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7727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7727B
CN112687727B CN202011567395.5A CN202011567395A CN112687727B CN 112687727 B CN112687727 B CN 112687727B CN 202011567395 A CN202011567395 A CN 202011567395A CN 112687727 B CN112687727 B CN 112687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s
light
opening
display panel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73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7727A (zh
Inventor
李静
詹乐宇
张振铖
任玮
李俊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73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7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7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7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7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7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第一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分布的第二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层和滤光层,其中,发光元件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滤光层设置于发光元件层的出光面侧,滤光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的第一阻隔物和设置于各第一开口的第一滤光单元,至少一个第一滤光单元与一个第一发光单元对应设置,第一开口在发光元件层上的正投影为曲线环或多边形,至少部分相邻两个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该显示面板可改善由于外界光线在进入摄像头前发生干涉衍射而影响摄像头成像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显示屏在外形上的要求在逐步提升,显示屏中用于显示的显示区的占比(屏占比)越大,视觉效果越好,用户的使用感受也就越好,因而更大屏占比是未来市场的趋势。
影响显示屏的屏占比的因素除边框宽度之外还有摄像头区域,将摄像头置于屏下即屏下摄像头结构,可使摄像头区域也可用于显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屏占比。将摄像头设置于显示屏中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下方,光线可穿过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射向摄像头,以使摄像头拍摄到画面,然而,由于衍射现象的存在,使得摄像头的成像质量较差,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比较模糊。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可改善由于外界光线在进入摄像头前发生干涉衍射而影响摄像头成像效果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分布的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层和滤光层,其中,发光元件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滤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层的出光面侧,所述滤光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的第一阻隔物和设置于各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滤光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滤光单元与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的正投影为曲线环或多边形,至少部分相邻两个所述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其中第一显示区域与设置于显示面板下的摄像头相对,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阻隔物具有多个与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内设置有用于滤光的第一滤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经第一滤光单元滤光后由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从而可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第一阻隔物具有遮光的效果,第一阻隔物的第一开口具有透光效果,可以外界光线经第一开口穿过显示面板射向摄像头,第一开口在发光元件层上的正投影为曲线环或者多边形,且至少部分相邻两个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外界光线经过各个第一开口入射至显示面板内侧时发生干涉或者衍射的现象,减小或消除外界光线经过第一开口后发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使得摄像头接收到的外界光线更为均匀,从而提升摄像头的成像质量,且该显示面板的结构简单、制程简易、良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滤光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滤光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滤光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滤光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滤光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滤光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排布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滤光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第一显示区;2-第二显示区;3-发光元件层;31-像素限定层;32-第一电极层;33-有机发光层;34-第二电极层;4-滤光层;41-第一阻隔物;42-第一开口;43-第一滤光单元;44-主开口;45-辅助开口;46-主滤光单元;47-辅助滤光单元;5-第二滤光单元;6-第二开口;7-阵列基板;8-封装层;9-第一发光单元;10-第一重复单元;11-第一发光单元组;12-第二发光单元组;13-第二重复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现有技术中,在采用屏下摄像头(即将摄像头设置于显示面板下方)设计的显示面板中,显示区的占比高,从而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中,与屏下摄像头区域相对的显示区设置有用于抗反射的滤光层4,滤光层4具有与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相对应的矩阵式透光孔,从而当外界光线经透光孔穿过显示面板射向摄像头时容易发生衍射干涉现象,使得摄像头接收到的光线异常,从而会影响拍照质量。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干涉衍射现象影响屏下摄像头成像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1和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1分布的第二显示区2。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层3和滤光层4,其中,发光元件层3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1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9,滤光层4设置于发光元件层3的出光面侧,滤光层4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1的具有多个第一开口42的第一阻隔物41和设置于各第一开口42的第一滤光单元43,至少一个第一滤光单元43与一个第一发光单元9对应设置,第一开口42在发光元件层3上的正投影为曲线环或多边形,至少部分相邻两个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采用了位于第一显示区1的第一阻隔物41具有多个与位于第一显示区1的第一发光单元9对应的第一开口42,第一开口42内设置有用于滤光的第一滤光单元43,第一发光单元9发出的光经第一滤光单元43滤光后由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从而可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第一阻隔物41具有遮光的效果,第一阻隔物41的第一开口42具有透光效果,可以使外界光线经第一开口42穿过显示面板射向摄像头,第一开口42在发光元件层3上的正投影为曲线环或者多边形,且至少部分相邻两个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外界光线经过各个第一开口42入射至显示面板内侧时发生干涉或者衍射的现象,减小或消除外界光线经过第一开口42后发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使得摄像头接收到的外界光线更为均匀,从而提升摄像头的成像质量,且该显示面板的结构简单、制程简易、良率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口42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为曲线环时,由于相邻曲线环均不平行,从而可有效防止外界光线经过各个第一开口42入射至显示面板内侧时出现干涉或者衍射的现象。当第一开口42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为多边形时,至少部分相邻两个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即至少部分相邻近的两个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侧边不平行,从而有助于减少外界光线经第一开口42入射至显示面板内侧时出现干涉或者衍射的现象。当第一开口42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部分为曲线环、另一部分为多边形时,至少部分相邻两个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相邻近的两个曲线环中相邻近的部分、或者相邻近的曲线环与多边形中曲线环靠近多边形的部分与多边形中靠近曲线环的侧边之间均不平行,从而可有效改善外界光线经过各个第一开口42入射至显示面板内侧时发生干涉或者衍射的现象,减小或消除外界光线经过第一开口42后发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从而可以提升摄像头的成像质量,使得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更为清晰。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滤光单元43包括滤光片,第一发光单元9与其对应的第一滤光单元43中的滤光片的颜色相同。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7、形成于阵列基板7上的发光元件层3、形成于发光元件层3上的封装层8以及形成于封装层8上的滤光层4,发光元件层3包括第一电极层32、第二电极层34和形成于第一电极层32和第二电极层34之间的有机发光层33,有机发光层33包括用于发出红色光的红色发光材料、用于发出绿色光的绿色发光材料以及用于发出蓝色光的蓝色发光材料,从而可以对应形成红色、绿色、蓝色的第一发光单元9,发光元件层3还包括用于界定各个第一发光单元9的像素限定层31。
其中,有机发光层33的制备温度较低,高温会影响有机发光层33的性能,采用低温的滤光片一方面可以达到抗衍射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在后制备滤光层4时,不影响在先制备的有机发光层33的性能;每个第一发光单元9与对应的滤光片的颜色相同,从而使得第一发光单元9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滤光后,发出的光更为纯净,使得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滤光层4中的透光区域即第一开口42的形状来调节第一显示区1的透光效果,使得经第一开口42入射到摄像头的光线更为均匀,不会由于经过第一开口42后发生干涉或者衍射而被加强或减弱。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第一发光单元9对应一个第一开口42,每个第一开口42的形状相同,每个第一开口42内设置有与第一开口42对应的第一滤光单元43,每个第一开口42在发光元件层3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发光单元9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显示区1的每个第一发光单元9对应一个第一开口42,每个第一开口42内设置有与第一开口42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的第一滤光单元43,从而每个第一发光单元9发出的光经第一开口42内的第一滤光单元43射出,有助于防止发生反射,同时增强每个第一发光单元9出光的纯度,从而提升显示效果,第一开口42在发光元件层3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发光单元9内,从而使得由第一显示区1出射的光线均经第一滤光单元43滤光后射出,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显示效果。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个第一开口42的形状相同,第一开口42的形状均为椭圆形且相邻的第一开口42的设置角度不同,第一滤光单元43的形状为与第一开口42对应的椭圆形。
上述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开口42的设置角度不同指的是将相邻近的两个第一开口42中的一个沿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平移后无法与另一个重叠。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开口42的形状为椭圆形,且相邻的第一开口42的设置角度不同,即第一阻隔物41中形成有多个不规则排列的第一开口42,且相邻的第一开口42之间不存在平行侧边,位于相邻第一开口42内且与各个第一开口42的形状大小相同的相邻第一滤光单元43也不存在平行侧边,从而可以避免入射光线发生干涉或衍射,使得摄像头的摄像效果更好。
上述实施例中,椭圆形的第一开口42的排布方式为:任意两个相邻近的第一开口42的长轴方向的夹角为20°至70°,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近的第一开口42的长轴方向的夹角为30°至60°,最佳地,任意两个相邻近的第一开口42的长轴方向的夹角为90°,即相邻近的第一开口42的长轴相互垂直,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止入射光线发光干涉或者衍射的现象。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每个第一开口42的形状相同,第一开口42的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第一滤光单元43的形状为与第一开口42一一对应的圆形或多边形。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多个第一开口42的形状均为圆形时,可以在避免发生干涉和衍射的同时,提升第一开口42的有效透过率,即使得每个第一开口42与每个第一发光单元9相对的部分的面积较大,从而使得第一发光单元9发出的光线经由第一开口42中的第一滤光单元43射出时,透光面积较大。
如图5所示,多个第一开口42的形状均为菱形,各个第一开口42内的第一滤光单元43为与第一开口42大小相同的菱形以覆盖各个第一开口42,多个第一开口42的设置角度相同,相邻近的第一开口42中相对的侧边之间不存在相互平行的部分,从而可以改善干涉和衍射的现象。
如图6所示,多个第一开口42的形状均为正五边形,各个第一开口42内的第一滤光单元43为与第一开口42大小相同的正五边形以覆盖各个第一开口42,相邻近的第一开口42中相对的侧边之间不存在相互平行的部分,从而可以改善干涉和衍射的现象。
如图7所示,多个第一开口42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且至少部分相邻的第一开口42的设置角度不同,即将相邻近的两个第一开口42中的一个沿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平移后无法与另一个重叠,以使相邻近的第一开口42中相对的侧边之间不存在相互平行的部分,各个第一开口42内的第一滤光单元43为与第一开口42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以覆盖各个第一开口42,从而可以改善干涉和衍射的现象,当全部的第一开口42中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开口42的摆放角度均不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外界入射光线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多个第一开口42包括主开口44和辅助开口45,主开口44的面积大于辅助开口45的面积,每个第一发光单元9对应设置至少一个主开口44和围绕主开口44的多个辅助开口45,主开口44内设置有与主开口44对应的主滤光单元46,辅助开口45内设置有与辅助开口45对应的辅滤光单元。
第一阻隔物41中部分第一开口42的面积大于另一部分第一开口42的面积,其中面积较大的第一开口42为主开口44、面积较小的第一开口42为辅助开口45,辅助开口45设置于主开口44的周边,用于过滤第一发光单元9中靠近边缘的区域发出的光线,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9发出光线的透光率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通过增设面积较小的辅助开口45提升透光面积,从而提高对于进入显示面板内的外界光线的透光率,从而提升摄像头的成像效果;例如,当第一开口42的形状与第一发光单元9的形状不同时,主开口44与第一发光单元9的中间部位相对、以过滤第一发光单元9中间部分发出的光线,辅助开口45与第一发光单元9的边缘区域相对、以过滤第一发光单元9边缘区域发出的光线,由于相邻近的主开口44和辅助开口45中满足:在发光元件层3上的正投影为曲线环或多边形,且至少部分相邻两个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从而可以改善入射至显示面板靠近摄像头一侧的光线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提升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主开口44与辅助开口45的形状相同,每个主开口44与辅助开口45的设置角度不同;主滤光单元46设置于主开口44内且与主开口44相对应,辅助滤光单元47设置于辅助开口45内且与辅助开口45相对应。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主开口44与辅助开口45的形状相同,均为椭圆形,主开口44与辅助开口45的设置角度不同,从而可以避免经过该主开口44和经过该主开口44周围的辅助开口45的光线之间发生干涉或者衍射现象。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开口44与辅助开口45的形状为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
上述实施例中,多边形可以为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本申请不作限定,可以根据第一发光单元9的形状合理选择主开口44和辅助开口45的形状,以增大第一发光单元9和该第一发光单元9所对应的主开口44以及辅助开口45之间的正对面积,从而保证滤光效果。
如图9所示,在这种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9的形状为矩形,与该第一发光单元9对应的主开口44和主滤光单元46的形状均为椭圆形,主滤光单元46的长轴与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平行,在主开口44周围的辅助开口45内设有多个辅助滤光单元47,辅助开口45以及辅助滤光单元47均采用椭圆形,且主开口44与辅助开口45的设置方向不同,从而在增加每个第一发光单元9的发光的透光率以及外界光线入射到摄像头的光线透过率的同时,可避免入射光线发生干涉和衍射,从而提升摄像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主开口44的长轴方向与相邻近的辅助开口45的长轴方向的夹角为20°至70°,较佳的,主开口44的长轴方向与相邻近的辅助开口45的长轴方向的夹角为90°,即主开口44与相邻近的辅助开口45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止入射光线发光干涉或者衍射的现象。
一种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如图9所示,位于第一显示区1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9的排布方式为错位排布,在这种实施例中,发光元件层3包括多个第一重复单元10,每个第一重复单元10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发光单元组11和第二发光单元组12,第一发光单元组11和第二发光单元组12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不同颜色的至少三个第一发光单元9,其中,第一发光单元组11和第二发光单元组12在第二方向y上错开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小于每个第一发光单元9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且沿第一方向x第一发光单元组11和第二发光单元组12中相邻的第一发光单元9颜色不同,在这种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下,滤光层4中的第一开口42被划分多个第二重复单元13,第二重复单元13与第一重复单元10一一对应,每个第二重复单元13中包括多个与第一重复单元10中的各个第一发光单元9相对应的第一开口42,从而便于制备,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划分第二重复单元13,且每种划分方式下的第二重复单元13中的第一开口42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不作限定。
由于每个第一发光单元9对应一个第一子像素,因此,上述第一发光单元9的排布方式也代表了像素的排布方式,当像素采用其他的排布方式时,第一重复单元10和第二重复单元13也做适应性的调节,本申请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主开口44与辅助开口45的形状不同,主开口44与辅助开口45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
上述实施例中,主开口44和辅助开口45的形状不同,从而便于根据第一发光单元9的形状合理布置主开口44和辅助开口45,以增大第一发光单元9和该第一发光单元9所对应的主开口44以及辅助开口45之间的正对面积,从而保证滤光效果。
如图10所示,主开口44以及主开口44内的主滤光单元46的形状为椭圆形,位于主开口44周围的辅助开口45以及辅助开口45内的辅助滤光单元47的形状为圆形,主开口44以及辅助开口45任意角度设置均不易产生干涉和衍射,从而在满足滤光效果以及透光效果的同时便于设计。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发光元件层3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2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滤光层4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2的具有多个第二开口6的第二阻隔物和设置于各第二开口6的第二滤光单元5,至少一个第二滤光单元5与一个第二发光单元对应设置,第二开口6在发光元件层3上的正投影为曲线环或多边形,至少部分相邻两个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2可以采用与第一显示区1相同的像素分布密度,并将滤光层4中与第二显示区2相对部分的第二开口6采用与第一显示区1相对应的部分的第一开口42相同的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显示区1的第一发光单元9的像素密度与位于第二显示区2的第二发光单元的像素密度相同。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发光元件层3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2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滤光层4还包括具有多个第二开口6的第二阻隔物和设置于各第二开口6的第二滤光单元5,第二开口6呈阵列排布,每个第二发光单元与一个第二滤光单元5对应。
上述实施例中,滤光层4中位于第一显示区1中的第一开口42与位于第二显示区2中的第二开口6的形状和分布方式不同,位于第一显示区1的各个第一开口42中通过减少相邻的平行侧边以改善干涉和衍射现象,而位于第二显示区2的各个第二开口6的形状无需考虑干涉和衍射现象,可与第二发光单元的形状和分布相匹配以增加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显示区1的第一发光单元9的像素密度与位于第二显示区2的第二发光单元的像素密度相同;或者,位于第一显示区1的第一发光单元9的像素密度小于位于第二显示区2的第二发光单元的像素密度,从而有助于提升第一显示区1的透光率,以便摄像头获得更多的光线、进一步提升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可以应用于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固定终端。由于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显示面板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提升设置于显示面板下的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同理,设置摄像头的区域也可以设置其他的感光元件,使得该感光元件可以达到更好的感光效果。
感光元件可采用粘接的方式设置于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常用的用于粘结感光元件和显示面板的粘结剂可以采用聚酰亚胺材料,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粘结剂,本申请不作限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分布的第二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发光元件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
滤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层的出光面侧,所述滤光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的第一阻隔物和设置于各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滤光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滤光单元与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的正投影为曲线环或多边形,至少部分相邻两个所述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
多个所述第一开口包括主开口和辅助开口,所述主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辅助开口的面积,每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主开口和围绕所述主开口的多个辅助开口,所述主开口内设置有与所述主开口对应的主滤光单元,所述辅助开口内设置有与所述辅助开口对应的辅滤光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开口,每个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相同,每个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所述第一滤光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发光元件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为椭圆形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开口的设置角度不同,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形状为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形状为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圆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开口与所述辅助开口的形状相同,每个所述主开口与所述辅助开口的设置角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开口与所述辅助开口的形状为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开口与所述辅助开口的形状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开口与所述辅助开口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其对应的第一滤光单元中的滤光片的颜色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
所述滤光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的第二阻隔物和设置于各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滤光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的正投影为曲线环或多边形,至少部分相邻两个所述多边形中相邻近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
所述滤光层还包括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的第二阻隔物和设置于各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滤光单元,所述第二开口呈阵列排布,每个第二发光单元与一个第二滤光单元对应。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567395.5A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687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7395.5A CN112687727B (zh)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7395.5A CN112687727B (zh)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7727A CN112687727A (zh) 2021-04-20
CN112687727B true CN112687727B (zh) 2022-10-18

Family

ID=7545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7395.5A Active CN112687727B (zh)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77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9208B (zh) * 2021-07-20 2023-04-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209328A (zh) * 2021-11-30 2023-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4888B (zh) * 2015-07-06 2019-06-28 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掩模板、滤光片的制作方法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7329313A (zh) * 2017-08-17 2017-11-0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07506A (zh) * 2019-03-29 2019-07-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反射型显示面板和反射型显示装置
CN110491925A (zh) * 2019-08-27 2019-11-2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162109B (zh) * 2020-01-02 2022-07-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7727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772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87322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028900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substrates,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CN11078339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40078563A (ko) 랜덤패턴 설계방법, 랜덤패턴 설계장치, 상기 랜덤패턴 설계방법에 따른 랜덤패턴을 포함하는 광학기판
KR100809038B1 (ko) 외광 차단 시트 및 그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316888B (zh) 一种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72538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64205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080041540A (ko) 필터 및 그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23356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2022443A (zh) 終端設備的顯示屏以及終端設備
CN110687715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2911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89688A (zh) 盖板及电子设备
CN11472529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0829502B1 (ko) 필터 및 그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75837B1 (ko) 필터 및 그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8046645A (ja) 外光遮断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850312B2 (ja)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0780364A (zh) 光控膜和包括该光控膜的显示装置
CN11243718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5418186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078364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80097855A (ko) 외광 차단 시트 및 그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