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5006A - 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5006A
CN112715006A CN201980060857.3A CN201980060857A CN112715006A CN 112715006 A CN112715006 A CN 112715006A CN 201980060857 A CN201980060857 A CN 201980060857A CN 112715006 A CN112715006 A CN 112715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cillation circuit
magnetic field
data
user terminal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08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5006B (zh
Inventor
格尔德·基利安
迈克尔·施利希特
约瑟夫·伯恩哈德
多米尼克·索尔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Original Assignee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filed Critical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Publication of CN112715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5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5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5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8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erforming functions other than acoustics, e.g. electric cand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8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用于控制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的步骤。该方法还包括通过所生成的信号控制电磁振荡电路以便通过该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磁场的步骤,该磁场携带要从用户终端发送到另一装置的数据。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进一步的实施例涉及用户终端、另一装置以及包括用户终端和另一装置在内的系统。一些实施例涉及移动电话对传感器节点的双向配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用户可配置装置,例如IoT节点(如传感器节点)或WLAN相机是经由有线连接进行配置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要配置的装置和用于配置该装置的用户终端(如移动电话)上都需要若干电触点。
备选地,可以经由无线电连接来配置用户可配置装置。然而,这里需要专用的发送/接收元件。
此外,可以经由光学连接来配置用户可配置装置。然而,这里需要视觉接触和专用的光学组件二者。
附加地,可以经由声学连接来配置用户可配置装置,例如通常在烟雾探测器中进行的配置。然而,使用声学连接需要装置中的麦克风。
附加地,可以通过磁耦合来配置用户可配置装置。通常,这里采用NFC(近场通信),然而,这需要装置中附加的NFC元件。更糟的是,并非所有用户终端都支持NFC。例如,当前可用的
Figure BDA0002980182230000011
只能使用NFC进行读取,而不能进行写入。
此外,利用扬声器的磁效应是已知的。因此,US 2,381,079 A描述了一种利用扬声器的磁效应的所谓的电话监听放大器。这里,扬声器的磁场被另一扬声器接收、放大并转换为声音信号。
US 4,415,769 A描述一种装置,该装置允许经由电话线通过电磁耦合向电话装置的至少一个电感元件发送信号并从电话装置的至少一个电感元件接收信号。
US 3,764,746 A描述了一种数据耦合器,用于在没有直接导电连接的情况下将数据终端耦接到电话网络。这里,来自感应线圈的数据信号被电磁耦合到电话接收器的扬声器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概念,该概念允许用户容易地执行装置的低成本配置。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来实现。
有利的进一步发展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用于驱动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的步骤。另外,该方法包括:通过所生成的信号驱动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磁场的步骤,该磁场携带要从用户终端发送到另一装置的数据。
本发明基于以下思想:使用经由(例如用户终端的或无线地连接到用户终端的无线音频适配器的)音频接口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来产生磁场,该磁场携带要发送到另一装置(例如IoT节点或WLAN相机)的数据(例如用于配置另一装置的配置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用每个标准用户终端,例如移动电话或平板电脑。可以在另一装置中使用低成本的电磁振荡电路来检测携带数据的磁场,该电磁振荡电路例如可以借助于LC振荡电路来实现,因此比传统使用的组件(例如专用无线电元件、光学组件、声学传感器或NFC模块)便宜很多。可选地,针对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的双向连接,另一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借助于它的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二磁场,该第二磁场携带要从该另一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的第二数据,其中,用户终端可以借助于它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第二磁场以接收第二数据。
在实施例中,所生成的信号可以由用户终端的音频信号发生器生成。
在实施例中,所生成的信号可以由连接到用户终端的音频信号发生器生成。
在实施例中,所生成的信号可以在10Hz至22k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
在实施例中,可以将数据调制到所生成的信号上。
在实施例中,数据可以是用于配置另一装置的配置数据。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可以经由用户终端的音频接口连接到用户终端。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可以经由连接到用户终端的无线音频适配器的音频接口连接。
在实施例中,音频接口可以是有线音频接口。
在实施例中,有线音频接口可以是插孔、USB-C音频端口或Lightning音频端口。
在实施例中,无线音频适配器可以是蓝牙、WLAN或认证的无线USB音频适配器。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可以是LC振荡电路。
在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平板电脑。
在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由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磁场以接收数据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接收的数据来配置另一装置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配置另一装置的步骤可以包括:使用所接收的数据将另一装置连接到通信网络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检测和配置的步骤可以由另一装置执行。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可以是IoT节点或WLAN相机。
在实施例中,IoT节点可以是传感器节点或致动器节点。
在实施例中,数据可以是第一数据,并且磁场可以是第一磁场,其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二磁场的步骤,其中,第二磁场携带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的第二数据,并且其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第二磁场以接收第二数据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第二磁场来评估电磁振荡电路提供的信号以接收第二数据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可以由用户终端来评估电磁振荡电路提供的信号。
在实施例中,产生第二磁场的步骤可以包括:生成用于驱动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的第二信号的步骤,以及通过所生成的第二信号驱动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二磁场的步骤,该第二磁场携带第二数据。
其他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另一装置产生的磁场以接收数据的步骤,该数据是另一装置的磁场携带的数据。附加地,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磁场来评估电磁振荡电路提供的信号以接收第二数据的步骤。
其他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用于驱动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的步骤。附加地,该方法包括:通过所生成的信号驱动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一磁场的步骤,第一磁场携带要从用户终端发送到另一装置的第一数据。附加地,该方法包括:通过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由另一装置产生的第二磁场以接收第二数据的步骤,第二数据是第二磁场携带的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的数据。
在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第二磁场(132)来评估电磁振荡电路(126)提供的信号以接收第二数据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可以经由用户终端的双向音频接口连接到用户终端。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可以经由连接到用户终端的无线音频适配器的双向音频接口连接。
在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第一磁场以接收第一数据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二磁场的步骤,其中,第二磁场携带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的第二数据。
其他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连接到信号发生器,该用户终端被配置为驱动信号发生器以生成用于驱动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驱动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一磁场,第一磁场携带要从用户终端发送到另一装置的第一数据。
在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包括音频信号发生器。
在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连接到包括音频信号发生器的无线音频适配器。
在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连接到音频信号检测器,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借助于音频信号检测器,通过电磁振荡电路检测另一装置产生的第二磁场以接收第二数据,第二数据是第二磁场携带的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的数据。
在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包括音频信号检测器。
在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连接到包括音频信号检测器的无线音频适配器。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可以经由用户终端的音频接口连接到用户终端。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可以经由连接到用户终端的无线音频适配器的音频接口连接。
在实施例中,音频接口可以是有线音频接口。
在实施例中,有线音频接口可以是插孔、USB-C音频端口或Lightning音频端口。
在实施例中,无线音频适配器可以是蓝牙、WLAN或认证的无线USB音频适配器。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可以是LC振荡电路。
其他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以及另一装置,另一装置包括被配置为检测第一磁场的电磁振荡电路,第一磁场携带第一数据。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可以包括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被配置为评估检测到的第一磁场以接收第一数据。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的微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二磁场,第二磁场携带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的第二数据。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装置的微控制器的比较器输入/输出。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的微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将比较器输入/输出置于限定的水平,以通过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第一磁场。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的微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生成用于驱动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来驱动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二磁场,第二磁场携带第二数据。
其他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微控制器、用于检测第一磁场并用于产生第二磁场的电磁振荡电路,微控制器被配置为评估电磁振荡电路检测到的第一磁场以接收第一磁场携带的第一数据,微控制器被配置为生成用于驱动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驱动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二磁场,第二磁场携带第二数据,其中,电磁振荡电路直接连接到该装置的微控制器的比较器输入/输出。
其他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基站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用于驱动基站的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的步骤。该方法还包括:通过所生成的信号驱动基站的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磁场的步骤,该磁场携带要从基站发送到另一装置的数据。
在实施例中,所生成的信号可以在10Hz至22k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
在实施例中,可以将数据调制到所生成的信号(124)上。
在实施例中,数据可以是用于配置另一装置的配置数据。
在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由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磁场以接收数据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接收的数据来配置另一装置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配置另一装置的步骤可以包括:使用所接收的数据将另一装置连接到通信网络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数据可以是第一数据,并且磁场可以是第一磁场,其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二磁场的步骤,其中,第二磁场携带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基站的第二数据,以及通过基站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第二磁场以接收第二数据的步骤。
其他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基站与另一装置之间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用于驱动基站的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的步骤。附加地,该方法包括:通过所生成的信号驱动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一磁场的步骤,第一磁场携带要从基站发送到另一装置的第一数据。附加地,该方法包括:通过基站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另一装置产生的第二磁场以接收第二数据的步骤,第二数据是第二磁场携带的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基站的数据。
其他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被配置为生成用于驱动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驱动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一磁场,第一磁场携带要从基站发送到另一装置的第一数据。
在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包括信号检测器,该信号检测器被配置为通过电磁振荡电路检测另一装置产生的第二磁场以接收第二数据,第二数据是第二磁场携带的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基站的数据。
其他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站以及另一装置,该另一装置包括电磁振荡电路,该电磁振荡电路被配置为检测携带第一数据的第一磁场。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可以包括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被配置为评估检测到的第一磁场(130)以接收第一数据。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的微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二磁场,第二磁场携带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基站的第二数据。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用户终端和另一装置在内的系统的示意性电路框图;
图2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用户终端和另一装置在内的系统的示意性电路框图;
图2c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包括用户终端和另一装置在内的系统的示意性电路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基站和另一装置在内的系统的示意性电路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基站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基站与另一装置之间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相同的元件或相同效果的元件在附图中被提供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使得其描述可以互换。
图1示出了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100的流程图。方法100包括:生成用于驱动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的步骤102。附加地,方法100包括:通过所生成的信号驱动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磁场的步骤104,该磁场携带要从用户终端发送到另一装置的数据。
以下将参考图2a至图2c更详细地讨论如图1所示的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100的实施例。
图2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用户终端120和另一装置140在内的系统110的示意性电路框图。
用户终端120包括信号发生器122,用户终端120(或例如用户终端120的处理器121)被配置为驱动信号发生器122以生成用于驱动电磁振荡电路126的信号124,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124来驱动电磁振荡电路126,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126产生第一磁场130,该第一磁场130携带要从用户终端120发送到另一装置140的第一数据。
在实施例中,信号发生器122可以是音频信号发生器。传统上,这种音频信号发生器122被配置为生成用于驱动连接到用户终端120的音频再现装置(例如头戴式耳机)的音频信号,其中,在实施例中,代替音频再现装置,电磁振荡电路126被音频信号发生器122生成的信号124驱动以生成携带数据的磁场130。音频信号发生器122可以例如是放大器。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126可以经由音频接口128连接到信号发生器122。音频接口128可以例如是有线音频接口,如插孔、
Figure BDA0002980182230000092
音频端口或
Figure BDA0002980182230000093
音频端口。
在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20包括信号发生器122。备选地,信号发生器122也可以在用户终端120的外部实现。示例性地,如图2b所示,信号发生器122可以在连接到用户终端120的无线音频适配器中实现。
详细地,图2b示出了包括用户终端120和另一装置140在内的系统100的示意性电路框图,其中,用户终端120无线地(例如经由对应的无线电接口125、125’(如蓝牙、WLAN、认证的无线USB))连接到无线音频适配器123,无线音频适配器123包括信号发生器122。
从图2b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电磁振荡电路126可以经由无线音频适配器123的音频接口128连接到信号发生器122。音频接口128例如可以是有线音频接口,如插孔、
Figure BDA0002980182230000091
音频端口或
Figure BDA0002980182230000101
音频端口。
无线音频适配器123可以例如是蓝牙、WLAN或认证的无线USB音频适配器。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其可以应用于用户终端120包括信号发生器122的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连接到用户终端的无线音频适配器123包括信号发生器122的实施例。
在实施例中,所生成的信号可以在10Hz至22k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
在实施例中,可以例如借助于FSK(频移键控)、MSK(最小频移键控)或GMSK(高斯最小频移键控)将数据调制到所生成的信号124上。当然,还可以使用另一种类型的调制,例如ASK(幅移键控)、PSK(相移键控)或OOK(开关键控,一种打开和关闭载波的幅移键控)。
在实施例中,所生成的信号的载波频率与调制带宽之间的比率可以小于25%(或者示例性地小于20%或小于15%)。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可以是LC振荡电路。
在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20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
从图2a和图2b可以看出,另一装置140包括电磁振荡电路142,该电磁振荡电路142被配置为检测携带数据的磁场130。附加地,另一装置140包括微控制器144,该微控制器144被配置为评估检测到的磁场130以接收数据。
在实施例中,磁场130所携带的数据可以是配置数据。微控制器144可以被配置为基于配置数据来配置另一装置140,例如将其包括在无线网络中。
示例性地,另一装置140可以是用户可配置装置,例如IoT(物联网)节点(如传感器节点或致动器节点)或WLAN相机。在这种情况下,配置数据可以包括用于将用户可配置装置140连接到无线网络(例如传感器网络或WLAN)的信息,例如网络名称和网络密钥。当然,可以通过配置数据将诸如要使用的频率信道、要使用的时隙或要使用的跳频模式之类的其他参数与用户可配置装置140相关联。
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布置也可用于用户终端120与另一装置140之间双向传输数据,如下面将参考图2c所示的实施例所讨论的。
详细地,图2c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用户终端120和另一装置140在内的系统110的示意性电路框图。
用户终端122(或用户终端122的处理器121)可以被配置为借助于信号发生器122生成用于驱动连接到用户终端12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的信号124,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来驱动电磁振荡电路126,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126产生第一磁场130,该第一磁场130携带要从用户终端120发送到另一装置140的第一数据。
附加地,用户终端122(或用户终端122的处理器121)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磁场132,借助于信号检测器127来检测电磁振荡电路126提供的信号,以接收第二数据,第二数据是第二磁场130携带的要从另一装置140发送到用户终端120的信号。
在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22可以还被配置为评估检测到的信号以接收第二数据。
在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22可以包括信号发生器122和信号检测器127二者。电磁振荡电路126因此可以经由双向音频接口128(例如音频输出和音频输入(麦克风输入))连接到信号发生器122和信号检测器127。双向音频接口128可以是有线音频接口,例如插孔、
Figure BDA0002980182230000111
音频端口或
Figure BDA0002980182230000112
音频端口。
与图2b类似,当然也可以在用户终端120的外部实现信号发生器122和信号检测器127二者。因此,无线音频适配器(参见图2b)可以包括信号发生器122和信号检测器127,其中,在这种情况下,电磁振荡电路126经由无线音频适配器的双向音频接口连接到信号发生器122和信号检测器127。双向音频接口128可以是有线音频接口,例如插孔、
Figure BDA0002980182230000113
音频端口或
Figure BDA0002980182230000114
音频端口。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140的微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第二磁场132,该第二磁场132携带要从另一装置140发送到用户终端120的第二数据。
示例性地,另一装置140的微控制器144可以被配置为生成用于驱动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的信号,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来驱动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以通过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第二磁场132,该第二磁场携带第二数据。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且普遍可用的配置和读取装置(特别是,传感器节点)的方法。在实施例中,仅一个或两个振荡电路连接到移动电话侧和传感器节点侧。
现今,移动电话通常作为用户终端120而广泛普及。例如,这些移动电话中并入了组合的麦克风/扬声器连接器。移动电话12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输入、一个输出和一个接地的输入和输出放大器。
为了输出音频信号,移动电话120中的音频信号被传递给放大器122,放大器122继而将该信号124作为经放大的信号传递给音频接口128,例如音频连接器。如果将振荡电路126而不是扬声器或头戴式耳机连接到音频接口128,则该振荡电路126产生磁场130,其时间进程由音频信号124确定。可以通过简单的振荡电路142(例如仅单个线圈和一个电容器)检测或接收该磁场130,从而以低成本且节能的方式配置传感器节点140。
如果将振荡电路126而不是麦克风连接到麦克风输入,则它可以检测到时变磁场132。这允许到传感器节点140的双向连接,除了配置之外,还允许读出参数并确认配置和双向密钥交换。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
1.将振荡电路连接到用户终端的扬声器输出/麦克风输入(组合和单独使用)
在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120(如移动电话)上使用应用(或应用软件)来(例如借助于信号发生器122)驱动音频输出(例如扬声器输出)。可以通过插入在音频输出处的振荡电路126产生磁场130。另一装置140(例如IoT节点,如传感器节点或致动器节点)可以配备有磁检测器142。因此,例如可以使用用户终端来配置另一装置。
在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用户终端120(例如移动电话)的音频输出(例如扬声器输出)来驱动振荡电路126。
在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另一装置140(例如传感器节点)的磁检测器(例如LC振荡电路)接收磁场130。
在实施例中,数据可用于另一装置140(例如传感器节点)中的配置。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用户终端广泛可用(每个人都有移动电话)。附加地,仅需在另一装置的侧面上提供便宜的磁检测器(例如仅一个线圈和仅一个电容器)。附加地,该方法是抗干扰的(无声音)。附加地,该方法是防错的,因为它仅在短距离(几厘米)内有效(必须确保与另一装置的距离)。附加地,另一装置(如传感器节点)可以以气密方式进行密封/封装。
2.通过重新配置微控制器,仅使用单个振荡电路进行双向通信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装置142的微控制器144的比较器输入/输出。
在实施例中,振荡电路142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微控制器144的比较器输入和输出的LC振荡电路。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140的微控制器144可以被配置为将比较器输入置于限定的水平,以通过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检测第一磁场130。
在实施例中,可以将微控制器输出置于限定的水平以用于接收。
在实施例中,另一装置140的微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生成用于驱动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的信号,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来驱动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以通过另一装置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第二磁场132,该第二磁场携带第二数据。
在实施例中,可以将比较器输入切换为用于传输的输出。
3.经由蓝牙互通
在实施例中,可以经由蓝牙发送去往/来自振荡电路的音频信号。因此,例如,在将一个/多个振荡电路连接到头戴式耳机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提供单独的模块。
4.使用可伸缩杆
在实施例中,可以将振荡电路安装到(可伸缩)杆上,其中,可以通过缆线或蓝牙进行到用户终端120的连接。
5.基站中的配置接口
也可以借助于振荡电路将通信接口集成在基站中。因此,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将新参与者保持在对应的基站上以对其进行操作来直接对这些新参与者进行配置。
详细地,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基站160和另一装置140在内的系统的示意性电路框图。
基站160包括信号发生器122,其中,信号发生器120(例如由基站160的处理器121驱动)被配置为生成用于驱动基站16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的信号124,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124来驱动电磁振荡电路126,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126产生第一磁场130,该第一磁场携带要从基站发送到另一装置140的第一数据。
在实施例中,所生成的信号可以在10Hz至22k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
在实施例中,可以例如借助于FSK(频移键控)、MSK(最小频移键控)或GMSK(高斯最小频移键控)将数据调制到所生成的信号124上。当然还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调制,例如ASK(幅移键控)、PSK(相移键控)或OOK(开关键控,一种打开和关闭载波的幅移键控)。
在实施例中,所生成的信号的载波频率与调制带宽之间的比率可以小于25%(或例如小于20%或小于15%)。
在实施例中,电磁振荡电路可以是LC振荡电路。
另一装置140可以包括电磁振荡电路142,电磁振荡电路142被配置为检测携带数据的磁场130。附加地,另一装置140包括微控制器144,该微控制器144被配置为评估检测到的磁场130以接收数据。
在实施例中,磁场130所携带的数据可以是配置数据。微控制器144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该配置数据,例如将另一装置140并入到无线网络中。
示例性地,另一装置140可以是用户可配置装置,诸如IoT(物联网)节点(例如传感器节点或致动器节点)或WLAN相机。在这种情况下,配置数据可以包括用于将用户可配置装置140集成在无线网络(例如传感器网络或WLAN)中的信息,例如网络名称和网络密钥。当然,可以通过配置数据将诸如要使用的频率信道、要使用的时隙或要使用的跳频模式之类的其他参数与用户可配置装置140相关联。
在实施例中,基站(例如与图2c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可以包括信号检测器,该信号检测器(例如由基站160的处理器121驱动)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磁场来检测电磁振荡电路126提供的信号,以接收第二数据,第二数据是第二磁场携带的要从另一装置140发送到基站160的信号。
6.其他实施例
图4示出了用于在用户终端和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200的流程图。方法200包括:通过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另一装置产生的磁场,以接收另一装置的磁场携带的数据的步骤202。附加地,方法200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磁场来评估电磁振荡电路提供的信号以接收第二数据的步骤204。
图5示出了用于在用户终端与另一装置之间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包括:生成用于驱动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的步骤302。附加地,方法300包括:通过所生成的信号来驱动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一磁场的步骤304,第一磁场携带要从用户终端发送到另一装置的第一数据。附加地,方法300包括:通过连接到用户终端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由另一装置产生的第二磁场以接收第二数据的步骤306,第二数据是第二磁场携带的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的数据。
图6示出了用于在基站与另一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400的流程图。方法400包括:生成用于驱动基站的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的步骤402。附加地,方法400包括:通过所生成的信号来驱动基站的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磁场的步骤404,该磁场携带要从基站发送到另一装置的数据。
图7示出了用于在基站与另一装置之间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500的流程图。方法500包括:生成用于驱动基站的电磁振荡电路的信号的步骤502。附加地,方法500包括:通过所生成的信号来驱动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第一磁场的步骤504,第一磁场携带要从基站发送到另一装置的第一数据。附加地,方法500包括:通过基站的电磁振荡电路检测由另一装置产生的第二磁场以接收第二数据的步骤506,第二数据是第二磁场携带的要从另一装置发送到基站的数据。
尽管已经在装置的上下文中描述了一些方面,但是应当清楚的是,这些方面也表示对相应方法的描述,使得装置的块或设备也对应于相应的方法步骤或方法步骤的特征。类似地,在方法步骤的上下文中或作为方法步骤描述的方面也表示对对应的块或项或者对应装置的特征的描述。可以由(或使用)硬件设备(诸如,微处理器、可编程计算机或电子电路)来执行一些或全部方法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最重要的方法步骤中的某一些或数个可以由这种装置来执行。
取决于某些实现要求,可以在硬件中或在软件中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使用其上存储有电子可读控制信号的数字存储介质(例如,软盘、DVD、蓝光光盘、CD、ROM、PROM、EPROM、EEPROM或闪存、硬盘驱动器或另一磁存储器或光学存储器)来执行实现,该电子可读控制信号与可编程计算机系统协作或者能够与之协作从而执行相应方法。因此,数字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具有电子可读控制信号的数据载体,该电子可读控制信号能够与可编程计算机系统协作从而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之一。
通常,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实现为具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程序代码可操作以在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方法之一。
程序代码可以例如存储在机器可读载体上。
其他实施例包括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之一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机器可读载体上。
换言之,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因此是包括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程序代码用于在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是其上记录有计算机程序的数据载体(或者数字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之一。数据载体、数字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通常是有形的和/或非易失性的或非暂时性的。
因此,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是表示计算机程序的数据流或信号序列,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之一。数据流或信号序列可以例如被配置为经由数据通信连接(例如,经由互联网)传送。
另一实施例包括处理装置,例如,计算机或可编程逻辑器件,所述处理装置被配置为或适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之。
另一实施例包括其上安装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包括被配置为向接收器传送计算机程序的装置或系统,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之一。例如,可以电子地或光学地执行传输。接收器可以是例如计算机、移动设备、存储设备等。装置或系统可以例如包括用于向接收器传送计算机程序的文件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以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的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以与微处理器协作以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之一。通常,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由任何硬件设备来执行。这可以是通用硬件,例如,计算机处理器(CPU)或专用于方法的硬件(例如,ASIC)。
本文描述的装置可以例如使用硬件装置、或者使用计算机、或者使用硬件装置和计算机的组合来实现。
本文描述的装置或本文描述的装置的任何组件可以至少部分地在硬件和/或软件(计算机程序)中实现。
本文描述的方法可以例如使用硬件装置、或者使用计算机、或者使用硬件装置和计算机的组合来实现。
本文描述的方法或本文描述的方法的任何组件可以至少部分地由硬件和/或由软件执行。
上述实施例对于本发明的原理仅是说明性的。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所述的布置和细节的修改和变形对于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旨在仅由所附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而不由通过描述和解释本文的实施例的方式给出的具体细节来限制本发明。

Claims (57)

1.一种用于在用户终端(120)与另一装置(140)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100),所述方法(100)包括:
生成用于驱动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的信号(124),
通过所生成的信号(124)来驱动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以通过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产生磁场(130),所述磁场携带要从所述用户终端(120)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140)的数据。
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生成的信号(124)由所述用户终端(120)的音频信号发生器(122)生成;或者
其中,所生成的信号(124)由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音频信号发生器(122)生成。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生成的信号(124)在10Hz至22k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将所述数据调制到所生成的信号(124)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述数据是用于配置所述另一装置(140)的配置数据。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经由所述用户终端(120)的音频接口(128)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或者
其中,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经由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无线音频适配器(123)的音频接口(128)连接。
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述音频接口(128)是有线音频接口。
8.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述有线音频接口是插孔、USB-C音频端口或Lightning音频端口。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述无线音频适配器(123)是蓝牙、WLAN或认证的无线USB音频适配器。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是LC振荡电路。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120)是移动电话或平板电脑。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所述方法(100)还包括:
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检测所述磁场(130)以接收所述数据。
13.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100),所述方法(100)还包括:
基于所接收的数据来配置所述另一装置(140)。
14.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配置所述另一装置(140)包括:使用所接收的数据将所述另一装置(140)连接到通信网络。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检测和配置的步骤由所述另一装置(140)执行。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述另一装置(140)是IoT节点或WLAN相机。
1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述IoT节点是传感器节点或致动器节点。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所述数据是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磁场(130)是第一磁场,
所述方法(100)还包括:
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第二磁场(132),所述第二磁场(132)携带要从所述另一装置(140)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第二数据,以及
通过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检测所述第二磁场(132)以接收所述第二数据。
19.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100),所述方法(100)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磁场(132)来评估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提供的信号,以接收所述第二数据。
20.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由所述用户终端(120)来评估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提供的信号。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其中,产生所述第二磁场(132)包括:
生成用于驱动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的第二信号,
通过所生成的第二信号来驱动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以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所述第二磁场(132),所述第二磁场(132)携带所述第二数据。
22.一种用于在用户终端(120)与另一装置(140)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200),所述方法(200)包括:
通过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检测(202)所述另一装置(140)产生的磁场(132),以接收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磁场(132)携带的数据,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磁场(132)来评估(204)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提供的信号,以接收第二数据。
23.一种用于在用户终端(120)与另一装置(140)之间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300),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302)用于驱动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的信号(124),
通过所生成的信号(124)来驱动(304)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以通过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产生第一磁场(130),所述第一磁场携带要从所述用户终端(120)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第一数据,
通过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检测(306)所述另一装置(140)产生的第二磁场(132)以接收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二磁场携带的要从所述另一装置(140)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数据。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300),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磁场(132)来评估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提供的信号,以接收所述第二数据。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
其中,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经由所述用户终端(120)的双向音频接口(128)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或者
其中,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经由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无线音频适配器(123)的双向音频接口(128)连接。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检测所述第一磁场(130),以接收所述第一数据。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第二磁场(132),所述第二磁场(132)携带要从所述另一装置(140)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第二数据。
28.一种用户终端(120),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120)连接到信号发生器(122),其中,所述用户终端(120)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信号发生器(122)以生成用于驱动电磁振荡电路(126)的信号(124),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124)来驱动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以通过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产生第一磁场(130),所述第一磁场携带要从所述用户终端(120)发送到另一装置(140)的第一数据。
29.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户终端(120),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120)包括音频信号发生器(122),或者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120)连接到包括所述音频信号发生器(122)的无线音频适配器(123)。
3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120),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120)连接到音频信号检测器(127),并且被配置为借助于所述音频信号检测器(127),通过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检测由所述另一装置(140)产生的第二磁场(132)并接收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二磁场携带的要从所述另一装置(140)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数据。
31.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户终端(120),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120)包括音频信号检测器(127),或者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120)连接到包括所述音频信号检测器(127)的无线音频适配器(123)。
3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120),
其中,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经由所述用户终端(120)的音频接口(128)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或者
其中,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经由连接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无线音频适配器的音频接口(128)连接。
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120),
其中,所述音频接口(128)是有线音频接口。
34.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户终端(120),
其中,所述有线音频接口是插孔、USB-C音频端口或Lightning音频端口。
35.根据权利要求29和3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120),
其中,所述无线音频适配器(123)是蓝牙、WLAN或认证的无线USB音频适配器。
3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120),
其中,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是LC振荡电路。
37.一种系统(110),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120),以及
另一装置(140),
所述另一装置(140)包括电磁振荡电路(142),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42)被配置为检测携带第一数据的第一磁场(130)。
38.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110),
其中,所述另一装置(140)包括微控制器(144),所述微控制器(144)被配置为评估检测到的第一磁场(130)以接收所述第一数据。
3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10),
其中,所述另一装置(140)的微控制器(144)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二磁场携带要从所述另一装置(140)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120)的第二数据。
40.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110),
其中,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装置(140)的微控制器(144)的比较器输入/输出。
4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110),
其中,所述另一装置(140)的微控制器(144)被配置为将所述比较器输入/输出置于限定的水平,以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检测所述第一磁场。
4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0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10),
其中,所述另一装置(140)的微控制器被配置为生成用于驱动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的信号,并且通过所生成的信号来驱动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以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所述第二磁场(132),所述第二磁场(132)携带所述第二数据。
43.一种装置(140),包括:
微控制器(144),
电磁振荡电路(142),用于检测第一磁场(130)并用于产生第二磁场(132),
其中,所述微控制器(144)被配置为评估由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42)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磁场(130),以接收所述第一磁场(130)携带的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微控制器(144)被配置为生成用于驱动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42)的信号,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来驱动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42)以通过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所述第二磁场(132),所述第二磁场(132)携带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42)直接连接到所述装置(140)的微控制器的比较器输入/输出。
44.一种用于在基站(160)与另一装置(140)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400),所述方法(100)包括:
生成(402)用于驱动所述基站(16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的信号(124),以及
通过所生成的信号(124)来驱动(404)所述基站(16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以通过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产生磁场(130),所述磁场(130)携带要从所述基站(160)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140)的数据。
45.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400),
其中,所生成的信号(124)在10Hz至22k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
4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
其中,将所述数据调制到所生成的信号(124)上。
4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
其中,所述数据是用于配置所述另一装置(140)的配置数据。
4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所述方法(400)还包括:
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检测所述磁场(130)以接收所述数据。
49.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400),所述方法(400)还包括:
基于所接收的数据来配置所述另一装置(140)。
50.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400),
其中,配置所述另一装置(140)包括:使用所接收的数据将所述另一装置(140)连接到通信网络。
5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8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
其中,所述数据是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磁场(130)是第一磁场,
所述方法(400)还包括:
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第二磁场(132),所述第二磁场(132)携带要从所述另一装置(140)发送到所述基站(160)的第二数据,以及
通过所述基站(16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检测所述第二磁场(132)以接收所述第二数据。
52.一种用于在基站(160)与另一装置(140)之间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500),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502)用于驱动所述基站(16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的信号(124),
通过所生成的信号(124)来驱动(504)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以通过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产生第一磁场(130),所述第一磁场(130)携带要从所述基站(160)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第一数据,
通过所述基站(160)的电磁振荡电路(126)检测(506)所述另一装置(140)产生的第二磁场(132)以接收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二磁场(132)携带的要从所述另一装置(140)发送到所述基站(160)的数据。
53.一种基站(160),
其中,所述基站(160)包括信号发生器(122),所述信号发生器(122)被配置为生成用于驱动电磁振荡电路(126)的信号(124),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生成的信号(124)来驱动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以通过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产生第一磁场(130),所述第一磁场(130)携带要从所述基站(160)发送到另一装置(140)的第一数据。
54.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160),
其中,所述基站(160)包括信号检测器,所述信号检测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26)检测由所述另一装置(140)产生的第二磁场(132)以接收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二磁场携带的要从所述另一装置(140)发送到所述基站(160)的数据。
55.一种系统(110),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160),以及
另一装置(140),
其中,所述另一装置(140)包括电磁振荡电路(142),所述电磁振荡电路(142)被配置为检测携带所述第一数据的所述第一磁场(130)。
56.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110),
其中,所述另一装置(140)包括微控制器(144),所述微控制器(144)被配置为评估检测到的第一磁场(130)以接收所述第一数据。
5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10),
其中,所述另一装置(140)的微控制器(144)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另一装置(140)的电磁振荡电路(142)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二磁场携带要从所述另一装置(140)发送到所述基站(160)的第二数据。
CN201980060857.3A 2018-08-30 2019-08-29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用户终端、系统、装置、基站 Active CN1127150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14716.7A DE102018214716A1 (de) 2018-08-30 2018-08-30 Übertragung von daten zwischen einem benutzerendgerät und einem anderen gerät
DE102018214716.7 2018-08-30
PCT/EP2019/073067 WO2020043814A1 (de) 2018-08-30 2019-08-29 Übertragung von daten zwischen einem benutzerendgerät und einem anderen gerä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5006A true CN112715006A (zh) 2021-04-27
CN112715006B CN112715006B (zh) 2023-01-03

Family

ID=6780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0857.3A Active CN112715006B (zh) 2018-08-30 2019-08-29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用户终端、系统、装置、基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75929A1 (zh)
EP (1) EP3844887A1 (zh)
CN (1) CN112715006B (zh)
DE (1) DE102018214716A1 (zh)
WO (1) WO20200438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12957B3 (de) 2018-08-02 2020-01-0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Übertragung von daten von einem benutzerendgerät zu einem anderen gerät
DE102019220227A1 (de) * 2019-07-23 2021-01-2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m kontaktlosen Bedienen/Konfigurieren eines elektronischen Geräts
DE102020208155A1 (de) 2020-06-30 2021-12-3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ingetragener Verein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zwischen einem Benutzerendgerät und einem anderen Gerät
DE102021205187B4 (de) 2021-05-20 2023-08-2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ingetragener Verein Wellenform für ein signal mit konstanter einhüllend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94680A1 (en) * 2011-10-12 2013-04-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agnetic Audio Interface and Audio Reproduction Accessory Therefor
CN203014937U (zh) * 2012-12-31 2013-06-19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扩展装置以及扩展移动系统
CN103187999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US20140369170A1 (en) * 2011-09-16 2014-12-18 Nokia Corporati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160057542A1 (en) * 2014-08-25 2016-02-25 Richard Edward Pasek Data transmission from speakers using magnetic flux coupling
CN106233802A (zh) * 2014-04-07 2016-12-14 德国电信股份公司 用于在多个机器类型通信设备和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传输机器类型通信数据的方法和系统、机器类型通信设备、移动通信网络、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102724A (zh) * 2016-02-23 2017-08-2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穿戴传感器装置以及虚拟现实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81097A (en) 1942-10-29 1945-08-07 Edison Inc Thomas A Magnetic pickup device
US3764746A (en) 1971-11-08 1973-10-09 Design Elements Inc Electromagnetic telephone date coupler
EP0050899A1 (en) 1980-10-27 1982-05-05 CISE- Centro Informazioni Studi Esperienze S.p.A. Device for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ipt of signals through a telephone line
US20150041534A1 (en) * 2013-08-07 2015-02-12 1 Oak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nic payment transponder
US8915428B1 (en) * 2013-10-04 2014-12-23 Square, Inc. Wireless-enabled card reader
US9374176B2 (en) * 2014-06-03 2016-06-21 Square, In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sub-circuit management
US9582111B2 (en) * 2014-10-31 2017-02-28 Semtech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ed accuracy of proximity and touch detection in mobile devices
US9769557B2 (en) * 2015-12-24 2017-09-19 Intel Corporation Proximity sensing headphones
DE102016222098A1 (de) * 2016-11-10 2018-05-17 Airbus Operations Gmbh Lautsprecheranordnung für eine Passagierkabine eines Transportmittels
US10094138B2 (en) * 2016-12-29 2018-10-09 Shadecraft, Inc. Control of multiple intelligent umbrellas and/or robotic shading systems
DE202017102047U1 (de) * 2017-04-06 2017-07-07 Assmann Electronic Gmbh Internet-Protokoll-Kamerasystem
EP3506655A1 (en) * 2017-12-29 2019-07-03 GN Hearing A/S A hearing instrument comprising a magnetic induction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69170A1 (en) * 2011-09-16 2014-12-18 Nokia Corporati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130094680A1 (en) * 2011-10-12 2013-04-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agnetic Audio Interface and Audio Reproduction Accessory Therefor
CN103187999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203014937U (zh) * 2012-12-31 2013-06-19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扩展装置以及扩展移动系统
CN106233802A (zh) * 2014-04-07 2016-12-14 德国电信股份公司 用于在多个机器类型通信设备和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传输机器类型通信数据的方法和系统、机器类型通信设备、移动通信网络、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60057542A1 (en) * 2014-08-25 2016-02-25 Richard Edward Pasek Data transmission from speakers using magnetic flux coupling
CN107102724A (zh) * 2016-02-23 2017-08-2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穿戴传感器装置以及虚拟现实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75929A1 (en) 2021-06-10
WO2020043814A1 (de) 2020-03-05
DE102018214716A1 (de) 2020-03-05
EP3844887A1 (de) 2021-07-07
CN112715006B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5006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用户终端、系统、装置、基站
US10219086B2 (en) Mobile wireless controller for a hearing aid
EP2582160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accessories
US94857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commissioning of wireless devices
EP2860998B1 (en) Pairing terminals with a sound wave signal
JP5414059B2 (ja)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の無線通信装置
US11757490B2 (en) Data transmission from a user terminal to another apparatus
US20210360339A1 (en) Bidirectional Configuration of Sensor Nodes with Mobile Phone with No Extension
CN105207851A (zh) 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智能设备
CN108184201A (zh) 音频测试方法、音频测试系统
US9577743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a secure credentials storage device
CN104364777B (zh) 协议翻译适配器
US20140011446A1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ion
US20200187032A1 (en) Robust protocol detection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operating in card-emulation mode
CN109194794A (zh) Sim卡及移动终端
EP287446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equipment data installation
KR101840013B1 (ko) 음파 통신을 이용한 근거리 결제 시스템
CN103680101A (zh) 一种为nfc设备或nfc标签编辑nfc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US20160321645A1 (en)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of data relating to a contactless transaction
KR20180110288A (ko) 음파출력장치를 이용한 사용자의 위치 상태 판단 방법
CN104580511B (zh) 终端间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5333579B (zh) 近场通信设备
KR20180110279A (ko) 음파출력장치 인증 방법
KR101910990B1 (ko) 휴대용 스마트 기기 보완 연동 구조의 히어링 디바이스
KR20230131081A (ko) 임베디드 sim의 프로파일의 재사용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36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