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6429B - 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6429B
CN112736429B CN202011552897.0A CN202011552897A CN112736429B CN 112736429 B CN112736429 B CN 112736429B CN 202011552897 A CN202011552897 A CN 202011552897A CN 112736429 B CN112736429 B CN 112736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cavity
sensing antenna
dielectric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28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6429A (zh
Inventor
张俊
曹杰
李瑶
黄楚钿
杨鹏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5528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6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6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6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6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6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通过在介质腔体的上壁设为电壁,使得腔体上壁与被测金属结构之间产生谐振;同时,由于介质腔体的边缘存在杂散场,通过在介质腔体的外壁连续设置的磁壁迫使电场在边缘位置垂直分布,从而使天线的电气长度保持不变,以提高灵敏度的计算准确性。同时,通过介质腔体以及在介质腔体的内部设置的加载介质可以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从而获得所需的检测灵敏度。通过限定加载介质可以消减对介质腔体的结构尺寸的制约,当改变加载介质后为了保持谐振频率不发生变化,需要改变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从而提高传感天线的检测灵敏度,利于传感天线的小型化,也使得该传感天线具有低剖面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波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材料已广泛用于诸多机械结构中,如天然气石油管道、铁轨、桥梁以及大型水利工程等。但是,由于大部分金属结构表面经常暴露于空气中或受到应力,因此,金属结构表面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裂纹,这些裂纹会对金属结构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表面裂纹的检测对于金属材料质量评估至关重要。
无损检测技术是检查和评估裂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的重要检测手段。然而,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结构复杂,导致对于长期监测金属结构健康问题过于昂贵或繁琐且受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合对基础设施的长期监测。
为此,针对这些传统微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缺陷,出现了基于微带贴片的传感天线,既可以监测金属结构的健康状态,又使得无损检测手段成本较低。然而,传感天线的灵敏度与传感天线腔体尺寸紧密相关,这就制约了传感天线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应用,也不利于传感天线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传感天线灵敏度低以及结构设计受到制约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包括:介质腔体,所述介质腔体的上壁设为电壁,所述介质腔体的外壁设为磁壁,所述介质腔体的内部设有加载介质,所述介质腔体和所述加载介质用于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
优选地,所述电壁为金属薄片。
优选地,通过所述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限定所述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
优选地,通过所述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限定所述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
优选地,所述传感天线的工作模式为TM01模式。
优选地,所述加载介质为陶瓷。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设计方法,包括用于检测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激励源和接收源,所述激励源用于向所述传感天线发送激励信号,所述接收源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天线经所述激励信号激励后生成的反射信号,从而确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介质腔体的上壁和外壁分别设置为电壁和磁壁,并将所述介质腔体的内部设置为加载介质;
S2:根据所述传感天线的预设的谐振频率范围设定所述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和所述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
S3:将所述介质腔体放置且贴靠于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上部,并将所述传感天线的极化方向与所述裂纹的走向正交设置,通过所述接收源获得所述介质腔体在所述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上产生的第一谐振频率;
S4:改变所述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中任一个特征值;
S5:通过所述接收源获得所述介质腔体在改变所述特征值后的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上产生的第二谐振频率;
S6:根据所述第一谐振频率、所述第二谐振频率和所述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特征值的变化量通过预置公式计算所述传感天线的检测灵敏度;
S7:根据所述检测灵敏度于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进行比对,当所述检测灵敏度不在所述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内时,则改变所述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和所述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然后,重复执行所述步骤S5~S7直至所述检测灵敏度在所述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内,从而确定所述加载介质对应的介电常数和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设定所述传感天线的工作模式为TM01模式。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的所述预置公式为:S=ωΔ-Lωo,式中的S表示为检测灵敏度,ωo为第一谐振频率,ω为第二谐振频率,ΔL为所述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特征值的变化量。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通过在介质腔体的上壁设为电壁,使得腔体上壁与被测金属结构之间产生谐振;同时,由于介质腔体的边缘存在杂散场,通过在介质腔体的外壁连续设置的磁壁迫使电场在边缘位置垂直分布,从而使天线的电气长度保持不变,以提高灵敏度的计算准确性。同时,通过介质腔体以及在介质腔体的内部设置的加载介质可以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从而获得所需的检测灵敏度,而且,通过限定加载介质可以消减对介质腔体的结构尺寸的制约,从而提高传感天线结构设计的灵活性,同时,当改变加载介质后为了保持谐振频率不发生变化,需要改变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从而提高传感天线的检测灵敏度,这利于传感天线的小型化,也使得该传感天线具有低剖面的特点。另外,该传感天线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适用于长期对金属结构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设计方法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示例中提供的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磁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示例一中提供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仿真图;
图6为本申请示例二中提供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包括:介质腔体1,介质腔体1的上壁设为电壁10,介质腔体1的外壁设为磁壁11,介质腔体1的内部设有加载介质,介质腔体1和加载介质用于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该传感天线需要放置于金属结构20上的裂纹21处,同时,介质腔体1与裂纹21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电壁10为金属薄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选用与介质腔体1的顶壁结构相一致的金属薄片作为电壁10,从而便于缩小结构体积和降低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通过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介质腔体1的结构尺寸和通过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而由于介质腔体1的结构尺寸作为外形特征,会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受到特定设计,而通过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来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从而可以补偿介质腔体1的结构尺寸导致的谐振频率的不足,也同时提高传感天线的检测灵敏度。
进一步地,传感天线的工作模式为TM01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介质腔体1的长度大于其宽度,以使得区分传感天线的工作模式为TM01模式或TM10模式。
由于该传感天线的工作模式确定为TM01模式,因此,该传感天线的谐
Figure BDA0002857705560000041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介质腔体1的结构尺寸和通过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而缩小介质腔体1的结构尺寸可使得该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越大。同时,通过增加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使得该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变小。
进一步地,加载介质为陶瓷。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传感天线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杂散场,使得传感天线的电气长度变长,这会导致谐振频率的仿真结果和所需谐振频率有一定的偏移,本实施例通过在介质腔体1的上壁设为电壁10,使得腔体上壁与被测金属结构之间产生谐振;同时,由于介质腔体1的边缘存在杂散场,通过在介质腔体1的外壁连续设置的磁壁11迫使电场在边缘位置垂直分布,从而使天线的电气长度保持不变,以提高灵敏度的计算准确性。
同时,通过在介质腔体1的内部设置的加载介质可以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从而获得所需的检测灵敏度,而且,通过限定加载介质可以消减对介质腔体1的结构尺寸的制约,从而提高传感天线结构设计的灵活性,还可以缩小介质腔体1的结构尺寸来提高传感天线的检测灵敏度,这利于传感天线的小型化,也使得该传感天线具有低剖面的特点。同时,该传感天线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适用于长期对金属结构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
以上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以下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设计方法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用于检测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激励源和接收源,激励源用于向传感天线发送激励信号,接收源用于接收传感天线经激励信号激励后生成的反射信号,从而确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激励源置于传感天线上方,能够向传感天线发送带有极化的激励信号,同时,接收源包括接收天线网络分析仪和计算机终端,其中,网络分析仪用于接收传感天线经激励信号激励后生成的反射信号,计算机终端根据反射参数确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
为了方便理解,请参阅图3,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介质腔体的上壁和外壁分别设置为电壁和磁壁,并将介质腔体的内部设置为加载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介质腔体的上壁设为电壁,使得腔体上壁与被测金属结构之间产生谐振;同时,由于介质腔体的边缘存在杂散场,通过在介质腔体的外壁连续设置的磁壁迫使电场在边缘位置垂直分布,从而提高传感天线的检测灵敏度。
S2:根据传感天线的预设的谐振频率范围设定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和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需求设置谐振频率范围,而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和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均可以影响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而通过已知的谐振频率范围也可以选择相应的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和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其中,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还需根据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S3:将介质腔体放置且贴靠于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上部,并将传感天线的极化方向与裂纹的走向正交设置,通过接收源获得介质腔体在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上产生的第一谐振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传感天线的极化方向与裂纹的走向正交,得到的谐振频率偏移量最大,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
同时,该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均为已知的特征值。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传感天线的工作模式为TM01模式,即传感天线在TM01模式下进行检测裂纹。
由于该传感天线的工作模式确定为TM01模式,因此,该传感天线的谐
Figure BDA0002857705560000061
S4:改变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中任一个特征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改变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特征值时,仅改变其长度、宽度和或深度。
S5:通过接收源获得介质腔体在改变特征值后的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上产生的第二谐振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改变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特征值会引起谐振频率的变化。
S6:根据第一谐振频率、第二谐振频率和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特征值的变化量通过预置公式计算传感天线的检测灵敏度;
在本实施例中,预置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57705560000062
式中的S表示为检测灵敏度,ωo为第一谐振频率,ω为第二谐振频率,ΔL为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特征值的变化量。
S7:根据检测灵敏度于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进行比对,当检测灵敏度不在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内时,则改变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和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5~S7直至检测灵敏度在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内,从而确定加载介质对应的介电常数和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当检测灵敏度不在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内时,则通过增加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来提高检测灵敏度至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当增加加载介质后为了保持第一谐振频率不发生变化,需要减小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从而提高传感天线的检测灵敏度,这利于传感天线的小型化,也使得该传感天线具有低剖面的特点。当检测灵敏度在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内时,则确定对应的介电常数为最终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和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
本实施例的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设计方法流程简便,其设计出的传感天线通过在介质腔体的上壁设为电壁,使得腔体上壁与被测金属结构之间产生谐振;同时,由于介质腔体的边缘存在杂散场,通过在介质腔体的外壁连续设置的磁壁迫使电场在边缘位置垂直分布,从而使天线的电气长度保持不变,以提高灵敏度的计算准确性。同时,通过在介质腔体的内部设置的加载介质可以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从而获得所需的检测灵敏度,而且,通过限定加载介质可以消减对介质腔体的结构尺寸的制约,从而提高传感天线结构设计的灵活性,还可以通过缩小介质腔体的结构尺寸,利于传感天线的小型化,也使得该传感天线具有低剖面的特点,同时,该传感天线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适用于长期对金属结构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
以下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部分示例。
示例一
本示例中的传感天线采用的介质腔体的尺寸为32.21mm×32.01mm×2.5mm,其介质腔体的上壁设为电壁,四周侧壁设为磁壁,其对应的初始谐振频率为4.65GHz,其介质腔体的内部填充为空气。
将介质腔体放置且贴靠于有裂纹的金属结构裂纹处表面,其中,裂纹的长度为20mm,宽度为3mm,深度为0mm,传感天线在TM01模式下工作,并将传感天线的极化方向与裂纹的走向正交设置,如图4所示,该状态下的传感天线的灵敏度最高。
如图5所示,长度和宽度保持不变,改变裂纹的深度为10mm,通过接收源获得传感天线相应的谐振频率,由图5可以看出,当裂纹的深度由0至10mm后,其相应的谐振频率从4.65GHz减小到4.25GHz,裂纹的深度与频率偏移呈现单调性,通过计算得到检测灵敏度为-40MHz/mm。同时,如图5所示,在当裂纹的深度和长度保持不变,改变裂纹的宽度由0.5mm逐渐增加至3mm,其相应的谐振频率从4.56GHz减小到4.25GHz,裂纹的宽度与频率偏移呈现单调性,通过计算得到检测灵敏度为-124MHz/mm。
示例二
本示例中的传感天线采用的介质腔体的尺寸为13.18mm×13.08mm×2.5mm,其介质腔体的上壁设为电壁,四周侧壁设为磁壁,其对应的初始谐振频率为4.65GHz,其介质腔体的内部填充的加载介质为陶瓷。
将介质腔体放置且贴靠于有裂纹的金属结构裂纹处表面,其中,裂纹的长度为20mm,宽度为3mm,深度为0mm,传感天线在TM01模式下工作,并将传感天线的极化方向与裂纹的走向正交设置。
如图6所示,改变裂纹的深度为10mm,其长度和宽度保持不变,通过接收源获得传感天线相应的谐振频率,由图6可以看出,当裂纹的深度由0至10mm后,其相应的谐振频率从4.65GHz减小到3.55GHz,裂纹的深度与频率偏移呈现单调性,通过计算得到检测灵敏度为-110MHz/mm。同时,如图6所示,在当裂纹的深度和长度保持不变,改变裂纹的宽度由0.5mm逐渐增加至3mm,其相应的谐振频率从4.35GHz减小到3.55GHz,裂纹的宽度与频率偏移呈现单调性,通过计算得到检测灵敏度为-320MHz/mm。
由示例一和示例二对比可以看出,介质腔体内设置加载介质的传感天线的灵敏度较高,且介质腔体的结构尺寸较小,剖面更低。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腔体,所述介质腔体的上壁设为电壁,所述介质腔体的外壁设为磁壁,所述介质腔体的内部设有加载介质,所述介质腔体和所述加载介质用于限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所述电壁为金属薄片,所述加载介质为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限定所述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限定所述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天线的工作模式为TM01模式。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设计方法,包括用于检测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激励源和接收源,所述激励源用于向所述传感天线发送激励信号,所述接收源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天线经所述激励信号激励后生成的反射信号,从而确定传感天线的谐振频率,其特征在于,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介质腔体的上壁和外壁分别设置为电壁和磁壁,并将所述介质腔体的内部设置为加载介质,所述电壁为金属薄片,所述加载介质为陶瓷;
S2:根据所述传感天线的预设的谐振频率范围设定所述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和所述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
S3:将所述介质腔体放置且贴靠于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上部,并将所述传感天线的极化方向与所述裂纹的走向正交设置,通过所述接收源获得所述介质腔体在所述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上产生的第一谐振频率;
S4:改变所述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中任一个特征值;
S5:通过所述接收源获得所述介质腔体在改变所述特征值后的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上产生的第二谐振频率;
S6:根据所述第一谐振频率、所述第二谐振频率和所述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特征值的变化量通过预置公式计算所述传感天线的检测灵敏度;
S7:根据所述检测灵敏度于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进行比对,当所述检测灵敏度不在所述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内时,则改变所述加载介质的介电常数和所述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然后,重复执行所述步骤S5~S7直至所述检测灵敏度在所述预设的检测灵敏度范围内,从而确定所述加载介质对应的介电常数和介质腔体的尺寸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设定所述传感天线的工作模式为TM01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的所述预置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的S表示为检测灵敏度,ωo为第一谐振频率,ω为第二谐振频率,∆L为所述预设的金属结构裂纹的特征值的变化量。
CN202011552897.0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 Active CN112736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2897.0A CN112736429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2897.0A CN112736429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6429A CN112736429A (zh) 2021-04-30
CN112736429B true CN112736429B (zh) 2022-09-16

Family

ID=75615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2897.0A Active CN112736429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642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2460A (zh) * 2018-09-11 2019-02-15 中北大学 一种用于裂缝监测的无线无源高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8316A (zh) * 2020-05-07 2020-07-10 广东工业大学 金属裂纹检测系统及裂纹检测传感器
CN111638268A (zh) * 2020-07-03 2020-09-0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介质谐振器阵列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7289B2 (en) * 2011-02-17 2013-11-05 Apple Inc. Antenna with integrated proximity sensor for proximity-based radio-frequency power control
EP2737575B1 (en) * 2011-07-29 2024-05-01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Polymer-based resonator antenna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2460A (zh) * 2018-09-11 2019-02-15 中北大学 一种用于裂缝监测的无线无源高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8316A (zh) * 2020-05-07 2020-07-10 广东工业大学 金属裂纹检测系统及裂纹检测传感器
CN111638268A (zh) * 2020-07-03 2020-09-0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介质谐振器阵列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IS局部放电检测用内置传感器影响因素研究;陈璐等;《高压电器》;20181116(第11期);全文 *
Sensitivity Modeling of an RFID-Based Strain-Sensing Antenna With Dielectric Constant Change;Xiaohua Yi 等;《IEEE Sensors Journal》;20150808;全文 *
一种UHF圆极化介质腔CSRR标签传感器天线;靳翔宇等;《无线通信技术》;20190915(第03期);全文 *
一种基于微带天线的金属裂纹检测传感器;董和磊 等;《电视技术》;20200831;全文 *
基于介质谐振器的标签天线设计及传感研究;黄瀚熙;《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200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6429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9259B (zh) 一种基于siw-csrr结构的固体材料介电常数传感器
US11892490B2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a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y of a solid material under force
Alahnomi et al. Microwave planar sensor for permittivity determination of dielectric materials
Haq et al. Inverse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CSRR-based microwave sensor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JP2004045262A (ja) 共振器を用いて複素誘電率を測定する方法および前記方法を実施する装置
CN112736429B (zh) 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高灵敏传感天线及设计方法
CN107132420A (zh) 低损耗介质粉末或液体的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系统及方法
JP6301739B2 (ja) 誘電特性測定方法
Yang et al. Research on Low Water Volume Fraction Measurement of Two-Phase Flow Based on TM 010 Mode Microwave Cavity Sensor
JP2006300856A (ja) 誘電体薄膜の誘電特性測定方法
Zhang et al.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crack monitoring for electromagnetic resonators by perturbation method
JP2006275687A (ja) 誘電率測定方法
Hasar et al. Note: Parameter extraction of samples without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the passivity principle from reference-plane-invariant measurements
JP2008241468A (ja) 電磁気特性の測定方法
Ismail et al. Microwave Planar Sensor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Permittivity of Dielectric Material
KR20200061510A (ko) 건축 구조물 내의 수분 함량 측정 장치 및 수분 함량 측정 리더기
JP4417736B2 (ja) 誘電体基板の電気的物性値測定方法及び測定用治具
JP4216739B2 (ja) 電気的物性値測定方法及び測定用冶具
Hernandez-Aguila et al. WiFi Sensor-Node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Linearity Based on a Quarter-Wavelength Resonator for Measuring Crack Width
Atanaskovic et al. Automatization of the complex dielectric constant measurement
Kharkovsky et al. Response of microwave dielectric-slab-loaded rectangular waveguide resonators to wall displacements
Andreev et al. Study of Perspective of Gaseous Dielectric Parameters Monitoring with Use of Coupled Biconical Resonators
CN111855761B (zh) 一种气体介电常数测试装置
Zhao et al. A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measurements of complex permittivity of microwave dielectric substrate materials
Garcia-Banos et al. Accurate permittivity measurements with a coaxial resonator independently of coupling lev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