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8849B - 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8849B
CN112688849B CN202011562854.0A CN202011562854A CN112688849B CN 112688849 B CN112688849 B CN 112688849B CN 202011562854 A CN202011562854 A CN 202011562854A CN 112688849 B CN112688849 B CN 1126888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rule
end unit
preset
loc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28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8849A (zh
Inventor
李明珠
靳玉贞
李喜源
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28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88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8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8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8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8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远端单元将预设上行报文转发至近端单元,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将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下发至所述远端单元,以使所述远端单元执行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本发明实施方案可以在点对多点通信系统中配置实现QinQ时,使得配置QinQ过程较为简单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装置,以及实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QinQ是对基于802.1Q封装的隧道协议的形象化的称呼,其核心思想是将用户私网VLAN(Virtual Local Network,虚拟局域网)Tag(标签)封装到公网VLAN Tag中。报文带着两层Tag穿越服务商的骨干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较为简单的二层VPN(Virtual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隧道。
目前点对多点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与公网如以太网(Ethernet)连接的近端单元,以及与不同用户私网如局域网LAN连接的多个远端单元,近端单元和多个远端单元使用例如微波频段无线通信连接。
发明人发现,在点对多点通信系统中配置实现QinQ时,目前相关技术中需要在近端单元和多个远端单元侧分别单独配置,且远端单元可能分散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导致配置QinQ过程较为复杂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装置,以及实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包括:
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远端单元将预设上行报文转发至近端单元,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
将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下发至所述远端单元,以使所述远端单元执行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近端单元与所述远端单元之间的第一虚拟通道,所述第一虚拟通道具有第一通道标识;
所述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包括:
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所述预设上行报文之前,对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所述远端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虚拟通道传输所述预设上行报文;
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之前,去除所述第一通道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包括:
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预设下行报文进行预设处理后转发至所述远端单元,所述预设下行报文携带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和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预设处理至少包括去除所述指定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
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携带所述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预设下行报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近端单元与所述远端单元之间的第二虚拟通道,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具有第二通道标识;
所述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包括:
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去除所述指定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之后,在所述预设下行报文中添加所述第二通道标识后转发至所述远端单元,所述第二通道标识指示所述近端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虚拟通道传输所述预设下行报文;
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携带所述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预设下行报文之前,去除所述第二通道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是以太网流分类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端单元包括无线接入点,所述远端单元包括远程终端,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远程终端通过微波链路通信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端单元包括基站,所述远端单元包括用户终端,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装置,包括:
规则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远端单元将预设上行报文转发至近端单元,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
规则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下发至所述远端单元,以使所述远端单元执行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中,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远端单元将预设上行报文转发至近端单元,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配置后将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下发至所述远端单元,以使所述远端单元执行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这样,本实施例的方案在点对多点通信系统中配置实现QinQ时,无需在近端单元和多个远端单元侧分别单独配置,可以在近端单元统一配置完成后下发第一流分类规则至远端单元,使得配置QinQ过程较为简单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又一实施例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再一实施例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公开基于流分类的QinQ实现的上行报文方向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基于流分类的QinQ实现的下行报文方向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的通信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在下文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公开提供的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的点对多点通信系统,例如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该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可包括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与多个远程终端RT(Remote Terminal)。其中,AP与各RT通过微波链路进行通信,AP与以太网(Ethernet)即公网通信连接,各RT各自分别连接对应的局域网LAN即用户私网。通过AP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远端单元如RT将预设上行报文转发至近端单元如AP,预设上行报文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近端单元如AP对接收的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AP将配置的第一流分类规则下发至远端单元如RT,以使远端单元如RT执行第一流分类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该方法主要由图1中的AP来执行举例说明,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远端单元将预设上行报文转发至近端单元,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
其中,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可以是以太网流分类规则。远端单元可以是远程终端RT,近端单元可以是AP,在AP上可以配置完成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其中预设上行报文即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的报文,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例如一个RT接收到对应的局域网LAN发来的上行报文,该上行报文若携带指定的VLAN Tag如c100则转发至AP,该上行报文若未携带指定的VLAN Tag如c100则可以不进行处理。也即,第一流分类规则指定了RT上可以被处理的数据类型,如携带指定的VLAN Tag的上行报文。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AP对接收的来自一个RT的预设上行报文即携带指定的VLANTag如c100的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如s3。
步骤S202:将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下发至所述远端单元,以使所述远端单元执行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
示例性的,在AP上配置完成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后,AP可以将第一流分类规则通过微波链路下发至各RT,以使各RT执行第一流分类规则,同时AP可以执行第二流分类规则。
具体执行时,RT接收到对应的局域网LAN发来的上行报文,该上行报文若携带指定的VLAN Tag如c100则转发至AP,该上行报文若未携带指定的VLAN Tag如c100则可以不进行处理。AP对接收的来自该RT的预设上行报文即携带指定的VLAN Tag如c100的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如s3,这样即可实现QinQ。
本实施例的上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在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中配置实现QinQ时,无需在AP和多个RT侧分别单独配置,可以在AP侧统一配置完成后下发第一流分类规则至RT,使得配置QinQ过程较为简单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建立所述近端单元与所述远端单元之间的第一虚拟通道,所述第一虚拟通道具有第一通道标识。
其中,第一虚拟通道可以是在AP和RT的无线空口中建立,其用以实现例如以太网服务,第一通道标识T1可以是唯一的编码等。
相应的,步骤S201中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302: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所述预设上行报文之前,对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所述远端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虚拟通道传输所述预设上行报文。
示例性的,如图6中所示,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RT直接转发预设上行报文即携带指定的VLAN Tag如c100的报文之前,对该上行报文添加第一通道标识T1,第一通道标识T1指示RT通过第一虚拟通道传输该上行报文至AP。也即实现了第一虚拟通道的以太网服务与第一流分类规则的绑定,并指定了流行为是直接转发。绑定后即形成以太网服务流,该以太网服务流实质上绑定了RT,指定方向是局域网LAN到空口。如此,RT通过空口发出的上行报文至少携带了T1+c100。
步骤S303: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之前,去除所述第一通道标识。
示例性的,如图6中所示,由于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对上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第一通道标识T1,因此,第二流分类规则相应指示AP对接收的携带了T1+c100的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如s3之前,去除第一通道标识T1。也即指定了AP可以处理的数据类型,如携带了T1+c100的上行报文,同时也实现了第一虚拟通道的以太网服务与第二流分类规则的绑定,并指定了流行为是重标记remark,如去除T1后,重标记添加外层VLAN Tag如s3。绑定后即形成以太网服务流,该以太网服务流实质上绑定了AP,指定方向是空口到以太网。如此,AP处理后发至以太网侧的上行报文至少携带s3+c100。
可选的,针对下行报文的处理,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中所示,步骤S101中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具体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预设下行报文进行预设处理后转发至所述远端单元,所述预设下行报文携带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和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预设处理至少包括去除所述指定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
示例性的,如图7中所示,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AP对预设下行报文进行预设处理后转发至RT,其中预设下行报文携带指定的内层VLAN Tag如c200和外层VLAN Tag如s3。也即指定了AP需要处理的数据类型,如携带c200+s3的下行报文,同时指定了流行为是重标记,如重标记去除外层VLAN Tag如s3,这样AP发出的下文报文携带内层VLAN Tag如c200。
步骤S402: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携带所述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预设下行报文。
示例性的,由于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了对下行报文的上述处理规则,相应的,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RT转发携带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如c200的下行报文。也即RT仅对携带了例如内层VLAN Tag是c200的下行报文进行处理如发送至对应的局域网LAN。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401~402的执行顺序可以调换,配置完成后可以跳转执行步骤S202。
本实施例的上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在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中配置实现QinQ时,无需在AP和多个RT侧分别单独配置,可以在AP侧统一配置完成后下发第一流分类规则至RT,使得配置QinQ过程较为简单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中所示,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建立所述近端单元与所述远端单元之间的第二虚拟通道,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具有第二通道标识。
其中,第二虚拟通道可以是在AP和RT的无线空口中建立,其用以实现例如以太网服务,第二通道标识T2可以是唯一的编码等。
相应的,步骤S201中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去除所述指定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之后,在所述预设下行报文中添加所述第二通道标识后转发至所述远端单元,所述第二通道标识指示所述近端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虚拟通道传输所述预设下行报文。
示例性的,如图7中所示,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AP去除携带指定的内层VLAN Tag如c200和外层VLAN Tag如s3的下行报文中的外层VLAN Tag如s3之后,在该预设下行报文中添加第二通道标识T2后转发至RT,第二通道标识T2指示AP通过第二虚拟通道传输该预设下行报文。也即实现了第二虚拟通道的以太网服务与第二流分类规则的绑定,并指定了流行为是重标记,如重标记去除外层VLAN Tag如s3。绑定后即形成以太网服务流,该以太网服务流实质上绑定了AP,指定方向是以太网到空口。如此,AP通过空口发出的下行报文至少携带了T2+c200。
步骤S503: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携带所述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预设下行报文之前,去除所述第二通道标识。
示例性的,第二流分类规则可指示AP去除携带指定的内层VLAN Tag如c200和外层VLAN Tag如s3的下行报文中的外层VLAN Tag之后,在该预设下行报文中添加第二通道标识T2后转发至RT。对应的,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RT转发携带指定的内层VLAN Tag如c200的下行报文之前,去除第二通道标识T2。也即指定了RT可以处理的数据类型,如携带T2+c200的下文报文,同时实现了第二虚拟通道的以太网服务与第一流分类规则的绑定,并指定了流行为是直接转发,如转发至RT对应的局域网LAN。绑定后即形成以太网服务流,该以太网服务流实质上绑定了RT,指定方向是空口到局域网LAN。如此,RT通过空口发出的下行报文至少携带了c200。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502~503的执行顺序可以调换,配置完成后可以跳转执行步骤S202。
本实施例的上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在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中配置实现QinQ时,无需在AP和多个RT侧分别单独配置,可以在AP侧统一配置完成后下发第一流分类规则至RT,使得配置QinQ过程较为简单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端单元可以包括基站,所述远端单元可以包括用户终端,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通信连接。上述各实施例中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中该基站和多个用户终端构成的应用场景中,当然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另外,也易于理解的是,这些步骤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进程/线程中同步或异步执行。
基于同一构思,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装置,参考图8中所示,该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装置可以包括:规则配置模块801,用于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远端单元将预设上行报文转发至近端单元,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规则下发模块802,用于将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下发至所述远端单元,以使所述远端单元执行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虚拟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近端单元与所述远端单元之间的第一虚拟通道,所述第一虚拟通道具有第一通道标识。所述规则配置模块801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具体可以包括: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所述预设上行报文之前,对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所述远端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虚拟通道传输所述预设上行报文;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之前,去除所述第一通道标识。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规则配置模块801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具体可以包括: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预设下行报文进行预设处理后转发至所述远端单元,所述预设下行报文携带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和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预设处理至少包括去除所述指定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携带所述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预设下行报文。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虚拟通道建立模块还可用于:建立所述近端单元与所述远端单元之间的第二虚拟通道,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具有第二通道标识。所述规则配置模块801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具体可以包括: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去除所述指定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之后,在所述预设下行报文中添加所述第二通道标识后转发至所述远端单元,所述第二通道标识指示所述近端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虚拟通道传输所述预设下行报文;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携带所述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预设下行报文之前,去除所述第二通道标识。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是以太网流分类规则。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端单元包括无线接入点,所述远端单元包括远程终端,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远程终端通过微波链路通信连接。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端单元包括基站,所述远端单元包括用户终端,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通信连接。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以及带来的相应技术效果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对应的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作为模块或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木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的步骤。
示例性的,该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901以及存储器902,存储器902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901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901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下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的步骤:
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远端单元将预设上行报文转发至近端单元,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
将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下发至所述远端单元,以使所述远端单元执行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还执行以下步骤:
建立所述近端单元与所述远端单元之间的第一虚拟通道,所述第一虚拟通道具有第一通道标识;
所述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包括:
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所述预设上行报文之前,对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所述远端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虚拟通道传输所述预设上行报文;
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之前,去除所述第一通道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还执行以下步骤:
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预设下行报文进行预设处理后转发至所述远端单元,所述预设下行报文携带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和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预设处理至少包括去除所述指定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
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携带所述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预设下行报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还执行以下步骤:
建立所述近端单元与所述远端单元之间的第二虚拟通道,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具有第二通道标识;
所述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包括:
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去除所述指定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之后,在所述预设下行报文中添加所述第二通道标识后转发至所述远端单元,所述第二通道标识指示所述近端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虚拟通道传输所述预设下行报文;
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携带所述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预设下行报文之前,去除所述第二通道标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储器(Rambus DRAM,简称RDRAM)以及接口动态随机存储器(D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远端单元将预设上行报文转发至近端单元,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
将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下发至所述远端单元,以使所述远端单元执行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QinQ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近端单元与所述远端单元之间的第一虚拟通道,所述第一虚拟通道具有第一通道标识;
所述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包括:
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所述预设上行报文之前,对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所述远端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虚拟通道传输所述预设上行报文;
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之前,去除所述第一通道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QinQ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包括:
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预设下行报文进行预设处理后转发至所述远端单元,所述预设下行报文携带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和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预设处理至少包括去除所述指定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
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携带所述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预设下行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QinQ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近端单元与所述远端单元之间的第二虚拟通道,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具有第二通道标识;
所述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包括:
配置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去除所述指定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之后,在所述预设下行报文中添加所述第二通道标识后转发至所述远端单元,所述第二通道标识指示所述近端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虚拟通道传输所述预设下行报文;
配置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远端单元转发携带所述指定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预设下行报文之前,去除所述第二通道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QinQ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是以太网流分类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QinQ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单元包括无线接入点,所述远端单元包括远程终端,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远程终端通过微波链路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QinQ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单元包括基站,所述远端单元包括用户终端,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通信连接。
8.一种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规则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第一流分类规则和第二流分类规则,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指示远端单元将预设上行报文转发至近端单元,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携带指定的虚拟局域网标签,所述第二流分类规则指示所述近端单元对接收的所述预设上行报文添加外层虚拟局域网标签;
规则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下发至所述远端单元,以使所述远端单元执行所述第一流分类规则。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62854.0A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 Active CN112688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2854.0A CN112688849B (zh)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2854.0A CN112688849B (zh)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8849A CN112688849A (zh) 2021-04-20
CN112688849B true CN112688849B (zh) 2022-06-24

Family

ID=75453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2854.0A Active CN112688849B (zh)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88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2966A (zh) * 2021-08-27 2021-09-28 广东信通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摄像头母机与子机的无线组网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637A (zh) * 2006-01-26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567854A (zh) * 2009-05-26 2009-10-28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流分类的以太网数据帧vlan双层标签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1610216A (zh) * 2009-07-29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23159A (zh) * 2014-07-21 2016-02-10 上海中兴思秸通讯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23664A (zh) * 2014-10-17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控制器和转发面设备
CN107968749A (zh) * 2017-11-21 2018-04-27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QinQ路由终结的方法、交换芯片及交换机
CN110351030A (zh) * 2018-04-03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00812A (zh) * 2020-05-13 2020-08-28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可读介质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1101C (zh) * 2007-10-22 2009-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端到端的QinQ业务标签自动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ES2651441T3 (es) * 2015-03-31 2018-01-26 Telefonica, S.A. Un método implementado por ordenador, un sistema y programas de ordenador para controlar la congestión en un nodo de transporte de una red de comunicaciones
CN110365542B (zh) * 2019-08-01 2022-03-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637A (zh) * 2006-01-26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567854A (zh) * 2009-05-26 2009-10-28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流分类的以太网数据帧vlan双层标签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1610216A (zh) * 2009-07-29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23159A (zh) * 2014-07-21 2016-02-10 上海中兴思秸通讯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23664A (zh) * 2014-10-17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控制器和转发面设备
CN107968749A (zh) * 2017-11-21 2018-04-27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QinQ路由终结的方法、交换芯片及交换机
CN110351030A (zh) * 2018-04-03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00812A (zh) * 2020-05-13 2020-08-28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可读介质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turing of OpenFlow and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through deployments;Masayoshi Kobayashi;《Computer Networks》;20131118;全文 *
WLAN控制器中QoS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苏隆;《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305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8849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hson et al. WiMAX: technologies,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QoS
JP7303833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1959314B (zh) 基站及其附接方法
US7817615B1 (en) Cross-network quality-of-service verification
CN100502335C (zh) 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基站控制装置和无线局域网基站装置
CN106656794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50960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n access point and a wire line network node connected via wire line to the access point
CN108366380A (zh) 一种支持多归属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策略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07074297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セキュリティ設定方法、セキュリティ設定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クライアント装置
CN103067416A (zh) 一种虚拟私云接入认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50657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ffic management, packet switching device and user device
US8942169B2 (en) Network comprising a privately owned base station coupled with a publicly available network element
CN106059886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0324225B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37401A (zh) 无线局域网集中式802.1x认证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WO2021174943A1 (zh)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88849B (zh) 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
CN102724666A (zh)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959611A (zh)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336377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US20050207380A1 (en) Process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ov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the electricity network
CN107181614A (zh) 一种wifi网络及其组网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16746181A (zh) 一种密钥标识的生成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1179421A (zh) 一种区分服务质量映射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617000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