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4666A -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4666A
CN102724666A CN2011100802916A CN201110080291A CN102724666A CN 102724666 A CN102724666 A CN 102724666A CN 2011100802916 A CN2011100802916 A CN 2011100802916A CN 201110080291 A CN201110080291 A CN 201110080291A CN 102724666 A CN102724666 A CN 102724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ocol layer
communication link
layer
terminal
mai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02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4666B (zh
Inventor
罗海云
高有军
胡臻平
吴伟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802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46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4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4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所述数据是第二终端通过辅通信链路与第一终端交互数据,所述第一终端从应用层控制辅通信链路的协议层与第一主通信链路的协议层之间的数据交换,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第一主通信链路与网络侧交互数据,实现第一终端作为中继节点转发所述第二终端与网络侧之间交互的数据,避免了更改第一终端的底层协议栈的复杂过程,有利于以终端作为数据中继的大规模部署和市场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终端对数据业务传输速率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距离基站比较近的终端信道质量比较理想,可以通过多天线复用技术(MIMO,多输入多输出)或者高阶调制编码方式,提高传输速率,满足终端业务需求。对于距离基站比较远的终端,或者处于障碍物较多的环境中的终端,信道质量不理想,可以采取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实现与基站的数据交互,具体地,首先,当第一终端和基站之间信道质量比较理想时,分别建立第一终端与基站之间以及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然后,由第一终端作为中继,一方面转发第二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上行数据,另一方面转发基站发送的数据到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通过第一终端的转发实现第二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交互,从而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码分多址(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或者长期演进(LTE)系统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使用802.11x WLAN转发数据,可以有效提高信道质量比较差终端的传输速率,满足对数据速率要求比较高的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如LTE系统中的终端之间通过802.11x无线局域网协议转发信道质量不理想的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信道质量不理想的终端通过至少一个信道质量理想的终端与基站互传数据,终端之间使用802.11x协议转发数据,基站与其直接交互的中继终端仍然使用LTE无线空口交互,从而保证了信道质量不理想的终端与基站交互的可靠性,而且由于终端之间使用802.11x协议转发数据,所以信道质量不理想的终端与基站之间可以传输速率要求较高的业务的数据。另外,由于终端之间使用较为成熟的802.11x协议转发数据,终端可以作为中继终端节点,所以既不会浪费资源,也不会提高实现成本。低成本的实现了信道质量不理想的终端与基站之间传输高速率业务的数据。
现有技术中,由于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由于作为中继的终端需要在主通信链路和辅通信链路之间转发数据,因此需要更新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内的所有终端的软件和硬件系统来实现终端数据中继的设计要求。需要的具体实现形态是更新终端的主通信链路的底层协议栈和辅通信链路的底层协议栈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协议模块。在第二终端和网络侧交互的数据需要通过第一终端转发时,作为中继节点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辅通信链路传输数据时,由第一终端的辅通信链路底层协议栈和主通信链路的底层协议栈的消息和命令进行控制,实现数据在辅通信链路底层协议栈和主通信链路的底层协议栈之间的发送。这样虽然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统吞吐率,但在大规模部署上将遇到两个困难。一是难以部署到大量现有的终端上,终端的底层协议栈上增加或更改消息和命令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一系列软件和硬件工具和相关专业知识,绝大多数终端难以掌握。二是由于终端的多样性,更改终端的底层协议栈需要付出很大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代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更改终端底层协议栈的无线传输的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有利于大规模部署和市场推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第一终端与网络侧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层建立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协议层标识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主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网络标识是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所述第一协议层标识是无线数据承载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用户数据控制协议UDP层、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层或媒体接入MAC协议层;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的通道传输协议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码分多址CDMA、LTE或TD-SCDMA。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第二终端与网络侧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应用层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四协议层标识和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网络标识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四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三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下行数据。
所述第二网络标识是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所述第四协议层标识是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UDP层、TCP/IP层或MAC协议层;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的通道传输协议是UMTS、CDMA、LTE或TD-SCDMA。
所述辅通信链路的通道传输协议是802.11x、蓝牙、超宽带、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或者长期演进LTE。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网络侧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在所述网络侧的第二应用层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三协议层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从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所述网络侧在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三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第三协议层标识是无线数据承载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所述第一、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者MAC协议层。
在第一终端通过主通信链路与网络侧在应用层建立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共享密钥和共有双向认证函数的双向认证过程。
所述共享密钥是随机数、端口号和网络地址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一种数据中继装置,该装置与网络侧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与第二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该装置包括:中继控制模块、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和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
所述中继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应用层,用于根据建立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指令,建立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一协议层标识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并且,
根据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通过所述主通信链路发送的下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模块;或者,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协议层终端侧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下行数据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中继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协议控制单元和第一存储单元;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TCP/IP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建立第一协议层映射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一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和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发送到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并且,
根据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按照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UDP层单元或TCP/IP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一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相应的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存储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UD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
所述第一TCP/I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
所述第一RLC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一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网络侧装置,该装置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局域网CAN Man模块、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和第二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
CAN Man模块,位于所述网络侧的第二应用层,用于根据建立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三协议层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并且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第二协议层标识,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三协议层标识,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二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通过第一主通信链路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或者,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发送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用于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将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
所述CAN Man模块进一步包括:DRB控制单元和DRB存储单元;
所述DRB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建立第二协议层映射关系指令,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二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三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发送到所述DRB存储单元;并且,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第二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DRB存储单元中读取的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DRB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三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DRB存储单元中读取的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二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DRB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RB控制单元的控制,存储所述第二协议层DRB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一、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者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PDCP层单元、第二RLC层单元和第二MAC协议层单元;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三PDCP层单元、第三RLC层单元和第三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二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PDCP层;所述第二RLC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RLC层;所述第二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
所述第三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PDCP层;所述第三RLC层单元第二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RLC层;所述第三MAC协议层单元第二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一种数据终端装置,该装置与网络侧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与第一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该装置包括:终端控制模块、第二主通讯链路终端协议层模块和辅通信链路终端协议侧模块;
所述终端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应用层,用于根据建立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四协议层标识和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二网络标识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并且,
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四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下行数据。
所述中继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三协议控制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TCP/IP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五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进一步包括: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二协议层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建立第三协议层映射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四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和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发送到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并且,
根据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按照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五MAC协议层单元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下行数据;或者,
根据上行数据携带的第四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相应的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存储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UD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
所述第二TCP/I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
所述第四RLC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六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网络侧,所述网络侧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所述网络侧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后,在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层建立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协议层标识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在所述网络侧的第二应用层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三协议层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应用层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四协议层标识和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网络标识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用于从所述主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四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三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下行数据;
所述网络侧,用于从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用于从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三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提出的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无需更改第一终端的底层协议栈,通过应用层的控制实现了第一终端作为中继节点的转发第二终端与网络侧数据的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交互,避免了更改第一终端的底层协议栈的复杂过程,有利于以终端作为数据中继的大规模部署和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上行数据中继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上行数据中继方法系统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第一终端与网络侧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层建立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协议层标识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主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网络标识是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所述第一协议层标识是无线数据承载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用户数据控制协议UDP层、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层或媒体接入MAC协议层;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的通道传输协议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码分多址CDMA、LTE或TD-SCDMA。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第二终端与网络侧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应用层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四协议层标识和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网络标识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四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三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下行数据。
所述第二网络标识是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所述第四协议层标识是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UDP层、TCP/IP层或MAC协议层;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的通道传输协议是UMTS、CDMA、LTE或TD-SCDMA。
所述辅通信链路的通道传输协议是802.11x、蓝牙、超宽带、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或者长期演进LTE。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网络侧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在所述网络侧的第二应用层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三协议层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从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所述网络侧在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三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第三协议层标识是无线数据承载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所述第一、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者MAC协议层。
在第一终端通过主通信链路与网络侧在应用层建立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共享密钥和共有双向认证函数的双向认证过程。
所述共享密钥是随机数、端口号和网络地址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一种数据中继装置,该装置与网络侧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与第二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该装置包括:中继控制模块、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和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
所述中继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应用层,用于根据建立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指令,建立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一协议层标识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并且,
根据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通过所述主通信链路发送的下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模块;或者,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协议层终端侧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下行数据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中继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协议控制单元和第一存储单元;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TCP/IP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建立第一协议层映射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一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和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发送到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并且,
根据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按照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UDP层单元或TCP/IP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一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相应的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存储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UD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
所述第一TCP/I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
所述第一RLC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一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UDP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所述第一TCP/IP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所述第四MAC协议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
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所述第一RLC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所述第一MAC协议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网络侧装置,该装置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局域网CAN Man模块、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和第二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
CAN Man模块,位于所述网络侧的第二应用层,用于根据建立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三协议层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并且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第二协议层标识,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三协议层标识,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二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通过第一主通信链路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或者,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发送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用于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将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
所述CAN Man模块进一步包括:DRB控制单元和DRB存储单元;
所述DRB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建立第二协议层映射关系指令,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二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三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发送到所述DRB存储单元;并且,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第二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DRB存储单元中读取的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DRB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三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DRB存储单元中读取的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二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DRB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RB控制单元的控制,存储所述第二协议层DRB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一、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者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PDCP层单元、第二RLC层单元和第二MAC协议层单元;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三PDCP层单元、第三RLC层单元和第三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二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PDCP层;所述第二RLC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RLC层;所述第二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
所述第三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PDCP层;所述第三RLC层单元第二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RLC层;所述第三MAC协议层单元第二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具体的,所述第二PDCP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RB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三PDCP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所述第二RLC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RB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三RLC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所述第二MAC协议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RB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三MAC协议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或下行数据。
所述第三PDCP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RB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二PDCP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所述第三RLC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RB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二RLC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所述第三MAC协议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RB控制单元的控制,和所述第二MAC协议层单元交互所述上行或下行数据。
一种数据终端装置,该装置与网络侧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与第一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该装置包括:终端控制模块、第二主通讯链路终端协议层模块和辅通信链路终端协议侧模块;
所述终端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应用层,用于根据建立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四协议层标识和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二网络标识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并且,
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四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下行数据。
所述中继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三协议控制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TCP/IP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五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进一步包括: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二协议层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建立第三协议层映射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四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和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发送到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并且,
根据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按照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五MAC协议层单元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下行数据;或者,
根据上行数据携带的第四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相应的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存储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UD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
所述第二TCP/I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
所述第四RLC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六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网络侧,所述网络侧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所述网络侧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后,在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层建立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协议层标识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在所述网络侧的第二应用层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三协议层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应用层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四协议层标识和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网络标识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用于从所述主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四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三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下行数据;
所述网络侧,用于从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用于从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三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本发明提出的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无需更改第一终端的底层协议栈,通过应用层的控制实现了第一终端作为中继节点的转发第二终端与网络侧的数据交互,避免了更改第一终端的底层协议栈的复杂过程,有利于以终端作为数据中继的大规模部署和市场推广。同时,通过中继节点的第一终端和被服务的第二终端以及网络侧的应用层控制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双向认证过程,保证了终端的用户隐私不被,并去报系统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从网络侧控制和实现中继数据的正确转发.不更改空口数据帧结构.便于网络侧的软件实现和与现有系统的前后向兼容。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中,以802.11x WLAN作为辅通信链路,LET通道为主通信链路,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以终端作为中继节点的数据中继方法。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基于扩展的802.11x WLAN转发数据,为后续被服务的第二终端发现和选择能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终端,取消中继服务,切换过程处理等问题提供了通信支持。
下面结合图2的中继系统装置图,详细说明图1所示的以上行数据传递为例的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终端的应用层建立中继控制(Relay App)模块,基站500的应用层建立主控制器局域网(CAN Man)模块5040,启动中继协作功能的终端和基站500获取邻近终端列表;
本步骤中,本实施例中以基站500代表网络侧,终端的Relay App模块301在启动中继协作功能后,通过LTE通道的无线通信空口,也就是本实施例中的基于LTE的蜂窝网空口与基站500的CAN Man模块5040建立连接,用于和基站500的CAN Man模块5040之间传递控制信令;Relay App模块301还用于在终端之间的WLAN接口上启动查询邻近终端是否也启动了中继协作功能,建立和存储同样启动了中继协作功能的邻近终端列表,并定期或者在CAN Man模块5040的询问下,将该列表上传到CAN Man模块5040。
CAN Man模块5040,用于根据接收的邻近终端列表,建立和存储终端与邻近终端列表的对应关系,并存储邻近终端列表,CAN Man模块5040可以在基站500中维护,也可在其它地方,如与基站相连的核心网中维护。
此外,Relay App模块301和CAN Man模块5040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邻近终端列表和终端与邻近终端列表的对应关系:终端的Relay App模块301开启中继协作功能时主动向CAN Man模块5040上报已启动中继功能信息,CAN Man模块5040根据终端上报的信息(或者对终端的定位信息)为每个终端建立和存储该终端的邻近终端列表以及终端与邻近终端列表的对应关系,根据终端与邻近终端列表的对应关系,向每个终端发送该终端对应的邻近终端列表。
需要注意的是,邻近终端列表可以由终端的Relay App模块301实时或者周期性维护,或者由基站500根据终端上报的信息主动下发和维护。
步骤202、判断是否需要采用终端数据中继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如果需要,进行步骤203,如果不需要结束数据中继流程;
本步骤中,需要发起上下数据的第二终端400根据自身与基站500的信道条件,判断第二终端400是否需要采用终端数据中继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如果是,则第二终端400向基站500发送选择中继节点请求,CAN Man模块5040根据选择中继节点请求从第二终端400与在邻近终端列表的对应关系中找到该第二终端400对应的邻近终端列表,再根据邻近终端列表中邻近终端的决定作为上行数据的中继节点的第一终端300。判断第二终端400是否需要采用终端数据中继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条件,以及选择第一终端300的方法,均为现有技术,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是在第二终端400需要采用终端数据中继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前提下提出的,对于不需要采用终端数据中继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第二终端400,本发明流程结束,第二终端400通过基于LET协议栈的LETLTE通道向基站500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203、选择中继节点后,作为中继节点的第一终端300和第二终端400之间进行认证;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300和第二终端400之间的p2p连接是基于802.11x协议栈的WLAN。
本步骤中,首先,由CAN Man模块5040选择一个随机TCP/IP端口号x和一个随机认证数y,分别发送到第一终端300的Relay App模块301和第二终端400的Relay App模块301;
然后,CAN Man模块5040通知第一终端300,被中继的第二终端400在点对点(p2p)连接的网络端口上的第二TCP/IP地址标识;同时CAN Man模块5040也通知第二终端400作为中继节点的第一终端300在p2p连接的网络端口上的第一TCP/IP地址标识;此时,第一终端300的Relay App模块301接收随机TCP/IP端口号x后,控制p2p连接的网络接口监听接收的随机TCP/IP端口号x对应的端口;
接着,第二终端400在p2p连接的网络接口上随机选择一个端口号x’,根据第一TCP/IP地址标识,从端口号x’对应的端口向第一TCP/IP地址标识对应的第一终端300的TCP/IP端口x发起连接请求,启动如下双向认证过程:
A、由第二终端400向第一终端300发送N=Hash(y,x,第一TCP/IP地址标识)。其中Hash是一个双方共享的单向安全的哈希函数。哈希函数也可由CAN Man模块5040配置后发送给第一终端300和第二终端400。
B、第一终端300的Relay App模块301,根据其对应的第一TCP/IP地址标识和从CAN Man模块5040处得到的y和x,计算N’=Hash(y,x,第一TCP/IP地址标识),再通过判断N和N’是否相等进行第二终端400验证。如果N=N’,则第二终端400验证通过,Relay App模块301在一定截止时间内向第二终端400发送Hash(y,x’,第二TCP/IP地址标识)。
C、第二终端400根据其对应的第二TCP/IP地址标识和从CAN Man模块5040获取的y,计算N”=Hash(y,x’,第二TCP/IP地址标识),再通过判断N和N”是否相等进行第一终端300验证。如果N=N”,则第一终端300验证通过,并确定整个双向认证通过,双向认证过程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也可以不经过双向认证,由第一终端300的Relay App模块301根据连接请求,向基站500发起基站500建立Relay DRB请求。
步骤204、第一终端300与基站500建立Relay DRB;
本步骤中,第一终端300和第二终端400之间的双向认证通过后,第一终端300的Relay App模块301控制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向基站500发起建立中继(Relay DRB)连接请求。基站500的CANMan模块5040根据接收的建立Relay DRB连接请求,CAN Man模块5040中的DRB控制单元5041从第一LTE通道网络侧协议层模块中5010获取与第一终端300建立的第一DBR信息,从第二LTE通道网络侧协议层模块中5020中获取与第二终端400建立的第二DRB标识,建立第一DBR信息和第二DRB标识的DRB映射关系,DRB控制单元5041控制DRB存储单元5042存储DRB映射关系。其中,由于第一终端300和第二终端400都已经与基站500之间建立了基于LET协议栈的蜂窝网空口,因此,很容易获取所需的DRB标识的信息、第二终端400的终端标识、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和逻辑信道标识,其中,C-RNTI信息可以通过IP地址或802.11xWLAN地址获得,逻辑信道标识在接入LTE通道时获取。
步骤205、第一终端300建立端口和Relay DRB的映射关系;
本步骤中,Relay APP模块301,用于根据LTE通道第一控制信令,建立所述辅通信链路协议标识和所述LTE通道的底层标识的对应关系,本实施例中,具体是上行数据端口和Relay DRB的映射关系,也就是信源端口对应的端口号x’和信宿端口对应的端口号x与Relay DRB的映射关系(多对一映射)。
步骤206、第一终端300接收第二终端400通过WLAN发送的数据后,通过Relay DRB将数据转发到基站500;
本步骤中,首先,第二终端400的Relay App模块301将数据通过基于TCP/IP协议栈的WLAN发送到第一终端300,具体地,第二终端400将数据从辅通讯链路的UDP TCP/IP层中端口号x’对应的信源端口发出,根据第一终端300的IP地址发送到第一终端300;然后,由第一终端300应用层的Relay App模块301控制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303中的UDP层单元或TCP/IP单元的端口号x的信宿端口,根据数据中携带的第二终端400IP地址接收数据;接着,第一终端300的Relay App模块301根据端口和RelayDRB的映射关系,将携带信源端口对应的端口号x’和信宿端口对应的端口号x的数据发送到LTE通道终端侧协议层模块302的第一PDCP层单元3021或者第一RLC层单元3022中。这里,UDP层单元3031或TCP/IP层单元3032中的数据能够直接由第一终端300的第一PDCP层单元或第一RLC层单元处理的原因是因为第二终端400在向第一终端300发送数据时已经由PDCP层处理了。图2中第二终端400的装置图仅仅画出了UDP、TCP/IP层和PDCP层,其他第二主通讯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和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省略。
最后,由于LTE通道终端侧协议层模块302已经和基站500建立了RelayDRB,因此,可以由Relay App301控制LTE通道终端侧协议层模块302通过Relay DRB将数据转发到基站500。
步骤207、基站500接收数据后,根据按照DRB映射关系将数据转发到第二终端400的第二DRB处理。
本步骤中,基站500和第一终端300建立的Relay DRB,由第一LTE通道网络侧协议层模块5010接收到数据后,CAN Man模块5040中的DRB控制单元5041根据DRB存储单元5042中存储的DRB对应关系,根据数据中携带的第一DRB标识,将数据从Relay DRB对应的第一LTE通道网络侧协议层模块5010中的第二RLC层单元5011或第二PDCP层单元5012转发到第二DRB对应的第二LTE通道网络侧协议层模块5020的第三RLC层单元5021或第三PDCP层单元5022中进行处理。
至此,上行数据的中继转发流程结束。
由上述步骤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出的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由第一终端从应用层控制辅通信链路的底层转发数据到主通信链路的底层,所述数据是第二终端通过辅通信链路发送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通信链路与网络侧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第一终端作为中继节点转发所述第二终端与网络侧之间交互的数据,避免了更改第一终端的底层协议栈的复杂过程,有利于以终端作为数据中继的大规模部署和市场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二终端可能配置多个中继终端节点,而且终端的数据可以经过多跳中继,也即可以经过多个中继终端节点转发。每个第一终端又可以同时作为多个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节点。同时主通信链路的无线通信空口和辅通信链路的无线接口部分采用不同的频段,这样二者就不存在干扰问题。
由于网络侧基站下发下行数据到被服务用户节点的过程为上述上报上行数据流程的逆过程,数据传输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对基站下发数据的流程进行赘述。本发明中,可以仅通过中继用户节点上报上行数据或仅通过中继用户节点下发下行数据,也可以将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均通过中继用户节点转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第一终端与网络侧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层建立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协议层标识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主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标识是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所述第一协议层标识是无线数据承载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用户数据控制协议UDP层、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层或媒体接入MAC协议层;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MAC协议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的通道传输协议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码分多址CDMA、LTE或TD-SCDMA。
5.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第二终端与网络侧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应用层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四协议层标识和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网络标识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四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三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下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标识是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所述第四协议层标识是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UDP层、TCP/IP层或MAC协议层;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MAC协议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的通道传输协议是UMTS、CDMA、LTE或TD-SCDMA。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通信链路的通道传输协议是802.11x、蓝牙、超宽带、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或者长期演进LTE。
10.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方法,网络侧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侧的第二应用层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三协议层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从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所述网络侧在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三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第三协议层标识是无线数据承载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者MAC协议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终端通过主通信链路与网络侧在应用层建立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共享密钥和共有双向认证函数的双向认证过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密钥是随机数、端口号和网络地址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5.一种数据中继装置,该装置与网络侧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与第二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中继控制模块、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和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
所述中继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应用层,用于根据建立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指令,建立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一协议层标识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并且,
根据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通过所述主通信链路发送的下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模块;或者,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协议层终端侧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根据所述中继控制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下行数据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协议控制单元和第一存储单元;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TCP/IP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建立第一协议层映射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一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和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发送到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并且,
根据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按照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UDP层单元或TCP/IP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一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第一RLC层单元或第一MAC协议层单元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相应的第一UDP层单元、第一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存储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UD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
所述第一TCP/I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
所述第一RLC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一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17.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的网络侧装置,该装置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局域网CAN Man模块、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和第二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
CAN Man模块,位于所述网络侧的第二应用层,用于根据建立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三协议层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并且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第二协议层标识,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三协议层标识,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二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通过第一主通信链路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或者,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将所述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发送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用于根据所述CAN Man模块的控制,将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AN Man模块进一步包括:DRB控制单元和DRB存储单元;
所述DRB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建立第二协议层映射关系指令,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二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三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发送到所述DRB存储单元;并且,
根据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上行数据携带的第二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DRB存储单元中读取的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DRB模块发送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第三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DRB存储单元中读取的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二主通讯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DRB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RB控制单元的控制,存储所述第二协议层DRB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一、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者MAC协议层;
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PDCP层单元、第二RLC层单元和第二MAC协议层单元;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三PDCP层单元、第三RLC层单元和第三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二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PDCP层;所述第二RLC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RLC层;所述第二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
所述第三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PDCP层;所述第三RLC层单元第二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RLC层;所述第三MAC协议层单元第二主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19.一种数据终端装置,该装置与网络侧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与第一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终端控制模块、第二主通讯链路终端协议层模块和辅通信链路终端协议侧模块;
所述终端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应用层,用于根据建立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四协议层标识和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第二网络标识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并且,
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四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下行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三协议控制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TCP/IP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五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RLC层或MAC协议层;
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模块进一步包括: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
所述第二协议层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建立第三协议层映射关系指令,建立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四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和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发送到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并且,
根据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接收的下行数据携带的网络地址或端口号,按照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五MAC协议层单元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相应的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处理所述下行数据;或者,
根据上行数据携带的第四协议层DRB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按照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第四RLC层单元或第六MAC协议层单元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网络地址或端口号相应的第二UDP层单元、第二TCP/IP层单元或第四MAC协议层单元,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模块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协议层控制单元的控制,存储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UD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UDP层;
所述第二TCP/IP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四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所述第四PDCP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PDCP层;
所述第四RLC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TCP/IP层;
所述第六MAC协议层单元对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是MAC协议层。
21.一种终端数据中继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网络侧,所述网络侧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所述网络侧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辅通信链路后,在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层建立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一协议层标识的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在所述网络侧的第二应用层建立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和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三协议层标识的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应用层建立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四协议层标识和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对应的第二网络标识的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或者,
用于从所述主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一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四协议层标识,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网络标识相应的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通过所述辅通信链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辅通信链路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三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网络标识,控制所述辅通信链路中继侧协议层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四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终端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下行数据;
所述网络侧,用于从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接收上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三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处理所述上行数据;或者,
用于从所述第二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应用层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层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三协议层标识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对应第二协议层标识相应的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控制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网络侧协议层通过所述第一主通信链路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CN201110080291.6A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27246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0291.6A CN102724666B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0291.6A CN102724666B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4666A true CN102724666A (zh) 2012-10-10
CN102724666B CN102724666B (zh) 2015-07-01

Family

ID=46950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0291.6A Active CN102724666B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4666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2201A1 (zh) * 2012-11-27 2014-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WO2014201658A1 (zh) * 2013-06-20 2014-12-2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线信号中转系统、方法及终端
CN104378832A (zh) * 2014-12-09 2015-02-25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te资源调度方法
CN105306483A (zh) * 2015-11-13 2016-02-03 厦门安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快速的匿名网络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17113409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核心网实体、基站及第一ue
WO2017132965A1 (zh) * 2016-02-04 2017-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装置
WO2017185201A1 (zh) * 2016-04-25 2017-11-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8605320A (zh) * 2016-03-30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76416A1 (zh) * 2017-03-31 2018-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139830A1 (zh) * 2020-01-10 2021-07-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中继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42261A (zh) * 2021-06-10 2021-08-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共享数据网络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400A (zh) * 2005-07-04 2007-01-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合作中继传输方法
CN101742473A (zh) * 2008-11-06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WO2010077391A1 (en) * 2008-12-30 2010-07-08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cal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400A (zh) * 2005-07-04 2007-01-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合作中继传输方法
CN101742473A (zh) * 2008-11-06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WO2010077391A1 (en) * 2008-12-30 2010-07-08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calls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2201A1 (zh) * 2012-11-27 2014-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CN104335636A (zh) * 2012-11-27 2015-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CN104335636B (zh) * 2012-11-27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WO2014201658A1 (zh) * 2013-06-20 2014-12-2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线信号中转系统、方法及终端
US10098180B2 (en) 2013-06-20 2018-10-09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Limited Portable wireless signal transfer system,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4378832A (zh) * 2014-12-09 2015-02-25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te资源调度方法
CN104378832B (zh) * 2014-12-09 2017-09-05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te资源调度方法
CN105306483B (zh) * 2015-11-13 2018-09-07 厦门安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快速的匿名网络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306483A (zh) * 2015-11-13 2016-02-03 厦门安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快速的匿名网络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17113409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核心网实体、基站及第一ue
CN107211271A (zh) * 2015-12-31 201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核心网实体、基站及第一ue
US10609763B2 (en) 2015-12-31 2020-03-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ccessing network by user equipment, core network entity, base station, and first UE
CN107211271B (zh) * 2015-12-31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核心网实体、基站及第一ue
US10660008B2 (en) 2016-02-04 2020-05-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7132965A1 (zh) * 2016-02-04 2017-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8605320A (zh) * 2016-03-30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02616A (zh) * 2016-04-25 2018-10-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7185201A1 (zh) * 2016-04-25 2017-11-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TWI718282B (zh) * 2016-04-25 2021-02-1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數據傳輸方法和設備
CN108702616B (zh) * 2016-04-25 2023-10-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8176416A1 (zh) * 2017-03-31 2018-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229067B2 (en) 2017-03-31 2022-01-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y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1770865B2 (en) 2017-03-31 2023-09-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y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1139830A1 (zh) * 2020-01-10 2021-07-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中继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42261A (zh) * 2021-06-10 2021-08-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共享数据网络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4666B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4666A (zh)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Liu et al. CoopMAC: A cooperative MAC for wireless LANs
EP2918136B1 (en) Os level wlan/cellular aggregation for integrated femto and ap deployments
Kuran et al. A survey on emerging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ies
EP3011765B1 (en)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virtual shared mobil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842629B2 (en)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CN10240561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中继节点的方法
CN110463270A (zh) 用于动态数据中继的系统和方法
CN107950047A (zh) 用于在d2d通信系统中执行缓冲器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6123945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
CN101841920B (zh)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和无线中继系统的通信方法
CN109792595A (zh) 用于使用中继接入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JP2018506902A (ja) D2d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d2d端末に対するサイドリンクグラントを選択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Hicham et al.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nder LTE-advanced networks
CN102811464A (zh) 移动互联网接入点及其带宽汇聚的方法、汇聚系统
CN111448817B (zh) 一种提供ue能力以支持承载上的安全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9382A (zh) 支持多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25346A (zh) 一种长期演进局域网lte-lan系统和接入设备及终端
Favraud et al. Wireless mesh backhauling for LTE/LTE-A networks
CN102739349A (zh) 一种用于帧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9356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集中处理节点、网关及基站
US9839062B2 (en)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101525087B1 (ko) 다수의 셀들로부터 조정된 송신들을 위해 자원들을 할당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24001583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sensing and selection for one or more link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rx operation
EP3373691B1 (en) Network system, node, fram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