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8507B - 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8507B
CN112718507B CN201911031857.9A CN201911031857A CN112718507B CN 112718507 B CN112718507 B CN 112718507B CN 201911031857 A CN201911031857 A CN 201911031857A CN 112718507 B CN112718507 B CN 112718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rting
level
stage
attribute
flow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18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8507A (zh
Inventor
陀斌
陈瑞乾
魏源
何炜立
潘柳颖
孙斌
臧玳跃
张水华
苟先德
邱美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318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8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8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8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8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8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003Destination control;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 magnetic delay memori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班次信息、多个本级流向、每个本级流向对应的至少一个发车时间,每个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班次至少与一个发车时间对应;根据配置信息,通过混合整数规划法确定上一级流向、以及与上一级流向对应的上一级格口属性;其中,上一级流向包括多个本级流向,格口属性包括即时分拣属性和囤货属性,上一级流向与上一级格口一一对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该方法提高了快件分拣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通过如方法进行快件分拣:对于一个中转场的设备,预先设定流向与设备的格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当中转场有快件到来时,分拣设备根据该流向与格口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拣。
但是,当遇到快件高峰期时,到达中转场快件过多,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不够使用,会出现快件堆积,导致快件不能按时从中转场发出去;而在快件低峰期时,到达中转场快件较少,会出现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闲置较多,造成人员和分拣设备的浪费。
因此,现有分拣方法存在分拣人员、分拣设备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导致分拣人员、分拣设备的利用率低下,进一步导致分拣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分拣人员、分拣设备分配不合理,导致分拣人员、分拣设备的利用率较低,从而导致分拣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班次信息、多个本级流向、每个本级流向对应的至少一个发车时间,每个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班次至少与一个发车时间对应;
根据配置信息,通过混合整数规划法确定上一级流向、以及与上一级流向对应的上一级格口属性;
其中,上一级流向包括多个本级流向,格口属性包括即时分拣属性和囤货属性,上一级流向与上一级格口一一对应。
可选地,混合整数规划法包括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决策变量为:
第i个本级流向是否被分配到第k个上一级格口;
第k个上一级格口是否在第t个波次进行本级分拣;
其中,i、k和t为正整数;
目标函数包括:
各波次的上一级格口的数量之和最少;
约束条件包括:
根据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确定上一级格口的属性,若距当前时间最近的发车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范围时,确定该上一级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否则为囤货属性;
每个本级流向对应一个上一级格口;
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
可选地,约束条件还包括:
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快件数量小于或等于本级分拣设备的分拣能力,所分拣能力为每个上一级格口的分拣效率与分拣时间的积。
可选地,目标函数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各波次的上一级格口之间的数量之差最小;
每个波次对应的上一级格口的快件数量之差最大;
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差最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件二级分拣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任一的快件分拣方法,确定班次信息、一级流向、及一级流向对应的一级格口的格口属性,进行一级分拣;
获取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以使分拣设备在班次信息确定的时间内,对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进行二级分拣。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件分拣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班次信息、多个本级流向、每个本级流向对应的至少一个发车时间,每个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班次至少与一个发车时间对应;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配置信息,通过混合整数规划法确定上一级流向、以及与上一级流向对应的上一级格口属性;
其中,上一级流向包括多个本级流向,格口属性包括即时分拣属性和囤货属性,上一级流向与上一级格口一一对应。
可选地,混合整数规划法包括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决策变量为:
第i个本级流向是否被分配到第k个上一级格口;
第k个上一级格口是否在第t个波次进行本级分拣;
其中,i、k和t为正整数;
目标函数包括:
各波次的上一级格口的数量之和最少;
约束条件包括:
根据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确定上一级格口的属性,若距当前时间最近的发车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范围时,确定该上一级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否则为囤货属性;
每个本级流向对应一个上一级格口;
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
可选地,约束条件还包括:
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快件数量小于或等于本级分拣设备的分拣能力,所分拣能力为每个上一级格口的分拣效率与分拣时间的积。
可选地,目标函数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各波次的上一级格口之间的数量之差最小;
每个波次对应的上一级格口的快件数量之差最大;
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差最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件二级分拣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第三方面描述的任一的快件分拣装置,确定班次信息、一级流向、及一级流向对应的一级格口的格口属性,进行一级分拣;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以使分拣设备在班次信息确定的时间内,对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进行二级分拣。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者多个程序;
当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通过配置信息确定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并为每个一个一级格口确定一个格口属性,通过格口属性确定是否立即进入二级分拣;以实现动态的一级流向与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在快件高峰期时可以对不需要立即进行分拣的快件进行囤货;与现有的一成不变的流向与格口的对应关系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拣人员、分拣设备分配不合理问题,从而提高分拣人员、分拣设备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分拣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法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件分拣实施环境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快件分拣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快件分拣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快件分拣装置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快件分拣装置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相关内容,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件分拣的实施环境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架构包括:计算机设备101和分拣设备102。
其中,计算机设备101用于获取快件的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制定快件分拣计划(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将通过快件分拣方法得到的快件分拣方案称为分拣设备用于执行分拣操作的一份分拣计划),并将确定的快件分拣计划发送给分拣设备102。计算机设备101可显示有应用界面,通过该界面用户可以查阅配置信息、分拣计划等。
计算机设备101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分拣设备102用于接收计算机设备101发送的分拣计划,并根据分拣计划进行快件分拣。
分拣设备102可以是一台分拣设备,也可以是由多分拣设备组成的分拣设备集群。
计算机设备101与分拣设备102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建立通信连接。
在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之前,对快件分拣的整个过程做一简单描述。对于快件的流向较多的分拣,可采用多级分拣方式,如下以快件分拣包括一级分拣和二级分拣为例进行说明。到达中转场的快件先进行一级分拣,一级分拣后,有的一个流向对应一个格口(称为直分格口),有的多个流向对应一个格口(包括兜底格口和混分格口),对于一个流向对应一个格口的快件不需要进行二级分拣,对于多个流向对应一个格口的情况,需要对该格口进行二级分拣,以使一个流向对应一个格口。进一步地,对其相关内容具体做如下介绍:
首先,根据历史数据得到已经到达中转场的快件和即将到达中转场的快件的各种快件信息,比如,快件的流向(发往的下一个中转场的名称或标识)、流向对应的发车时间、每个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
进一步地,可以将发车时间的时间差在预设范围内的多个发车时间确定为一个发车波次,用于在一次分拣时同时进行分拣,比如,一天的发车时间包括9:00、9:10、9:20、11:00、12:00,则可以将9:00、9:10、9:20合并为一个波次,确定为9:00波次,也即发车时间为9:00、9:10、9:20这三个发车时间对应的快件在同一个时间进行分拣,这里的波次是指最小分拣单位;进一步地,将多个波次合并为一个班次,对于每一个班次确定一份分拣计划,这样每一个班次都会有一个有效时间,也即每一份分拣计划也都有一个有效时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班次的有效时间并非是其对应的多个波次确定的时间,而是各波次对应的最晚二级分拣时间确定的时间。
在将多个波次合并为一个班次时,可以将波次时间比较集中的、或者到件量具有一定规律的波次合并为一个班次。比如,一天的波次时间包括9:00、11:00、12:00,16:00、17:00、18:00,则可以将9:00-12:00确定为第一个班次,将16:00-18:00确定为第二个班次。
一份分拣计划,包括从快件到达当前中转场至从当前中转场发出的全部分拣方案。
具体地,对于一个班次的快件的分拣方法如下:获取该班次内快件的快件信息,快件信息包括该班次内的全部流向、各流向的发车时间,各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到件量其实是各发车时间对应的最晚二级分拣时间的到件量,而各最晚二级分拣时间=发车时间-分拣时间-装车时间,由于分拣时间和装车时间基本固定,所以最晚二级分拣时间可认为与发车时间对应,也即可以认为是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当到件量小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将该到件量对应的流向确定为兜底流向(一般设有一个兜底格口,一个兜底格口对应多个流向,在发往下一中转场,需要进行二级分拣,但由于件量很少,一般可以人工进行二级分拣),当到件量大于第一预设数值小于第二预设数值时,将该到件量的流向确定为混分流向(一个混分格口对应多个流向,在发往下一中转场,需要进行二级分拣),当到件量大于第二预设数值时,将该到件量的流向确定为直分流向(一个直分格口对应一个流向,在发往下一中转场,不需要进行二级分拣)。
示例性地,根据历史统计得知,乌鲁木齐、拉萨、西宁流向的到件量小于第一预设范围,无锡、合肥、苏州、大同、郑州的到件量大于第一预设范围且小于第二预设范围,北京、上海、广州流向的到量件大于第二预设范围。则认为乌鲁木齐、拉萨、西宁这三个流向的到件量很少,合起来分配一个兜底格口标识,比如,分配的格口标识为1,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流向的到件量很多,为北京、上海、广州各分配一个直分格口标识,比如,分配的直分格口标识依次为2、3和4,而对于无锡、合肥、苏州、大同、郑州的混分格口分配需要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分拣方法进行分配。因此,下述快件分拣方法是针对上述中的混分流向进行的,下述分拣方法中提到的上一级流向、本级流向均为混分流向中的相关描述。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件分拣方法的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由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班次信息、多个本级流向、每个本级流向对应的至少一个发车时间,每个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每个班次至少与一个发车时间对应。
其中,班次信息为上述提到的班次信息,可以直接获取。班次信息包括班次的有效时间、波次的数量、各波次的时间。另外,由于一个班次包括多个波次,一个波次包括多个发车时间,因此,一个班次也对应多个发车时间。
其中,本级流向为快件要到达的下一个中转场的名称,比如,一件快件的本级流向为A,则认为该快件要到达的下一个中转场为A中转场。
其中,每个本级流向对应的发车时间为快件从当前中转场发往下一中转场的发出时间。
其中,每个本级流向对应的到件量实际为每个本级流向对应的最晚二级分拣时间的到件量,在前已经描述过,在此不做赘述。
示例性的,对于一个本级流向A,获取的配置信息如下表:
Figure BDA000225037494000008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配置信息其实是上述快件信息中一个班次包括的快件信息,更具体地,配置信息为一个班次中包括的混分流向对应的快件信息。因此,各配置信息可以从上述中对应的班次中直接获取到配置信息。
步骤202,根据配置信息,通过混合整数规划法确定上一级流向、以及与上一级流向对应的上一级格口属性。
其中,上一级流向包括多个本级流向,上一级流向与上一级格口一一对应。本级流向是二级分拣后的流向、是确定的单个流向、是发往下一中转场的流向。而上级一级流向是通过一级分拣后得到多个流向的组合。
示例性地,本级流向包括A、B、C、D、E、F、X、Y和Z。则确定的上一级流向包括第一上一级流向、第二上一级流向和第三上一级流向,其中,第一上一级流向包括A、B、C三个本级流向、第二上一级流向包括D、E、F三个本级流向、第三上一级流向包括X、Y和Z三个本级流向。进一步地,第一上一级流向、第二上一级流向和第三上一级流向对应的格口标识分别为5、6、和7。
其中,格口属性包括即时分拣属性和囤货属性。其中,即时分拣属性指当前时间已经到达该格口对应的波次时间,或距对应的波次时间较短,这样分拣到该一级格口的快件不需要进行等待,而是直接进入二级分拣。囤货属性指当前时间还没有到达该一级格口对应的波次时间,或距对应的波次时间还较长,这样分拣到该一级格口的快件不直接进入二级分拣,而是在等到到达波次时间时进行二级分拣。
示例性地,仍以上述例子为例,且当前时间为8:30,格口标识为5的格口对应的波次包括9:00、11:00、13:00、15:00四个波次,格口标识为6的格口对应的波次包括16:00、18:00、21:00三个波次,格口标识为7的格口对应的波次包括9:00、11:00、14:00、16:00四个波次,则在当前时间时,确定格口标识为5和7的格口的属性为即分格口,格口标识为6的格口的属性为囤货格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格口的属性是针对当前时间而言的,因此,对于一个格口其属性并不是不变的,而是与其波次时间有关。比如,当前时间为9:10,对于格口5、6和7,其下一个波次时间依次为11:00、16:00和11:00,则此时,三个格口均可以进行囤货,因此这个时候此三个格口均可以为囤货格口。
可选地,混合整数规划法包括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其中,决策变量为:
第i个本级流向是否被分配到第k个上一级格口;
第k个上一级格口是否在第t个波次进行本级分拣;
其中,i、k和t为正整数;
当分拣设备获取到该决策变量时,就可以根据该决策变量进行快件分拣。
其中,目标函数包括:
各波次的上一级格口的数量之和最少。
当各波次的上一级格口数量之和最少时,也即进行二级分拣的格口数量最少,这样可以减少分拣设备的占用情况,以保证中转场内的分拣设备足够使用。
其中,约束条件包括:
根据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确定上一级格口的属性,若距当前时间最近的发车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范围时,确定该上一级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否则为囤货属性。
当将格口属性分为即时分拣属性和囤货属性时,可将不需要进行即时分拣的快件囤货到最晚二级分拣时再进行分拣,这样当遇到到件量高峰期时,可以优先分拣即时分拣属性的格口,再分拣囤货属性的格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固定的上一级流向和上一级格口的分配方案带来的分拣设备和分拣人员的分配不合理,导致当快件量过多,无法及时将所有快件分拣完,进而导致部分快件不能按时分拣完成的问题,进而保证到达中转场的快件均能按时间完成分拣,并提高分拣设备和分拣人员的利用率。本申请根据发车时间、到件量等配置信息对上一级格口进行合理化的动态配置,又因设置了囤货格口,使得到件量高峰时段的快件根据不同的发车时间进行分拣,这样就可以根据发车时间将快件分散到不同的时间进行分拣,因此得到了格口和人员的合理分配。
进一步地,约束条件还包括:
每个本级流向对应一个上一级格口;
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
可选地,约束条件还包括: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快件数量小于或等于本级分拣设备的分拣能力,所分拣能力为每个上一级格口的分拣效率与分拣时间的积。
可选地,目标函数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每个波次的上一级格口数量之差最小;
每个波次对应的上一级格口的快件数量之差最大;
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差最小。
其中,每个波次的上一级格口数量之差最小时,每个波次计算出来的上一级格口的数量比较均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尽可能减少上一级格口数量的效果。
其中,每个波次对应的上一级格口的快件数量之差最大时,可以有效利用中转场内分拣设备,比如,一个班次共包括5个波次,其中三个波次的快件数量较另两个波次的快件数量多时,使用三个分拣能力强的设备和两个分拣能力较差的设备就可以完成分拣任务;但如果5个波次的快件量都较多、且中转场的强分拣能力的设备只有3台时,就不能完成分拣任务。
其中,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差最小时,由于一个波次包括多个发车时间,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将各波次时间连续起来,以方便分拣人员记忆,减少分拣人员的操作错误率,进而提高分拣人员的工作效率。
另外,由于快件在运输过程中标签可能会被损坏,或者是分拣过程中快件标签被遮挡,或者由于系统匹配异常等原因,造成分拣设备不能保证每一个快件都能被正确识别。可选地,对于上述不能被正确识别的快件,可以通过单独设置一个误差格口的方法解决,即将没有被正确定识别的快件对应到误差格口。
另外,由于误差格口中的快件的件量较少,因此,可以将误差格口的快件交由人工处理。
可选地,对于任意一个班次,在制定分拣计划时,可以只针对到件量为非0的流向,以降低格口分配的复杂性。
可选地,对于任意一个班次,在制定分拣计划时,可以将所有流向都安排在分拣计划中,这样当获取到的快件信息有误时,仍然可以为得到一个相对较准确的格口分配方案(比如,对于某个流向,获取到的到件量为0,但是实际的到件量为非0,这样仍然会为该流向分配一个格口),以提高快件分拣的正确率,还可以减少误差格口中快件的数量,以减少人工处理。
可选地,在通过步骤202之后,可将上一级流向及上一级流向对应的格口属性进行人为调整,以更符合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的分配。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快件分拣计划是以班次为单位进行制定的,每个班次都有各自的有效时间,因此,在获取配置信息时,只获取本班次内的配置信息。这样,由于一天内可以划分为多个班次,在不同的班次内获取到的配置信息也是不同的。进一步地,根据不同的配置信息确定的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一级格口的格口属性也是不同的,也即,一天内有多种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也即一天内的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一级格口的格口属性是动态变化的。
示例性地,一天内共包括两个班次,第一个班次获取的配置信息的本级流向包括A、B、C、D、E和F,并根据其它配置信息确定的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为A、B和C对应的一级格口的标识为5,D、E和F对应的一级格口的标识为6。而第二个班次获取的配置信息的本级流向包括A、B、C、X、Y和Z,并根据其它配置信息确定的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为A、B和C对应的一级格口的标识为5,X、Y和Z对应的一级格口的标识为7。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快件信息(包括配置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是事先获取的,比如,当前时间是8:00,可以获取到8:00到24:00的快件信息,则8:00-24:00可能包括一个班次,也可能包括多个班次,但是快件分拣方法是以一个班次为单位进行的,当包括多个班次时,对每个班次分别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进行分拣。当然,如果发现获取到的快件信息包括多个班次时,可以只针对第一个班次进行,舍弃其它班次,而在到达下一个班次时间时,重新获取下一个班次包括的快件信息,然后根据获取到的新的快件信息执行该快件分拣方法,以保证获取到的快件信息为最新的快件信息,进而可以保证获取的快件信息的准确性,从而也可以得到更合理的快件分拣计划。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通过配置信息确定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并为每个一级格口确定一个格口属性,通过格口属性确定是否立即进入二级分拣;由于配置信息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格口属性也是动态变化的,这样就可以根据动态的格口分配方案,确定动态变化的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以使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的分配更符合当前快件分拣需求;与现有技术中的一成不变的流向与格口的对应关系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拣人员、分拣设备分配不合理,导致分拣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分拣人员、分拣设备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分拣效率。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件二级分拣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由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执行,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根据预设的快件分拣方法,确定班次信息、一级流向、及一级流向对应的一级格口的格口属性,进行一级分拣。
其中预设的快件分拣方法为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任意一种快件分拣方法。
其中,格口属性包括即时分拣属性和囤货属性。
步骤302,获取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以使分拣设备在班次信息确定的时间内,对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进行二级分拣。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通过配置信息确定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并为每个一级格口确定一个格口属性,通过格口属性确定是否立即进入二级分拣;由于配置信息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格口属性也是动态变化的,这样就可以根据动态的格口分配方案,确定动态变化的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以使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的分配更符合当前快件分拣需求;与现有技术中的一成不变的流向与格口的对应关系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拣人员、分拣设备分配不合理,导致分拣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分拣人员、分拣设备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分拣效率。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件分拣装置的框图。图4所示的装置可以是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班次信息、多个本级流向、每个本级流向对应的至少一个发车时间,每个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班次至少与一个发车时间对应;
第一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配置信息,通过混合整数规划法确定上一级流向、以及与上一级流向对应的上一级格口属性;
其中,上一级流向包括多个本级流向,格口属性包括即时分拣属性和囤货属性,上一级流向与上一级格口一一对应。
可选地,混合整数规划法包括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决策变量为:
第i个本级流向是否被分配到第k个上一级格口;
第k个上一级格口是否在第t个波次进行本级分拣;
其中,i、k和t为正整数;
目标函数包括:
各波次的上一级格口的数量之和最少;
约束条件包括:
根据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确定上一级格口的属性,若距当前时间最近的发车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范围时,确定该上一级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否则为囤货属性;
每个本级流向对应一个上一级格口;
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
可选地,约束条件还包括: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快件数量小于或等于本级分拣设备的分拣能力,所分拣能力为每个上一级格口的分拣效率与分拣时间的积。
可选地,目标函数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各波次的上一级格口之间的数量之差最小;
每个波次对应的上一级格口的快件数量之差最大;
每个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差最小。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装置,通过配置信息确定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并为每个一级格口确定一个格口属性,通过格口属性确定是否立即进入二级分拣;由于配置信息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格口属性也是动态变化的,这样就可以根据动态的格口分配方案,确定动态变化的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以使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的分配更符合当前快件分拣需求;与现有技术中的一成不变的流向与格口的对应关系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拣人员、分拣设备分配不合理,导致分拣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分拣人员、分拣设备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分拣效率。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件二级分拣装置的框图。图5所示的装置可以是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501,用于根据图4所述的任一的快件分拣装置,确定班次信息、一级流向、及一级流向对应的一级格口的格口属性,进行一级分拣;
第二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以使分拣设备在班次信息确定的时间内,对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进行二级分拣。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装置,通过配置信息确定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并为每个一级格口确定一个格口属性,通过格口属性确定是否立即进入二级分拣;由于配置信息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格口属性也是动态变化的,这样就可以根据动态的格口分配方案,确定动态变化的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以使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的分配更符合当前快件分拣需求;与现有技术中的一成不变的流向与格口的对应关系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拣人员、分拣设备分配不合理,导致分拣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分拣人员、分拣设备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分拣效率。
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子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每个步骤下的实施例侧重于该步骤下的具体方法。以上的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做举例说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原理的前提,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色,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各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各方法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6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和第二获取模块。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快件分拣方法或快件二级分拣方法。
例如,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201,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班次信息、多个本级流向、每个本级流向对应的至少一个发车时间,每个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每个班次至少与一个发车时间对应;步骤202,根据配置信息,通过混合整数规划法确定上一级流向、以及与上一级流向对应的上一级格口属性。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可读介质,通过配置信息确定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并为每个一级格口确定一个格口属性,通过格口属性确定是否立即进入二级分拣;由于配置信息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一级流向与一级格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格口属性也是动态变化的,这样就可以根据动态的格口分配方案,确定动态变化的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以使分拣人员和分拣设备的分配更符合当前快件分拣需求;与现有技术中的一成不变的流向与格口的对应关系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件分拣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拣人员、分拣设备分配不合理,导致分拣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分拣人员、分拣设备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分拣效率。
上述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申请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快件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班次信息、多个本级流向、每个所述本级流向对应的至少一个发车时间,每个所述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所述班次至少与一个发车时间对应;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混合整数规划法确定上一级流向、以及与所述上一级流向对应的上一级格口属性;
其中,所述上一级流向包括多个所述本级流向,所述格口属性包括即时分拣属性和囤货属性,所述上一级流向与所述上一级格口一一对应;
所述混合整数规划法包括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所述决策变量为:
第i个所述本级流向是否被分配到第k个所述上一级格口;
第k个所述上一级格口是否在第t个波次进行本级分拣,所述班次包括多个所述波次,所述波次为最小分拣单位;
其中,i、k和t为正整数;
所述目标函数包括:
各波次的上一级格口的数量之和最少;
所述约束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确定所述上一级格口的属性,若距当前时间最近的所述发车时间与所述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范围时,确定该上一级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否则为囤货属性;
每个所述本级流向对应一个所述上一级格口;
每个所述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件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还包括:
每个所述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快件数量小于或等于本级分拣设备的分拣能力,所述 分拣能力为每个上一级格口的分拣效率与分拣时间的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件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各所述波次的所述上一级格口之间的数量之差最小;
每个所述波次对应的所述上一级格口的快件数量之差最大;
每个所述上一级格口对应的各所述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差最小。
4.一种快件二级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快件分拣方法,确定班次信息、一级流向、及所述一级流向对应的一级格口的格口属性,进行一级分拣;
获取所述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以使分拣设备在所述班次信息确定的时间内,对所述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进行二级分拣。
5.一种快件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班次信息、多个本级流向、每个所述本级流向对应的至少一个发车时间,每个所述发车时间对应的到件量,所述班次至少与一个发车时间对应;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混合整数规划法确定上一级流向、以及与所述上一级流向对应的上一级格口属性;
其中,所述上一级流向包括多个所述本级流向,所述格口属性包括即时分拣属性和囤货属性,所述上一级流向与所述上一级格口一一对应;
所述混合整数规划法包括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所述决策变量为:
第i个所述本级流向是否被分配到第k个所述上一级格口;
第k个所述上一级格口是否在第t个波次进行本级分拣;
其中,i、k和t为正整数;
所述目标函数包括:
各波次的上一级格口的数量之和最少;
所述约束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发车时间,确定所述上一级格口的属性,若距当前时间最近的所述发车时间与所述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范围时,确定该上一级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否则为囤货属性;
每个所述本级流向对应一个所述上一级格口;
每个所述上一级格口对应的本级流向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
6.一种快件二级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件分拣装置,确定班次信息、一级流向、及所述一级流向对应的一级格口的格口属性,进行一级分拣;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以使分拣设备在所述班次信息确定的时间内,对所述格口属性为即时分拣属性的一级格口进行二级分拣。
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者多条程序;
当所述一条或者多条程序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31857.9A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18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1857.9A CN112718507B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1857.9A CN112718507B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8507A CN112718507A (zh) 2021-04-30
CN112718507B true CN112718507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589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1857.9A Active CN112718507B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8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4853B (zh) * 2023-03-01 2024-02-09 湖北普罗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孪生智慧物流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1244B2 (en) * 2007-09-25 2011-05-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tow and sortation system
CN106311615B (zh) * 2016-09-14 2019-04-30 上海极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分层货物拣选方法、系统和计算装置
CN107918839A (zh) * 2016-10-08 2018-04-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734328B (zh) * 2017-04-21 2022-03-04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调度无人分拣系统中自动导引运输车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67404A (zh) * 2017-12-28 2019-07-05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分拣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55953A (zh) * 2018-04-19 2018-11-23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次快件分拣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09272138B (zh) * 2018-07-24 2022-07-08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分拣设备格口数量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9377124A (zh) * 2018-09-25 2019-02-22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快件分拣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具有柔性变址功能的高速带式分拣机网络管理控制系统研究;周晓光等;《物流技术》;20041015(第10期);第42-4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8507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2714B (zh) 货物拣选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6875148B (zh) 用于为物品确定存放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97350B (zh) 一种物品出库方法和装置
CN105900064B (zh) 调度数据流任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91328B (zh) 一种仓储入库管理方法和管理装置
CN110348771B (zh) 一种对订单进行组单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82531A (zh) 模型创建方法和分配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1416A (zh) 一种用于货物分拣出库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18507B (zh) 一种快件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7103B (zh) 基于目的地的物流调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25919A (zh) 物流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装置
CN115860300A (zh) 车辆的换电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22810B (zh) 一种实时分配格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44234A (zh) 物品拣选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84096B (zh) 一种分拣格口分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612387A (zh) 一种流向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28924A (zh) 货物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66992A (zh) 一种订单生产方法和装置
CN112101831A (zh) 货物的出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90624A (zh) 一种任务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07391A (zh) 一种电能表检定任务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4240301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90628A (zh) 分拣设备调度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77190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15239A (zh) 错误补码订单统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