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8684A - 编址电路、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编址电路、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8684A
CN112688684A CN202011325919.XA CN202011325919A CN112688684A CN 112688684 A CN112688684 A CN 112688684A CN 202011325919 A CN202011325919 A CN 202011325919A CN 112688684 A CN112688684 A CN 112688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oltage
resistor
module
add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59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8684B (zh
Inventor
梁俊红
张宝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wangd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59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8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8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8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8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8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址电路、方法及设备,属于编址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编址电路包括第一采样模块、第二采样模块、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及主控模块,第一采样模块用于连接电池的正极端以采集第一采样点的电压;第二采样模块连接电池的负极端以采集第二采样点的电压;第一检测模块连接第一采样模块,用于对第一采样点进行检测得到第一电压值;第二检测模块连接第二采样模块,用于对第二采样点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电压值;主控模块分别连接第一检测模块与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对电池编址,这种编址电路能够对每个电池的电压进行采集,根据采集到的电压值对这一电池进行自动编址,操作简单,提高了编址效率。

Description

编址电路、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址电路、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对多个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模组进行管理,往往需要对各个电池进行编址,而目前常常采用手动编址的方式对每个电池进行地址编写,操作复杂,影响编址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编址电路,能够对每个电池的电压进行采集,根据采集到的电压值对这一电池进行自动编址,操作简单,提高了编址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编址电路的编址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编址电路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编址电路,包括:
第一采样模块,所述第一采样模块用于连接电池的正极端,所述第一采样模块用于采集第一采样点的电压,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电压是所述电池的正极端的电压;
第二采样模块,所述第二采样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端,所述第二采样模块用于采集第二采样点的电压,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电压是所述电池的负极端的电压;
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采样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采样点进行检测,得到第一电压值;
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采样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采样点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电压值;
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对所述电池进行编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编址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编址电路通过第一采样模块对第一采样点的电压采样,第二采样模块对第二采样点的电压采样,并分别对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检测,得到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主控模块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变化对电池进行自动编址,操作简单,提高了编址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采样模块包括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一分压电阻;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端、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为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包括:
泄放电阻,所述泄放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泄放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主控模块;
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编址方法,包括:
分别对每一第一采样点与每一第二采样点进行电压检测,得到若干组电压值,其中,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电压是电池正极端的电压,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电压是电池负极端的电压,每组电压值包括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
根据所述若干组电压值确定出电池模组中处于首端的电池和处于尾端的电池,将处于尾端的电池编址为0,将处于首端的电池编址为N,N为大于0的整数;
向第一电子开关发送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断开所述编址为M的电池的第一电子开关,将所述第一电压值发生变化的电池编址为M+1,M为偶数,M大于等于0且小于N;
向第二电子开关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断开所述编址为M的电池的第二电子开关,将所述第二电压值发生变化的电池编址为M+1,M为奇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编址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编址方法能够根据对每个第一采样点和每个第二采样点的电压进行采样,得到若干组电压值,根据这些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以及电池模组中各电池的串联关系,首先确定首尾两个电池的地址,对首尾两个电池编址之后依次对其他电池编址,操作简单,提高了编址准确性与编址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编址电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电子设备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编址电路,通过第一采样模块对第一采样点的电压采样,第二采样模块对第二采样点的电压采样,并分别对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检测,得到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主控模块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变化对电池进行自动编址,操作简单,提高了编址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址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编址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编址电路的第一采样模块和第一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编址电路的第二采样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址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编址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电池;110、第一采样模块;120、第二采样模块;130、第一采样点;140、第二采样点;150、第一检测模块;160、第二检测模块;170、主控模块;180、MCU芯片;190、通信总线;210、第一电子开关;220、第二电子开关;410、比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第一方面,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编址电路包括第一采样模块110、第二采样模块120、第一检测模块150、第二检测模块160和主控模块170,第一采样模块110连接电池100的正极端,第一采样模块110用于采集第一采样点130的电压,第一采样点130的电压是电池100的正极端的电压,第二采样模块120连接电池100的负极端,第二采样模块120用于采集第二采样点140的电压,第二采样点140的电压是电池100的负极端的电压,第一检测模块150连接第一采样模块110,第一检测模块150用于对第一采样点130进行检测,得到第一电压值,第二检测模块160连接第二采样模块120,第二检测模块160用于对第二采样点140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电压值,主控模块170分别连接第一检测模块150与第二检测模块160,主控模块170用于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对电池100进行编址。
在对电池进行编址的过程中,将第一采样模块110连接电池100的正极端,第一检测模块150连接第一采样模块110,第二采样模块120连接电池100的负极端,第二检测模块160连接第二采样模块120,主控模块170连接第一检测模块150和第二检测模块160,第一采样模块110采集第一采样点130的电压,此时,第一检测模块150通过对第一采样点130进行检测,得到第一电压值,第二采样模块160采集第二采样点140的电压,此时,第二检测模块160通过对第二采样点140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电压值,主控模块170接收到第一采样点130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采样点140的第二电压值,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对电池100进行编址。需要理解的是,通过分别对电池模组中每一电池100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对至少两个电池100的电压进行检测,因此可以至少在两个主控模块170上接收到两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这样可以根据两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大小情况,将这两个电池进行编址,将第一电压值较高的一个电池编址为1,将第一电压值较低的一个电池编址为0。当电池模组中的串联电池100大于两个时,与每一电池100连接的编址电路中的主控模块170接收到若干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根据若干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出电池模组中处于串联首端的电池和处于尾端的电池,将处于首端的电池编址为N,处于尾端的电池编址为0,还可以依次通过与每一电池100连接的编址电路中的主控模块170发送控制指令给第一检测模块150驱动第一采样模块110开断或者发送控制指令给第二检测模块160驱动第二采样模块120开断,以使得电池模组中串联的其他电池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发生变化,这样可以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变化情况对相应的电池100依次编址,最终将电池模组中串联的所有电池100完成编址。这种编址电路通过第一采样模块110对第一采样点130的电压采样,第二采样模块120对第二采样点140的电压采样,并分别对第一采样点130和第二采样点140检测,得到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主控模块170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变化对电池100进行自动编址,操作简单,提高了编址效率。
参照图1,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70包括MCU芯片180,MCU芯片180用于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对电池100进行编址,MCU芯片180还用于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一采样模块110与第二采样模块120的开断。通过MCU芯片180能够接收到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对电池100进行自动编址,还可以通过MCU芯片180发送控制指令给第一检测模块150驱动第一采样模块110开断或者发送控制指令给第二检测模块160驱动第二采样模块120开断,以使得电池模组中串联的其他电池100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发生变化,这样可以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变化情况对相应的电池100顺次编址,最终将电池模组中串联的所有电池100完成编址,提高编址效率。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编址电路还包括通信总线190,通信总线190用于连接主控模块170的输出端。通过通信总线190将与每一电池100连接的编址电路中的主控模块170连接在一起,这样各主控模块170可以同时接收到当前电池100的信息以及其他主控模块170的获取到的电池信息并根据这些电池信息确定当前电池100的地址。需要说明的是,电池信息包括检测到的若干第一电压值、若干第二电压值以及若干第一采样模块110和若干第二采样模块120的通断状态等。这样能够对电池模组中的每一电池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编址的准确性及编址效率。
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采样模块110包括第一电子开关210和第一分压电阻R1;其中,第一电子开关210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池100的正极端、第一检测模块150,第一电子开关21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子开关210的第二端,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检测模块150。这样可以通过第一电子开关210的通断控制第一采样模块110的开断,使得第一检测模块150检测到第一采样点130的第一电压值变化,并将电压值的变化情况输出给主控模块170进行判断,从而根据第一采样点130的第一电压值确定出电池100在整个电池模组中所处的位置,对电池100进行编址。进一步地,主控模块170也能够通过发送控制指令给第一检测模块150,使得第一检测模块150驱动第一电子开关210进行开断,使得电池模组中与其他电池100连接的编址电路检测到自身电路上的第一电压值变化,方便确定其他电池100的地址并自动编址,提高编址效率。
参照图3,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开关210为第一MOS管Q1,第一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池100的正极端,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MOS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一检测模块150。这样可以通过第一MOS管Q1的通断控制第一采样模块110的开断,使得第一检测模块150检测到第一采样点130的第一电压值变化,并将电压值的变化情况输出给主控模块170进行判断,从而根据第一采样点130的第一电压值确定出电池100在整个电池模组中所处的位置,对电池100进行编址。进一步地,主控模块170也能够通过发送控制指令给第一检测模块150,使得第一检测模块150驱动第一MOS管Q1进行开断,使得电池模组中与其他电池100连接的编址电路检测到自身电路上的第一电压值变化,方便确定其他电池100的地址并自动编址,提高编址效率。
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150包括第一电阻R3、第二电阻R4、第三MOS管Q3、第三电阻R5。第一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主控模块170;第二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3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第三MOS管Q3的源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4的第二端与接地,第三MOS管Q3的栅极连接主控模块170,第三MOS管Q3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第三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第三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三MOS管Q3的漏极。这样能够使得第一检测模块150同时具备检测第一采样点130的第一电压值和驱动第一MOS管Q1开断的能力,通过第一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主控模块170,将检测到的第一电压值输出到主控模块170进行判断处理,通过第二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3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第三MOS管Q3的源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4的第二端与接地,第三MOS管Q3的栅极连接主控模块170,第三MOS管Q3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第三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第三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三MOS管Q3的漏极,当需要对第一MOS管Q1进行关断时,主控模块170发送的控制指令信号经过第三MOS管Q3、第三电阻R5输出到第一MOS管Q1的栅极,使得第一MOS管Q1关断,这样能够方便地对当前电池100的地址进行确定,从而对电池100编址,也能够辅助其他电池100的编址电路对其他电池100编址,从而提高编址的效率。
参照图3,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150还包括泄放电阻R6,泄放电阻R6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池100的正极端与第一MOS管Q1的源极,泄放电阻R6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第三电阻R5的第一端。由于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阻值是很大的,只要少量静电的就能够使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等效电容两端产生较大的电压,如果不及时将这些静电泄放掉,MOS管的栅极和源极的高压就可能使得MOS管发生误动作,甚至可能击穿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因此,将泄放电阻R6接入电路,泄放电阻R6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池100的正极端与第一MOS管Q1的源极,泄放电阻R6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第三电阻R5的第一端,这样能够对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源极进行保护,进一步地起到保护第一MOS管Q1的作用,保证了编址电路的工作安全性。
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采样模块120包括第二电子开关220和第二分压电阻R2;其中,第二电子开关220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池100的负极端和第二检测模块160,第二电子开关220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子开关220的第二端,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检测模块160。这样可以通过第二电子开关220的通断控制第二采样模块120的开断,使得第二检测模块160检测到第二采样点140的第二电压值变化,并将第二电压值的变化输出给主控模块170进行判断,从而根据第二采样点140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出电池100在整个电池模组中所处的位置,对电池100进行编址。进一步地,主控模块170也能够通过发送控制指令给第二检测模块160,使得第二检测模块160驱动第二电子开关220进行开断,使得电池模组中与其他电池100连接的编址电路检测到自身电路上的第二电压值变化,方便确定其他电池100的地址并自动编址,提高编址效率。
参照图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电子开关220为第二MOS管Q2,第二MOS管Q2的源极连接电池100的负极端,第二MOS管Q2的栅极连接第二检测模块160,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这样可以通过第二MOS管Q2的通断控制第二采样模块120的开断,使得第二检测模块160检测到第二采样点140的第二电压值变化,并将第二电压值的变化输出给主控模块170进行判断,从而根据第二采样点140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出电池100在整个电池模组中所处的位置,对电池100进行编址。进一步地,主控模块170也能够通过发送控制指令给第二检测模块160,使得第二检测模块160驱动第二MOS管Q2进行开断,使得电池模组中与其他电池100连接的编址电路检测到自身电路上的第二电压值变化,方便确定其他电池100的地址并自动编址,提高编址效率。
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模块160包括第四电阻R7、比较器410。第四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二MOS管Q2的栅极,第四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主控模块170;比较器41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比较器410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160。这样能够使得第二检测模块160同时具备检测第二采样点140的第二电压值和驱动第二MOS管Q2开断的能力,通过比较器41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比较器410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170,将检测到的第二电压值输出到主控模,170进行判断处理,通过第四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二MOS管Q2的栅极,第四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主控模块170,当需要对第二MOS管Q2进行关断时,主控模块170发生控制指令信号经过第四电阻R7输出到第二MOS管Q2的栅极,使得第二MOS管Q2关断,这样能够方便地对当前电池100的地址进行确定,从而对电池100编址,也能够辅助其他电池100的编址电路对其他电池100编址,从而提高编址的效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变化情况对电池100进行自动编址,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采用电阻值相同的电阻,这样第一检测模块150能够清楚地检测到第一电压值的变化,第二检测模块160能够清楚地检测到第二电压值的变化,因而主控模块170能够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变化分析判断出各电池100的地址,从而实现快速编址,提高了编址的准确性及编址效率。
第二方面,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编址方法包括:
S501,分别对每一第一采样点与每一第二采样点进行电压检测,得到若干组电压值,其中,第一采样点的电压是电池正极端的电压,第二采样点的电压是电池负极端的电压,每组电压值包括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
S502,根据若干组电压值确定出电池模组中处于首端的电池和处于尾端的电池,将处于尾端的电池编址为0,将处于首端的电池编址为N,N为大于0的整数;
S503,向第一电子开关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断开编址为M的电池的第一电子开关,将第一电压值发生变化的电池编址为M+1,M为偶数,M大于等于0且小于N;
S504,向第二电子开关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断开编址为M的电池的第二电子开关,将第二电压值发生变化的电池编址为M+1,M为奇数。
通过控制指令闭合所有的第一电子开关210和所有的第二电子开关220,这样能够分别对每一第一采样点130与每一第二采样点140进行电压检测,得到若干组电压值,其中,第一采样点130的电压是电池100正极端的电压,第二采样点130的电压是电池100负极端的电压,每组电压值包括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由于处于电池模组的首尾两端的电池100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与其他电池100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处于首端的电池100存在整个电池模组的电势最高点,而处于尾端的电池100存在整个电池模组的电势最低点,这样也能够清楚地区分出处于电池模组的首尾两端的电池100,将处于首端的电池编址为N,N为大于0的整数,将处于尾端的电池编址为0,进一步地,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编址为0的电池的第一电子开关210断开,由于各电池是串联关系,此时电池模组中存在某一电池的第一电压值发生变化,将这一检测到第一电压值变化的电池编址为1,进而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编址为1的电池的第二电子开关220断开,由于各电池是串联关系,此时电池模组中存在某一电池的第二电压值发生变化,将这一检测到第二电压值变化的电池编址为2,按照这一方法,当电池编址M为偶数,M大于等于0且小于N时,向第一电子开关210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断开编址为M的电池的第一电子开关,将第一电压值发生变化的电池编址为M+1;当电池编址M为奇数,M大于等于0且小于N时,向第二电子开关220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断开编址为M的电池的第二电子开关,将第二电压值发生变化的电池编址为M+1,将电池模组的各电池依次编址,直至将这些电池全部完成编址。这种编址方法能够根据对每个第一采样点130和每个第二采样点140的电压进行采样,得到若干组电压值,根据这些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以及电池模组中各电池100的串联关系,首先确定首尾两个电池的地址,对首尾两个电池编址之后依次对其他电池编址,操作简单,提高了编址准确性与编址效率。
参照图6,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电池模组中的各电池的编址过程进行描述,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发明的具体限制。
电池模组包括10个串联的电池100,即各电池依次连接,前一电池的负极连接下一电池的正极,其中,每一电池的电压为1V;与每一电池连接有一个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编址电路,各编址电路也依次连接,即若前一编址电路的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后一编址电路的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则后一编址电路的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下一个编址电路的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按此规律,依次连接,与每一电池正极端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R1、与每一电池负极端连接的第二分压电阻R2为阻值相同的电阻。
各编址电路的主控模块160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各自的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导通,分别对每一第一采样点130与每一第二采样点140进行电压检测,得到若干组电压值,其中,每组电压值包括一个第一电压值与一个第二电压值。
由于电池模组中处于尾端的电池的负极端与外部没有连接,即尾端电池的负极端处于悬空状态,没有与其他电池形成闭合回路,此时检测到的与处于尾端的电池连接的编址电路得到的第二电压值为0,又因为所有的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导通,处于尾端的电池的正极端、与其正极端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R1与上一个电池的两极及与上一电池的正极端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R1形成闭合回路,而每一电池的电压为1V,每一第一分压电阻R1阻值相同,此时,处于尾端的电池正极端的第一采样点130的第一电压值增加0.5V,即第一电压值为1.5V,通过比较各组电压值中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可以确定出电池模组中位于尾端的电池地址,并将这一电池编址为0。
同样地,由于电池模组中处于首端的电池的正极端与外部没有连接,即首端电池的正极极端处于悬空状态,没有与其他电池形成闭合回路,此时检测到的与处于首端的电池连接的编址电路得到的第二电压值为0,又因为所有的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导通,处于首端的电池的正极端、与其正极端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R1与下一个电池的两极及与下一电池的正极端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R1形成闭合回路,而每一电池的电压为1V,每一第一分压电阻R1阻值相同,此时,处于首端的电池正极端的第一采样点130的的第一电压值减小0.5V,即第一电压值为0.5V,通过比较各组电压值中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可以确定出电池模组中位于首端的电池地址,并将这一电池编址为9。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处于中间位置的各个电池的电压为1V,根据上述两种情况,各个电池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组合为(0.5V,0.5V)或者(1.5V,-0.5V)两种情况,即当某一电池的电压被分配给其他电池上第一分压电阻R1时,该电池上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组合为(0.5V,0.5V),当某一电池的第一分压电阻R1分得其他电池的部分电压时,该电池上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组合为(1.5V,-0.5V)。
当确定编址为0的电池之后,与编址为0的电池连接的编址电路的主控模块170发送第一控制指令断开这一编址电路的第一MOS管Q1,即处于尾端的电池的正极端、与其正极端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R1与上一个电池的两极及与上一电池的正极端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R1不构成闭合回路,上一个电池的电压不必分压给与尾端电池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R1,则与上一个电池连接的编码电路检测到的第一电压值从0.5V变为1V,而其他电池之间的连接关系不改变,因此其余组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不变,可以确定出处于尾端电池的上一个的电池的地址,将该电池编址为1。
当确定编址为1的电池之后,与编址为1的电池连接的编址电路的主控模块160发送控制指令断开这一编址电路的第二MOS管Q2,此时编址为1的电池的负极端、与其负极端连接的第二分压电阻R2与上一个电池的两极及与上一电池的负极端连接的第二分压电阻R2不构成闭合回路,则与上一电池的负极端连接的第二分压电阻R2上没有电流通过,上一电池的第二电压值为0V,而其他电池之间的连接关系不改变,因此其余组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不变,因此确定出编址为1的电池的上一个电池的地址,将该电池编址为2。
按照这一方式,依次对各电池进行编址,若电池编址M为大于等于2且M小于9的偶数,与编址为M的电池连接的编址电路的主控模块170发送第一控制指令断开这一编址电路的第一MOS管Q1,将第一电压值从0.5V变为1V的电池编址为M+1。
若电池编址M为大于2且小于9的奇数,与编址为M的电池连接的编址电路的主控模块170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断开这一编址电路的第二MOS管Q2,将第二电压值从-0.5V变为0V的电池编址为M+1。直至将这10个电池全部完成编址。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编址电路的电子设备,这种电子设备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编址电路,通过第一采样模块对第一采样点的电压采样,第二采样模块对第二采样点的电压采样,并分别对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检测,得到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主控模块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变化对电池进行自动编址,操作简单,提高了编址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编址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采样模块,所述第一采样模块用于连接电池的正极端,所述第一采样模块用于采集第一采样点的电压,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电压是所述电池的正极端的电压;
第二采样模块,所述第二采样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端,所述第二采样模块用于采集第二采样点的电压,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电压是所述电池的负极端的电压;
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采样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采样点进行检测,得到第一电压值;
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采样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采样点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电压值;
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对所述电池进行编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模块包括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一分压电阻;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端、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为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包括:
泄放电阻,所述泄放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泄放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采样模块包括第二电子开关和第二分压电阻;
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端和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主控模块;
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9.编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对每一第一采样点与每一第二采样点进行电压检测,得到若干组电压值,其中,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电压是电池正极端的电压,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电压是电池负极端的电压,每组电压值包括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
根据所述若干组电压值确定出电池模组中处于首端的电池和处于尾端的电池,将处于尾端的电池编址为0,将处于首端的电池编址为N,N为大于0的整数;
向第一电子开关发送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断开所述编址为M的电池的第一电子开关,将所述第一电压值发生变化的电池编址为M+1,M为偶数,M大于等于0且小于N;
向第二电子开关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断开所述编址为M的电池的第二电子开关,将所述第二电压值发生变化的电池编址为M+1,M为奇数。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编址电路。
CN202011325919.XA 2020-11-24 2020-11-24 编址电路、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2688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5919.XA CN112688684B (zh) 2020-11-24 2020-11-24 编址电路、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5919.XA CN112688684B (zh) 2020-11-24 2020-11-24 编址电路、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8684A true CN112688684A (zh) 2021-04-20
CN112688684B CN112688684B (zh) 2024-03-22

Family

ID=75446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5919.XA Active CN112688684B (zh) 2020-11-24 2020-11-24 编址电路、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86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466A (zh) * 2022-02-08 2022-05-13 易事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单体采集模块的地址设置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6008A (zh) * 2013-11-06 2016-06-22 Tgw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对传送设备的线性链接的控制组件进行编址/排序的方法
CN206178112U (zh) * 2016-11-18 2017-05-17 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 模式电池地址装置中电池电量的测试装置
CN106789372A (zh) * 2017-03-02 2017-05-31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总线的编址与报警的系统及方法
CN107300865A (zh) * 2017-02-17 2017-10-27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板自动编码方法
CN107591572A (zh) * 2016-07-06 2018-01-16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采集模块自动编号系统及方法
CN107728066A (zh) * 2017-08-29 2018-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绝缘检测电路及方法、电池管理系统
CN108107370A (zh) * 2017-12-05 2018-06-01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电池监测单元及相关控制方法
CN108494025A (zh) * 2018-01-25 2018-09-04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模块的自动编址系统及其自动编址方法
CN110554982A (zh) * 2019-06-19 2019-12-10 安徽沃博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模块编址系统及其编址方法
CN111505380A (zh) * 2020-04-24 2020-08-07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绝缘电阻的检测装置、系统与电动汽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6008A (zh) * 2013-11-06 2016-06-22 Tgw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对传送设备的线性链接的控制组件进行编址/排序的方法
CN107591572A (zh) * 2016-07-06 2018-01-16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采集模块自动编号系统及方法
CN206178112U (zh) * 2016-11-18 2017-05-17 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 模式电池地址装置中电池电量的测试装置
CN107300865A (zh) * 2017-02-17 2017-10-27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板自动编码方法
CN106789372A (zh) * 2017-03-02 2017-05-31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总线的编址与报警的系统及方法
CN107728066A (zh) * 2017-08-29 2018-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绝缘检测电路及方法、电池管理系统
CN108107370A (zh) * 2017-12-05 2018-06-01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电池监测单元及相关控制方法
CN108494025A (zh) * 2018-01-25 2018-09-04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模块的自动编址系统及其自动编址方法
CN110554982A (zh) * 2019-06-19 2019-12-10 安徽沃博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模块编址系统及其编址方法
CN111505380A (zh) * 2020-04-24 2020-08-07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绝缘电阻的检测装置、系统与电动汽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坎鹏程: "基于ARM CortexM0的智能光伏汇流采集装置设计及应用", 《技术园地》, pages 1 - 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466A (zh) * 2022-02-08 2022-05-13 易事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单体采集模块的地址设置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14500466B (zh) * 2022-02-08 2023-12-08 易事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单体采集模块的地址设置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8684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0887B (zh) 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的绝缘电阻测量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故障自诊断方法
US901895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agnosing abnormality in cell balancing circuit
CN107526041A (zh) 电池检测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
EP3010128B1 (en) Electronic circuit
CN102738856A (zh) 电池电压控制装置
CN108287287B (zh) 一种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mos管自检电路及方法
CN112098820B (zh) 开关状态检测电路、方法和装置
CN112904212A (zh) 短路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器设备
US11777154B2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and open cell detection systems
US20120253717A1 (en) Battery voltage detector and battery voltage detecting method
CN112688684A (zh) 编址电路、方法及设备
CN114270198A (zh) 一种绝缘电阻检测电路、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CN106847143A (zh) 检测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633491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被动均衡电路
CN102967788B (zh) 一种电池断线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CN215116713U (zh) 短路检测电路、充放电电路系统及储能装置
CN220709332U (zh) 端口状态检测电路以及角雷达位置检测系统
CN105067669B (zh) 检测电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890883A (zh) 一种红外光电开关信号的转换装置及系统
CN220709317U (zh) 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关管检测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5894733U (zh) 电压信号检测电路、供电装置及用电装置
CN107783049B (zh) 适用于多节电池包的电平转移系统
CN204144916U (zh) 一种用于智能车载功率装置的短路保护电路
CN220855121U (zh) 一种电池故障检测系统、电池系统和车辆
CN218412842U (zh) 检测选通模块、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管理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3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2nd floor, A-B area, 2nd floor, D area-9th floor, Yihe Road,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NWODA 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Xinwangda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2nd floor, A-B area, 2nd floor, D area-9th floor, Yihe Road,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NWODA ELECTRONIC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