内,且其外圈分别与空腔9-8前后两侧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分别与一号齿轮9-3前后两侧的转动轴焊接固定,一号齿轮9-3的右侧啮合设置有二号齿轮9-4,该二号齿轮9-4前侧的转动轴通过轴承与空腔9-8的前侧壁旋接,该轴承嵌设在空腔9-8的前侧壁内,且其外圈与空腔9-8前侧的内侧壁焊接高度,其内圈与二号齿轮9-4前侧的转动轴焊接固定,二号齿轮9-4后侧的转动轴穿过空腔9-8的后侧壁后,与二号电机9-2的输出轴焊接固定,二号电机9-2与蓄电池8-8连接,二号电机9-2的型号为50KTYZ,二号电机9-2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9-1的下表面上,二号电机9-2的外侧罩设有保护罩18,该保护罩18的前侧壁通过轴承与二号电机9-2的输出轴旋接,该轴承嵌设在保护罩18的前侧壁内,且其外圈与保护罩18前侧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与二号电机9-2的输出轴焊接固定,保护罩18的上侧焊接固定在连接板9-1的下表面上,增加二号电机9-2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万向轮2将本装置推送至操场上,且位于需训练的地方,然后启动一号电机8-4,该一号电机8-4带动主动齿轮8-7转动,主动齿轮8-7带动从动齿轮8-6转动,从动齿轮8-6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管8-3转动,该内螺纹管8-3带动其上带动转动轮8-5转动,该转动轮8-5通过传动带带动另三个转动轮8-5转动,该转动轮8-5带动各自内部的内螺纹管8-3转动,四个内螺纹管8-3则同时带动螺杆8-2向下移动,螺杆8-2带动限位板8-1向下移动,直至限位板8-1抵触至操场的地面上,在根据运动员的高度,启动二号电机9-2,二号电机9-2带动二号齿轮9-4转动,二号齿轮9-4带动二号齿条9-6向上移动,且与此同时二号齿轮9-4带动一号齿轮9-3转动,一号齿轮9-3带动一号齿条9-5向上移动,一号齿条9-5和二号齿条9-6带动升降板9-7向上移动,升降板9-7带动连接杆5向上移动,连接杆5带动篮球板6向上移动,直至篮球框7到达合适的位置,在该定点的位置训练完成后,再反向启动一号电机8-4,一号电机8-4带动主动齿轮8-7反向转动,主动齿轮8-7带动从动齿轮8-6反向转动,从动齿轮8-6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管8-3反向转动,内螺纹管8-3通过转动轮8-5的配合带动另三个内螺纹管8-3反向转动,四个内螺纹管8-3则同时带动螺杆8-2向上移动,螺杆8-2带动限位板8-1向上移动,使得限位板8-1与地面分离,然后再通过万向轮2带动底座1移动,直至到达下一个训练的定点,且在推动底座1时,启动三号电机14,三号电机14带动二号伞齿轮13转动,二号伞齿轮13带动一号伞齿轮12转动,一号伞齿轮12带动转杆11转动,转杆11带动其两端的万向轮2转动,进而推动底座1移动,在短程推动时,手握推杆15推动本装置,进而带动底座1移动,当需长程推动时,则松开固定管16上的螺栓,将推杆15向外侧拉出一段距离,再将螺栓拧紧,拧紧后再推动推杆15,带动本装置移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训练的过程中,可根据运动员的需要,轻松的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从而进行定点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2、底座1的下侧设有限位机构8,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通过限位机构8中的限位板8-1进行限位,防止滑动;
3、支撑板3的内部插设有升降机构9,在使用前,可根据运动员需要的高度来调节篮球板6的高度,从而方便运动员使用;
4、右侧的两个万向轮2中的转动轴通过转杆11连接,且转杆11上的一号伞齿轮12与三号电机14上的输出轴上的二号伞齿轮13啮合设置,从而可通过启动三号电机14带动万向轮2转动,方便带动底座1移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它包含底座(1)、万向轮(2)、支撑板(3)、支撑架(4)、连接杆(5)、篮球板(6)和篮球框(7),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2),底座(1)上表面的前侧固定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架(4),支撑架(4)呈倒“L”形设置,支撑架(4)中的竖杆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支撑板(3)上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篮球板(6)后表面的左右两侧,篮球板(6)前侧壁的下侧固定有篮球框(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限位机构(8)和升降机构(9),底座(1)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8),限位机构(8)中的限位板(8-1)悬设在底座(1)的下侧,底座(1)后侧的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9),该升降机构(9)中的连接板(9-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架(4)的横杆上;
上述的限位机构(8)还包含螺杆(8-2)、内螺纹管(8-3)、一号电机(8-4)、转动轮(8-5)、从动齿轮(8-6)和主动齿轮(8-7),限位板(8-1)上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螺杆(8-2),该螺杆(8-2)的上端均套设有内螺纹管(8-3),且通过螺纹旋接,内螺纹管(8-3)的上端依次穿过底座(1)的下侧壁、转动轮(8-5)后,通过轴承与底座(1)的上侧壁旋接,四个转动轮(8-5)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转动轮(8-5)与内螺纹管(8-3)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内螺纹管(8-3)的上端套设固定有从动齿轮(8-6),该从动齿轮(8-6)与主动齿轮(8-7)啮合设置,主动齿轮(8-7)套设固定在一号电机(8-4)的输出轴上,一号电机(8-4)与蓄电池(8-8)连接,蓄电池(8-8)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一号电机(8-4)的下侧嵌设固定在底座(1)的下侧壁内;
上述的升降机构(9)还包含二号电机(9-2)、一号齿轮(9-3)、二号齿轮(9-4)、一号齿条(9-5)、二号齿条(9-6)和升降板(9-7),升降板(9-7)插设在支撑板(3)内,升降板(9-7)的上侧穿过支撑板(3)的上侧后,与连接杆(5)固定连接,升降板(9-7)下侧的中心设有空腔(9-8),该空腔(9-8)左侧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一号齿条(9-5),该一号齿条(9-5)与一号齿轮(9-3)啮合设置,该一号齿轮(9-3)前后两侧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空腔(9-8)的前后两侧壁旋接,一号齿轮(9-3)的另一侧啮合设置有二号齿轮(9-4),该二号齿轮(9-4)前侧的转动轴通过轴承与空腔(9-8)的前侧壁旋接,二号齿轮(9-4)后侧的转动轴穿过空腔(9-8)的后侧壁后,与二号电机(9-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二号电机(9-2)与蓄电池(8-8)连接,二号电机(9-2)固定在连接板(9-1)的下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8-1)的下表面上固定有防滑垫(10),在将限位板(8-1)向下移动抵触在地面上时,通过防滑垫(10)增加限位板(8-1)与地面的摩擦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下方的一侧设有转杆(11),该转杆(1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万向轮(2)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转杆(11)的中端上套设固定有一号伞齿轮(12),该一号伞齿轮(12)与二号伞齿轮(13)啮合设置,该二号伞齿轮(13)套设固定在三号电机(14)的输出轴上,三号电机(14)与外部电源连接,三号电机(14)的上侧嵌设在底座(1)一侧的凹槽内,在推动底座(1)时,启动三号电机(14),三号电机(14)带动二号伞齿轮(13)转动,二号伞齿轮(13)带动一号伞齿轮(12)转动,一号伞齿轮(12)带动转杆(11)转动,转杆(11)带动其两端的万向轮(2)转动,进而推动底座(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方的一侧设有推杆(15),该推杆(15)呈“U”形设置,推杆(15)的前后两侧分别套设有固定管(16),且通过螺栓固定,前后两侧的固定管(16)分别固定在支撑板(3)的后侧壁以及支撑架(4)的横杆上,在短程推动时,手握推杆(15)推动本装置,进而带动底座(1)移动,当需长程推动时,则松开固定管(16)上的螺栓,将推杆(15)向外侧拉出一段距离,再将螺栓拧紧,拧紧后再推动推杆(15),带动本装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篮球板(6)的前侧壁上固定有加强板(17),该加强板(17)悬设在篮球框(7)的上方,在投篮的过程中,当篮球撞击到篮球板(6)时,通过加强板(17)对篮球的撞击进行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号电机(9-2)的外侧罩设有保护罩(18),该保护罩(18)的前侧壁通过轴承与二号电机(9-2)的输出轴旋接,保护罩(18)的上侧固定在连接板(9-1)的下表面上,通过保护罩(18)对二号电机(9-2)进行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万向轮(2)将本装置推送至操场上,且位于需训练的地方,然后启动一号电机(8-4),该一号电机(8-4)带动主动齿轮(8-7)转动,主动齿轮(8-7)带动从动齿轮(8-6)转动,从动齿轮(8-6)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管(8-3)转动,该内螺纹管(8-3)带动其上带动转动轮(8-5)转动,该转动轮(8-5)通过传动带带动另三个转动轮(8-5)转动,该转动轮(8-5)带动各自内部的内螺纹管(8-3)转动,四个内螺纹管(8-3)则同时带动螺杆(8-2)向下移动,螺杆(8-2)带动限位板(8-1)向下移动,直至限位板(8-1)抵触至操场的地面上,在根据运动员的高度,启动二号电机(9-2),二号电机(9-2)带动二号齿轮(9-4)转动,二号齿轮(9-4)带动二号齿条(9-6)向上移动,且与此同时二号齿轮(9-4)带动一号齿轮(9-3)转动,一号齿轮(9-3)带动一号齿条(9-5)向上移动,一号齿条(9-5)和二号齿条(9-6)带动升降板(9-7)向上移动,升降板(9-7)带动连接杆(5)向上移动,连接杆(5)带动篮球板(6)向上移动,直至篮球框(7)到达合适的位置,在该定点的位置训练完成后,再反向启动一号电机(8-4),一号电机(8-4)带动主动齿轮(8-7)反向转动,主动齿轮(8-7)带动从动齿轮(8-6)反向转动,从动齿轮(8-6)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管(8-3)反向转动,内螺纹管(8-3)通过转动轮(8-5)的配合带动另三个内螺纹管(8-3)反向转动,四个内螺纹管(8-3)则同时带动螺杆(8-2)向上移动,螺杆(8-2)带动限位板(8-1)向上移动,使得限位板(8-1)与地面分离,然后再通过万向轮(2)带动底座(1)移动,直至到达下一个训练的定点。
CN202011542898.7A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 Pending CN1127554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2898.7A CN112755484A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2898.7A CN112755484A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5484A true CN112755484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694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2898.7A Pending CN112755484A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548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0098A (zh) * 2010-09-26 2010-12-22 哈尔滨师范大学 移动式篮球传接球反弹装置
EP2540355A1 (en) * 2011-06-29 2013-01-02 Lifetime Products, Inc. Triggerless handle mechanism and flex elements for basketball system
CN206837414U (zh) * 2017-06-19 2018-01-05 李林昊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架
CN207477912U (zh) * 2017-11-27 2018-06-12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移动式篮球架的扶正装置
CN207769128U (zh) * 2017-12-31 2018-08-28 福建省邦立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训练用篮球架
CN211215337U (zh) * 2019-10-28 2020-08-11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便于调节抛射角度的篮球训练用抛球装置
CN111888740A (zh) * 2020-08-17 2020-11-06 抚州市中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儿童训练的体育篮球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0098A (zh) * 2010-09-26 2010-12-22 哈尔滨师范大学 移动式篮球传接球反弹装置
EP2540355A1 (en) * 2011-06-29 2013-01-02 Lifetime Products, Inc. Triggerless handle mechanism and flex elements for basketball system
CN206837414U (zh) * 2017-06-19 2018-01-05 李林昊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架
CN207477912U (zh) * 2017-11-27 2018-06-12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移动式篮球架的扶正装置
CN207769128U (zh) * 2017-12-31 2018-08-28 福建省邦立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训练用篮球架
CN211215337U (zh) * 2019-10-28 2020-08-11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便于调节抛射角度的篮球训练用抛球装置
CN111888740A (zh) * 2020-08-17 2020-11-06 抚州市中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儿童训练的体育篮球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74166B (zh) 一种体育训练的网球发球器
CN20999715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回收功能的投篮训练用辅助装置
CN111300480A (zh) 一种可移动工业机器人安装平台
CN110279997B (zh) 一种篮球定点投篮得分训练装置
CN214808323U (zh) 一种篮球用自动发球装置
CN112755484A (zh) 一种移动式篮球训练框
CN210302271U (zh) 用于兵兵球场地的扣球小车
CN211818618U (zh) 一种道桥施工安全围挡设备
CN208553023U (zh) 一种排球训练用排球车
CN114272581B (zh) 一种对投篮轨迹进行追踪的篮球框
CN213965066U (zh) 一种篮球投篮训练器
CN108837460B (zh) 一种多功能排球训练装置
CN113332691A (zh) 一种篮球训练用闪避训练桩
CN210021103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足球训练用小跨栏
CN211410892U (zh) 一种手推式网球回收器
CN209284593U (zh) 一种物流货架
CN210383912U (zh) 一种新型的社会学研究中的心理测验辅助装置
CN211912671U (zh) 一种足球定点射门训练器
CN206652229U (zh) 打靶机的自动发球装置
CN211962995U (zh) 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用投篮装置
CN215461820U (zh) 一种体能训练综合培训装置
CN114768219A (zh) 一种移动式篮球投球训练框
CN216105085U (zh) 一种室内高尔夫场地草皮收卷装置
CN212235904U (zh) 一种体育运动用篮球投篮装置
CN217828827U (zh) 一种越野滑板用的底部防刮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