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0116A - 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0116A
CN112700116A CN202011593697.XA CN202011593697A CN112700116A CN 112700116 A CN112700116 A CN 112700116A CN 202011593697 A CN202011593697 A CN 202011593697A CN 112700116 A CN112700116 A CN 112700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and
supply
amount
determining
service achie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36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芬
张俊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36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0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0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0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2Hotels or restaura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资源分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本申请根据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的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可以确定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进而,基于计算出的需供比和需求量,来确定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这样,通过发现需供比与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提升预测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的准确性,并通过预测出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升资源分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资源分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平台通常会给用户分配一定的资源,以此提升针对服务的用户使用量,即服务达成数量,并通过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对于双端场景,比如网约车场景、外卖配送场景,双端通常被分为供给端和需求端,这里,分配给供给端资源可以改变供给,分配给需求端资源可以改变需求,而供给端和需求端只有在匹配成功以后才会带来效果。
目前,在双端场景下衡量资源分配带来的服务达成数量时,大多数都是分别确定单端的服务达成数量,即单独衡量分配给供给端资源对供给量的影响、分配给需求端资源对需求量的影响,但是双端共同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是受双端影响的,所以不能直接将单端的服务达成数量进行相加后作为双端共同产生的总的服务达成数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通过发现需供比与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提升预测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的准确性,并通过预测出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升资源分配效果。
本申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所述目标时间段为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的时段;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需求端为乘客端、所述供给端为司机端、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为需求发单总里程、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为供给在线总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包括:根据所述需求发单总里程与所述供给在线总时长之间的比值,确定所述乘客端和所述司机端之间的需供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之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所述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包括:基于计算出的所述成交率、所述需求量以及平均每次需求和供给匹配成功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所述成交率与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成正相关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时空信息和所述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天气信息、节假日信息、时间信息、地理区域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计算在不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时,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二服务达成数量;将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和所述第二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进行资源分配额外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或所述第三服务达成数量,确定在预设时间段向所述需求端的用户和所述供给端的用户分配资源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资源种类信息、资源数量信息和资源分配比例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所述资源分配方法包括: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目标地理区域内对应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在分配资源后,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小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将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并在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其中,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之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所述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包括:基于计算出的所述成交率、所述需求量以及平均每次需求和供给匹配成功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时空信息和所述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所述确定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所述目标时间段为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的时段;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成交率、所述需求量以及平均每次需求和供给匹配成功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时空信息和所述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在不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时,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二服务达成数量;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和所述第二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进行资源分配产生的第三服务达成数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资源分配装置,所述资源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分配模块,用于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目标地理区域内对应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分配资源后,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第二分配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小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将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并在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其中,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分配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的步骤;和/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的步骤;和/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通过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出的需供比,可以确定出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单独衡量供给端资源对供给量的影响、需求端资源对需求量的影响,但是双端共同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是受双端影响的,所以不能直接将单端的服务达成数量进行相加后作为双端共同产生的总的服务达成数量相比,本申请通过发现需供比与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提升预测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的准确性,并通过预测出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升资源分配效果。
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通过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可以获取在分配资源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进而确定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并基于计算出需供比和需求量,可以确定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且在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小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时,在第二时间段,按照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这样,在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不满足预期时,可以按照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进行资源的分配,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可以提升资源分配的效率。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需供比和成交率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采用不同方法产生服务达成数量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的功能模块图之一;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的功能模块图之二;
图8示出了图7中第三确定模块的功能模块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600-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610-第一获取模块;620-第一确定模块;630-第二确定模块;640-第三确定模块;641-确定单元;650-计算模块;660-第四确定模块;900-资源分配装置;910-第一分配模块;920-第二获取模块;930-第五确定模块;940-第六确定模块;950-第二分配模块;1000-电子设备;1100-处理器;1200-存储器;1300-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的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当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申请内容,结合特定应用场景“资源分配”,给出以下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下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进行资源分配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具体的应用场景作限制,任何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的方案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提出之前,相关方案中在双端场景下衡量资源分配带来的服务达成数量时,大多数都是分别确定单端的服务达成数量,即单独衡量分配给供给端资源对供给量的影响、分配给需求端资源对需求量的影响,但是双端共同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是受双端影响的,所以不能直接将单端的服务达成数量进行相加后作为双端共同产生的总的服务达成数量。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根据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的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可以确定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进而,基于计算出的需供比和需求量,来确定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这样,通过发现需供比与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提升预测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的准确性,并通过预测出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升资源分配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双端场景主要指具有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场景,双端场景比如,网约车服务场景、外卖服务场景,其中,网约车服务场景中供给端为司机端,需求端为乘客端;外卖服务场景中供给端为外卖提供端,需求端为外卖请求端。这里,需求端可以和服务请求端替换,供给端可以和服务提供端互换。
为便于对本申请进行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应用于与需求端和供给端进行交互的云服务平台或服务器,这里,以云服务平台为例进行阐述,其中,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
其中,所述目标时间段为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的时段。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给需求端的用户提供资源的同时,还给供给端的用户提供资源,这样,给需求端资源会对需求量产生积极影响,通常需求量会有所提升,给供给端的资源会对供给量产生积极影响,通常供给量会有所提升,这里,可以给需求端和供给端相同的资源,也可以给需求端和供给端不同的资源,在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获取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
这里,需求端的第一用户是指具有服务需求的用户,需求端对应多个第一用户,供给端的第二用户是指提供服务的用户,供给端对应多个第二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要求需求端的用户和供给端的用户能够进行匹配,即,需求端的用户的服务需求可以通过供给端的用户提供的服务来满足,故,要求需求端的多个用户和供给端的多个用户为同一地理区域的用户,且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的获取时段相同,以便两端的用户可以进行匹配,比如,网约车场景中,要求乘客和司机属于同一个城市,且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司机的提供的出行服务在同一时段,这样,该乘客和该司机才有匹配成功的几率。
这里,可以采集需求端的每个用户的需求,这样,根据需求端的各个用户的需求来计算出需求端的需求量,比如,网约车场景,可以获取每个乘客需求的发单里程,进而,计算出整个乘客端的总发单里程;同样,可以采集供给端的每个用户的供给,这样,根据供给端的各个用户的供给来计算出供给端的供给量,比如,网约车场景,可以获取每个司机供给的在线时长,进而,计算出整个司机端的总在线时长。
这里,可以采集需求端的每个用户的需求,这样,根据需求端的各个用户的需求来计算出需求端的需求量,比如,外卖服务场景,可以获取每个买家需求的外卖种类数,进而,计算出整个外卖服务请求端的总外卖种类数;同样,可以采集供给端的每个用户的供给,这样,根据供给端的各个用户的供给来计算出供给端的供给量,比如,外卖服务场景,可以获取每个卖家供给的外卖种类数,进而,计算出整个外卖服务提供端的总外卖种类数。
其中,分配需求端用户和供给端用户的资源,可以是提升用户对服务的需求量或提升用户对服务的供给量的,资源比如奖励积分、服务勋章、代金券、折扣券、满减券等。对于网约车场景可以给司机提供每单的奖励积分、达到一定单数的服务勋章、特定时段的激励、特定地理区域的补贴等,可以给乘客提供订单金额的减免、达到一定单数的折扣、特定时段的补贴、特定地理区域的折扣等。这里,可以给与需求端和供给端相同或不同的资源,也可以给不同比例的资源。
S102: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
在具体实施中,在获取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之后,可以将需求量与供给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这里,只有在需求端的需求和供给端的供给匹配成功后,需求端和供给端才能共同产生服务达成数量,本申请中的需供比可以将需求端和供给端相关联,这样,通过需供比就可以确定出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
这里,服务达成数量是指整个服务完成的次数或服务使用次数;每次需求端的需求和供给端的供给匹配成功后,就会达成至少一次服务,比如,在网约车场景中,司机在线,乘客有出行需求,在司机和乘客匹配成功后,会产生一次完单量,即产生一次服务,服务达成数量为1。
S103: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
在具体实施中,在计算出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之后,可以通过需供比来确定出在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均提供资源的情况下,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比如,在网约车场景中,第一服务达成数量可以是完单量、出行服务完成的次数等,具体地,可以基于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和需求端的需求量,来确定出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通常,需供比和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成正比,比如,在网约车场景中,需供比为乘客总需求的发单里程与司机提供的总在线时长之间的比值,需求端的需求量为乘客总需求的发单里程,上述场景中涉及的数据为举例说明,在实际场景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数据参与计算。
这里,传统衡量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产生的资源效果时,会把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全部用户分别进行随机分配成两组,实验组用户和对照组用户,给实验组用户分配资源,给对照组用户不分配资源,然后看实验组和对照组用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差,这部分差值就是分配资源带来的服务达成数量的提示,但这种方式无法真正衡量对双端均分配资源带来的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的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可以确定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进而,基于计算出的需供比和需求量,来确定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这样,通过发现需供比与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提升预测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的准确性,并通过预测出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升资源分配效果。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应用于与需求端和供给端进行交互的云服务平台或服务器,这里,以云服务平台为例进行阐述,其中,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
其中,所述目标时间段为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的时段。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给需求端的用户提供资源的同时,还给供给端的用户提供资源,这样,给需求端资源会对需求量产生积极影响,通常需求量会有所提升,给供给端的资源会对供给量产生积极影响,通常供给量会有所提升,这里,可以给需求端和供给端相同的资源,也可以给需求端和供给端不同的资源,在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获取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
这里,需求端的第一用户是指具有服务需求的用户,需求端对应多个第一用户,供给端的第二用户是指提供服务的用户,供给端对应多个第二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要求需求端的用户和供给端的用户能够进行匹配,即,需求端的用户的服务需求可以通过供给端的用户提供的服务来满足,故,要求需求端的多个用户和供给端的多个用户为同一地理区域的用户,且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的获取时段相同,以便两端的用户可以进行匹配,比如,网约车场景中,要求乘客和司机属于同一个城市,且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司机的提供的出行服务在同一时段,这样,该乘客和该司机才有匹配成功的几率。
这里,可以采集需求端的每个用户的需求,这样,根据需求端的各个用户的需求来计算出需求端的需求量,比如,网约车场景,可以获取每个乘客需求的发单里程,进而,计算出整个乘客端的总发单里程;同样,可以采集供给端的每个用户的供给,这样,根据供给端的各个用户的供给来计算出供给端的供给量,比如,网约车场景,可以获取每个司机供给的在线时长,进而,计算出整个司机端的总在线时长。
这里,可以采集需求端的每个用户的需求,这样,根据需求端的各个用户的需求来计算出需求端的需求量,比如,外卖服务场景,可以获取每个买家需求的外卖种类数,进而,计算出整个外卖服务请求端的总外卖种类数;同样,可以采集供给端的每个用户的供给,这样,根据供给端的各个用户的供给来计算出供给端的供给量,比如,外卖服务场景,可以获取每个卖家供给的外卖种类数,进而,计算出整个外卖服务提供端的总外卖种类数。
其中,分配需求端用户和供给端用户的资源,可以是提升用户对服务的需求量或提升用户对服务的供给量的,资源比如奖励积分、服务勋章、代金券、折扣券、满减券等。对于网约车场景可以给司机提供每单的奖励积分、达到一定单数的服务勋章、特定时段的激励、特定地理区域的补贴等,可以给乘客提供订单金额的减免、达到一定单数的折扣、特定时段的补贴、特定地理区域的折扣等。这里,可以给与需求端和供给端相同或不同的资源,也可以给不同比例的资源。
S202: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
在具体实施中,在获取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之后,可以将需求量与供给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这里,只有在需求端的需求和供给端的供给匹配成功后,需求端和供给端才能共同产生资源量服务达成数量,本申请中的需供比可以将需求端和供给端相关联,这样,通过需供比就可以确定出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资源量服务达成数量。
这里,服务达成数量是指整个服务完成的次数或服务使用次数;每次需求端的需求和供给端的供给匹配成功后,就会达成至少一次服务,比如,在网约车场景中,司机在线,乘客有出行需求,在司机和乘客匹配成功后,会产生一次完单量,即产生一次服务,服务达成数量为1。
S203: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
在具体实施中,在计算出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之后,可以根据该需供比,直接确定出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
在具体实施中,在计算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时,可以先获取当前影响成交率的时空信息,进而,将获取的时空信息、计算出的需供比带入预设映射函数中,确定出在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
其中,时空信息为影响成交率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天气信息、节假日信息、时间信息、地理区域信息。比如,在天气晴朗和天气异常的情况下,成交率会有所不同;在节假日和工作日时,成交率会有所不同;在早高峰时段和普通时段下,成交率会有所不同;在交通发达的大都市和小县城,成交率会有所不同。
进一步地,预设映射函数是预先生成的,可以根据以下步骤来生成预设映射函数:
获取多个历史时间段分别对应的需供比、成交率以及时空信息;根据获取的各个历史时间段内的需供比、成交率以及时空信息,拟合生成所述预设映射函数。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获取多个历史时间段内的时空信息、需供比和成交率,进而,将每个历史时间段对应的时空信息、需供比和成交率组成一组,得到多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拟合得到预设映射函数。
这里,预设映射函数为cr=a+b*xbg+c*时空信息;其中,cr为成交率,xbg为需供比,a、b、c为常数,时空信息为变量。
图3示出了需供比和成交率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需供比和成交率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到需供比和成交率之间有严格的线性关系,说明预设映射函数拟合的准确度很高。
S204:基于计算出的所述成交率、所述需求量以及平均每次需求和供给匹配成功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所述成交率与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成正相关关系。
在具体实施中,在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均提供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将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需求端的需求量以及平均每次需求和供给匹配成功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三者相乘,得到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通过发现需供比与成交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成交率与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出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这样,可以提升出计算出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的准确性,并通过预测出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升资源分配效果。
其中,在网约车场景下,平均每次需求和供给匹配成功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可以为服务次数、完单量,比如,一个司机和两个乘客一次匹配成功,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为2。
进一步地,在采用上述方式计算出在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均提供资源的情况下,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后,可以按照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在不给需求端和供给端资源的情况下,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二服务达成数量,进而,通过第一服务达成数量和第二服务达成数量,计算出进行资源分配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即,通过分配资源额外带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可以衡量资源带来的额外效果,从而更准确地确定用户的需求,如果服务达成数量显著增加,可以为更多用户分配资源,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提升资源的分配效率和效果,具体地,在步骤所述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在不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时,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二服务达成数量;将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和所述第二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进行资源分配额外产生的第三服务达成数量。
在具体实施中,获取数据有多种方式,方式一:分配资源的需求端对应的用户和未分配资源的需求端对应的用户可以相同,但获取分配资源的需求端对应的需求量和获取未分配资源的供给端对应的供给量的时间段可以不同,比如,在分配资源时对应的一月获取需求端的需求量,在未分配你资源时对应的二月获取需求端的需求量,要求这两月的特性相近似;方式二:获取分配资源的需求端对应的需求量和获取未分配资源的供给端对应的供给量的时间段可以相同,但分配资源的需求端对应的用户和未分配资源的需求端对应的用户不同,但要求分配资源的需求端的用户和未分配资源的需求端的用户的特征相似,比如,在网约车场景下,用户特征可以是收入水平、打车习惯。同理,供给端的供给量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获取。
图4示出了采用不同方法产生服务达成数量的示意图,图中包括仅计算需求端在不同日期产生的总服务达成数量的曲线、仅计算供给端在不同日期产生的总服务达成数量的曲线、采用本申请中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确定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在不同日期产生的总服务达成数量的曲线;从图4中可以看到双端场景下的双端共同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是介于供给端产生的总服务达成数量与需求端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符合业务认知,可以确定出采用本申请中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预测双端共同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的准确性。
这里,传统衡量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产生的资源效果时,会把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全部用户分别进行随机分配成两组,实验组用户和对照组用户,给实验组用户分配资源,给对照组用户不分配资源,然后看实验组和对照组用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差,这部分差值就是分配资源带来的服务达成数量的提示,但这种方式无法真正衡量对双端均分配资源带来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计算出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后,或计算出进行资源分配额外产生的第三服务达成数量之后,可以基于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或第三服务达成数量,确定在预设时间段向需求端的用户和供给端的用户分配资源的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资源种类信息、资源数量信息和资源分配比例信息。
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或第三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具体地,可以预测出给用户分配何种种类资源、分配资源的数量,以及分配比例等,来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精准进行资源的分配,进而,提升资源分配效果。
对于本申请,下面以网约车场景为例,说明分配资源相对不分配资源,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额外服务达成数量的预测过程,其中,需求端为乘客端、供给端为司机端、需求端的需求量为需求发单总里程、供给端的供给量为供给在线总时长,包括以下步骤:
1)乘客端用户数量为2n,将2n个用户随机分配成两组,实验组(发分配资源组)n人,人均发单里程为X1;对照组(不分配组)n人,人均发单里程为X2;
乘客端:
实验组发单里程规模(分配资源的乘客端的需求量)=n*x1;
对照组发单里程规模(不分配资源的乘客端的需求量)=n*x2;
司机端用户数量为2m,将2m个用户随机分配成两组,实验组(分配资源组)m人,人均在线时长为tsh1;对照组(不分配资源组)m人,人均发单里程为tsh2;
其中,2n个用户和2m个一个用户为同一地理区域的用户,比如同一个城市,乘客端的需求量和司机端的供给量的获取时段相同,比如,都是在同一天的某个时段。
司机端:
实验组发单里程规模(分配资源的司机端的供给量)=m*tsh1;
对照组发单里程规模(不分配资源的司机端的供给量)=m*tsh2;
分配资源的乘客端和司机端之间的需供比xbg1=(m*tsh1)/(n*x1);
不分配资源的乘客端和司机端之间的需供比xbg2=(m*tsh2)/(n*x2);
其中,需供比(xgb)=需求量/供给量。
2)成交率与需供比之间的关系为cr=a+b*xbg+c*其他变量;
根据分配资源的需供比,计算分配资源的成交率cr1;
根据未分配资源的需供比,计算未分配的成交率cr2;
其中,成交率(cr)=完单量/发单量,函数中的a、b、c的取值是通过历史数据拟合可以得到的。
3)获取分配资源的乘客端的发单量_T、乘客端和司机端之间的成交率_T和单均资源量_T,以及未分配资源的乘客端的发单量_C、乘客端和司机端之间的成交率_C和单均资源量_C;
双端分配资源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_T=发单量_T*成交率_T*单均资源量_T;
双端未分配资源产生的第二服务达成数量_C=发单量_C*成交率_C*单均资源量_C;
分配资源相对未分配资源,乘客端和司机端共同产生的额外服务达成数量=第一服务达成数量_T-第二服务达成数量_C。
其中,服务达成数量可以为完单量、服务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的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可以确定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进而,基于计算出的需供比和需求量,来确定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这样,通过发现需供比与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提升预测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的准确性,并通过预测出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升资源分配效果。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与需求端和供给端进行交互的云服务平台或服务器,这里,以云服务平台为例进行阐述,其中,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目标地理区域内对应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
在具体实施中,在当前时间段内,按照待调整补贴策略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这里,待调整补贴策略即采用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
步骤S502:在分配资源后,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预先设定给需求端和供给端总共分配的资源量,并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分配给需求端和供给端,这样,给需求端分配资源会对需求量产生影响,通常需求量会有所提升,给供给端分配资源会对供给量产生影响,通常供给量会有所提升,这里,可以给需求端和供给端相同比例的资源,也可以给需求端和供给端不同比例的资源,在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获取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
步骤S503: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
在具体实施中,在获取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之后,可以将需求量与供给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这里,只有在需求端的需求和供给端的供给匹配成功后,需求端和供给端才能共同产生服务达成数量,本申请中的需供比可以将需求端和供给端相关联,这样,通过需供比就可以确定出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
步骤S504: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按照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
在具体实施中,在计算出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之后,可以通过需供比来确定出在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分配资源的情况下,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比如,在网约车场景中,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可以是完单量、服务次数等,具体地,可以基于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和需求端的需求量,来确定出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比如,在网约车场景中,需供比为乘客总需求的发单里程与司机提供的总在线时长之间的比值,需求端的需求量为乘客总需求的发单里程,上述场景中涉及的数据为举例说明,在实际场景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数据参与计算。
步骤S505: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小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将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并在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
其中,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时间段。
在具体实施中,若确定出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小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说明预设资源分配策略不满足要求,所以可以在第一时间段的第二时间段,按照调整后的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段的后续时段,按照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可以使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满足要求,即,可以进一步对资源分配策略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进行迭代与提高,来提升双端共同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也可以提升资源分配的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且按照这种资源分配方式,使得资源分配有规律可寻,从而降低云平台关于资源分配的计算压力。
进一步地,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
在具体实施中,若确定出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说明资源分配策略满足要求,所以可以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仍按照预设资源分配策略中的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这样,使后续时间段内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均满足要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可以获取在分配资源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进而确定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并基于计算出需供比和需求量,可以确定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且在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小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时,在第二时间段,按照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这样,在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不满足预期时,可以按照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进行资源的分配,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可以提升资源分配的效率。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对应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6至图8所示,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600的功能模块图之一;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600的功能模块图之二;图8示出了图7中第三确定模块640的功能模块图。
如图6所示,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6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所述目标时间段为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的时段;第一确定模块620,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第二确定模块630,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用于表征进行资源分配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需求端为乘客端、所述供给端为司机端、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为需求发单总里程、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为供给在线总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确定模块620,还用于根据所述需求发单总里程与所述供给在线总时长之间的比值,确定所述乘客端和所述司机端之间的需供比。
如图7所示,所述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600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640,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30,具体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成交率、所述需求量以及平均每次需求和供给匹配成功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三确定模块640包括:确定单元641,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时空信息和所述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天气信息、节假日信息、时间信息、地理区域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600还包括:计算模块650,用于计算在不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时,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二服务达成数量;第四确定模块660,用于将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和所述第二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进行资源分配产生的第三服务达成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计算模块650,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或所述第三服务达成数量,确定在预设时间段向所述需求端的用户和所述供给端的用户分配资源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资源种类信息、资源数量信息和资源分配比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的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可以确定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进而,基于计算出的需供比和需求量,来确定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这样,通过发现需供比与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提升预测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的准确性,并通过预测出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升资源分配效果。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对应的资源分配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装置900的功能模块图,所述资源分配装置900包括:第一分配模块910,用于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目标地理区域内对应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第二获取模块920,用于在分配资源后,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第五确定模块930,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第六确定模块940,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第二分配模块950,用于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小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将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并在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其中,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时间段。
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分配模块950,还用于: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可以获取在分配资源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进而确定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并基于计算出需供比和需求量,可以确定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且在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小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时,在第二时间段,按照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这样,在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不满足预期时,可以按照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进行资源的分配,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可以提升资源分配的效率。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参见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1100、存储器1200和总线1300,所述存储器1200存储有所述处理器110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10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1100与所述存储器1200之间通过所述总线1300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1100运行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的步骤,和/或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的步骤,和/或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所述存储介质能够为通用的存储介质,如移动磁盘、硬盘等,所述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能够执行上述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通过发现需供比与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提升预测两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的准确性,并通过预测出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是否给更多用户分配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升资源分配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所述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所述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所述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所述目标时间段为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的时段;
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
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端为乘客端、所述供给端为司机端、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为需求发单总里程、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为供给在线总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包括:
根据所述需求发单总里程与所述供给在线总时长之间的比值,确定所述乘客端和所述司机端之间的需供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之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
所述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包括:
基于计算出的所述成交率、所述需求量以及平均每次需求和供给匹配成功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所述成交率与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成正相关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时空信息和所述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天气信息、节假日信息、时间信息、地理区域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之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计算在不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时,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二服务达成数量;
将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和所述第二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进行资源分配额外产生的第三服务达成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或所述第三服务达成数量,确定在预设时间段向所述需求端的用户和所述供给端的用户分配资源的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资源种类信息、资源数量信息和资源分配比例信息。
9.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目标地理区域内对应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
在分配资源后,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
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
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按照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
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小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将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并在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
其中,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时间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
11.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需求端的需求量和供给端的供给量;所述目标时间段为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的时段;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成交率;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成交率、所述需求量以及平均每次需求和供给匹配成功产生的服务达成数量,确定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均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一服务达成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在不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时,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第二服务达成数量;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服务达成数量和所述第二服务达成数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进行资源分配额外产生的第三服务达成数量。
14.一种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装置包括: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目标地理区域内对应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分配资源后,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目标地理区域对应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需求端的需求量和所述供给端的供给量,确定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之间的需供比;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计算出的所述需供比和所述需求量,确定按照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需求端和供给端分配资源后,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共同产生的目标服务达成数量;
第二分配模块,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小于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将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并在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
其中,所述目标资源分配比例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时间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目标服务达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期服务达成数量,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按照所述待调整资源分配比例给所述需求端和所述供给端分配资源。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的步骤,和/或执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的步骤,和/或执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93697.X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700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3697.XA CN112700116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3697.XA CN112700116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0116A true CN112700116A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1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3697.XA Pending CN112700116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011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1962A1 (en) * 2004-01-29 2008-09-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air Sharing Limited Resources Between Multiple Customers
CN110908804A (zh) * 2019-11-26 2020-03-24 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
CN111178558A (zh) * 2018-11-09 2020-05-19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约车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10151A (zh) * 2020-01-06 2020-05-29 北京大学 基于供需匹配的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评价方法
CN111222900A (zh) * 2018-11-23 2020-06-0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39448A (zh) * 2020-02-25 2020-06-26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查询改写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1531A (zh) * 2019-12-30 2020-10-30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激励资源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1075A (zh) * 2019-05-17 2020-10-30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资源配置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1962A1 (en) * 2004-01-29 2008-09-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air Sharing Limited Resources Between Multiple Customers
CN111178558A (zh) * 2018-11-09 2020-05-19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约车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22900A (zh) * 2018-11-23 2020-06-0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861075A (zh) * 2019-05-17 2020-10-30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资源配置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08804A (zh) * 2019-11-26 2020-03-24 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
CN111861531A (zh) * 2019-12-30 2020-10-30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激励资源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10151A (zh) * 2020-01-06 2020-05-29 北京大学 基于供需匹配的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评价方法
CN111339448A (zh) * 2020-02-25 2020-06-26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查询改写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7733B2 (en) Dynamically managing parking space utilization
US20180225796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Network System
AU2018267200A1 (en) Allocation of dynamically batched service providers and service requesters
EP3844692A1 (en) E-hailing service
CN108898306B (zh) 订单分配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335071A (zh) 配送任务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861075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资源配置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57998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99883B (zh) 一种空驶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140052506A1 (en)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in cloud-based environments
CN113205367A (zh)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e Dynamics of ride sharing competition
JP5153926B1 (ja) 出稿リソース最適化システム、出稿リソース最適化方法、および出稿リソース最適化プログラム
CN108874805B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242349B (zh) 配送员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2700116A (zh) 一种服务达成数量的确定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353797B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27085A (zh) 奖励价值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6288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and use of spatial and geography based metrics in a network of distributed computer systems
CN111612493A (zh) 一种用户分群方法及装置
CN111242711A (zh) 信息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12183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Mostagir Optimal delivery in display advertising
CN111625571B (zh) 一种服务业务的匹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54841A (zh) 资源额度处理方法、计算设备、用户设备以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