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0174A - 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0174A
CN112690174A CN202110095855.7A CN202110095855A CN112690174A CN 112690174 A CN112690174 A CN 112690174A CN 202110095855 A CN202110095855 A CN 202110095855A CN 112690174 A CN112690174 A CN 112690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mushrooms
groove
close
mush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58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0174B (zh
Inventor
胡亦斌
陈灿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Ailan Shanzhe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958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0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0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0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0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01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2Racks; T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4Cultivation containers; Lid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涉及食用菌种植的技术领域,其使用了一种菌菇栽培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柱、安装架、移位装置以及控湿装置。本发明通过移位装置与控湿装置使菌菇放置、采摘与补水的操作更加便捷,并降低了人工的干预程度,实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同时控湿装置可以对若干菌包与菌菇实现更加均匀的补水操作,有效避免的工作死角以及人为操作的不均匀的现象;通过控湿装置在对菌包进行补水的操作过程中,不仅更加便捷、效率更高,通过开关单元、注射管以及升降气缸的配合,更容易对其补水过程中进行控制,提高了操作的精度,并提高了菌包增产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菌类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大多营异养生活,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或菌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在菌菇批量化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环境中的温度、空气以及光照情况,还需对菌菇进行补水保湿,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对出完第一或第二潮菌菇后,可通过补水使其继续增产。
目前菌菇一般固定放置在水平的放置架上,并主要利用人工使用喷雾器对若干菌包进行喷雾补水,或是采用固定的喷头进行大范围旋转喷雾;对可以进行增产的菌包以人工的方式将其浸泡在水中12h-24h,然后取出再放置与放置架上进行培养出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喷雾保湿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对大批量的菌菇进行均匀补水操作,并容易出现工作死角,进而导致若干菌菇生长不够均匀的现象;对若干菌包进行补水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长且工作量过大,不仅使得工作效率难以提高,操作过程也相当繁琐,且补水过程难以精准控制,进而容易导致增产失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具有在菌菇栽培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对菌菇实现更加的均匀的补水操作以及实现更加精准控制菌包补水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菌菇栽培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柱、安装架、移位装置以及控湿装置,所述底板设于地面上,若干所述支撑柱设于底板上,所述安装架设于底板上;
其中,所述移位装置包括导轨、滑移模块、连接杆、培养盒、挡块、拨动轮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导轨设于若干支撑柱远离底板的一端,并穿设于安装架设置,导轨上限位滑移有若干所述滑移模块,所述滑移模块的一侧设有所述挡块,且相邻的若干滑移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相铰接设置,滑移模块远离导轨的一侧设有培养盒,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导轨的一侧,且输出端设有若干所述拨动轮,且拨动轮与若干挡块相抵触设置;
所述控湿装置包括支撑板、导管、升降气缸、升降盘、滑移腔、喷头、连通槽、注射管、水泵以及开关单元,所述支撑板设于安装架远离底板的一侧,所述升降气缸与导管均穿设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升降盘设于导管靠近底板的一端,且与升降气缸靠近地面的一端相连接设置,升降盘上开设有供所述导管限位滑移的所述滑移腔,所述喷头设于升降盘靠近底板的一侧,并与滑移腔相连通设置,若干所述注射管均匀设于升降盘靠近底板的一侧,并通过若干开设于升降盘内的所述连通槽与滑移腔相连通设置,若干所述开关单元嵌设于升降盘远离底板的一侧,并与若干注射管相连接设置,所述水泵设于安装架的一侧,且输出端与导管相连接设置;
利用上述菌菇栽培管理设备对菌菇进行栽种管理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作准备,将菌菇栽培管理设备放置在有光源但无阳光直射的室内,控制室内的温度在15摄氏度至28摄氏度之间,且空气可以自由流通,并将若干菌包以人工的方式均匀放置在培养盒中;
S2:放置培养,通过移位装置并配合人工的辅助将若干菌包均匀放置在若干培养盒中,然后通过喷头以喷雾的形式对若干培养盒中的菌包逐一补充水分;
S3:出菇采摘,通过移位装置配合人工的操作对若干培养盒中成熟的菌菇进行采摘,然后继续补水直至大部分菌菇成熟并采摘收集;
S4:补水增产,在菌包水分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移位装置和控湿装置将注射管逐一插入经采摘后的菌包中,对其补充水分,且补水量控制在原菌包重量的80%-90%之间,并适当提高室内温度、降低室内湿度并保持通风;
S5:继续培养,在移位装置的配合下,通过喷头补水后的菌包间隔一段对其喷雾,保持菌菇表面生长所需的水分,并在出菇成熟后对其进行采摘与收集;
S6:重复操作S4-S5,对采摘的菌菇进行收集,若干菌包不再出菇后以人工的方式配合移位机构对其进行更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移模块包括安装块和滑轮,所述安装块滑移与导轨的上侧,且靠近底板的一侧均匀设有若干所述滑轮,且滑轮与导轨相限位抵触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板、带轮、驱动轮、不完全齿轮以及驱动电机,若干所述安装板设于导轨上,并靠近若干挡块设置,若干所述带轮和驱动轮分别设于若干安装板靠近底板的一侧,并分别与设置在安装板上侧的拨动轮相连接设置,且驱动轮分别与若干带轮之间以皮带的方式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于底板上,且输出端向上并连接有所述不完全齿轮,且不完全齿轮与驱动轮相啮合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单元包括伸缩槽、控制杆、活塞、卡位槽、卡位块以及压簧,升降盘上开设有若干所述伸缩槽,且若干伸缩槽分别与若干注射管相连通设置,伸缩槽的内侧壁上嵌设滑动有若干所述卡位块,且卡位块通过所述压簧与升降盘相连接,所述伸缩槽内滑移有所述活塞,活塞远离底板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控制杆,控制杆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卡位块相抵触配合的卡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气动槽和开合块,升降盘内对称开设有若干所述气动槽,且气动槽的两端与滑移腔的内侧壁相连通设置,且一端远离喷头设置,另一端滑移有所述开合块并靠近喷头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射管的外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水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远离底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块,培养盒靠近底板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块相滑动配合的限位槽,且培养盒一侧设置有拉环,培养盒内部设置有挡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排水管。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移位装置与控湿装置使菌菇放置、采摘与补水的操作更加便捷,降低了人工的干预程度,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时间,进而实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同时配合移位装置,控湿装置可以对若干菌包与菌菇实现更加均匀的补水操作,避免的工作死角以及人为操作的不均匀,进而实现更加均匀的补水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控湿装置在对菌包进行补水的操作过程中,不仅更加便捷、效率更高,通过开关单元、注射管以及升降气缸的配合,更容易对其补水过程中进行控制,提高了操作的精度,并提高了菌包增产的成功率;
3.本发明通过若干出水孔使对菌包进行注射补水地更加均匀的效果,防止水分在菌包分布不均匀,影响后期的培养;
4.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更加有利于人工的操作干预,通过设定合理的间歇时间,使得工作得以连续地进行,并提高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移位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移位装置与控湿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控湿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开关单元与注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柱;3、安装架;4、移位装置;5、控湿装置;41、导轨;42、滑移模块;43、连接杆;44、培养盒;45、挡块;46、拨动轮;47、驱动机构;51、支撑板;52、导管;53、升降气缸;54、升降盘;55、滑移腔;56、喷头;57、连通槽;58、注射管;59、水泵;60、开关单元;421、安装块;422、滑轮;471、安装板;472、带轮;473、驱动轮;474、不完全齿轮;475、驱动电机;601、缩槽;602、控制杆;603、活塞;604、卡位槽;605、卡位块;606、压簧;7、气动槽;8、开合块;9、出水孔;10、限位块;11、限位槽;12、拉环;13、挡板;1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本发明的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菌菇栽培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柱2、安装架3、移位装置4以及控湿装置5,底板1设于地面上,若干支撑柱2设于底板1上,安装架3设于底板1上,安装架3由支撑杆、匚形架和挡水板组成,四个支撑杆设于底板1上,且四个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开口向上设置的匚形架,控湿装置5设于匚形架上,导轨41的一段穿设于匚形架之间设置,且匚形架的两侧连接有挡水板,以在控湿装置5的喷水过程防止水分过多地溅出,减少对其他培养盒44内的若干菌包的影响。
其中,移位装置4包括导轨41、滑移模块42、连接杆43、培养盒44、挡块45、拨动轮46以及驱动机构47,导轨41设于若干支撑柱2远离底板1的一端,并穿设于安装架3设置,导轨41弯曲成折叠成山状,安装架3设置在远离折叠区域的导轨41上,导轨41上限位滑移有若干滑移模块42,滑移模块42的一侧设有挡块45,且相邻的若干滑移模块42之间通过连接杆43相铰接设置,并成闭环设置,滑移模块42远离导轨41的一侧设有培养盒44,驱动机构47设于导轨41的一侧,且输出端设有若干拨动轮46,且拨动轮46与若干挡块45相抵触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块421远离底板1的一侧设有限位块10,培养盒44靠近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块10相滑动配合的限位槽11,以实现可拆卸的效果,便于安装;且培养盒44一侧设置有拉环12,便于人工操作,培养盒44内部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可设置成十字状,以均匀分隔若干菌包;
具体工作时,根据实际使用量,以人工的方式安装若干培养盒44均匀卡位放置在安装块421上,并通过驱动机构47驱动拨动轮46间歇转动,从而抵触滑移模块42上的挡块45,进而通过抵触滑移块移动,使得若干通过连接杆43铰接设置的滑移模块42在导轨41上间歇移动,在放置菌包和采摘菌菇的过程中更加便捷,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配合控湿装置5对菌包实现补水的效果,减少了人工的干预,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便捷性,同时更好地实现对菌包补水、对菌菇控湿的效果。
控湿装置5包括支撑板51、导管52、升降气缸53、升降盘54、滑移腔55、喷头56、连通槽57、注射管58、水泵59以及开关单元60,支撑板51设于安装架3远离底板1的一侧,升降气缸53与导管52均穿设安装在支撑板51上,升降盘54设于导管52靠近底板1的一端,且与升降气缸53靠近地面的一端相连接设置,升降盘54上开设有供导管52限位滑移的滑移腔55,喷头56设于升降盘54靠近底板1的一侧,并与滑移腔55相连通设置,若干注射管58均匀设于升降盘54靠近底板1的一侧,并通过若干开设于升降盘54内的连通槽57与滑移腔55相连通设置,若干开关单元60嵌设于升降盘54远离底板1的一侧,并与若干注射管58相连接设置,且注射管58的外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水孔9,水泵59设于安装架3的一侧,且输出端与导管52相连接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单元60包括伸缩槽601、控制杆602、活塞603、卡位槽604、卡位块605以及压簧606,升降盘54上开设有若干伸缩槽601,且若干伸缩槽601分别与若干注射管58相连通设置,伸缩槽601的内侧壁上嵌设滑动有若干卡位块605,且卡位块605通过压簧606与升降盘54相连接,伸缩槽601内滑移有活塞603,活塞603远离底板1的一端连接有控制杆602,控制杆60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卡位块605相抵触配合的卡位槽604;升降盘54内对称开设有若干气动槽7,且气动槽7的两端与滑移腔55的内侧壁相连通设置,且一端远离喷头56设置,另一端滑移有开合块8并靠近喷头56设置;
具体工作时,在对菌菇培养的过程中,启动水泵59将水分通过喷头56形成喷雾,并喷洒在通过移位装置4移动至安装架3内的若干菌菇上,保持菌菇生长时的水分,并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提高湿度,培养过程中间隔一端时间来对若干菌菇进行操作,节省了人工干预,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每株菌菇都能相对均匀并有效地进行补水保湿,避免出现工作死角;当对采摘后的菌包进行补水时,放置有四个菌包的培养盒44在驱动机构47的作用下移动至四个针管下方时,启动升降气缸53使升降盘54下降,使得四根注射管58分别插进菌包内,在升降盘54下降的过程中,通过气压的改变使得两侧的开合块8相互靠近,使得喷头56的进水口越来越小,进而在注水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喷雾,喷头56仅有少量的水滴;同时在人工的操作下向上拔动控制杆602,并使其停在卡位块605与卡位槽604相抵触配合的位置,并使得注射管58、连接槽与滑移腔55之间保持相连通的状态,打开水泵59,使水在注射管58的作用下均匀注射进菌包内,当水量达到原菌包重量的80%-90%时关闭水泵59,并反向启动升降气缸53使注射管58拔出并远离菌包,实现一个完整的补水过程,同时在注射补水前,可以先观察一下培养盒44中菌包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按压或拔出控制杆602,以实现更加灵活的操作,配合移位装置4实现对所有的待补水菌包进行补水操作,降低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在对菌菇培养的过程中实现喷雾补水,进而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与灵活性,实现了更加均匀与更加精准的补水的效果。
滑移模块42包括安装块421和滑轮422,安装块421滑移与导轨41的上侧,且靠近底板1的一侧均匀设有若干滑轮422,且滑轮422与导轨41相限位抵触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导轨41的截面呈工型,四个滑轮422将安装块421卡在导轨41上,并与导轨41相抵触。
驱动机构47包括安装板471、带轮472、驱动轮473、不完全齿轮474以及驱动电机475,若干安装板471设于导轨41上,并靠近若干挡块45设置,若干带轮472和驱动轮473分别设于若干安装板471靠近底板1的一侧,并分别与设置在安装板471上侧的拨动轮46相连接设置,且驱动轮473分别与若干带轮472之间以皮带的方式传动连接,驱动电机475设于底板1上,且输出端向上并连接有不完全齿轮474,且不完全齿轮474与驱动轮473相啮合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75驱动不完全齿轮474转动,带动驱动轮473以及通过皮带与驱动轮473传动连接的两个带轮472作间歇转动,从而带动拨动轮46间歇转动,通过抵触挡块45,使得若干通过连接杆43相铰接的滑移模块42带着培养盒44在滑轨在间歇移动。
安装架3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排水管14,在批量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溅出或洒出一部分水分,积在安装架3内,并通过排水管14排出。
利用上述菌菇栽培管理设备对菌菇进行栽种管理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作准备,将菌菇栽培管理设备放置在有光源但无阳光直射的室内,控制室内的温度在15摄氏度至28摄氏度之间,且空气可以自由流通,并将若干菌包以人工的方式均匀放置在培养盒44中;
S2:放置培养,通过移位装置4并配合人工的辅助将若干菌包均匀放置在若干培养盒44中,然后通过喷头56以喷雾的形式对若干培养盒44中的菌包逐一补充水分;
S3:出菇采摘,通过移位装置4配合人工的操作对若干培养盒44中成熟的菌菇进行采摘,然后继续补水直至大部分菌菇成熟并采摘收集;
S4:补水增产,在菌包水分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移位装置4和控湿装置5将注射管58逐一插入经采摘后的菌包中,对其补充水分,且补水量控制在原菌包重量的80%-90%之间,并适当提高室内温度、降低室内湿度并保持通风;
S5:继续培养,在移位装置4的配合下,通过喷头56补水后的菌包间隔一段对其喷雾,保持菌菇表面生长所需的水分,并在出菇成熟后对其进行采摘与收集;
S6:重复操作S4-S5,对采摘的菌菇进行收集,若干菌包不再出菇后以人工的方式配合移位机构对其进行更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了一种菌菇栽培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柱(2)、安装架(3)、移位装置(4)以及控湿装置(5),所述底板(1)设于地面上,若干所述支撑柱(2)设于底板(1)上,所述安装架(3)设于底板(1)上;
其中,所述移位装置(4)包括导轨(41)、滑移模块(42)、连接杆(43)、培养盒(44)、挡块(45)、拨动轮(46)以及驱动机构(47),所述导轨(41)设于若干支撑柱(2)远离底板(1)的一端,并穿设于安装架(3)设置,导轨(41)上限位滑移有若干所述滑移模块(42),所述滑移模块(42)的一侧设有所述挡块(45),且相邻的若干滑移模块(4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43)相铰接设置,滑移模块(42)远离导轨(41)的一侧设有培养盒(44),所述驱动机构(47)设于导轨(41)的一侧,且输出端设有若干所述拨动轮(46),且拨动轮(46)与若干挡块(45)相抵触设置;
所述控湿装置(5)包括支撑板(51)、导管(52)、升降气缸(53)、升降盘(54)、滑移腔(55)、喷头(56)、连通槽(57)、注射管(58)、水泵(59)以及开关单元(60),所述支撑板(51)设于安装架(3)远离底板(1)的一侧,所述升降气缸(53)与导管(52)均穿设安装在支撑板(51)上,所述升降盘(54)设于导管(52)靠近底板(1)的一端,且与升降气缸(53)靠近地面的一端相连接设置,升降盘(54)上开设有供所述导管(52)限位滑移的所述滑移腔(55),所述喷头(56)设于升降盘(54)靠近底板(1)的一侧,并与滑移腔(55)相连通设置,若干所述注射管(58)均匀设于升降盘(54)靠近底板(1)的一侧,并通过若干开设于升降盘(54)内的所述连通槽(57)与滑移腔(55)相连通设置,若干所述开关单元(60)嵌设于升降盘(54)远离底板(1)的一侧,并与若干注射管(58)相连接设置,所述水泵(59)设于安装架(3)的一侧,且输出端与导管(52)相连接设置;
利用上述菌菇栽培管理设备对菌菇进行栽种管理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作准备,将菌菇栽培管理设备放置在有光源但无阳光直射的室内,控制室内的温度在15摄氏度至28摄氏度之间,且空气可以自由流通,并将若干菌包以人工的方式均匀放置在培养盒(44)中;
S2:放置培养,通过移位装置(4)并配合人工的辅助将若干菌包均匀放置在若干培养盒(44)中,然后通过喷头(56)以喷雾的形式对若干培养盒(44)中的菌包逐一补充水分;
S3:出菇采摘,通过移位装置(4)配合人工的操作对若干培养盒(44)中成熟的菌菇进行采摘,然后继续补水直至大部分菌菇成熟并采摘收集;
S4:补水增产,在菌包水分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移位装置(4)和控湿装置(5)将注射管(58)逐一插入经采摘后的菌包中,对其补充水分,且补水量控制在原菌包重量的80%-90%之间,并适当提高室内温度、降低室内湿度并保持通风;
S5:继续培养,在移位装置(4)的配合下,通过喷头(56)补水后的菌包间隔一段对其喷雾,保持菌菇表面生长所需的水分,并在出菇成熟后对其进行采摘与收集;
S6:重复操作S4-S5,对采摘的菌菇进行收集,若干菌包不再出菇后以人工的方式配合移位机构对其进行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模块(42)包括安装块(421)和滑轮(422),所述安装块(421)滑移与导轨(41)的上侧,且靠近底板(1)的一侧均匀设有若干所述滑轮(422),且滑轮(422)与导轨(41)相限位抵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7)包括安装板(471)、带轮(472)、驱动轮(473)、不完全齿轮(474)以及驱动电机(475),若干所述安装板(471)设于导轨(41)上,并靠近若干挡块(45)设置,若干所述带轮(472)和驱动轮(473)分别设于若干安装板(471)靠近底板(1)的一侧,并分别与设置在安装板(471)上侧的拨动轮(46)相连接设置,且驱动轮(473)分别与若干带轮(472)之间以皮带的方式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75)设于底板(1)上,且输出端向上并连接有所述不完全齿轮(474),且不完全齿轮(474)与驱动轮(473)相啮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60)包括伸缩槽(601)、控制杆(602)、活塞(603)、卡位槽(604)、卡位块(605)以及压簧(606),升降盘(54)上开设有若干所述伸缩槽(601),且若干伸缩槽(601)分别与若干注射管(58)相连通设置,伸缩槽(601)的内侧壁上嵌设滑动有若干所述卡位块(605),且卡位块(605)通过所述压簧(606)与升降盘(54)相连接,所述伸缩槽(601)内滑移有所述活塞(603),活塞(603)远离底板(1)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控制杆(602),控制杆(60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卡位块(605)相抵触配合的卡位槽(6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气动槽(7)和开合块(8),升降盘(54)内对称开设有若干所述气动槽(7),且气动槽(7)的两端与滑移腔(55)的内侧壁相连通设置,且一端远离喷头(56)设置,另一端滑移有所述开合块(8)并靠近喷头(56)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58)的外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水孔(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421)远离底板(1)的一侧设有限位块(10),培养盒(44)靠近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块(10)相滑动配合的限位槽(11),且培养盒(44)一侧设置有拉环(12),培养盒(44)内部设置有挡板(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排水管(14)。
CN202110095855.7A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690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5855.7A CN112690174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5855.7A CN112690174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0174A true CN112690174A (zh) 2021-04-23
CN112690174B CN112690174B (zh) 2022-06-28

Family

ID=75516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585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690174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01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3253A (zh) * 2021-06-15 2021-08-13 重庆市城口县松坤菌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香菇种植补水方法
CN113906959A (zh) * 2021-10-08 2022-01-1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黑木耳、玉木耳工厂化培养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5878A (zh) * 2011-11-11 2012-06-20 罗轶 摩天轮农场
CN202587897U (zh) * 2012-05-21 2012-12-12 彭泽福 一种菌棒自动滴注装置
JP2018042542A (ja) * 2016-09-15 2018-03-22 株式会社ハルカ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キクラゲの菌床とその栽培方法
CN207305586U (zh) * 2017-09-09 2018-05-04 郭玉强 一种用于出菌期平菇的机械化食用菌培植农业管理设备
CN207340854U (zh) * 2017-06-23 2018-05-1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研究中心 自动化香菇菌棒注水机
CN207820722U (zh) * 2018-01-12 2018-09-07 深圳市特安洁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木耳菌包注菌装置、木耳菌包制作设备
CN208286037U (zh) * 2018-05-29 2018-12-28 黑龙江省乐丰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菌工厂化立体栽培系统
CN209299871U (zh) * 2018-12-10 2019-08-27 福州市凯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架
CN111567327A (zh) * 2020-06-02 2020-08-25 杭州珑亚珀伟科技有限公司 平菇自动养殖管理系统
CN112166969A (zh) * 2020-10-22 2021-01-05 赵爽 一种食用菌栽培种植用菌棒自动注水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5878A (zh) * 2011-11-11 2012-06-20 罗轶 摩天轮农场
CN202587897U (zh) * 2012-05-21 2012-12-12 彭泽福 一种菌棒自动滴注装置
JP2018042542A (ja) * 2016-09-15 2018-03-22 株式会社ハルカ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キクラゲの菌床とその栽培方法
CN207340854U (zh) * 2017-06-23 2018-05-1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研究中心 自动化香菇菌棒注水机
CN207305586U (zh) * 2017-09-09 2018-05-04 郭玉强 一种用于出菌期平菇的机械化食用菌培植农业管理设备
CN207820722U (zh) * 2018-01-12 2018-09-07 深圳市特安洁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木耳菌包注菌装置、木耳菌包制作设备
CN208286037U (zh) * 2018-05-29 2018-12-28 黑龙江省乐丰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菌工厂化立体栽培系统
CN209299871U (zh) * 2018-12-10 2019-08-27 福州市凯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架
CN111567327A (zh) * 2020-06-02 2020-08-25 杭州珑亚珀伟科技有限公司 平菇自动养殖管理系统
CN112166969A (zh) * 2020-10-22 2021-01-05 赵爽 一种食用菌栽培种植用菌棒自动注水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3253A (zh) * 2021-06-15 2021-08-13 重庆市城口县松坤菌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香菇种植补水方法
CN113906959A (zh) * 2021-10-08 2022-01-1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黑木耳、玉木耳工厂化培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0174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90174B (zh) 一种菌菇栽培管理方法
CN106385897B (zh) 一种穴盘苗移栽气力顶钵松脱装置和方法
CN108293378A (zh) 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4586569A (zh) 一种高存活的农业可观型育苗装置
CN216017747U (zh) 茄果类蔬菜穴盘苗多功能移栽机械手和轻简化移栽装置
CN112568066A (zh) 一种智能食用菌出菇管理系统
CN112868337A (zh) 一种茄果类蔬菜穴盘苗多功能移栽机械手和轻简化移栽装置
CN108402818A (zh) 一种具有喷水功能的园艺花架
CN217160579U (zh) 一种用于大棚蔬菜种植的幼苗培育装置
CN114223441A (zh) 一种生态农业循环滴灌设备
CN206963451U (zh) 一种果树育苗装置
CN211267892U (zh) 一种智慧农业植物幼苗培育装置
CN214961409U (zh) 一种用于秋葵种植的智能化培育箱
CN109744068B (zh) 一种用于双孢菇培养料的可移动式上料装置
CN108633587B (zh) 桃子种植装置
CN205755477U (zh) 一种气吸式整盘对穴育苗播种装置
CN21462867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食用菌种植装置
CN214709023U (zh) 一种茶叶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19593266U (zh) 一种可调节的育苗补水装置
CN218679816U (zh) 一种芦笋种植用扩土装置
CN114667917B (zh) 一种西甜瓜的无土栽培装置
CN218043021U (zh) 一种水培蔬菜生长控制系统
CN112772278B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方法
CN218125798U (zh) 一种葡萄种植大棚
CN218897712U (zh) 一种用于珠芽蓼种植的育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8

Address after: 157000 No. 6, building 7, Yihe garden, north of Fenghuang bridge, Suiyang Town, Dongning City, Mudanjia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eilongjiang Ailan Shanzhen Food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22 Changyuan building, 155 Qingnian Road, Jiang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 Yib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