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5803B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5803B
CN112745803B CN202011590405.7A CN202011590405A CN112745803B CN 112745803 B CN112745803 B CN 112745803B CN 202011590405 A CN202011590405 A CN 202011590405A CN 112745803 B CN112745803 B CN 112745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fluoroiodomethane
fluoroethane
difluoroethane
trifluoroethylene
mass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04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5803A (zh
Inventor
王晓
钟权
赵桓
于艳翠
吴敏庭
黄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5904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5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5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5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5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5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4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 C09K5/041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5/044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compou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10Components
    • C09K2205/12Hydrocarbons
    • C09K2205/122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10Components
    • C09K2205/12Hydrocarbons
    • C09K2205/126Unsaturated fluorinated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22All components of a mixture being fluoro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40Replacement mix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brican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所述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氟乙烷,所述第二组分为1,1,2‑三氟乙烯,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所述第四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本公开可以作为R290的替代制冷剂,该环保混合制冷剂消耗臭氧层潜能ODP值为零,全球变暖潜能GWP低于35,环境性能优异;环保混合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性能系数(COP)与R290相当,容积制冷量高于R290;四种组元中,每种组元的可燃性程度均低于R290的高可燃性,故合理配比后的混合制冷剂的可燃性优于R290,安全性显著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016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生效,推动了R290制冷剂应用于冰箱、家用空调、冷藏车等制冷系统中。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冷设备的同时,它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R290遇到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尤其适用于家用空调系统中,其高可燃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安全因素。因此,面对上述状况,寻找一款新型制冷剂成为必要。确保热力性能与R290相当的同时,提高容积制冷量,降低高可燃性。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R290虽然ODP低但是其遇到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容积制冷量不高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公开研究设计出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公开内容
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存在无法同时保证低可燃性和单位容积制冷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本公开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其中:
所述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氟乙烷,所述第二组分为1,1,2-三氟乙烯,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所述第四组分为三氟碘甲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第一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4%,88%],所述第二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12%],所述第三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24%],所述第四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4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88%,所述第二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所述第三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所述第四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44:4:12: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8:4:4: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6:4:4:16;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6:12:8: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4:4:12;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8:4:24: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12:4: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44:4:4:4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4:8:36;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4:12:32;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4:16:28;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8:8:2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8:12:2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8:16:20;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4:8:28;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4:12:2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4:16:20;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4:4:4:8;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4:4:8: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8:8:20: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2:4:4:20;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2:4:8:16;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2:4:12:12;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4:8:8。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系统为家用空调系统。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通过提供一种环保的混合制冷剂(R161/氟乙烷,R1123/1,1,2-三氟乙烯,R152a/1,1-二氟乙烷,R13I1/三氟碘甲烷),可以作为R290的替代制冷剂,(1)该环保混合制冷剂消耗臭氧层潜能ODP值为零,全球变暖潜能GWP低于35,环境性能优异;(2)环保混合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性能系数(COP)与R290相当,容积制冷量高于R290;(3)四种组元中,每种组元的可燃性程度均低于R290的高可燃性,故合理配比后的混合制冷剂的可燃性优于R290,安全性显著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其中:
所述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氟乙烷(R161),所述第二组分为1,1,2-三氟乙烯(R1123),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R152a),所述第四组分为三氟碘甲烷(R13I1)。
本公开通过提供一种环保的混合制冷剂(R161/氟乙烷,R1123/1,1,2-三氟乙烯,R152a/1,1-二氟乙烷,R13I1/三氟碘甲烷),可以作为R290的替代制冷剂,(1)该环保混合制冷剂消耗臭氧层潜能ODP值为零,全球变暖潜能GWP低于35,环境性能优异;(2)环保混合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性能系数(COP)与R290相当,容积制冷量高于R290;(3)四种组元中,每种组元的可燃性程度均低于R290的高可燃性,故合理配比后的混合制冷剂的可燃性优于R290,安全性显著提升。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替代R290的四元混合制冷剂,在保证热力性能与R290相当的同时,提高容积制冷量,降低高可燃性。
1.GWP与R290区别较小,具备环保优势。
2.热力性能与R290相当。
3.单位容积制冷量高。
4.降低高可燃性,安全性提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第一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4%,88%],所述第二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12%],所述第三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24%],所述第四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4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88%,所述第二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所述第三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所述第四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
本发明提供一种替代R290的四元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是将R161/氟乙烷,R1123/1,1,2-三氟乙烯,R152a/1,1-二氟乙烷,R13I1/三氟碘甲烷共四种组分按照相应的质量配比在常温常压液相状态下进行物理混合成为四元混合物。各组元物质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868845520000061
实施例1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44:4:12:4;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44:4:12: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2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8:4:4:4;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88:4:4: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3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6:4:4:16。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76:4:4:16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4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6:12:8:4。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76:12:8: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5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4:4:12;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80:4:4:12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6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8:4:24:4;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68:4:24: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7
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12:4:4;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80:12:4: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8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44:4:4:48。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44:4:4:48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9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4:8:36;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52:4:8:36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10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4:12:32;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52:4:12:32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11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4:16:28;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52:4:16:28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12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8:8:28。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56:8:8:28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13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8:12:24;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56:8:12:2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14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8:16:20;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56:8:16:20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15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4:8:28;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60:4:8:28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16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4:12:24。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60:4:12:2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17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4:16:20;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60:4:16:20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18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4:4:4:8;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84:4:4:8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19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4:4:8:4;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84:4:8: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20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8:8:20:4;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68:8:20: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21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2:4:4:20。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72:4:4:20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22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2:4:8:16;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72:4:8:16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23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2:4:12:12;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72:4:12:12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实施例24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4:8:8;即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80:4:8:8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1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1:22:76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2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2:1:96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3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2:2:95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3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2:2:95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4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2:3:9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5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2:20:77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6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3:3:93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7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3:7:89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8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3:3:88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9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4:1:9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对比例10
氟乙烷(R161)、1,1,2-三氟乙烯(R1123)、1,1-二氟乙烷(R152a)、三氟碘甲烷(R13I1)四种组分在常温常压液相下按1:4:2:93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表2混合工质的基本参数
Figure BDA0002868845520000151
Figure BDA0002868845520000161
表3混合工质与R290的性能对比结果
Figure BDA0002868845520000162
Figure BDA0002868845520000171
通过仿真计算,以同一条件计算所述一种替代R290的四元混合制冷剂的循环性能:即蒸发温度为6℃,冷凝温度为36℃,过热度为5℃,过冷度为5℃,按照等熵效率0.7计算,上述实施例计算得到四元混合制冷剂的循环性能与R290相对热力性能(即相对单位容积制冷量和相对效率COP)的对比结果见表2~表3。
由表2和3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所述混合工质一种替代R290的四元混合制冷剂,研究计算给了上述物质的组合方式以及质量占比,保证各物质之间性能能够发挥更大的协同作用,GWP小于35,与R290相接近,;其COP为R290的95%-100%;混合制冷剂的容积制冷量均比R290高。
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添加不可燃物质的质量占比,减少其他物质的可燃或弱可燃性。与R290的高可燃性相比,安全性能获到了显著的提高。
对比例1-10不在本申请提供的质量占比内,结合实施例与对比例,能够明显看出对比例的相对性能系数均较小。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四元混合制冷剂,可成为替代R290的制冷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制冷剂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组成,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氟乙烷,所述第二组分为1,1,2-三氟乙烯,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所述第四组分为三氟碘甲烷;
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第一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4%~88%,所述第二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12%,所述第三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24%,所述第四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88%,所述第二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所述第三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所述第四组分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44:4:12: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8:4:4: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6:4:4:16;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6:12:8: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4:4:12;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8:4:24: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12:4: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44:4:4:4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4:8:36;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4:12:32;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4:16:28;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8:8: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8:12:2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8:16:20;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4:8:28;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4:12: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4:16:20;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4:4:4:8;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4:4:8:4;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8:8:2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2:4:4:20;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2:4:8:16;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2:4:12:12;或者,
在常温常压液相的状态下,所述氟乙烷、所述1,1,2-三氟乙烯、所述1,1-二氟乙烷和所述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4:8:8。
9.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为家用空调系统。
CN202011590405.7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Active CN112745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0405.7A CN112745803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0405.7A CN112745803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5803A CN112745803A (zh) 2021-05-04
CN112745803B true CN112745803B (zh) 2022-01-28

Family

ID=7564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0405.7A Active CN112745803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58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5155B (zh) * 2021-11-29 2022-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型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40888B (zh) * 2022-06-29 2023-0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27155A (zh) * 2022-09-08 2023-0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四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24090387A1 (ja) * 2022-10-27 2024-05-02 Agc株式会社 熱サイクル用作動媒体及び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用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3674B2 (en) * 2004-04-16 2008-08-1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zeotrope-like trifluoroiodomethane compositions
WO2020071380A1 (ja) * 2018-10-01 2020-04-09 Agc株式会社 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用組成物および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GB201818411D0 (en) * 2018-11-12 2018-12-26 Mexichem Fluor Sa De Cv Compositions
CN110591651B (zh) * 2019-09-12 2020-09-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可用于家用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5803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5803B (zh)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CN110591651B (zh) 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可用于家用空调
KR20070007320A (ko) 냉매 조성물
CN110843457B (zh) 一种采用环保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热泵系统
CN110684509B (zh) 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剂及换热系统
CN101157849A (zh) 一种环保型制冷剂
CN110878195A (zh)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冷媒和含有其的混合物和换热系统
CN112080254B (zh) 一种三元环保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88371B (zh) 一种可替代R22或R410a的四元混合制冷剂及其应用
CN112300761B (zh)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1020812B (zh) 一种环保制冷剂组合物
CN110878194B (zh) 一种含r13i1的环保混合制冷剂及换热系统
CN112680193B (zh) 一种混合制冷剂、换热系统和家用电器
CN101020813A (zh) 一种制冷剂组合物
CN112552875B (zh) 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3847B (zh) 四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制冷系统
CN110628387B (zh) 一种低可燃性热传递组合物及换热系统
CN114605964B (zh) 环保混合制冷剂、制冷系统、提高能效的方法及制冷设备
CN113388370B (zh) 一种可替代R134a的三元混合制冷剂及其应用
CN113736429B (zh) 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剂及其应用
CN114940888B (zh)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71544B (zh) 一种制冷剂组合物
CN110845996B (zh) 一种环保冷媒及组合物
CN111944490B (zh) 一种混合制冷剂、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CN110819304B (zh) 一种低可燃性换热介质和换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