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3268A - 无线系统中的干扰管理 - Google Patents

无线系统中的干扰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3268A
CN112753268A CN201880097953.0A CN201880097953A CN112753268A CN 112753268 A CN112753268 A CN 112753268A CN 201880097953 A CN201880097953 A CN 201880097953A CN 112753268 A CN112753268 A CN 112753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ode
symbol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79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3268B (zh
Inventor
徐汉青
赵亚军
徐俊
陈梦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53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3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3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3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在第一通信节点处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信息,该一个或多个参数指示由于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性。该方法还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基于该信息执行后续通信。

Description

无线系统中的干扰管理
技术领域
本专利文件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将世界推向日益互联和网络化的社会。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导致了对容量和连通性的更大需求。其他方面(诸如能耗、设备成本、频谱效率和延迟)对于满足各种通信场景的需求也很重要。正在讨论各种技术,包括提供更高质量服务、更长电池寿命以及改进性能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除其他外,本专利文件描述了用于管理由诸如大气波导现象的现象引起的远程干扰的技术。所公开的技术允许无线通信节点有效地减轻这种干扰,而不会负面地影响系统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通信节点处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信息,该一个或多个参数指示由于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性。该方法还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基于该信息执行后续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第一通信节点传输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信息,该一个或多个参数指示由于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性。该方法还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响应于该信息执行后续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观察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对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内的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达成一致。该方法还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传输指示远程干扰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占据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前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该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包括下行链路符号、灵活符号或保护时段符号。
在又一示例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被配置成实施上述方法的处理器。
在又一实施例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在其上的代码。当由处理器执行时,该代码使得处理器实施所描述的方法。
本专利文件描述了这些和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由大气波导现象引起的远程干扰的示例。
图2示出了由图1中描绘的大气波导现象引起的受干扰上行链路帧的示例。
图3示出了关于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达成共识的由不同基站使用的不同帧结构的示例。
图4A是用于远程干扰管理的框架-1的流程图。
图4B是用于远程干扰管理的框架-2.1的流程图。
图4C是用于远程干扰管理的框架-2.2的流程图。
图5A示出了两个基站之间的远程干扰的示例。
图5B示出了在图5A中描绘的情况下受干扰上行链路符号的不准确检测的示例。
图6A示出了两个基站之间的远程干扰的另一示例。
图6B示出了在图6A中描绘的情况下受干扰上行链路符号的不准确检测的示例。
图7A示出了两个基站之间的远程干扰的另一示例。
图7B示出了在图7A中描绘的情况下受干扰上行链路符号的不准确检测的示例。
图8A示出了不相互干扰的两个基站的示例。
图8B示出了在图8A中描绘的情况下受干扰上行链路符号的不准确检测的示例。
图9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检测图5A中描绘的情况下的远程干扰的示例。
图9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检测图5A中描绘的情况下的远程干扰的另一示例。
图10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检测图6A中描绘的情况2下的远程干扰的示例。
图10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检测图6A中描绘的情况2下的远程干扰的另一示例。
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表示。
图12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表示。
图12B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又一方法的流程图表示。
图13示出了其中可以应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14是其中可以应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的无线站的一部分的框图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文件中使用章节标题仅仅是为了提高可读性,而不是将每个章节中公开的实施例和技术的范围限制为仅仅是该章节。使用5G无线协议的示例来描述某些特征。然而,所公开的技术的适用性不仅限于5G无线系统。
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球的大气层中较高高度处的较低密度导致减小的折射率,从而使信号弯曲回朝向地球。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可以在较高折射率层(也称为大气波导)中传播,因为反射和折射在具有较低折射率材料的边界处相遇。在这种传播模式下,无线信号经历较小的衰减,并且被引导的距离远远大于正常辐射范围。通常受这种现象影响的频率范围在0.3GHz至30GHz左右。
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采用TDD双工模式,并且在相同频带中传输和接收信号。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通过在时域中的不同时间段中传输来进行区分。例如,在时分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帧结构中,存在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其中下行链路子帧中的所有符号是下行链路符号,并且上行链路子帧中的所有符号是上行链路符号。特殊子帧包括特殊子帧的下行链路部分、保护时段(guard period,GP)和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部分。GP不传输任何信号,并在上行链路符号和下行链路符号之间提供保护,从而避免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之间的交叉链路干扰。
然而,当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无线信号可以传播相对较长的距离,并且传播延迟超过间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可能行进较长的距离,并干扰较远的第二基站的上行链路信号,从而导致被称为远程干扰的干扰。图1示出了由大气波导现象引起的远程干扰的示例。在图1中,来自gNB 1(101)的下行链路信号可能行进穿过地面或海洋,并干扰gNB 3(103)的上行链路信号。图2示出了由图1中描绘的大气波导现象引起的受干扰上行链路帧的示例。如图2所示,来自gNB 1(101)的下行链路传输可以在长传输延迟(201)之后到达gNB 3(103)。如重叠区域202所示,由gNB1(101)传输的下行链路符号中的一些现在干扰由gNB3(102)传输的上行链路符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远程干扰管理,考虑了具有半静态TDD配置的gNB之间的同信道干扰。假设在整个网络中,gNB之间的半配置的DL和UL不会相互冲突。为了确保这一假设,整个网络对DL-UL切换周期内的最大DL发送边界和最大UL发送边界达成了共识。
图3示出了关于最大下行链路发送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发送边界达成共识的由不同基站使用的不同帧结构的示例。如图3所示,网络对最大下行链路发送边界311(也称为第一参考点)和最大上行链路发送边界312(也称为第二参考点)达成共识(301)。两个基站gNB1和gBN 2具有不同的帧结构(302、303)。例如,由gNB 1使用的帧结构(301)包括下行链路符号和上行链路符号之间的五个灵活符号(表示为“F”或“X”)。另一方面,由gNB 2使用的帧结构(303)包括下行链路符号和上行链路符号之间的三个灵活符号。然而,两个基站遵守第一参考点(311)和第二参考点(312),以确保在DL-UL切换周期(例如,DL-UL传输周期)中,在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后没有下行链路符号被调度,并且在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之前没有上行链路符号被调度。配置规则确保在没有大气波导的情况下,gNB之间的半静态配置的DL和UL不会相互冲突。
另外,为了管理如上所述的远程干扰,已经提出了几个框架,这些框架包括如下:
框架-1
图4A是用于远程干扰管理的框架-1的流程图。
步骤400:大气波导现象发生,并且远程干扰出现。
步骤401:
-受干扰基站经历远程干扰并开始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传输(401a)。
-标记为RS-1的这个RS用于帮助干扰基站识别它正在造成对受干扰基站的远程干扰,并检测和推断受干扰基站的多少上行链路(UL)资源被干扰影响。
-干扰基站开始监视RS-1(401b)。
步骤402:一旦接收RS-1,干扰基站开始远程干扰减轻解决方案(402a),诸如使一些下行链路(DL)传输符号静默,并传输参考信号(402b)以通知受干扰基站大气波导现象仍然存在。
·标记为RS-2的参考信号用于帮助受干扰基站确定大气波导现象是否仍然存在。
步骤403:受干扰基站在接收RS-2的同时继续RS-1传输。当RS-2消失时,受干扰基站停止RS-1传输。
步骤404:干扰基站在接收RS-1的同时继续远程干扰减轻。在RS-1消失时,干扰基站恢复原始配置。
在此,RS-1和RS-2可以是相同类型的参考信号,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参考信号。
框架-2.1
图4B是用于远程干扰管理的框架-2.1的流程图。
步骤410:大气波导现象发生,并且远程干扰出现。
步骤411:
-受干扰基站经历远程干扰并开始参考信号(RS)传输(411a)。
-干扰基站开始监视RS(411b)。
步骤412:一旦接收RS,干扰基站通过回程(412a)通知受干扰基站RS的接收,并应用干扰减轻方案(412b)。
步骤413:在RS消失时,干扰基站通过回程通知受干扰基站RS消失(413a),并恢复原始配置(413b)。
步骤414:在通过回程接收到RS消失信息时,受干扰基站停止RS传输。
框架-2.2
图4C是用于远程干扰管理的框架-2.2的流程图。
步骤420:大气波导现象发生,并且远程干扰出现。
步骤421:
-受干扰基站经历远程干扰并开始参考信号(RS)传输(421a)。
-干扰基站开始监视RS(421b)。
步骤422:一旦接收RS,干扰基站通过回程通知受干扰基站RS的接收。
步骤423:当在回程中接收“接收RS”信息时,受干扰基站通知干扰基站应用干扰减轻方案。
步骤424:受干扰基站应用远程干扰减轻方案。
步骤425:在RS“消失”时,干扰基站通过回程通知受干扰基站RS的“消失”(425a)。干扰基站也恢复原始配置并停止传输RS(425b)。
步骤426:在通过回程接收到“RS消失”信息时,受干扰基站停止RS传输。
本专利文件描述了可以用于传输远程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emote interferentmanagement-reference signal,RIM-RS)的各种技术。该专利文件还描述了可以由干扰基站使用以精确地推断出受干扰基站的多少上行链路(UL)资源被远程干扰影响的其他技术。可以由远程干扰管理过程使用这些技术来有效地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从而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下降低远程干扰的影响。
在以下示例实施例中描述了所公开技术的一些示例。
实施例1
一般而言,如以上框架所述,远程干扰管理(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RIM)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受干扰基站或受干扰基站组确认其受到大气波导干扰的影响。然后,受干扰基站或基站组传输RIM-RS。
-干扰基站或干扰基站组检测RIM-RS。当检测到RIM-RS时,干扰基站或基站组意识到它正在干扰其他基站或基站组。然后,干扰基站或基站组执行后续操作,诸如RI减轻方案。
可替选地,在知道存在远程干扰时,干扰基站或基站组可以传输RIM-RS-2。然后,受干扰基站或基站组检测RIM-RS-2,以确定大气波导现象是否持续存在。
然而,RIM-RS是如何传输的还没有明确定义。本实施例描述了调度RIM-RS以使得干扰基站或受干扰基站可以经由RIM-RS检测远程干扰的几种方式。
方法1:第一基站确认它受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RI的影响。第一基站在最大DL传输边界(即第一参考点)之前的最后一个或最后几个DL符号上调度(或传输)RIM-RS。
方法2:第一基站确认它受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RI的影响。第一基站在第一参考点之前的最后一个符号或最后几个符号上调度RIM-RS。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将RIM调度到时域中连续的多个符号。一个或多个符号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下行符号、一个或多个灵活符号或一个或多个GP符号。
方法3:第一基站确认它受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RI的影响。第一基站在第一参考点之前的多个符号上调度多个RIM-RS。这些符号可以是下行符号、灵活符号或GP符号。多个RIM-RS可以被调度为在时域中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例如,RIM-RS的子集在时域上可以是连续的,而剩余的RIM-RS是不连续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符号至少包括第一参考点之前的最后一个符号。
图11是表示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1100的流程图。方法1100包括在步骤1101处,由第一通信节点观察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对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内的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达成一致。方法1101还包括在步骤1102处,由第一通信节点传输指示远程干扰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占据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前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该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包括下行链路符号、灵活符号或保护时段符号。
实施例2
然而,RIM-RS的成功传输并不能确保接收RIM-RS的基站能够准确地推断出哪些上行链路符号被远程干扰影响。这个实施例描述了可以由RIM-RS的接收器使用以准确地确定是否有任何符号被远程干扰影响以及如果是,哪些符号受到影响的技术。
假设第一基站使用实施例1中的第一方法在最后一个DL符号上传输RIM-RS,检查几个场景以展示当前框架中的问题中的一些。
情况1:假设gNB1是干扰基站,并且gNB2是受干扰基站。还假设子载波间隔相同。图5A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基站之间的远程干扰的示例。如果gNB1和gNB2之间的传输延迟(501)是7个符号,那么gNB2(502)的两个UL符号在通过大气波导传输之后被gNB1(503)的两个DL符号干扰。
如图5B所示,gNB2检测干扰,并在最后一个DL符号上传输RIM-RS(511)。现在,gNB1在延迟(501)之后在第四个UL符号(512)处接收RIM-RS。那么gNB1可以认为它正在干扰gNB2的四个UL符号,并且对四个符号执行相对应的远程干扰减轻方案(例如,使四个DL符号静默)。然而,只有两个UL符号被干扰。这种减轻方案会过度补偿并降低gNG1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性能。
情况2:假设gNB2是干扰基站,并且gNB1是受干扰基站。还假设子载波间隔相同。
情况2-1:图6A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基站之间的远程干扰的示例。如果gNB1和gNB2之间的传输延迟(601)是5个符号,那么gNB1(602)的两个UL符号在通过大气波导传输之后被gNB2(603)的两个DL符号干扰。
如图6B所示,gNB1检测干扰,并在最后一个DL符号上传输RIM-RS(611)。现在,gNB2在延迟(601)之后在灵活符号(612)处接收RIM-RS。也就是说,gNB2不能检测到UL符号中的任何一个上的RIM-RS。因此,当远程干扰仍然存在时,gNB2将不执行任何远程干扰减轻方案。
情况2-2:图7A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基站之间的远程干扰的示例。如果gNB1和gNB2之间的传输延迟(701)是7个符号,那么gNB1(702)的四个UL符号在通过大气波导传输之后被gNB2(703)的四个DL符号干扰。
如图7B所示,gNB1检测干扰,并在最后一个DL符号上传输RIM-RS(711)。现在,gNB2在延迟(701)之后在第二个UL符号(712)处接收RIM-RS。那么gNB2可以认为它正在干扰gNB1的两个UL符号,并且对两个符号执行相对应的远程干扰减轻方案(例如,使两个DL符号静默)。然而,四个UL符号受到干扰。这种减轻方案补偿不足,并且不能消除远程干扰。
情况3:假设gNB2是受干扰基站。然而,gNB1并不是干扰gNB2的基站。还假设子载波间隔相同。图8A示出了这个场景的示例。如果gNB1和gNB2之间的传输延迟(801)为5个符号,则来自gNB1的最后一个DL符号(802)与gNB2的最后一个GP符号或X符号(803)重叠。所以没有远程干扰。
然而,假设gNB2替代地被gNB3干扰。如图8B所示,gNB2检测到(由gNB3引起的)干扰,并在最后一个DL符号上传输RIM-RS(811)。现在,gNB1在延迟(801)之后在第二个UL符号(812)处接收RIM-RS。那么gNB1可以认为它正在干扰gNB2的两个UL符号,并且对两个符号执行相对应的远程干扰减轻方案(例如,使两个DL符号静默)。这种减轻方案过度补偿并可能不必要地降低gNG1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性能。
上述情况表明,在没有来自受干扰基站的附加信息的情况下,现有框架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1:gNB1不干扰gNB2,但是gNB2被另一基站干扰。由于时隙格式不同,gNB1在其UL符号上从gNB2接收RIM-RS。gNB1然后在不必要时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
问题2:gNB1在N个UL符号上干扰gNB2。然而,由于不同的时隙格式,gNB1在N+M(M>0)个UL符号上从gNB2接收RIM-RS。然后,gNB1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以使N+M个符号静默,而使N个符号静默就已经足够了。
问题3:gNB1在N个UL符号上干扰gNB2。然而,由于不同的时隙格式,gNB1在其UL符号上不能接收任何RIM-RS。gNB1在必要时无法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
问题4:gNB1在N个UL符号上干扰gNB2。然而,由于不同的时隙格式,gNB1在N-M(0<M<N)个UL符号上从gNB2接收RIM-RS。然后,gNB1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以使N-M个符号静默,而使N个符号静默是必要的。
下面将描述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种方法。
解决方案1:
第一基站向其他基站传输关于时隙格式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灵活符号的数量、DL符号的数量、UL符号的数量、最后的DL符号和RIM-RS符号或第一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第一UL符号和RIM-RS符号或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RIM-RS符号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和/或子载波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配置信息可以由RIM-RS的扰码信息、序列信息或所传输的定时信息承载。定时信息可以是呈时间单位的RIM-RS的传输的周期、偏移、子帧信息/时隙信息/符号信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配置信息可以通过回程信令传输到其他基站。其他基站可以是用于接收RIM-RS的基站或基站组,或者是指定的基站或基站组。上述参数中的符号的数量也可以由其他时间单位表示,诸如子帧、时隙、毫秒或微秒。
下面提供了几个示例来进一步解释相关技术:
示例1-1:图9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检测图5A中描绘的情况1下的远程干扰的示例。在图9A中,gNB2检测干扰,并在第一参考点之前的最后一个符号(911)上传输RIM-RS。gNB1现在在7个符号的延迟(901)之后在第5个UL符号(912)处接收RIM-RS。同时,gNB2通知gNB1由gNB2调度的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M2(在这种情况下,m2=0)。
gNB1知道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1(在这种情况下,n1=2)。gNB1还知道其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2(在这种情况下,n2=0)。gNB1检测到它在第S个UL符号(在这种情况下,S=5)上接收RIM-RS。现在,其可以计算n_delay=n1+n2+S=7个符号。如果在多个符号中检测到RIM-RS,则确定S等于这些符号当中的最后一个UL符号的索引(例如,在DL-UL传输周期中最后一个受干扰UL符号的序列号)。
然后,gNB1基于n_delay、灵活符号或GP符号的数量n_x和m2计算受干扰UL符号的数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第一参考点和最后的DL符号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0、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1以及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2来确定n_x:n_x=n0+n1+n2(在这种情况下,n_x=5)。n_interfered可以确定为:n_interfered=n_delay-n_x-m2=7-5-0=2。这个结果与图5A中描绘的情形一致。
示例1-2:图9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检测图5A中描绘的情况1下的远程干扰的另一示例。在图9B中,gNB2检测干扰,并在第一参考点之前的最后一个符号(921)上传输RIM-RS。gNB1现在在7个符号的延迟(901)之后在第4个UL符号(922)处接收RIM-RS。同时,gNB2通知gNB1由gNB2调度的最后一个DL符号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m0(在这种情况下,m0=1)以及由gNB2调度的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m2(在这种情况下,m2=0)。
gNB1知道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1(在这种情况下,n1=2)。gNB1还知道其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2(在这种情况下,n2=0)。gNB1检测到它在第S个UL符号(在这种情况下,S=4)上接收RIM-RS。现在,其可以计算n_delay=n1+n2+S+m0=7个符号。
然后,gNB1基于n_delay、灵活符号或GP符号的数量n_x和m2计算受干扰UL符号的数量:n_interfered=n_delay-n_x-m2=7-5=0=2。这个结果与图5A中描绘的情形一致。
示例2-1:图10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检测图6A中描绘的情况2下的远程干扰的示例。在图10A中,gNB2检测(由除了gNB1以外的基站造成的)干扰,并在第一参考点之前的最后一个符号(1011)上传输RIM-RS。gNB1现在在5个符号的延迟(1001)之后在第3个UL符号(1012)处接收RIM-RS。同时,gNB2通知gNB1由gNB2调度的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m2(在这种情况下,m2=0)。
gNB1知道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1(在这种情况下,n1=2)。gNB1还知道其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2(在这种情况下,n2=0)。gNB1检测到它在第S个UL符号(在这种情况下,S=3)上接收RIM-RS。现在,其可以计算n_delay=n1+n2+S=5个符号。
然后,gNB1基于n_delay、灵活符号或GP符号的数量n_x和m2计算受干扰UL符号的数量:n_interfered=n_delay-n_x-m2=5-5-0=0。所以没有真正的干扰。这个结果与图5A中描绘的情形一致。
示例2-2:图10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检测图6A中描绘的情况2下的远程干扰的另一示例。在图10B中,gNB2检测(由除了gNB1以外的基站造成的)干扰,并在第一参考点之前的最后一个DL符号(1021)上传输RIM-RS。gNB1现在在5个符号的延迟(1001)之后在第2个UL符号(1022)处接收RIM-RS。同时,gNB2通知gNB1由gNB2调度的最后一个DL符号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m0(在这种情况下,m0=1)以及由gNB2调度的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m2(在这种情况下,m2=0)。
gNB1知道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1(在这种情况下,n1=2)。gNB1还知道其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2(在这种情况下,n2=0)。gNB1检测到它在第S个UL符号(在这种情况下,S=2)上接收RIM-RS。现在,其可以计算n_delay=n1+n2+S+m0=5个符号。
然后,gNB1基于n_delay、灵活符号或GP符号的数量n_x和m2计算受干扰UL符号的数量:n_interfered=n_delay-n_x-m2=5-5-0=0。所以没有真正的干扰。这个结果与图5A中描绘的情形一致。
如以上示例所示,第一基站(例如,干扰基站)可以根据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来计算被远程干扰所干扰的上行链路资源或上行链路符号的数量:
1、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数:n1
2、由第一基站调度或配置的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数:n2
3、在其上检测到RIM-RS的一个或多个UL符号的序列号:S。
4、由第二基站(例如,受干扰基站)调度的最后一个DL符号与第一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m0
5、由第一基站调度的灵活符号或GP符号的数量:n_x。
6、由第一基站调度的最后一个D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符号的数量:n0
7、由第二基站调度的第一个UL符号和第二参考点符号之间的符号的数量:m2
在上述参数当中,第一基站需要来自第二基站的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m0或m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和第一基站的角色可以互换(即,第一基站可以是受干扰基站,并且第二基站可以是干扰基站)。例如,第二基站传输RIM-RS,并且第一基站执行受干扰UL资源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参数可以类似地用于计算。
此外,如果n_interfered等于或小于0,则表明接收RIM-RS的基站实际上没有造成对传输RIM-RS的基站的远程干扰,并且此时可能不会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
解决方案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例如,受干扰基站)向其他基站传输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受干扰UL资源或符号的时域位置(例如,开始位置)或持续时间、受干扰UL资源或符号的数量、受干扰UL资源上的干扰级别以及其他基站需要静默的DL符号的数量。例如,有五个受干扰UL符号。五个UL符号可以对应于一个干扰级别,或者可以对应于几个干扰级别。在某些情况下,符号1和符号2可以形成一个组,并且具有测量为A的相对应的干扰级别。符号3、4和5形成另一组,并具有被测量为B的另一相对应的干扰级别。A级别和B级别两者可以被传输到其他基站。
解决方案1和解决方案2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解决方案1中,第二基站基于所检测的RIM-RS位置执行计算。然而,在解决方案2中,第二基站可以在不监视或检测RIM-RS的情况下执行计算,因为信息可以直接从第一基站获得。
图12A是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1200的流程图表示。方法1200包括在步骤1201处,在第一通信节点处接收包括指示由于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性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信息。方法1200还包括在步骤1202处,由第一通信节点基于该信息执行后续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对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内的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达成一致。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参数指示由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最后一个下行链路符号和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一时域距离,并且第二参数指示由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第一个上行链路符号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二时域距离。
图12B是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1220的流程图表示。方法1220包括在步骤1221处,从第一通信节点传输包括指示由于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性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信息。方法1220还包括在步骤1222处,由第一通信节点响应于该信息执行后续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对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内的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达成一致。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参数指示由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最后一个下行链路符号和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一时域距离,并且第二参数指示由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第一个上行链路符号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二时域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是小区的基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是相邻小区的基站。
实施例3
第一基站(例如,受干扰基站)确认其受到远程干扰的影响,并传输第一参考信号(例如,RS-1)用于确定远程干扰源。在接收到RS-1之后,第二基站(例如,干扰基站)确定它正在干扰第一基站。然后,它传输第二参考信号(例如,RS-2),以帮助第一基站确定大气波导现象是否仍然存在。
为了降低信号设计复杂性和检测不同参考信号的难度,RS-1和RS-2可以具有相同的信号序列。例如,RS-1和RS-2两者可以被识别为RIM-RS。这对于对称干扰场景(例如,干扰基站也是受干扰基站)很有效。然而,对于非对称场景(例如,干扰基站仅干扰其他基站,并且不被由那些基站导致的远程干扰影响,或者来自其他基站的远程干扰小到足以被忽略),当第一基站(例如,受干扰基站)从第二基站(例如,干扰基站)接收RIM-RS时,第一基站可以确定它正在干扰第二基站,并且执行不必要的远程干扰减轻方案。因此,需要区分两个参考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两个参考信号,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不同以允许这种区分:加扰序列参数、生成序列参数或传输配置参数(例如,周期、偏移、持续时间、时隙位置、符号位置或子帧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参数(例如,n_rim)来加扰或生成参考信号RIM-RS序列。根据RIM-RS的目的或功能,n_rim的长度可以是一比特或多个比特。当第一基站(例如,受干扰基站)传输RIM-RS用于确定干扰源时,n_rim可以设置为0。当第二基站(例如,干扰基站)传输RIM-RS用于确定大气波导现象是否仍然存在时,n_rim可以被设置为1。
实施例4
该实施例描述了用于确定何时需要终止远程干扰减轻方案的方法。
传输参考信号和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向通信系统增加了开销,并且可能负面地影响系统性能。因此,在确定远程干扰不再存在时,需要机制来终止参考信号的传输和/或终止远程干扰减轻方案。
在如上所述的框架-1下,第一基站基于其是否接收RS-2来决定何时终止RS-1的传输。第二基站基于其是否接收RS-1来决定何时终止远程干扰减轻方案。在框架-2.1和2.2下,第一基站基于从第二基站接收回程信令来决定何时终止RS-1的传输。第二基站根据其是否接收RS-1来决定何时终止远程干扰减轻方案。这些框架依赖于空中接口或回程信令来控制是否应该终止远程干扰减轻方案。信令开销可能增加,参考信号设计的难度也会增加。还存在信号丢失和/或检测失败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提及的问题,第二基站可以采用定时器来控制远程干扰减轻方案的时间长度。例如,当定时器达到阈值或期满时,第二基站终止远程干扰减轻方案和/或恢复原始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定时器的值大于或等于阈值时,第二基站终止远程干扰减轻方案,即使它没有接收任何RS-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定时器的值小于阈值,则第二基站即使在接收RS-1时也继续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
例如,在从第一基站接收参考信号RS-1(RIM-RS)之后,第二基站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并启动定时器。因为大气波导现象通常持续几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所以阈值可以被配置为持续长时间,诸如一个小时。当定时器超过一小时的时候,第二基站停止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和/或恢复原始配置。
在第二基站终止远程干扰减轻方案之后,如果不再有任何大气波导现象,则RIM过程结束。如果大气波导现象仍然存在,则第二基站将再次干扰第一基站。然后,第一基站触发RS-1(RIM-RS)的传输,并且第二基站将重新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第一基站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诸如干扰热噪比(IoT)的噪声来停止传输参考信号RS-1(RIM-RS),以确定它不再受到远程干扰的影响。
一般而言,即使没有检测到远程干扰,第一基站也需要传输RS-1。这是因为即使由于远程干扰减轻方案的执行而没有远程干扰,大气波导现象也可能持续存在。如果第一基站在此时停止传输RS-1,第二基站将停止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这又将导致远程干扰再次发生,因为大气波导现象持续存在。然而,使用上述技术,这种“乒乓(ping-pong)”问题可以被消除,因为终止远程干扰减轻方案的确定不依赖于参考信号(例如,RIM-RS)的接收。
实施例5
由于大气波导现象,由第一基站(例如,受干扰基站)经历的干扰可能来自几百公里远的第二基站(例如,干扰基站)。相应地,第二基站从数百公里远的第一基站接收参考信号RIM-RS(第一基站也可以从第二基站接收RIM-RS)。假设基站之间的距离为300公里,相对应的覆盖区域(使用该距离为半径)可以超过20万平方公里。该覆盖区域内可能有数百甚至数千个基站。
如果第二基站能够标识哪个基站传输了RIM-RS,则它可以更有效地执行远程干扰减轻方案。例如,它可以选择没有干扰的下行传输波束、调整站高、或调整天线下倾角等等。然而,为了准确定为哪个基站传输了RIM-RS,RIM-RS需要承载基站的标识符(ID)。在某些情况下,标识符需要大约20比特或更多个比特来遍历覆盖区域中的所有基站或小区ID。标识符的长度可能增加RIM-RS设计的复杂性,并对RIM-RS的检测性能提出挑战。已经建议在RIM-RS中包括组ID,以标识相同组内(或相同簇内)的基站。然而,在第二基站接收承载组ID的RIM-RS之后,它只能标识哪组基站传输了RIM-RS,而不能准确地标识该组内的哪个基站执行了传输。因此,没有发射基站的准确信息,由第二基站执行的相对应的干扰减轻方案可能不太有效。
以下方案可以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1、第一基站传输RIM-RS,并且RIM-RS承载第一基站所属的基站组的组ID。例如,第一基站和其他基站属于组1(标识为Set_1_ID)。由第一基站(或组1中的任何其他基站)传输的RIM-RS可以承载Set_1_ID。组ID可以由RIM-RS的加扰序列、生成序列、传输周期、偏移、子帧信息/时隙信息或其他类型的信息承载。
2、第二基站在接收RIM-RS后标识哪个基站组传输了RIM-RS(例如,组1)。第二基站(或第二基站所属的基站组,例如组2)向组1或组1的中心节点传输回程信令消息(例如,X2/Xn接口信令或S1/NG信令)。信令消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对RIM的接收的确认、对第一基站标识符的请求和/或关于由RIM-RS传输使用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
3、在组1或组1的中心节点从第二基站接收上述信息和/或请求之后,组1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中的一个来执行传输:
方法1:组1或组1的中心节点使用回程(例如,经由X2/Xn接口信令或S1/NG信令)将第一基站的ID信息传输到第二基站或组2。第一基站的ID信息可以是全球唯一的基站ID(诸如小区全球标识)、载波范围唯一的基站ID(诸如小区标识)、gNB/eNB ID或组1中的ID。
方法2:第一基站再次传输RIM-RS。RIM-RS现在只承载第一基站的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不同的组中具有相同的基站ID所导致的混淆,其他组的基站可以被协调以同时停止传输RIM-RS。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同组中的基站可以根据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信息使用时间-频率资源来调度RIM-RS。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组ID和组内的基站的ID之间的混淆,可以使用不同的扰码序列或生成序列来区分RIM-RS。例如,使用方法2,组ID可以通过RIM-RS的第一次传输来确定,并且组内的基站ID可以通过RIM的第二次传输来确定,从而获得传输基站的准确标识。
图13示出了其中可以应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1300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3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base station,BS)1305a、1305b、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1310a、1310b、1310c、1310d和核心网1325。基站1305a、1305b可以向一个或多个无线扇区中的无线设备1310a、1310b、1310c和1310d提供无线服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站1305a、1305b包括定向天线,以产生两个或更多个定向波束,从而在不同扇区中提供无线覆盖。
核心网1325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305a、1305b通信。核心网络1325提供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和有线通信系统的连接。核心网络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订阅数据库,以存储与订阅的无线设备1310a、1310b、1310c和1310d相关的信息。第一基站1305a可以基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提供无线服务,而第二基站1305b可以基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提供无线服务。根据部署场景,基站1305a和1305b可以共址,或者可以被分离地安装在现场。无线设备1310a、1310b、1310c和1310d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使用不同无线技术的多个网络。双模式或多模式无线设备包括可以用于连接不同无线网络的两种或多种无线技术。
图14是无线站的一部分的框图表示。无线站1405(诸如基站或无线设备(或UE))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1410,诸如实施本文档中呈现的无线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微处理器。无线站1405可以包括收发器电子设备1415,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诸如天线1420)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无线站1405可以包括用于传输和接收数据的其他通信接口。无线站1405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存储信息(诸如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未明确示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电子设备1410可以包括收发器电子设备1415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无线站1405来实施所公开的技术、模块或功能中的至少一些。
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件公开了可以被实现到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允许无线通信节点有效地减轻远程干扰,而对系统性能没有明显影响的技术。
在一个实施例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通信节点处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信息,该一个或多个参数指示由于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性。该方法还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基于该信息执行后续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通信节点处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指示远程干扰的参考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信号承载标识第二通信节点所属的通信节点组的第一标识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通信节点处从通信节点组接收指示第二标识符的信息,该第二标识符标识通信节点组内的第二通信节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通信节点处再次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承载标识通信节点组内的第二通信节点的第二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对使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内的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进行操作达成一致。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参数指示由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最后一个下行链路符号和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一时域距离,并且第二参数指示由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第一个上行链路符号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二时域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征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位置、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数量、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持续时间、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一个或多个干扰级别、或者在后续传输中要被静默的符号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信息是通过空中接口或回程信令消息接收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后续通信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基于该信息执行干扰减轻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终止减轻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减轻方案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基于参数传输第二参考信号。该参数指示传输第二参考信号被传输以用于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持续存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启动用于跟踪干扰减轻方案的持续时间的定时器;以及由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定时器何时到期以终止减轻方案。
在另一示例方面,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从第一通信节点传输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信息,该一个或多个参数指示由于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性。该方法还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响应于该信息执行后续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从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输指示远程干扰的参考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信号承载标识第一通信节点所属的通信节点组的第一标识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传输指示第二标识符的信息,该第二标识符标识通信节点组内的第一通信节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息经由通信节点组或通信节点组的中央通信节点传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输信息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重新传输承载第二标识符的参考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对使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内的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进行操作达成一致。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参数指示由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最后一个下行链路符号和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一时域距离,并且第二参数指示由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第一个上行链路符号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二时域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征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位置、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数量、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持续时间、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一个或多个干扰级别、或者在后续传输中要被静默的符号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是通过空中接口或回程信令消息传输的。
在另一示例方面,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观察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第一通信节点使用与第二通信节点达成一致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内的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进行操作。该方法还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传输指示远程干扰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占据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前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该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包括下行链路符号、灵活符号或保护时段符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承载标识第一通信节点所属的通信节点组的第一标识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传输指示第二标识符的信息,该第二标识符标识通信节点组内的第一通信节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息经由通信节点组或通信节点组的中央通信节点传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输信息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重新传输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其中参考信号承载第二标识符。
本文档中描述的所公开的和其他的实施例、模块和功能操作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中实施,或者在包括本文档中公开的结构以及它们的结构等价物、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的计算机软件、固件或硬件中实施。所公开的和其他的实施例可以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即被编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以便由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或用于控制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模块。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机器可读存储基板、存储器设备、实现机器可读传播信号的物质的组合物,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术语“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处理数据的所有装置、设备和机器,作为示例包括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或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除了硬件之外,该装置可以包括为所讨论的计算机程序创建执行环境的代码,例如,构成处理器固件、协议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的代码。所传播的信号是人工生成的信号,例如被生成来编码信息以便传输到合适的接收器装置的机器生成的电信号、光信号或电磁信号。
计算机程序(也被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脚本或代码)可以以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编写,并且它可以以任何形式部署,包括作为独立程序或作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他单元部署。计算机程序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程序可以被存储在保存其他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中(例如,被存储在标记语言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被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调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中的部分的文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部署为在一台计算机上或在位于一个站点或分布在多个站点上并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台计算机上执行。
本文中描述的过程和逻辑流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来执行,该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并生成输出来执行功能。过程和逻辑流程也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系统来执行,并且装置也可以被实施为专用逻辑电路系统,例如,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
举例来说,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微处理器和专用微处理器两者,以及任何类型的数字计算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般而言,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两者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基本要素是用于执行指令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一般而言,计算机还将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或者可操作地被耦合为从该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接收数据或向该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传送数据,或者进行接收和传送两者。然而,计算机不需要这样的设备。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和存储器设备,作为示例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存储器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磁盘);磁光盘;以及CD 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系统补充或被并入其中。
尽管本专利文件包含许多细节,但这些细节不应被解释为对任何发明的范围或可能要求保护的内容的限制,而是被解释为对特定于特殊发明的特殊实施例的特征的描述。在本专利文件中在分离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以组合的方式实施。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分离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来实施。而且,尽管特征可以在上面被描述为在某些组合中起作用,甚至最初也是这样要求保护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来自所要求保护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从该组合中排除,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针对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体。
类似地,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该被理解为要求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以序列顺序执行这些操作,或者执行全部所示出的操作,以获得期望的结果。而且,本专利文件中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种系统组件的分离不应该被理解为在所有实施例中需要这种分离。
仅描述了几个实施方式和示例,并且可以基于本专利文献中描述和示出的内容进行其他实施、增强和变化。

Claims (28)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第一通信节点处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指示由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性;以及
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基于所述信息执行后续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处,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指示所述远程干扰的参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承载第一标识符,其标识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属的通信节点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处从所述通信节点组接收指示第二标识符的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符标识所述通信节点组内的第二通信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处再次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承载标识所述通信节点组内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第二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对使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内的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进行操作达成一致,以及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指示由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最后一个下行链路符号和所述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一时域距离,并且所述第二参数指示由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第一个上行链路符号和所述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二时域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征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数量、所述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持续时间、所述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一个或多个干扰级别、或者在所述后续传输中要被静默的符号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是经由空中接口或回程信令消息接收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后续通信包括:
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基于所述信息执行干扰减轻方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终止所述减轻方案。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减轻方案包括: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基于参数传输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数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被传输以用于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持续存在。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启动用于跟踪所述干扰减轻方案的持续时间的定时器;以及
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所述定时器何时到期以终止所述减轻方案。
1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传输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指示由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性;以及
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响应于所述信息执行后续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包括:
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传输指示所述远程干扰的参考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承载第一标识符,其标识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属的通信节点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包括:
传输指示第二标识符的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符标识所述通信节点组内的第一通信节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是经由所述通信节点组或所述通信节点组的中央通信节点传输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传输所述信息包括:
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重新传输承载所述第二标识符的所述参考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对使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内的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进行操作达成一致,以及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指示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最后一个下行链路符号和所述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一时域距离,并且所述第二参数指示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第一个上行链路符号和所述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之间的第二时域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特征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时域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数量、所述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持续时间、所述一个或多个受干扰符号的一个或多个干扰级别、或者在所述后续传输中要被静默的符号的数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是经由空中接口或回程信令消息传输的。
22.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由第一通信节点观察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远程干扰,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使用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达成一致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内的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和最大上行链路传输边界进行操作;以及
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传输指示所述远程干扰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占据所述最大下行链路传输边界之前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包括下行链路符号、灵活符号或保护时段符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承载第一标识符,其标识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属的通信节点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包括:
传输指示第二标识符的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符标识所述通信节点组内的第一通信节点。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是经由所述通信节点组或所述通信节点组的中央通信节点传输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传输所述信息包括:
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重新传输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承载所述第二标识符。
27.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的处理器。
28.一种其上存储有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97953.0A 2018-09-27 2018-09-27 无线系统中的干扰管理 Active CN1127532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08144 WO2020034328A1 (en) 2018-09-27 2018-09-27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3268A true CN112753268A (zh) 2021-05-04
CN112753268B CN112753268B (zh) 2023-10-17

Family

ID=69525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7953.0A Active CN112753268B (zh) 2018-09-27 2018-09-27 无线系统中的干扰管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0520B2 (zh)
EP (1) EP3858046B1 (zh)
KR (1) KR102493186B1 (zh)
CN (1) CN112753268B (zh)
WO (1) WO202003432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501A (zh) * 2021-11-04 2022-01-04 重庆星联云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阀门控制系统中的智能自组网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85035A1 (en) * 2018-09-28 2021-12-09 Apple Inc.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reference signal
US20220006552A1 (en) * 2018-11-02 2022-01-06 Apple Inc.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reference signal
KR20210116699A (ko) * 2019-02-11 2021-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gNB, 전자 장치 및 판독 가능한 저장 매체에 있어서 원격 간섭 관리 방법.
EP3923503A4 (en) * 2019-03-12 2022-04-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0587A1 (en) * 2013-09-19 2015-03-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tic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105794132A (zh) * 2013-09-19 2016-07-2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提供干扰特性用于干扰减轻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07422B2 (en) * 2008-09-25 2012-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channel alignments for 3GPP continuous packet data connection (CPC) channels
US9559820B2 (en) * 2011-02-18 2017-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reporting based 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groups
US9729260B2 (en) * 2011-02-24 2017-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interference caused by an atmospheric duc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690019B2 (ja) * 2011-04-08 2015-03-2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大気ダクトによって生じる干渉の低減
KR20140136923A (ko) * 2012-03-22 2014-12-01 텔레포나크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내의 서브 프레임의 동적 구성
US9930678B2 (en) * 2012-07-19 2018-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UEs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and some techniques to mitigate UE-to-UE and base station-to-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EP3787216A1 (en) * 2016-05-13 2021-03-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ation of downlink transmissions
CN109644366B (zh) * 2016-09-07 202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基站
CN110140307B (zh) * 2016-11-03 2023-05-26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户设备、基站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6535250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抑制方法和装置
CN110809278B (zh) * 2018-08-06 2021-10-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210306127A1 (en) * 2018-08-09 2021-09-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inimization of bas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in tdd networks
EP3854167A1 (en) * 2018-09-18 2021-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ing 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 (prach) robustness against interference
US11997703B2 (en) * 2018-09-27 2024-05-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coding of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RIM) reference signal (RS) identifier (I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0587A1 (en) * 2013-09-19 2015-03-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tic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105794132A (zh) * 2013-09-19 2016-07-2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提供干扰特性用于干扰减轻的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CC: "Discussion on RS design for RIM",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 R1-180884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501A (zh) * 2021-11-04 2022-01-04 重庆星联云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阀门控制系统中的智能自组网的方法
CN113891501B (zh) * 2021-11-04 2024-05-07 重庆星联云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阀门控制系统中的智能自组网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65994A (ko) 2021-06-04
EP3858046B1 (en) 2024-04-17
CN112753268B (zh) 2023-10-17
US20210219304A1 (en) 2021-07-15
KR102493186B1 (ko) 2023-01-27
WO2020034328A1 (en) 2020-02-20
US11930520B2 (en) 2024-03-12
EP3858046A4 (en) 2021-10-13
EP3858046A1 (en) 202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3268B (zh) 无线系统中的干扰管理
CN106134236B (zh) 跟踪上行链路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US7218948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ilot tones in a multi-sector cell, including null pilot tones, for genera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EP1609280B1 (en) Pilot signals for use in multi-sector cells
US9544860B2 (en) Pilot signals for use in multi-sector cells
KR101672769B1 (ko) 겹치는 무선 자원을 이용하여 업링크 통신 및 다운링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통신 시스템
CN111869124B (zh)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的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KR101615116B1 (ko) 펨토 셀 또는 피코셀을 위한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
US2021020346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KR102572470B1 (ko)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관리
CN103024765B (zh) 一种检测干扰基站的方法和基站
KR20160135676A (ko) 셀룰러 사물 인터넷 네트워크에서의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396765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ban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2098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234731A1 (en) Remote interference identification and mitigation
CN109951264B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EP3909336B1 (en) Remot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EP37838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600687A (zh) 一种降低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CN111182573B (zh) 信号传输方法、网络参数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629436B (zh) 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
US10405321B2 (en) Cell control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US12004209B2 (en) Remot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CN112369070A (zh) 在资源中衰减来自小区、波束或频率的信号
CN117040691A (zh) TBoMS重传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