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8743A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8743A
CN112688743A CN202011506010.4A CN202011506010A CN112688743A CN 112688743 A CN112688743 A CN 112688743A CN 202011506010 A CN202011506010 A CN 202011506010A CN 112688743 A CN112688743 A CN 112688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detection signal
terminal
angl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60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8743B (zh
Inventor
黎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60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8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8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8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8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8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网络设备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终端相对于自身的当前空间方向;若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则利用当前空间方向更新辐射最优方向,得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发射通信信号给终端。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设备发送通信网络的信号的发射天线通常为全向天线,全向天线可以使天线四周各个角度方向的信号质量相当,但全向天线的通信距离有限;然而,如果采用定向天线,将导致只有天线的辐射最优方向的信号质量最好,其他方向的信号质量较差,影响了其他方向的终端的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了终端与天线辐射最优方向的自动匹配,提高了终端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自身的当前空间方向;若所述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则利用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所述辐射最优方向,得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在所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发射通信信号给所述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实时向网络设备发送当前检测信息;所述当前检测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通信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自身的当前空间方向;
更新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则利用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所述辐射最优方向,得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
第一发射模块,用于在所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发射通信信号给所述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实时向网络设备发送当前检测信息;所述当前检测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通信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网络设备侧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终端侧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设备侧的通信方法;或者,用于被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侧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网络设备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终端相对于自身的当前空间方向;若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则利用当前空间方向更新辐射最优方向,得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发射通信信号给终端;也就是说,网络设备能够实时的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检测信息,进而确定出终端的实时的空间方向,使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与终端的实时的空间方向一致;如此,终端能够保持在辐射最优方向上接收到通信信号,提高了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向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辐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向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辐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间方向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间方向的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和终端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天线方向图:又称为辐射方向图或远场方向图,是指在离天线一定距离处,辐射场的相对场强(归一化模值)随方向变化的图形,通常采用通过天线辐射最优方向上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方向图来表示。天线方向图可以看出天线的各项参数。
2)全向天线:即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360°都均匀辐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无方向性,全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于郊县大区制的站型,覆盖范围大。参见图1,图1给出了全向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辐射图;可以看出,全向天线在水平方向的各个角度
Figure BDA0002844960880000041
上均匀辐射。
3)定向天线: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方向上发射及接收辐射场的相对场强特别强,而在其他方向上发射及接收辐射场的相对场强极小或者为0的天线。其中,辐射场强最强的方向为辐射最优方向;定向发射天线能够增加辐射功率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保密性;采用定向接收天线则可以增加抗干扰能力。参见图2,图2示例性的给出了一种定向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辐射图,图2中的定向天线在水平方向的辐射最优方向为
Figure BDA0002844960880000042
等于90°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网络设备发射通信信号的发射天线如果设置为全向天线,则可以保证发射天线四周的终端的通信质量相当,但是,只能保证发射天线有限距离的终端的通信质量,即全向天线的通信距离有限;或者,为了增加通信距离,网络设备也可以采用定向天线,保证天线的辐射最优方向的信号质量最好,但其他方向的信号质量较差,从而影响其他方向的终端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终端通信质量。下面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示例性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以实施为带有图像采集设备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专用消息设备,便携式游戏设备)等各种类型的用户终端。下面,将说明设备实施为网络设备时示例性应用。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1和终端102。
网络设备101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中继站,也可以是5G系统中的基站(如gNB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RP))等,在5G NR-U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描述可能会变化。网络设备101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或者未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是NTN系统中的基站(如gNB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RP),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终端102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网络设备101与终端102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1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102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101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101(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另外,该小区还可以是超小区(Hypercell)。
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例性应用和实施,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检测方法。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将结合图4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S101、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实时接收到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其中,当前检测信息可以是当前检测信号,也可以是携带有当前检测信号的检测结果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检测信号可以是蓝牙信号、超宽带信号等其他非通信信号的信号。其中,网络设备设置有检测信号的接收器,终端设置有检测信号的发射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检测信息;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S102、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终端相对于自身的当前空间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接收到当前检测信息,则可以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终端相对于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检测信息为检测信号,则网络设备可以设置至少三个接收器;如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至少三个接收器中两两接收器之间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相位差,确定终端相对于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两个接收器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相位差,确定出终端与相对于网络设备的一个相对角度;由此,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出多个相对角度;通过多个相对角度确定出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上设置有3个检测信号接收器A、B和C;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102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相对角度α1和第二相对角度α2;之后,可以看出,在第一相对角度α1和第二相对角度α2确定的情况下,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是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检测信息为携带有信号检测结果的信息,这里,检测结果可以为终端相对于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则网络设备可以从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当前空间方向。
S103、若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则利用当前空间方向更新辐射最优方向,得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确定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后,可以确定出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方向偏差,判断方向偏差是否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在方向偏差大于偏差阈值的情况下,将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更新为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在方向偏差小于或等于偏差阈值的情况下,保持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为网络设备的通信信号的发射天线的辐射最优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设置有射频发射电路,通过射频发射电路调整通信信号由发出芯片至天线之间的射频匹配,从而调整天线的辐射最优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设置有多根通信信号的发射天线,不同的发射天线可以对应不同的辐射最优方向;如此,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辐射最优方向与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相同的发射天线向终端发射通信信号,实现对辐射最优方向的更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在多根通信信号的发射天线中,选择与当前空间方向对应的一根发射天线,调整该发射天线的辐射最优方向至当前空间方向。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包括两根通信信号的发射天线,A天线和B天线;其中,A天线对应0-180°方向,B天线对应180°-360°;在当前空间方向为45°的情况下,选择A天线的辐射最优方向为4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方向偏差可以通过当前空间方向和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夹角表征,预设偏差阈值可以为这一夹角的角度阈值。
示例性的,参考图6,终端102的空间方向与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网络设备101在确定出β后,可以在β大于预设偏差阈值的情况下,更新辐射最优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方向偏差可以包括水平偏差和垂直偏差;其中,水平偏差表示当前空间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偏离辐射最优方向的角度;垂直偏差表示当前空间方向在垂直方向上偏离辐射最优方向的角度,则预设偏差阈值可以包括水平偏差阈值和垂直偏差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辐射最优方向与预设偏差阈值的方向大于预设偏差阈值,表示终端偏离辐射最优方向;因此,天线方向图中主扇瓣宽度越宽,则预设偏差阈值可以设置的越大;对于预设偏差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S104、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将通信信号发射给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确定辐射最优方向后,可以将通信信号在辐射最优方向上,发射给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辐射最优方向保持不变,则网络设备的辐射最优方向保持不变;如果辐射最优方向被更新为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则网络设备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向终端发射通信信号。
示例性的,在机场、商场等室内场所,可以针对属于高级用户的终端提供辐射最优方向的调整服务,保证高级用户的终端持续的处于辐射最优方向上,优先向高级用户的终端提高最优的通信质量服务。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来自终端的实时检测信息,确定出终端相对于网络设备的实时的空间方向,并将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调整为终端的空间方向,使终端实时处于网络设备的辐射最优方向上,从而提高了终端的通信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前检测信息为终端发送的当前检测信号;S102中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的实现,可以包括:S201-S202。
S201、基于当前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当前第一相对角度为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与第一检测接收器和终端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当前第二相对角度为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与第一检测接收器和终端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设置有三个检测信号接收器: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如此,终端发送检测信号后,网络设备的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均可以接收到当前检测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三个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当前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其中,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与第一检测接收器和终端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可以作为当前第一相对角度;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与第一检测接收器和终端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可以作为第二相对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201中基于当前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的实现,可以包括S301-S302。
S301、基于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与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一相位差值,确定第一相对角度;
S302、基于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与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二相位差值,确定第二相对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三个检测信号接收器与终端之间的距离不同,则接收到检测信号的相位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任意两个检测信号器之间接收到检测信号的相位差,确定终端与这两个检测信号器连线之间的相对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两个检测信号器之间接收到检测信号的相位差,确定两个检测信号器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差,参考公式(1)。
Figure BDA0002844960880000081
其中,λ为检测信号的波长,Δφ为相位差,p为距离差。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检测信号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波长的一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确定两个检测信号器之间的距离差后,可以根据公式(2)确定终端与两个检测信号器连线之间的相对角度。
Figure BDA0002844960880000082
其中,d为两个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p为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与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差,Δφ为第一相位差,d为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则通过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到的α为第一相对角度;若p为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与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差,Δφ为第二相位差,d为第一接收器和第三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时,通过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到的α为第二相对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可以先执行S301,再执行S302;也可以先执行S302,再执行S301;还可以S301和S302同时执行,对于S301和S302的执行顺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S202、基于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空间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确定出第一相对角度和第二相对角度后,可以根据第一相对角度和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空间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前空间方向可以通过当前垂直角度和当前水平角度表征;当前垂直角度为所述当前空间方向在铅垂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当前水平角度当前空间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其中,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垂直于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S202中基于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空间方向的实现,可以包括:S401-S402。
S401、基于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垂直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后,当前空间方向就确定了,由此,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当前空间方向在铅垂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作为当前垂直角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将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的余弦值和当前第一相对角度的正弦值的商,作为垂直商;对垂直商取反余弦值,得到当前垂直角度。
参考图5,网络设备设置有接收天线A、接收天线B和接收天线C,网络设备在确定AB连线与终端102之间的当前第一相对角度α1和AC连线与终端102之间的当前第二相对角度α2后,可以确定出当前第一相对角度α1的正弦值sinα1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α2的余弦值cosα2,对cosα2和sinα1的商取反余弦值,可以得到当前垂直角度
Figure BDA0002844960880000093
的余弦值;参考公式(3)。
Figure BDA0002844960880000091
S402、基于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水平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后,当前空间方向就确定了,由此,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当前空间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作为当前水平角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当前第一相对角度的余弦值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的正弦值的商,作为水平商;对水平商取反余弦值,得到当前水平角度。
参考图5,网络设备在确定当前第一相对角度α1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α2后,可以确定出当前第一相对角度α1的余弦值cosα1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α2的正弦值sinα2,对cosα1和sinα2的商取反余弦值,可以得到当前水平角度θ;参考公式(4)。
Figure BDA0002844960880000092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可以先执行S401,再执行S402;也可以先执行S402,再执行S401;还可以S401和S402同时执行,对于S401和S402的执行顺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辐射最优方向通过最优垂直角度和最优水平角度表征;最优垂直角度为辐射最优方向在铅垂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最优水平角度辐射最优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则S103中若当前空间方向与网络设备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则利用当前空间方向更新辐射最优方向的实现,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S501-S502。
S501、若当前垂直角度与最优垂直角度之间的角度差值大于垂直偏差阈值,利用当前垂直角度更新最优垂直角度,得到更新后的最优垂直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辐射最优方向在铅垂面上的投影防线角度为最优垂直角度;网络设备在确定当前垂直角度后,可以判断当前垂直角度和最优垂直角度之间的垂直方向偏差,在垂直方向偏差大于垂直偏差阈值的情况下,利用当前垂直角度更新最优垂直角度,从而更新辐射最优角度。
S502、若当前水平角度与最优水平角度之间的角度差值大于水平偏差阈值,利用当前水平角度更新最优水平角度,得到更新后的最优水平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辐射最优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防线角度为最优水平角度;网络设备在确定当前水平角度后,可以判断当前水平角度和最优水平角度之间的水平方向偏差,在水平方向偏差大于水平偏差阈值的情况下,利用当前水平角度更新最优水平角度,从而更新辐射最优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水平角度和水平偏差阈值,和/或当前垂直角度和垂直偏差阈值,确定当前空间方向是否大于预设偏差阈值,从而更新辐射最优方向,使辐射最优方向朝向终端,提高终端的通信信号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101中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之后的实现,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S601-S602。
S601、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当前检测信息后,可以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前检测信息为当前检测信号,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当前检测信号后,可以确定接收到的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一接收强度(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 tion,RSSI);根据预设的检测信号的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接收强度对应的距离为当前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发送检测信号的强度是预设强度,由此,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当前检测信号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一接收强度确定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中保存有预设的接收强度和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此,网络设备在接收当前检测信号后,可以确定第一接收强度,进而从预设的接收强度和距离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出与第一接收强度对应的距离,作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实时向终端发送检测信号,终端接收到当前检测信号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当前检测信号确定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将当前距离携带在当前检测信息中,发送给网络设备;如此,网络设备可以从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当前距离。
S602、根据当前距离,确定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确定出当前距离后,可以确定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按照目标发射功率向终端发射通信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中保存有距离和发射功率的对应关系,如此,网络设备在确定出当前距离后,可以从距离和发射功率的对应关系中,将与当前距离对应的发射功率作为目标发射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确定向终端发射通信信号的功率,如此,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发射功率的消耗,从而节省功耗;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发射功率的消耗,从而满足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提高了网络设备向终端发射通信信号的灵活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按照目标发射功率将通信信号发射给所述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当前检测信息后,可以确定出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进而确定辐射最优方向;同时确定出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在辐射最优方向上,按照目标发射功率向终端发射通信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101中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的实现,还可以包括:S701-S702。
S701、通过至少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周期性的向终端发送检测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中设置有至少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通过至少3个检测信号,在当前周期内,依次发射检测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当前周期内,包括至少3个发射时间;至少3个发射时间和至少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一一对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周期内的至少3个发射时间的时间间隔相同,为预先设置好的时间间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周期包括至少3个发射时间;网络设备可以在当前周期内的第i发射时间上,通过第i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检测信号;i为小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
示例性的,参考图,网络设备设置有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实施为三根检测信号的发射天线,在每个周期内,第一检测信号的发射器在第一发射时间上发射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的发射器在第二发射时间上发射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的发射器在第三发射时间上发射检测信号。
S702、周期性的接收终端响应于检测信号而返回的当前检测信息;当前检测信息中携带有当前空间方向;当前空间方向是终端根据检测信号确定出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每个周期内,通过至少3个发射器依次发射检测信号;终端在每个周期内,可以接收到至少3个检测信号;如此,终端可以根据当前周期内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出终端相对于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将当前空间方向携带在当前检测信息中发送给网络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每接收完成至少3个检测信号后,将返回一次当前检测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个发射器向终端发射检测信号,从而使终端能够根据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确定出一个对应的当前空间方向,并将空间方向携带在当前周期对应的当前检测信息中,如此,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当前检测信息后,可以从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到当前空间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前检测信息中还携带有终端接收在当前周期内接收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强度,第二接收强度为终端根据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当前周期内向终端发射至少3个检测信号后,终端可以获取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接收强度,其中,第二接收强度可以为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接收强度中任意一个接收强度,也可以为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接收强度中的最小接收强度,还可以为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接收强度的平均接收强度;对于第二接收强度的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702中周期性的接收终端响应于检测信号而返回的当前检测信息之后的实现可以包括:S801-S802。
S801、从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第二接收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当前检测信息后,可以从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第二接收强度。
S802、根据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从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第二接收强度后,可以根据第二接收强度,确定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中保存有预设的接收强度和发射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此,网络设备根据预设的接收强度和发射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第二接收强度对应的发射功率,作为目标发射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接收强度越高,表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越近,则需要的发射功率越小;第二接收强度越低,表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越远,则需要的发射功率越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后,可以按照目标发射功率向终端发射通信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从终端发送的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到终端接收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强度,进而根据第二接收强度确定出目标发射功率,如此,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发射功率的消耗,从而节省功耗;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发射功率的消耗,从而满足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提高了网络设备向终端发射通信信号的灵活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按照目标发射功率将通信信号发射给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从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当前空间方向和第二接收强度后,可以利用当前空间方向更新辐射最优方向;同时,确定根据第二接收强度确定出目标发射功率;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按照目标发射功率将通信信号发射给终端。
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将结合图9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S901、实时向网络设备发送当前检测信息;当前检测信息用于网络设备确定终端相对于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并根据当前空间方向更新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实时向网络设备发送当前检测信息;其中,当前检测信息可以为当前检测信号,也可以为携带有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当前检测信号的检测结果的信息;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网络设备发送检测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的检测信号后,对当前周期内的当前检测信号进行检测,得到当前检测结果,将当前结果携带在当前检测信息中,发送给网络设备;其中,终端每周期发送一次检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检测信息用于网络设备确定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使网络设备将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更新为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
S902、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通信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将当前检测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后,可以在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901中实时向网络设备发送当前检测信息的实现,可以包括:S1001-S1003。
S1001、周期性地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至少3个检测信号是网络设备通过对应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发送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周期性的接收到至少3个检测信号,至少3个检测信号是有网络设备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发送的。
S1002、根据当前周期接收到的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空间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当前周期接收到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这里,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为与当前周期对应的空间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相位差确定当前空间方向;也可以根据接收到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时间差确定当前空间方向,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3个检测信号包括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其中,第一检测信号是由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是由第二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第三检测信号是由第三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S1002中根据当前周期接收到的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空间方向的实现,可以包括:S1101-S1103。
S1101、根据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的相位差,以及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当前第三相对角度;
S1102、根据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当前第一检测信号和当前第三检测信号的相位差,以及当前第一检测信号和当前第三检测信号之间的发射时间间隔,确定第四相对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网络设备是在一个周期内依次发送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因此,两个检测信号发射器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差p可以通过公式(5)确定。
Figure BDA0002844960880000141
其中,λ为检测信号的波长,Δφ为终端接收到两个检测信号的相位差;v为检测信号的波速,t为两个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检测信号的发射时间间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Δφ为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的相位差,t为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的发射时间间隔时,通过公式(5)可以得到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第二检测信号发射器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差,再通过公式(2)确定出第三相对角度;第三相对角度为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与第二检测发射器之间的连线与终端之间的相对角度;当Δφ为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的相位差,t为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的发射时间间隔时,通过公式(5)可以得到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第三检测信号发射器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差,再通过公式(2)确定出第四相对角度;第四相对角度为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与第三检测发射器之间的连线与终端之间的相对角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依次发送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发射时间间隔相同。
示例性的,当前周期内包括3个检测信号;其中,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的时间间隔为t1,第二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的时间间隔也为t1;如此,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的时间间隔t2为两倍的t1。
S1103、基于当前第三相对角度和当前第四相对角度,确定当前空间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当前第三相对角度和当前第四相对角度后,可以确定出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两个相对角度确定终端的空间方向的方式,在S202中已做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1003、将当前空间方向携带在当前检测信息中,并将当前检测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出当前空间方向后,将当前空间方向携带在当前检测信息中发送给网络设备;如此,网络设备接收到当前检测信息后,可以从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周期性的发送至少3个检测信号,则终端可以接收到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空间方向,再通过当前检测信息将当前空间方向发送给网络设备,使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的获知当前空间方向的变化,从而即使调整辐射最优方向,保证终端在辐射最优方向上接收通信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1001中周期性地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之后的实现,还可以包括:S1201-S1202。
S1201、根据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到网络设备在当前周期发送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接收强度,确定第二接收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后,可以将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接收强度中任意一个接收强度作为第二接收强度,也可以将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接收强度中的最小接收强度作为第二接收强度,还可以将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接收强度的平均接收强度作为第二接收强度;对于终端确定第二接收强度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S1202、将第二接收强度携带在当前检测信息中,发送给网络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出第二接收强度后,将第二接收强度携带在当前检测信息中,发送给网络设备,使网络设备接收到当前检测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二接收强度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检测信号后,可以确定出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强度,将第二接收强度发送给网络设备,使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距离确定目标发射功率,进而能够在距离近时,以较小的发射功率发射通信信号,在距离远时,以较大的发射功率发射通信信号;从而灵活的发射通信信号,保证了通信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发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和终端的交互方法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301、终端实时发送检测信号;
S1302、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当前检测信号,确定终端相对于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
S1303、网络设备在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的情况下,利用当前空间方向更新辐射最优方向,得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
S1304、网络设备获取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一接收强度;
S1305、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接收强度,确定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
S1306、网络设备根据当前距离,确定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
S1307、网络设备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按照目标发射功率,将通信信号发射给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实时接收终端的检测信号,根据当前检测信号确定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以及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在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的情况下,将当前空间方向作为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并根据当前距离确定目标发射功率,之后,网络设备可以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按照目标发射功率,将通信信号发射给终端。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时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确定终端的实时的空间方向,从而调整辐射最优方向,使终端保持在辐射最优方向上,提高终端的通信质量;同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时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实时距离,根据实时距离调整目标发射功率,在保证终端通信质量的同时,优化网络设备的发射功率消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如图11所示,该网络设备101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11,用于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
确定模块1012,用于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自身的当前空间方向;
更新模块1013,用于若所述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则利用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所述辐射最优方向,得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
第一发射模块1014,用于在所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发射通信信号给所述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为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所述确定模块1012,还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为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检测接收器和所述终端的连线之间的夹角;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终端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基于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所述当前空间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01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一相位差值,确定第一相对角度;基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二相位差值,确定第二相对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空间方向通过当前垂直角度和当前水平角度表征;所述当前垂直角度为所述当前空间方向在铅垂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所述当前水平角度所述当前空间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所述确定模块1012,还用于基于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垂直角度;基于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水平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012,还用于将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的余弦值和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的正弦值的商,作为垂直商;对所述垂直商取反余弦值,得到所述当前垂直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012,还用于将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的余弦值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的正弦值的商,作为水平商;对所述水平商取反余弦值,得到所述当前水平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最优方向通过最优垂直角度和最优水平角度表征;所述最优垂直角度为所述辐射最优方向在铅垂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所述最优水平角度所述辐射最优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所述更新模块1013,还用于若所述当前垂直角度与最优垂直角度之间的角度差值大于垂直偏差阈值,利用所述当前垂直角度更新所述最优垂直角度,得到更新后的最优垂直角度;若所述当前水平角度与最优水平角度之间的角度差值大于水平偏差阈值,利用所述当前水平角度更新所述最优水平角度,得到更新后的最优水平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012,还用于在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之后,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根据所述当前距离,确定所述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为终端发送的当前检测信号;所述确定模块1012,还用于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一接收强度;根据预设的检测信号的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接收强度对应的距离为所述当前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012,还用于根据预设的距离与发射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距离对应的发射功率作为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发射模块,所述第二发射模块,用于通过至少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周期性的向所述终端发送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011,还用于周期性的接收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而返回的当前检测信息;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中携带有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出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射模块,还用于在当前周期内的第i发射时间上,通过第i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检测信号;i为小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中还携带有所述终端在当前周期内接收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强度。所述第二接收强度为所述终端根据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012,还用于在周期性的接收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返回的当前检测信息之后,从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二接收强度;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强度,确定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1014,还用于在所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按照所述目标发射功率将通信信号发射给所述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如图12所示,该终端12包括:
发送模块1021,用于实时向网络设备发送当前检测信息;所述当前检测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
第二接收模块1022,用于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通信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为当前检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021,还用于周期性地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所述至少3个检测信号是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对应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发送的;根据当前周期接收到的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空间方向;将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携带在当前检测信息中,并将所述当前检测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3个检测信号包括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是由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是由第二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是由第三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发射器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发射器的连线;发送模块102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相位差,以及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之间的发射时间间隔,确定当前第三相对角度;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的相位差,以及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之间的发射时间间隔,确定第四相对角度;基于所述当前第三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四相对角度,确定所述当前空间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1021,还用于在周期性地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之后,根据所述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所述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强度;将所述第二接收强度携带在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中,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13所示,网络设备101包括第一存储器1017、第一处理器1018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1017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1018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前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通信方法。
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1还包括总线系统1019;网络设备101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19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019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019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14所示,终端102包括第二存储器1027、第二处理器1028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1027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1028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前述实施例中终端侧的通信方法。
可以理解,终端102还包括总线系统1029;终端102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29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029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029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 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 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 m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 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 y,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 y,SLDRAM)、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DRRAM)。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网络设备时,该计算机程序被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网络设备侧信道的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终端时,该计算机程序被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终端侧信道的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
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自身的当前空间方向;
若所述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则利用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所述辐射最优方向,得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
在所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将通信信号发射给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为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所述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空间方向,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为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检测接收器和所述终端的连线之间的夹角;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终端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基于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所述当前空间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当前第二相对角度,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一相位差值,确定第一相对角度;
基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二相位差值,确定第二相对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空间方向通过当前垂直角度和当前水平角度表征;所述当前垂直角度为所述当前空间方向在铅垂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所述当前水平角度所述当前空间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接收器的连线;所述基于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所述当前空间方向,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垂直角度;
基于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水平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垂直角度,包括:
将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的余弦值和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的正弦值的商,作为垂直商;
对所述垂直商取反余弦值,得到所述当前垂直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确定当前水平角度,包括:
将所述当前第一相对角度的余弦值和所述当前第二相对角度的正弦值的商,作为水平商;
对所述水平商取反余弦值,得到所述当前水平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最优方向通过最优垂直角度和最优水平角度表征;所述最优垂直角度为所述辐射最优方向在铅垂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所述最优水平角度所述辐射最优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角度;所述若所述当前空间方向与网络设备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超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则利用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所述辐射最优方向,包括:
若所述当前垂直角度与最优垂直角度之间的角度差值大于垂直偏差阈值,利用所述当前垂直角度更新所述最优垂直角度,得到更新后的最优垂直角度;
若所述当前水平角度与最优水平角度之间的角度差值大于水平偏差阈值,利用所述当前水平角度更新所述最优水平角度,得到更新后的最优水平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
根据所述当前距离,确定所述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
所述在所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将通信信号发射给所述终端,包括:
在所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按照所述目标发射功率将通信信号发射给所述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为终端发送的当前检测信号;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包括:
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当前检测信号的第一接收强度;
根据预设的检测信号的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接收强度对应的距离为所述当前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距离,确定所述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包括:
根据预设的距离与发射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距离对应的发射功率作为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还包括:
通过至少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周期性的向所述终端发射检测信号;
周期性的接收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而返回的当前检测信息;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中携带有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出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周期包括至少3个发射时间;所述通过至少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周期性的向所述终端发送检测信号,包括:
在当前周期内的第i发射时间上,通过第i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检测信号;i为小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中还携带有所述终端在当前周期内接收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强度;所述第二接收强度为所述终端根据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的接收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返回的当前检测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二接收强度;
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强度,确定通信信号的目标发射功率;
所述在所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将通信信号发射给所述终端,包括:
在所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按照所述目标发射功率将通信信号发射给所述终端。
1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向网络设备发送当前检测信息;所述当前检测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
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通信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为当前检测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向网络设备发送当前检测信息,包括:
周期性地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所述至少3个检测信号是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对应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发射器发送的;
根据当前周期接收到的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空间方向;
将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携带在当前检测信息中,并将所述当前检测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3个检测信号包括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是由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是由第二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是由第三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发射器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发射器的连线;所述根据当前周期接收到的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当前空间方向,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相位差,以及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之间的发射时间间隔,确定当前第三相对角度;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的相位差,以及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之间的发射时间间隔,确定第四相对角度;
基于所述当前第三相对角度和所述当前第四相对角度,确定所述当前空间方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地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3个检测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确定所述当前至少3个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强度;
将所述第二接收强度携带在所述当前检测信息中,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2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来自终端的当前检测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自身的当前空间方向;
更新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空间方向与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阈值,则利用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所述辐射最优方向,得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
第一发射模块,用于在所述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发射通信信号给所述终端。
2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实时向网络设备发送当前检测信息;所述当前检测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当前空间方向,并根据所述当前空间方向更新通信网络的辐射最优方向;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更新后的辐射最优方向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通信信号。
2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用于被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506010.4A 2020-12-18 2020-12-18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88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6010.4A CN112688743B (zh) 2020-12-18 2020-12-18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6010.4A CN112688743B (zh) 2020-12-18 2020-12-18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8743A true CN112688743A (zh) 2021-04-20
CN112688743B CN112688743B (zh) 2022-08-30

Family

ID=75449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6010.4A Active CN112688743B (zh) 2020-12-18 2020-12-18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874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31381A1 (en) * 2015-11-09 2017-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ing angle of arrival and angle of departure estimation by signaling device movement
CN107293857A (zh) * 2017-06-30 2017-10-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信号干扰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3646A (zh) * 2017-06-29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无人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97320A (zh) * 2016-11-25 2019-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天线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31381A1 (en) * 2015-11-09 2017-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ing angle of arrival and angle of departure estimation by signaling device movement
CN109997320A (zh) * 2016-11-25 2019-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天线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13646A (zh) * 2017-06-29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无人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93857A (zh) * 2017-06-30 2017-10-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信号干扰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8743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6318B2 (en) Controlling a beamforming antenna using reconfigurable parasitic elements
WO2020113062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mmunication
CN112805936B (zh) 小区间干扰减轻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RU2739588C2 (ru)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способ и носитель информации
US20190190676A1 (en) Customizing Transmission of a System Information Message
US9871300B1 (en) Steerable phased array antenna
CN111867058B (zh) 一种波束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9479202B (zh) 终端装置、基站、方法和记录介质
US20230006728A1 (en) Operating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2215865A (zh) 用於用戶裝備功率節省的接收天線適配的方法和裝置
CN110945894B (zh) 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14765525A (zh) 无需上行链路传输功率控制的无线网络
CN112688743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130264A1 (en) Sensing beam determin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0166094B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波束扫描方法
US2022035296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electing bea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2020077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245954B (zh) 介质谐振器天线和介质谐振器天线阵列
Kim et al. Dynamic two-stage beam training for energy-efficient millimeter-wave 5G cellular systems
US202201790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Fokin Model for SINR Evaluation in 5G mm Wave Ultra-Dense Network with Location-Aware Beamforming
Aldalbahi et al. Digital compass for multi-user beam access in mmWave cellular networks
Abdel-Raouf et al. WiGig Coverage Area Management Based on Wi-F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WO2024092730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FI130385B (en) Polarization adjust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