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1902B -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1902B
CN112731902B CN202011346381.0A CN202011346381A CN112731902B CN 112731902 B CN112731902 B CN 112731902B CN 202011346381 A CN202011346381 A CN 202011346381A CN 112731902 B CN112731902 B CN 1127319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ested
group
cabinet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63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1902A (zh
Inventor
赵雪峰
李行
叶建
付堃
胥世强
易炯燕
梁媛媛
冯波
廖川
勾照明
兰良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ekai Qianwe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k Qianwei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k Qianwei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k Qianwei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63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1902B/zh
Priority to CN202210109841.0A priority patent/CN114489018A/zh
Priority to CN202210116207.XA priority patent/CN114415644A/zh
Priority to CN202210116163.0A priority patent/CN114489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1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1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1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1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05B23/0213Modular or universal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e.g.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modules that may be combined to build monitoring program;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to legacy systems; adaptabl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65Real time diagnos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 Tests Of Circuit Breakers, Generators, And Electric Motor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其中,柔性测试平台包括测试柜,用于测试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柜设置有通用接线模块,所述通用接线模块用于经重载线缆连接专用转接柜的重载线接口,所述专用转接柜设置有对应所述待测试设备的专用转接模块,所述专用转接模块用于经测试线缆连接所述待测试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适应不同硬件型号的待测试设备,以同一套测试柜与多个转接柜配套使用,就能兼容多种待测试设备的硬件,实现测试平台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简称:风电机组)是用于将(清洁环保可再生的)风能转变为电能的设备。
风电机组主要包括塔架、机舱和风轮(风轮包括叶片和轮毂),其中,在机舱内安装有机舱控制柜(用于偏航控制、安全监控与塔基控制柜通信等),在塔基内安装有塔基控制柜(用于采集数据、电力参数监控以及与机舱控制柜通信等);机舱控制柜和塔基控制柜统称风电机组控制柜,风电机组控制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因此,风电机组控制柜在出厂前必须经过测试才能够确保品质。
现有的测试方式是由测试平台直接连接待测试的产品(如风电机组控制柜),而不同型号不同负载的待测试产品所需要的线缆和接口众多,一个测试平台难以满足各种产品的硬件接入与测试,则只能针对同一系统的待测试设备(如5MW V03的产品)选用专用的测试平台,就使得测试的兼容性较差,无法满足产品多样化测试。
同时,由于风电机组技术不断更新以及客户对产品需求的变化,待测试产品经常改进型号,就使得对应的测试平台也需要随之更换接口和调整,不断更换调整既会增加调试成本,又影响测试线缆的接线交叉错乱,影响测试效率和接线美观度。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适应不同硬件接口类型和测试类型的待测试设备接入的测试平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可以适应不同硬件型号的待测试设备,以同一套测试柜与多个转接柜配套使用,就能兼容多种待测试设备的硬件,实现测试平台的通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包括测试柜,用于测试待测试设备,所述测试柜设置有通用接线模块,所述通用接线模块用于经重载线缆连接专用转接柜的重载线接口,所述专用转接柜设置有对应所述待测试设备的专用转接模块,所述专用转接模块用于经测试线缆连接所述待测试设备。
通过在测试柜与待测试设备之间增加转接柜的方式,由转接柜的专用转接模块来承接不同待测试设备的硬件接口型号,再由转接柜经接口统一的重载线缆接入测试柜的通用接线模块,就能使测试平台在面对多种硬件接口时,通过同一套重载线接口连接测试平台,不用改变测试柜的布置,而只需要更换转接柜,就可以适应不同硬件型号的待测试设备。
当待测试设备品种较多时,可以设定同一个转接柜可以适用的设备型号,从而定下该转接柜中的专用转接模块选取及布线情况,将其视为一个面向固定型号待测试设备的专用转接柜,而在测试该专用转接柜不兼容的不同型号待测试设备时,即时选取专用转接柜接入测试平台即可,因为重载线接口一致,无需改变测试柜的硬件及线缆,只需对应调整测试软件就能适用更多的待测试设备。以同一套测试柜与多个转接柜配套使用,就能兼容多种待测试设备的硬件,实现测试平台的通用性。
并且,转接柜中的专用转接模块也可以根据待测试设备型号进行选择,而更换多种专用转接模块用于连接待测试设备,就能使同一转接柜适应更多型号的待测试设备。因此,只更换转接柜中的专用转接模块,不更换整体转接柜,也是可以实现上述通用性目的的。
此外,重载线缆通过在转接柜中细分后再由专用转接模块转接,能够更好布局测试线缆的连接和走线情况,重载线缆统一接入转接柜,而同一个待测试设备的线缆由同一个或相邻的专用转接模块引出,线缆走向更有规律,避免了不同设备的线缆混杂,难以厘清线缆归属的不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专用转接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二扇侧壁与一扇背壁,其中,至少一扇侧壁和/或背壁上设置有重载线接口,用于连接所述重载线缆;
所述柜体固定有转接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机构本体,所述机构本体的前端面设有左右对称和/或上下对称分布的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有安装导轨,用于安装所述专用转接模块。
在柜体的外壁上设置重载线接口,在柜体内部连接重载线接口的进线至转接机构中,使柜体方便线缆插拔与移动。而由于专用转接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分线转接,因此,通过机构本体前端面的安装槽放入专用转接模块的形式完成安装,可以将专用转接模块的进线与出线两端也嵌入机构本体安装槽中,然后在机构本体中布置有规律的线道来实现走线,使转接机构在完成接线后仍然简洁、明晰、美观。安装槽内可固定有用于安装专用转接模块的安装导轨,安装导轨可以是卡接导轨安装,也可以是螺栓固定安装导轨,目的是便于专用转接模块的拆装更换。
安装槽的数量与专用转接模块的数量相对应,对称分布可以增加走线布局的规则性,比如左右对称的安装槽,则令左侧的专用转接模块用于强电测试组,右侧的专用转接模块用于弱电测试组,从而更好区分各线缆的归属及走线情况,类似的,上下对称分布的安装槽也能对应设定不同测试组的分区,以划分不同测试产品或对象的连接线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构本体上围绕所述安装槽分布有中空的线道,所述线道与所述机构本体的外壁连通并在所述机构本体的外壁对应设置有所述线道的走线出口和走线入口,所述线道还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经线孔连通。
布置线道主要目的是通过规律的线道固定走线布局,使接线后更美观。常见的可以是明线道,也可以是暗线道,但本实施例设计的中空的线道为暗线道,重载线和经专用转接模块转接分出的线缆均通过暗线道在机构本体中走线,再通过走线入口连接重载线接口或通过走线出口连接待测试设备,特别是由走线入口引入重载线,由走线出口引出转接的测试线缆,形成有规律的走线布局,简洁美观。
在环绕安装槽的各个方向都设置线道可以规律布设走线,例如重载线从左侧线道通过,经上方的线道与安装槽内的专用转接模块连接,则转接引出的测试线缆从下方的线道通过,经右侧线道引出机构本体最终连接待测试设备,如此走线,在线路排查时更方便厘清线路走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专用转接模块为自由组合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根据待测试设备选取。
专用转接模块的作用主要是将合在一起的重载线细分为对应各个待测试设备测试接口的连接线缆,因此选用接线端子即可满足转接的目的,常见的接线端子包括至少一组接口组,每组接口组有二个接口,分布在接线端子两侧,将其中一个接口设为入线接口,另一个接口设为出线接口,分别接入重载线缆和测试线缆即可。以上为单片的接线端子,在使用时根据待测试设备接口的数量选取多个接线端子进行并列组合,就能得到需要的专用转接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用接线模块或专用转接模块包括通道扩容单元,所述通道扩容单元为并列的继电器组;
所述继电器组的常开触点端组为第一通道测试端组,用于连接待测试设备的第一待测试端组,所述继电器组的常闭触点端组为第二通道测试端组,用于连接待测试设备的第二待测试端组;
所述继电器组的公共端组为测试通道端组,用于连接测试柜的测试端组,所述继电器组的触控端组为扩容控制端组,用于连接测试柜的选控端组。
由于测试通道受测试端组和硬件空间的限制,很难在固化的测试柜内再增加很多测试通道。而通过上述设计,将多个继电器并列组成继电器组,每一个继电器就可以扩展出二个测试通道,即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分别连接一个待测试端,令继电器失电或得电,就能对应导通常闭触点或常开触点所连接的测试通道,则使测试通道扩大了一倍。在硬件数量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几个继电器,就能增加一倍测试通道,降低了增加通道的成本。且既可以应用在测试柜中,即通用接线模块设置通道扩容单元,无需再增加板卡等硬件,又可以应用在转接柜中,与转接柜的安装槽可以配合实现即装即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用接线模块或专用转接模块包括相序测试单元,所述相序测试单元包括四组测试端组,每一组测试端组用于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的UVW三相和N相的其中一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
待测试设备的三相供电系统中需对三相供电进行相序测试,而现有的测试相序是通过外接相序计来实现,但相序计价格昂贵,损坏后不能自主维修需寄回厂家维修,导致维修周期长,成本高,且相序计与测试平台独立使用,测试结果需要手动输入。
因此,通过上述设计将相序测试利用测试平台来控制与测试,只需将相序测试单元的端组对应连接三相供电端组,然后依次控制对应相通电,测试该相是否真实得电,而同时另外两相不得电,就能判断该相是否相序错误。这种相序检测方式有效降低了测试成本,且便于维护。同样的,相序测试单元既可以应用在测试柜的通用接线模块,也可以应用在转接柜的专用转接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用接线模块或专用转接模块包括供电检测单元,所述供电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用于串联入待测试设备的电压回路,所述继电器的触点用于接入所述测试柜的电压测试端;
其中,所述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等于所述电压回路的电压。
供电检测是用于测试供电回路的电压是否能够满足设备正常工作,现有的供电检测是通过数字万用表来实际测试回路中的具体电压值,从而判断电压值能否足够设备供电,但数字万用表为外接硬件设备,成本较高,使用时也要注意安全。
而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不用数字万用表就检测到电压回路的供电情况,降低硬件成本,且在回路中接入同样额定工作电压的线圈,只要线圈能够正常接通,就表示电压足够用电设备工作,也无需具体检测出实际电压值。线圈接通时,触点则会闭合,此时电压测试端就得电或变为高电平,测试平台就能识别到电压足够,否则触点始终断开,电压测试端为低电平。继电器的成本远远低于数字万用表,且测试软件直接得出测试结果并记录显示,无需再人工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用接线模块或专用转接模块包括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依次连接测试柜的电流供电端、待测试设备的电流通道和测试柜的电流测试端,以形成电流回路。
电流检测是用于测试待测产品的控制电路(主要是急停开关等控制电路)是否能正常控制开断,控制打开时,电路得电导通,控制关断时,电路不得电断开,传统的测试方法是通过数字万用表去测试电路的阻值,若阻值为零,表示电路导通(由于控制电路无负载,导通时可视为短路),若阻值十分巨大(通常大于100K欧),表示电路为断路。但由于风电机组通常强电与弱电同时存在,就会出现电感效应,此时若用数字万用表测试阻值会受到感应电的干扰,造成电阻测试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且数字万用表设备较贵,使用时也需注意操作安全。
故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直接通过测试软件来检测控制电路是否正常,当控制电路闭合时,电流回路导通,电流测试端的电流值就应该等于电流供电端给出的电流值(约为10mA),或者仅检测电流测试端是否有电流,有电流即电流回路导通,无电流,则电流回路断开,控制电路连接故障。电流检测单元可以仅是接线端子,而提供电流与测试均在测试柜中进行,通过测试软件自动识别并记录测试结果,操作程序比采用数字万用表的方式更简便快捷,且实现成本更低。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包括读档测试方法:
获取测试配置表;
根据所述测试配置表中的OPC通讯地址读取测试文档;
检测所述测试文档是否为空,
若所述测试文档为空,则从初始化开始进入测试步骤;
若所述测试文档不为空,则发起提示,以使测试人员选择是否从上一次断档处继续测试;
获取测试人员的指令;
若所述指令为选择从上一次断档处继续测试,则从上一次断档处进入测试步骤;
若所述指令为选择不从上一次断档处继续测试,则从初始化开始进入测试步骤。
现有测试平台的测试软件,其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通讯数据地址写在了上位机所对应的各个测试软件的源码中,并捆绑固定,实际使用的时候是将源代码与OPC通讯地址打包生成一个应用程序来执行风力控制系统测试,由于客户需求变化快,风力发电机组改动大,而每次修改需要将新的OPC地址改到上位机测试软件源代码中,操作十分繁琐。且在测试过程中,若未完成测试,不能将被测产品或测试平台断电,否则无法通过测试,或者断电后只能从头开始测试,十分不便。
因此,上述读档测试方法中,预先拟定了一份测试配置表,并将OPC通讯地址写入测试配置表中,而不是写入测试软件的源码,测试时用上位机源代码生成的应用程序去读取测试配置表即可得到OPC通讯地址。同时,在通讯地址中增加了对应的测试文档,将测试过程中的数据保存到该测试文档中,在每次新启动测试软件时,优先查看测试文档中的数据内容,若前次测试已经保存了测试结果,则可以从前次未完成的位置开始新的测试,而不需回到最开始的测试项目进行测试,当然,也可以从头开始测试。这种读档方式可以让测试软件在测试过程中断电,而不影响测试工作,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配置表为可读写文件。
OPC通讯地址可以通过在测试配置表的可读写文件中来修改,完成数据的读取与写入,而不用去修改测试软件的程序。
此外,还可以在一个总的测试配置表中建立多个子配置表。
例如5MW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在调试时是机舱控制柜与塔基控制柜联调,而由于车间各班组生产进度不同,经常出现塔基控制柜已生产完毕而机舱控制柜还未生产完毕的情况,只能等待整套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完全生产完毕后才能开始调试。为了不浪费车间生产等待时间,通过在一个EXCEL配置表(即总的配置表表格文件)中,建立不同的sheet配置表(表格文件中设置多个子表格页),在上位机软件中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来选择调试机型及机柜从而满足整机联调、塔基控制柜单独调试、机舱控制柜单独调试的功能。这样不仅方便编程人员修改,而且测试人员不用等待整套风电控制系统完全生产完毕,同时采取塔基控制柜或机舱控制柜单独调试时,测试人员可以更方便的查找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像联调时需要整套风电控制系统排查问题原因。最后根据被测风电控制系统柜内开关器件布局来编制测试配置表中调试步骤,对于刚入职对被测风电控制系统柜不熟悉的新测试人员,不仅可以减少其查找柜内器件位置的时间,而且能方便其排查问题地点,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包括相序测试方法:
分别将相序测试单元与待测试设备的相序相连接,以使所述相序测试单元的第一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的U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第二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的V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第三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的W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第四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的N相与零线;
控制所述第一组测试端组和第四组测试端组导通,其余测试端组不导通,测试是否:U相有电,且其余相断电;
记录U相有电,其余相断电的测试结果为第一测试结果;
控制所述第二组测试端组和第四组测试端组导通,其余测试端组不导通,测试是否:V相有电,且其余相断电;
记录V相有电,其余相断电的测试结果为第二测试结果;
控制所述第三组测试端组和第四组测试端组导通,其余测试端组不导通,测试是否:W相有电,且其余相断电;
记录W相有电,其余相断电的测试结果为第三测试结果;
判断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是否均为真,
若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均为真,则判断相序测试结果为相序正确;
若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至少一个为假,则判断相序测试结果为相序有误,且相序有误的相为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中结果为假所对应的相。
将相序测试利用测试平台来控制与测试,只需将相序测试单元的端组对应连接三相供电端组,然后依次控制对应相通电,测试该相是否真实得电,而同时另外两相不得电,就能判断该相是否相序错误。这种相序检测方式有效降低了测试成本,且便于维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包括通道扩容方法:
利用通道扩容单元连接待测试设备和测试柜,以使所述通道扩容单元的第一通道测试端组连接待测试设备的第一待测试端组,第二通道测试端组连接待测试设备的第二待测试端组,测试通道端组连接测试柜的测试端组,扩容控制端组连接测试柜的选控端组;
判断需要测试的为第一待测试端组还是第二待测试端组,
若需要测试的为第一待测试端组,则通过选控端组控制所述通道扩容单元的继电器组不得电,以使第一待测试端组与测试端组导通;
若需要测试的为第二待测试端组,则通过选控端组控制所述通道扩容单元的继电器组得电,以使第二待测试端组与测试端组导通。
分别令一个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常开触点连通一个待测试端和测试柜的测试端,再令该继电器失电或得电,就能对应控制常闭触点或常开触点导通,则对应连接的测试通道接通,就可以通过控制继电器得电的方式选择哪一个测试通道工作,从二个通道中选通一个的方式使测试通道扩大了一倍。多个继电器并列形成继电器组,就能实现更过测试通道的选通。在硬件数量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几个继电器,就能增加一倍测试通道,降低了增加通道的成本无需再增加板卡等硬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包括供电检测方法:
分别将供电检测单元的继电器线圈串联入待测试设备的电压回路,将继电器的触点接入测试柜的电压测试端;
识别所述电压回路供电时,所述电压测试端是否为高电平;
若所述电压测试端为高电平,则所述电压回路供电正常;
若所述电压测试端为低电平,则所述电压回路供电异常。
可以不用数字万用表就检测到电压回路的供电情况,降低硬件成本,且在回路中接入同样额定工作电压的线圈,只要线圈能够正常接通,就表示电压足够用电设备工作,也无需具体检测出实际电压值。线圈接通时,触点则会闭合,此时电压测试端就得电或变为高电平,测试平台就能识别到电压足够,否则触点始终断开,电压测试端为低电平。继电器的成本远远低于数字万用表,且测试软件直接得出测试结果并记录显示,无需再人工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包括电流检测方法:
利用电流检测单元依次连接测试柜的电流供电端、待测试设备的电流通道和测试柜的电流测试端,形成电流回路;
控制所述电流供电端发起测试电流;
识别所述电流测试端的检测值是否等于所述测试电流;
若所述检测值等于所述测试电流,则所述电流通道为正常通路;
若所述检测值不等于所述测试电流,则所述电流通道为电路故障。
可以直接通过测试软件来检测控制电路是否正常,当控制电路闭合时,电流回路导通,电流测试端的电流值就应该等于电流供电端给出的电流值(约为10mA)相等,或者仅检测电流测试端是否有电流,有电流即电流回路导通,控制电路可以正常控制开断,无电流,则电流回路断开,控制电路连接故障。电流检测单元可以仅是接线端子,而提供电流与测试均在测试柜中进行,通过测试软件自动识别并记录测试结果,操作程序比采用数字万用表的方式更简便快捷,且实现成本更低。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能使测试平台在面对多种硬件接口时,通过同一套重载线接口连接测试平台,不用改变测试柜的布置,而只需要更换转接柜,就可以适应不同硬件型号的待测试设备,以同一套测试柜与多个转接柜配套使用,就能兼容多种待测试设备的硬件,实现测试平台的通用性;
重载线缆通过在转接柜中细分后再由专用转接模块转接,能够更好布局测试线缆的连接和走线情况,重载线缆统一接入转接柜,而同一个待测试设备的线缆由同一个或相邻的专用转接模块引出,线缆走向更有规律,避免了不同设备的线缆混杂,难以厘清线缆归属的不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中专用转接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中专用转接柜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中专用转接柜的接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中转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中通道扩容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中相序测试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中相序测试单元的PLC控制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中供电检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中待测试设备的电路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结构: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包括测试柜A,测试柜A设置有通用接线模块A1,通用接线模块A1经重载线缆连接专用转接柜C的重载线接口,专用转接柜C设置有对应待测试设备B硬件型号的专用转接模块200,专用转接模块200经测试线缆连接待测试设备B。
如图2-3所示的专用转接柜C包括:柜体100,柜体100为钢结构支撑的长方体柜,为保持美观,本实施例中柜体100设置有二扇侧壁120、一扇背壁130与可开合的柜门,其中,左侧的侧壁120和背壁130下部均设置有重载线接口140,略有差异的是背壁130上的重载线接口140为测试重载线的接口,而侧壁120上的重载线接口140为供电重载线的接口。
柜体10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4个吊环150,用以吊取移动柜体。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柜体底部设置滚轮,便于移动柜体。
柜体100的钢结构两侧设有横梁,横梁上固定有转接机构110,转接机构110如图5所示,包括:机构本体111,机构本体111可以选用较厚的板材,从中挖取出安装槽112和线道114,也可选用较薄的板材,在其上固定若干中空线道,则中空线道所围构出的区域形成需要的安装槽112,而中空线道的内部空间则为线道114,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较薄的板材上围构出安装槽112。
图5所示的机构本体111上,前端面通过4条竖向的中空线道与8条横向的中空线道围设成了8个安装槽112,其中,4条竖向的中空线道有2条固定在外围,另2条相互贴近,固定在机构本体111正中位置,8条横向的中空线道则同样有2条较长的固定在外围,剩余6条较短的则固定在4条竖向的中空线道之间,将空间隔断为共8个安装槽112。
可以看出,安装槽112在机构本体111上左右对称分布并上下对称分布,同时,安装槽112的每个侧壁处均分布有线道114。
外围的2条竖向的中空线道与2条横向的中空线道共同构成机构本体111的外壁,该4条线道114的交接处由于中空线道的端口为通道开口,因此可以看作线道114之间的间隙,作为重载线的走线入口。
每条中空线道的两端均为走线出入口,而中空线道的侧壁均匀分布有长条状的线孔115,因此,竖向的中空线道与横向的中空线道可以经走线通道、线孔115连通,所有中空线道围构成的安装槽112其槽壁即为中空线道的侧壁,则由这些长条状的线孔115连通安装槽112内外。而最下一条横向的中空线道,其底部的线孔115可作为测试线缆的走线出口。
安装槽112内固定有安装导轨113,由于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在板材上固定中空线道,以围构成安装槽112,因此,安装导轨113即固定在板材上的围构区域内,形成围构的安装槽112内分布有安装导轨113。
安装导轨113上设置有螺孔,用以螺栓固定图4中所示的专用转接模块200,此外,安装导轨113上还设置有卡装的上下侧翼,接线端子的尾部通过卡接放入安装导轨113,方便拆装,当选定接线端子数量后组合成专用转接模块200,再由螺栓固定组合完成的专用转接模块200,最后接入线缆即可工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C布线结构,如图4所示,针对待测试设备B的型号进行了布线设计,例如针对风电机组控制柜,左侧安装槽112内的专用转接模块200定为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设置了包括400V的3P+N相测试接口、3P相测试接口、230V的L+N相测试接口、L相测试接口等,右侧安装槽112内的专用转接模块200定为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则设置了包括24V的V+和V-测试接口、24V的V+测试接口等。
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左侧与上侧的线道114为进线通道,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下侧与右侧的线道114为出线通道;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右侧与上侧的线道114为进线通道,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下侧与左侧的线道114为出线通道。
本实施例的接线可以参见图4示意,由背壁130内侧对应的接口端接上重载线缆,重载线缆由机构本体111左侧的中空线道下方进入,再经其中横向的中空线道走线,最终从安装槽112上方的线孔115引下线缆,线缆连接专用转接模块200的接线端子上部接口;
而接线端子的下部接口接有测试线缆,测试线缆由该安装槽112下方的线孔115引出,经安装槽112下方的横向中空线道走线进入中间的竖向中空线道,最终进入最下一条横向的中空线道,经该线道底部的线孔115引出测试线缆。
以上接线为转接柜内部的布局,可以根据指定的待测试设备B进行对应布置,选用可兼容的接线端子数量,从而使该转接柜定向连接某几种型号的待测试设备B,而在测试时,由背壁130外侧的重载线接口140经重载线连接测试平台,以测试线缆连接待测试设备B,对应调试测试平台即可工作。针对该转接柜不兼容的待测试设备B型号时,对应更换可兼容的已完成布线的另一专用转接柜C即可。
上述接线端子的前端为线缆接口,单片接线端子有1-3组接口,每组接口通常上下对称分布,因此,将接线端子固定到安装导轨113上后,上部的接口可作为转接的入线接口,下部的接口则为转接的出线接口,根据待测试设备B的测试接口数量选取接线端子的数量,形成数量自由选取组合的专用转接模块200,接线端子的结构属于现有常规的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获知其结构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获知的是,以上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设计,在其他实施例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测试平台的可接入接口数量上限以及负载上限,在上述8个安装槽112的基础上再增加若干安装槽,只需扩大柜体100和机构本体111的尺寸,对应增设中空线道的数量,就能得到更大的转接机构110。
且安装槽112中可安装的不限于接线端子组成的专用转接模块200,还可以是测试电阻组成的专用转接模块200,或是多个继电器组成的专用转接模块200,同样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导轨113上即可。
实施例二:
参见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包括读档测试方法:
步骤S301:获取测试配置表;
步骤S302:根据测试配置表中的OPC通讯地址读取测试文档;
步骤S303:检测测试文档是否为空,
若测试文档为空,则进入步骤S304:从初始化开始进入测试步骤;
若测试文档不为空,则进入步骤S305:发起提示,以使测试人员选择是否从上一次断档处继续测试;
步骤S306:获取测试人员的指令;
若指令为选择从上一次断档处继续测试,则进入步骤S307:从上一次断档处进入测试步骤;
若指令为选择不从上一次断档处继续测试,则进入步骤S304:从初始化开始进入测试步骤。
在实施时,还包括初始化的步骤:配置测试配置表,以及测试过程中还包括实时将测试数据写入测试文档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测试配置表为可读写文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区别于实施例一的内容在于通用接线模块A1包括通道扩容单元,专用转接模块200仍为接线端子,如图7所示的通用接线模块A1实施例中,通道扩容单元为16个继电器并列组成的继电器组;
其中,16个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端整体视为继电器组的常开触点端组,16个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端整体视为继电器组的常闭触点端组,16个继电器的公共端整体视为继电器组的公共端组,16个继电器的触控端整体视为继电器组的触控端组。
继电器组的常开触点端组为第一通道测试端组,连接待测试设备B的第一待测试端组,即图中继电器引脚为3脚的接线端分别接通通道序号为ST34_2、ST34_4、……、ST34_24等的测试通道,继电器组的常闭触点端组为第二通道测试端组,连接待测试设备B的第二待测试端组,即图中继电器引脚为5脚的接线端分别接通通道序号为ST34_1、ST34_3、……、ST34_23等测试通道;
继电器组的公共端组为测试通道端组,连接测试柜A的测试端组,即图中继电器引脚为4脚的接线端分别接通通道序号为K302_CH1、K302_CH2、……、K302_CH16等的测试通道,继电器组的触控端组为扩容控制端组,用于连接测试柜A的选控端组,图中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触控端组的作用在于由测试平台控制继电器得电或失电,从而导通公共端组与常开触点端组还是导通公共端组与常闭触点端组,其接线方式为继电器领域的常见设计,故不再赘述。
参见图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即包括通道扩容方法:
步骤S401:利用通道扩容单元连接待测试设备B和测试柜A,以使通道扩容单元的第一通道测试端组连接待测试设备B的第一待测试端组,第二通道测试端组连接待测试设备B的第二待测试端组,测试通道端组连接测试柜A的测试端组,扩容控制端组连接测试柜A的选控端组;
步骤S402:判断需要测试的为第一待测试端组还是第二待测试端组,
若需要测试的为第一待测试端组,则进入步骤S403:通过选控端组控制通道扩容单元的继电器组不得电,以使第一待测试端组与测试端组导通;
若需要测试的为第二待测试端组,则进入步骤S404:通过选控端组控制通道扩容单元的继电器组得电,以使第二待测试端组与测试端组导通。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区别于实施例一的内容在于通用接线模块A1包括相序测试单元,专用转接模块200仍为接线端子,图9-10所示实施例中,相序测试单元包括四组测试端组,每一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B的UVW三相和N相的其中一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
图9-10中示意的K308_DO25、K308_DO26、K308_DO27和K308_DO28均为PLC控制的接触器,00-K2至00-K5则为其对应的控制线圈,这4个接触器及其控制线圈即构成本实施例的相序测试单元。其中,接触器K308_DO25、K308_DO26、K308_DO27和K308_DO28与PCL控制端组连接并由PLC控制其对应线圈得电,将00-K2的线圈触点分别连接U相和U相的供电端,将00-K3的线圈触点分别连接V相和V相的供电端,将00-K4的线圈触点分别连接W相和W相的供电端,将00-K5的线圈触点分别连接N相和零线,完成其接线。
参见图1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即包括相序测试方法:
步骤S501:分别将相序测试单元与待测试设备B的相序相连接,以使相序测试单元的第一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B的U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第二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B的V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第三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B的W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第四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B的N相与零线;
步骤S502:控制第一组测试端组和第四组测试端组导通,其余测试端组不导通,测试是否:U相有电,且其余相断电;
步骤S503:记录U相有电,其余相断电的测试结果为第一测试结果;
步骤S504:控制第二组测试端组和第四组测试端组导通,其余测试端组不导通,测试是否:V相有电,且其余相断电;
步骤S505:记录V相有电,其余相断电的测试结果为第二测试结果;
步骤S506:控制第三组测试端组和第四组测试端组导通,其余测试端组不导通,测试是否:W相有电,且其余相断电;
步骤S507:记录W相有电,其余相断电的测试结果为第三测试结果;
步骤S508:判断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是否为真,
若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均为真,则进入步骤S509:判断相序测试结果为相序正确;
若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至少一个为假,则进入步骤S510:判断相序测试结果为相序有误,且相序有误的相为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中结果为假所对应的相。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区别于实施例一的内容在于通用接线模块A1包括供电检测单元,专用转接模块200仍为接线端子,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供电检测单元包括二个继电器,分别检测二个供电回路,每个供电回路设置一个继电器,二者检测原理相同,以下仅对继电器03-K60进行说明,线圈03-K60串联入待测试设备B的电压回路(ST15_23和ST15_24之间的供电回路),图中右侧所示的继电器触点03-K60接入测试柜A的电压测试端DI(K210_DI26);
本实施例中由于待测试回路B的标准供电为230VAC,因此,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也为230VAC,在其他实施例中,供电检测单元还可以设置多个继电器用以检测更多供电回路,其中,标准供电为3*400VAC的待测试回路可以通过3个类似230V检测功能的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230V)来完成供电电压检测,而24VDC可以采用1个额定工作电压24VDC的继电器来完成24VDC供电电压检测功能。
参见图1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即包括供电检测方法:
步骤S601:分别将供电检测单元的继电器线圈串联入待测试设备B的电压回路,将继电器的触点接入测试柜A的电压测试端;
步骤S602:识别电压回路供电时,电压测试端是否为高电平;
若电压测试端为高电平,则步骤S603:电压回路供电正常;
若电压测试端为低电平,则步骤S604:电压回路供电异常。
工作原理:当电压回路230V供电正常时,线圈03-K60得电,触点03-K60闭合,K210_DI26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若电压回路230V供电异常时,线圈03-K60不得电,触点03-K60不动作,K210_DI26保持低电平。
虽然没有测量电压的准确度,但是通过检测被测量回路通断是否正常来判断供电电压是否正常来达到测试需求。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区别于实施例一的内容在于通用接线模块A1包括电流检测单元,本实施例中的电流检测单元也为接线端子,图14所示的为待测试产品柜急停开关的控制电路,本实施例则依次将808-X1:5与电流检测单元、测试柜A的第一电流供电端连接,再将808-X1:7与电流检测单元、测试柜A的第一电流测试端连接,形成电流回路。同理,连接808-X1:6、电流检测单元、测试柜A的第二电流供电端,和808-X1:8、电流检测单元、测试柜A的第二电流测试端。
参见图1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即包括电流检测方法:
步骤S701:利用电流检测单元依次连接测试柜A的电流供电端、待测试设备B的电流通道和测试柜A的电流测试端,形成电流回路;
步骤S702:控制电流供电端发起测试电流;
步骤S703:识别电流测试端的检测值是否等于测试电流;
若检测值等于测试电流,则步骤S704:电流通道为正常通路;
若检测值不等于测试电流,则步骤S705:电流通道为电路故障。
即在808-X1:5-6通入一组电流,然后在808-X1:7-8测试,有电流值说明线路导通,无电流值说明线路断开,目的在于测试急停按钮808-S2是否起到紧急停机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包括测试柜,用于测试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柜设置有通用接线模块,所述通用接线模块用于经重载线缆连接专用转接柜的重载线接口,所述专用转接柜设置有对应所述待测试设备的专用转接模块,所述专用转接模块用于经测试线缆连接所述待测试设备;
所述通用接线模块或专用转接模块包括通道扩容单元,所述通道扩容单元为并列的继电器组;
所述继电器组的常开触点端组为第一通道测试端组,用于连接待测试设备的第一待测试端组,所述继电器组的常闭触点端组为第二通道测试端组,用于连接待测试设备的第二待测试端组;
所述继电器组的公共端组为测试通道端组,用于连接测试柜的测试端组,所述继电器组的触控端组为扩容控制端组,用于连接测试柜的选控端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转接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二扇侧壁与一扇背壁,其中,至少一扇侧壁和/或背壁上设置有重载线接口,用于连接所述重载线缆;
所述柜体固定有转接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机构本体,所述机构本体的前端面设有左右对称和/或上下对称分布的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有安装导轨,用于安装所述专用转接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本体上围绕所述安装槽分布有中空的线道,所述线道与所述机构本体的外壁连通并在所述机构本体的外壁对应设置有所述线道的走线出口和走线入口,所述线道还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经线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转接模块为自由组合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根据待测试设备选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接线模块或专用转接模块包括相序测试单元,所述相序测试单元包括四组测试端组,每一组测试端组用于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的UVW三相和N相的其中一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接线模块或专用转接模块包括供电检测单元,所述供电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用于串联入待测试设备的电压回路,所述继电器的触点用于接入所述测试柜的电压测试端;
其中,所述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等于所述电压回路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接线模块或专用转接模块包括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依次连接测试柜的电流供电端、待测试设备的电流通道和测试柜的电流测试端,以形成电流回路。
8.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读档测试方法:
获取测试配置表;
根据所述测试配置表中的OPC通讯地址读取测试文档;
检测所述测试文档是否为空,
若所述测试文档为空,则从初始化开始进入测试步骤;
若所述测试文档不为空,则发起提示,以使测试人员选择是否从上一次断档处继续测试;
获取测试人员的指令;
若所述指令为选择从上一次断档处继续测试,则从上一次断档处进入测试步骤;
若所述指令为选择不从上一次断档处继续测试,则从初始化开始进入测试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配置表为可读写文件。
10.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序测试方法:
分别将相序测试单元与待测试设备的相序相连接,以使所述相序测试单元的第一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的U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第二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的V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第三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的W相及其对应的供电端,第四组测试端组分别连接待测试设备的N相与零线;
控制所述第一组测试端组和第四组测试端组导通,其余测试端组不导通,测试是否:U相有电,且其余相断电;
记录U相有电,其余相断电的测试结果为第一测试结果;
控制所述第二组测试端组和第四组测试端组导通,其余测试端组不导通,测试是否:V相有电,且其余相断电;
记录V相有电,其余相断电的测试结果为第二测试结果;
控制所述第三组测试端组和第四组测试端组导通,其余测试端组不导通,测试是否:W相有电,且其余相断电;
记录W相有电,其余相断电的测试结果为第三测试结果;
判断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是否均为真,
若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均为真,则判断相序测试结果为相序正确;
若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至少一个为假,则判断相序测试结果为相序有误,且相序有误的相为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中结果为假所对应的相。
11.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扩容方法:
利用通道扩容单元连接待测试设备和测试柜,以使所述通道扩容单元的第一通道测试端组连接待测试设备的第一待测试端组,第二通道测试端组连接待测试设备的第二待测试端组,测试通道端组连接测试柜的测试端组,扩容控制端组连接测试柜的选控端组;
判断需要测试的为第一待测试端组还是第二待测试端组,
若需要测试的为第一待测试端组,则通过选控端组控制所述通道扩容单元的继电器组不得电,以使第一待测试端组与测试端组导通;
若需要测试的为第二待测试端组,则通过选控端组控制所述通道扩容单元的继电器组得电,以使第二待测试端组与测试端组导通。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检测方法:
分别将供电检测单元的继电器线圈串联入待测试设备的电压回路,将继电器的触点接入测试柜的电压测试端;
识别所述电压回路供电时,所述电压测试端是否为高电平;
若所述电压测试端为高电平,则所述电压回路供电正常;
若所述电压测试端为低电平,则所述电压回路供电异常。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检测方法:
利用电流检测单元依次连接测试柜的电流供电端、待测试设备的电流通道和测试柜的电流测试端,形成电流回路;
控制所述电流供电端发起测试电流;
识别所述电流测试端的检测值是否等于所述测试电流;
若所述检测值等于所述测试电流,则所述电流通道为正常通路;
若所述检测值不等于所述测试电流,则所述电流通道为电路故障。
CN202011346381.0A 2020-11-26 2020-11-26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2731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6381.0A CN112731902B (zh) 2020-11-26 2020-11-26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202210109841.0A CN114489018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机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202210116207.XA CN114415644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机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202210116163.0A CN114489021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6381.0A CN112731902B (zh) 2020-11-26 2020-11-26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9841.0A Division CN114489018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机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202210116163.0A Division CN114489021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202210116207.XA Division CN114415644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机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1902A CN112731902A (zh) 2021-04-30
CN112731902B true CN112731902B (zh) 2022-02-01

Family

ID=7559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6381.0A Active CN112731902B (zh) 2020-11-26 2020-11-26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202210116163.0A Pending CN114489021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202210116207.XA Pending CN114415644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机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202210109841.0A Pending CN114489018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机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6163.0A Pending CN114489021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202210116207.XA Pending CN114415644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机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202210109841.0A Pending CN114489018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风机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27319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1902B (zh) * 2020-11-26 2022-02-01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114089070B (zh) * 2021-11-18 2023-11-07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化成柜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957A (zh) * 2004-12-14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测试方法
CN101661580B (zh) * 2009-07-22 2012-05-02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N201749363U (zh) * 2010-08-09 2011-02-16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检测设备
CN202486287U (zh) * 2012-03-07 2012-10-10 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 直流电源动态模拟仿真系统
CN203037782U (zh) * 2012-12-17 2013-07-03 华南理工大学 批量测试发光二极管器件寿命的设备结构
TWM487554U (zh) * 2013-11-29 2014-10-01 lu-man Zhang 高負載電纜轉接盤
CN103683134A (zh) * 2013-12-27 2014-03-26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智能电网机柜电光缆混合走线结构及方法
CN104317283A (zh) * 2014-08-06 2015-01-28 上海卡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电场控制系统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CN204357633U (zh) * 2014-12-04 2015-05-27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通用型自动检测设备
US9739262B2 (en) * 2014-12-10 2017-08-22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Static testing and calibrating method for PID link of control system of wind turbine
CN206594521U (zh) * 2017-03-24 2017-10-27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大容量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测试平台
CN108419423A (zh) * 2018-05-11 2018-08-1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舰用铸铝密闭机柜
CN108828362B (zh) * 2018-06-29 2020-09-29 西南大学 线束接插件可靠性测试装置
CN109026558A (zh) * 2018-09-26 2018-12-18 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仿真测试平台以及方法
CN109655706A (zh) * 2018-12-11 2019-04-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远程接口单元自动测试设备
CN209824259U (zh) * 2019-04-04 2019-12-2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机柜内部综合布线结构
CN210326632U (zh) * 2019-06-12 2020-04-14 张彬 一种电网线路测控柜
CN110967623B (zh) * 2019-12-31 2020-10-16 深圳市明信测试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试pcba板针点数量的ict扩展夹具及测试方法
CN111338322A (zh) * 2020-03-17 2020-06-26 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控柜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1930105B (zh) * 2020-08-19 2021-10-29 山东众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防联动控制模块的智能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12731902B (zh) * 2020-11-26 2022-02-01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9018A (zh) 2022-05-13
CN114489021A (zh) 2022-05-13
CN112731902A (zh) 2021-04-30
CN114415644A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31902B (zh)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103155330B (zh) 运行期间创建馈电至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107741563B (zh) 一种适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平台
CN1971296A (zh) 通用测试接口设备及其通用测试系统
CN107544001B (zh) 航天器热试验电缆用的绝缘测试设备
CN105098643A (zh) 配电自动化柜及其应用
CN107271899A (zh) 一种多规格电压发电机组的测试方法
CN103997056B (zh) 用于检查光伏逆变器的分离点的方法和光伏逆变器
CN112285447A (zh) 一种开关抽屉测试电路和测试设备
CN202383231U (zh) 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综合选线系统
CN111354239A (zh) 一种集成式多平台plc综合模拟体平台
CN208477096U (zh)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系统
CN204144955U (zh) 抽屉式动态无功补偿电容柜
CN113960400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测试系统
CN202453389U (zh) 一种计量总成结构
CN112363403A (zh) 一种智能中控设备的调试系统
CN209327531U (zh) 一种继电器快速校验装置
CN210982617U (zh) 一种开关抽屉测试电路和测试设备
CN111289815B (zh) 基于hmi的便携式高压链式apf模块测试仪及方法
CN114976886A (zh) 一种新型母线配电微模块
CN113820647A (zh) 一种配电网互感器计量性能校准系统及实验室校准装置
CN213152655U (zh) 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
CN206023594U (zh) 分体式电源主机
CN219304234U (zh) 一种高集成度的配电系统
CN215894714U (zh) 一种不停电的电能表快速更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69, Mount Huangshan Avenue,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Kekai Qianwei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69, Mount Huangshan Avenue,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KK-QIANWEI WINDPOWER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