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4927B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4927B
CN112684927B CN201910994203.XA CN201910994203A CN112684927B CN 112684927 B CN112684927 B CN 112684927B CN 201910994203 A CN201910994203 A CN 201910994203A CN 112684927 B CN112684927 B CN 112684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ntenna
module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42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4927A (zh
Inventor
吴高翔
张志华
蔺帅
李维国
夏鹏
朱盛祖
吕品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42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49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4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4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4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4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层组,触控层组用于实现触控功能。天线模组,包括基片与天线层组,天线层组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天线电极与天线走线,天线电极用于收发通讯信号,天线走线用于传输通讯信号,基片具有朝向触控模组的第一面以及背离触控模组的第二面,天线层组形成于第一面与第二面之中的至少一面;粘接层,粘接天线模组与触控模组。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在有限空间内设计更多的天线结构。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显示产品(如手机)的网速、时延等通信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就这意味着收发并传输通讯信号的天线结构设计将更为复杂,天线结构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然而,传统的天线通常是安装在显示产品的后盖或者中框上。因此,天线结构数量增多,其所需要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这就与现今显示产品的超薄超窄的主流追求相悖。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有限空间内设计更多的天线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层组,所述触控层组用于实现触控功能;
天线模组,包括基片与天线层组,所述天线层组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天线电极与天线走线,所述天线电极用于收发通讯信号,所述天线走线用于传输通讯信号,所述基片具有朝向所述触控模组的第一面以及背离所述触控模组的第二面,所述天线层组形成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中的至少一面;
粘接层,粘接所述天线模组与所述触控模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以及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天线电极以及所述天线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组包括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基片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天线走线以及所述天线电极在所述基片上的正投影均错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模组还包括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覆盖所述天线层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片为偏光片,所述触控层组与所述基片或者所述绝缘保护层通过所述粘接层相互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电极以及所述天线走线同层形成于所述基片的一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绑定区,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朝向天线模组一侧设有天线引出电极,所述天线走线绑定至所述天线引出电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层组形成于所述基片的第一面,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天线模组与所述触控模组之间,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二绑定区,所述第二绑定区朝向触控模组一侧设有触控引出电极,所述触控层组包括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绑定至所述触控引出电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天线模组上设有第一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对应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绑定区;和/或,
所述触控模组上设有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二避让缺口对应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绑定区。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片的至少一面形成天线层组,进而形成包括基片与天线层组的天线模组;
将所述天线模组与触控模组通过粘接层进行粘接组装。
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将包括天线电极与天线走线的天线模组与触控模组相互粘接组装,进而将天线结构集成制作在触控显示面板上,从而可以节省天线结构所需占用的空间。因此,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在有限空间内设计更多的天线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局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局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沿图2中的A-A’方向的天线模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天线模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沿图2中的B-B’方向的天线模组剖面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天线模组与电路板绑定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模组与电路板绑定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制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模组100、天线模组200以及粘接层300。触控模组100与天线模组200通过粘接层300粘接组装。
触控模组100包括触控层组110。触控层组110用于实现触控功能,其可以为电容式触控结构,具体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触控电极层、触控绝缘层以及触控架桥层。触控电极层包括多行第一电极与多列第二电极。触控架桥层通过触控绝缘层内的通孔而电连接在触控电极层的互不连接的同一行内的第一电极(或者互不连接的同一列内的第二电极)。或者触控层组110具体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触控电极层、触控绝缘层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层,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行相互连接的第一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列相互连接的第二电极等。又或者,触控层组110也可以为其他非电容式的触控结构,触控层组11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结构,这里不做过多赘述。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不同结构或者不同触控形式的触控层组110。
天线模组200包括基片210以及天线层组220。其中,基片210可以为传统触控显示面板的原有结构(如偏光片10或者盖板20等),或者基片210也可以为一专门设置的基片。
参考图2,天线层组22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天线电极221与天线走线222。天线电极221用于收发通讯信号,天线走线222用于传输通讯信号。
具体地,天线电极221接收其他通讯设备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并将电磁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信号而向其他通讯设备发送,进而收发通讯信号。天线走线222电连接天线电极221,进而传输天线电极221转化的电信号,或者电信号传输至天线电极221,进而传输通讯信号。
参考图1,基片210具有朝向触控模组100的第一面210a以及背离触控模组100的第二面210b。天线层组220形成在基片210的第一面210a与第二面210b之中的至少一面。即天线层组220可以形成在基片210的第一面210a,也可以形成在基片210的第二面210b,或者也可以形成在基片210的第一面210a和第二面210b。
此外,触控模组100除了触控层组110以外,还可以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内的其他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内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划分至不同的模组(触控模组或者天线模组)。即,天线层组220在基片210上的位置以及触控显示面板内的结构划分均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图1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示出了基片210为偏光片10,且天线层组220形成在基片210(即偏光片10)的第一面210a的情况。此时,触控模组100包括触控层组110。触控层组110与天线模组200的形成在基片210上的结构(具体例如为后续实施例中将介绍的绝缘保护层230)通过粘接层300相互粘接,进而实现触控模组100与天线模组200的粘接组装。
而在图3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基片210为偏光片10时,天线层组220也可以形成在基片210(即偏光片10)的第二面210b。此时,触控模组100包括触控层组110。触控层组110与基片210(即偏光片10)通过粘接层300相互粘接,进而实现触控模组100与天线模组200的粘接组装。
而在图4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基片210为盖板20,天线层组220形成在基片210(即盖板20)的第一面210a。此时,触控模组100包括触控层组110以及偏光片10。即此时偏光片10属于触控模组100。偏光片10可以通过与粘接层300相同或者不同的粘接胶(未图示)粘接至触控层组110。同时,偏光片10与天线模组200通过粘接层300相互粘接,进而实现触控模组100与天线模组200的粘接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将包括天线电极221与天线走线222的天线模组200与触控模组100相互粘接组装,进而将天线结构集成制作在触控显示面板上,从而可以节省天线结构所需占用的空间。因此,本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在有限空间内设计更多的天线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AA以及包围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A。应用本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产品,在显示区AA对应的区域进行有效显示以及触控控制。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位于非显示区NAA。因此,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的设置不会影响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并且不会对显示区的触控信号进行干扰。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制,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也可以有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显示区AA。此时,可以对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的材料进行选择,使其为透光率足够大而满足透光需求且方阻足够小而满足导电需求的材料。
在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层组110通常还包括触控走线111。触控走线111位于非显示区NAA,而用于传输触控电极(即前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上的触控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触控走线111在基片210上的正投影与天线走线222以及天线电极221在基片210上的正投影均错开设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天线走线222以及天线电极221上的通讯信号与触控走线111上的触控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具体地,参考图2以及图5,可以将非显示区NAA划分为第一区域FN以及第二区域SN。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与显示区AA之间,且被第二区域包围。此时,可以将触控走线111设置在第一区域FN,而天线走线222设置在第二区域SN,进而与触控走线111错开。
在此基础上,为了节省非显示区NAA空间,还可以设置天线电极221也位于第一区域FN。与此同时,触控走线111在基片210上的正投影与天线走线222天线电极221在基片210上的正投影均错开设置。
为了将触控走线111在基片210上的正投影与天线电极221在基片210上的正投影错开,可以参考图5,将触控走线111与天线电极221分别设置在显示区AA的相对的两侧。或者,也可以设置触控走线111上具有避让天线电极221的避让结构。本申请对此没有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图2以及图5中示出的天线电极221、天线走线222以及触控走线11只是为了示意说明而画出,其数量并不代表实际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或者参考图3,或者参考图4),天线模组200还包括绝缘保护层230。绝缘保护层230覆盖天线层组220,进而对天线层组220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天线层组220内的天线电极221与天线走线222被腐蚀,或者受到其他信号线的干扰。
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绝缘保护层230,本申请对此没有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6,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同层形成于基片210的一面。此时,可以使得天线电极221与天线走线222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进而简化工艺过程。同时,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同层设置也有利于降低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参考图7,天线电极221与天线走线222也可以不同层形成。例如,天线层组220还可以包括绝缘隔离层223。此时,可以先在基片210的一面形成天线电极221,然后再在天线电极221以及基片210上形成绝缘隔离层223,然后再在绝缘隔离层223上形成天线走线222。绝缘隔离层223中可以设置通孔,天线走线222通过通孔与天线电极221电连接。当天线模组200还包括绝缘保护层230时,还可以继续在天线走线222以及绝缘隔离层上形成绝缘保护层23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以及图5,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电路板400。电路板400具体可以为柔性电路板组件(FPCA)。电路板400具有第一绑定区400a,第一绑定区400a朝向天线模组200一侧可以设有天线引出电极410。天线走线222绑定至天线引出电极410,进而使得电路板400对天线走线222上的信号进行控制。
具体地,例如参考图8,当天线模组200还包括覆盖天线层组220的绝缘保护层230时,绝缘保护层230中具有导电孔230a。导电孔230a内设有导电胶500。导电胶500电连接天线引出电极410与天线走线222。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天线层组220形成于基片210的第一面210a,电路板400位于天线模组200与触控模组100之间。并且,参考图5,电路板400具有第二绑定区400b,第二绑定区400b在朝向触控层组110一侧设置有触控引出电极420。即天线引出电极410与触控引出电极分别位于电路板400的相背的两侧。
触控层组110包括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触控走线111,触控走线111绑定至触控引出电极420。其中,触控走线111与触控引出电极420的连接方式可以与天线走线222与天线引出电极410的连接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本实施例触控模组100与天线模组200可以共用电路板400。此时,可以节约触控显示面板的空间,并且降低电路板成本。为了避免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还可以设置触控引出电极420在基片210上的正投影与天线引出电极410在基片210上的正投影相互错开。
电路板400可以先与天线模组200绑定再与触控模组100绑定,也可以先与触控模组100绑定再与天线模组200绑定。同时,本实施例还可以在先与电路板400绑定的一者上设置避让缺口(避让后与电路板400绑定的一者的绑定区),以使得后与电路板400绑定的一者也可以与先与电路板400绑定的一者一样,在绑定时,电路板400与相应结构对准以后,电路板400的相应位置可以被压合设备有效压合,进而保证绑定良好。
具体,参考图9,由于天线模组200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进行开口,因此可以在天线模组200上设有第一避让缺口200a,第一避让缺口200a对应电路板400的第二绑定区400b。或者,参考图10,也可以在触控模组100上设有第二避让缺口100a,第二避让缺口100a对应电路板400的第一绑定区400a。当然,也可以在天线模组200上设有第一避让缺口200a的同时,在触控模组100上设有第二避让缺口100a。
当然,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触控模组100与天线模组200也分别绑定至不同的电路板。本申请对此并没有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1,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步骤S1,在基片210的至少一面形成天线层组220,进而形成包括基片210与天线层组220的天线模组200。
天线层组220包括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可以形成在非显示区NAA。
本步骤可以使用光罩、曝光、显影、刻蚀以及溅射等工艺,在基片210(例如偏光片10)的至少一面(例如第一面210a)形成图形化的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
具体地,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可以同层同步骤形成。当天线模组200还包括绝缘保护层230时,可以先在基片210的一面同层同步骤形成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然后再在天线电极221、天线走线222以及基片210上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等方式形成绝缘保护层230。
天线电极221以及天线走线222也可以不同层同步骤形成。此时,天线层组220还可以包括绝缘隔离层223。可以先在基片210的一面形成天线电极221,然后再在天线电极221以及基片210上形成绝缘隔离层223,然后再在绝缘隔离层223上形成天线走线222。绝缘隔离层223中可以设置通孔,天线走线222通过通孔与天线电极221电连接。当天线模组200还包括绝缘保护层230时,还可以继续在天线走线222以及绝缘隔离层223上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等方式形成绝缘保护层230。
为了将天线走线222上的信号引出,还可以在绝缘保护层230的与天线走线222相对的位置进行开孔,形成导电孔230a。然后再在导电孔230a内填充导电胶500(例如异方性导电胶(ACF)),将天线走线222通过导电胶500与电路板400电连接。
同时,上述绝缘保护层230以及绝缘隔离层可以选择透光率较高的透明绝缘材料,以使得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正常出光。
步骤S2,将天线模组200与触控模组100通过粘接层300进行粘接组装。
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模组600。因此,在此之前,还可以先形成显示模组600,然后在显示模组600上形成触控模组100。此时,触控模组100可以直接制作于显示模组600上,也可以以外挂的形式与显示模组600组装在一起。
将天线模组200与触控模组100通过粘接层300进行粘接组装时,可以在天线模组200的朝向触控模组100的表面(例如绝缘保护层230的朝向触控模组100的表面)涂覆或者贴附粘接胶(例如压敏胶(PSA))以形成粘接层300,然后再将触控模组100通过粘接层300与天线模组200粘接组装。
或者,也可以在触控模组100的朝向天线模组200的表面(例如触控层组110的朝向触控模组100的表面)涂覆或者贴附粘接胶(例如压敏胶(PSA))以形成粘接层300,然后再将天线模组200通过粘接层300与触控模组100粘接组装。
此外,如果基片210为偏光片10时,则在步骤S2之后,还可以使用OCA或者其他胶将盖板20与偏光片10贴合。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层组,所述触控层组用于实现触控功能;
天线模组,包括基片与天线层组,所述天线层组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天线电极与天线走线,所述天线电极用于收发通讯信号,所述天线走线用于传输通讯信号,所述基片具有朝向所述触控模组的第一面以及背离所述触控模组的第二面,所述天线层组形成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中的至少一面;
粘接层,粘接所述天线模组与所述触控模组;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天线模组与所述触控模组之间,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绑定区以及第二绑定区,所述第一绑定区用于绑定所述天线模组,所述第二绑定区用于绑定所述触控模组;
所述天线模组上设有第一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对应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绑定区;和/或,
所述触控模组上设有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二避让缺口对应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绑定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以及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天线电极以及所述天线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组包括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基片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天线走线以及所述天线电极在所述基片上的正投影均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还包括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覆盖所述天线层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为偏光片,所述触控层组与所述基片或者所述绝缘保护层通过所述粘接层相互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电极以及所述天线走线同层形成于所述基片的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朝向天线模组一侧设有天线引出电极,所述天线走线绑定至所述天线引出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层组形成于所述基片的第一面,所述第二绑定区朝向触控模组一侧设有触控引出电极,所述触控层组包括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绑定至所述触控引出电极。
9.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片的至少一面形成天线层组,进而形成包括基片与天线层组的天线模组;
将所述天线模组与触控模组通过粘接层进行粘接组装。
CN201910994203.XA 2019-10-18 2019-10-18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684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4203.XA CN112684927B (zh) 2019-10-18 2019-10-18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4203.XA CN112684927B (zh) 2019-10-18 2019-10-18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4927A CN112684927A (zh) 2021-04-20
CN112684927B true CN112684927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444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4203.XA Active CN112684927B (zh) 2019-10-18 2019-10-18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49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270B (zh) * 2021-05-19 2023-08-29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集成天线及触控的组件及无线耳机
CN114020179A (zh) * 2021-10-25 2022-02-08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电磁式触控显示面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70247A (ko) * 2011-12-19 2013-06-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03593084A (zh) * 2012-08-13 2014-02-1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电子装置
CN105808000A (zh) * 2016-03-10 2016-07-27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2331A (zh) * 2013-04-26 2014-11-01 Wintek Corp 具有天線結構之觸控面板模組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TW201712495A (zh) * 2015-09-23 2017-04-01 介面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天線之觸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70247A (ko) * 2011-12-19 2013-06-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03593084A (zh) * 2012-08-13 2014-02-1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电子装置
CN105808000A (zh) * 2016-03-10 2016-07-27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4927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7820B2 (en) Protective panel with touch input function superior in surface flatnes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protective panel
US8017884B2 (en) Integrated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90004624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733737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1079499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958542B (zh)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84927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M460337U (zh) 觸控面板
CN105960157A (zh) 电磁屏蔽保护膜与fpc
US20180203552A1 (en)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10338708B2 (en) Flexible touch scre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evice
CN110851016A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10447003A (zh) 具有承载声学换能器的覆盖基板的电子设备及相关技术
US9188803B2 (en) Touch panel
CN111610879B (zh) 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170293374A1 (e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ouch pane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73942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1615095B (zh) 整合式触控面板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JP2014029682A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10461086A (zh) 一种电路板、电路板制作方法及终端
CN206433282U (zh) 一种用于手机的绝缘背胶复合结构
JP3166451U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11857432B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CN111324238B (zh) 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060231B (zh)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