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1903B - 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1903B
CN112701903B CN202110085602.1A CN202110085602A CN112701903B CN 112701903 B CN112701903 B CN 112701903B CN 202110085602 A CN202110085602 A CN 202110085602A CN 112701903 B CN112701903 B CN 112701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trol
resistor
pfc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56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1903A (zh
Inventor
黄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56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19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1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1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第二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PFC电路的地端连接;电压调节电路,电压调节电路分别与PFC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PFC电路的地端连接,其中,电压调节电路的电阻值与输出电压正相关;其中,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择导通控制信号至电压调节电路的控制通路,以调节电压调节电路的电阻值,可以实现对PFC电路输出端的输出电压的调节,进而可以减小待机功耗。

Description

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功率因素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可将输入电压升压成输出电压,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大,一般输出电压设置值为400V。
相关技术中,PFC电路的输出电压为恒定电压,也即,内置该PFC电路的电子设备不管在任何状态,其PFC电路的输出电压一直维持正常的400V输出电压,因此,该PFC电路的输出端的电阻就会产生损耗,其功耗高,甚至会影响能效认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可以调节PFC的输出电压,进而可以减小待机功耗。
一种控制电路,用于控制PFC电路的输出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端接地;
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PFC电路的地端连接;
电压调节电路,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分别与所述PFC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所述PFC电路的地端连接,其中,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阻值与所述输出电压正相关;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择导通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控制通路,以调节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阻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PFC电路的地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节点与所述PFC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均为变阻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控制通路导通,所则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并联;若所述控制通路断开,则所述第三电阻处于开路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低电平控制信号和高电平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高电平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以导通所述控制通路;所述低电平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截止,以断开所述控制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隔离电路,其中,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用于隔离所述PFC电路与所述控制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单元,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单元中的发光器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单元中的受光器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的发光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中的发光器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中的受光器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其中,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的受光器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的受光器、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一种开关电源,包括:
PFC电路;
如上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调节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控制系统;
如上述的开关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上述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电路上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电压调节电路,其中,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可根据控制系统输出的控制信号,以选择导通或断开用于将该控制信号传输至电压调节电路的控制通路,进而可调节该电压调节电路上的电阻值大小,进而可实现对PFC电路输出端的输出电压的调节。例如,当控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电压调节电路降低,控制电路可使得PFC电路的输出电压降低,其中,PFC电路总损耗与输出电压正相关,当输出电压降低时,其对应的总损耗降低,进而可以减小待机功耗,进而可提升PFC电路的待机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再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还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源开关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焊点称为第二焊点,且类似地,可将第二焊点称为第一焊点。第一焊点和第二焊点两者都是焊点,但其不是同一焊点。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用于控制功率因素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电路20的功能是将输入电压VIN经过PFC电路20后升压成输出电压PFC_OUT,输出电压PFC_OUT比输入电压VIN大,一般输出电压PFC_OUT设置值为400V。
具体的,控制电路10包括:第一开关电路110、第二开关电路130和电压调节电路140。其中,第一开关电路110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开关电路130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开关电路110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第一开关电路110第一端接地,第一开关电路110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电路130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控制信号为控制电路10的外部控制系统输出的,其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0的通断状态。具体的,其控制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可对应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0处于导通状态;其控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可对应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0处于断开状态。
第二开关电路130的第一端与PFC电路20的地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130的第二端与电压调节电路140连接。其中,在同一时刻,第二开关电路130的连接状态与第一开关电路110连接状态相同。也即,若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其第一开关电路110处于导通状态,进而也可使第二开关电路130处于导通状态;若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其第一开关电路110处于断开状态,进而也可使第二开关电路130处于断开状态。其中,第一开关电路110和第二开关电路130的连接状态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该控制信号从控制系统传输至电压调节电路140的控制通路的通断状态。
其中,电压调节电路140分别与PFC电路、PFC电路20的地端连接。其中,电压调节电路140的电阻值与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正相关。具体的,当控制通路的通断状态不同,电压调节电路140的电阻值也不相同。其中,第一开关电路110和第二开关电路130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择导通控制信号至电压调节电路140的控制通路,以调节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具体的,当控制通路为导通状态时,其电压调节电路140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值,其PFC电路20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PFC_OUT为第一电压;当控制通路为断开状态时,其电压调节电路140的电阻值为第二电阻值,其PFC电路20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PFC_OUT为第二电压,其中,第一电阻值大于第二电阻值,对应的,其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
上述控制电路10包括第一开关电路110、第二开关电路130和电压调节电路140,其中,第一开关电路110、第二开关电路130可根据控制系统输出的控制信号,以选择导通或断开用于将该控制信号传输至电压调节电路140的控制通路,进而可调节电压调节电路140的电阻值大小,进而可实现对PFC电路20输出端的输出电压PFC_OUT的调节。例如,当控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控制电路10可使得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降低,其中,PFC电路20总损耗与输出电压PFC_OUT正相关,当输出电压PFC_OUT降低时,其对应的总损耗降低,进而可以减小待机功耗,进而可提升PFC电路20以及控制系统的待机时长。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压调节电路14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PFC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经第二电阻R2与PFC电路20的地端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节点与PFC电路20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电路130的第二端连接。其中,该PFC电路20的控制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例如2.5V。
具体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均为变阻器,也即,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阻值可根据需求进行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开关电路110和第二开关电路130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其控制通路导通,此时,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并联,并联后的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再与第一电阻R1并联。此时,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处于稳压状态,也即可保持当前的输出电压PFC_OUT不变,例如,可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电阻值,可将PFC电路20的输出电路维持在400V。相应的,若第一开关电路110和第二开关电路130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其控制通路断开,则第三电阻R3处于开路状态,也即,其电压调节电路140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并联,其总的电阻值小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并联下电压调节电路140的总电阻,此时,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处于低压状态,也即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降低,示例性的,可通过调节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可使得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为320V。从上述分析可知,不管该控制通路是否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其电压调节电路140中的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之间的连接关系不发生变化。因此,在控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第一电阻R1上的损耗相对于控制系统上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有所降低,具体的,在第一电阻R1上的损耗将降为34mW,进而可减小待机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可对应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0、第二开关电路130导通,以导通控制通路;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可对应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0、第二开关电路130、隔离电路120截止,以断开控制通路。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还包括隔离电路120。其中,隔离电路120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电路110的第二端连接,隔离电路120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电路130的控制端连接。隔离电路120用于隔离PFC电路20与控制系统。其中,PFC电路20可理解为初级电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系统可理解为次级电路,通过设置该隔离电路120,可以实现初级电路与次级电路的光电隔离,同时,还可以用于将第一开关电路110所接收的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开关电路130的控制端。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离电路120包括光电耦合单元U1。其中,光电耦合单元U1可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其中,光电耦合单元U1中的发光器与第一开关电路110的第二端连接,光电耦合单元U1中的受光器与第二开关电路130的第二端连接。具体的,该发光器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控制系统的电源端连接,该发光器的阴极可作为该隔离电路120的输入端,可与第一开关电路110的第二端连接。该受光器可以为光敏器件,例如光敏二极管等。其中,光敏二极管的阳极与控制系统的电源端连接,该光敏二极管的阴极可作为该隔离电路120的输出端,可与第二开关电路130的第二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光电耦合单元U1,当第一开关电路110导通时,其控制系统的电信号可加载到光电耦合单元U1的输入端,以使发光其发光,其受光器受光照后产生光电流输出,实现电→光→电的转换,从而实现光电耦合单元U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路电器隔离。由于光电耦合单元U1输入与输出电路间互相隔离,且电信号在传输时具有单向性等优点,因而光电耦合器具有良好的抗电磁波干扰能力和电绝缘能力。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110包括第一晶体管Q1,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端接地,第一晶体管Q1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单元U1中的发光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130包括第二晶体管Q2,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与光电耦合单元U1中的受光器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端接地,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端与电压调节电路140连接。
具体的,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可以为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例如,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场效应管)、晶闸管等。为了便于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为三极管为例来进行说明。其中,三极管Q1的基极可作为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用于与控制系统连接,以接收控制信号;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可作为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端,接地设置;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可作为第一晶体管Q1的第二端,用于与光电耦合单元U1中的发光器的阴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可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与光电耦合单元U1中的受光器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可作为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端,接地设置;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可作为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端,与电压调节电路140连接。
具体的,当控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正常工作)时,其发出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此时,三极管Q1导通,光电耦合单元U1U1的发射极流过电流,光电耦合器U1的接收极导通,三极管Q2饱和导通,第三电阻R3通过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到“初级地”网络,等效于相当于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阻R2并联连接。其中,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路并联后的电阻可记为R(23),其中,
Figure BDA0002910691560000101
Figure BDA0002910691560000102
若控制系统正常工作时,此时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10691560000103
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与PFC电路20的控制芯片的基准电压引脚连接,该基准电压可设置为2.5V。通过调节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路的阻值,使其PFC电路20输出端的输出电压PFC_OUT为400V,以满足PFC电路20的正常输出需求。
当控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其发出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此时,三极管Q1截止,光电耦合器U1不导通,即三极管Q1也截止,电阻R7相当于开路,此时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为
Figure BDA0002910691560000104
通过调节第二电阻R2的阻值就可以设置控制系统待机时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示例性的,可以将第二电阻R2的阻值设为23.6kΩ,第一电阻R1的阻值保持不变,为3MΩ,通过计算其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为320V。同时,根据损耗公式
Figure BDA0002910691560000111
可知,控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其第一电阻R1上的功耗为53mW,而控制系统待机时在第一电阻R1上的损耗将降为34mW,显然,其第一电阻R1上的损耗有所降低。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PFC的输出端增加控制电路10,其控制电路10可在控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和待机状态时,控制PFC电路20的输出不同的电压,例如,当控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控制电路10可使得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降低,由公式
Figure BDA0002910691560000112
可知,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不变,输出电压PFC_OUT在第一电阻R1(也可称之为电压反馈电阻)上的损耗降低,就可以减小待机功耗,进而可提升控制系统的待机时长。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还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其中,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光电耦合单元U1中的发光器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用于与控制系统连接,以接收控制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和第二端分别对应设置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其中,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均可以理解限流电路,以实现对第一晶体管Q1和光电耦合单元U1的保护。
参考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还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其中,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光电耦合单元U1的受光器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U1的受光器、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在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对应设置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其中,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均可以理解限流电路,以实现对第二晶体管Q2和光电耦合单元U1的保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端以及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PFC电路20的接地端连接,其中,该PFC电路20的接地端可以理解为PFC电路20的等电势地端或该控制系统的初级地端。另外,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端接地,这里的接地可以理解为该控制系统的次级地端。其中,控制系统的初级地端与次级地端可以同一地端,也可以为不同地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开关电源,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电源包括PFC电路20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10。其中,PFC电路20用于实现将输入电压VIN升压成输出电压PFC_OUT,输出电压PFC_OUT比输入电压VIN大,一般输出电压PFC_OUT设置值为400V。其中,电压调节电路140的第一端与PFC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10用于调节PFC电路20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PFC_OUT。例如,当控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控制电路10可使得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降低,其中,PFC电路20总损耗与输出电压PFC_OUT正相关,当输出电压PFC_OUT降低时,其对应的总损耗降低,进而可以减小待机功耗,进而可提升控制系统的待机时长。
具体的,芯片U2为PFC电路20的控制芯片,实现PFC电路20的逻辑控制;电感L1为PFC电路20的储能电感,电感L1和场效应管Q2、二极管D1组成PFC电路20的主功率回路。电容C1为电解电容,起到对输出电压PFC_OUT的滤波作用。电压VCC为PFC控制芯片的供电电压;电容C2与PFC控制芯片U2的第8脚连接,电容C2为控制芯片的供电电压VCC的滤波电容。电阻R10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第7脚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电阻R10为驱动场效应管Q3的限流电阻。电阻R11的一端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2脚,电阻R11为控制芯片U2的斜波发生器电阻,其中,控制芯片U2的第2脚为谐波产生脚,控制芯片U2通过电阻R11产生振荡谐波,作为控制芯片U2工作的基准频率。电阻R9、电容C3、电容C4组成电压补偿网络,电阻R9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第3脚相连。电阻R8为PFC电路20的限流电阻,电阻R8的一端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第4脚相连,可对流过场效应管Q3的电流进行限制,进而可实现对场效应管Q3保护。
通过在电源开关内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10和PFC电路20,其控制电路10可以调节PFC电路20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PFC_OUT。例如,当电源开关处于待机状态时,电源开关中的控制电路10可使得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降低,其中,PFC电路20总损耗与输出电压PFC_OUT正相关,当输出电压PFC_OUT降低时,其对应的总损耗降低,进而可以减小待机功耗,进而可提升电源开关的待机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系统30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其中,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30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电视机、空调、洗衣机、显示器等消费性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工业设备。其中,该控制系统30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等,可实现对电子设备的逻辑控制。
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内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源开关,可以调节PFC电路20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PFC_OUT。例如,当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电源开关中的控制电路10可使得PFC电路20的输出电压PFC_OUT降低,其中,PFC电路20总损耗与输出电压PFC_OUT正相关,当输出电压PFC_OUT降低时,其对应的总损耗降低,进而可以减小待机功耗,进而可提升电子设备的待机时长。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PFC电路的输出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端接地;
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PFC电路的地端连接;
电压调节电路,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分别与所述PFC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所述PFC电路的地端连接,其中,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阻值与所述输出电压正相关;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择导通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控制通路,以调节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PFC电路的地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节点与所述PFC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均为变阻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控制通路导通,所则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并联;若所述控制通路断开,则所述第三电阻处于开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包括低电平控制信号和高电平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高电平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以导通所述控制通路;所述低电平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截止,以断开所述控制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隔离电路,其中,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用于隔离所述PFC电路与所述控制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单元,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单元中的发光器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单元中的受光器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的发光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中的发光器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中的受光器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其中,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的受光器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的受光器、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12.一种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PFC电路;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调节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系统;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CN202110085602.1A 2021-01-22 2021-01-22 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701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5602.1A CN112701903B (zh) 2021-01-22 2021-01-22 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5602.1A CN112701903B (zh) 2021-01-22 2021-01-22 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1903A CN112701903A (zh) 2021-04-23
CN112701903B true CN112701903B (zh) 2022-03-18

Family

ID=75515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5602.1A Active CN112701903B (zh) 2021-01-22 2021-01-22 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190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629A (zh) * 2010-02-04 2011-08-10 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任意调变输出电压的电压调节器及相关电压调节方法
CN203858468U (zh) * 2014-04-29 2014-10-0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待机功耗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CN104104070A (zh) * 2013-04-07 2014-10-15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浪涌电流调节电路
CN207150147U (zh) * 2017-06-21 2018-03-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过压保护电路及开关电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6160B2 (en) * 2006-08-08 2010-04-27 Marco Fontana High voltage generator of the DAC-controlled type
CN108448876B (zh) * 2018-03-30 2020-04-17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轻载功耗的电路和方法
CN110417251B (zh) * 2019-07-09 2021-08-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Pfc电路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629A (zh) * 2010-02-04 2011-08-10 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任意调变输出电压的电压调节器及相关电压调节方法
CN104104070A (zh) * 2013-04-07 2014-10-15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浪涌电流调节电路
CN203858468U (zh) * 2014-04-29 2014-10-0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待机功耗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CN207150147U (zh) * 2017-06-21 2018-03-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过压保护电路及开关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1903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8685B (zh) 一种集成电路装置
EP3149843B1 (en) Adaptive ac power exchanger
KR102185930B1 (ko) Nfc 안테나 전력 획득 장치
EP3644519A1 (en) Air conditioner current loop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09462021U (zh) 一种防反接防过压保护装置、耳机及usb充电装置
CN113224941A (zh) 一种待机电压控制电路和开关电源
CN104734516A (zh) 开关电源电路和计算机电源
CN107147080B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供电的供电器及其保护电路
CN112701903B (zh) 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
KR20210053794A (ko) Nmos 스위치 구동 회로 및 전원 장치
CN218549563U (zh) 电流补偿电路、准谐振电源及充电装置
CN203368331U (zh) 一种带输入欠压保护的开关电源
CN212935793U (zh) 一种隔离式电源电路
CN210807072U (zh) 一种基于tl431新型应用电路
CN215817929U (zh) 一种原边反馈rcc电路
CN211557589U (zh) 控制电路和设备控制系统
CN220754647U (zh) Dc/dc变换器和变换器系统
CN212258925U (zh) 一种新型固态继电器
CN112104022B (zh) 一种ct取电电源
CN216959320U (zh) 并联接口电路和开关控制系统
CN220042972U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装置
CN218678810U (zh) 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和空调器
CN214850457U (zh) 输入过压保护电路、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KR20120054427A (ko) 전기기기의 전원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16490220U (zh) 一种改进型pfc开关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