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8573B -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8573B
CN112748573B CN202011170234.2A CN202011170234A CN112748573B CN 112748573 B CN112748573 B CN 112748573B CN 202011170234 A CN202011170234 A CN 202011170234A CN 112748573 B CN112748573 B CN 112748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eye
user
ey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02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8573A (zh
Inventor
木村总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48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8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8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8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4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with head-mounted left-right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9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monitoring data relating to the user, e.g. head-tracking, eye-track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binocular systems
    • G02B2027/013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binocular systems of stereoscopic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mage capture systems, e.g. camer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nformation/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9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2B2027/0187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slaved to motion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body of the user, e.g. head, ey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4Image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06T2207/30201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06T7/74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involving reference images or patch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消除由于在将图像显示在与使用者的双眼对应地设置的两个显示部上时的眼宽的差异而引起的显示不良。在将图像显示在与使用者的双眼对应地设置的两个显示部上时,取得使用者的眼宽,根据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来修正原图像,将所述修正后的修正图像显示在所述两个显示部上。

Description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眼镜(glass)形状、护目镜形状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在这样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中的、实现了双眼观察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中,当佩戴显示装置的使用者的双眼的宽度(眼宽)与显示装置的左右的显示区域的宽度不一致时,有时使用者由于显示图像的一部分缺损而看不到或者看起来模糊。因此,提出了一种具有眼宽调整机构的显示装置,该眼宽调整机构根据使用者的眼宽使显示装置的左右的显示区域的位置移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8654号公报
但是,如果设置了眼宽调整机构,则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构造变得复杂,其结果,可能导致大型化或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具有:眼宽取得部,其取得使用者的眼宽;两个显示部,它们与使用者的双眼对应;图像修正部,其根据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来修正原图像;以及显示控制部,其将所述修正后的修正图像显示在所述两个显示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像显示部具备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3是示出使用者看到的图像显示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的机制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眼宽修正图像显示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图像显示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的机制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眼宽修正图像显示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图像显示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图像显示的另一例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20、20A:眼镜显示装置;21:右保持部;22:右显示单元;23:左保持部;24:左显示单元;26:右导光板;27:前部框架;28:左导光板;30:头戴式耳机;32:右耳机;34:左耳机;40:连接电缆;46:中继连接器;50:终端装置;51:CPU;52:摄像头;54:显示面板;56:终端显示控制部;57:图像输出控制部;58:通信部;59:图像输出部;61R、61L:摄像头;62:内侧摄像头;63:麦克风;65:照度传感器;66:6轴传感器;67:LED指示器;70、70A:显示控制部;71:CPU;72:存储器;73:显示部;74:通信部;75:右眼显示部;76:左眼显示部;77、77A:连接器;78:信号输入输出部;79:操作部;80:电池;81:影像分割部;82:右眼用图像修正部;83:左眼用图像修正部;85:影像存储部;100、100A:显示装置;221:OLED单元;223:OLED面板;225:OLED驱动电路;239:温度传感器;241:OLED单元;243:OLED面板;245:OLED驱动电路;251:右光学系统;252:左光学系统;261、281:半反射镜。
具体实施方式
A.第1实施方式:
A-1.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100的概略结构图。显示装置100包含作为眼镜型显示装置的眼镜显示装置20和终端装置50。眼镜显示装置20和终端装置50构成为能够通过基于WiFi的通信相互收发数据。在图1中,终端装置50仅示出了摄像头52和显示面板54,但是,如之后使用图4所述的那样,在内部具有CPU 51和通信部58等,该通信部58进行与眼镜显示装置20的通信。
眼镜显示装置20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来使用,所以有时也称作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HMD)。具有眼镜形状的眼镜显示装置20在具有右保持部21、左保持部23和前部框架27的主体上一体地具有右显示单元22、左显示单元24、右导光板26、左导光板28和显示控制部70。
右保持部21和左保持部23分别从前部框架27的两端部向后方延伸,如眼镜的镜腿(挂耳部)那样,将眼镜显示装置20保持于使用者的头部。这里,设前部框架27的两端部中的、在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佩戴状态下位于使用者的右侧的端部为端部ER、位于使用者的左侧的端部为端部EL。右保持部21设置为从前部框架27的端部ER延伸至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佩戴状态下的与使用者的右侧头部对应的位置。左保持部23设置为从前部框架27的端部EL延伸至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佩戴状态下的与使用者的左侧头部对应的位置。
右导光板26和左导光板28设置于前部框架27。右导光板26位于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佩戴状态下的使用者的右眼的眼前,使右眼看到图像。左导光板28位于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佩戴状态下的使用者的左眼的眼前,使左眼看到图像。
前部框架27具有将右导光板26的一端与左导光板28的一端彼此连接而成的形状。该连接位置与眼镜型的眼镜显示装置20的所谓中梁的位置对应。可以在前部框架27上的右导光板26与左导光板28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在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佩戴状态下与使用者的鼻子抵接的鼻托部。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鼻托部、右保持部21和左保持部23将眼镜显示装置20保持于使用者的头部。此外,也可以将在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佩戴状态下与使用者的后头部接触的带和右保持部21以及左保持部23连接。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带将眼镜显示装置20牢固地保持于使用者的头部。
右显示单元22进行基于右导光板26的图像的显示。右显示单元22设置于右保持部21,位于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佩戴状态下的使用者的右侧头部的附近。左显示单元24进行基于左导光板28的图像的显示。左显示单元24设置于左保持部23,位于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佩戴状态下的使用者的左侧头部的附近。
本实施方式的右导光板26和左导光板28是由透光性的树脂等形成的光学部(例如棱镜、全息元件),将右显示单元22和左显示单元24输出的图像光引导至使用者的眼睛。另外,也可以在右导光板26和左导光板28的表面上设置有调光板。调光板是透过率根据光的波段而不同的薄板状的光学元件,作为所谓的波长过滤器发挥功能。调光板例如配置成覆盖前部框架27的表面(与使用者的眼睛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通过适当地选择调光板的光学特性,能够调节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任意波段的光的透射率,能够调整从外部入射到右导光板26和左导光板28并透过右导光板26和左导光板28的外部光的光量。
眼镜显示装置20将右显示单元22和左显示单元24分别生成的图像光引导至右导光板26和左导光板28,使使用者利用该图像光看到虚像(也将其称作“显示图像”)。在外部光从使用者的前方透过右导光板26和左导光板28而入射到使用者的眼睛的情况下,构成虚像的图像光和外部光入射到使用者的眼睛。
如图1所示,显示控制部70除了具有公知的CPU 71、存储器72、通信部74之外,还具有右眼显示部75、左眼显示部76、信号输入输出部78等。显示控制部70还具有电池(BAT),该电池供给眼镜显示装置20整体的电力。在显示控制部70中组装有规定的OS,CPU 71通过在OS的管理下执行存储器72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在图1中,关于所实现的功能的例子,在CPU 71内示出影像分割部81、影像存储部85等。
显示控制部70的通信部74通过WiFi与终端装置50进行数据的交换。终端装置50的通信也可以替代WiFi,使用BlueTooth(注册商标)、4G或5G的通信网。CPU 71能够经由通信部74从终端装置50取得应显示的图像的数据、图像的显示所需的信息、例如使用者的眼宽的信息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眼宽是使用者的双眼的瞳孔的中心间的距离。当然,也可以将眼宽作为所拍摄的图像上的黑眼珠的中心间距离进行处理。
右眼显示部75输出由右显示单元22经由右导光板26使使用者的右眼看到的图像。同样,左眼显示部76输出由左显示单元24经由左导光板28使使用者的左眼看到的图像。CPU71计算使使用者识别的图像的位置,以在该位置能看到虚拟图像的方式运算双眼观察的视差,将具有视差的右左的图像经由右眼显示部75和左眼显示部76输出到右显示单元22、左显示单元24。
信号输入输出部78与右显示单元22、左显示单元24交换包含来自电池80的电力在内的眼镜显示装置20的动作所需的各种信号。来自信号输入输出部78的信号与右眼显示部75、左眼显示部76输出的图像信号一起经由连接器77输出到右显示单元22、左显示单元24。
A-2.显示单元的结构:
对使用右显示单元22和左显示单元24使使用者识别图像的光学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眼镜显示装置20具备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主要部分俯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2示出使用者的右眼RE和左眼LE。如图2所示,右显示单元22与左显示单元24构成为左右对称。
作为使右眼RE看到虚像的结构,作为右图像显示部的右显示单元22具有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单元221和右光学系统251。OLED单元221发出图像光。右光学系统251具有透镜组等,将OLED单元221发出的图像光L引导至右导光板26。
OLED单元221具有OLED面板223和OLED驱动电路225,该OLED驱动电路225驱动OLED面板223。OLED面板223是由通过有机电致发光而发光并分别发出R(红色)、G(绿色)、B(蓝色)的色光的发光元件构成的自发光型显示面板。在OLED面板223中,多个像素配置为矩阵状,该多个像素以各包含1个R、G、B的元件的单位为1个像素。
OLED驱动电路225按照从控制功能部70的右眼显示部75发送的信号执行OLED面板223所具备的发光元件的选择和通电,使发光元件发光。OLED驱动电路225通过接合等固定于OLED面板223的背面、即发光面的背面侧。OLED驱动电路225例如可以由驱动OLED面板223的半导体器件构成,安装在基板上,该基板固定于OLED面板223的背面。另外,OLED面板223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将发出白色光的发光元件配置为矩阵状,以重叠的方式配置与R、G、B的各色对应的滤色器。此外,还可以采用除了分别发射R、G、B的色光的发光元件之外还具有发射W(白色)的光的发光元件的WRGB结构的OLED面板223。
右光学系统251具有使从OLED面板223射出的图像光L成为平行状态的光束的准直透镜。通过准直透镜而成为平行状态的光束的图像光L入射到右导光板26。在右导光板26的内部的引导光的光路上形成有反射图像光L的多个反射面。图像光L在右导光板26的内部经过多次反射而引导至右眼RE侧。在右导光板26上形成有位于右眼RE的眼前的半反射镜261(反射面)。图像光L在被半反射镜261反射之后从右导光板26向右眼RE射出,该图像光L在右眼RE的视网膜上成像,由此,使使用者看到虚像。
作为使左眼LE看到虚像的结构,作为左图像显示部的左显示单元24具有OLED单元241和左光学系统252。OLED单元241发出图像光。左光学系统252具有透镜组等,将OLED单元241发出的图像光L引导至左导光板28。OLED单元241具有OLED面板243和OLED驱动电路245,该OLED驱动电路245驱动OLED面板243。各部件的细节与OLED单元221、OLED面板223、OLED驱动电路225相同。在固定于OLED面板243的背面的基板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39。此外,左光学系统252的细节与右光学系统251相同。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结构,眼镜显示装置20能够作为透视型显示装置发挥功能。即,被半反射镜261反射后的图像光L和透过了右导光板26的外部光OL入射到使用者的右眼RE。被半反射镜281反射后的图像光L和透过了左导光板28的外部光OL入射到使用者的左眼LE。这样,眼镜显示装置20使在内部处理后的图像的图像光L与外部光OL以重叠的方式入射到使用者的眼睛。其结果,对于使用者而言,透过右导光板26和左导光板28可以看到外景(真实世界),并且,以与外景重叠的方式看到由图像光L构成的虚像。即,眼镜显示装置20通过透过外景来使使用者除了虚像以外还看到外景。
另外,半反射镜261和半反射镜281对右显示单元22和左显示单元24分别输出的图像光进行反射而取出图像。此外,右光学系统251和右导光板26也统称作“右导光部”,左光学系统252和左导光板28也统称作“左导光部”。右导光部和左导光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例子,只要使用图像光在使用者的眼前形成虚像,可使用任意的方式。例如,右导光部和左导光部可以使用衍射光栅,也可以使用半透射反射膜。
图3是示出使用者看到的眼镜显示装置20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在图3的状态下,能够看到右导光板26和左导光板28的背面侧,并且作为大致四边形区域,能够看到用于向右眼RE照射图像光的半反射镜261和用于向左眼LE照射图像光的半反射镜281。使用者透过包含这些半反射镜261、281的左右的导光板26、28的整体而看到外景,并且在半反射镜261、281的位置看到矩形的显示图像。
佩戴了具有以上所说明的硬件结构的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使用者能够越过眼镜显示装置20的右导光板26、左导光板28看到外景,能够进一步针对形成在面板223、243上的图像,通过半反射镜261、281观察虚拟图像。也就是说,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使用者能够以与现实的外景重叠的方式观察虚拟图像。
如图2、图3所示,使用者的左右眼LE、RE的宽度(以下称作眼宽)LP与眼镜显示装置20的半反射镜261、281的间隔LG优选一致,但是,由于佩戴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使用者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未必一致。当两者存在差异时,有时产生使用者看到的虚拟图像的一部分缺损或模糊这样的现象。在该显示装置100中,设想这样的眼宽LP与半反射镜261、281的间隔LG产生不一致的情况进行了以下说明的处理(以下,将其称作眼宽修正图像显示处理)。
A-3.眼宽修正显示处理:
在第1实施方式中,由终端装置50进行眼宽修正显示处理。图4示出在该显示装置100中进行眼宽修正显示处理的主要部分。在第1实施方式中,内置在终端装置50中的CPU51准备显示在眼镜显示装置20上的原图像ORG。CPU 51具有:终端显示控制部56,其将该原图像ORG作为终端显示图像TGR显示在终端装置50的显示面板54上;以及图像输出控制部57,其生成眼宽修正图像IPG。终端显示控制部56和图像输出控制部57通过CPU 51执行存储器72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此外,CPU 51利用内置在终端装置50中的摄像头52拍摄使用者的面部的图像。CPU 51读入该拍摄图像,取得使用者的眼宽LP。图像输出控制部57使用预先存储的眼镜显示装置20的半反射镜261、281的间隔LG和所取得的眼宽LP,根据原图像ORG生成眼宽修正图像IPG。所生成的眼宽修正图像IPG经由通信部58发送到眼镜显示装置20。
眼镜显示装置20通过内置在显示控制部70中的通信部74接收所发送的眼宽修正图像IPG,将其暂时存储到影像存储部85中。所存储的眼宽修正图像IPG被依次读出,被影像分割部81分割成右左的图像。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右左的显示图像作为相同的图像进行了分割。分割后的图像输出至右眼显示部75和左眼显示部76,分别输出至右眼的OLED单元221和左眼的OLED单元241。如上所述,OLED单元221、241如上述那样包含视差信息,但是,除此以外,还将相同的图像GM作为右眼显示图像和左眼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另外,这样的视差信息附加到分割后的分割图像中,但是也可以在影像分割部81中附加。要显示的图像也可以不包含视差信息。
在第1实施方式的该显示装置100中,如上所述,在终端装置50侧准备眼镜显示装置20所显示的图像的原图像ORG,使用者的眼宽LP也在终端装置50侧取得,与眼宽LP相应的图像的修正也在终端装置50侧进行。眼镜显示装置20只是对从终端装置50发送的图像进行分割并显示在OLED单元221、241上。
因此,使用图5的流程图详细地说明由终端装置50的图像输出控制部57实现的眼宽修正图像显示处理。在终端装置50使眼镜显示装置20显示图像时反复执行图5所示的眼宽修正图像显示处理例程。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原图像ORG是基于镜像的图像,在该镜像中,将与显示在终端装置50的显示面板54上的图像相同的图像、即显示在显示面板54上的图像直接显示在眼镜显示装置20上。
在开始了该眼宽修正图像显示处理例程时,CPU 51首先使用摄像头52拍摄使用者的面部图像(步骤S310)。然后,使用该图像运算使用者的眼宽LP(步骤S320)。关于眼宽LP的运算,如果使用者佩戴着眼镜显示装置20,则通过将从眼镜显示装置20的端部ER到端部EL的距离与从使用者的右眼RE到左眼LE的距离进行比较来进行。由于从端部ER到端部EL的距离是已知的,所以,容易使用比例关系求出眼宽LP。在使用者未佩戴眼镜显示装置20的情况下,终端装置50可以根据摄像头52拍摄使用者的面部时对焦的镜头的位置求出到使用者的面部的距离,使用三角测量的原理求出眼宽LP。当然,也可以在使用者的面部附近拍摄预先知道了尺寸的计量部件等,运算眼宽LP。
接着,CPU 51取得镜像图像作为原图像ORG(步骤S330),进行使用在步骤S320中运算出的眼宽LP来修正所取得的原图像ORG的处理(步骤S340)。该修正如下进行。CPU 51预先取得了所连接的眼镜显示装置20的半反射镜261、281的间隔LG。间隔LG可以在终端装置50中由使用者手动输入而令CPU 51取得,也可以由CPU 51通过通信直接从眼镜显示装置20取得。因此,比较该间隔LG与眼宽LP,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将原图像ORG缩小两者的偏差的量。
CPU 51进行朝向眼镜显示装置20输出这样缩小后的眼宽修正图像IPG的图像输出处理(步骤S350),然后跳到“下一步”,结束本处理例程。
使用图6说明眼宽修正处理(步骤S340)中的修正处理。在图6的最上部示出了由OLED单元221、241为了右眼用和左眼用而显示的右眼用图像GrR和左眼用图像GrL。两者是相同的图像。该图像被显示在各OLED单元221、241上,该图像作为反映在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被使用者看到。这时,当使用者的眼宽LP与投影到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的间隔LG不一致时,图像的内侧端部或外侧端部缺损或模糊。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示出由于眼宽LP比间隔LG大、因而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PsR、PsL各自的内侧端BGR、BGL发生模糊的情形。如果眼宽LP比间隔LG小,则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PsR、PsL各自的外侧端缺损或模糊。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眼宽LP与间隔LG的差异的大小来缩小原图像ORG(步骤S340)。因此,如图6的最下部所示,作为分别显示在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的右眼显示图像GM和左眼显示图像GM均在比半反射镜261、281的显示区域靠内侧端部的位置处以向内侧后退了尺寸dR、dL的状态显示。当然,在其他端部、即外侧端部或上下的端部处,图像也后退到比半反射镜261、281的区域靠内侧的位置进行显示。
其结果,在由于眼宽LP与间隔LG之差而产生图像的缺损或模糊的部分未显示有图像,因此,消除了产生由于眼宽LP与间隔LG不一致而引起的图像的缺损或模糊的问题。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装置50侧进行眼宽修正处理(步骤S340),但是也可以在眼镜显示装置20侧进行。此外,虽然通过对使用摄像头52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而取得了眼宽LP,但也可以手动输入眼宽。在第1实施方式的眼镜显示装置20上未设置有拍摄外景的摄像头、取得语音或周围声音的麦克风、向使用者传送语音的耳机、检测使用者的头部移动的多轴陀螺仪传感器等,但也可以将这些器件的至少一部分搭载于眼镜显示装置20。电池80被组装到显示控制部70中,但也可以分开放置。
B.第2实施方式:
B-1.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图7是第2实施方式的该显示装置100A的概略结构图。第2实施方式的该显示装置100A与第1实施方式的100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同。
(1)在眼镜显示装置20A侧取得眼宽,而不是在终端装置50侧取得。眼镜显示装置20A具有取得眼宽所需的器件。
(2)显示控制部70A不与眼镜显示装置20A一体化,而收纳在独立的壳体中,通过电缆40与眼镜显示装置20A连接。
(3)在显示控制部70A侧根据眼宽进行图像的修正,而不在终端装置50侧进行。
以下,以这些方面为中心,首先对该显示装置100A的装置结构进行说明。
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眼镜显示装置20所具备的部件之外,在眼镜显示装置20A中还设置有摄像头61R、61L、内侧摄像头62、照度传感器65、6轴传感器66和指示器67。两台摄像头61R、61L配置于眼镜显示装置20的前部框架27的上侧。两台摄像头61R、61L设置于与使用者的大致双眼对应的位置,能够通过所谓的双眼观察来计测到对象物的距离。距离的计测由显示控制部70进行。另外,只要是能够通过双眼观察来测量距离的位置,摄像头61R、61L可以设置在任何位置,也可以分别配置于前部框架27的端部ER、EL。
与摄像头61R、61L同样地,内侧摄像头62是具有CCD、CMOS等摄像元件和摄像镜头等的数字摄像头。内侧摄像头62拍摄眼镜显示装置20A的内侧方向、换言之、眼镜显示装置20A的佩戴状态下的与使用者相对的方向。本实施方式的内侧摄像头62包含用于拍摄使用者的右眼的内侧摄像头和用于拍摄左眼的内侧摄像头。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摄像头62的视场角的宽度设定为能够拍摄使用者的右眼或左眼的整体的范围。内侧摄像头62用于检测使用者的眼球、特别是瞳孔的位置,根据双眼的瞳孔的位置取得使用者的眼宽LP。当然,内侧摄像头62也可以是能够同时拍摄右眼和左眼的摄像头。
如图3所示,照度传感器65设置于前部框架27的端部ER,配置成接收来自佩戴眼镜显示装置20的使用者的前方的外部光。照度传感器65输出与受光量(受光强度)对应的检测值。LED指示器67配置于前部框架27的端部ER。LED指示器67在执行基于摄像头61R、61L、内侧摄像头62的拍摄时点亮,从而通知处于拍摄中。
6轴传感器66是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使用者的头部在XYZ方向(3轴)上的移动量和使用者头部相对于XYZ方向的倾斜度(3轴)。关于XYZ方向,Z方向是沿着重力方向的方向,X方向是从使用者的后方朝向前方的方向,Y方向是从使用者的左方朝向右方的方向。此外,头部的倾斜度是绕XYZ方向的各轴(X轴、Y轴、Z轴)的角度。通过对来自6轴传感器66的信号进行积分,能够知道使用者头部相对于初始位置的移动量和角度。
眼镜显示装置20A通过连接电缆40与显示控制部70A连接。连接电缆40从左保持部23的末端被拉出,经由中继连接器46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连接器77A连接,该连接器77A设置于显示控制部70A。连接电缆40包含头戴式耳机30。头戴式耳机30包含麦克风63和佩戴在使用者的左右耳朵上的右耳机32及左耳机34。头戴式耳机30与中继连接器46连接,与连接电缆40一体化。
通过连接电缆40而与眼镜显示装置20A连接的显示控制部70A相比于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部70,不同点在于:具有显示部73和操作部79,在CPU 71的内部除了影像分割部81以外还具有右眼用图像修正部82和左眼用图像修正部83。显示部73显示对显示控制部70A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菜单等必要的信息、用于显示在眼镜显示装置20A上的图像等。操作部79进行菜单的选择、各种信息的输入等。
B-2.眼宽修正显示处理:
在CPU 71的内部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的影像分割部81、右眼用图像修正部82、左眼用图像修正部83进行根据眼宽LP修正从终端装置50接收到的图像的处理。也就是说,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显示控制部70A进行眼宽修正显示处理。图8示出在该显示装置100A中进行眼宽修正显示处理的主要部分。在第2实施方式中,内置在终端装置50中的CPU 51准备眼镜显示装置20A所显示的原图像ORG。CPU 51具有:终端显示控制部56,其将该原图像ORG作为终端显示图像TGR显示在终端装置50的显示面板54上;以及图像输出部59,其作为显示在显示控制部70A上的图像即眼镜显示图像GGR输出。终端显示控制部56和图像输出部59通过使CPU 51执行存储器72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所输出的眼镜显示图像GGR经由通信部58发送到眼镜显示装置20A。
眼镜显示装置20A通过内置在显示控制部70A中的通信部74接收所发送的眼镜显示图像GGR,将该眼镜显示图像GGR输出到影像分割部81。影像分割部81将该眼镜显示图像GGR分割为右眼用图像GrR和左眼用图像GrL,并分别输出到右眼用图像修正部82和左眼用图像修正部83。右眼用图像修正部82和左眼用图像修正部83使用眼宽LP的信息来修正右眼用图像GrR和左眼用图像GrL。修正后的图像输出到右眼显示部75和左眼显示部76,分别经由连接电缆40输出到右眼用的OLED单元221和左眼用的OLED单元241。在右眼用OLED单元221上显示右眼显示图像GOR或GIR,在左眼用OLED单元241上显示左眼显示图像GOL或GIL。
在第2实施方式的该显示装置100A中,如上所述,在终端装置50侧准备眼镜显示装置20A所显示的图像的原图像ORG,但是,使用眼镜显示装置20A由显示控制部70A取得使用者的眼宽LP,与眼宽LP相应的图像的修正也在显示控制部70A侧进行。终端装置50仅是输出要显示的图像。
因此,使用图9的流程图详细地说明由显示控制部70A实现的眼宽修正图像显示处理。在显示控制部70A使眼镜显示装置20A显示图像时反复执行图9中所示的眼宽修正图像显示处理例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原图像ORG也是基于镜像的图像,在该镜像中,将显示在显示面板54上的图像直接显示在眼镜显示装置20A上。
在开始了该眼宽修正图像显示处理例程时,CPU 71首先指示眼镜显示装置20A使用内侧摄像头62拍摄使用者的面部图像(步骤S410)。然后,使用该图像运算使用者的眼宽LP(步骤S420)。关于眼宽LP的运算,能够根据内侧摄像头62所取得的图像容易地进行。在内侧摄像头62被分为右眼用、左眼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两个摄像头的间隔距离和两个摄像头的拍摄图像中的瞳孔的位置来运算。在内侧摄像头62为广角的单一摄像头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内侧摄像头62所拍摄的图像中的双眼的瞳孔位置和广角摄像头的光学系统的规格来运算。当然,也可以通过与针对眼宽不同的使用者预先拍摄出的图像进行比较来求出眼宽LP。
接着,CPU 71进行取得显示用图像的处理(步骤S430)。该图像是通过通信部74从终端装置50接收到的眼镜显示图像GGR(参照图8),详细而言,是由影像分割部81分割后的右眼用图像GrR和左眼用图像GrL。在该时刻,右眼用图像GrR和左眼用图像GrL是相同的图像。接着,依次进行使用在步骤S420中运算出的眼宽LP来修正所取得的右眼用图像GrR和左眼用图像GrL的右眼眼宽修正输出处理(步骤S440)和左眼眼宽修正显示处理(步骤S450)。该修正如下进行。CPU 71预先取得了所连接的眼镜显示装置20A的半反射镜261、281的间隔LG。间隔LG可以在显示控制部70A中由使用者使用操作部79手动输入而使CPU 71取得,也可以由CPU 71直接指示眼镜显示装置20A来输出间隔LG,并取得该间隔LG。因此,将该间隔LG与眼宽LP进行比较,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将右眼用图像GrR和左眼用图像GrL修正两者的偏差的量。
由右眼用图像修正部82进行修正右眼用图像GrR的右眼眼宽修正输出处理(步骤S440),由左眼用图像修正部83进行修正左眼用图像GrL的左眼眼宽修正显示处理(步骤S450)。之后举例说明由右眼用图像修正部82和左眼用图像修正部83进行的修正。作为由右眼用图像修正部82和左眼用图像修正部83修正后的图像的右眼显示图像GOR、GIR、左眼显示图像GOL、GIL是彼此不同的图像。
CPU 71在以这种方式进行修正而生成右眼显示图像GOR、GIR、左眼显示图像GOL、GIL时,通过通常的图像显示的处理,经由右眼显示部分75、左眼显示部分76输出这些图像,并显示在眼镜显示装置20A上。因此,CPU 71在步骤S450的结束之后,跳到“下一步”,结束本处理例程。另外,右眼眼宽修正显示处理(步骤S440)和左眼眼宽修正显示处理(步骤S450)可以颠倒顺序,也可以使用两个以上的CPU或GPU并行地进行。
使用图10、图11说明右眼眼宽修正显示处理、左眼眼宽修正显示处理(步骤S440和S450)。在图10、图11的最上部示出了由OLED单元221、241为了右眼用、左眼用而显示的右眼用图像GrR和左眼用图像GrL。两者是相同的图像。该图像被显示在各OLED单元221、241上,该图像作为反映在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被使用者看到。这时,当使用者的眼宽LP与投影到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的间隔LG不一致时,图像的内侧端部或外侧端部缺损或模糊。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示出由于眼宽LP比间隔LG大、因而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PsR、PsL各自的内侧端BGR、BGL发生模糊的情形。
在第2实施方式中,依照眼宽LP和间隔LG的差异的大小来对该右眼用图像GrR和左眼用图像GrL分别进行修正显示处理(步骤S440、S450)。在右眼眼宽修正显示处理(步骤S440)中,依照眼宽LP与间隔LG的差分来缩小右眼用图像GrR,并且将作为缩小后的图像的右眼显示图像GOR移动到半反射镜261的外侧下方而进行显示。另一方面,在左眼眼宽修正显示处理(步骤S450)中,依照眼宽LP和间隔LG的差分来缩小左眼用图像GrL,并且将作为缩小后的图像的左眼显示图像GOL移动到半反射镜281的外侧下方而进行显示。因此,如图10的最下部所示,作为分别显示在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的右眼显示图像GOR和左眼显示图像GOL均在比半反射镜261、281的显示区域靠内侧端部的位置处以向外侧靠近了尺寸dR1、dL1的状态显示。另外,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缩小后的图像向外侧且下侧移动,但也可以向外侧且上侧移动而进行显示。
与图10相反,图11示出眼宽LP比半反射镜261、281的间隔LG小的情况。图11示出使用者看到的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PsR、PsL各自的外侧端BOR、BOL发生模糊的情形。在该情况下,与图10中所示的例子相反,右眼用图像修正部82和左眼用图像修正部83在右眼眼宽修正显示处理(步骤S440)中,依照眼宽LP与间隔LG的差分来缩小右眼用图像GrR,并且将作为缩小后的图像的右眼显示图像GIR移动到半反射镜261的内侧下方而进行显示,另一方面,在左眼眼宽修正显示处理(步骤S450)中,依照眼宽LP与间隔LG的差分来缩小左眼用图像GrL,并且将作为缩小后的图像的左眼显示图像GIL移动到半反射镜281的内侧下方而进行显示。因此,如图11的最下部所示,作为分别显示在半反射镜261、281上的图像的右眼显示图像GIR和左眼显示图像GIL均在比半反射镜261、281的显示区域靠外侧端部的位置处以向内侧靠近了尺寸dR2、dL2的状态显示。另外,在该例子中,缩小后的图像也可以移动到内侧且上侧而进行显示。
其结果,在由于眼宽LP与间隔LG的差分而产生图像的缺损或模糊的部分未显示图像,因此,消除了产生由于眼宽LP与间隔LG不一致而引起的图像的缺损或模糊的问题。而且,由于对右左的图像分别进行图像的缩小而不对图像整体统一地进行图像的缩小,所以,能够抑制图像的缩小程度,并显示接近原图像的图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使用内侧摄像头62拍摄出的图像进行分析而取得了眼宽LP,但是也可以使用操作部79等手动输入眼宽。当然,也可以通过使用了麦克风63的语音识别来输入眼宽LP等。在第2实施方式中,眼镜显示装置20A和显示控制部70A是分开设置的,但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一体地设置。此外,显示控制部70A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设置在终端装置50中。在第2实施方式的眼镜显示装置20A中设置有用于拍摄外景的摄像头61R、61L、用于取得语音或周围声音的麦克风63、用于向使用者传送语音的耳机32、34、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头部移动的6轴传感器66、照度传感器65等,但是,这些器件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不搭载于眼镜显示装置20。此外,眼镜显示装置20A的动作所需的电力可以从显示控制部70A经由连接电缆40发送,也可以将电池组装到眼镜显示装置20A中。
C.其他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施。
(1)显示装置也可以具有:眼宽取得部,其取得使用者的眼宽;两个显示部,它们与使用者的双眼对应;图像修正部,其根据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来修正原图像;以及显示控制部,其将所述修正后的修正图像显示在所述两个显示部上。该显示装置根据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来修正原图像,所以,如果修正成消除由于该差异而引起的图像的一部分的缺损或模糊等,则能够消除由于眼宽的差异而引起的图像的一部分的缺损或模糊等。消除缺损或模糊等的修正也可以通过缩小应显示的图像并显示在与眼宽对应的范围内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切掉由于眼宽的差异而缺损或模糊的区域的图像,或者从缺损或模糊的区域移动图像来进行。相反,也可以向与此相反的一侧进行修正,增大图像的一部分的缺损或模糊的程度。这样,使用者可明确地知道眼宽与两个显示装置的间隔不一致,能够提醒两者的调整。
(2)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眼宽取得部根据由拍摄图像的拍摄部拍摄出的所述使用者的头部的图像求出所述使用者的眼宽。这样,仅通过拍摄使用者的面部就能够取得眼宽。眼宽可以作为使用者的双眼的瞳孔的中心间的距离来处理,只要在整个装置结构中以相同的定义来处理,无需是瞳孔或黑眼珠(以下,称作瞳孔等)的中心间距离,只要是与使用者的双眼的间隔距离对应的参数,可以使用任何参数。例如,可以是瞳孔等最靠近鼻梁、即瞳孔等的内侧端的间隔距离。同样,也可以是双眼的瞳孔等最靠近外侧端的间隔距离。在作为瞳孔等的中心间距离来处理的情况下,瞳孔等的中心可以作为所拍摄的右眼、左眼的图像上的重心位置来求出,也可以作为对瞳孔等的图像的面积垂直地进行二等分的线与水平地进行二等分的线的交点来求出。也可以通过其他数学操作来定义。为了根据头部的图像求出眼宽,可以采用对使用者的头部的图像所包含的使用者的眼睛的图像进行分析或者根据头部的形状作为平均的眼宽的值求出的方法等多种方法。在前者的情况下,预先确定从摄像头等的拍摄位置拍摄的眼睛的基准位置,根据相对于该基准位置的偏差求出使用者的眼宽即可。在后者的情况下,预先存储成年男子或成年女子等使用者的头部形状与眼宽的平均关系,根据头部形状参考该关系而求出平均眼宽即可。当然,也可以通过手动输入或语音输入等取得眼宽。
(3)这样的显示装置也可以具有:终端装置,其内置有所述眼宽取得部;以及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其内置有所述两个显示部和所述显示控制部,在佩戴于所述使用者的头部时,将所述两个显示部配置于所述使用者的眼前。这样,能够使终端装置进行眼宽的取得,比较简便。作为终端装置,除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智能手机等之外,还可以使用专用的控制器、计算机或经由网络而连接的服务器等各种装置。
(4)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装置还内置有原图像生成部和所述图像修正部,该原图像生成部生成显示在所述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上的原图像,所述终端装置通过通信将由所述图像修正部修正后的所述修正图像发送到所述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这样,生成应显示在显示部上的图像的终端装置根据眼宽的差异进行修正,能够简化装置结构。
(5)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装置具有发送部,该发送部将所述求出的眼宽发送到所述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所述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内置有所述图像修正部,接收所述发送的所述眼宽并输出到所述图像修正部。使用了终端装置所取得的眼宽的信息的图像修正不限于由终端装置进行,也可以在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侧进行,所以,这样能够提高装置结构的自由度。
(6)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图像修正部通过将所述原图像缩小为收敛于不存在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的范围内的图像,生成所述修正图像。这样,能够容易地进行修正。另外,也可以从图像中删除由于眼宽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缺损或模糊的部分而不缩小图像整体。
(7)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图像修正部针对所述原图像,根据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生成与所述两个显示部各自对应的修正图像。这样,由于能够对两个显示部各自生成修正图像,所以,能够使用适于显示部的修正图像。在该情况下,图像的修正可以按照每个显示部而不同。
(8)作为本公开的另一方式,也可以实施将图像显示在与使用者的双眼对应地设置的两个显示部上的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取得使用者的眼宽,根据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修正原图像,使所述修正后的修正图像显示在所述两个显示部上。根据该方法,由于根据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修正原图像,所以,如果修正成消除由于该差异而引起的图像的一部分的缺损或模糊等,则能够消除由于眼宽的差异而引起的图像的一部分的缺损或模糊等。相反,也可以向与此相反的一侧进行修正,增大图像的一部分的缺损或模糊的程度。这样,使用者可明确地知道眼宽与两个显示装置的间隔不一致,能够提醒两者的调整。
(9)此外,作为本公开的又一方式,也可以实施调整显示在与使用者的双眼对应地设置的两个显示部上的图像的图像调整方法。该图像调整方法取得使用者的眼宽,根据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调整原图像。根据该图像调整方法,由于根据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修正原图像,所以,如果修正成消除由于该差异而引起的图像的一部分的缺损或模糊等,则能够消除由于眼宽的差异而引起的图像的一部分的缺损或模糊等。相反,也可以向与此相反的一侧进行修正,增大图像的一部分的缺损或模糊的程度。这样,使用者可明确地知道眼宽与两个显示装置的间隔不一致,能够提醒两者的调整。
(10)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结构的替代等。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影像分割部81将右左的显示图像作为相同的图像进行了分割,但不限于相同的图像,也可以分别生成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这样的不同图像可考虑从原始图像为了立体观察而附加视差信息后的图像等。此外,作为增强现实的图像,右眼或左眼用的图像也可以是与其他眼用的图像相比缺少一部分或发生了变形的图像。也可以通过使这样的右左的图像不同,来强调非现实感。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在眼镜显示装置20、20A上的图像是与在终端装置50所显示的图像相同的图像、即进行镜像的显示的图像,但是,终端装置50可以将与显示在显示面板54上的图像不同的图像发送到显示控制部70或70A,并显示在眼镜显示装置20或20A上。不同的图像可以是部分不同的图像,也可以是如游戏的游戏者用图像和得分表那样完全不同的图像。当然,也可以是由终端装置50输出显示在眼镜显示装置20、20A上的图像而不在终端装置50侧进行显示的结构。并且,显示在眼镜显示装置20、20A上的图像也可以是由显示控制部分70、70A生成的图像。
(1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由硬件实现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软件。由软件实现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还能够通过离散的电路结构来实现。此外,在由软件实现了本发明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情况下,该软件(计算机程序)能够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形式提供。“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不限于如软盘、CD-ROM的便携式记录介质,还包含各种RAM、ROM等计算机内的内部存储装置、硬盘等在计算机中固定的外部存储装置。即,“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具有广泛的含义,包含能够不临时而固定存储数据分组的任意记录介质。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通过各种结构实现例如,针对与发明内容的栏中所记载的各个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能够进行适当修改、替换或者组合,用以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用以达成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此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未作为必须的技术特征进行说明,则可以适当进行删除。

Claims (8)

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
眼宽取得部,其取得使用者的眼宽;
两个显示部,它们与使用者的双眼对应;
图像修正部,其通过将原图像缩小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生成修正图像;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将所述修正图像显示在所述两个显示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眼宽取得部根据由拍摄图像的拍摄部拍摄出的所述使用者的头部的图像求出所述使用者的眼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具有:
终端装置,其内置有所述眼宽取得部;以及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其内置有所述两个显示部和所述显示控制部,在佩戴于所述使用者的头部时,将所述两个显示部配置于所述使用者的眼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终端装置还内置有原图像生成部和所述图像修正部,该原图像生成部生成显示在所述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上的原图像,
所述终端装置通过通信将由所述图像修正部修正后的所述修正图像发送到所述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终端装置具有发送部,该发送部将所述求出的眼宽发送到所述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所述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内置有所述图像修正部,接收所述发送的所述眼宽并输出到所述图像修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修正部针对所述原图像,根据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生成与所述两个显示部各自对应的修正图像。
7.一种显示方法,将图像显示在与使用者的双眼对应地设置的两个显示部上,其中,
取得使用者的眼宽;
通过将原图像缩小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生成修正图像;以及
将所述修正图像显示在所述两个显示部上。
8.一种图像调整方法,调整与使用者的双眼对应地设置的两个显示部上显示的图像,其中,
取得使用者的眼宽;以及
通过将原图像缩小所述两个显示部的间隔与所述取得的眼宽之间的差异,生成修正图像。
CN202011170234.2A 2019-10-30 2020-10-28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Active CN1127485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7247 2019-10-30
JP2019197247A JP2021072507A (ja) 2019-10-30 2019-10-30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8573A CN112748573A (zh) 2021-05-04
CN112748573B true CN112748573B (zh) 2023-10-20

Family

ID=75648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0234.2A Active CN112748573B (zh) 2019-10-30 2020-10-28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2379B2 (zh)
JP (1) JP2021072507A (zh)
CN (1) CN11274857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1299A (ja) * 2002-05-16 2003-11-21 Ricoh Co Ltd 縮小画像表示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6843677A (zh) * 2016-12-29 2017-06-13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vr眼镜的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和终端
CN107037588A (zh) * 2017-03-24 2017-08-11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及其显示图像调整方法
CN107682690A (zh) * 2017-10-19 2018-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视差调节方法和虚拟现实vr显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849B2 (ja) 1975-12-26 1984-03-0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スチ−ルコ−ドイリタイヤノケンサソウチ
KR100406945B1 (ko) * 2001-02-19 2003-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착용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667954B2 (en) * 2006-10-13 2017-05-30 Apple Inc. Enhanced image display in head-mounted displays
JP2012138654A (ja) 2010-12-24 2012-07-19 Sony Corp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JP5909849B2 (ja) 2011-02-04 2016-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および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860634B2 (en) * 2012-10-11 2014-10-1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Europe Limited Head mountable display
JP6244631B2 (ja) * 2013-02-19 2017-1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
US20170344107A1 (en) * 2016-05-25 2017-11-30 Intel Corporation Automatic view adjustments for computing devices based on interpupillary distances associated with their users
KR102544062B1 (ko) * 2017-02-21 2023-06-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상 이미지 표시 방법, 저장 매체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US10488920B2 (en) * 2017-06-02 2019-11-26 Htc Corporation Immersive headse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820795B1 (en) * 2017-09-28 2020-11-03 Apple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ed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measurement
US11533468B2 (en) * 2019-06-27 2022-1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mixed reality experien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1299A (ja) * 2002-05-16 2003-11-21 Ricoh Co Ltd 縮小画像表示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6843677A (zh) * 2016-12-29 2017-06-13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vr眼镜的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和终端
CN107037588A (zh) * 2017-03-24 2017-08-11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及其显示图像调整方法
CN107682690A (zh) * 2017-10-19 2018-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视差调节方法和虚拟现实vr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22379B2 (en) 2022-08-23
JP2021072507A (ja) 2021-05-06
US20210132386A1 (en) 2021-05-06
CN112748573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5297B (zh)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EP3228072B1 (en) Virtual focus feedback
JP2020514824A (ja) 回折光学要素を使用した眼結像装置
CN108535868B (zh)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60481B (zh) 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200227007A1 (en) Display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display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ntrol program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JP7238456B2 (ja) 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8693647A (zh) 头戴式显示器
JP2017116562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00277B2 (ja) 頭部装着式映像表示装置
JP2008123257A (ja) 遠隔作業支援システム、表示制御方法
CN112748573B (zh)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12526749B (zh) 显示装置、记录介质、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显示系统
CN112558300B (zh) 显示系统、记录介质、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169908A (zh) 虚拟现实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US10718949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US2022037380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librating and evaluating a wearable heads-up display with integrated corrective prescription
US1126918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JP2024501285A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用接眼部撮像アセンブリ
KR20230161513A (ko) Icp(integrated corrective prescription)를 갖춘 웨어러블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를 캘리브레이션하고 평가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21047370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表示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