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9979A - 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9979A
CN112699979A CN202110003449.3A CN202110003449A CN112699979A CN 112699979 A CN112699979 A CN 112699979A CN 202110003449 A CN202110003449 A CN 202110003449A CN 112699979 A CN112699979 A CN 112699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point
terminal
cargo
standar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34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岩
郭啸
傅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tengl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tengl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tengl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tengl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34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99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9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99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中,先行测量了初始状态下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进而就能够使用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作为货物移动衡量依据,并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使得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的确定的准确度较高,进而提高货物监控的准确度。并且,本发明中,使用手持终端就可以实现上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不需要安装固定摄像头等设备,成本较低,灵活性较好,且实现较容易。

Description

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将货物存储到仓库中之后,在很多应用场合下,需要对货物进行监控,确保货物的完整性。而采用判断货物是否移动方式来实现对货物的监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段。
在判断货物是否被移动时,通常是人工依据经验判断货物是否被移动,或者通过布置固定摄像头的方式进行识别。但是人工的判断方式依赖于人的能力、意愿,不具有客观性,而且容易出现误判断,使得货物是否被移动的判断结果的准确度较低,进而使得货物监控的准确度较低。而后者往往需要增加硬件成本,且需要场地条件配合,在某些场合应用并不容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人工依据经验判断货物是否被移动的方式,容易出现误判断,使得货物是否被移动的判断结果的准确度较低,进而使得货物监控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以及解决固定摄像头监视成本高且不易实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应用于手持终端,所述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包括:
采集目标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所述货物标识标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多次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所述标准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
对计算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取平均值操作,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在确定出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之后,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所述货物标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在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相应的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
可选地,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
依据预设距离值计算公式,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的比对结果;
在所述比对结果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
在所述比对结果不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依据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的方向矢量值,计算并输出所述终端的位置移动数据,以使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位置移动数据进行移动;
返回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到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这一步骤,直至比对结果小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夹角值,包括:
获取采用预设距离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获取采用预设夹角值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夹角值。
可选地,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包括:
获取距离计算公式;
依据所述距离计算公式、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可选地,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包括:
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距离值,计算得到距离差异平方和;
判断所述距离差异平方和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
若小于,则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低;
若大于,则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可能性高。
可选地,在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存储位置存储的各个货物对应的距离差异平方和;
判断所述各个货物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距离差异平方和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的相似货物;
若存在,则输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表征存在相似货物,且所述预设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相似货物的货物参数。
一种货物移动检测装置,应用于手持终端,所述货物移动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货物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目标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所述货物标识标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第一货物测量模块,用于多次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所述标准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对计算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取平均值操作,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第二货物识别模块,用于在确定出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之后,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所述货物标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第二货物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货物移动检测模块,用于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相应的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
比对子模块,用于依据预设距离值计算公式,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的比对结果;
数据采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比对结果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
调整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比对结果不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依据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的方向矢量值,计算并输出所述终端的位置移动数据,以使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位置移动数据进行移动;
所述数据获取子模块,还用于在终端按照所述位置移动数据进行移动后,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货物测量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采用预设距离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获取采用预设夹角值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夹角值。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调用程序并用于:
采集目标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所述货物标识标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多次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所述标准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
对计算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取平均值操作,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在确定出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之后,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所述货物标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在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相应的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采集的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即本发明中,先行测量了初始状态下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进而就能够使用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作为货物移动衡量依据,并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使得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的确定的准确度较高,进而提高货物监控的准确度。并且,本发明中,使用手持终端就可以实现上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不需要安装摄像头等设备,成本较低,灵活性较好,且实现较容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物移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仓储货物质押融资领域,质押品的价值、真实性、安全性往往是金融机构最为关心的风险问题。通常来讲,金融机构会有一套价格评估体系,审核相关的资料,了解质押品变现的价值;真实性往往在入库的时候进行查验,确认货物的真实性;而安全性是指在质押物质押的过程中,要保证没有被损毁或者移除监管范围。根据质押品的种类不同,金融机构的对质押品的管理也不同,而对于很多常见的商品,如木材、大宗商品等,这些质押品往往体积巨大或者需要有特殊存储要求,不可能由金融机构自行保管,而是需要在第三方仓库中进行保管,而金融机构需要对这些货物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对于货物监控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是判断货物有无被移动。这种方式最原始的办法就是每天派员工去核查、盘库,但这样效率很低,往往无法覆盖业务成本。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摄像头等监控设备进行监控,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仓库缺乏增加摄像头条件(如露天电源不便、低温冷库等)或者增加摄像头成本过高,这些都阻碍着金融机构开展相关业务。
为了解决上述人工、摄像头成本较高或者是缺乏摄像头安装条件的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人工手持设备采集货物的信息,并依据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货物是否被移动的判断结果。
本实施例中,手持终端或手持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功能越发强大,不仅可以拍摄清晰的照片,还有许多更多的功能,例如,通过手机对焦的功能,可以大致估算确定拍摄物体的距离,像有些手机搭载的3D摄像头或者极光雷达,可以更加精确的判断距离,而像陀螺仪、GPS(包括移动定位)等设备,可以获取相对的角度信息。这样,就可以通过预先对货物的关键点进行标记(如粘贴可识别的标签),对货物的形状进行整体建模。而后可以每天由仓库管理人员手持设备进行校验,这样我们就可以由仓库的人员通过每日的巡查建立货物的标准数据(也可以称为标准模型),并将巡检时采集的数据与标准数据加以比对,从而有效的识别货物是否发生过移动并在必要时进行提示,从而有效的降低成本,同时也不需要安装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设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采集的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即本发明中,先行测量了初始状态下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进而就能够使用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作为货物移动衡量依据,并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使得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的确定的准确度较高,进而提高货物监控的准确度。并且,本发明中,使用手持终端就可以实现上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不需要安装摄像头等设备,成本较低,灵活性较好,且实现较容易。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应用于手持终端,本实施例中的手持终端可以是手持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等设备。
本实施例中待巡检的货物可以是木材、大宗商品等。需要预先在待巡检的货物上设置关键点位置,并在关键点位置处预先设置关键点标识,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需要为货物设置关键点标识,本实施例中关键点标识可以是标记物,标记物用于标记货物的关键点,标记物的作用是能够附着或者粘贴在货物包装的表层,并可以通过设备(如上述的终端)识别标记物的位置并区分不同的标记物。例如,标记物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粘性贴纸或者强力磁性的磁铁,可以粘贴或者附着在货物的表面,并可以根据标记物的颜色、形状或者印刷的文字、二维码、条形码等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亦或是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等方式对标记物进行识别区分;也可以使用具有对特定波长具有较强反射能力可附着物,通过激光雷达等方式对货物进行识别。标记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例如,具有RFID以及二维码的贴纸等。
上述介绍了标记物的可选方式,本实施例中,还需要将标记物粘贴在货物上,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标记物放置在货物的边角处以及重要的出入处分散放置,对于每一个观察面其标记物放置不少于4个。
具体的,本发明的在实际应用中,首先需要对要监控的货物用标记物进行标记。首先确定货物的观测面,对于堆场类的货物,通常有前、后、左、右四个观测面,而对于某些放置在仓库中的物体,可能只有一个观测面,确定具体的观测面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的经验。对于每一个观测面,都需要在接近边缘的位置分散的设置不少于4个标记点,同时在相关部分可以控制住货物进出的地方放置若干个标准点,其原则是若货物发生移动进出,标志点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在将标记物设置在货物上之后,就可以对货物进行建模,得到货物的数据(也称为货物模型数据)。其中,本实施例中,货物的数据可以是货物标识标准数据、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具体的,参照图1,给出了货物的数据的确定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S11、采集目标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
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所述货物标识标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具体的,对于每一个观察面,有n个标记物,从左到右分别为a1、a2、……、an。
技术人员选择可以观察到所有标记物的位置,即观测点,并使得拍照范围可以覆盖整个观察面,此时,利用手持终端或手持设备,对货物进行拍照或RFID等技术,得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的不同的关键点标识,得到货物标识标准数据,如可以是形状、颜色、标识号、或二维码信息等内容。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关键点标识即为上述的标记物。
S12、多次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
所述标准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具体的,使用终端分别测量终端与a1的距离,终端与a2的距离……终端与an的距离,分别记为d1、d2、……、dn。然后使用终端测量,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分别为θ12、θ13、……θ1n、θ23……θ(n-1)n。
详细来说,获取采用预设距离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获取采用预设夹角值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标准夹角值。
具体的,对标记物的距离识别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通过对标记物的对焦的信息判断距离,或者通过3D摄像头或激光雷达来更加精确的测量距离。本实施例中,测试得到的终端与关键点标识,即标记物的距离,称为标准距离值,此时终端到每个标记物a1-an的标准距离值分别为d1、d2、……、dn。
对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下述两种方式进行测量:
第一种:使用能够同时在一个图像中捕捉两个关键点标识,如标记物并能同时测量其距离的设备,可以直接通过设备焦距(或镜头角度,雷达覆盖角度等),标记点成像位置,以及每个标记点的距离,计算两个标记物与手持设备连接直线的所形成的夹角。
第二种:对于不能同时捕捉两个标记物距离的设备,如某些只能在中心测距的设备,可以在设备中增加陀螺仪,使用陀螺仪记录测试不同标记物的转动角度。
其中,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分别记为θ12、θ13、……θ1n、θ23……θ(n-1)n。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测量的准确度,可以多次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测量效率时,仅测量一次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S13、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
利用下述三角公式计算得到任意两个标记物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分别记为L12、L23、……、L(n-1)n。
三角公式为: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12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11
S14、对计算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取平均值操作,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在多次计算得到任意两个标记物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之后,可以取平均值操作,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存储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全部的d1、d2、……dn),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θ12、θ13、……、θ(n-1)n),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全部两个标记物之间的距离L12、L23、……、L(n-1)n)。
对于每一个观察面,也可以建立多个观测点,对于对一观测点,在该观测点上通过手持终端检测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多次取平均值即可得到最终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在上述在货物上设置了标记物以及确定货物的数据(货物模型数据)就可以利用上述的数据检测该货物是否被移动。具体如下:
S15、在确定出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之后,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
所述货物标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所述货物标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在后续查验货物的过程中,对货物进行监控,首先对于每个观察面,可以首先使用终端识别标记物是否与建模时候发生了变化,如果标记物的数量或识别信息发生了变化,则通过系统提示要求检查者调整终端的观测点位置,如果多次调整如果都不能与最初的标记物的数量和内容一致,则直接通过系统提醒金融机构可能发生货物移动的风险,并自动拍照、获取地理位置信息传输给金融机构。
具体的,参照图2,步骤S15可以包括:
S21、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终端是用于标记物识别定位的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手持移动设备,可以对标记物进行识别,测距,测量角度(测量点到两个点标记点之间连线的角度差),同时,硬件设备有输出提示使用者向不同方向移动的指令的功能,并且可以进行拍照(视频)或者地理位置记录。对标记物的识别可以通过图像拍照的形式,识别不同标记物的特征,来确定标记物,也可以通过RFID等识别方式来识别不同的标记物。
对标记物的距离识别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通过对标记物的对焦的信息判断距离,或者通过3D摄像头或激光雷达来更加精确的测量距离。本实施例中,测试得到的终端与关键点标识,即标记物的距离,称为初始距离值,此时终端到每个标记物a1-an的初始距离值分别为d1’、d2’、……、dn’。此时,在当前观测点的终端对a1到an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分别为A1、A2……An。
S22、依据预设距离值计算公式,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的比对结果。
S23、判断比对结果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在所述比对结果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5;在所述比对结果不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4。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会受到手持终端的用户所在的观测点的位置不同,为了提高货物移动检测的准确度,本实施例中,尽量保证手持终端的用户所在的观测点,与上述的对货物进行建模,得到货物的数据(也称为货物模型数据)时手持终端的用户所在的观测点尽量在同一位置。所以,本实施例中,会判断手持终端的用户所在的观测点的位置是否合适,具体的,若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31
小于某个阈值K,则说明手持终端的用户所在的观测点的位置合适,与对货物进行建模时的观测点的位置相差较小,此时执行步骤S25。
S24、依据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的方向矢量值,计算并输出所述终端的位置移动数据,以使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位置移动数据进行移动。
在实际应用中,若比对结果不小于预设阈值,则提示测试者向矢量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32
的方向移动,并重复进行步骤S22的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21-S24只是为了降低后续测量的误差,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设备、环境、测量速度达不到要求,可以将阈值K设为最大值,这样相当于跳过了调整观测点位置的环节。
S25、确定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手持终端的位置合适之后,可以通过上述的,对标记物的识别可以通过图像拍照的形式,识别不同关键点标识,如标记物的特征,来确定标记物,也可以通过RFID等识别方式来识别不同的标记物。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确定该目标货物上的标记物的数量和标记物信息,如颜色或二维码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后续货物巡检的过程中,目标货物可能发生了移动,或者发生了货物内容的改变,如,原先有20根木材,现在少了10根,仅剩下10根木材。此时,由于在货物接近边缘的位置分散的设置不少于4个关键点或标记点,同时在相关部分可以控制住货物进出的地方放置若干个关键点或标记点,所以在货物发生改变时,关键点的数量或内容是会发生改变的,进而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确定关键点标识是否是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中的关键点标识的方式,来确定货物是否发生了移动。
S16、判断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执行步骤S17;若不一致,则执行步骤S110。
本实施例中,在判断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是否一致时,会从关键点标识数量和关键点标识的识别信息两个方面进行判断。若是数量和识别信息均相同,才认为一致,若数量或识别信息不相同,则认为不一致。此时可以输出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可能性高。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是由于手持终端的用户所在的观测点的位置不合适,使得采集的关键点标识的数量或内容不太对,如,观测点在货物的一个角落,此时是无法采集到货物另一侧的关键点标识的。
所以需要按照上述的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41
进行观测点的移动,然后再次进行测量和判断,若是多次调整如果都不能与最初的标记物的数量和内容一致,则直接通过系统提醒金融机构可能发生货物移动的风险,并自动拍照、获取地理位置信息传输给金融机构。
S17、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
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具体的,在关键点标识数量和关键点标识的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说明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数量和内容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关键点标识的位置是否发生,需要进一步判断,此时可以通过两个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进行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步骤S13可以包括:
获取采用预设距离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获取采用预设夹角值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夹角值。
具体的,可以通过上述的对标记物的距离识别的方式进行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的测量,分别记为d1’、d2’、……、dn’。
对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下述两种方式进行测量:
第一种:使用能够同时在一个图像中捕捉两个关键点标识,如标记物并能同时测量其距离的设备,可以直接通过设备焦距(或镜头角度,雷达覆盖角度等),标记点成像位置,以及每个标记点的距离,计算两个标记物与手持设备连接直线的所形成的夹角。
第二种:对于不能同时捕捉两个标记物距离的设备,如某些只能在中心测距的设备,可以在设备中增加陀螺仪,使用陀螺仪记录测试不同标记物的转动角度。
其中,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分别记为θ12’、θ13’、……θ23’……、θ(n-1)n’。
S18、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在实际应用中,获取距离计算公式,依据所述距离计算公式、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具体的,利用当前测量的d1’、d2’、……、dn’,以及两两关键点标识,如标记物对应的夹角θ12’、θ13’、……θ23’……、θ(n-1)n’,并计算出两两关键点标识,如标记物之间的距离值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51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61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标记物之间的距离值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62
即为距离计算公式。
S19、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相应的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计算得到距离差异平方和。具体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确定差值C(距离差异平方和):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63
若差值C未超过固定设置的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则说明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位置未发生变动或发生变动不大,此时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低,即发生移动的几率低。
若差值C超过固定设置的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则说明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位置发生较大的变动,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几率高,即移动的可能性高。
在实际应用中,若差值C超过固定设置的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为了避免是此次检测失误,可以则提示操作者换一个位置重复测量一次,若重复测量后与原有模型差值仍然超过第一预设距离阈值而两次测量的差值未超过设定阈值,则提示通过系统提醒金融机构可能发生货物移动的风险,并自动拍照、获取地理位置信息传输给金融机构。
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具有提示信息输出装置,其功能是指示操作者对设备进行移动、旋转或者重新测量等。此外,终端还可以具体拍照功能(如终端可以是拍照设备),其功能是对待检测的货物进行拍照或者摄录。终端还可以具有地理位置记录功能(如终端可以是地理位置记录设备,如GPS,支持移动定位的设备等),可以记录手持设备测量时的地理位置。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货物是否被移动的检测,其中,只要通过其中一个观测面确定出货物发生移动,即可认为货物发生移动的几率高。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一物多融的情况。具体的,各个金融机构可以将建立的货物模型数据脱敏后(即保存模型数据而非货物本身的属性,如种类、价格、体积等)公开存储在同一数据库中,不同的金融机构可以对自己的货物模型数据和数据库中的货物模型数据进行比对,如发现相同或者相近的货物模型数据,则可以进行人工判断,从而有效的降低一物两融的风险。
进而,在步骤S15之后,还可以包括:
获取预设存储位置存储的各个货物对应的距离差异平方和,判断所述各个货物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距离差异平方和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的相似货物,若存在,则输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表征存在相似货物,且所述预设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相似货物的货物参数,如货物名称,货物存放地址、货物标识信息等等。
具体的,每个金融机构可以上传有效质押期间的标记物的数量、以及按照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两两标记物之间的距离L12、L23、……、L(n-1)n,以及货物质押的地理位置(选传),这样并不会泄露信息。若其他金融机构的上传的货物的标记物的数量于其他金融机构上传的获取的标记物的数量相等,而上传的距离数据L12’,L23’、……、L(n-1)n’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71
Figure BDA0002882641910000172
发现数据阈值相差很小,则确定为相似货物,输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表征存在相似货物,且所述预设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相似货物的货物参数。后续人工会进一步操作,如验证地理位置、货物图片、甚至增加实地调研,从而防止一物两融的情况出现。
本实施例中,在采集的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即本发明中,先行测量了初始状态下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进而就能够使用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作为货物移动衡量依据,并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使得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的确定的准确度较高,进而提高货物监控的准确度。并且,本发明中,使用手持终端就可以实现上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不需要安装摄像头等设备,成本较低,灵活性较好,且实现较容易。
可选地,在上述货物移动检测方法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物移动检测装置,应用于终端,参照图3,所述货物移动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货物识别模块11,用于采集目标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所述货物标识标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第一货物测量模块12,用于多次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所述标准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第一计算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
第二计算模块14,用于对计算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取平均值操作,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第二货物识别模块15,用于在确定出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之后,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所述货物标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第二货物测量模块16,用于在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第三计算模块17,用于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货物移动检测模块18,用于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相应的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
进一步,所述第二货物识别模块包括:
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
比对子模块,用于依据预设距离值计算公式,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的比对结果;
数据采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比对结果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
调整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比对结果不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依据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的方向矢量值,计算并输出所述终端的位置移动数据,以使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位置移动数据进行移动;
所述数据获取子模块,还用于在终端按照所述位置移动数据进行移动后,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
进一步,所述第二货物测量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采用预设距离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获取采用预设夹角值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夹角值。
进一步,第三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距离计算公式;
依据所述距离计算公式、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进一步,货物移动检测模块包括:
平方和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距离值,计算得到距离差异平方和;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距离差异平方和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
结果确定子模块,用于若小于,则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低;若大于,则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可能性高。
进一步,还包括:
平方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存储位置存储的各个货物对应的距离差异平方和;
相似货物确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各个货物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距离差异平方和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的相似货物;若存在,则输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表征存在相似货物,且所述预设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相似货物的货物参数。
本实施例中,在采集的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即本发明中,先行测量了初始状态下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进而就能够使用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作为货物移动衡量依据,并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使得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的确定的准确度较高,进而提高货物监控的准确度。并且,本发明中,使用手持终端就可以实现上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不需要安装摄像头等设备,成本较低,灵活性较好,且实现较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和子模块的工作过程,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上述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及装置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的手持终端,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调用程序并用于:
采集目标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所述货物标识标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多次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所述标准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
对计算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取平均值操作,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在确定出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之后,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所述货物标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在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相应的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
进一步,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
依据预设距离值计算公式,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的比对结果;
在所述比对结果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
在所述比对结果不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依据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的方向矢量值,计算并输出所述终端的位置移动数据,以使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位置移动数据进行移动;
返回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到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这一步骤,直至比对结果小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夹角值,包括:
获取采用预设距离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获取采用预设夹角值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夹角值。
进一步,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包括:
获取距离计算公式;
依据所述距离计算公式、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进一步,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包括:
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距离值,计算得到距离差异平方和;
判断所述距离差异平方和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
若小于,则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低;
若大于,则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可能性高。
进一步,在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存储位置存储的各个货物对应的距离差异平方和;
判断所述各个货物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距离差异平方和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的相似货物;
若存在,则输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表征存在相似货物,且所述预设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相似货物的货物参数。
本实施例中,在采集的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即本发明中,先行测量了初始状态下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进而就能够使用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作为货物移动衡量依据,并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使得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的确定的准确度较高,进而提高货物监控的准确度。并且,本发明中,使用手持终端就可以实现上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不需要安装摄像头等设备,成本较低,灵活性较好,且实现较容易。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手持终端,所述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包括:
采集目标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所述货物标识标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多次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所述标准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
对计算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取平均值操作,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在确定出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之后,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所述货物标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在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相应的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
依据预设距离值计算公式,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的比对结果;
在所述比对结果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
在所述比对结果不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依据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的方向矢量值,计算并输出所述终端的位置移动数据,以使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位置移动数据进行移动;
返回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到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这一步骤,直至比对结果小于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夹角值,包括:
获取采用预设距离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获取采用预设夹角值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夹角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包括:
获取距离计算公式;
依据所述距离计算公式、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包括:
基于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距离值,计算得到距离差异平方和;
判断所述距离差异平方和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
若小于,则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低;
若大于,则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为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表征所述目标货物发生移动的可能性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物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对应的标准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存储位置存储的各个货物对应的距离差异平方和;
判断所述各个货物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距离差异平方和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的相似货物;
若存在,则输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表征存在相似货物,且所述预设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相似货物的货物参数。
7.一种货物移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手持终端,所述货物移动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货物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目标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所述货物标识标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第一货物测量模块,用于多次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所述标准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对计算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取平均值操作,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第二货物识别模块,用于在确定出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之后,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所述货物标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第二货物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货物移动检测模块,用于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相应的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物移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货物识别模块包括:
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
比对子模块,用于依据预设距离值计算公式,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的比对结果;
数据采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比对结果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
调整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比对结果不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依据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的方向矢量值,计算并输出所述终端的位置移动数据,以使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位置移动数据进行移动;
所述数据获取子模块,还用于在终端按照所述位置移动数据进行移动后,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初始距离值,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连线的空间方向矢量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物移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货物测量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采用预设距离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获取采用预设夹角值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的夹角值。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调用程序并用于:
采集目标货物上的关键点标识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所述目标货物上的不同关键点位置预先设置有不同的关键点标识;所述货物标识标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多次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所述标准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标准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
对计算得到的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距离值取平均值操作,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
在确定出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之后,采集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数据;所述货物标识数据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货物上的各个关键点标识的标识数据;
在所述货物标识数据与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标识标准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所述夹角值为所述终端与两个关键点标识分别构建的线段的夹角;
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对应的夹角值,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
根据任意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距离值、与相应的两个所述关键点标识之间的标准平均距离值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移动检测结果。
CN202110003449.3A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6999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3449.3A CN112699979A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3449.3A CN112699979A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9979A true CN112699979A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14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3449.3A Pending CN112699979A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99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0857A (zh) * 2021-05-27 2021-06-25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露天堆场物资定位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18010A1 (en) * 1996-10-19 1998-04-30 Norman Matheson Lindsay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arameters relating to the trajectory and/or motion of a moving article
CN104748736A (zh) * 2013-12-26 2015-07-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044645A (zh) * 2016-08-02 2016-10-26 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定位的货物托盘存取系统、及其存取方法
CN106649450A (zh) * 2016-09-23 2017-05-10 厦门嵘拓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服务中识别关键路径的方法
CN108846621A (zh) * 2018-02-01 2018-11-20 贺桂和 一种基于策略模块的库存管理系统
CN109963147A (zh) * 2017-12-22 2019-07-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的安装角度检测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0781794A (zh) * 2019-10-21 2020-02-11 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62486A (zh) * 2019-11-27 2020-04-24 北京国腾联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价数据的特征分布和置信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94017A (zh) * 2018-10-15 2020-09-22 浙江明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机器人精准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18010A1 (en) * 1996-10-19 1998-04-30 Norman Matheson Lindsay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arameters relating to the trajectory and/or motion of a moving article
CN104748736A (zh) * 2013-12-26 2015-07-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044645A (zh) * 2016-08-02 2016-10-26 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定位的货物托盘存取系统、及其存取方法
CN106649450A (zh) * 2016-09-23 2017-05-10 厦门嵘拓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服务中识别关键路径的方法
CN109963147A (zh) * 2017-12-22 2019-07-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的安装角度检测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08846621A (zh) * 2018-02-01 2018-11-20 贺桂和 一种基于策略模块的库存管理系统
CN111694017A (zh) * 2018-10-15 2020-09-22 浙江明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机器人精准定位方法
CN110781794A (zh) * 2019-10-21 2020-02-11 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62486A (zh) * 2019-11-27 2020-04-24 北京国腾联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价数据的特征分布和置信度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AM ULLAH等: "Localization and Detection of Targets in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Using Distance and Angle Based Algorithms", 《IEEE ACCESS》, vol. 7, 3 April 2019 (2019-04-03), pages 4569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0857A (zh) * 2021-05-27 2021-06-25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露天堆场物资定位方法和设备
CN113030857B (zh) * 2021-05-27 2021-08-31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露天堆场物资定位方法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02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lecom inventory management
US8885048B2 (en) Computer vision an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book enrolment management apparatus
US9989952B2 (en) Image calibration
CN109978755B (zh) 全景图像合成方法、装置、设备与存储介质
KR100649674B1 (ko) 이동단말의 내장 카메라를 이용한 위치인식 방법 및 그장치
CN113607742B (zh) 电芯极耳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36957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sition determination using image deformation
CN102750500B (zh) 便携终端以及便携终端的信息读取方法
US20140348384A1 (en) System for Managing Locations of Items
TWI716012B (zh) 樣本標註方法、裝置、儲存媒體和計算設備、損傷類別的識別方法及裝置
CN109635797A (zh) 基于多载体识别技术的钢卷顺序精准定位方法
CN109509233B (zh) 一种基于rfid标签位置信息的ptz摄像机目标跟踪方法、系统及装置
KR102195890B1 (ko) 스마트글래스 안전진단 시스템 및 안전진단 방법
CN1922615B (zh) 组合标志信息获取设备
CN112699979A (zh) 一种货物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182739B2 (en) Carrier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6499421A (zh) 桥梁巡检装置、系统及方法
JP7366195B2 (ja) ケージ積上げの確認方法、コンピュータ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CN115631169A (zh) 产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24880B (zh) 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uwb定位的车辆跟踪方法
CN115861407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距离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5170651A (zh) 空间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372051B (zh) 多相机联动盲区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00410431A1 (en) Inventory count method an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CN113778091A (zh) 一种风电场升压站设备巡检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