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0760B -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0760B
CN112740760B CN201980062126.2A CN201980062126A CN112740760B CN 112740760 B CN112740760 B CN 112740760B CN 201980062126 A CN201980062126 A CN 201980062126A CN 112740760 B CN112740760 B CN 112740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ell
random access
terminal device
cell
candidat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21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0760A (zh
Inventor
卢前溪
尤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40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0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0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0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5Determination of target cell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UE] properties, e.g. UE service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4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 H04W40/1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based on available power or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04W36/362Conditional hando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能够提供终端设备基于条件触发的小区切换的成功率。该方法包括: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Description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多种通信系统均支持终端设备进行小区切换。例如,当正在使用网络服务的用户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或由于无线传输业务负荷量调整、激活操作维护、设备故障等原因,为了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服务的质量,系统要将该用户与原小区的通信链路转移到新的小区上,即执行切换过程。
传统的切换过程是基于网络设备的切换命令进行切换的。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选择其中一个小区作为进行切换的目标小区,并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切换命令后执行切换到目标小区的切换过程。但是,针对高速移动的场景,终端设备移动到覆盖差区域可能接收不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导致终端设备无法完成切换过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能够提供终端设备基于条件触发的小区切换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包括: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包括: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在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的随机接入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时,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目标小区为用于切换的小区。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包括: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在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失败后,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二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小区切换。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小区切换。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条件触发小区切换的终端设备提供了一种选择目标小区和/或执行小区切换的具体操作方式,避免了终端设备盲目进行小区切换导致切换成功率较低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切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条件触发的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100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0与第一通信系统下的第一网络设备130和第二通信系统下的第二网络设备120相连,例如,该第一网络设备130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下的网络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120为新空口(New Radio,NR)下的网络设备。
其中,该第一网络设备130和该第二网络设备120下可以包括多个小区。
应理解,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图1所示。
作为一个示例,本申请实施例适应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该第一通信系统下的多个网络设备和/或该第二通信系统下的多个网络设备。
例如,图1所示的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通信系统下的一个主网络设备和第二通信系统下的至少一个辅助网络设备。至少一个辅助网络设备分别与该一个主网络设备相连,构成多连接,并分别与终端设备110连接为其提供服务。具体地,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主网络设备和辅助网络设备同时建立连接。
可选地,终端设备110和主网络设备建立的连接为主连接,终端设备110与辅助网络设备建立的连接为辅连接。终端设备110的控制信令可以通过主连接进行传输,而终端设备110的数据可以通过主连接以及辅连接同时进行传输,也可以只通过辅连接进行传输。
作为又一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不同,但对第一通信系统和该第二通信系统的具体类别不作限定。
例如,该第一通信系统和该第二通信系统可以是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
所述主网络设备和所述辅助网络设备可以为任意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
可选地,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Access Network,NG RAN),或者是NR系统中的基站(gN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在图1所示的系统100中,以该第一网络设备130为主网络设备,以该第二网络设备120为辅助网络设备为例。
该第一网络设备130可以为LTE网络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120可以为NR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130可以为NR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120可以为LTE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130和该第二网络设备120都可以为NR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130可以为GSM网络设备,CDMA网络设备等,该第二网络设备120也可以为GSM网络设备,CDMA网络设备等。或者第一网络设备130可以是宏基站(Macrocell),第二网络设备120可以为微蜂窝基站(Microcell)、微微蜂窝基站(Picocell)或者毫微微蜂窝基站(Femtocell)等。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110可以是任意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110包括但不限于:
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于传输各种类型的业务。
例如eMBB,eMBB以用户获得多媒体内容、服务和数据为目标,其需求增长十分迅速。又例如eMBB,由于eMBB可能部署在不同的场景中,便如室内,市区,农村等,其能力和需求的差别也比较大,因此可以结合具体的部署场景详细分析。又例如URLLC,URLLC的典型应用包括:工业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远程医疗操作(手术),交通安全保障等。mMTC的典型特点包括:高连接密度,小数据量,时延不敏感业务,模块的低成本和长使用寿命等。
终端设备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需要向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以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触发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事件有多种,例如在终端设备的初始接入过程中;在终端设备的重建过程中;在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但检测到上行失步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但没有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资源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的情况下;在基站有下行数据需要发送,但检测到上行失步的情况下。
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可以包括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参照图2所示。
S210、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1(message1,MSG1),该MSG1中包含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该MSG1可以是物理层消息。
S220、网络设备收到MSG1之后,可以在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 channel,DL-SCH)发送MSG2,其中,MSG2可以为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其中,该MSG2可以为MAC层消息。
其中,RAR响应中携带了上行传输的时间提前量(timeing advance,TA)调整和可以使用的上行资源信息以及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ell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T-CRNTI),也即临时CRNTI。
可选地,RAR响应可以由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产生。一条MSG2可以同时对应多个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请求响应。
S230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MSG2后,判断是否属于自己的RAR消息,在判断为属于自己的RAR消息时,在MSG2指定的上行资源中发送消息3(message3,MSG3),该MSG3携带终端设备特定的RNTI。其中,该MSG3可以为RRC层消息。
在步骤240中,网络设备在接收到MSG3之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MSG4消息。其中,该MSG4中包括竞争解决消息以及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其中,该MSG4可以为MAC层消息。
终端设备接收到MSG4后,可以检测在MSG3发送的特定的RNTI是否包含在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中。若包含,则表明终端设备随机接入过程成功,否则认为随机过程失败。随机接入过程失败后,终端设备需要再次从第一步开始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地,MSG1和MSG2可以不使用HARQ机制,而MSG3和MSG4可以使用HARQ机制。
一次随机接入尝试失败,终端设备还可以发起下一次随机接入尝试,直至达到网络侧允许的最大重传次数和/或最大重传时间。
终端设备一般是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前导码来进行随机接入的。如果终端设备在第一次发送前导码后,如果当前的随机接入失败,则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第二次发送随机接入的前导码,该第二次前导码的发送功率可以是第一次前导码的发送功率经过功率攀升之后的发送功率。该功率攀升的步长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也可以是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
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例如可以如图3所示。
S31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0,该MSG0可以包括前导码配置消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的前导码。该MSG0可以为物理层消息。
S320、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 1,该MSG1包括S310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该MSG1可以为物理层消息。
S33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2,该MSG2可以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该MSG2可以为MAC层消息。
在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和/或PDCCH信令来获取非竞争随机接入的资源,并在该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上进行随机接入。
下面以切换过程为例,对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切换过程的通信场景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为LTE系统,也可以为NR系统。
当正在使用网络服务的终端设备从源小区移动到目标小区的覆盖范围内,或者由于无线传输业务负荷量调整、激活操作维护、设备故障等原因,为了保证终端设备通信的连续性和服务的质量,通信系统需要将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通信链路转移到目标小区上,即执行小区切换过程。源小区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当前所连接的小区,目标小区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即将要切换的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进行小区切换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终端设备可以进行站内切换,也就是说,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同属于一个基站。又例如,终端设备也可以进行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切换,也就是说,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不同的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对进行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小区切换所采用的接口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基于X2接口或Xn接口的小区切换,或者也可以是基于S1接口或N2接口的小区切换。
以Xn接口为例,终端设备的切换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切换准备、切换执行和切换完成。
切换准备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对链路质量进行测量上报、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以及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
切换执行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立即执行切换过程。例如,可以断开与源小区的连接并完成与目标小区的连接(如执行随机接入,发送RRC切换完成消息给目标基站等),源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状态转移和数据转发等。
切换完成可以包括目标小区与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和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执行链路切换,释放源基站的UE上下文等。
下面结合图4进行详细描述。在终端设备执行切换过程之前,例如在终端设备与源基站之间的的信号之间较好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和源基站、UPF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在终端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的情况下,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具体地,如图4所示,切换准备阶段(401~405)可以包括:
在401中,源基站触发终端设备进行邻区测量,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对邻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给源基站。
在402中,源基站对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触发切换。
在403中,若源基站决定触发切换,则可以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在404中,目标基站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后,可以根据源基站携带的业务信息开始准入,并进行无线资源配置。
在405中,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将在目标基站内的准入结果和无线资源配置信息返回给源基站。至此,切换准备阶段完成。
第二阶段,切换执行阶段(406~408)可以包括:
在406中,源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可以触发终端设备进行切换,如源基站可以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中可以包括接入到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资源、C-RNTI和/或专用随机接入前导码等。如果源基站接收到多个目标小区发送的切换请求应答(acknowledgment,ACK)消息,则源基站可以根据自身实现选择其中一个目标小区作为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小区,并将该小区对应的切换命令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在407中,源基站可以将缓冲数据、在传数据包、数据的系统序列号等转发给目标基站。并且,目标基站可以缓存从源基站接收的数据
此外,终端设备可以断开与源基站的连接,与目标基站建立同步。
在408中,终端设备同步到目标基站。至此,切换执行阶段完成。
第三阶段,切换完成阶段(409~412)可以包括:
在409中,目标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发送路径切换请求。
在410中,AMF接收到目标基站的路径切换请求后,与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执行路径切换,清除源基站用户面的路径标记。
在411中,在路径切换完成之后,AMF可以向目标基站发送路径切换确认消息。
在412中,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消息,通知源基站切换成功,并触发源基站终端设备上下文。至此,切换完成。
终端设备在收到切换命令后立即启动T304定时器,并开始下行同步到目标小区,获取目标小区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信息,然后发起随机接入。随机接入过程中允许多次前导码(preamble)重传直至随机接入成功。进一步地,如果T304定时器超时,说明切换失败,则所述终端设备可以直接触发RRC连接重建过程。
这种方式的切换过程是完全由网络控制的切换过程。但是,对于高速移动的终端设备,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小区切换,终端设备可能会由于高速移动到覆盖差的区域来不及或无法发送测量报告以及接收到切换命令,这样会导致终端设备无法进行小区切换,造成业务中断等问题。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条件触发的小区切换的方式,能够避免由于高速移动进入覆盖差区域来不及或无法发送测量上报和接收到切换命令的问题。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高速移动场景和高频部署场景存在频繁切换以及切换容易失败的问题,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中可以考虑在LTE和NR系统引入基于条件触发的切换过程,其基本原理是: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侧配置的条件在评估与目标小区相关的条件触发时按照预先配置好的切换命令执行向该目标小区的切换(即触发随机接入过程和发送切换完成消息),避免由于高速移动进入覆盖差区域来不及或无法发送测量上报和接收到切换命令的问题。
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预配置切换触发条件和切换命令,终端设备在检测到目标小区满足该切换触发条件后,可以直接按照预先设置好的切换命令执行向该目标小区的切换,而不需要等待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这种切换方式尤其适用于高速移动场景和存在频繁切换以及切换容易失败的高频部署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基于条件触发的切换过程,终端设备也同样可以选择向网络设备请求切换,基于网络设备的切换命令的方式进行小区切换,也就是说,该方式也能够兼容传统的基于网络控制的小区切换的方式。
切换触发条件可以是基于信号质量的触发条件。例如,该切换触发条件可以包括源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门限。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源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门限,则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小区切换。又例如,该切换触发条件可以包括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二门限。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二门限,则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向目标小区的切换。再例如,该切换触发条件可以包括源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门限,且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二门限,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终端设备才可以执行向目标小区的切换。
其中,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小区的信号质量可以是通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来表征。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参考信号,并对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进行测量,得到小区对应的RSRP。RSRP值越大,表示该小区的信号质量越好;RSRP值越小,表示该小区的信号质量越差。
具体地,基于条件触发的切换过程可以如图5所示,基于条件触发的切换过程包括:
510,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520,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530,源基站与目标基站交互切换准备信息。
540,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
该切换命令包括针对小区或者波束的条件信息。
550,当条件满足时终端设备与目标基站进行同步(终端设备接入目标基站)。
基于网络控制的切换过程,源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同时或先后向多个目标小区发起基于X2/Xn/S1/N2接口的切换请求,每个目标小区可以根据各自的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算法进行接入控制后,可以通过所属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应答。该切换请求应答中可以携带目标小区生成的切换命令。源基站可以根据自身实现选出其中一个目标小区作为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目标小区,并将与该目标小区对应的切换命令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完全由网络控制的切换过程。
基于条件触发的切换过程,为了保证切换的鲁棒性以应对多样的终端设备移动特性和网络部署场景,源基站可以将多个目标小区同时配置给终端设备。由于存在多个目标小区,因此,可能存在多个目标小区同时或先后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可能。但是,由于后续的切换触发条件由于完全由终端设备执行,终端设备对多个目标小区如何进行选择,以及如何执行切换过程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为终端设备提供一种选择小区的实现方式。该方法包括步骤S610-S620。
S610、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属性信息,从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
该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可以是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目标小区。终端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目标小区中选择出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预配置给终端设备的目标小区,也可以是协议中约定的目标小区,或者还可以是终端设备通过检测获得的目标小区。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指源基站。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可以维护一个候选目标小区集合,该候选目标小区集合中可以包括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目标小区。对于不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目标小区,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目标小区从该集合中删除。如果终端设备正在向欲删除的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尝试,则终端设备可以停止当前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
对于正在移动的终端设备,候选目标小区集合中的目标小区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在某一时刻,目标小区1满足切换触发条件,该目标小区1属于该候选目标小区集合。但是在下一时刻,由于终端设备的移动,该目标小区1可能就不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目标小区1从候选目标小区集合中删除。
如果候选目标小区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该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将该第一目标小区作为进行切换的小区。
S620、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终端设备可以将选择出的第一目标小区作为进行切换的小区,并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切换到该第一目标小区。
终端设备基于条件触发进行小区切换时,可以根据候选目标小区的属性信息来选择目标小区,避免终端设备盲目选择目标小区进行切换,能够提高小区切换的成功率。
在终端设备执行条件切换之前,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生成的切换命令。切换命令中可以包括用于接入到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资源和/或专用随机接入前导码等。终端设备选择目标小区后,可以在该目标小区制定的随机接入资源上进行随机接入。如果切换命令中包括专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则终端设备可以采用该专用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
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
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向终端设备切换命令时,向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或者,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可以是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或者是协议规定的。
对于通过网络设备配置属性信息的方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状况等为终端设备配置属性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网络侧对终端设备进行小区切换的有效管理和负载均衡,符合LTE系统和NR系统关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受网络控制的设计原则。
优先级信息可以指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优先级,本申请实施例对优先级的确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该优先级可以是根据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或接纳能力等确定的。
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目标小区配置相关联的优先级信息,也可以为一个目标小区组配置相关联的优先级信息,一个目标小区组中的目标小区的优先级相同。
如果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小区有多个,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小区的优先级信息,来选择第一目标小区。该第一目标小区可以是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小区,也可以是优先级次高的目标小区。终端设备的这种选择规则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是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又或者是协议中规定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以选择规则是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小区为例,如果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小区有多个,则终端设备可以随机选择一个,或者也可以根据目标小区的其他属性信息进行进一步选择。例如,可以进一步地根据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进行选择,如第一目标小区可以为多个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
还是以选择规则是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小区为例,当终端设备正在向某个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时,如果具有更高优先级配置的其他目标小区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该更高优先级的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
终端设备切换到更高优先级的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可以指,终端设备只要检测到更高优先级的目标小区就立即执行向该更高优先级的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也可以指终端设备在向当前目标小区进行的当前随机接入过程失败后,再向更高优先级的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
在当前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失败后,再向更高优先级的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可以指,终端设备可以继续执行当前目标小区的当前随机接入,如果向当前目标小区的当前随机接入过程成功,则终端设备接入该目标小区并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如果向当前目标小区进行的当前随机接入过程失败,则终端设备可以停止向当前的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尝试,转移到向更高优先级的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这种方式能够保证终端设备较快地完成小区切换,保证终端设备业务的连续性,避免终端设备一直在不停地更换进行随机接入的目标小区,而导致不能完成小区切换。
如果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更高优先级配置的目标小区有多个,则终端设备可以随机选择一个或者也可以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进行随机接入。
当前的目标小区可以是基于优先级选择的,也可以是基于其他属性信息选择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配置优先级信息时,可以仅配置多个目标小区的优先权信息,无需告诉终端设备是基于什么因素确定的优先级等级。即网络设备可以隐藏设置优先级等级的实现算法,这样可以避免有其他网络攻击者根据网络设备的实现算法而伪造网络设备,造成通信系统的不安全性。
对于权重信息,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候选目标小区配置相关联的权重信息,也可以为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组配置相关联的权重信息,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组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相同。
可选地,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可以是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一个区间值。例如,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可以为0.2,也可以为0~0.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权重信息来选择第一目标小区。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选择权重信息最高的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也可以选择权重信息次高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又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生成的随机数来选择第一目标小区。与优先权类似,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确定选择规则的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是协议中规定的,也可以是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下文中涉及的选择规则也类似,为避免累赘,下文将不再重复说明。
终端设备中可以记录有随机数与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生成的随机数,以及随机数与权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第一目标小区。举例说明,如果候选目标小区集合中有三个候选目标小区,分别是目标小区1、目标小区2和目标小区3,且目标小区1、目标小区2和目标小区3的权重分别为0.2、0.3、0.5,或者权重信息可以是一个区间值,例如目标小区1、目标小区2和目标小区3的权重分别为0~0.2、0.2~0.5、0.5~1。终端设备可以生成0~1之间的随机数,假设随机数与权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生成的随机数在0~0.2之间,选择权重在0~0.2之间的小区;生成的随机数在0.2~0.5之间,选择权重为0.2~0.5之间的小区;生成的随机数在0.5~1之间,则选择权重为0.5~1之间的小区。如果终端设备生成的随机数为0.4,终端设备可以选择权重信息在0.2~0.5之间的目标小区,则终端设备可以将目标小区2作为第一目标小区。
对于有多个终端设备配置了相同目标小区的情况,由于每个终端设备生成的随机数是随机的,因此采用随机数来选择目标小区的方式,可以避免多个终端设备选择同一个目标小区进行切换,进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例如,对于高速列车上同一车厢内的多个终端设备而言,如果网络设备对多个终端设备配置了相同的目标小区,且该多个终端设备基于切换触发条件确定的候选目标小区集合也相同,如果终端设备基于权重信息随机来选择目标小区,由于每个终端设备生成的随机数是随机的,多个终端设备生成相同的随机数的概率特别小,因此可以避免多个终端设备选择到同一个目标小区,能够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同优先权配置信息类似,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多个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时,无需告诉终端设备是基于什么因素确定的权重信息。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隐藏设置权重信息的实现算法,这样可以避免网络攻击者根据网络设备的实现算法而伪造网络设备,造成通信系统的不安全性。
终端设备也可以基于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来选择第一目标小区,选择规则可以是优先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或者次好的小区。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目标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也可以选择信号质量次好的目标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
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可以通过RSRP来表征。RSRP的值越大,表示该小区的信号质量越好。终端设备可以对目标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进行测量,并将该接收功率作为选择目标小区的依据。
候选目标小区的接纳能力可以包括接纳PDU会话的能力和/或接纳QoS流的能力。
接纳PDU会话的能力可以通过接纳PDU会话的数目来表征。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选择接纳PDU会话数目最多的目标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
接纳QoS流的能力可以通过接纳QoS的大小和/或QoS流的数目来表征,选择规则可以是优先选择接纳QoS最大和/或QoS流数目最多的小区。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选择接纳QoS值最大的目标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又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选择接纳QoS流数目最多的目标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再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选择接纳QoS流数目最多且QoS值最大的目标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
候选目标小区的接纳能力可以是网络配置的。网络设备可以在为终端设备配置切换命令的同时,也为终端设备配置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接纳能力。
可用资源可以包括可用频域资源和/或可用随机接入资源。可用频域资源可以包括可用的带宽部分(band width part,BWP)资源和/或可用的聚合载波资源。
可用的BWP资源可以包括第一个被激活的BWP资源。终端设备可以第一个被激活的BWP为依据来选择第一目标小区。例如,选择规则可以是优先选择第一个被激活的BWP中带宽最大的小区,则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个被激活的BWP中带宽最大的目标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
可用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包括可用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资源,终端设备可以选择配置了RACH资源数目最多的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
可用的RACH资源可以包括可用的专用RACH资源。专用的RACH资源可以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和/或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的专用RACH资源。终端设备可以选择配置了专用RACH资源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选择规则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的预设判断顺序。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可以包括:按照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的预设判断顺序,通过依次判断该至少一个属性信息来选择第一目标小区。其中,依次判断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从前一个属性信息选择出的多个候选目标小区中,按照当前属性信息对该多个候选目标小区进行选择,直至选择出的目标小区仅剩一个,或者遍历完所有的属性信息。
通过配置多种属性信息的执行顺序,可以避免在选择目标小区时产生规则冲突的现象。
终端设备可以依次基于该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进行小区选择。如果经过前一个属性信息删选后的小区仅剩一个,则终端设备可以停止执行基于下一个属性信息的选择,将该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如果经过前一个属性信息删选后的小区有多个,则可以继续以下一个属性信息进行删选,如果遍历完所有的属性信息后,还有多个目标小区满足条件,则终端设备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
举例说明,如果终端设备中配置了多种选择规则,则还可以配置该多种规则的执行顺序,该选择规则可以是基于上文描述的属性信息的选择规则。对于配置了规则1、规则2和规则3的情况,还可以配置规则1、规则2和规则3的执行顺序,假设执行顺序为规则1-规则3-规则2。其中,规则1为选择接纳PDU会话和/或QoS流数目最多的小区,规则2为选择配置了专用RACH资源的小区,规则3为选择信号质量最强的小区。
终端设备在进行目标小区选择时,可以先按照规则1进行选择,选择接纳PDU会话和/或QoS流数目最多的小区。如果满足规则1的目标小区仅有一个,则终端设备可直接将该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不需要再按照规则3和规则2进行选择。如果满足规则1的目标小区有多个,则终端设备可以继续执行规则3,进一步选择信号质量最强的小区。如果按照规则3选出的小区数量还是大于1,则可以继续执行规则2,选择配置了专用RACH资源的小区,以此类推。
如果遍历完所有的规则选择出的小区数量还是大于1,则终端设备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小区作为第一目标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为每个候选目标小区配置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如果终端设备向目标小区进行的随机接入达到该目标小区的最大接入时长和/或最大接入次数时,可以切换到另一个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
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
以第一目标小区为例,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第一目标小区,该第一目标小区的选择可以是随机选择的,也可以是按照上文描述的方式进行选择的。在确定第一目标小区后,终端设备可以向该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如果向第一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达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时,则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三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该第三目标小区可以是随机选择的目标小区,也可以是按照上文描述的方式选择的目标小区。例如,第三目标小区是按照优先级和/或权重信息选择的小区。
对于最大接入时长,可以通过定时器来实现。在终端设备开始执行向第一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机接入时,启动第一目标小区的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时,选择第三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
可选地,还可以为终端设备的整个切换过程规定一个最大市场,例如使用定时器T304来表示小区切换的时长。终端设备在向首个目标小区切换时,可以启动定时器T304,如果定时器T304超时,则可以停止随机接入尝试。如果已经遍历完所有的候选目标小区且定时器T304仍未超时时,则终端设备可以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成功接入一个目标小区或者定时器T304超时。
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可以是通过向第一目标小区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来实现。该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也可以是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是终端设备在与第一目标小区获得同步后,通过获取第一目标小区的MIB信息来获得。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是网络设备在给终端设备配置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时,配置给终端设备的。
终端设备发送前导码的功率可以是网络设备预配置的。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切换命令中配置前导码的发送功率,终端设备可以采用预配置的功率来发送前导码。
如果第一目标小区为终端设备首次进行切换的小区,则终端设备在第一次向第一目标小区发送前导码时,可以采用预配置的功率来发送前导码。在第一次随机接入失败后,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第二次随机接入尝试,第二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功率是第一次发送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之后得到的功率。
功率攀升的步长可以是协议中规定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不同小区的功率攀升步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果第一目标小区随机接入失败,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可以包括向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可以包括向第二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前导码的功率可以是根据发送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将发送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设为第一功率。例如,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前导码的功率可以等于第一功率。又例如,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前导码的功率可以为第一功率的倍数。再例如,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前导码的功率可以是第一功率再经过功率攀升之后的功率。
举例说明,如果终端设备在向第一目标小区进行3次随机接入尝试后,再转移到向第二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第一次发送前导码的功率可以是预配置的,设为P1。在第一次随机接入失败后,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第二次随机接入尝试,第二次发送前导码的功率是P1经过功率攀升后得到的功率,设为P2。在第二次随机接入失败后,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第三次随机接入尝试,第三次发送前导码的功率是P2经过功率攀升之后得到的功率,设为P3。如果第三次随机接入还是失败,则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在第一次向第二目标小区发送前导码时,其前导码的发送功率可以是第三次向第一目标小区发送前导码的功率,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P3大小的功率向第二目标小区发送前导码。
终端设备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可以是在检测到第二目标小区的优先级高于第一目标小区的优先级的情况下发送的,也可以是向第一目标小区进行的随机接入达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的情况下发送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710-S720。图7所示的方法中的相关技术方案也能采用图6所述方法中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重复。
S710、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S720、如果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进行的随机接入达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时,则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第二目标小区为用于切换的小区。
其中,第一目标小区和第二目标小区可以是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目标小区中随机选择的目标小区,也可以是基于上文描述的属性信息选择的目标小区。
以优先级为例,第一目标小区为至少一个目标小区中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小区,在向第一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达到第一目标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时,转移到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第二目标小区为候选目标小区集合中除第一目标小区之外的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小区。
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和第二目标小区发起的随机接入均是在小区切换的过程中的随机接入,换句话说,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和第二目标小区发起的随机接入均是在切换过程中使用的定时器超时前进行的随机接入。该定时器例如可以是定时器T304。
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终端设备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第二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例如,发送第二前导码的功率可以等于发送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又例如,发送第二前导码的功率可以等于发送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的倍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终端设备一直向同一个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导致随机接入成功率降低的问题。例如,如果第一目标小区的负荷过重,则第一目标小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该第一目标小区。如果终端设备继续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则结果是一直不能成功接入。但是如果终端设备转移到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则能够提高随机接入的成功率,使终端设备尽快切换到目标小区,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810-S820。图8所示的方法中的相关技术方案也能采用图6和图7所述方法中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重复。
S810、终端设备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S820、在第一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失败后,终端设备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其中,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第二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的功率确定的。
可选地,发送第二前导码的功率等于发送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
采用发送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作为发送第二前导码的功率,能够提高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使得终端设备尽快完成小区切换,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设备向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可以指,终端设备向目标小区所属的基站发起随机接入。
上文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下面结合图9-图15,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各方法实施例。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900的示意性框图。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指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900包括处理单元910和通信单元920。
处理单元910,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
通信单元920,用于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可选地,所述接纳能力包括接纳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能力和/或接纳服务质量QoS流的能力。
可选地,所述接纳能力是通过接纳PDU会话的数目和/或接纳QoS流数目表征的。
可选地,所述可用资源包括可用频域资源和/或可用随机接入资源。
可选地,所述可用频域资源包括可用的带宽部分BWP资源和/或可用的聚合载波资源。所述可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可用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
可选地,所述专用RACH资源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或同步信号块SSB的专用RACH资源。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920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接纳能力和可用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优先级最高的小区。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为多个优先级最高的候选目标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10还用于生成随机数;根据生成的所述随机数,以及至少一个随机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所述第一目标小区。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10用于按照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的预设判断顺序,通过依次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选择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其中,依次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从前一个属性信息选择出的多个候选目标小区中,按照当前的属性信息对所述多个候选目标小区进行选择。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920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第二目标小区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优先级,则在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当前随机接入失败后,向所述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小区为多个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候选目标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小区。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920用于如果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且仍未成功接入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则向第三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小区为多个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候选目标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小区。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10用于如果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且仍未成功接入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则选择第三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92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
可选地,所述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三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三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可选地,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等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为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小区。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9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1000的示意性框图。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指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1000包括通信单元1010。
通信单元1010,用于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通信单元1010,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的随机接入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时,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目标小区为用于切换的小区。
可选地,所述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二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可选地,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等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10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1100的示意性框图。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指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1100包括通信单元1110。
通信单元1110,用于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通信单元1110,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失败后,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二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可选地,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等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11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1200的示意性框图。图12所示的网络设备可以指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源基站。该网络设备1200包括通信单元1210。
通信单元121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小区切换。
可选地,所述接纳能力包括接纳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能力和/或接纳服务质量QoS流的能力。
可选地,所述接纳能力是通过接纳PDU会话的数目和/或接纳QoS流数目表征的。
可选地,所述可用资源包括可用频域资源和/或可用随机接入资源。
可选地,所述可用频域资源包括可用的带宽部分BWP资源和/或可用的聚合载波资源。
可选地,所述可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可用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
可选地,所述专用RACH资源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或同步信号块SSB的专用RACH资源。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1210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每个候选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1210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的预设判断顺序,所述预设判断顺序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目标小区。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为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小区。
应理解,该网络设备12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1300示意性结构图。图13所示的通信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10,处理器13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3所示,通信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320。其中,处理器1310可以从存储器13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3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3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310中。
可选地,如图13所示,通信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330,处理器13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13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13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13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13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13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13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13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4所示的芯片1400包括处理器1410,处理器14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4所示,芯片1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20。其中,处理器1414可以从存储器14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4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4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410中。
可选地,该芯片14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430。其中,处理器14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4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14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440。其中,处理器14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4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5所示,该通信系统1500包括网络设备1510和终端设备1520。
其中,该网络设备151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小区切换。
其中,该终端设备1520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权重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5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1510的组成可以如图12中的网络设备1200所示,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15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终端设备1520的组成可以如图9、图10、图11中的终端设备所示,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A相应(对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0)

1.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权重信息,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为区间值,且所述权重信息的实现算法对于所述终端设备是隐藏的;
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一个随机数,
所述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包括:
根据生成的所述随机数,基于至少一个随机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权重信息的区间值将所生成的随机数包括在内的候选目标小区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接纳能力,所述接纳能力包括接纳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能力和/或接纳服务质量QoS流的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能力是通过接纳PDU会话的数目和/或接纳QoS流数目表征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可用资源,所述可用资源包括可用频域资源和/或可用随机接入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频域资源包括可用的带宽部分BWP资源和/或可用的聚合载波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可用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RACH资源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或同步信号块SSB的专用RACH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所述权重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优先级信息,所述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还包括:
基于所述优先级信息,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优先级最高的小区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信号质量,所述基于所述优先级信息,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优先级最高的小区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包括:
基于所述优先级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多个优先级最高的候选目标小区,以及基于所述信号质量选择所述多个优先级最高的候选目标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接纳能力和可用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还包括:
按照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的预设判断顺序,通过依次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选择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其中,依次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从前一个属性信息选择出的多个候选目标小区中,按照当前的属性信息对所述多个候选目标小区进行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第二目标小区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优先级,则在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当前随机接入失败后,向所述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小区为多个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候选目标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小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且仍未成功接入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则向第三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三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三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等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为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小区。
20.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在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的随机接入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时,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目标小区为用于切换的小区,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一个随机数;
根据生成的所述随机数,基于至少一个随机数与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之一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其中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为区间值,所选择候选目标小区为其权重信息的区间值将所生成的随机数包括在内的候选目标小区,所述权重信息的实现算法对于所述终端设备是隐藏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二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等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
23.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在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失败后,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二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一个随机数;
根据生成的所述随机数,基于至少一个随机数与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之一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其中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为区间值,所选择候选目标小区为其权重信息的区间值将所生成的随机数包括在内的候选目标小区,所述权重信息的实现算法对于所述终端设备是隐藏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等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
25.一种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权重信息,所述权重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生成的一个随机数、基于至少一个随机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之一作为用于进行小区切换的目标小区,其中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为区间值,所选择候选目标小区为其权重信息的区间值将所生成的随机数包括在内的候选目标小区,所述权重信息的实现算法对于所述终端设备是隐藏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接纳能力,所述接纳能力包括接纳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能力和/或接纳服务质量QoS流的能力。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能力是通过接纳PDU会话的数目和/或接纳QoS流数目表征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可用资源,所述可用资源包括可用频域资源和/或可用随机接入资源。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频域资源包括可用的带宽部分BWP资源和/或可用的聚合载波资源。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可用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RACH资源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或同步信号块SSB的专用RACH资源。
32.根据权利要求25-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每个候选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
33.根据权利要求25-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的预设判断顺序,所述预设判断顺序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目标小区。
34.根据权利要求25-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为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小区。
3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选择第一目标小区,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权重信息,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为区间值,且所述权重信息的实现算法对于所述终端设备是隐藏的;
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一个随机数;根据生成的所述随机数,基于至少一个随机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权重信息的区间值将所生成的随机数包括在内的候选目标小区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接纳能力,所述接纳能力包括接纳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能力和/或接纳服务质量QoS流的能力。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能力是通过接纳PDU会话的数目和/或接纳QoS流数目表征的。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可用资源,所述可用资源包括可用频域资源和/或可用随机接入资源。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频域资源包括可用的带宽部分BWP资源和/或可用的聚合载波资源。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可用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RACH资源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或同步信号块SSB的专用RACH资源。
42.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所述权重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35-4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优先级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优先级信息,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优先级最高的小区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信号质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优先级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多个优先级最高的候选目标小区,以及基于所述信号质量选择所述多个优先级最高的候选目标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接纳能力和可用资源。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按照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的预设判断顺序,通过依次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选择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其中,依次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包括从前一个属性信息选择出的多个候选目标小区中,按照当前的属性信息对所述多个候选目标小区进行选择。
47.根据权利要求35-4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在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第二目标小区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优先级,则在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当前随机接入失败后,向所述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小区为多个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候选目标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小区。
49.根据权利要求35-4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如果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且仍未成功接入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则向第三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三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三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等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
53.根据权利要求35-4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为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小区。
5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进行的随机接入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时,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目标小区为用于切换的小区,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生成一个随机数;根据生成的所述随机数,基于至少一个随机数与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之一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其中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为区间值,所选择候选目标小区为其权重信息的区间值将所生成的随机数包括在内的候选目标小区,所述权重信息的实现算法对于所述终端设备是隐藏的。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二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等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
5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以进行小区切换;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失败后,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向第一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前导码,所述向第二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向所述第二目标小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前导码,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是根据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确定的,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生成一个随机数;根据生成的所述随机数,基于至少一个随机数与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之一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其中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为区间值,所选择候选目标小区为其权重信息的区间值将所生成的随机数包括在内的候选目标小区,所述权重信息的实现算法对于所述终端设备是隐藏的。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功率等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经过功率攀升后的功率。
5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权重信息,所述权重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生成的一个随机数、基于至少一个随机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之一作为用于进行小区切换的目标小区,其中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权重信息为区间值,所选择候选目标小区为其权重信息的区间值将所生成的随机数包括在内的候选目标小区,所述权重信息的实现算法对于所述终端设备是隐藏的。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接纳能力,所述接纳能力包括接纳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能力和/或接纳服务质量QoS流的能力。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能力是通过接纳PDU会话的数目和/或接纳QoS流数目表征的。
62.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可用资源,所述可用资源包括可用频域资源和/或可用随机接入资源。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频域资源包括可用的带宽部分BWP资源和/或可用的聚合载波资源。
6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可用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RACH资源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或同步信号块SSB的专用RACH资源。
66.根据权利要求59-6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每个候选目标小区所允许的最大接入次数和/或最大接入时长。
67.根据权利要求59-6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优先级信息、信号质量、可用资源和接纳能力,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的预设判断顺序,所述预设判断顺序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目标小区。
68.根据权利要求59-6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为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小区。
6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2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25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3.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2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6.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25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5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80062126.2A 2019-02-13 2019-02-13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2740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74986 WO2020164018A1 (zh) 2019-02-13 2019-02-13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0760A CN112740760A (zh) 2021-04-30
CN112740760B true CN112740760B (zh) 2023-05-09

Family

ID=72044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2126.2A Active CN112740760B (zh) 2019-02-13 2019-02-13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22112A1 (zh)
EP (1) EP3927020A4 (zh)
CN (1) CN112740760B (zh)
WO (1) WO20201640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7274B (zh) * 2020-09-21 2023-02-1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EP4238353A1 (en) * 2020-10-30 2023-09-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command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CN115412929A (zh) * 2021-05-10 2022-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s资源选择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296372A (zh) * 2021-05-21 2023-1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间的业务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16709439A (zh) * 2022-02-28 2023-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214658A1 (en) * 2022-05-04 2023-1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mobility during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wireless network
CN117177316A (zh) * 2022-05-26 2023-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202277A (zh) * 2022-05-30 2023-12-08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CN117676733A (zh) * 2022-08-29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1611A1 (ko) * 2012-07-31 2014-02-06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선택 또는 셀 재선택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3718604A (zh) * 2011-06-21 2014-04-09 诺基亚公司 提供优化的切换预备和执行操作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10432T1 (de) * 2005-07-08 2011-06-15 Huawei Tech Co Ltd Verfahren zum handover zwischen systemen
CN101355787B (zh) * 2007-07-24 2011-06-0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
CN102036326B (zh) * 2009-09-25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测量方法、切换时延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GB2481213B (en) * 2010-06-15 2012-10-03 Ip Access Ltd Network elemen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JP6397994B2 (ja) * 2015-04-10 2018-09-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CN107005907A (zh) * 2015-08-04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辅基站切换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8271275B (zh) * 2017-01-04 2021-02-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竞争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22332A (zh) * 2017-05-10 2022-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基站设备和通信系统
EP3639560B1 (en) * 2017-06-15 2024-05-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KR102352684B1 (ko) * 2017-11-16 2022-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8093448B (zh) * 2017-12-21 2020-08-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716666B2 (en) * 2018-10-16 2023-08-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high-speed movement scenario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8604A (zh) * 2011-06-21 2014-04-09 诺基亚公司 提供优化的切换预备和执行操作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14021611A1 (ko) * 2012-07-31 2014-02-06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선택 또는 셀 재선택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27020A4 (en) 2022-03-02
EP3927020A1 (en) 2021-12-22
CN112740760A (zh) 2021-04-30
WO2020164018A1 (zh) 2020-08-20
US20220022112A1 (en)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0760B (zh)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US1174381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CN112806063B (zh)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US957218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RU2619068C1 (ru) Связь между mac и phy для параллельных процедур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двойного подключения
US11284438B2 (en) Random access for multiple carrier configurations
KR20220006031A (ko)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기기
WO2020107416A1 (zh) 随机接入过程选择方法、装置、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US20210360503A1 (en)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2003047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ell handover
CN113498620B (zh)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CN113711680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1168627A1 (zh) 一种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2789895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CN113747532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641046B (zh)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6347651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I824726B (zh) 無線通信方法及用戶設備
US2022008692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WO2023108476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342465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