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1796B -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1796B
CN112751796B CN201911062855.6A CN201911062855A CN112751796B CN 112751796 B CN112751796 B CN 112751796B CN 201911062855 A CN201911062855 A CN 201911062855A CN 112751796 B CN112751796 B CN 112751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signal sequence
vector
time domain
multiplexing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28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1796A (zh
Inventor
刘凤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628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1796B/zh
Priority to EP20881772.6A priority patent/EP403071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20020 priority patent/WO202108288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1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796A/zh
Priority to US17/727,132 priority patent/US2022024761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1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7Properties of the code
    • H04L1/0643Properties of the code 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Abstract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单载波波形的参考信号时域开销较大的问题。在本申请中,发送设备可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调制符号集合,得到一个复用集合,该复用集合占用一个单载波时域符号。相对于参考信号序列单独占用一个单载波时域符号的方案,可以降低参考信号的时域开销。同时,为了使参考信号可以正确的进行信道估计或信道探测,不同参考信号序列之间也需要满足正交性或共轭共交性等条件,参考信号序列在不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也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等。

Description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FT-s-OFDM)或者单载波正交幅度调制(single carrier-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SC-QAM)等单载波波形在各类通信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相对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等多载波波形,单载波波形具有较低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因此在相同的功放下,单载波波形可以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和更高的功放效率,从而达到提高覆盖和降低能耗的目的。对于单载波波形,如何设计参考信号序列的映射和解映射方案,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以在单载波波形中提供参考信号序列映射和解映射的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设备根据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一复用集合;所述发送设备根据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二复用集合;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均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正交性,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通过上述方法,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调制符号集合,得到一个复用集合,该复用集合占用一个单载波时域符号。相对于参考信号序列单独占用一个单载波时域符号的方案,可以降低参考信号的时域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具体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编码,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得到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通过上述方法,可降低高频噪声对STBC性能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n0,n0+1,…,n0+M-1],或者,[<n0,n0+1,…,n0+M-1>N]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021
表示对N取余或取模运算。
通过上述方式的参考信号序列位置设计,可保证在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调制符号集合的基础上,即在降低参考信号序列时域开销的前提下,保证参考信号序列可正确的信道估计或信道探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n0,N-n0-1,…,N-n0-M+1〉N],或者,[N-n0,N-n0-1,…,N-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022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通过上述方式的参考信号序列位置设计,可保证在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调制符号集合的基础上,即在降低参考信号序列时域开销的前提下,保证参考信号序列可正确的信道估计或信道探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一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二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通过上述方法,可令参考信号序列具有抗多径干扰的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和/或,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
通过上述方法的长度设计,可实现时域开销与性能的折中,即可在降低参考信号序列时域开销的基础上,保证参考信号序列和调制符号集合的性能。同时,可简化接收设备的性能。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序列解映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设备接收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得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或第一参考信号序列;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或第二参考信号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均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共交性,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通过上述方法,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调制符号集合,得到一个复用集合,该复用集合占用一个单载波时域符号。相对于参考信号序列单独占用一个单载波时域符号的方案,可以降低参考信号的时域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具体为: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解码,得到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
通过上述方法,可降低高频噪声对STBC接收性能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031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通过上述方式的参考信号序列位置设计,可保证在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调制符号集合的基础上,即在降低参考信号序列时域开销的前提下,保证参考信号序列可正确的信道估计或信道探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0,n0+1,…,n0+M-1],或者,[〈n0,n0+1,…,n0+M-1〉N]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n0,N-n0-1,…,N-n0-M+1〉N],或者,[N-n0,N-n0-1,…,N-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041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通过上述方式的参考信号序列位置设计,可保证在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调制符号集合的基础上,即在降低参考信号序列时域开销的前提下,保证参考信号序列可正确的信道估计或信道探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三时间单元不同端口接收;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四时间单元不同端口接收;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和所述第四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通过上述方法,可令参考信号序列具有抗多径干扰的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和/或,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
通过上述方法的长度设计,可实现时域开销与性能的折中,即可在降低参考信号序列时域开销的基础上,保证参考信号序列和调制符号集合的性能。同时,可简化接收设备的性能。
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实施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对应的单元。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实施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对应的单元。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装置中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或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发送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或数据。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装置中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或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发送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或数据。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装置,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发送设备,和/或,任一方面所述的接收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TBC编码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TBC编/译码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流程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FT-s-OFDM发射机结构的频域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FT-s-OFDM发射机结构的时域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参考信号序列映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TBC编码方案的频域表示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TB编码方案的时域表示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TBC编码方案的一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参考信号序列映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TBC编码方案的一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TBC编码方案的一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之一,该通信系统100至少包括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间可通过Uu空口通信,Uu空口可理解为通用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universal UE to network interface)。Uu空口的传输包括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其中,上行传输是指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上行信息,终端设备120作为发送设备,网络设备110作为接收设备。上行信息可包括上行数据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上行信息的信道称为上行信道,上行信道可以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PUSCH用于承载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也可以称为上行数据信息。PUCCH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UCI)。UCI中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等。
下行传输是指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下行信息,网络设备110作为发送设备,终端设备120作为接收设备。下行信息可包括下行数据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和下行参考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或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reference signal,PTRS)。用于传输下行信息的信道称为下行信道,下行信道可以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所述PDCCH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PDSCH用于承载下行数据,下行数据也可称为下行数据信息。
图1示例性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一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除2个外,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之中,网络设备110可以是普通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具有中继节点功能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120可以是普通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具有中继节点功能的终端设备等,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针对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提供一种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存在一次传输的数据量较少,即发送设备仅需要发送较小的数据包至接收设备的场景,该场景可称为小包传输场景,典型的小包传输场景包括上行/下行控制信息传输和低时延数据的传输等。小包传输场景可以存在于上行传输中,终端设备作为发送设备,网络设备作为接收设备。或者,小包传输场景可以存在于下行传输中,网络设备作为发送设备,终端设备作为接收设备。
在小包传输场景中,为节省传输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并减少传输时延等,发送设备可采用短时传输,即一次传输占用少量的时域符号,例如1至2个时域符号等。在上述小包传输场景中,发送设备除了传输上述控制信息和/或数据外,还需要传输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RS),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接收设备进行信道估计或信道探测等。由于在上述小包传输场景中,一次传输仅能占用少量的时域符号。因此如何设计参考信号的传输,以避免过大的时域开销,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目前,对于采用多载波波形的时域符号,可将参考信号与小包传输场景中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或数据进行频分复用,以降低参考信号的时域开销。由于对于单载波波形的时域符号,参考信号与小包传输场景中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或数据进行频分复用,会严重恶化单载波波形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性能。因此,对于单载波波形,低时域开销参考信号的设计更复杂。
一种解决方案为:参考信号占用一个单独的单载波时域符号,控制信息或数据占用一个或多个单载波时域符号。对于小包传输场景来说,参考信号的时域开销还是较大。
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的原理为:发送设备根据需传输的控制信息或数据,得到调制符号集合。然后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调制符号集合,得到一个复用集合,该复用集合占用一个单载波时域符号。相对于上述解决方案中,参考信号占用一个单独的单载波时域符号。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无疑可以降低参考信号的时域开销。同时,为了使参考信号可以正确的进行信道估计,不同参考信号之间也需要满足正交性或共轭共交性等条件,参考信号在不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也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等。关于上述条件,将在下述实施例中详细介绍。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应用于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未来各种演进的通信系统等,例如物联网、车联网、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等。
下面对本申请所使用到的一些名词或术语进行解释说明,该名词或术语也作为发明内容的一部分。
一、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可以简称为终端,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以及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6G的终端设备等。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终端、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工业控制终端设备、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以终端是UE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二、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接入网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5G中的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收发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或者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终端设备可以与不同技术的多个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与支持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接入网设备通信,也可以与支持5G的接入网设备通信,还可以与支持LTE的接入网设备以及支持5G的接入网设备的双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以网络设备是基站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三、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e,STBC)
空时分组码技术涉及将待发送的比特组成一个数据分组,将这个数据分组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发送出去,因此称为“空时”。如图2a所示,以有两根发射天线,且将输入符号分为2个分组为例,详细说明STBC编码和译码的原理。
如图2所示,每次编码时,取两个调制符号S(0)、S(1)为一个分组,并按照如下矩阵映射到天线中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081
其中,矩阵的每一列的不同表示不同的发射天线端口,而每一行表示不同的发送时时刻,即第一行符号X0=[S(0),–S*(1)]对应天线端口0的发射序列,第二行符号S1=[S(1),S*(0)]对应天线端口1的发射序列,第一列表示在时刻0发送S(0)和S(1),第二列表示在时刻1发送-S*(1)和S*(0),S(n)表示复数调制符号,n的取值为0或1。
在接收端,假设天线端口P在时刻0和时刻1的信道相同,记为hp。当P的取值为0时,天线端口0在时刻0和时刻1的信道可记为h0。当P的取值为1时,天线端口1在时刻0和时刻1的信道可记为h1
如图2b所示,在时刻0,接收端接收的信号可表示为:y(0)=h0s(0)+h1s(1)+n(1)
在时刻1,接收端接收的信号可表示为:y(1)=-h0s*(1)+h1s*(0)+n(2)
对时刻1的接收信号进行共轭运算,可以得到接收向量: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091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092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093
分别与接收向量y相乘,可消除s(0)与s(1)之间干扰,并实现最大分集增益。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到为了接收STBC编码的信号,接收端需要两个发射端口的信道信息,即h0和h1的信息。发射端通过发送双端口的参考信号,接收端通过对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可获取双端口的信道信息,即h0和h1的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第二”等词汇,例如,“第一调制符号集合、第二调制符号集合、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等,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如图3所示,提供一种参考信号映射、解映射的方法,该方法中的执行主体为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其中,发送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110,接收设备可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120。或者,发送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120,接收设备可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110。该流程包括:
S310:发送设备根据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一复用集合,第一调制符号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
例如,发送设备可将第一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得到第一复用集合,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可位于第一调制符号集合的头部位置、尾部位置、或中间任意位置等,不作限定。或者,可描述为,发送设备复用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同样,关于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不作限定。
S320:发送设备根据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二复用集合,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
例如,发送设备将第二参考信号序列映射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得到第二复用集合。或者,可描述为,发送设备将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和第二调制符号集合进行复用,得到第二复用集合。关于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不作限定。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正交性,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应理解,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其他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相对应位置的索引之和也等于N。例如,可以参考下文的具体示例。例如,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包括3个采样点,分别为W1 W2 W3,下标1,2,3代表第一参考信号序列中每个采样点在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同样,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包括3个采样点,分别为Wx Wy WZ,下标x,y,z代表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每个采样点在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其中,索引1与索引x的和等于N,索引2和索引y的和等于N,索引3与索引z的和等于N。
S330:发送设备根据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并发送。
示例的,S330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发送设备可对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进行STBC编码,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发送设备根据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载波时域符号可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DFT-s-OFDM)或单载波正交幅度调制(single carrier-QAM,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SC-QAM)等单载波的时域符号。以DFT-s-OFDM单载波的发射机为例,详细介绍图3流程中的方法:
如图4a所示,DFT-s-OFDM发射机结构的频域表示包括:调制、调制符号分组、调制符号集合与参考信号序列复用、变换域预编码、STBC编码、子载波映射、DFT-s-OFDM符号生成等单元。所述DFT-s-OFDM符号生成可包括快速傅里叶逆变换(designing pipeline FFT,IFFT)和添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等步骤。
其中,可预先将待传输的控制信息或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比特流。将编码后比特流输入到DFT-s-OFDM发射机,编码后比特流依次经过调制、调制符号分组,得到多组调制符号集合。例如,多组调制符合集合中包括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将第一调制符号集合与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复用,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将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与第二参考信号序列映射,得到第二复用集合。所述变换域预编码,用于对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变换。对DFT变换后的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进行STBC编码,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对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依次进行子载波映射、DFT-s-OFDM符号生成等过程,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最后,将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映射至中射频进行发送。
如图4b所示,DFT-s-OFDM发射机结构的时域表示包括:调制、调制符号分组、调制符号集合与参考信号序列复用、STBC编码、变换域预编码、子载波映射、DFT-s-OFDM符号生成等单元。图4b所示的DFT-s-OFDM发射机结构的时域表示,与图4a所示的DFT-s-OFDM发射机结构的频域表示相似,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变换域预编码所处的位置不同。比如,在图4a所示的DFT-s-OFDM发射机结构的频域表示中,变换域预编码位于“调制符号集合”与“参考信号序列复用”的两单元之间。在图4b所示的DFT-s-OFDM发射机结构的时域表示中,变换域预编码位于“STBC编码”与“子载波映射”的两单元之间。因此,图4b所示的DFT-s-OFDM发射机结构的时域表示中每个单元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见图4a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可选的,图3所示的流程中还可包括:S340:接收设备接收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S350: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
上述S350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解码,得到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
应理解,在进行空时分组码解码前,接收机应根据本地存储或生成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分别估计两个发射端口在两个时刻的信道响应,而后根据信道响应进行STBC解码。
S360: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得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或第一参考信号序列。
S370: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或第二参考信号序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各自占用一个单载波时域符号,相对于,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各自占用一个单载波时域符号的方案,可降低参考信号序列的时域开销。此外,由于参考信号序列同时存在于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参考信号可独立估计不同时刻的信道响应及相位旋转,本实施例方案可降低发射机和接收机相位噪声对STBC接收性能的影响。
示例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3所示流程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与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正交方式可以是时域循环移位正交,或者,梳状频分正交等,不作限定。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可描述为:第一复用集合中包括的第一参考信号序列,与第二复用集合中包括的第二参考信号序列所处的时域位置相同。
例如,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其中,n0表示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M表示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111
表示对N取余或取模运算,N为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比如,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包括N个采样点,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可依次占用第一复用集合的N个采样点中,第n0个采样点至第n0+M-1个采样点的位置。同理,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包括N个采样点,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可依次占用第二复用集合的N个采样点中,第n0个采样点至第n0+M-1个采样点的位置。
示例的,如图5所示,在发送设备的发射端完成调制符号分组后,可得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d(0)和第二调制符号集合d(1)。可将第一调制符号集合d(0)与第一参考信号序列r(0)进行复用或映射,复用或映射后的集合称为第一复用集合P(0)。将第二调制符号集合d(1)与第二参考信号序列r(1)进行复用或映射,复用或映射后的集合称为第二复用集合P(1)。其中,第一复用集合P(0)和第二复用集合P(1)的长度可为N,所述N为后续进行DFT变换的长度。在图5中,是以第一参考信号序列r(0)位于第一复用集合的头部,第二参考信号序列r(1)位于第二复用集合的头部为例进行说明的。应理解,第一参考信号序列r(0)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r(1)可位于复用集合中的任意位置,不作限定。
或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为r0(m),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为r1(m),m的取值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M为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将第一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第一复用集合和将第二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第二复用集合,可均表示为:
P(n0+m,l)=rl(m),m=0,1,…,M-1
其中,n0表示第一参考信号序列映射的起始位置,或第二参考信号序列映射的起始位置,l的取值为0或1。当l的取值为0时,表示第一复用集合的索引,或者,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索引,或者,第一调制符号集合的索引;当l的取值为1时,表示第二复用集合的索引,或者,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索引,或者,第二调制符号集合的索引。
通过上述公式可知,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一复用集合中的映射位置,与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二复用集合中的映射位置相同,即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公式中,若出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索引,大于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N的情况出现时,应对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索引进行模N,或N取余操作。同理,若出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索引,大于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N的情况出现时,应对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索引进行模N,或N取余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以下两种STBC编码方案,分别为方案A和方案C。利用该两种STBC编码方案,可对利用上述方法所产生成的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进行STBC编码。针对每种STBC编码方案均包括频域表示和时域表示,两种表示方式。
首先介绍方案A的频域表示,如图6所示,用s(0)表示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用s(1)表示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用“*”表示共轭运算,用“-”表示求负运算。参照图6中的方案A所示,在STBC编码的输入端输入s(0)和s(1),STBC编码的输出端可产生4个向量,可称为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进一步,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其中,第一向量s(0)和第二向量-s*(1)可在天线端口0进行发射,第三向量s(1)和第四向量s*(0)可在天线端口1发射。第一向量s(0)和第三向量s(1)在同一时刻(比如,时刻0)发射,第二向量-s*(1)和第四向量s*(0)在同一时刻(比如,时刻1)发射。
方案C的频域表示,仍可参照图6,用s(0)表示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用s(1)表示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用“*”表示共轭运算,用“-”表示求负运算。其中,在STBC编码器的输入端输入s(0)和s(1),STBC编码的输出端可产生4个向量,可称为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第一向量可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其中,第一向量s(0)和第二向量s*(1)可在天线端口0进行发射,第三向量s(1)和第四向量-s*(0)可在天线端口1发射。第一向量s(0)和第三向量s(1)在同一时刻发射,第二向量s*(1)和第四向量-s*(0)在同一时刻发射。
由于s(l)=Fd(l),所述F为DFT矩阵,Fd(l)的功能是对d(l)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因此,s(0)和s(1)在DFT时可分别记作d(0)和d(1),s*(0)和s*(1)在DFT前可分别记作c(0)和c(1),即s*(l)=Fc(l)。同时,根据DFT的性质可知,d(n,l)=c*(N-n,l),d(n,l)和c(n,l)分别为d(l)和c(l)中的第n个元素,N表示DFT的点数。因此,上述方案A和方案C的STBC编码,可分别等效为图7时域表示中的方案A和方案C。
针对上述方案A的STBC编码的时域表示,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过程:如图8所示,将第一调制符号集合表示为d(0),第一参考信号序列表示为r(0),第一复用集合表示为P(0)。第二调制符号集合表示为d(1),第二参考信号序列表示为r(1),第二复用集合表示为P(1)。按照上述方法的映射和方案A的STBC编码后,可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其中,第一向量可表示为P(0),第二向量可表示为P(1),第三向量可表示为-K(1),第四向量可表示为K(0)。关于P(0)、P(1)、-K(1)以及K(0)的具体表示形式,可参见图8中的记载。进一步,根据DFT的性质可知,P(n,l)=K*(N-n,l),P(n,l)和K(n,l)分别为P(l)和k(l)中的第n个元素,N表示DFT的点数,l的取值为0或1。
其中,第一向量可对应于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向量可对应于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向量可对应于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第四向量可对应于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可在第一时间单元不同端口中发送。例如,可在时刻0,在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分别发送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可在第二时间单元不同端口中发送。例如,可在时刻1,在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分别发送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时域相邻。相应的,接收设备,可在第三时间单元在不同的天线端口接收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四时间单元在不同的天线端口接收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时间单元和第四时间单元相邻。
通过上述图8所示的描述可以看出,按照上述方法的映射和方案A的STBC编码后,第一调制符号集合d(0)和第二调制符号集合d(1)可分别变换至d(0)、d(1)、c(0)和c(1);第一参考信号序列r(0)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r(1)可分别变换至r(0)、r(1)、q(1)和q(2);其中,r(l)与q(l)间满足以下关系:
r(l)=[rl(0),rl(1),…,rl(M-1)]T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131
示例二
图3所示流程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满足共轭正交性,所述共轭正交可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共轭运算后的序列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正交,或者,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共轭运算后得到的序列正交等。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与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正交方式可以是时域循环移位正交,或者,梳状频分正交等,不作限定。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例如,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可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可表示为:
[<N-n0,N-n0-1,…,N-n0-M+1〉N],或者,[N-n0,N-n0-1,…,N-n0-M+1]
其中,N表示第一复用集合或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141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比如,第一复用集合中包括N个样点,第一参考信号序列中包括M个样点,索引分别为0至M-1,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可依次占用第一复用集合的N个采样点中,第n0个采样点至第n0+M-1个样点的位置。同理,第二复用集合包括N个采样点,索引分别为0至M-1,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可依次占用第二复用集合的N个采样点中,第N-n0个样点至第N-n0-M+1个采样点的位置。
示例的,如图9所示,在发送设备的发射端完成调制符号分组后,可得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d(0)和第二调制符号集合d(1)。可将第一调制符号集合d(0)与第一参考信号序列r(0)进行复用或映射,复用或映射后的集合称为第一复用集合。将第二调制符号集合d(1)与第二参考信号序列q(1)进行复用或映射,复用或映射后的集合称为第二复用集合。在图9中,是以第一参考信号序列r(0)位于第一复用集合的头部,第二参考信号序列q(1)位于第二复用集合的头部为例进行说明的。应理解,第一参考信号序列r(0)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q(1)可位于复用集合中的任意位置,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以下两种STBC编码方案,分别为方案B和方案D。利用该两种STBC编码方案,可对利用上述方法所生成的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进行STBC编码。针对每种STBC编码方案均包括频域表示和时域表示,两种表示方式。
首先介绍方案B的频域表示,仍可参照图6所示,用s(0)表示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用s(1)表示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用“*”表示共轭运算,用“-”表示求负运算。参照图6中的方案B所示,在STBC编码的输入端输入s(0)和s(1),STBC编码的输出端可产生4个向量,可称为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进一步,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其中,第一向量s(0)和第二向量s(1)可在天线端口0进行发射,第三向量s*(1)和第四向量-s*(0)可在天线端口1发射。第一向量s(0)和第三向量s*(1)在同一时刻发射,第二向量s(1)和第四向量-s*(0)在同一时刻发射。
方案D的频域表示,仍可参照图6,用s(0)表示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用s(1)表示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用“*”表示共轭运算,用“-”表示求负运算。其中,在STBC编码器的输入端输入s(0)和s(1),STBC编码的输出端可产生4个向量,可称为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第一向量可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其中,第一向量s(0)和第二向量s(1)可在天线端口0进行发射,第三向量-s*(1)和第四向量s*(0)可在天线端口1发射。第一向量s(0)和第三向量-s*(1)在同一时刻发射,第二向量s(1)和第四向量s*(0)在同一时刻发射。
同理,由于s(l)=Fd(l),所述F为DFT矩阵,Fd(l)的功能是对d(l)进行傅里叶变换。因此,s(0)和s(1)在DFT时可分别记作d(0)和d(1),s*(0)和s*(1)在DFT时可分别记作c(0)和c(1)。因此,上述方案B和方案D的STBC编码,可分别等效为图7时域表示中的方案B和方案D。
针对上述方案B的STBC编码的时域表示,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过程,如图10所示,第一调制符号集合表示为d(0),第一参考信号序列表示为r(0),第一复用集合可表示为P(0)。第二调制符号集合表示为d(1),第二参考信号序列表示为q(1),第二复用集合可表示为P(1),按照上述方法的映射和方案B的STBC编码后,可得到4个向量,分别为:第一向量表示为P(0)第二向量表示为K(1),第三向量表示为P(1),第四向量表示为-K(0)。关于P(0)、P(1)、K(1)以及-K(0)的具体表示形式,可参见图10中的记载。进一步,根据DFT的性质可知,P(n,l)=K*(N-n,l),P(n,l)和K(n,l)分别为P(l)和k(l)中的第n个元素,N表示DFT的点数,l的取值为0或1。
其中,上述4个向量中的每个向量,经子载波映射和OFDM符号生成后,可对应于一个单载波时域符号,上述4个向量可对应于4个单载波时域符号,分别为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其中,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可在第一时间单元的不同端口发射,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可在第二时间单元的不同端口发射,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时域相邻。相应的,接收设备,可在第三时间单元的不同端口接收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四时间单元的不同端口接收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时域符号。第三时间单元和第四时间单元时域相邻。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所示的图中,第一调制符号集合d(0),经过STBC编码后,可变换至d(0)和-c(0)。第二调制符号集合d(1),经过STBC编码后,可变换至c(1)和d(1)。第一参考信号序列r(0),经过STBC编码后,可变换至r(0)和q(0)。第二参考信号序列q(1),经STBC编码后,可变换到r(1)和q(1)。
示例三
上述图3所示流程中的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一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二单元不同端口发送,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关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时域相邻的方式,可参见上述示例一和示例二。以下将详细介绍,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时域不相邻的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对部分调制符号集合采用上述图3所示的在调制符号集合中携带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案,对其余调制符号集合采取在调制符合集合中不携带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案。如图11所示,第一复用集合表示为P(0),第二复用集合表示为P(1),对第一复用集合P(0)和第二复用集合P(1)进行STBC编码,得到第一向量组和第二向量组。第一向量组包括第一向量和第二向量。第二向量组包括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关于第一复用集合P(0)、第二复用集合P(1)、第一向量组、第二向量组、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以及第四向量,可参见图11中的记载。
对第三调制符号集合d(2)和第四调制符号集合d(4)进行STBC编码,得到第三向量组和第四向量组。第三向量组包括第五向量和第六向量。第四向量组包括第七向量和第八向量。关于第三向量组、第四向量组、第三向量、第四向量、第五向量以及第六向量,可参见图11中的记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设备在对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以及,第三调制符号集合和第四调制符号集合,分别进地STBC编码后,可对第一向量组、第二向量组、第三向量组和第四向量组进行时域排序。比如,如图11所示,一种排序方式为,按照时域增加方式,分别为第一向量组、第三向量组、第二向量组和第四向量组。随后,对第一向量组、第三向量组、第二向量组和第四向量组,依次进行子载波映射和单载波符号生成,生成8个单载波时域符号,并经中射频发送。其中,在第一时间单元发送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分别对应于第一向量组中的第一向量和第二向量。在第三时间单元发送第五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六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五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六单载波时域符号对应于第三向量组中的第五向量和第六向量。在第二时间单元发送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分别对应于第二向量组中的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在第四时间单元发送第七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八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七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八单载波时域符号分别对应于第四向量组中的第七向量和第八向量。其中,第一时间单元、第三时间单元、第二时间单元和第四时间单元时域相邻,可以看出,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时域并不相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等参考信号。同时,为了使参考信号序具有抵抗多径干扰的能力,可对参考信号序列添加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即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可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可包括循环前缀或循环后缀。
可选的,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可以采用低PAPR序列,如ZC序列、计算机搜索的频域QPSK序列、时域pi/2-BPSK序列、计算机搜索的时域M-PSK序列等。
优选地,为了简化接收机实现,当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时,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可以取值为N/2、N/4或N/8等,其中N/4为较佳的长度。上述过程还可描述为:当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时,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可以为N/2、N/4或N/8等值。同理,当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时,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可以为N/2、N/4或N/8等值。
本文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为独立的方案,也可以根据内在逻辑进行组合,这些方案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网络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以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以上,结合图1至图11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12和图13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也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200的示意性框图,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的功能。例如,该装置可以为软件模块或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它分立器件。该装置1200包括通信单元1201,还可包括处理单元1202。通信单元1201,可以与外部进行通信。处理单元1202,用于进行处理,例如,处理单元1202可根据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得到第一复用集合等。通信单元1201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或接收单元等,分别用于执行上述图3流程中发送设备的发送步骤,或者接收单元的接收步骤等。
在一种示例中,装置1200可实现对应于上文图3所示流程中发送设备执行的步骤,所述装置1200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或者,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通信单元1201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发送设备的收发相关操作,处理单元1202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发送设备的处理相关操作。
比如,处理单元1202,用于根据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一复用集合,以及根据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二复用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均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正交性,且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通信单元1201,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2在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时,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编码,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根据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得到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171
表示对N取余或取模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
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n0,N-n0-1,…,N-n0-M+1〉N],或者,[N-n0,N-n0-1,…,N-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181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一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二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和/或,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
在一种示例中,装置1200可实现对应于上文图3所示流程中接收设备执行的步骤,所述装置1200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或者,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通信单元1201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接收设备的收发相关操作,处理单元1202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接收设备的处理相关操作。
比如,通信单元1201,用于接收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处理单元12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得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或第一参考信号序列,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或第二参考信号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均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共交性,且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对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解码,得到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191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n0,N-n0-1,…,N-n0-M+1>N],或者,
[N-n0,N-n0-1,…,N-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192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三时间单元不同端口接收;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四时间单元不同端口接收;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和所述第四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和/或,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单元的功能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处理单元的功能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等,分别用于实现发送单元和/或接收单元的功能。以下结合图13举例进行说明。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300的示意性框图,图13所示的装置1300可以为图12所示的装置的一种硬件电路的实现方式。该装置可适用上述图3所示的流程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13仅示出该装置的主要部分。
图13所示的装置1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01。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3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302和处理器13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性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301可以和存储器1302协同操作,处理器1301可以执行存储器13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1301中。
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3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300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为收发器时,收发器可以包括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也可以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以及通信接口1303之间通过通信总线1304连接,总线在图13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示意性说明,并不作为限定。所述总线可以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了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等。
在一种示例中,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文图3所示流程中发送设备执行的步骤,所述装置1300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或者,所述装置1300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通信接口1303用于执行上语言方法实施例中发送设备的收发相关操作,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发送设备的处理相关操作。
处理器1301,用于根据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一复用集合,以及根据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二复用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均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正交性,且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处理器13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通信接口1303,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可选的,处理器1301在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时,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编码,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根据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得到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211
表示对N取余或取模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n0,N-n0-1,…,N-n0-M+1>N],或者,
[N-n0,N-n0-1,…,N-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212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一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二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和/或,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
在一种示例中,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文图3所示流程中接收设备执行的步骤,所述装置1300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或者,所述装置1300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通信接口1303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接收设备侧的收发相关操作,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接收设备侧的处理相关操作。
比如,通信接口1303,用于接收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处理器13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
处理器13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得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或第一参考信号序列,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或第二参考信号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均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共交性,且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可选的,处理器1301在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对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解码,得到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221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0,n0+1,…,n0+M-1>N],或者,[n0,n0+1,…,n0+M-1]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N-n0,N-n0-1,…,N-n0-M+1〉N],或者,[N-n0,N-n0-1,…,N-n0-M+1]
其中,n0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2256256250000231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可选的,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三时间单元不同端口接收;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四时间单元不同端口接收;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和所述第四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和/或,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种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方法被执行。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1)

1.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根据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一复用集合;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二复用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均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正交性,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并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编码,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得到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Figure 401939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 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222127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对N取余或取模运算。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向量表示为s(0),第二向量表示为-s*(1),第三向量表示为s(1),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
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或者,
Figure 840191DEST_PATH_IMAGE006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或者,
Figure 658105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33723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 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向量表示为s(0),第二向量表示为s(1),第三向量表示为s*(1),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
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一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
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二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和/或,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
10.一种参考信号序列解映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得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一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均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共交性,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解码,得到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Figure 386163DEST_PATH_IMAGE005
,或者,
Figure 858733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
Figure 972183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 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835096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向量表示为s(0),第二向量表示为-s*(1),第三向量表示为s(1),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
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Figure 997087DEST_PATH_IMAGE007
,或者,
Figure 58584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280618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 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693145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15.如权利要求11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向量表示为s(0),第二向量表示为s(1),第三向量表示为s*(1),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
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16.如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三时间单元不同端口接收;
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四时间单元不同端口接收;
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和所述第四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
17.如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18.如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和/或,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一复用集合,以及根据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确定第二复用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均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正交性,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通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时,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编码,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
根据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得到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Figure 658827DEST_PATH_IMAGE005
,或者,
Figure 840410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
Figure 30083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 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867589DEST_PATH_IMAGE012
表示对N取余或取模运算。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向量表示为s(0),第二向量表示为-s*(1),第三向量表示为s(1),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
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23.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Figure 371382DEST_PATH_IMAGE005
,或者,
Figure 673051DEST_PATH_IMAGE006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Figure 33625DEST_PATH_IMAGE007
,或者,
Figure 358427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728228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 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24.如权利要求20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向量表示为s(0),第二向量表示为s(1),第三向量表示为s*(1),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
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25.如权利要求19至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一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
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二时间单元不同端口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
26.如权利要求19至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27.如权利要求19至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和/或,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得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一参考信号序列,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复用集合,得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二参考信号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中均包括至少一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间满足正交性,或者,共轭共交性,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所述N为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或者,所述N为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复用集合和第二复用集合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得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第三向量和第四向量;
对所述第一向量、所述第二向量、所述第三向量和所述第四向量,进行空时分组码STBC解码,得到所述第一复用集合和所述第二复用集合。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位置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均可表示为:
Figure 556507DEST_PATH_IMAGE005
,或者,
Figure 291245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
Figure 900081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 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11256DEST_PATH_IMAGE012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31.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向量表示为s(0),第二向量表示为-s*(1),第三向量表示为s(1),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
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32.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起始索引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索引之和等于N,包括: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Figure 21938DEST_PATH_IMAGE014
或者,
Figure 927577DEST_PATH_IMAGE006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索引表示为:
Figure 23709DEST_PATH_IMAGE007
,或者,
Figure 672996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538184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或者,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中的起始位置,所述M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 长度,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
Figure 614724DEST_PATH_IMAGE012
表示进行N取余或取模运算。
33.如权利要求29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向量表示为s(0),第二向量表示为s(1),第三向量表示为s*(1),第四向量表示为-s*(0);或者,
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s(0),所述第二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三向量表示为-s*(1),所述第四向量表示为s*(0);
其中,所述s(0)代表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s(1)代表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共轭运算,所述“-”表示求负运算。
34.如权利要求28至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二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三时间单元不同端口接收;
所述第三单载波时域符号和所述第四单载波时域符号在第四时间单元不同端口接收;
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和所述第四时间单元时域相邻或不相邻。
35.如权利要求28至3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36.如权利要求28至3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和/或,所述第二复用集合的长度为N,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N/2、N/4或N/8。
3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存储器耦合,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1911062855.6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7517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2855.6A CN112751796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EP20881772.6A EP4030718B1 (en) 2019-10-31 2020-10-0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apping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PCT/CN2020/120020 WO2021082881A1 (zh) 2019-10-31 2020-10-09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US17/727,132 US20220247613A1 (en) 2019-10-31 2022-04-22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mapping and de-mapp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2855.6A CN112751796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796A CN112751796A (zh) 2021-05-04
CN112751796B true CN112751796B (zh) 2022-06-14

Family

ID=75645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2855.6A Active CN112751796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7613A1 (zh)
EP (1) EP4030718B1 (zh)
CN (1) CN112751796B (zh)
WO (1) WO2021082881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631A (zh) * 2010-09-17 2011-03-16 清华大学 一种采用时频域联合的单载波调制的信号传输方法
CN102547990A (zh) * 2010-12-28 2012-07-0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符号交织和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2960038A (zh) * 2010-08-04 2013-03-06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在单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待发送信号
CN104580037A (zh) * 2014-12-29 2015-04-29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时域导频的单载波通信系统噪声方差估计方法及装置
JP2016103838A (ja) * 2008-09-23 2016-06-02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Qualcomm Incorporated ワイヤレス通信方式における基準信号およびデータの効率的な多重化
CN107733617A (zh) * 2016-08-12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8347318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64430A (zh) * 2016-11-23 2019-07-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DFT-s-OFDM的空时块编码方案
US10404509B2 (en) * 2017-05-11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lot structure design using guard intervals in a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CN110268775A (zh) * 2017-02-06 2019-09-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低峰均功率比预编码参考信号设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6455A (zh) * 2017-03-22 2023-08-0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波形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射分集的方法和装置
EP3544202B1 (en) * 2018-03-22 2021-03-03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Pre-dft reference signal insertion for single-symbol stbc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3838A (ja) * 2008-09-23 2016-06-02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Qualcomm Incorporated ワイヤレス通信方式における基準信号およびデータの効率的な多重化
CN102960038A (zh) * 2010-08-04 2013-03-06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在单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待发送信号
CN101986631A (zh) * 2010-09-17 2011-03-16 清华大学 一种采用时频域联合的单载波调制的信号传输方法
CN102547990A (zh) * 2010-12-28 2012-07-0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符号交织和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4580037A (zh) * 2014-12-29 2015-04-29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时域导频的单载波通信系统噪声方差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7733617A (zh) * 2016-08-12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9964430A (zh) * 2016-11-23 2019-07-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DFT-s-OFDM的空时块编码方案
CN108347318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268775A (zh) * 2017-02-06 2019-09-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低峰均功率比预编码参考信号设计
US10404509B2 (en) * 2017-05-11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lot structure design using guard intervals in a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47613A1 (en) 2022-08-04
CN112751796A (zh) 2021-05-04
EP4030718B1 (en) 2024-01-31
EP4030718A4 (en) 2022-12-28
EP4030718A1 (en) 2022-07-20
WO2021082881A1 (zh)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4898B2 (e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dica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transmit end, and receive end
KR10157745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160333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4350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34349B1 (ko) Stbc 기법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KR10124346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201252505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US11159288B2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apping rule,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10936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for repea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o obtain data segment
US1099910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672505B (zh) 一种基于子载波索引调制的正交协作传输方法
EP3573275B1 (en) Sign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2751796B (zh)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13987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431680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68279B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7063449A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RU2750239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и пере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9150255B (zh) 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及通信设备
US20240106616A1 (e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1196048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809473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ximum ratio combining for duplicated signals in OFDMA systems
CN11569512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545596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WO202213986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