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9861A - 具有离散的横向突起的机织造纸织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离散的横向突起的机织造纸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9861A
CN112739861A CN201880097863.1A CN201880097863A CN112739861A CN 112739861 A CN112739861 A CN 112739861A CN 201880097863 A CN201880097863 A CN 201880097863A CN 112739861 A CN112739861 A CN 112739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ented
protrusions
woven
fabric
fila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78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E·柯林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Kimberly Clar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filed Critical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739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9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03D13/00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with weave pattern being non-standard or providing special effec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1/00Process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lengths of paper, or of cardboard, or of wet web for fibre board production, on paper-mak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5/00Dryer section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5/18Drying webs by hot ai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纵向(MD)轴线和横向(CD)轴线、机器接触表面和幅材接触表面的机织造纸织物。所述幅材接触表面包括多个MD取向的突起和CD取向的突起。通常,所述MD取向的突起由经纱长丝形成并且可以在所述造纸织物的一个尺寸上连续。所述CD取向的突起由纬纱长丝形成,并且是离散的。所述织物可以被机织成使得所述CD取向的突起横跨至少一个MD取向的突起,并且在其他情况下横跨两个或多个MD取向的突起。除了MD取向的突起和CD取向的突起之外,所述幅材接触表面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MD取向的突起之间的谷。所述谷通常是空气和水可渗透的,并有助于形成和构造使用所述织物制造的幅材。

Description

具有离散的横向突起的机织造纸织物
背景技术
在薄纸产品的制造中,特别是在吸收薄纸产品诸如卫生纸和面巾纸产品的制造中,持续需要改善薄纸的物理性质并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外观。通常已知的是,在形貌造纸织物上模制部分脱水的纤维素幅材将增强成品纸成品的物理性质,诸如片材蓬松性、拉伸性和柔软性以及美观性。这样的模制可以通过织物在空气穿透干燥过程(诸如美国专利号5,672,248中公开的过程)中或者在湿压薄纸制造过程(诸如美国专利号4,637,859中公开的过程)中进行。
示例性造纸织物公开在美国专利号6,998,024中,该专利教导了具有基本上连续的纵向脊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这些脊由组合在一起的多根经纱长丝构成。脊比单独的经纱高和宽。宽隆起脊的脊宽度为约0.3cm或更大,并且沿横向(CD)的脊的出现频率为约0.2个至3个每厘米。在所示的示例中,纬纱直径大于或小于经纱直径,但是仅利用一根纬纱直径。
其他机织造纸织物公开在美国专利号7,611,607中,该专利教导了具有由谷隔开的基本上连续的、不离散的纵向脊的织物,其中脊由组合在一起的多根经纱长丝形成并由两种或更多种直径的多根纬纱股线支撑。脊通常取向成平行于织物的纵向轴线,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脊相对于纵向轴线以约5度的角度取向。在那些脊相对于纵向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被机织以便在沿横向方向的运动方面规则地反向,从而形成波浪形外观,这可以提高所得薄纸产品的美观性。虽然脊可以相对于纵向轴线成一定角度,但是取向程度是有限的。此外,脊不能被机织成具有沿其长度基本连续的高度。
因此,现有技术的机织造纸织物通常局限于基本上沿纵向取向的形貌,并且具有很小程度的变化性。纵向取向的形貌主要在织物制造中以及在可能产生的美学外观上的局限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纵向取向的形貌通常依赖于经纱长丝以形成纵向取向的脊,所述纵向取向的脊与相邻谷中的经纱长丝相比具有较少的互换部,从而导致经纱张力的差异。张力差异通常导致织物的脊中的经纱变得松弛并停止机织。一旦经纱停止机织到织物中,它们就会变得如此松弛,使得它们有被织机的片梭破坏的危险。因此,在本领域中仍然需要一种新的机织结构来解决当前用于机织造纸机织物的机织结构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现在已经发现了用于制造机织造纸织物的新的机织结构,其允许织物的幅材接触表面以三维形貌被机织,该三维形貌包括在纵向(MD)和横向(CD)两者上取向的突起。MD取向的突起可以由两根或更多根相邻的经纱长丝织成,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相对于织物的纵向轴线以一定角度取向。MD取向的突起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优选地,CD突起是离散的,并且可以由机织在形成MD取向的突起的经纱长丝上方或下方的纬纱长丝形成。
MD取向的元件在沿着其长度上的某些点处与CD取向的突起相交,其上表面可以与MD取向的元件的最上表面共面,或者可以位于MD取向的元件的最上表面的上方或下方。通常,CD取向的突起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且不延伸穿过织物的任何一个尺寸。这样,由以浮纱长度5至20机织在对应的经纱上方的纬纱长丝的一部分形成的CD取向的突起通常是离散的并且具有约1.0mm至约10mm的长度,诸如约2.0mm至约8.0mm,更优选地约3.0mm至约5.0mm。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的机织造纸织物,该织物包括:多根纵向(MD)取向的经纱长丝和多根横向(CD)取向的纬纱长丝,纬纱长丝与经纱长丝交织以提供机器接触织物侧和相对的幅材接触织物侧,该幅材接触织物侧具有多个MD取向的突起和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所述多个MD取向的突起由两根或更多根机织在它们对应的纬纱长丝上方的经纱长丝形成,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彼此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限定谷,所述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由围绕对应的经纱长丝机织的至少一根纬纱长丝形成。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的机织造纸织物,该织物包括:多根纵向(MD)取向的经纱长丝和多根横向(CD)取向的纬纱长丝,纬纱长丝与经纱长丝交织以提供机器接触织物侧和相对的幅材接触织物侧,该幅材接触织物侧具有由两根或更多根经纱长丝形成的多个MD取向的突起和由至少一根设置于其上的纬纱长丝形成的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多个MD取向的突起彼此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限定多个谷。在某些情况下,CD取向的突起具有位于第一上表面平面中的上表面,而MD取向的突起具有位于第二上表面平面中的上表面,其中第一上表面平面在第二上表面平面上方。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织图案,该机织图案产生了具有设置在其幅材接触表面上的多个基本上CD取向的突起的机织造纸织物。在某些情况下,CD取向的突起是离散的并且以规则的重复图案机织。CD取向的突起的长度可以变化(沿CD取向的突起的长轴测量),但是通常大于约0.5mm,更优选大于约1.0mm,诸如约0.5mm至约10mm,更优选约1.0mm至约5.0mm,更优选约2.0mm至约4.0mm。CD取向的突起可以包括机织在对应的经纱长丝上方的单根纬纱长丝,或者可以包括机织在一起以形成具有更大高度的CD取向的突起的两根或更多根纬纱长丝。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的机织造纸织物,该织物包括:多根纵向(MD)取向的经纱长丝和多个横向(CD)取向的纬纱长丝,纬纱长丝与经纱长丝交织以提供机器接触织物侧和相对的幅材接触织物侧,该幅材接触织物侧具有间隔开的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第二MD取向的突起以及在MD上彼此间隔开并且与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第二MD取向的突起相交的第一CD取向的突起和第二CD取向的突起,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第二MD取向的突起以及第一CD取向的突起和第二CD取向的突起之间限定离散的平行四边形的谷。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的机织造纸织物,该织物包括:多个纵向(MD)取向的经纱长丝和多个横向(CD)取向的纬纱长丝,纬纱长丝与经纱长丝交织以提供机器接触织物侧和相对的幅材接触织物侧,该幅材接触织物侧具有由两根或更多根相邻的经纱长丝机织的MD取向的突起以及CD取向的突起,所述CD取向的突起包括机织在形成MD取向的突起的两根或更多根相邻的经纱上的至少一根纬纱长丝,所述至少一根纬纱长丝具有位于第一织物上表面平面中的的上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三维织物接触表面的机织造纸织物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处于缝合构型的图1的机织造纸织物;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三维织物接触表面的机织造纸织物的俯视图;
图4A示出了可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机织造纸织物的机织图案;
图4B是根据图4A的机织图案机织的织物的轮廓测定法扫描;
图4C是图4B的轮廓测定法扫描的沿线4C-4C的横截面;
图5A示出了可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机织造纸织物的另一种机织图案;
图5B是根据图5A的机织图案机织的织物的轮廓测定法扫描;
图6A示出了可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机织造纸织物的另一种机织图案;并且
图6B是根据图6A的机织图案机织的织物的轮廓测定法扫描。
定义
如本文所用,术语“薄纸产品”是指由薄纸幅材制成的产品并且包括卫生纸、面巾纸、擦手纸、工业用纸、餐饮服务用纸、餐巾纸、医用衬垫、医用罩衣和其他类似产品。薄纸产品可包括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层片。
如本文所用,术语“薄纸幅材”和“薄纸片材”是指适用于形成薄纸产品的纤维片材料。
如本文所用,术语“造纸织物”是指用于通过湿法成网工艺或气流成网工艺来制造纤维素幅材诸如薄纸片材的任何机织织物。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具体造纸织物包括:成形织物;将湿幅材从一个造纸步骤传送到另一个造纸步骤的转移织物,诸如美国专利号5,672,248中所述;作为模制、成形或压印织物,其中幅材通过压力辅助适形于结构并被传送到另一个工艺步骤,诸如美国专利号6,287,426中所述;作为美国专利号8,394,236中所述的起皱织物;作为如美国专利号4,849,054中所述的压花织物;作为美国专利号7,476,293中所述的在辊隙中与湿幅材相邻的结构化织物;或作为如美国专利号5,429,686、6,808,599和6,039,838中所述的空气穿透干燥织物。本发明的织物也适合用作模制或气流成网成形织物,用于制造非织造、非纤维素纤网诸如婴儿擦拭物。
本文使用的织物术语遵循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命名约定。例如,如本文所用,术语“经纱”通常是指纵向的长丝,而术语“纬纱”通常是指横向的长丝,但是已经知道织物可以以一种取向制造并且可以在造纸机上以不同的取向运转。
如本文所用,术语“直接相邻”在涉及一根长丝与另一根长丝的关系时是指在参考长丝之间不设置其他长丝。例如,如果说形成突起的一部分的两根经纱长丝彼此直接相邻,则在形成两个突起的经纱长丝之间不设置其他经纱长丝。
如本文所用,术语“突起”通常是指由覆盖多个纬纱长丝的一根或多根经纱长丝形成的三维元件。突起在本文中可替代地称为三维元件或简称为元件。
如本文所用,术语“突起形成部分”是指形成突起的一部分的机织的经纱长丝或纬纱长丝。在某些情况下,突起形成部分可以包括多个相邻经纱/纬丝长丝互换部,它们被机织成使得经纱长丝被机织在它们各自的纬纱长丝上方。突起形成部分可以基本上沿纵向延伸,并且沿纵向在至少五根纬纱长丝上方延伸,或者在至少七根纬纱长丝上方延伸,或者在至少十根纬纱长丝上方延伸。
如本文所用,术语“谷”通常是指位于相邻的突起之间的造纸织物的幅材接触表面的一部分。
如本文所用,“谷底”由最低可见纱的顶部限定,当模制为纹理化的织物时,薄纸幅材可以接触该最低可见纱的顶部。谷底可以由经纱结、纬纱结或两者共同限定。“谷底平面”是与构成谷底的要素的顶部相交的z方向平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谷深”通常是指给定谷的z方向深度,并且是C2(95%高度)与C1(5%高度)值之间的差,单位为毫米(mm),如通过轮廓测定法测量的以及在下面的“测试方法”部分中描述的。在某些情况下,谷底深度可称为S90。为了确定谷深,如本文所述生成织物的轮廓扫描图,从其生成测量出的高度的直方图,并且计算S90值(95%高度(C2)减去5%高度(C1),以单位mm表示)。通常,本发明的织物具有相对较深的谷,诸如谷深大于约0.30mm,更优选地大于约0.35mm,还更优选地大于约0.40mm,诸如约0.30mm至约1.0mm。
如本文所用,术语“谷宽度”通常是指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织物上的谷的宽度,并且是具有毫米(mm)单位的Psm值,如通过轮廓测定法测量的以及在下面的“测试方法”部分中描述的。通常,谷宽度是沿着垂直于织物的纵向轴线绘制的线测量的,该线与至少两个相邻的MD取向的突起相交。给定织物的谷宽度可以根据机织图案而变化,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谷宽度可以大于约1.0mm,更优选地大于约1.5mm,并且还更优选地大于约2.0mm,诸如约2.0mm至约5.0mm。
如本文所用,术语“元件角”通常是指突起相对于织物的MD轴线的取向。元件角通常通过轮廓测定法测量,并在下面的“测试方法”部分中进行描述。在某些情况下,本发明的MD突起可以具有0度至约±20度的元件角。在某些情况下,MD突起具有大于0度的元件角,诸如大于约0.5度,更优选地大于约2.0度,还更优选地大于约4.0度,诸如约0.5度至约20度。
如本文所用,术语“壁角”通常是指在给定的谷底与相邻的纵向(MD)取向的突起之间形成的角度,并且是具有度(°)单位的Pdq值,如通过轮廓测定法测量的以及在下面的“测试方法”部分中描述的。通常,壁角是沿着垂直于织物的纵向轴线绘制的线测量的,该线与至少两个相邻的MD取向的突起相交。本发明的织物可以具有壁角相对陡峭的MD取向的突起,诸如壁角大于约20度,更优选地大于约22度,还更优选地大于约24度,诸如约20度至约45度,更优选地约22度至约40度。
如本文所用,术语“离散的”在涉及根据本发明的造纸织物的元件诸如CD取向的突起时是指该元件在视觉上与其他元件不连接,并且在造纸织物表面的任何尺寸上都不连续地延伸。
如本文所用,术语“离散的突起”是指设置在造纸织物上的独立的、未连接的三维元件,其在织物的任何尺寸上都不连续地延伸。尽管由单根连续的长丝形成,但是突起可以是离散的。例如,可以机织单根连续的纬纱长丝,使得其形成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其中每个突起具有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其中突起的端部在间隔开的经纱长丝处终止。
如本文所用,术语“连续的”在涉及根据本发明的造纸织物的三维元件诸如突起或图案时是指该元件在整个造纸织物表面的一个尺寸上延伸。在涉及突起时,该术语是指包括在整个织造织物的一个尺寸上无中断地延伸的两根或更多根经纱长丝的突起。
如本文所用,术语“无中断的”通常是指具有上表面平面的突起,该上表面平面无中断地延伸并且在突起的长度上保持在谷底平面上方。突起内的上表面平面沿其长度的起伏,诸如由经纱长丝扭曲或形成突起的经纱长丝彼此折叠而产生的起伏,不被认为是中断。
如本文所用,术语“线元件”是指呈线形状的造纸织物的三维元件,诸如突起,其可以是连续的、离散的、间断的和/或相对于其存在的织物是部分线。线元件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诸如笔直的、弯曲的、扭结的、卷曲的、曲线的、蛇形的、正弦的以及它们的混合。在一个示例中,线元件可以包括多个离散的元件,这些离散的元件一起取向以形成视觉上连续的线元件。
如本文所用,术语“图案”是指任何非随机重复的设计、图形或图案。通常,本发明的织物可以包括包含多个线元件的装饰图案,然而,线元件不必形成可辨认的形状,并且线元件的重复设计被认为构成装饰图案。
如本文所用,术语“斜纹图案”通常是指具有非零元件角的连续的、平行的、间隔开的MD取向的突起的图案。以斜纹图案,由两根或更多根直接相邻的经纱长丝机织成MD取向的突起,该经纱长丝具有成对的部分,该部分的浮纱长度为2至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现已惊奇地发现,某些设置有图案的机织造纸织物,特别是机织转移和空气穿透干燥(TAD)织物,可用于生产薄纸幅材和具有高膨松度和视觉上美观的产品,而不会影响操作效率。本发明的造纸织物通常针对机织织物,但是可以适合作为基础织物,在其上添加附加的材料以增强薄纸的物理性质或美观性。例如,本发明的机织织物可用于制造具有被硬化的光敏树脂框架包围的多孔机织基体的造纸织物。在其他情况下,本发明的机织织物可用于制造具有多孔机织基体的造纸织物,该造纸织物具有通过印刷、挤出或众所周知的增材制造工艺设置在其上的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的织物可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纤维结构,特别是湿法成网的纤维结构,更特别是湿法成网的薄纸产品,诸如卫生纸、面巾纸、纸巾、工业擦拭物、餐饮擦拭物、餐巾纸和其他类似产品。此外,本发明的织物非常适合用于各种薄纸制造工艺中。例如,该织物可以在不起绉或起绉的应用中用作TAD织物,以产生美学上可接受的图案和良好、蓬松的薄纸产品属性。替代地,该织物可以在湿压造纸工艺中用作压印织物。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织造纸织物,该机织造纸织物具有纵向(MD)轴线和横向(CD)轴线、机器接触表面和幅材接触表面,其中幅材接触表面被纹理化并且包括在织物的MD上取向的第一多个突起和在织物的CD上取向的第二多个突起。在某些情况下,MD取向的突起是连续的并且具有非零的元件角,并且CD取向的突起是离散的并且与连续的MD取向的突起相交。
织物通常由交织的纬纱长丝和经纱长丝形成,其中MD取向的突起由机织在它们对应的纬纱长丝上方的多根经纱长丝形成,并且CD取向的突起由一根或多根纬纱长丝形成,其可以机织在它们对应的经纱长丝上方。根据造纸织物的预期用途,纬纱计数可以为每英寸约10至约80根,更优选为每英寸约20至约60根,还更优选为每英寸约25至约40根。
由机织的经纱长丝形成的MD取向的突起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MD取向的突起是连续的,并且具有约0.2mm至约2.5mm,诸如约0.5mm至约2.0mm的宽度,并且MD取向的突起在织物的横向上的出现频率为每厘米约0.5个至约8个,诸如每厘米约3.2个至约7.9个,诸如每厘米约4.2个至约5.3个。
MD取向的突起还具有高度,通常以形成突起的经纱长丝的最上表面与谷底平面之间的z方向长度来测量。在某些情况下,高度的范围可以是形成突起的经纱股线的直径的约250%至约350%,诸如经纱股线直径的约260%至约300%。在其他情况下,在使用多个直径的经纱股线机织突起的情况下,该高度可以是加权平均纬纱直径的约105%至约125%。可用于机织MD突起的经纱长丝可以具有约0.2mm至约0.7mm,诸如约0.3mm至约0.5mm的直径。
尽管在某些实施方案中,MD取向的突起可以与织物的MD轴对准,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MD取向的突起可以具有非零的元件角。例如,经纱长丝可以被机织以形成突起,所述突起形成以连续方式延伸穿过织物的斜纹图案。斜纹图案由具有主轴的平行突起形成,该主轴虽然通常在MD上取向,但稍微偏斜以提供非零的元件角,诸如约0.5度至约20度的元件角。在相邻的突起之间是谷,所述谷像界定它们的突起一样也可以是连续的,相对于纵向轴线成一定角度。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形成斜纹图案的突起是线性的并且提供具有线性侧壁的谷。
在以斜纹图案机织MD突起的那些实施方案中,形成MD突起的相邻的经纱长丝被机织成使得它们在纵向上彼此横向偏移。以这种方式,第一经纱长丝的远端和直接相邻的经纱长丝的近端重叠到一定程度以形成成对部分。该成对部分可以具有二至十,并且更优选地三至八的浮纱长度。以这种成对的、偏移的方式机织经纱长丝,可以使一根浮经的端部在下一根纵向取向的浮经下方打褶。因此,机织图案产生MD取向的突起,所述MD取向的突起包括具有一定对称度的经纱堆叠,其中经纱以均匀的间隔引入和终止。
斜纹机织MD突起可以在其对应的纬纱长丝上方包括两根、三根、四根或更多根经纱长丝。经纱长丝可以在纵向上在至少四根纬纱长丝上延伸,或者在至少七根纬纱长丝上延伸,或者在至少十根纬纱长丝上延伸。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经纱可以延伸四根至五十根纬纱长丝,诸如六根至四十根纬纱长丝。当提到形成给定元件的经纱长丝所横跨的浮纬的数量时,将使用术语“浮纱长度”。例如,形成突起的基本上沿纵向在五根纬纱长丝上方延伸的经纱长丝被称为具有五的浮纱长度。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MD取向的突起以连续的斜纹图案布置,从织物的第一侧向边缘延伸到第二侧向边缘,其中相邻的突起通常彼此平行。相邻的突起之间是谷。突起通常限定一对间隔开的、平行的谷侧壁,并且因此谷可以相对于纵向轴线成一定角度取向。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MD取向的突起可以是基本上连续的,并且由两根或更多根组合在一起的经纱长丝机织而成,并且由两个或更多个直径的多根纬纱股线支撑,诸如美国专利号7,611,607中描述的机织织物,该专利的内容在此以与本公开一致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以这种方式机织的MD突起可以相对于织物的真实纵向以0至约±15度的角度取向,即,元件角可以在0度至约±15度的范围内。因此,在某些情况下,MD取向的突起可以平行于织物的MD轴(具有0的元件角)对准。在其他情况下,MD取向的突起可以具有0度至约±15度,诸如0度至约±10度,诸如0度至约±5度的元件角。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MD取向的突起可以是基本连续的并且具有片段,所述片段具有可变的元件角。突起可以由组合在一起的多根经纱股线形成,并由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直径的多根纬纱股线支撑,其中经纱股线基本上沿纵向取向,并且其中每个单独的经纱股线都参与突起和布置在其中的谷之间。在某些情况下,元件角可以以规则的方式变化以产生具有波浪形外观的突起。
在高度、宽度、长度或元件角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方面,MD取向的突起可被构造成基本相同。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基本上所有的MD取向的突起都具有基本上类似的高度、宽度和元件角的特征。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MD取向的突起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突起的高度、宽度或长度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从一个MD取向的突起改变为另一个MD取向的突起。
织物还包括多个第二突起,其可以包括平行于织物的CD轴对准的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多个第二突起可以平行于织物的CD轴对准,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机织图案可以容易地形成以相对于织物的CD轴成微小角度取向的突起。因此,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织造纸织物,其包括相对于织物的CD轴以约0度至约5度的角度取向的多个CD取向的突起。
CD取向的突起通常由纬纱长丝织造,其一部分在其对应的经纱长丝上织造。在某些情况下,CD取向的突起可以具有3至20,诸如5至15的浮纱长度。CD取向的突起可以被机织成使得它们被机织在形成MD突起的经纱长丝上方,或者它们可以被机织成使得它们被机织在形成MD突起的经纱长丝下方。
CD取向的突起可以由机织在其对应的经纱长丝上方的一根、两根或三根纬纱长丝机织而成。织物可以被机织成使得CD取向的突起是离散的并且以规则的重复图案出现。例如,CD取向的突起可以以交错的图案布置,在MD上通过至少一根纬纱长丝彼此间隔开。不管CD突起的图案如何,突起通常横跨至少一个MD取向的突起,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横跨两个或更多个相邻的MD取向的突起。
在那些CD突起横跨不止一个MD取向的突起的实施方案中,CD突起可以在纵向上彼此间隔开,使得MD突起和CD突起之间形成离散的谷。这样,间隔开的CD突起可以形成谷端壁,并且间隔开的MD突起可以形成谷侧壁。
现在参考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造纸织物10的一个实施方案。织物10具有两个主要尺寸—纵向(MD),其为在织物10的平面内平行于在制造期间薄纸幅材的主要行进方向的方向;和横向(CD),其大致上正交于纵向。造纸织物10通常包括多根可以机织在一起的长丝。造纸织物可包括第一纵向端13和第二纵向端15,该第一纵向端和第二纵向端可通过接缝50连接,如图2所示,以形成环形带。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长丝可以包括多根经纱长丝14和多根纬纱长丝16,它们可以被机织在一起以形成机织造纸织物10的机器接触表面18和幅材接触表面20。
幅材接触表面可以与机器接触表面相对。典型的造纸操作中使用的机械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可以包括例如真空拾取靴、辊和干燥筒。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造纸织物包括空气穿透干燥织物,该空气穿透干燥织物用于在薄纸制造工艺期间将初期薄纸幅材跨干燥筒运输。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机织造纸织物可包括用于将初期薄纸幅材从成形网运输至空气穿透干燥织物的转移织物。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幅材接触表面支撑初期薄纸幅材,而相对的表面(即机器接触表面)接触周围的机器。
继续参考图1,织物10的幅材接触表面20包括多个第一突起22和第二突起38。第一突起22基本沿纵向(MD)取向,并且在本文中可以称为MD取向的突起。第二突起38基本上沿横向(CD)取向,并且在本文中可以称为基本上CD取向的突起。突起22、38通常设置在幅材接触表面20上,以在制造过程中与湿纤维幅材配合并使其结构化。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幅材接触表面20包括分布在整个织物10的幅材接触表面20上的多个间隔开的三维MD取向的突起22,它们一起构成了幅材接触表面的至少约15%,诸如幅材接触表面的约15%至约35%,更优选约18%至约30%,还更优选约20%至约25%。
MD取向的突起22可以大体上以连续的方式沿着主轴线25在第一方向上跨织物10的一个尺寸延伸。这样,突起22可以从织物10的第一侧向边缘17延伸到第二侧向边缘19。在此类实施方案中,突起的长度取决于织物10的长度和突起相对于纵向(MD)的角度。例如,突起22可以以平行的方式布置并且沿着主轴线25相对于纵向轴线27以角度(α)延伸。这样,突起22通常具有长方向轴线,即与CD轴线27相交以形成元件角(α)的主轴线25,该元件角可以大于约0.5度,诸如约2.0度至约15.0度,诸如约5.0度至约10.0度。虽然图1中示出的MD取向的突起22以平行的方式布置并且具有相同的元件角(α),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元件角可以在MD取向的突起之间变化,并且在其他实施方案中,MD取向的突起可以彼此相交。
继续参考图1,幅材接触表面20可以包括多个谷24,其通常由相邻的MD取向的突起22界定,并且与织物10的上表面平面共同延伸。参照谷24a,谷是离散的并且在四个侧面上由突起22a、22b和38a、38b界定。这样,谷24a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其端壁由一对间隔开的CD取向的突起38a、38b形成,并且侧壁由一对间隔开的MD取向的突起22a、22b形成。谷24通常是液体可渗透的,并且当干燥空气穿过造纸织物10上的薄纸胚体或者通过织物10施加真空时,通过施加流体差压,通过蒸发机制,或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从纤维素薄纸幅材除去水。不受任何特定理论的束缚,据信突起和谷的布置允许初期幅材的模制,从而使得纤维沿z方向偏转并在所得薄纸幅材上产生厚度和图案。
现在参考图图3,MD取向的突起22中的每个由两根经纱长丝14a、14b形成。突起22大体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沿着第一主轴线25以连续的方式延伸,该第一主轴线相对于MD轴线27以角度(α)定位。一对大体上CD取向的突起38a、38b各自由机织在对应的经纱长丝14上方的单根纬纱长丝16形成,并跨越一对间隔开的MD取向的突起22a、22b。一对大体上CD取向的突起38a、38b在织物10的MD上彼此间隔开,并形成谷24的端壁。谷24的侧壁由一对间隔开的MD取向的突起22a、22b形成。
形成MD取向的突起22的一对紧密机织的经纱长丝14a、14b的长度可以变化,但是根据纬纱长丝16的尺寸和间距,通常增加到多于约5根至约50根,诸如约10根至约30根纬纱长丝16。形成给定突起22的一对经纱长丝14a、14b在一定程度上彼此重叠,从而允许一根浮经14a的端部在下一根纵向取向的浮经14b下方打褶。这样,突起22由以均匀方式彼此堆叠在顶部的一对经纱14a、14b形成。当经纱14a、14b在彼此下方打褶时,它们使突起22具有一定高度,并形成具有扭曲的绳索外观的斜纹图案。
在某些情况下,形成MD取向的突起22的经纱长丝14具有限定第一织物表面平面的上表面,并且形成基本上CD取向的突起38的纬纱长丝16具有限定第二织物表面平面的上表面。类似地,形成谷24的交织的经纱长丝14和纬纱长丝16具有限定谷底平面的上表面,该谷底平面通常位于第一和第二织物平面的下方。
MD突起的形状,诸如高度、宽度和横截面形状,可以根据组成突起的经纱长丝的尺寸、形状和数量而变化。例如,如图3所示,一对经纱长丝14a、14b捆束在一起以形成突起22a,该突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形状。此外,经纱长丝14a、14b的上表面在z方向上位于谷底平面上方的上表面平面中,从而使突起22a具有高度。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经纱长丝并通过形成给定突起的经纱数量来改变突起的高度。
Md突起高度可以在约0.1mm至约5.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约0.2mm至约3.0mm的范围内,或者甚至更优选地在约0.5mm至约1.5mm的范围内。当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想高度可以在该优选范围之外。此外,尽管突起的高度在本文中通常被示出为在突起之间是基本均匀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突起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
MD突起宽度也可以根据织物的结构及其预期用途而变化。例如,突起的宽度可能受到用于形成突起的经纱长丝的数量以及用于给定浮经的长丝的直径的影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突起可以包含2根至8根,诸如4根至6根经纱长丝。在其他情况下,经纱长丝可以具有约0.2mm至约0.7mm的直径,诸如约0.3mm至约0.5mm的直径,并且突起可以由2根至6根相邻的经纱长丝机织而成。
通常在给定位置垂直于突起的主要尺寸测量突起的宽度。在突起具有大致正方形或矩形横截面的情况下,宽度一般以形成突起的两个平坦侧壁之间的距离来测量。在突起不具有平坦侧壁的情况下,宽度在为突起的构型提供最大宽度的点处进行测量。例如,可以沿着突起的基部测量不具有两个平面侧壁的突起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MD突起可以具有正方形的横截面形状,其中宽度和高度基本上相等,并且在约0.5mm和3.5mm之间变化,更优选地在约0.5mm至约1.5mm之间变化,并且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约0.7mm至约1.0mm之间变化。然而,应当理解,因为突起是由具有大致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形状的机织长丝形成的,所以所得突起的横截面形状可能不是完全直线的,而是可以具有一些近似直线的其他横截面形状。
再次参考图3,CD突起38可以由单根纬纱长丝16形成,该纬纱长丝可以跨越一对相邻的MD突起22。在其他情况下,CD突起可以包括沿着其整个长度机织在其对应的经纱长丝上方的单根纬纱长丝,并且横跨至少一个MD取向的突起,并且沿着突起的长轴测量的长度为约0.5mm或更大,诸如约0.5mm至约6.0mm。在其他情况下,CD突起可由两根或更多根纬纱长丝形成,并且其长度(通常沿突起的长轴测量)可为约0.5mm或更大,诸如约0.5mm至约10.0mm,诸如约1.0mm至约8.0mm,诸如约2.0mm至约6.0mm。当然,可以设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CD突起的长度可以在优选范围之外,并且仍然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突起的间隔和布置可以根据所需的薄纸产品性质和外观而变化。如果单个突起太高或谷面积太小,则所得片材可能具有过多的针孔,并且抗压性、CD拉伸和CD拉伸能量吸收(TEA)不足,并且质量很差。此外,如果相邻的MD突起之间的跨度大大超过纤维长度,则拉伸强度可能降低。相反,如果相邻的MD突起之间的间距太小,薄纸将无法完全成型到织物中,从而对重要的片材性质(诸如片材厚度)和横向性质(诸如拉伸和拉伸能量吸收)产生负面影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幅材接触表面包括贯穿织物的一个尺寸连续延伸的多个MD取向的突起,并且多个MD突起中的每个彼此间隔开。因此,MD取向的突起可以在织物的整个横向上间隔开,或者可以相对于纵向对角地延伸并且具有约2度至约10度的元件角。此外,MD取向的突起可以全部具有相似的形状和尺寸。
幅材接触表面还包括多个基本上CD取向的突起,其中CD突起是离散的并且跨越至少一个MD取向的突起并且具有约0.5mm至约8.0mm的长度。
Md取向的突起通常在其间限定谷,其中谷的谷深大于约0.50mm,诸如约0.50mm至约2.00mm,诸如约0.50mm至约1.50mm。在某些情况下,谷可进一步被CD取向的突起界定,所述CD取向的突起可以跨越一对相邻的MD取向的突起并形成谷端壁。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谷通常是离散的,具有由间隔开的MD取向的突起限定的侧壁和由间隔开的CD取向的突起限定的端壁。离散的谷可以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并且可以包括织物的幅材接触表面的投影表面积的显著部分,诸如大于织物的幅材接触表面的投影表面积的50%,诸如约50%至75%。
附图中示出了几种示例性机织造纸织物。所示的织物被机织以便形成多个MD取向的突起和多个基本上CD取向的突起,它们一起在其间限定谷。所示的织物的谷深通常大于约0.30mm,更优选地大于约0.35mm,还更优选地大于约0.40mm,诸如约0.30mm至约1.0mm。机织织物使得谷侧壁相对陡峭,并且提供壁角大于约20度,更优选地大于约22度,还更优选地大于约24度,诸如约20度至约45度,更优选地约22度至约40度的织物。下表总结了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各种造纸织物的尺寸。
表1
所示织物 谷深(mm) 壁角(°) 元件宽度(mm)
图5B 0.858 32.2 3.25
图6B 0.848 32.8 3.18
现在将描述示例性机织图案和制造机织造纸织物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造纸织物可以通过提供以机织图案机织的第一组长丝和第二组长丝来制造。第一组长丝可以用作织机中的经纱长丝,并且第二组长丝可以用作织机中的纬纱长丝。该方法可以另外包括沿侧向将纬纱纤丝与经纱长丝机织在一起,以提供机织造纸织物的幅材接触表面和机织造纸织物的机器接触表面,并且在机织造纸织物的幅材接触表面上提供多个MD取向的突起和多个基本上CD取向的突起。可以通过遵循机织图案来完成将纬纱长丝与经纱长丝机织在一起。
可以使用各种机织图案来引导纬纱长丝与经纱长丝的机织,并且提供在造纸织物上稳定的纵向取向的突起。在图4A中示出了一个示例性机织图案30。机织图案通常包括单个单位单元,其可以与其他单位单元组合以形成机织图案。单位单元可以在纵向和/或横向上根据需要重复任意多次,以在造纸织物中形成所需的图案。技术人员将能够设想布置图4A的单位单元的替代方式,以产生具有不同于图4A中所示图案的图案的造纸织物。
现在将详细描述图4A的机织图案,然而机织图案的原理可以适于形成大范围的单位单元,可以将所述单位单元组合以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织物。机织图案30可包括通常沿纵向(MD)对准的多根经纱长丝14和通常沿横向(CD)对准的多根纬纱长丝16。可以将机织图案构造在织机(未示出)上,使得所得的造纸织物的幅材接触表面将从纸面向外,并且造纸织物的机器接触表面将面向纸面。当然,可以设想,机织图案可以以相反的取向在织机上构造。包括竖直线段(或大写字母“I”)的机织图案30的特定经纱长丝14和特定纬纱长丝16的每次互换都表示在该互换处,经纱长丝16在顶部纬纱上方(并且在底部纬纱上方,如果存在的话)。例如,2号经纱长丝和第1根纬纱长丝的互换部包括图4A中的此类竖直线段,因此2号经纱长丝被机织在1号纬纱长丝上方。在一些情况下,为了清晰地理解本文提供的机织图案30的MD取向的突起22,具有竖直线段(或大写字母“I”)的将导致形成MD取向的突起22的经纱长丝14和纬纱长丝16的互换部也用交叉阴影线图案表示。
在其他情况下,经纱长丝14和纬纱长丝16的互换在对应的经纱长丝14上方与纬纱长丝16机织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CD取向的突起38。例如,将1号纬纱长丝机织在9-19号经纱长丝上方以形成CD取向的突起38,为了清晰地理解CD取向的突起,其存在以交叉阴影线图案表示。
继续参考图4A,MD取向的突起22通常由机织图案30的部分限定,其中机织了多个相邻的经纱/纬纱长丝互换部,使得经纱长丝14被机织在它们各自的纬纱长丝16上方。例外的是突起的那些部分,其中形成CD取向突起的纬纱长丝被机织在形成经纱长丝的突起上方。例如,形成CD取向的突起38a的纬纱长丝16a被机织在形成MD取向的突起22a的经纱14a、14b上方。
MD取向的突起可具有各种长度和/或宽度以提供各种形状,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MD取向的突起通常彼此间隔开,并且可以在织物的一个尺寸上连续地延伸。此外,MD取向的突起可以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使得没有两个MD取向的突起彼此相交。如图4A所示,机织图案30包括第一MD取向的突起22a,其形成线元件并且与第二类似形状的第二MD取向的突起22b间隔开。
在第一突起22a和第二突起22b之间形成谷24a。通常沿横向(CD)测量的谷的宽度可以是二根至十根,诸如四根至六根经纱宽。在图4A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谷24a在其最宽点处为三根经纱宽。谷可包括各种不同的机织图案,以稳定所得织物并增加突起的高度。例如,图4A的谷24a包括经纱/纬纱长丝互换部,其中经纱长丝14被机织在其各自的纬纱长丝16的上方和下方。
纵向(MD)取向的突起各自包括第一经纱长丝和第二经纱长丝,突起22a包括以成对方式布置的经纱14a、14b。该成对的经纱长丝14a、14b在机织图案30中是直接相邻的经纱(图示为经纱位置2和3号),并且包括突起形成部分25a、25b,其中经纱长丝14a、14b被机织在其各自的纬纱长丝上方。此外,每个突起形成部分25具有沿纵向(MD)间隔开的第一近端17和第一远端19。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观察机织图案30内的特定经纱长丝14b,浮纱近端17a可以是开始一系列相邻互换的特定纬纱长丝和特定经纱长丝的互换部,其中经纱长丝被机织在特定纬纱长丝上方。浮纱远端19a可以是结束一系列相邻互换的特定纬纱长丝和特定经纱长丝的互换部,其中经纱长丝被机织在特定纬纱长丝上方。换句话说,浮纬近端可以是从织物的幅材接触表面到机器接触表面机织纬纱长丝的位置,并且浮纬远端可以是从织物的机器接触表面到幅材接触表面机织纬纱长丝的位置。
如图4A进一步所示,机织图案30被构造成使得一对相邻的经纱长丝14沿着突起22的一部分彼此重叠。重叠部分36(由方框abcd勾勒出轮廓)在本文中被称为“成对的部分”,并且包括突起22的一部分,在该部分中,相邻的经纱长丝14b、14c被机织在对应的纬纱长丝上方。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虽然长度可以变化,但是成对的部分36具有九的浮纱长度(横跨纬纱位置12-20)。例如,成对的部分的浮纱长度可以为二或更大,更优选地为三或更大,并且还更优选地为四或更大,诸如二至二十,更优选地为二至十四,还更优选地为四至十。
MD取向的突起形成部分25,即机织在浮纬16上方以形成突起22的经纱长丝14的部分的长度可以变化。例如,形成突起的经纱长丝的浮纱长度可大于4,诸如4至50,更优选地5至30,还更优选地7至20。在图4A所示的机织图案30中,形成突起形成部分25a的纬纱14b的浮纱长度为十九(横跨纬纱位置2-20号)。
继续参考图4A的机织图案30,除了MD取向的突起22之外,机织图案还包括由机织在对应的经纱长丝14上方的单根纬纱长丝16形成的CD取向的突起38。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形成CD取向的突起38的纬纱长丝16以规则的重复图案机织,并产生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38。CD取向的突起38以交错的图案布置,在MD上通过一根纬纱长丝16彼此间隔开。CD取向的突起38具有11的浮纱长度,例如CD取向的突起38a包括机织在经纱长丝14位置11-21号上方的纬纱长丝位置21号。CD取向的突起38通常横跨两个相邻的MD取向的突起22,并形成设置在其间的谷24的端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机织CD取向的突起的前述图案是非限制性的,并且可以设想其他图案。
现在参考图5A,其示出了本发明的造纸织物的另一种机织图案30,MD取向的突起22由机织在它们对应的纬纱长丝16上方的经纱长丝14机织而成,并且通常与织物的MD轴对准。机织图案30产生MD取向的突起22,其在MD上是连续的,并且通常被布置成彼此平行并且彼此等距间隔开。MD取向的突起通常包括在其对应的纬纱长丝上方机织的多根相邻的经纱长丝。例如,关于MD取向的突起22a,四个紧邻的经纱长丝14a-14d形成突起。突起22a被机织成使得其最大宽度为四根经纱长丝并且最小宽度为一根纬纱长丝。
MD取向的突起22是连续的,不是离散的,并且由多根经纱长丝14组合在一起并由多根纬纱长丝16支撑而形成。最长的浮经在7根纬纱上方。当机织图案30时,可以利用两个不同的纬纱直径,两者都可以大于经纱直径,尽管这不是织物结构的要求。尽管MD取向的突起可以与MD轴对准,但在某些情况下,其取向可能根据某些因素(诸如拾取计数)而有所不同,并且所得的MD取向的突起可以相对于纵向沿小角度(至多约15度)对准。
突起22彼此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谷24。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谷24的宽度通常在两根至四根经纱宽度的范围内。谷侧壁通常由间隔开的、相邻的、MD取向的突起形成,并且端壁由CD取向的突起形成。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CD取向的突起38由机织在其对应的经纱长丝14上方并具有浮纱长度14的单根纬纱长丝16形成。这样,CD取向的突起38可以由机织在形成两个相邻的MD取向的突起22的经纱长丝14上方的纬纱长丝形成。这可以导致CD取向的突起具有位于由MD取向的突起的上表面限定的表面平面上方的上表面平面中的上表面。
现在参考图6A,其示出了本发明的造纸织物的另一种机织图案30,MD取向的突起22由在其对应的纬纱长丝16上方机织的经纱长丝14机织而成,并且通常与织物的MD轴线对准。机织图案30产生MD取向的突起22,其在MD上是连续的,并且通常被布置成彼此平行并且彼此等距间隔开。MD取向的突起通常包括在其对应的纬纱长丝上方机织的多根相邻的经纱长丝。
用于形成图6A的MD取向的突起22的图案与图5A的类似。MD取向的突起22是连续的,不是离散的,并且由多根经纱长丝14组合在一起并由多根纬纱长丝16支撑而形成。最长的浮经在7根纬纱上方。突起22彼此间隔开以在其之间限定谷24,该谷的宽度通常为二根至四根经纱宽度。谷24通常是连续的并且在任一侧上由相邻的、间隔开的MD取向的突起22界定。CD取向的突起38通常不跨越谷的整个宽度,因此不形成谷端壁。
在图6A所示的实施方案中,CD取向的突起38由机织在其对应的经纱长丝14上方并具有浮纱长度7的单根纬纱长丝16形成。这样,CD取向的突起38由机织在仅形成单个MD取向的突起22的经纱长丝14上方的纬纱长丝形成。这通常导致CD取向的突起具有相对较短的长度(沿着元件的CD轴测量)以及位于由MD取向的突起的上表面限定的表面平面上方的上表面平面中的上表面。尽管在某些实施方案中,CD取向的突起具有位于由MD取向的突起的上表面限定的表面平面上方的上表面平面中的上表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两个突起可以具有位于基本上相同平面中的下表面,或者CD突起的上表面可以位于MD突起的上表面下方。此外,在给定的织物内,可以以不同的图案机织突起,使得突起中的一些共面,而其他则彼此不在同一平面上。
测试方法
谷深、谷宽度和壁角
使用本文所述的非接触轮廓曲线仪测量谷深和角度以及其他织物性质。为了防止任何碎屑影响测量结果,所有图像都要经过阈值处理,以去除扫描顶部和底部0.5mm。为了填充阈值步骤产生的任何孔并提供连续的表面以在其上执行测量,填充未测量的点。通过应用亮度过滤器也可以使图像变平。
使用FRT MicroSpy?Profile轮廓曲线仪(FRT of America,LLC,San Jose,CA)对样本的织物接触表面进行轮廓术扫描,然后使用Nanovea?Ultra软件版本7.4(NanoveaInc.,Irvine,CA)分析图像。将样品切割成145×145mm的正方形。接着使用铝板将样品固定到轮廓曲线仪的x-y载物台上,该铝板具有尺寸为2×2英寸的机加工中心孔,其中样品的织物接触表面朝上,确保样品在载物台上平放并且在轮廓曲线仪视场内不失真。
一旦将样品固定到载物台,就使用轮廓曲线仪来生成样品表面的三维高度图。1602×1602高度值阵列以30μm的间距获得,得到48mm MD×48mm CD视场,其垂直分辨率为100nm并且侧向分辨率为6μm。所得高度图以.sdf(表面数据文件)格式导出。
使用Nanovea?Ultra 7.4版通过执行以下功能来分析各个样品.sdf文件:
(1)使用Nanovea?Ultra软件的“阈值限定”(Thresholding)功能,原始图像(也被称为场)通过将材料比率值设置在0.5%至99.5%而经受阈值限定使得阈值限定将测得的高度截取为在0.5百分率高度和99.5百分率高度之间;以及
(2)使用Nanovea?Ultra软件的“填充非测量点”(Fill In Non-Measured Points)功能,非测量点由从相邻点计算的光滑形状填充。
(3)使用Nanovea?Ultra软件的“过滤?波度+粗糙度”(Filtering>Wavyness+Roughness)功能,通过应用截止波长为0.095mm的稳健高斯滤波器以及选择“管理端效应”(manage end effects)而对场进行空间低通过滤(波度);
(4)使用Nanovea?Ultra软件的“过滤-波度+粗糙度”(Filtering–Wavyness+Roughness)功能,使用截止波长为0.5mm的稳健高斯滤波器以及选择“管理端效应”而对场进行空间高通过滤(粗糙度);
(6)使用Nanovea?Ultra软件的“艾伯特-菲尔斯通曲线”(Abbott-FirestoneCurve)研究功能,生成艾伯特-菲尔斯通曲线,从中选择“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并生成测得高度的柱状图,从所述柱状图中计算得出S90值(95百分率高度(C2)减去5百分率高度(C1),以单位mm表示)。
前述得出了表示织物形貌的三个值—谷深、谷宽度和壁角。谷宽度是单位为毫米(mm)的Psm值。谷深是C2与C1值之间的差,也称为S90,单位为毫米(mm)。谷角是单位为度(?)的Pdq值。
元件角
如上所述,在测量元件角之前,必须注意确保织物正确取向,然后再通过FRTMicroSpy轮廓曲线仪获得表面图。为确保经纱长丝与织物的MD轴线对准,纬纱长丝与CD轴线对准,可以用手从织物底部拉出纬纱长丝,将其完全拉过织物的CD,以形成与织物CD轴线对准的单根纬纱长丝。然后,单根纬纱长丝可以用作引导物以在轮廓曲线仪台上对准织物,并且如上所述可以获得织物的轮廓曲线仪扫描。
一旦完成对织物的扫描并如上所述分析.sdf,就可以使用Nanovea?Ultra软件的“研究”选项卡下的“纹理方向”功能来确定元件角。一旦选择了“纹理方向”,将报告织物表面上三个最高突起特征的角度。为了计算单元角度,选择第一个值并从90中减去。结果值是元件角,单位为度。
实施方案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的机织造纸织物,该织物包括:多根纵向(MD)取向的经纱长丝和多根横向(CD)取向的纬纱长丝,纬纱长丝与经纱长丝交织以提供机器接触织物侧和相对的幅材接触织物侧,该幅材接触织物侧具有多个MD取向的突起和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所述多个MD取向的突起由两根或更多根在它们对应的纬纱长丝上方机织的经纱长丝形成,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彼此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限定谷,所述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由围绕对应的经纱长丝机织的至少一根纬纱长丝形成。
在第二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第一实施方案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CD取向的突起具有位于第一上表面平面中的上表面,而MD取向的突起具有位于第二上表面平面中的上表面,其中第一上表面平面在第二上表面平面上方。
在第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或第二实施方案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谷是连续的。
在第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第一至第三实施方案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谷是不连续的,并且具有由两个间隔开的CD取向的突起形成的一对相对的端壁和由两个间隔开的MD取向的突起形成的一对相对的侧壁。
在第五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第一至第四实施方案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是连续的。
在第六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第一至第五实施方案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具有0度至±20度的元件角。
在第七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基本上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突起具有0.5度至10度的元件角。
在第八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基本上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幅材接触表面的谷深度为约0.30mm至约1.00mm。
在第九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基本上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具有约0.2mm至约5.0mm的高度。
在第十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多个MD取向的突起以斜纹图案织造并且包括2至6根直接相邻的经纱长丝,并且每根经纱长丝具有4至40的浮纱长度。
在第十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MD突起以斜纹图案织造并且包括2至6根直接相邻的经纱长丝,并且每根经纱长丝具有4至40的浮纱长度,并且每根经纱长丝彼此重叠以形成成对的部分,该部分具有2至8的浮纱长度。
在第十二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第十一实施方案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接触至少一个MD取向的突起。
在第十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第十一或第十二实施方案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包括长度为约1.0m至约4.0m的单根纬纱长丝。
在第十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第十一至第十三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彼此平行并且具有基本类似的长度。
在第十五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MD取向的突起彼此相交。
在第十六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CD取向的突起和MD取向的突起具有基本共面的上表面。
在第十七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基本上彼此相似,并且多个C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彼此基本上类似。

Claims (30)

1.一种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的机织造纸织物,所述织物包括:多根纵向(MD)取向的经纱长丝和多根横向(CD)取向的纬纱长丝,所述纬纱长丝与所述经纱长丝交织以提供机器接触织物侧和相对的幅材接触织物侧,所述幅材接触织物侧具有多个MD取向的突起和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所述多个MD取向的突起由两根或更多根在它们对应的纬纱长丝上方机织的经纱长丝形成,所述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彼此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限定谷,所述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由围绕对应的经纱长丝机织的至少一根纬纱长丝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CD取向的突起具有位于第一上表面平面中的上表面,并且所述MD取向的突起具有位于第二上表面平面中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上表面平面在所述第二上表面平面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谷是连续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谷是不连续的,并且具有由两个间隔开的CD取向的突起形成的一对相对的端壁和由两个间隔开的MD取向的突起形成的一对相对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是连续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具有0度至±20度的元件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具有2度至10度的元件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幅材接触表面具有约0.30mm至约1.00mm的谷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多个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具有约0.2mm至约5.0mm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多个MD取向的突起以斜纹图案织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多个MD取向的突起包括2根至6根经纱长丝。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接触至少一个MD取向的突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接触至少两个或更多个MD取向的突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M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彼此平行并且具有基本上类似的高度和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包括长度为约1.0mm至约4.0mm的单根纬纱长丝。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CD取向的突起中的每个彼此平行并且具有基本类似的长度。
17.一种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的机织造纸织物,所述织物包括:多个纵向(MD)取向的经纱长丝和多个横向(CD)取向的纬纱长丝,所述纬纱长丝与所述经纱长丝交织以提供机器接触织物侧和相对的幅材接触织物侧,所述幅材接触织物侧具有间隔开的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第二MD取向的突起以及在MD上彼此间隔开并与第一和第二MD取向的突起相交的第一CD取向的突起和第二CD取向的突起,所述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所述第二MD取向的突起以及所述第一CD取向的突起和所述第二CD取向的突起之间限定离散的平行四边形的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所述第二MD取向的突起彼此平行,并且具有2度至10度的元件角。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幅材接触表面具有约0.30mm至约1.00mm的谷深。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幅材接触表面具有约0.5mm至约4.0mm谷宽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所述第二MD取向的突起形成壁角为约22度至约30度的谷侧壁。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第一CD取向的突起和所述第二CD取向的突起彼此平行,并且具有约1.0mm至约5.0mm的宽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所述第二MD取向的突起以斜纹图案织造。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所述第二MD取向的突起包括2根至6根经纱长丝。
25.一种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的机织造纸织物,所述织物包括:多根纵向(MD)取向的经纱长丝和多根横向(CD)取向的纬纱长丝,所述纬纱长丝与所述经纱长丝交织以提供机器接触织物侧和相对的幅材接触织物侧,所述幅材接触织物侧具有由两根或更多根相邻的经纱长丝机织的MD取向的突起以及CD取向的突起,所述CD取向的突起包括在形成所述MD取向的突起的所述两根或更多根相邻的经纱长丝上方机织的至少一根纬纱长丝,所述至少一根纬纱长丝具有位于第一织物上表面平面中的的上表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形成所述MD突起的所述两根或更多根相邻的经纱长丝具有位于第二织物上表面平面中的上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织物上表面平面在所述织物上表面平面下方。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MD取向的突起具有2度至10度的元件角。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CD取向的突起具有约1.0mm至约2.0mm的宽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所述第二MD取向的突起以斜纹图案织造。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机织造纸织物,其中所述第一MD取向的突起和所述第二MD取向的突起包括2根至6根经纱长丝。
CN201880097863.1A 2018-09-28 2018-09-28 具有离散的横向突起的机织造纸织物 Pending CN1127398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8/053271 WO2020068091A1 (en) 2018-09-28 2018-09-28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having discrete cross-machine direction protuberan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9861A true CN112739861A (zh) 2021-04-30

Family

ID=6995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7863.1A Pending CN112739861A (zh) 2018-09-28 2018-09-28 具有离散的横向突起的机织造纸织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0302B2 (zh)
EP (1) EP3856961A4 (zh)
CN (1) CN112739861A (zh)
WO (1) WO20200680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20002588A (es) 2017-09-29 2020-07-20 Kimberly Clark Co Tela tejida para la fabricacion de papel que incluye tejido estabilizado que proporciona una superficie de contacto texturizada.
WO2019067686A1 (en) 2017-09-29 2019-04-04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FABRICS OF PAPER FABRICATION
AU2018339565B2 (en) 2017-09-29 2024-01-04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having machine and cross-machine oriented topography
EP3688211A4 (en) 2017-09-29 2021-06-2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APER MADE NON-WOVEN WITH CONVERGING, DIVERGING OR MIXING TOPOGRAPHY
EP3856960A4 (en) * 2018-09-28 2022-05-04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APERMAKING FABRIC WITH INTERSECTION TWILL PATTERNS
WO2020068091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having discrete cross-machine direction protuberanc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1609A (en) * 1979-03-09 1980-03-0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oft absorbent imprinted paper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5713397A (en) * 1996-08-09 1998-02-03 Wangner Systems Corporation Multi-layered through air drying fabric
WO2000012817A1 (en) * 1998-09-01 2000-03-09 Scapa Group Plc Tissue forming fabrics
US20020056536A1 (en) * 1999-04-20 2002-05-16 Hans-Jurgen Lamb Paper making machine fabric as well as tissue paper produced thereby
US6592714B2 (en) * 1999-04-20 2003-07-15 Sca Hygiene Products Gmbh Paper-making-machine fabric and tissue paper produced therewith
US7611607B2 (en) * 2006-10-27 2009-11-03 Voith Patent Gmbh Rippled papermaking fabrics for creped and uncreped tissu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US20140231039A1 (en) * 2011-09-27 2014-08-21 Astenjohnson, Inc. Ten-shed semi-duplex through-air dryer fabr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0763A (en) * 1989-05-12 1993-08-31 Asten Group, Inc. Dimensionally stable papermakers fabric
US5199467A (en) * 1990-06-06 1993-04-06 Asten Group, Inc. Papermakers fabric with stacked machine direction yarns
US5228482A (en) * 1992-07-06 1993-07-20 Wangner Systems Corporation Papermaking fabric with diagonally arranged pockets
US5456293A (en) * 1994-08-01 1995-10-10 Wangner Systems Corporation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with diagonally arranged pockets and troughs
US5520225A (en) * 1995-01-23 1996-05-28 Wangner Systems Corp. Pocket arrangement in the support surface of a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US5552007A (en) * 1995-01-31 1996-09-03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Conveying continous web having cross-direction tension
US5832962A (en) * 1995-12-29 1998-11-1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ystem for making absorbent paper products
US5817400A (en) * 1996-11-27 1998-10-0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reduced cross-directional wrinkles
US7935409B2 (en) * 1998-08-06 2011-05-0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Tissue sheets having improved properties
ZA200007449B (en) * 1998-08-06 2001-06-14 Kimberly Clark Co Rolls of tissue sheets having improved properties.
DE59900740D1 (de) * 1999-03-12 2002-02-28 Heimbach Gmbh Thomas Josef Entwässerungsband für Papiermaschinen
US6610619B2 (en) * 1999-12-29 2003-08-2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atterned felts for bulk and visual aesthetic development of a tissue basesheet
US6660362B1 (en) * 2000-11-03 2003-12-09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eflection members for tissue production
US6763855B2 (en) * 2001-10-30 2004-07-20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Through-air-drying base fabric
US6790314B2 (en) * 2001-11-02 2004-09-14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Fabric for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tissue products having visually discernable background texture regions bordered by curvilinear decorative elements and method thereof
US7235156B2 (en) * 2001-11-27 2007-06-2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nesting in paper products and paper products formed therefrom
US6673202B2 (en) * 2002-02-15 2004-01-0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Wide wale tissue shee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991706B2 (en) * 2003-09-02 2006-01-3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Clothlike pattern densified web
US7300543B2 (en) 2003-12-23 2007-11-2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Tissue products having high durability and a deep discontinuous pocket structure
US7294229B2 (en) * 2003-12-23 2007-11-1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Tissue products having substantially equal machine direction and cross-machine direc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US7323072B2 (en) * 2005-04-27 2008-01-29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ulti-roll bonding and aperturing
CN2885922Y (zh) * 2005-11-25 2007-04-04 江苏金呢集团有限公司 造纸用无网痕二层半成形网
CN101405443B (zh) * 2006-03-10 2011-12-28 美商艾斯登强生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袋口增加体积的双层造纸工织物
US20080023169A1 (en) 2006-07-14 2008-01-31 Fernandes Lippi A Forming fabric with extended surface
WO2008073301A2 (en) * 2006-12-08 2008-06-19 Astenjohnson, Inc. Machine side layer weave design for composite forming fabrics
US7879193B2 (en) * 2007-09-06 2011-02-01 Voith Patent Gmbh Structured forming fabric and method
US8043477B2 (en) 2008-02-25 2011-10-25 Voith Patent Gmbh Belt and method of making a belt for a paper making machine
CA2748789A1 (en) 2011-08-15 2013-02-15 Derek Chaplin Embossing fabric including warp yarn sets
WO2014054021A1 (en) * 2012-10-05 2014-04-1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ersonal care cleaning article
DE102013108399B3 (de) * 2013-08-05 2014-11-27 ANDRITZ KUFFERATH GmbH Papiermaschinensieb, dessen laufseite querfäden mit unterschiedlicher flottierungslänge aufweist
JP5814330B2 (ja) 2013-12-02 2015-11-17 日本フエルト株式会社 抄紙用織物
MX370994B (es) * 2014-04-02 2020-01-13 Essity Hygiene & Health Ab Producto de papel absorbente y método para la elaboración de tal producto de papel absorbente.
CN206438338U (zh) 2015-09-10 2017-08-25 日本惠尔得株式会社 抄纸用织物
WO2017196517A1 (en) * 2016-05-09 2017-11-1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Textured subtractive patterning
WO2018022586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Three-dimensional papermaking belt
US10349799B2 (en) * 2016-09-30 2019-07-1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Cleansing article having printed texture
WO2018125653A1 (en) * 2016-12-30 2018-07-05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apermaking fabric including textured contacting surface
MX2020002588A (es) * 2017-09-29 2020-07-20 Kimberly Clark Co Tela tejida para la fabricacion de papel que incluye tejido estabilizado que proporciona una superficie de contacto texturizada.
WO2019067686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FABRICS OF PAPER FABRICATION
AU2018339565B2 (en) * 2017-09-29 2024-01-04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having machine and cross-machine oriented topography
EP3688211A4 (en) * 2017-09-29 2021-06-2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APER MADE NON-WOVEN WITH CONVERGING, DIVERGING OR MIXING TOPOGRAPHY
KR102531508B1 (ko) * 2017-11-30 2023-05-12 킴벌리-클라크 월드와이드, 인크. 부드러운 질감의 티슈
US20200340180A1 (en) * 2017-12-29 2020-10-29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Three-dimensional papermaking belt
EP3856960A4 (en) * 2018-09-28 2022-05-04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APERMAKING FABRIC WITH INTERSECTION TWILL PATTERNS
WO2020068091A1 (en) 2018-09-28 2020-04-0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having discrete cross-machine direction protuberances
US10927506B2 (en) * 2018-11-30 2021-02-2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apermaking fabrics having machine and cross-machine direction elements and paper products made therewith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1609A (en) * 1979-03-09 1980-03-0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oft absorbent imprinted paper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5713397A (en) * 1996-08-09 1998-02-03 Wangner Systems Corporation Multi-layered through air drying fabric
WO2000012817A1 (en) * 1998-09-01 2000-03-09 Scapa Group Plc Tissue forming fabrics
US20020056536A1 (en) * 1999-04-20 2002-05-16 Hans-Jurgen Lamb Paper making machine fabric as well as tissue paper produced thereby
US6592714B2 (en) * 1999-04-20 2003-07-15 Sca Hygiene Products Gmbh Paper-making-machine fabric and tissue paper produced therewith
US7611607B2 (en) * 2006-10-27 2009-11-03 Voith Patent Gmbh Rippled papermaking fabrics for creped and uncreped tissu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US20140231039A1 (en) * 2011-09-27 2014-08-21 Astenjohnson, Inc. Ten-shed semi-duplex through-air dryer fabr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10491A1 (en) 2022-01-13
EP3856961A4 (en) 2022-05-04
WO2020068091A1 (en) 2020-04-02
US11920302B2 (en) 2024-03-05
EP3856961A1 (en) 202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9190B (zh) 具有相交的斜纹图案的机织造纸织物
US11920302B2 (en)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having discrete cross-machine direction protuberances
AU2018273341B2 (en) Structured papermaking fabric
EP3362602B1 (en) Patterned tissue having a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US20220372703A1 (en)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having converging, diverging or merging topography
US20220290372A1 (en)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having machine and cross-machine oriented topography
AU2018341592B2 (en) Twill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s
AU2017386370B2 (en) Papermaking fabric including textured contacting surface
KR20200062216A (ko) 질감있는 접촉 표면을 제공하는 안정화된 직조를 포함하는 직조 제지 직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