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2655U - 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2655U
CN213152655U CN202022379917.0U CN202022379917U CN213152655U CN 213152655 U CN213152655 U CN 213152655U CN 202022379917 U CN202022379917 U CN 202022379917U CN 213152655 U CN213152655 U CN 213152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able
heavy
switching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799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雪峰
李行
叶建
胥世强
付堃
黄晓燕
陈柳竹
谭江荣
曹品
廖川
余长洲
聂钰珂
谭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k Qianwei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k Qianwei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k Qianwei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k Qianwei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799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2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2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2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0),所述柜体(100)的背壁(130)上设置有重载线接口(140),所述重载线接口(140)经重载线缆连接测试平台;所述柜体(100)内固定有转接机构(110),所述转接机构(110)的进线端经重载线缆连接所述重载线接口(140),所述转接机构(110)的出线端经测试线缆连接待测试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转接机构转接测试线缆,能够更好布局测试线缆的走线情况,重载线统一接入转接机构,而同一个待测试设备的线缆由同一个或相邻的专用转接模块引出,线缆走向更有规律,避免了不同设备的线缆混杂,难以厘清线缆归属的不便。

Description

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简称:风电机组)是用于将(清洁环保可再生的)风能转变为电能的设备。
风电机组主要包括塔架、机舱和风轮(风轮包括叶片和轮毂),其中,在机舱内安装有机舱控制柜(用于偏航控制、安全监控与塔基控制柜通信等),在塔基内安装有塔基控制柜(用于采集数据、电力参数监控以及与机舱控制柜通信等);机舱控制柜和塔基控制柜统称风电机组控制柜,风电机组控制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因此,风电机组控制柜在出厂前必须经过测试才能够确保品质。
现有的测试方式是由测试平台直接连接待测试的产品(如风电机组控制柜),而不同型号不同负载的待测试产品所需要的线缆和接口众多,一个测试平台难以满足各种产品的接入与测试,只能通过增加硬件接口或替换更大的测试平台,则提高了测试成本。
且当多个产品接入同一个测试平台后,不同的线缆容易杂乱,不易区分,使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厘清各线缆的归属,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测试线缆通过转接机构转接,能够更好布局测试线缆的走线情况,重载线统一接入转接机构,而同一个待测试设备的线缆由转接机构引出,线缆走向更有规律,避免了不同设备的线缆混杂,难以厘清线缆归属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背壁上设置有重载线接口,所述重载线接口经重载线缆连接测试平台;
所述柜体内固定有转接机构,所述转接机构的进线端经重载线缆连接所述重载线接口,所述转接机构的出线端经测试线缆连接待测试设备。
通过在测试平台与待测试设备之间增设一个专用转接柜,其中,转接机构可以承接测试平台的重载线,并通过转接机构将重载线转接细分为与待测试设备一一对应的测试线缆,重载线的接口通常一致,则专用转接柜可以通过同一套重载线接口连接测试平台,而通过对专用转接柜的内部布线结构调整,来适应各种待测试设备和测试项目,就能使同一测试平台适应更多型号的待测试设备。并且,重载线通过转接机构转接,优化布局内部测试线缆的走线情况,线缆走向更有规律,避免了不同设备的线缆混杂,难以厘清线缆归属的不便。
同时,在柜体的外壁上设置重载线接口,在柜体内部连接重载线接口的进线至转接机构中,使柜体方便线缆插拔与移动,因此,当待测试设备品种较多时,可以设定同一个转接柜可以适用的设备型号,从而定下该转接柜中的专用转接模块选取及布线情况,将其视为一个面向固定型号待测试设备的专用转接柜,而在测试不同型号待测试设备时,即时选取专用转接柜接入测试平台即可,因为重载线接口一致,无需改变测试平台的硬件及线缆,只需对应调整测试软件就能适用更多的待测试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机构包括:机构本体,所述机构本体的前端面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专用转接模块。
转接模块的作用主要是将合在一起的重载线细分为待测试设备中对应各个测试接口的连接线缆,因此专用转接模块可以是自由组合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根据待测试设备选取。选用接线端子即可满足转接的目的,常见的接线端子包括至少一组接口组,每组接口组有二个接口,分布在接线端子两侧,将其中一个接口设为入线接口,另一个接口设为出线接口,分别接入重载线和连接线缆即可。以上为单片的接线端子,在使用时根据待测试设备接口的数量选取多个接线端子进行并列组合,就能得到需要的专用转接模块。
此外,为满足其他测试功能,专用转接模块还可以是测试电阻、继电器等器件。
布局接线时,由重载线统一接入转接机构,而同一个待测试设备的同一功能区线缆由同一个或相邻的专用转接模块引出。专用转接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分线转接,通过安装槽放入专用转接模块的形式完成安装,将专用转接模块的进线与出线两端也嵌入机构本体安装槽中,在机构本体中布置有规律的线道来实现走线,使转接机构在完成接线后仍然简洁、明晰、美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构本体设置有线道,所述线道为中空的线道,所述机构本体对应设置有所述线道的走线出口和走线入口;
所述线道围绕所述安装槽,并经线孔连通所述安装槽。
线道可以是明线道,也可以是暗线道,主要目的是通过规律的线道固定走线布局,使接线后更美观。而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线道为暗线道,上述设计的中空的线道即为暗线道,重载线和经专用转接模块转接分出的线缆均通过暗线道在机构本体中走线,再通过走线出入口连接重载线接口或待测试设备,特别是由走线入口引入重载线,由走线出口引出转接的测试线缆,形成有规律的走线布局,简洁美观。
安装槽多侧方向的线道可以分别布设走线,例如重载线从左侧线道通过,经上方的线道与安装槽内的专用转接模块连接,则转接引出的测试线缆从下方的线道通过,经右侧线道引出机构本体最终连接待测试设备,如此走线,在线路排查时更方便厘清线路走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载线缆依次经所述走线入口进入所述线道,经所述线孔进入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专用转接模块的进线接口连接。
将转接机构的进线全部设置为不可见的暗线,更加简洁美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线缆与所述专用转接模块的出线接口连接,并依次经所述线孔进入所述线道,经所述走线出口引出。
将转接机构的出线也设置为暗线,同样保持了接线的美观,而且通过固定走线方式来优化线缆分布,尤其是将转接机构的进线与出线分开布局,有利于接线以及线路排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在所述机构本体上左右对称分布;
左侧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专用转接模块设计为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右侧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专用转接模块设计为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
安装槽的数量与专用转接模块的数量相对应,对称分布可以增加走线布局的规则性,左右对称的安装槽,则令左侧的专用转接模块用于强电测试组,右侧的专用转接模块用于弱电测试组,对应的专用转接模块即分为了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和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从而更好区分各线缆的归属及走线情况,类似的,上下对称分布的安装槽也能对应设定不同测试组的分区,以划分不同测试产品或对象的连接线缆。但实际的转接模块是相同产品(如相同的接线端子),只在于连接的对象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构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走线入口,所述机构本体的底部设置所述走线出口。
将强电测试组与弱电测试组的进线分别从左右两侧进入,便于归纳整理不同负载的线缆,同一个待测试设备的测试线缆可能由多个专用转接模块引出,而出线通过底部的走线出口引出后,再根据待测试设备的接口进行归类连接,有效提高接线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左侧与上侧的所述线道为进线通道,所述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下侧与右侧的所述线道为出线通道。
上述设计将强电测试组的重载线缆从转接机构的外侧线道进入,再由内侧线道引出强电测试组的测试线缆,外进内出的布线方式使线路走向有规律,更合理,便于整理和线路排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右侧与上侧的所述线道为进线通道,所述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下侧与左侧的所述线道为出线通道。
上述设计同样是外进内出的布线方式,将弱电测试组的重载线缆从转接机构的外侧线道进入,再由内侧线道引出弱电测试组的测试线缆,区别在于不同测试组的外侧分别位于机构本体的左右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的一个侧壁设置有重载线接口,侧壁的重载线接口用于接入电源线缆。所述重载线接口经电源线缆连接所述转接机构的进线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测试平台与待测试设备之间增设一个专用转接柜,其中,转接机构可以承接测试平台的重载线,并通过转接机构将重载线转接细分为与待测试设备一一对应的测试线缆,重载线的接口通常一致,则专用转接柜可以通过同一套重载线接口连接测试平台,而通过对专用转接柜的内部布线结构调整,来适应各种待测试设备和测试项目,就能使同一测试平台适应更多型号的待测试设备。并且,重载线通过转接机构转接,优化布局内部测试线缆的走线情况,线缆走向更有规律,避免了不同设备的线缆混杂,难以厘清线缆归属的不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中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中柜体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的接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中转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结构:
参见图1-2,为本实施例的专用转接柜,包括:柜体100,柜体100为钢结构支撑的长方体柜,为保持美观,本实施例中柜体100设置有二扇侧壁120、一扇背壁130与可开合的柜门,其中,左侧的侧壁120和背壁130下部均设置有重载线接口140,略有差异的是背壁130上的重载线接口140为测试重载线的接口,而侧壁120上的重载线接口140为供电重载线的接口。
柜体10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4个吊环150,用以吊取移动柜体。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柜体底部设置滚轮,便于移动柜体。
柜体100的钢结构两侧设有横梁,横梁上固定有转接机构110,转接机构110如图4所示,包括:机构本体111,机构本体111可以选用较厚的板材,从中挖取出安装槽112和线道114,也可以选用较薄的板材,在其上通过固定若干中空线道,则中空线道所围构出的区域形成需要的安装槽112,而中空线道的内部空间则为线道114,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较薄的板材上围构出安装槽112。
图4所示的机构本体111上,前端面通过4条竖向的中空线道与8条横向的中空线道围设成了8个安装槽112,其中,4条竖向的中空线道有2条固定在外围,另2条相互贴近,固定在机构本体111正中位置,8条横向的中空线道则同样有2条较长的固定在外围,剩余6条较短的则固定在4条竖向的中空线道之间,将空间隔断为共8个安装槽112。
可以看出,安装槽112在机构本体111上左右对称分布并上下对称分布,同时,安装槽112的每个侧壁处均分布有线道114。
外围的2条竖向的中空线道与2条横向的中空线道共同构成机构本体111的外壁,该4条线道114的交接处由于中空线道的端口为通道开口,因此可以看作线道114之间的间隙,作为重载线的走线入口。
每条中空线道的两端均为走线出入口,而中空线道的侧壁均匀分布有长条状的线孔115,因此,竖向的中空线道与横向的中空线道可以经走线通道、线孔115连通,所有中空线道围构成的安装槽112其槽壁即为中空线道的侧壁,则由这些长条状的线孔115连通安装槽112内外。而最下一条横向的中空线道,其底部的线孔115可作为测试线缆的走线出口。
安装槽112内固定有安装导轨113,由于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在板材上固定中空线道,以围构成安装槽112,因此,安装导轨113即固定在板材上的围构区域内,形成围构的安装槽112内分布有安装导轨113。
安装导轨113上设置有螺孔,用以螺栓固定图3中所示的专用转接模块200,此外,安装导轨113上还设置有卡装的上下侧翼,接线端子的尾部通过卡接放入安装导轨113,方便拆装,当选定接线端子数量后组合成专用转接模块200,再由螺栓固定组合完成的专用转接模块200,最后接入线缆即可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如图3所示,针对待测试设备的型号进行了布线设计,例如针对风电机组控制柜,左侧安装槽112内的专用转接模块200定为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设置了包括400V的3P+N相测试接口、3P相测试接口、230V的L+N相测试接口、L相测试接口等,右侧安装槽112内的专用转接模块200定为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则设置了包括24V的V+和V-测试接口、24V的V+测试接口等。
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左侧与上侧的线道114为进线通道,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下侧与右侧的线道114为出线通道;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右侧与上侧的线道114为进线通道,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下侧与左侧的线道114为出线通道。
本实施例的接线可以参见图3示意,由背壁130内侧对应的接口端接上重载线缆,重载线缆由机构本体111左侧的中空线道下方进入,再经其中横向的中空线道走线,最终从安装槽112上方的线孔115引下线缆,线缆连接专用转接模块200的接线端子上部接口;
而接线端子的下部接口接有测试线缆,测试线缆由该安装槽112下方的线孔115引出,经安装槽112下方的横向中空线道走线进入中间的竖向中空线道,最终进入最下一条横向的中空线道,经该线道底部的线孔115引出测试线缆。
以上接线为转接柜内部的布局,可以根据指定的待测试设备进行对应布置,选用可兼容的接线端子数量,从而使该转接柜定向连接某几种型号的待测试设备,而在测试时,由背壁130外侧的重载线接口140经重载线连接测试平台,以测试线缆连接待测试设备,对应调试测试平台即可工作。针对该转接柜不兼容的待测试设备型号时,对应更换可兼容的已完成布线的另一专用转接柜即可。
上述接线端子的前端为线缆接口,单片接线端子有1-3组接口,每组接口通常上下对称分布,因此,将接线端子固定到安装导轨113上后,上部的接口可作为转接的入线接口,下部的接口则为转接的出线接口,根据待测试设备的测试接口数量选取接线端子的数量,形成数量自由选取组合的专用转接模块200,接线端子的结构属于现有常规的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获知其结构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获知的是,以上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设计,在其他实施例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测试平台的可接入接口数量上限以及负载上限,在上述8个安装槽112的基础上再增加若干安装槽,只需扩大柜体100和机构本体111的尺寸,对应增设中空线道的数量,就能得到更大的转接机构110。
且安装槽112中可安装的不限于接线端子组成的专用转接模块200,还可以是测试电阻组成的专用转接模块200,或是多个继电器组成的专用转接模块200,同样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导轨113上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且上述实施例可以任意结合或组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0),所述柜体(100)的背壁(130)上设置有重载线接口(140),所述重载线接口(140)经重载线缆连接测试平台;
所述柜体(100)内固定有转接机构(110),所述转接机构(110)的进线端经重载线缆连接所述重载线接口(140),所述转接机构(110)的出线端经测试线缆连接待测试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机构(110)包括:机构本体(111),所述机构本体(111)的前端面设有若干安装槽(112),所述安装槽(112)内安装有专用转接模块(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本体(111)设置有线道(114),所述线道(114)为中空的线道,所述机构本体(111)对应设置有所述线道(114)的走线出口和走线入口;
所述线道(114)围绕所述安装槽(112),并经线孔(115)连通所述安装槽(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线缆依次经所述走线入口进入所述线道(114),经所述线孔(115)进入所述安装槽(112),并与所述专用转接模块(200)的进线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线缆与所述专用转接模块(200)的出线接口连接,并依次经所述线孔(115)进入所述线道(114),经所述走线出口引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2)在所述机构本体(111)上左右对称分布;
左侧所述安装槽(112)内的所述专用转接模块(200)设计为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右侧所述安装槽(112)内的所述专用转接模块(200)设计为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本体(1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走线入口,所述机构本体(111)的底部设置所述走线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左侧与上侧的所述线道(114)为进线通道,所述强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10)下侧与右侧的所述线道(114)为出线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右侧与上侧的所述线道(114)为进线通道,所述弱电组测试转接模块(220)下侧与左侧的所述线道(114)为出线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0)的一个侧壁(120)设置有重载线接口(140),所述重载线接口(140)经电源线缆连接所述转接机构(110)的进线端。
CN202022379917.0U 2020-10-22 2020-10-22 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 Active CN213152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9917.0U CN213152655U (zh) 2020-10-22 2020-10-22 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9917.0U CN213152655U (zh) 2020-10-22 2020-10-22 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2655U true CN213152655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21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79917.0U Active CN213152655U (zh) 2020-10-22 2020-10-22 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2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84733U (zh) 连接线的测试设备
CN213152655U (zh) 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布线结构
CN112731902B (zh)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109470961B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电力设备质量万能检测工位
CN215897051U (zh) 一种储能用新型控制柜
CN213343050U (zh) 用于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柔性测试平台的专用转接柜
CN202453389U (zh) 一种计量总成结构
CN212063010U (zh) 一种设有电缆连接箱的配电柜
CN113960400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测试系统
CN211351677U (zh) 基于标准接口板的即插即用装置
CN109991516B (zh) 一种配电网动态模拟系统扩展接口屏及其应用方法
CN209571706U (zh) 一种新型布局的微模块数据中心配电柜
CN114976886A (zh) 一种新型母线配电微模块
CN202230113U (zh) 一种具有b型计量总成承载底盘的箱体
CN216750846U (zh) 一种抽屉式城市安监设备综合配电箱
CN202393798U (zh) 一种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
CN214542946U (zh) 一种新型母线配电微模块
CN214798289U (zh) 一种户外综合配电柜
CN219937649U (zh) 开关柜和风电变流器
CN218732428U (zh) 一种开关柜组
CN208157907U (zh) 一种40.5kV空气绝缘开关柜电气-土建接口系统
CN220306780U (zh) 共享共建5g智能配电箱
US11611214B2 (en) Power isolation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icro grids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related methods of providing power to micro grids
CN218549765U (zh) 变压器柜与直流供电系统
CN221102948U (zh) 电动工程机械高压电缆布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