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5258A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5258A
CN112685258A CN202011622248.3A CN202011622248A CN112685258A CN 112685258 A CN112685258 A CN 112685258A CN 202011622248 A CN202011622248 A CN 202011622248A CN 112685258 A CN112685258 A CN 112685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sumption
power
processor
determining
peripheral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22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22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52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5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52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电子设备的控制器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基于目标策略获取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基于系统功率、板载设备功耗和外围负载功耗确定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将功率限值发送给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处理器基于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上述实现在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固定的情况下,结合动态可变的外围负载功耗动态的确定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控制技术,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CPU性能越来越强,其功耗也随之逐步提升,从而导致系统整机功耗也不断提升。在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性能与功耗的矛盾,是一个客观且长期的问题。
在保证CPU工作性能的前提下,为了应对CPU功耗的不断提升,一般会不断提升功率适配器的规格,或在适配器规格固定的情况下,通过为CPU配置固定功耗值以对其功耗进行控制,然而这些方式反映在实际应用中,或成本高昂,或无法充分利用功耗资源,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的控制器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
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外围负载功耗为所述系统之外的需要所述系统为之提供能源的设备所需要的功耗;
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将所述功率限值发送给所述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包括:
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第一可用功耗;
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和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以执行至少一个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运行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运行功率确定为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小于所述最大运行功率且大于所述长时功耗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可用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小于或等于所述长时功耗的情况下,将所述长时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可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和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是否大于所述处理器的默认功耗,以执行至少一个以下步骤:
在大于的情况下,进入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的大小关系的步骤;
在等于的情况下,将所述默认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在小于的情况下,进入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与所述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功率限值包括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第二短时睿频功耗,则所述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包括:
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第二可用功耗;
基于所述第二可用功耗和默认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所述第二可用功耗和默认第二短时睿频功耗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所述第二短时睿频功耗。
可选的,所述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包括:
周期性的或在满足目标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检测到外围负载发生状态改变。
可选的,所述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包括:
通过设置在所述系统各个外接接口的电流传感器确定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
或,
通过所述系统的外接接口接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描述信息和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包括通用串行总线负载、显示接口负载和网口负载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板载设备功耗的获取包括:
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所述系统启动阶段读取的固件信息以确定板载设备功耗。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功耗确定模块,用于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
第二功耗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外围负载功耗为所述系统之外的需要所述系统为之提供能源的设备所需要的功耗;
功率限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功率限值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功率限值发送给所述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控制器、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在被所述控制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操作: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外围负载功耗为所述系统之外的需要所述系统为之提供能源的设备所需要的功耗;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将所述功率限值发送给所述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电子设备的控制器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基于目标策略获取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外围负载功耗为系统之外的需要系统为之提供能源的设备所需要的功耗;基于系统功率、板载设备功耗和外围负载功耗确定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将功率限值发送给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处理器基于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上述实现在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固定的情况下,结合动态可变的外围负载功耗动态的确定处理器的功率限值;相对于传统的为处理器设置固定功耗的实现方式,本方案能够在系统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系统可用功耗资源,最大化处理器的功率限值,从而实现了处理器功率限值的动态调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确定功率限值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确定功率限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确定功率限值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本申请对该电子设备的产品形式不做限定,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上网本等,可以依据应用需求选择。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所示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内嵌控制器,具体的如内嵌控制芯片。参见图1所示,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电子设备的控制器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
其中,系统功率为能够表征系统最大消耗功耗的参数,其具有多种实现。本实施例中,只要能够表征系统最大消耗功耗的、或者与系统功率同样具有表征系统能源标准的参数都可以。例如,系统功率可以是系统的电源适配器的额定功率、系统的OBP(OverBudgetProtection,过电流保护)值、系统的直流适配器电流等等;总之,能够直接或间接通过相应计算或转换确定系统功率的参数均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系统功率的实现,本申请对此并不做固定限制。
其中,板载设备指的是系统配置固件,这些固件在系统运行状态下通常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例如对于系统进行存储扩容,新增的存储器在布置好后,也必须在系统重启后才能生效使用,而系统配置固件在系统启动阶段由系统读取确定,一旦系统开机启动,系统配置固件仅以开机时系统已有的固件为准。板载设备功耗即为所有的系统配置固件所需要消耗的功耗之和,其中的板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固态硬盘、硬盘驱动器、识别卡、扩展总线等等。
步骤102: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外围负载功耗为所述系统之外的需要所述系统为之提供能源的设备所需要的功耗。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是为了确定处理器能够分配使用的功耗,因此,在确定了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这类固定功耗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系统外围负载需要消耗的功耗。其中,外围负载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通用串行总线负载、显示接口负载和网口负载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在能够表征系统最大功耗的系统功率确定的情况下,系统的所有负载所消耗的功耗总值不能超过系统功率表征的系统最大功耗;系统的负载主要包括处理器、板载设备和外围负载,在板载设备功耗也确定的情况下,功耗不确定的负载只有处理器和外围负载。由于系统的外围负载是可以实时发生变化的,因此,外围负载功耗对应的也会实时的发生变化;本申请实施例中,既是在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确定的情况下,确定剩余可分配功耗,基于剩余可分配功耗来实现外围负载功耗和处理器功耗的动态分配;在外围负载功耗较大时,相应的处理器可用的功耗就会较小;在外围负载功耗较小时,相应的处理器可用的功耗就会较大。
步骤103: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基于前述内容,系统功率表征的最大功耗与各类型负载功耗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系统功率表征的最大功耗=板载设备功耗+外围负载功耗+处理其功耗。因此在系统功率、板载设备功耗和外围负载功耗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计算得到处理器功耗,该处理器功耗在本实现中可以以功率限值表示。
步骤104:将所述功率限值发送给所述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
确定了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后,控制器将功率限值发送给处理器,以使得处理器在功耗允许范围内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实现性能最大化。具体的,控制器可通过PECI(Platform Environment Control Interface,平台环境式控制接口)将确定的功率限值发送给处理器。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架构图,可结合图2理解上述记载内容。
本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在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固定的情况下,结合动态可变的外围负载功耗动态的确定处理器的功率限值;相对于传统的为处理器设置固定功耗的实现方式,本方案能够在系统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系统可用功耗资源,最大化处理器的功率限值,从而实现了处理器功率限值的动态调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确定功率限值的流程图,结合图3所示,一个实现中,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可以包括:
步骤301: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第一可用功耗。
其中,第一可用功耗即为在板载设备功耗和外围负载功耗之外,系统能够为处理器提供的最大功耗。
步骤302: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和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进入步骤303、步骤304或步骤305。
其中,最大运行功率即处理器的运行功率的限值,处理器在运行功率在超过该最大运行功率时,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工作,因此需要保证处理器的运行功率不能大于上述最大运行功率。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和长时功耗都属于处理器的固有性能参数,这些参数在处理器出厂时已经确定,并且不可修改,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再做过多介绍。
步骤303: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运行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运行功率确定为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基于前述内容,在第一可用功耗大于或等于最大运行功率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处理器的持续安全的工作能力,需要将最大运行功率确定为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步骤304: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小于所述最大运行功率且大于所述长时功耗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可用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在第一可用功耗处于所述最大运行功率和所述长时功耗之间时,可直接将第一可用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使得处理器能够完全基于理想状态下的第一可用功耗调整自身运行功率。
步骤305: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小于或等于所述长时功耗的情况下,将所述长时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长时功耗可理解为保障处理器正常运行的最低功耗值,为了保障处理器的正常运行,在第一可用功耗小于或等于所述长时功耗时,将长时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在前述公开内容的基础上,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处理器的默认功耗。该默认功耗可以由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置,也可以由控制器来设置。则如图4所示,在前述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和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前,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是否大于所述处理器的默认功耗的步骤,以执行至少一个以下步骤:在大于的情况下,进入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的大小关系的步骤;在等于的情况下,将所述默认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在小于的情况下,进入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与所述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的步骤。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确定功率限值的流程图,结合图5所示,另一个实现中,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可以包括:
步骤501: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第二可用功耗。
其中,第二可用功耗即为在板载设备功耗和外围负载功耗之外,系统能够为处理器提供的最大功耗。
步骤502:基于所述第二可用功耗和默认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所述第二可用功耗和默认第二短时睿频功耗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所述第二短时睿频功耗。
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第二短时睿频功耗表征的是不同时间长度下处理器能够达到的最大功耗值。例如,第一短时睿频功耗表征的是处理器在28s的时间内能够达到的一个最大功率值,第二短时睿频功耗表征的是处理器在10ms的时间内能够达到的一个最大功率值,本申请对此并不做固定限制。
第二可用功耗与第一短时睿频功耗或第二短时睿频功耗之间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该函数关系与环境温度、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处理器的供电电压等多个参数相关。领域内技术人员基于确定的可以分配给处理器的第二可用功耗以及前述函数关系,可以确定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第二短时睿频功耗,该确定过程在此不再过多介绍。
在前面的实施例中,已经介绍到外围负载是可以实时变化的,如对于笔记本电脑,其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可以实时的连接上一部手机、一个音响等,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将通过USB接口连接的负载设备去除。因此,为了保证处理器运行功率调整的及时性,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可以包括:周期性的或在满足目标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检测到外围负载发生状态改变。
前述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如可以是通过设置在所述系统各个外接接口的电流传感器确定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也可以是通过所述系统的外接接口接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描述信息和设备标识。
考虑到在各个外接接口安装电流传感器存在的成本高或空间受限的问题,在不增加电流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外接接口连接的外围设备的设备描述信息和设备标识来估算该外围设备的功耗。例如设备标识指示其为一个音响设备,设备描述信息指示其额定功率为5W,则确定该外接音响设备的功耗为5W。将所述外接设备的功耗值相加,即可得到外围负载功耗。
前述实施例中,板载设备功耗的获取可以包括: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所述系统启动阶段读取的固件信息以确定板载设备功耗。该实现过程中,在系统启动阶段读取的固件信息与当前的实现过程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与当前实现不同的是,会基于读取的固件信息确定板载设备功耗,以便于后续确定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上述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方法,对于本申请的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装置实现,因此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装置,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装置可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内嵌控制器。结合图6所示,控制装置60可以包括:
第一功耗确定模块601,用于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
第二功耗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外围负载功耗为所述系统之外的需要所述系统为之提供能源的设备所需要的功耗。
功率限值确定模块603,用于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功率限值发送模块604,用于将所述功率限值发送给所述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
本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在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固定的情况下,结合动态可变的外围负载功耗动态的确定处理器的功率限值;相对于传统的为处理器设置固定功耗的实现方式,本方案能够在系统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系统可用功耗资源,最大化处理器的功率限值,从而实现了处理器功率限值的动态调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个实现中,所述功率限值确定模块具体可用于: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第一可用功耗;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和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运行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运行功率确定为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小于所述最大运行功率且大于所述长时功耗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可用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小于或等于所述长时功耗的情况下,将所述长时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一个实现中,控制装置还包括:默认功耗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处理器的默认功耗,则所述功率限值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和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前,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是否大于所述处理器的默认功耗;在大于的情况下,执行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的大小关系的操作;在等于的情况下,将所述默认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在小于的情况下,执行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与所述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的操作。
一个实现中,所述功率限值包括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第二短时睿频功耗,所述功率限值确定模块具体可用于: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第二可用功耗;基于所述第二可用功耗和默认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所述第二可用功耗和默认第二短时睿频功耗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所述第二短时睿频功耗。
一个实现中,所述第二功耗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周期性的或在满足目标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检测到外围负载发生状态改变。
一个实现中,所述第二功耗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系统各个外接接口的电流传感器确定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或,通过所述系统的外接接口接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描述信息和设备标识。
一个实现中,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包括通用串行总线负载、显示接口负载和网口负载中的至少一种。
一个实现中,所述第一功耗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所述系统启动阶段读取的固件信息以确定板载设备功耗。
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任意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功耗确定模块、第二功耗确定模块、功率限值确定模块、功率限值发送模块、默认功耗确定模块等均作为程序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模块。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实现回访数据的处理。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控制器、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在被所述控制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操作: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外围负载功耗为所述系统之外的需要所述系统为之提供能源的设备所需要的功耗;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将所述功率限值发送给所述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的控制器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
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外围负载功耗为所述系统之外的需要所述系统为之提供能源的设备所需要的功耗;
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将所述功率限值发送给所述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包括:
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第一可用功耗;
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和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以执行至少一个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运行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运行功率确定为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小于所述最大运行功率且大于所述长时功耗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可用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在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小于或等于所述长时功耗的情况下,将所述长时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和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是否大于所述处理器的默认功耗,以执行至少一个以下步骤:
在大于的情况下,进入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与所述处理器的最大运行功率的大小关系的步骤;
在等于的情况下,将所述默认功耗确定为所述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在小于的情况下,进入确定所述第一可用功耗与所述长时功耗的大小关系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功率限值包括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第二短时睿频功耗,则所述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包括:
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第二可用功耗;
基于所述第二可用功耗和默认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所述第二可用功耗和默认第二短时睿频功耗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短时睿频功耗和/或所述第二短时睿频功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包括:
周期性的或在满足目标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检测到外围负载发生状态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包括:
通过设置在所述系统各个外接接口的电流传感器确定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
或,
通过所述系统的外接接口接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描述信息和设备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包括通用串行总线负载、显示接口负载和网口负载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板载设备功耗的获取包括:
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所述系统启动阶段读取的固件信息以确定板载设备功耗。
9.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功耗确定模块,用于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
第二功耗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外围负载功耗为所述系统之外的需要所述系统为之提供能源的设备所需要的功耗;
功率限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
功率限值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功率限值发送给所述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控制器、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在被所述控制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操作:获得系统功率和板载设备功耗;基于目标策略获取所述系统的外围负载功耗,所述外围负载功耗为所述系统之外的需要所述系统为之提供能源的设备所需要的功耗;基于所述系统功率、所述板载设备功耗和所述外围负载功耗确定所述系统的处理器的功率限值;将所述功率限值发送给所述系统的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功率限值调整自身的运行功率。
CN202011622248.3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6852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2248.3A CN112685258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2248.3A CN112685258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5258A true CN112685258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53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2248.3A Pending CN112685258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52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975A1 (zh) * 2022-11-10 2024-05-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4473A1 (en) * 2007-10-04 2009-04-09 Akihiko Mizutan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in a Battery-Powere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992183A (zh) * 2017-12-18 2018-05-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cpu功耗限值的优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876180A (zh) * 2018-08-31 2020-03-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耗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90471A (zh) * 2020-01-02 2020-05-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62835A (zh) * 2020-04-30 2020-08-21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4473A1 (en) * 2007-10-04 2009-04-09 Akihiko Mizutan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in a Battery-Powere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992183A (zh) * 2017-12-18 2018-05-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cpu功耗限值的优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876180A (zh) * 2018-08-31 2020-03-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耗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90471A (zh) * 2020-01-02 2020-05-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62835A (zh) * 2020-04-30 2020-08-21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975A1 (zh) * 2022-11-10 2024-05-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6705B2 (en)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processor mode of multi-core processor
US20180102981A1 (en) Resource management based on device-specific or user-specific resource usage profiles
US9678797B2 (en) Dynamic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multi-process applications
KR101551051B1 (ko) 전자 장치에서의 다중 레벨 열 관리
US20160299551A1 (en)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power throttling upon system on portable device, corresponding portable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EP3633515B1 (en) Memory allocation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0825208B (zh) 数字货币矿机参数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5987A (zh) 一种开机流程控制方法、开机流程控制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685258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941464A (zh) 智能网卡供电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37456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63589B (zh) 电池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534420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electronic system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for
CN115657570B (zh) 低功耗模式下的芯片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33419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509018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6844160B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564709B2 (en) Voltage regulation techniqu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7391254B (zh) 智能终端及其资源配置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57654B (zh) 一种cpu超频工作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558747B (zh) 一种服务器的功率封顶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4301051A (zh) 直流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CN108736082B (zh) 提高终端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30249A (zh) 一种截止电压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00171A (zh) 系统效能控制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