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9436B - 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9436B
CN111629436B CN201910146381.7A CN201910146381A CN111629436B CN 111629436 B CN111629436 B CN 111629436B CN 201910146381 A CN201910146381 A CN 201910146381A CN 111629436 B CN111629436 B CN 111629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tmospheric waveguide
waveguide interference
interference
angl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63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9436A (zh
Inventor
曹丽芳
张龙
江天明
贾民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63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9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9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9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9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9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该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用于调度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采用该方法,通过使与保护时隙GP相邻的下行符号仅用于调度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目标终端,也即通过使该下行符号仅用于调度近点终端的方式,达到抑制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无需采用现有技术设置较大GP的方式,从而不会产生频谱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分时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大气波导效应引起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远端基站下行对近端基站上行的干扰也愈演愈烈。另外,5G部署于2.6GHz或3.5GHz的TDD频谱,同样面临大气波导干扰问题。
大气波导是一种由于对流层中存在逆温或水汽随高度急剧变小的层次,在该层中电波形成超折射传播,大部分电波辐射被限制在这一层内传播的现象。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远端基站的下行(DOWN LOAD,DL)信号将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UP LOAD,UL)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如图1所示,因为存在大气波导层,远端基站的下行信号经数十或数百公里的超远距离传输后仍具有较高强度,信号传播时延超过保护时隙(Guard Period,GP)长度,落入近端基站上行接收窗内,造成严重的上行干扰。
针对大气波导干扰,目前的主要优化手段是对施扰基站的下行信号发送符号进行限制,通过增大GP以降低干扰。如将特殊子帧配置由9:3:2调整为3:9:2,采用该方式可以使等效保护间隔增加6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系统抵抗大气波导干扰的范围从63km提升到192km,能够有效地减少对受扰站的干扰,当一段时间内未检测到大气波导干扰时,再回退到原来设置。
然而,采用上述的抵抗大气波导干扰的方式,需要全网系统进行GP符合修改,该方式使得宝贵的频谱资源在没有大气波导干扰的地区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用于降低大气波导干扰,并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用于调度目标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对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中,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中,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可选地,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第二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至少一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仅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获取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中,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中,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可选地,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第一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其中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包括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用于调度目标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对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第二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至少一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其中所述基站为第二基站,包括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仅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获取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第一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通过使与保护时隙GP相邻的下行符号仅用于调度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目标终端,也即通过使该下行符号仅用于调度近点终端的方式,达到抑制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无需采用现有技术设置较大GP的方式,从而不会产生频谱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存在大气波导层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所应用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第一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第二原理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与现有技术的测试对比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应用于受扰站时的测试结果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站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站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站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站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为TDD系统,该TDD系统至少包括NR系统。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通信设备10,实际应用中,至少两个通信设备10之间的连接可以为无线连接,为了方便直观地表示各通信设备10之间的连接关系,图2中采用了实线示意。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所包括的通信设备10为多个,每一通信设备10可以为通常所用的基站,也可以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eNB),还可以为5G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例如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或发送和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小区cell等设备。
采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当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对流层中存在逆温或水汽随高度急剧变小的层次,称为波导层,大部分无线电波辐射都将被限制在该波导层中,进行超折射传播。超视距传播使得无线电信号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且经受较低的路径传播损失。基于此,当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远端基站11的下行(DOWN LOAD,DL)信号经过超远距离空间传播后,仍具有较高能量,其落在本地基站12的上行(UP LOAD,UL)信号接收窗口内,从而对本地基站12的UL信号接收造成较强干扰。
为解决现有技术采用调整特殊子帧的配置的方式减少大气波导干扰时,造成频谱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在保证不会造成频谱资源浪费的前提下,达到降低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应用于第一基站,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310,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用于调度目标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当检测到第一基站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通过使与保护时隙GP相邻的下行符号仅用于调度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目标终端,也即通过使该下行符号仅用于调度近点终端的方式,达到抑制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无需采用现有技术设置较大GP的方式,从而不会产生频谱资源浪费。
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适应于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的灵活波束赋形的特点,能够根据大气波导干扰情况灵活进行垂直面赋形(增大下倾角),在保证不会造成频谱资源浪费的前提下,达到降低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NR系统由于取消了全频带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CellReferenceSignal,CRS),大气波导干扰相较于LTE系统会大幅度降低,同时NR系统灵活的波束赋形的特点为应对大气波导干扰提供了有效手段,不需要应对可能的大气波束干扰固定设置较大的GP,通过增大下倾角,也能够降低大气波导干扰。
5G系统的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均增加了垂直方向的波束,相对更为灵活,垂直方向不同的波束覆盖的终端的下倾角不同。具体地,如图4所示,通信设备10也即基站所发送的垂直方向的波束覆盖的终端的下倾角为所发送波束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对于靠近通信设备10也即基站的第一终端1,下倾角为α,对于远离通信设备10的第二终端2,下倾角为β,其中α大于β,也即靠近基站的第一终端1的下倾角大于远离基站的第二终端2的下倾角。
参阅图5所示,当左端的远端基站11的天线方向为A时,通过大气波导干扰到右侧的本地基站12,当降低下倾角使天线方向为B时,可以发现远端基站11对右侧的其他基站干扰更为严重;当抬高下倾角使天线方向为C时,可以发现由于长距离信号传输衰减,该远端基站11已经不再能干扰到右侧中的其他基站了。因此根据该原理,当下倾角大于一临界值时,大气波导干扰会显著降低。
结合图4和图5,根据基站发送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一临界值时,大气波导干扰会显著降低的原理,通过区别调度对应不同下倾角的终端能够达到降低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在步骤S310中,第一预设角度值即为通过增大所调度终端的下倾角的方式,能够使大气波导干扰显著降低的临界值。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季节时,大气波导干扰的情况不同,该第一预设角度值可以根据当前时间段、当前季节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预先的测试结果和经验值进行调整确定;或者可以根据网络配置确定。
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在步骤S3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对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采用上述的方式,可以根据第一基站(施扰站)与第二基站(受扰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该施扰站与受扰站之间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确定与GP相邻、用于调度目标终端的下行符号的数量(也即确定预设数目的数值)。具体地,该距离信息和/或干扰强度信息分别与预设数目的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预先的测试和检测获得。
可以理解的是,施扰站与受扰站之间的距离信息与预设数目的数值之间为反相关的关系,当距离信息的数值越大时,预设数目的数值越小;该施扰站与受扰站之间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与预设数目的数值之间为正比关系,当干扰强度信息越大时,预设数目的数值越大。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实施方式的数据调度方法,对于施扰站,通过使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调度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目标终端,在保证不会造成频谱资源浪费的前提下,能够达到降低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
图6为在其中一平原地区进行测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调度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目标终端与该下行符号调度下倾角小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终端的干扰状态对比图。该对比图中,框1表示为调度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终端时的干扰站数量,框2表示为调度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终端时的干扰站数量;线1表示为调度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终端时的干扰总次数,线2表示为调度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终端时的干扰总次数。根据该测试结果可以获知,相较于调度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终端,对于施扰站,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对其他基站的大气波导干扰。
另外,根据多次测试获知,当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调度下倾角超过第二预设角度值的目标终端时,施扰站对其他基站的大气波导干扰能够降低90%,已经能够有效降低大气波导干扰,但同时会使信号覆盖有所收缩,为了保证信号覆盖率,可选地,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所调度目标终端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该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第二预设角度值。
根据多次数据测试,可选地,该第二预设角度值可以为8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另一方面,在步骤S31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不再对其他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时,则在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用于调度任一终端。
基于上述的方式,当大气波导干扰消失后,第一基站在与GP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恢复正常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基站可以为网络系统中的任一基站,该第一基站在其中一时刻为施扰站,在另一时刻也可以为受扰站,当该第一基站为受扰站时,可选地,基于相同发射功率下近点终端的抗大气干扰能力更强的原则,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仅用于接收下倾角大于第三预设角度值的目标终端发送的数据,以进一步达到抑制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
可选地,该第三预设角度值可以与第一预设角度值相同,也可以为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另一方面,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第二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至少一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了解如何根据第二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第一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是否对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在此不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调度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应用于第二基站,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710,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仅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当检测到第一基站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基于相同发射功率下近点终端的抗大气干扰能力更强的原则,通过使与保护时隙GP相邻的上行符号仅用于调度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目标终端,也即通过使该上行符号仅用于接收近点终端的数据,达到抑制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数据调度方法,适应于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的灵活波束赋形的特点,能够根据大气波导干扰情况灵活进行垂直面赋形(增大下倾角),在保证不会造成频谱资源浪费的前提下,达到降低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在步骤S710中,第一预设角度值即为通过增大所调度终端的下倾角的方式,能够使受到大气波导干扰显著降低的临界值。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季节时,大气波导干扰的情况不同,该第一预设角度值可以根据当前时间段、当前季节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预先的测试过程进行确定;或者可以根据网络配置确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获取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实施方式的数据调度方法,对于受扰站,通过使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仅用于接收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的目标终端的数据,在保证不会造成频谱资源浪费的前提下,能够达到降低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
图8为在其中一平原地区进行测试,对于受扰站,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调度不同的下倾角的目标终端的受干扰状态对比图,根据该测试结果可以获知,受扰站在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调度的下倾角越大,干扰降低越多,因此对于受扰站,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受到其他基站的大气波导干扰。
另外,结合图8,当下倾角增大达到其中一临界角度值时,已经能够有效降低大气波导干扰,但考虑到此时随着下倾角的增大,会使信号覆盖有所收缩,为了保证信号覆盖率,可选地,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所调度目标终端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该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第二预设角度值。
根据多次数据测试,可选地,该第二预设角度值可以为8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另一方面,在步骤S71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不再受到其他基站的大气波导干扰时,则在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用于接收任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基站可以为网络系统中的任一基站,该第二基站在其中一时刻为受扰站,在另一时刻也可以为施扰站,当该第二基站为施扰站时,可选地,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用于调度下倾角大于第四预设角度值的目标终端,以进一步达到抑制大气波导干扰的目的。
可选地,该第四预设角度值可以与第一预设角度值相同,也可以为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调度方法的另一方面,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第一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了解如何根据第一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第二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第一基站是否对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在此不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如图9所示,其中所述基站900为第一基站,包括处理器910,其中,所述处理器910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用于调度目标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对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第二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至少一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如图10所示,所述基站1000为第二基站,包括处理器1010,其中,所述处理器1010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仅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010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获取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010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第一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其中该基站为第一基站,如图11所示,该基站包括:收发机1101、存储器1102、处理器110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100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1100调用并执行存储器1102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
收发机1101在处理器11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具体地,处理器1100用于读取存储器11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用于调度目标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00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对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00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第二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至少一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其中,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01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1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02可以存储处理器11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基站,该基站为第二基站,如图12所示,包括收发机1201、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2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200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1200调用并执行存储器1202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
收发机1201在处理器12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具体地,处理器1200用于读取存储器12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仅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200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获取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200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第一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其中,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201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2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02可以存储处理器12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另外,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用于调度目标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为通过增大下倾角的方式,使大气波导干扰显著降低的临界值;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对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其中,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第二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至少一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5.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仅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为通过增大下倾角的方式,使大气波导干扰显著降低的临界值;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获取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其中,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第一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9.一种基站,其中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下行符号用于调度目标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为通过增大下倾角的方式,使大气波导干扰显著降低的临界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施扰站时,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对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其中,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第二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至少一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13.一种基站,其中所述基站为第二基站,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当前调度数据帧中,与保护时隙相邻的预设数目的上行符号仅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的下倾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为通过增大下倾角的方式,使大气波导干扰显著降低的临界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基站当前为大气波导干扰的受扰站时,获取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其中,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的干扰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大气波导干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目的数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倾角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值为8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第一基站的传输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基站自身的测量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大气波导干扰。
17.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0146381.7A 2019-02-27 2019-02-27 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11629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6381.7A CN111629436B (zh) 2019-02-27 2019-02-27 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6381.7A CN111629436B (zh) 2019-02-27 2019-02-27 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9436A CN111629436A (zh) 2020-09-04
CN111629436B true CN111629436B (zh) 2023-05-09

Family

ID=72271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6381.7A Active CN111629436B (zh) 2019-02-27 2019-02-27 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943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2505A (zh) * 2014-03-05 2015-09-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干扰消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35250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抑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2505A (zh) * 2014-03-05 2015-09-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干扰消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35250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抑制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8866-g00".《3GPP tsg_ran\wg1_rl1》.2018, *
"R1-1813466 Remot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3GPP tsg_ran\wg1_rl1》.2018, *
CMCC.RP-182708 "TR 38.866 v1.0.0 on Study on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NR *
for approval".《3GPP tsg_ran\tsg_ran》.2018, *
R1-1812216 "Discussion on remot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chanisms";Huawei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811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9436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640B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多波束寻呼技术
US1027131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uplink synchronization
CN108632857B (zh) 下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基站
CN105530685B (zh) 消息发送接收方法、发送接收装置、基站及终端
ATE455402T1 (de) Paketdatenübertragung in einem mimo-system
US11930520B2 (e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CN111684734A (zh) 用户设备波束成形
CN110809278A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324120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6792564A (zh)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951264B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914879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944346B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11629436B (zh) 数据调度方法及基站
CN113454921A (zh) 用于在nr物理信道上适配波束的波束宽度的方法和系统
KR100911929B1 (ko) 랜덤액세스 방법 및 랜덤액세스 응답 방법
CN111600687A (zh) 一种降低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EP3579603B1 (en) Schedul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7708196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678112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52900B (zh) 参考信号侦听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82573B (zh) 信号传输方法、网络参数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US11425788B2 (en) Distributed capacity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for broadband access with enhanced in-band GPS co-existence
EP4344280A1 (en) Air-ground co-frequency system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adable medium
WO2023197324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