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0428A -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0428A
CN112710428A CN202011499959.6A CN202011499959A CN112710428A CN 112710428 A CN112710428 A CN 112710428A CN 202011499959 A CN202011499959 A CN 202011499959A CN 112710428 A CN112710428 A CN 112710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ody
dynamic balance
mass
additive
balance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99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0428B (zh
Inventor
李帅
张国谦
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4999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0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0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0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0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0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 G01M1/30Compensating imbalance
    • G01M1/32Compensating imbalance by adding material to the body to be tested, e.g. by correcting-weigh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Balance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包括:在旋转体上的P1点依次贴片质量M1、M2,旋转体质量依次增加M1、M2,借助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贴片前后旋转体达到相同速度时加速度的值a、a1、a2;基于质量值和加速度值确定贴片前后旋转体振动力,计算获得贴片前后旋转体质心P2和质心P3位置;在P3点关于圆心O中心对称的P′点贴片,使旋转体质量增加M′,旋转体动平衡校正完毕。本发明还提出使用该方法的动平衡校正设备。该方法通过测量旋转体的振动加速度即可实现校正,传感器和仪器设备简单且操作易行,将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平衡囊括在内,校正精度和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旋转部件的重心偏离旋转轴心会引起旋转机构产生额外的径向力,造成整个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轻微的振动会导致机械机构松动,而严重时将导致整个设备损坏甚至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动平衡校正通过改变旋转体的质量分布,使质心重新回到轴心位置,从而消除部件的不平衡状态。
现有的动平衡校正往往需要借助大量的传感器和昂贵的测量设备通过复杂的计算方法完成校正,校正的成本和效率都不高。因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动平衡校正方法,通过常见的传感器和简单的计算方法对旋转体的动平衡性能进行快速校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的方法以及设备,只需要借助传感器和贴片设备通过简单的计算即可实现对旋转体的动平衡性能的快速校正。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用于校正旋转体的不平衡,所述方法包括: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所述旋转体上的P1点两次贴片,旋转体质量依次增加M1、M2,借助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贴片前后旋转体达到相同速度时加速度的值a、a1、a2
2)基于步骤1)的质量值和加速度值确定贴片前后旋转体振动力,计算获得贴片前后旋转体质心P2和质心P3位置;
3)基于步骤2)的所述质心P3,在P3点所在半径上的靠近旋转体边缘的P′点贴片,使旋转体质量增加M′,旋转体动平衡校正完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为,测量旋转体以设定速度旋转的振动加速度a;在质量为M的旋转体的P1点贴片,旋转体质量增加M1,所述P1点与旋转体圆心O相距r,测量旋转体以设定速度旋转的振动加速度a1;在所述P1点再次贴片,旋转体质量增加M2,测量旋转体以设定速度旋转的振动加速度a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振动力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得出:
增材前旋转体振动力:
F1=m·a,
增材M1后的振动力:
F21=(m+M1)·a1
增材M2后的振动力:
F22=(m+M1+M2)·a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质心P2的位置通过以下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43317850000011
Figure BDA0002843317850000012
其中,θ为所述P1点、质心P2与圆心O所成夹角∠P1OP2的值,b为质心P2与圆心O的距离,根据P1点位置和相对关系标定质心P2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质心P3的位置通过以下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43317850000021
Figure BDA0002843317850000022
其中,x3、y3是以O为原点、以OP2为x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贴片校正点P′与质心P3关于圆心O中心对称,增材质量M′通过以下计算得到:
M′=m+M1+M2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设备,包括:动平衡测量装置、贴片校正装置和显示屏;所述动平衡测量装置包括底座、立杆、L型连接架、加速度传感器、待测旋转体和激光测速器;所述立杆竖直放置与所述底座连接,立杆上安装所述L型连接架,其上安装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其下为所述待测旋转体安装位置且旋转体内部由无刷电机驱动旋转,其右侧边缘安装有所述激光测速器;所述贴片校正装置包括夹具、待贴片旋转体、称重装置;旋转体由所述夹具固定且下方有所述称重装置。所述显示屏用来显示待测旋转体的实时转速和待测旋转体的质量值。
本发明提供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通过在所述旋转体上的同一位置P1两次贴片,并测得每次操作后所述旋转体的质量和振动加速度,即可计算获得所述旋转体的质心位置;在P3点关于圆心O中心对称的P′点贴片,增材质量M′,完成对旋转体动平衡的校正。与现有动平衡校正方法相比,该方法通过测量旋转体的振动加速度即可实现校正,传感器和仪器设备简单且操作易行,将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平衡囊括在内,校正精度和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动平衡校正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贴片点P1与原质心P2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贴片校正旋转体质心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底座 1
立杆 2
L型连接架 3
加速度传感器 31
待测旋转体 32
激光测速表 33
夹具 43
待贴片旋转体 45
称重装置 46
显示屏 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所述旋转体上的P1点两次贴片,旋转体质量依次增加M1、M2,借助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贴片前后旋转体达到相同速度时加速度的值a、a1、a2
2)基于步骤1)的质量值和加速度值确定贴片前后旋转体振动力,计算获得贴片前后旋转体质心P2和质心P3位置;
3)基于步骤2)的所述质心P3,在P3点关于圆心O中心对称的P′点贴片,使旋转体质量增加M′,旋转体动平衡校正完毕。
所述步骤1)中质量和加速度通过以下方法得出:
首先,将旋转体安装在L型连接架上待测旋转体32位置,启动电机,观察显示屏5,将转速调至设定速度,读取旋转体的振动加速度a;将旋转体用夹具43固定在待贴片旋转体45位置,使用称重装置46测量旋转体质量m,选定旋转体的一点P1贴片,其与旋转体圆心O相距r,使旋转体质量增加M1,将旋转体安装在L型连接架上,启动电机,观察显示屏,将转速调至设定速度,读取旋转体的振动加速度a1;将旋转体用夹具43固定在待贴片旋转体45位置,在P1点再次贴片,使旋转体质量增加M2,将旋转体安装在L型连接架上待测旋转体32位置,启动电机,观察显示屏5,将转速调至设定速度,读取旋转体的振动加速度a2
所述步骤2)中振动力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得出:
增材前旋转体振动力:
F1=m·a,
增材M1后的振动力:
F21=(m+M1)·a1
增材M2后的振动力:
F22=(m+M1+M2)·a2
所述步骤2)中质心P2的位置通过以下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43317850000031
Figure BDA0002843317850000032
其中,θ为所述P1点、质心P2与圆心O所成夹角∠P1OP2的值,b为质心P2与圆心O的距离,根据P1点位置和相对关系标定质心P2位置。
所述步骤2)中质心P3的位置通过以下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43317850000033
Figure BDA0002843317850000034
其中,x3、y3是以O为原点、以OP2为x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将质心P3位置在旋转体上标定。
所述步骤3)中的贴片校正点P′与质心P3关于圆心O中心对称,增材质量M′通过以下计算得到:
M′=m+M1+M2
将旋转体用夹具43固定在待贴片旋转体45位置,在贴片校正点P′贴片,使旋转体质量增加M′,旋转体动平衡校正完毕。
本发明提供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通过在所述旋转体上的同一位置P1两次贴片,并测得每次操作后所述旋转体的质量和振动加速度,即可计算获得所述旋转体的质心位置;在质心关于圆心中心对称的P′点贴片,增材质量M′,完成对旋转体动平衡的校正。与现有动平衡校正方法相比,该方法通过测量旋转体的振动加速度即可实现校正,传感器和仪器设备简单且操作易行,将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平衡囊括在内,校正精度和效率高。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组件上,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所述旋转体上的P1点两次贴片,旋转体质量依次增加M1、M2,借助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贴片前后旋转体达到相同速度时加速度的值a、a1、a2
2)基于步骤1)的质量值和加速度值确定贴片前后旋转体振动力,计算获得贴片前后旋转体质心P2和质心P3位置;
3)基于步骤2)的所述质心P3,在P3点关于圆心O中心对称的P′点贴片,使旋转体质量增加M′,旋转体动平衡矫正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测量旋转体以设定速度旋转的振动加速度a;在质量为m的旋转体的P1点贴片,旋转体质量增加M1,所述P1点与旋转体圆心O相距r,测量旋转体以设定速度旋转的振动加速度a1;在所述P1点再次贴片,旋转体质量增加M2,测量旋转体以设定速度旋转的振动加速度a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振动力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得出:
增材前旋转体振动力:
F1=m·a,
增材M1后的振动力:
F21=(m+M1)·a1
增材M2后的振动力:
F22=(m+M1+M2)·a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质心P2的位置通过以下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2843317840000011
Figure FDA0002843317840000012
其中,θ为所述P1点、质心P2与圆心O所成夹角∠P1OP2的值,b为质心P2与圆心O的距离,根据P1点位置和相对关系标定质心P2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质心P3的位置通过以下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2843317840000013
Figure FDA0002843317840000014
其中,x3、y3是以O为原点、以OP2为x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打孔校正点P′与质心P3关于圆心O中心对称,增材质量M′通过以下计算得到:
M′=m+M1+M2
7.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设备,包括:动平衡测量装置、贴片校正装置和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衡测量装置包括底座、立杆、L型连接架、加速度传感器、待测旋转体和激光测速器;所述立杆竖直放置与所述底座连接,立杆上安装所述L型连接架,其上安装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其下为所述待测旋转体安装位置且旋转体内部由无刷电机驱动旋转,其右侧边缘安装有所述激光测速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校正装置包括夹具、待贴片旋转体、称重装置;旋转体由所述夹具固定且下方有所述称重装置。
CN202011499959.6A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2710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9959.6A CN112710428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9959.6A CN112710428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0428A true CN112710428A (zh) 2021-04-27
CN112710428B CN112710428B (zh) 2023-06-06

Family

ID=7554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9959.6A Active CN112710428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042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4257A (ja) * 2000-01-14 2001-07-19 Denso Corp 回転体のバランス計測機及びその計測方法
CN1456870A (zh) * 2002-05-08 2003-11-19 谱威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转子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4990670A (zh) * 2015-07-08 2015-10-21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主轴内置机械式在线动平衡系统的调整方法
CN105890843A (zh) * 2016-04-18 2016-08-24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动平衡方法和装置
CN106033018A (zh) * 2015-03-19 2016-10-19 上海旗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试加重量的现场动平衡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
CN107621333A (zh) * 2017-09-30 2018-01-23 马鞍山马钢华阳设备诊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不拆卸试重的转子现场双面动平衡校准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4257A (ja) * 2000-01-14 2001-07-19 Denso Corp 回転体のバランス計測機及びその計測方法
CN1456870A (zh) * 2002-05-08 2003-11-19 谱威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转子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6033018A (zh) * 2015-03-19 2016-10-19 上海旗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试加重量的现场动平衡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
CN104990670A (zh) * 2015-07-08 2015-10-21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主轴内置机械式在线动平衡系统的调整方法
CN105890843A (zh) * 2016-04-18 2016-08-24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动平衡方法和装置
CN107621333A (zh) * 2017-09-30 2018-01-23 马鞍山马钢华阳设备诊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不拆卸试重的转子现场双面动平衡校准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谭彩霞;: "现场动平衡技术的应用实践", 柳钢科技, no. 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0428B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2413B (zh) 加速度计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JP6431550B2 (ja) ローターの不釣合い量の決定方法
CN101349240B (zh) 用于风力涡轮机偏航控制的方法
CN110006590B (zh) 获取转子的不平衡量和平衡机的不平衡量的方法
CN103884870B (zh) 提高加速度计校准精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15726B (zh) 一种基于应变的旋转零部件动平衡方法
US20140283598A1 (en) Dynamic balance detecting device
JPH0665976B2 (ja) 2つの面で車輪のつりあい機を較正する装置と方法
KR20170105959A (ko) 멀티로터 성능 평가용 시험장치
CN110926700A (zh) 动平衡校正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自动化设备
JP5418805B2 (ja) 回転体のアンバランス量算出方法及び装置
JP2009236880A (ja) 基準加振機
CN112710429A (zh) 一种基于减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
CN113267202B (zh) 光纤陀螺标度因数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
CN110243541A (zh) 风机在线动平衡计算方法
CN112710428A (zh) 一种基于增材的动平衡校正方法及设备
CN110793488B (zh) 一种水电机组转子测圆装置及其测圆调整计算方法
CN110926702B (zh) 动平衡校正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自动化设备
CN110133325B (zh) 一种加速度计的重力场动态校准方法
CN108760118B (zh) 一种测量惯性平台台体质量不平衡力矩的装置及方法
CN106885922B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向标校准装置和方法
JP5257762B2 (ja) 高速回転体の回転バランス計測装置及び方法
CN111486813A (zh) 一种两转子静态不对中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JP2002214034A (ja) 高速回転機器の振動レベル演算確認装置及び方法
KR100910391B1 (ko) 바람 감지 센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