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5813A - 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5813A
CN112745813A CN201911040836.3A CN201911040836A CN112745813A CN 112745813 A CN112745813 A CN 112745813A CN 201911040836 A CN201911040836 A CN 201911040836A CN 112745813 A CN112745813 A CN 112745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lugging agent
plugging
modified asphal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08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5813B (zh
Inventor
傅丽
郭皎河
刘成
郭小圣
吴晓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0408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5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5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5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5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5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02Well-drilling compositions
    • C09K8/32Non-aqueous well-drilling compositions, e.g. oil-ba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5/00Compositions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e.g. asphalt, tar, pi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8/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sitions of drilling or well treatment fluids
    • C09K2208/08Fiber-containing well treatment flu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8/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sitions of drilling or well treatment fluids
    • C09K2208/12Swell inhibition, i.e. using additives to drilling or well treatment fluids for inhibiting clay or shale swelling or disintegr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41Feedstoc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所述堵漏剂的组成包括:高弹改性沥青颗粒50~80份、纤维材料5~20份、超细碳酸钙1~10份、石墨材料5~20份;其中所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中的改性沥青是由基质沥青经增容改性剂和增韧剂改性而得,所述增容改性剂是由脂肪酸、多胺及多元醇反应得到的产物。本发明的堵漏剂与油基钻井液配伍性能好,且堵漏速度快,抗高温能力强,对漏层孔隙或裂缝不同尺寸适应性较宽。

Description

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堵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油基钻井液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油基钻井液主要应用于髙温深井、海上钻井、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等各种复杂井段。但是油基钻井液漏失问题也日益严峻,井漏的发生会给钻井工程带来诸多不便。例如耗费钻井时间,损失钻井液和堵漏材料。引起卡钻、井喷、井壁失稳等一系列复杂情况,甚至导致井眼报废。而且还会对油层造成损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克服油基钻井液存在的漏失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油基钻井液的成本,是钻井工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本较低的堵漏剂为桥接类堵漏剂。桥接堵漏主要是利用多种堵漏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堵漏浆,进而堵塞裂缝、孔隙通道,通过架桥、支撑、连接、封堵、填充等作用来堵塞漏层,其关键技术在于堵漏剂中颗粒尺寸的分布是否和漏失通道直径相匹配,然而在钻井过程中,有时不能准确掌握漏失地层的裂缝宽度和孔隙尺寸,无法优选和确定堵漏剂的配方,从而增加了成功施工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堵漏成功率。
目前用于水基钻井液的堵漏剂较多,但专用的油基钻井液堵漏剂品种却较少。水膨体用作堵漏材料虽然已经表现出了技术优势,但目前这类产品用于钻井堵漏作业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凝胶强度较差,吸水后膨胀倍数大、膨胀速率快,热稳定性不好等等。对油基钻井液堵漏剂的基本要求是与油基钻井液配伍性能好,对高渗透及微裂缝地层堵漏效果好,承压能力高。
CN1171969C公开了一种钻井堵漏剂,由溶胀性材料、架桥材料、填充材料和抑制性材料等组成,该暂堵剂使用了作为抑制性材料的聚丙烯腈钠盐等强碱性有机盐,该类物质的使用容易造成油气井的污染,同时还增加了暂堵剂构成的复杂性。
CN103509534A公开了一种石油井用堵漏剂,该堵漏剂主要是采用一些无机物颗粒或粉末,加上一些纤维物质组成。由于采用的颗粒不具备粘弹性,与井下孔道或裂缝匹配度差,很难达到有效封堵。此外,这些无机物加入钻井液时,与钻井液配伍性较差。
由此可见,目前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堵漏材料较少,多数为适于水基钻井液使用的堵漏剂,在用于油基钻井液时会引起油基钻井液粘度升高、随钻封堵效果不好等问题。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仍然是石油工程领域十分关注和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该堵漏剂与油基钻井液配伍性能好,且堵漏速度快,抗高温能力强,对漏层孔隙或裂缝不同尺寸适应性较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其组成包括:高弹改性沥青颗粒50~80份、纤维材料5~20份、超细碳酸钙1~10份、石墨材料5~20份;其中所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中的改性沥青是由基质沥青经增容改性剂和增韧剂改性而得,所述增容改性剂是由脂肪酸、多胺及多元醇反应得到的产物。
所述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桐油酸、月桂酸、妥尔油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妥尔油脂肪酸;所述多胺为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间二甲苯二胺、间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乙二胺;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脂肪酸、多胺、多元醇的用量重量比为脂肪酸:多胺:多元醇 =1~4:1~2:1。
所述改性沥青,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基质沥青:100份,增容改性剂:1~30份,增韧剂:1~10份。
所述基质沥青选自氧化沥青、溶剂脱油沥青、天然沥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质沥青的软化点为80~120℃。
所述增韧剂为液体聚硫橡胶、液体丁腈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具体包括如下组分:改性沥青:100份,环氧树脂:5~30份,固化剂:5~20份。
所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的可以为40~80目、80~120目、120~160目、160目以上中的两种以上的不同粒径分布组合,(40目标准筛下,80目标准筛上部分计为40~80目,依此类推,160目以上为160目标准筛下部分)。不同粒径分布组合时,以高弹改性沥青颗粒的质量为基准,每种粒径分布的含量≤90%,优选≤70%,更优选≤50%。
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180~280克/当量,优选为CYD-127、CYD-128、CYD-134、E-42、E-44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CYD-128、E-44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固化剂为脂肪族胺类物质,优选为长链脂肪族胺类物质,进一步优选为氢化牛脂基伯胺、氢化牛脂基丙撑二胺、椰油基1,3-丙撑二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1)制备改性沥青;
(2)向步骤(1)制备的改性沥青中加入固化剂,第一搅拌,加入环氧树脂,第二搅拌,进行反应;
(3)将步骤(2)反应后的产物经粉碎、筛分得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
其中,步骤(1)中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包括:i)将脂肪酸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加入多胺,同时引入氮气,进行反应,然后加入多元醇,第三搅拌,脱水后得到增容改性剂;ii)将基质沥青加热至熔融状态后加入上述增容改性剂,第四搅拌;iii)然后加入增韧剂,第五搅拌,得到改性沥青。
步骤i)将脂肪酸加热到一定温度为加热至80~120℃。步骤i)中所述反应的条件为在100~150℃下反应1~4h。步骤i)中所述第三搅拌的时间为10~60min。步骤ii)中,所述第四搅拌的条件为:在150~200℃条件下搅拌10~60min,步骤iii)中,所述第五搅拌的时间为10~60min。
步骤(2)中所述第一搅拌的时间为10~30min,所述第二搅拌为搅拌均匀即可。
步骤(2)中所述反应条件为:在120~140℃条件下恒温4~10小时。
步骤(3)中所述粉碎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进行,例如:先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冷冻,冷冻条件为在-10℃~-50℃下冷冻1~10小时,然后用万能粉碎机粉碎1~60s。
步骤(3)中所述筛分为采用标准筛将粉碎后的产物筛分成不同粒径的颗粒,得到所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
本发明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中,所述纤维材料为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所述天然纤维如木纤维、竹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纤维材料的长度0.5~3.0mm。
所述石墨材料为鳞片石墨、弹性石墨或膨胀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超细碳酸钙粒径为50目~500目。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高弹改性沥青颗粒、纤维材料、超细碳酸钙以及石墨材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油基钻井液堵漏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所述应用具体为:本发明所得堵漏剂可做为随钻堵漏使用:向油基钻井液中加入所述堵漏剂,以油基钻井液100重量份计,所述堵漏剂的加入量为1~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作为随钻堵漏使用时,在20~40 目砂床中,滤液侵入深度小于3cm;封堵0.5mm裂缝,承压能力≥8MPa。
应用还包括,所述堵漏剂和桥接材料一起加入钻井液中形成堵漏浆,用于堵漏作业。所述的桥接材料是指与漏失通道宽度相适应的粒径较大的颗粒材料,通常为大于0.5mm的颗粒状材料,其可以在漏失通道中互相接触形成“桥状结构”。所述的桥接材料可以是秸秆类材料和/或果壳类材料,秸秆类材料如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大豆秸秆等,果壳类材料如核桃壳、杏仁壳、花生壳等,所述的桥接材料的长度3~6mm;以油基钻井液100重量份计,所述堵漏剂的加入量为1~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所述的桥接材料的加入量为1~5重量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采用以高弹改性沥青颗粒为主要组分,其中,该高弹改性沥青颗粒选用特定的改性剂对沥青进行改性,使得高弹改性沥青颗粒有一定的粘弹性,又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更好的嵌入不规则孔道和裂缝,提高了其在井下的使用效果。
(2)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优化了不同的颗粒粒径级配和分布,在压差的作用下,能进入具有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孔隙或裂缝中产生封堵,封堵范围较广,其封堵效果对漏层孔隙或裂缝尺寸的依赖程度较低。
(3)本发明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与油基钻井液配伍性能好,且有很好的封堵性和井壁稳定性。
(4)本发明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中使用特定的增容改性剂和增韧剂配合,使环氧改性后的沥青整体强度增加,并具有一定的粘弹性和高温可变形能力,可以在高温钻井液中使用,封堵井下不规则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其中,本发明中,%表示质量分数。
实施例1
将 52g妥尔油脂肪酸至于反应器中加热至80℃,加入21.3 g乙二胺,同时引入N2保护,在125℃下反应4.0h,然后加入17.8g聚乙二醇400,搅拌20min,脱水后得到增容改性剂;将200g软化点为82.6℃的溶脱沥青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29.5g上述增容剂,在155℃下搅拌20min,然后加入11.5g LP-3型液体聚硫橡胶,搅拌30min,得到改性沥青。
将所得改性沥青降温至120℃,加入17.5g椰油基1,3-丙撑二胺,搅拌10min,然后加入27.2g CYD-128型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在125℃条件下恒温6.0小时进行反应;所得产物冷却到室温后,放入-35℃冷柜中冷冻6小时,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40目、80目、120目和160目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40~80目、80~120目、120~160目,>160目不同粒径的高弹改性沥青颗粒。
取上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90g(其中40~80目颗粒35%,120~160目颗粒30%,>160目颗粒35%),1.0mm聚丙烯纤维7.2g,360目超细碳酸钙2.5g,弹性石墨15.3g混合均匀得到堵漏剂。
实施例2
将 40g妥尔油脂肪酸至于反应器中加热至95℃,加入13.8g乙二胺,同时引入N2保护,在120℃下反应3h,然后加入10.6g乙二醇,搅拌15min,脱水后得到增容改性剂;将200g软化点为87.8℃的氧化沥青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17.8g上述增容剂,在165℃下搅拌15min,然后加入18.2g液体丁腈橡胶,搅拌25min,得到改性沥青。
将所得改性沥青降温至125℃,加入25.4g氢化牛脂基丙撑二胺,搅拌15min,然后加入35.2g E-44型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在135℃条件下恒温5小时进行反应;所得产物冷却到室温后,放入-45℃冷柜中冷冻5小时,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40目、80目、120目和160目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40~80目、80~120目、120~160目,>160目不同粒径的高弹改性沥青颗粒。
取上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78g(其中40~80目颗粒35%,80~120目颗粒50%,>160目颗粒15%),0.5mm聚丙烯腈纤维18.6g,400目超细碳酸钙4.8g,弹性石墨23.6g混合均匀得到堵漏剂。
实施例3
将 48g妥尔油脂肪酸至于反应器中加热至100℃,加入23.4g乙二胺,同时引入N2保护,在130℃下反应3.0h,然后加入17.8g聚乙二醇400,搅拌25min,脱水后得到增容改性剂;将200g软化点为93.5℃的氧化沥青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30.4g上述增容剂,在175℃下搅拌15min,然后加入15.4g液体丁腈橡胶,搅拌25min,得到改性沥青。
将所得改性沥青降温至135℃,加入21.6g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搅拌10min,然后加入31.8g CYD-128型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在130℃条件下恒温8.0小时进行反应;所得产物冷却到室温后,放入-25℃冷柜中冷冻7小时,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40目、80目、120目和160目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40~80目、80~120目、120~160目,>160目不同粒径的高弹改性沥青颗粒。
取上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65g(其中80~120目颗粒25%,120~160目颗粒50%,>160目颗粒25%),1.5mm聚酯纤维11.8g,250目超细碳酸钙3.5g鳞片石墨15.5g混合均匀得到堵漏剂。
实施例4
将 52g妥尔油脂肪酸至于反应器中加热至110℃,加入20.3g乙二胺,同时引入N2保护,在120℃下反应3.0h,然后加入20.2g聚乙二醇400,搅拌30min,脱水后得到增容改性剂;将200g软化点为104.2℃的氧化沥青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32.4g上述增容剂,在175℃下搅拌15min,然后加入16.6g LP-8型液体聚硫橡胶,搅拌25min,得到改性沥青。
将所得改性沥青降温至135℃,加入32.6g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搅拌10min,然后加入48.5g CYD-128型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在130℃条件下恒温7.0小时进行反应;所得产物冷却到室温后,放入-40℃冷柜中冷冻5.5小时,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40目、80目、120目和160目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40~80目、80~120目、120~160目,>160目不同粒径的高弹改性沥青颗粒。
取上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85g(其中40~80目颗粒25%,80~120目颗粒30%,120~160目颗粒25%,>160目颗粒20%),2.0mm聚酰胺纤维8.2g,450目超细碳酸钙2.8g,弹性石墨19.5g混合均匀得到堵漏剂。
对比例1
将200g软化点为104.2℃的氧化沥青放入-40℃冷柜中冷冻5.5小时,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将所得沥青粉用40目、80目、120目和160目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40~80目、80~120目、120~160目,>160目不同粒径的沥青颗粒。
取上述沥青颗粒85g(其中40~80目颗粒25%,80~120目颗粒30%,120~160目颗粒25%,>160目颗粒20%),2.0mm聚酰胺纤维8.2g,450目超细碳酸钙2.8g,弹性石墨19.5g混合均匀得到堵漏剂。
对比例2
将200g软化点为104.2℃的氧化沥青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32.4g乙撑双硬脂酰胺作为增容剂,在175℃下搅拌15min,然后加入16.6g LP-8型液体聚硫橡胶,搅拌25min,得到改性沥青。
将所得改性沥青降温至135℃,加入32.6g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搅拌10min,然后加入48.5g CYD-128型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在130℃条件下恒温7.0小时进行反应;所得产物冷却到室温后,放入-40℃冷柜中冷冻5.5小时,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40目、80目、120目和160目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40~80目、80~120目、120~160目,>160目不同粒径的高弹改性沥青颗粒。
取上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85g(其中40~80目颗粒25%,80~120目颗粒30%,120~160目颗粒25%,>160目颗粒20%),2.0mm聚酰胺纤维8.2g,450目超细碳酸钙2.8g,弹性石墨19.5g混合均匀得到堵漏剂。
在钻井液中对所得堵漏剂进行性能评价。首先配制油基钻井液。取适量白油和氯化钙水溶液(浓度20wt%),按油水体积比(80:20)配制基液,加入3.0份乳化剂高速搅拌,再加入2.5份有机土,3.5份降滤失剂,充分剪切乳化均匀,得到基浆。
采用砂床评价试验( 测侵入深度)评价堵漏性能,采用堵漏模拟装置( 测0.5mm裂缝承压能力)评价承压能力。取上述配制基浆分别加入实施例1~4及对比例所得堵漏剂,加入量均为4%。砂床试验的砂子目数为20~40目,试验压力0.7MPa,测试时间30min。堵漏模拟装置中采用堵漏模块为0.5mm裂缝模板,采用氮气缓慢进行加压。具体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1~4及对比例堵漏剂堵漏性能评价结果
浸入深度/cm 侵入深度降低率(%) 承压能力/MPa
基浆 15.6 - -
基浆+4%实施例1 2.8 82.05 8.0
基浆+4%实施例2 2.5 83.97 8.0
基浆+4%实施例3 1.8 88.46 8.0
基浆+4%实施例4 2.0 87.17 8.0
基浆+4%对比例1 7.5 51.92 4.0
基浆+4%对比例2 5.8 62.82 5.0
由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油基钻井液中加入本发明随钻堵漏剂后,砂床滤失量明显减少,滤液浸入深度小于3cm;对于0.5mm裂缝,承压能力可以达到8.0MPa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封堵效果。
此外,所述堵漏剂还可以和桥接材料一起加入钻井液中形成堵漏浆,用于堵漏作业。
在100份基浆中分别加入5份实施例1-实施例4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的堵漏剂和3份长度为3~6mm的果壳制成堵漏浆,采用砂床滤失仪和HPHT动态漏失仪测定堵漏浆的堵漏效果,其中堵漏模块为1.0mm、3.0mm和5.0mm的裂缝模板。(见表2)
表2 堵漏浆的堵漏性能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Claims (19)

1.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其组成包括:高弹改性沥青颗粒50~80份、纤维材料5~20份、超细碳酸钙1~10份、石墨材料5~20份;其中所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中的改性沥青是由基质沥青经增容改性剂和增韧剂改性而得,所述增容改性剂是由脂肪酸、多胺及多元醇反应得到的产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桐油酸、月桂酸、妥尔油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妥尔油脂肪酸;所述多胺为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间二甲苯二胺、间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乙二胺;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多胺、多元醇的用量重量比为脂肪酸:多胺:多元醇=1~4:1~2:1。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基质沥青:100份,增容改性剂:1~30份,增韧剂:1~10份。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沥青选自氧化沥青、溶剂脱油沥青、天然沥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质沥青的软化点为80~120℃;所述增韧剂为液体聚硫橡胶、液体丁腈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具体包括如下组分:改性沥青:100份,环氧树脂:5~30份,固化剂:5~20份。
7.按照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的粒径为40~80目、80~120目、120~160目、160目以上中的两种以上的不同粒径分布组合;不同粒径分布组合时,以高弹改性沥青颗粒的质量为基准,每种粒径分布的含量≤90%,优选≤70%,更优选≤50%。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180~280克/当量,优选为CYD-127、CYD-128、CYD-134、E-42、E-44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CYD-128、E-44中的至少一种。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脂肪族胺类物质,优选为长链脂肪族胺类物质,进一步优选为氢化牛脂基伯胺、氢化牛脂基丙撑二胺、椰油基1,3-丙撑二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
(1)制备改性沥青;
(2)向步骤(1)制备的改性沥青中加入固化剂,第一搅拌,加入环氧树脂,第二搅拌,进行反应;
(3)将步骤(2)反应后的产物经粉碎、筛分得到高弹改性沥青颗粒。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包括:i)将脂肪酸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加入多胺,同时引入氮气,进行反应,然后加入多元醇,第三搅拌,脱水后得到增容改性剂;ii)将基质沥青加热至熔融状态后加入上述增容改性剂,第四搅拌;iii)然后加入增韧剂,第五搅拌,得到改性沥青。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步骤i)将脂肪酸加热到一定温度为加热至80~120℃;步骤i)中所述反应的条件为在100~150℃下反应1~4h;步骤i)中所述第三搅拌的时间为10~60min;步骤ii)中,所述第四搅拌的条件为:在150~200℃条件下搅拌10~60min,步骤iii)中,所述第五搅拌的时间为10~60min。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第一搅拌的时间为10~30min,所述第二搅拌为搅拌均匀即可;步骤(2)中所述反应条件为:在120~140℃条件下恒温4~10小时。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为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所述天然纤维如木纤维、竹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纤维材料的长度0.5~3.0mm。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材料为鳞片石墨、弹性石墨或膨胀石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超细碳酸钙粒径为50目~500目。
16.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高弹改性沥青颗粒、纤维材料、超细碳酸钙以及石墨材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堵漏剂。
17.按照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堵漏剂的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具体为:所述堵漏剂作为随钻堵漏使用:向油基钻井液中加入所述堵漏剂,以油基钻井液100重量份计,所述堵漏剂的加入量为1~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
19.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具体为:所述堵漏剂和桥接材料一起加入油基钻井液中形成堵漏浆,用于堵漏作业;以油基钻井液100重量份计,所述堵漏剂的加入量为1~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份;所述的桥接材料的加入量为1~5重量份。
CN201911040836.3A 2019-10-30 2019-10-30 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Active CN112745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0836.3A CN112745813B (zh) 2019-10-30 2019-10-30 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0836.3A CN112745813B (zh) 2019-10-30 2019-10-30 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5813A true CN112745813A (zh) 2021-05-04
CN112745813B CN112745813B (zh) 2022-09-09

Family

ID=75640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0836.3A Active CN112745813B (zh) 2019-10-30 2019-10-30 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581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4059A (zh) * 2022-09-16 2022-11-2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中低温裂缝性漏失地层用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784674A (zh) * 2023-02-09 2023-03-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基钻井液堵漏用水泥浆及其应用
CN115785918A (zh) * 2022-12-30 2023-03-14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破碎地层微球型随钻堵漏体系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012A (zh) * 2006-10-20 2007-04-2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制备方法及其专用增容剂
AU2009340498A1 (en) * 2009-02-17 2011-10-06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Coated oil and gas well production devices
CN102964856A (zh) * 2012-12-20 2013-03-1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生物基增容增韧剂改性环氧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19753A (zh) * 2015-10-23 2016-03-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新型油基钻井液用随钻防漏剂及应用
CN107418229A (zh) * 2017-07-17 2017-12-01 湖北大学 一种颗粒状固态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079A (zh) * 2018-11-26 2019-06-07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常温沥青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22770A (zh) * 2018-09-20 2020-03-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改性环氧沥青颗粒及其制备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012A (zh) * 2006-10-20 2007-04-2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制备方法及其专用增容剂
AU2009340498A1 (en) * 2009-02-17 2011-10-06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Coated oil and gas well production devices
CN102964856A (zh) * 2012-12-20 2013-03-1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生物基增容增韧剂改性环氧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19753A (zh) * 2015-10-23 2016-03-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新型油基钻井液用随钻防漏剂及应用
CN107418229A (zh) * 2017-07-17 2017-12-01 湖北大学 一种颗粒状固态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2770A (zh) * 2018-09-20 2020-03-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改性环氧沥青颗粒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852079A (zh) * 2018-11-26 2019-06-07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常温沥青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修君: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技术》", 30 September 2011 *
黄兰谷等: "《混凝土外加剂浅说》", 31 August 198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4059A (zh) * 2022-09-16 2022-11-2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中低温裂缝性漏失地层用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785918A (zh) * 2022-12-30 2023-03-14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破碎地层微球型随钻堵漏体系
CN115784674A (zh) * 2023-02-09 2023-03-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基钻井液堵漏用水泥浆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5813B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5813B (zh) 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CN108546548B (zh) 一种深水水基钻井液及其应用
US9688901B2 (en) Lost circulation drilling fluids comprising elastomeric rubber particles and a method for decreasing whole mud loss using such composition
CN112745814B (zh) 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CN110628398B (zh) 一种页岩气井用水基钻井液及其生产方法
CN105368409A (zh) 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复合型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5346A (zh) 一种低温地层钻井用水基钻井液
CN114479778A (zh) 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和应用
CN105733526A (zh) 一种钻井液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6022A (zh) 一种抗高温油包水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5349A (zh) 一种油基钻井液裂缝型漏失堵漏配方
CN110922772B (zh) 一种改性环氧沥青颗粒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523281A (zh) 一种钻井液用油基泥浆堵漏剂
CN110922770B (zh) 改性环氧沥青颗粒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2745815A (zh) 防漏堵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951A (zh) 一种抗高温可降解无固相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5817B (zh) 一种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CN113122199B (zh) 一种中高温强封堵硬胶微泡沫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3819A (zh) 一种水基钻井液及其应用
CN114479790B (zh) 一种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34262B (zh) 多用途环保钻井液
CN115044355A (zh) 一种防塌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79791B (zh) 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堵漏剂及应用
CN110922773B (zh) 一种改性环氧沥青颗粒、油包水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1944B (zh) 油层保护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7

Address after: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before: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SINOPEC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