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1112B - 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1112B
CN112681112B CN202011613393.5A CN202011613393A CN112681112B CN 112681112 B CN112681112 B CN 112681112B CN 202011613393 A CN202011613393 A CN 202011613393A CN 112681112 B CN112681112 B CN 112681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anchoring
floating
lock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33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1112A (zh
Inventor
范玉
屈圣杰
张渥
周昂
张夏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20116133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1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1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1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1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1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包括发射装置、浮桥装置、锚固绳体和绳箱,所述锚固绳体的前端设置有固定锚,其后端设置在对应绳箱内;所述绳箱包括箱体,箱体固定在河流一侧河岸上,所述箱体内设有收卷轮,收卷轮左右两端设有固定轴,并通过轴承及轴承套转动固定在相邻侧的箱体侧壁上,且收卷轮一侧固定轴向外延伸出箱体,并连接有驱动把手;本发明结构独特,安装及携带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在特殊地形进行救援时无法使用大型器械而给救援工作带来不便、耽误错过最佳救援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抢险救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
背景技术
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河流水库众多,夏季极易形成突发性洪水。突发性洪水会造成大量的生命财产在短时间内受到威胁,更可能危及水库安全以及对水库下游地区造成威胁,暴雨引起山区溪流迅速上涨是山洪一种最为常见的形式。由于溪河洪水具有水量集中,破坏力大,难以预测等特点,常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甚至可能导致水库,山塘溃决,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很大。
所以当灾害发生时,用有效、可靠、快速、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山洪暴发时的救援主要以皮艇救援,消防云梯救援等救援方式为主,但此类救援方式需要借助大型机械展开施救,然后在户外山区等一些特殊地势地区实施救援时,大型机械难以到达,不仅给救援工作带来不便,还可能会因等待大型器械到来而耽误错过最佳的救援时间;因此在大型机械无法达到现场时,去便采取人力绳索救援或抛掷救生圈救援,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行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用于救援老弱病残孕等体弱人群并不合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水上救援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该火箭锚喷射浮桥结构独特,安装及携带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在特殊地形进行救援时无法使用大型器械而给救援工作带来不便、耽误错过最佳救援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包括发射装置、浮桥装置、锚固绳体和绳箱,所述锚固绳体的前端设置有固定锚,其后端设置在对应绳箱内;所述绳箱包括箱体,箱体固定在河流一侧河岸上,所述箱体内设有收卷轮,收卷轮左右两端设有固定轴,并通过轴承及轴承套转动固定在相邻侧的箱体侧壁上,且收卷轮一侧固定轴向外延伸出箱体,并连接有驱动把手;所述收卷轮前侧的箱体侧壁开有与外部连通的绳孔,绳空外侧设有单向锁死机构,所述锚固绳体尾端穿过单向锁死机构及绳孔缠绕在收卷轮上,且单向锁死机构可单向锁死锚固绳体向外向外排放;所述锚固绳体前端固定锚安装在发射装置内,通过发射装置依次向河对岸发射至少两个固定锚,且相邻两固定锚尾端的锚固绳体平行设置,并组合构成用以固定浮桥装置的支撑本体;所述浮桥装置包括多个沿支撑本体设置的浮块,浮块前后两侧设有连接部件,并通过连接部件与相邻浮块连接在一起,所述浮块底部设有用于与支撑本体滑动连接的滑动机构。
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抛锚器。
所述浮块表面设有防滑凸纹。
所述单向锁死机构包括固定架、挤压部件、控制部件和组合部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绳孔外侧的箱体上,所述固定架中部固定有锁块,锁块中部与绳孔同轴心开有贯穿锁块的锥形锁槽,且锁槽前槽口直径尺寸小于锁槽与绳孔相邻的后槽口直径尺寸;所述挤压部件滑动设置在锁槽内,所述挤压部件包括对称间隔设置的两个半锥台形锁芯,两锁芯相邻一端面中部均沿轴向开有贯穿锁芯的凹槽,所述锚固绳体穿过两锁芯之间凹槽及绳孔伸入箱体内,所述锁芯前端向外延伸出锁槽前槽口,并与控制部件连接,当拉动控制部件时会驱使两锁芯前端相向移动夹固锚固绳体;两个锁芯尾端通过和组合部件连接在一起,且控制部件与组合部件在自然状态下会驱使两锁芯相向分离与锁槽内壁贴触。
所述组合部件包括立板、滑杆和顶簧,凹槽上下两侧的锁芯后端面对称设有立板,立板中部开有滑孔,且两锁芯尾端相对的立板通过一根滑杆滑动连接在一起,且两立板之间的滑杆上套装有顶簧,顶簧的两端分别顶撑在滑杆两端对应的立板上。
控制部件包括通过销轴交叉铰接在一起的两驱动杆,两驱动杆的尾端分别铰接在对应锁芯的顶端面上,且位于销轴上方的两驱动杆通过支撑弹簧连接在一起,且支撑顶簧在自然状态下会驱使位于销轴上方的两驱动杆绕铰接轴相向移动。
所述浮块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内填充有漂浮支撑材质,所述保护壳的前后两侧设有连接部件,并通过连接部件与相邻浮块保护壳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护壳底部设有用于与支撑本体滑动连接的滑动机构。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套环组和固定螺栓,所述保护壳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套环组,且保护壳前端的套环组位于保护壳后端的套环组上方,所述套环组包括对称设置保护壳左右两侧顶角处的固定环,相邻两浮块相邻一端面的套环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保护壳左右两侧底部的锁扣套管部件,锁扣套管部件包括绳索套件,绳索套件沿纵向设置在保护壳底部,且绳索套件内设有前后两端贯穿绳索套件的穿绳孔,并滑动套装在相邻侧支撑主体的锚固绳体上,并可沿锚固绳体前后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结构独特,搭建快速便捷,在大型机械无法到达现场时,可在河面上快速搭建救援平台,用于以实施救援,从而解决了在特殊地形进行救援时无法使用大型器械而给救援工作带来不便、耽误错过最佳救援时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火箭锚喷射浮桥包括发射装置、浮桥装置、锚固绳体和绳箱,各部件体积与重量较小,便于携带,在一侧河岸使用时通过发射装置及锚固绳体和绳箱可便捷快速搭建用以固定浮桥装置的支撑主体,在搭建时不用登陆河对岸即安全快速完成搭建,从而降低了搭建人员的搭建风险;支撑主体搭建完成后将浮桥装置安装在支撑主体上便可作为救援平台进行使用,浮桥装置包括多个沿支撑本体设置的浮块,所述浮块底部设有用于与支撑本体滑动连接的滑动机构,通过滑动机构可在河岸上进行浮块的安装作业,不用搭建人员沿支撑主体涉水安装,不仅进一步降低了搭建人员的搭建风险,并且与涉水作业相比,在河岸上作业体力损耗较慢,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浮块前后两侧设有连接部件,在安装浮块时相邻两浮块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连接部件与相邻浮块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浮桥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救援作业的安全系数。
针对现有水上救援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该火箭锚喷射浮桥结构独特,安装及携带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在特殊地形进行救援时无法使用大型器械而给救援工作带来不便、耽误错过最佳救援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浮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浮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浮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浮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浮块滑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单向锁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组合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控制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单向锁死机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加力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调整装置沿锚固绳体行走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绳索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调整装置调整绳距示意图之一。
图中标号:1为发射装置,2为浮桥装置,21为浮块,211为保护壳,212为漂浮支撑材料,22为连接部件,221为套环组,2211为固定环,222为固定螺栓,23为滑动机构,231为绳索套件,2311为上固定块,2312为下固定块,232为锁扣,2321为母扣,2322为公扣,3为锚固绳体,4为绳箱,41为箱体,411为固定台,412为绳孔,43为驱动把手,431为把手套,432为把手杆,433为加力杆,44为单向锁死机构,441为固定架,442为组合部件,4421为立板,4422为滑杆,4423为顶簧,443为控制部件,4431为驱动杆,4432为支撑弹簧,444为挤压部件,4441为锁芯,4442为凹槽,445为锁块,4451为锁槽,5为固定锚,6为调整装置,61为绳索行走机构,611为行走架,612为上支撑轮,6121为滑座,6122为支撑轮,613为下行走轮,614为支撑螺栓,62为电动推杆,63为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如图1-12所示,包括发射装置1、浮桥装置2、锚固绳体3和绳箱4,锚固绳体3为直径尺寸16mm的水上漂浮救援绳索,锚固绳体3的前端设置有固定锚5,固定锚5为普通钛合金材质埋入式火箭锚,其前端设有倒刺,固定锚5匹配安装在发射装置1内,发射装置1为普通带有激光瞄准镜的火箭抛锚器,通过火箭抛锚器可将固定锚5发设至目标位置处,并将锚固绳体3首端锚固,固定便捷;锚固绳体3的后端设置在对应的绳箱4内,绳箱4包括箱体41,箱体41固定在河流一个河岸上,其固定方式有多种,例如:箱体41底部四周设有向外凸出的固定台411,固定台411上沿竖向开有锚孔,并通过锚杆固定在河岸地面上;箱体41内设有收卷轮,收卷轮左右两端设有固定轴,并通过轴承及轴承套转动固定在相邻侧的箱体41侧壁上,且收卷轮一侧固定轴向外延伸出箱体,并连接有驱动把手43,驱动把手6包括把手套431,把手套431固定套装在延伸出箱体41的固定轴上,把手套431外端的圆周侧壁上沿圆周间隔设有多个径向设置的把手杆432,通过把手杆432转动把手套431可驱动箱体41内的收卷轮转动;收卷轮42前侧的箱体41侧壁开有与外部连通的绳孔412,且绳孔412朝向河流对岸设置,绳孔412外侧设有单向锁死机构44,锚固绳体3尾端穿过单向锁死机构及绳孔缠绕在收卷轮42上,通过单向锁死机构可绳箱4向排放锚固绳体,具体地:
如图9-12所示,单向锁死机构44包括固定架441、挤压部件444、控制部件443和组合部件442,固定架441通过螺栓固定在绳孔412外侧的箱体41上,固定架441中部固定有锁块445,锁块445中部与绳孔412同轴心开有贯穿锁块445的锥形锁槽4451,且锁槽前槽口直径尺寸小于锁槽与绳孔412相邻的后槽口直径尺寸;挤压部件444滑动设置在锁槽4451内,挤压部件444包括对称间隔设置的两个半锥台形锁芯4441,两锁芯相邻一端面中部均沿轴向开有贯穿锁芯的凹槽4442,两锁芯4441之间的凹槽4442匹配组合构成一圆筒状的过绳空间,锚固绳体3穿过两锁芯4441之间过绳孔空间及绳孔伸入箱体41内,且两所锁芯4441尾端直径尺寸大于锁槽前端槽口直径尺寸,锁芯4441前端向外延伸出锁槽4451前槽口,并与控制部件443连接,通过控制部件会驱使两锁芯前端相向移动夹固锚固绳体,从而单向锁死锚固绳体,两个锁芯尾端通过挤压部件连接在一起,如图10所示,组合部件442包括立板4421、滑杆4422和顶簧4423,凹槽上下两侧的锁芯后端面对称设有立板4421,立板4421中部开有滑孔,且两锁芯4441尾端相对的立板4421通过一根滑杆4422滑动连接在一起,且两立板4421之间的滑杆上套装有顶簧4423,顶簧4423的两端分别顶撑在滑杆4442两端对应的立板4421上,从而在自然状态下驱使两锁芯4441尾端相向分离,使锁芯尾端与锁槽4451抵触在一起;控制部件443包括通过销轴交叉铰接在一起的两驱动杆4431,两驱动杆4431的尾端分别铰接在对应锁芯4441的顶端面上,且位于销轴上方的两驱动杆4431通过支撑弹簧4432连接在一起,且支撑顶簧4432在自然状态下会驱使位于铰接轴上方的两驱动杆4431绕销轴相向移动,从而在自然状态下驱使两锁芯4441首端相向分离,使锁槽4451内的两锁芯4441在自然状态下受前后两端的控制部件和组合部件驱使相向分离。
在使用时,通过发射装置1依次向河对岸对应位置处发射两个固定锚5,固定锚5会携带锚固绳体3首端锚固在河对岸对应位置处,然后通过驱动把手43驱使声响4内收卷轮42转动对锚固绳体3进行收卷张紧,然后通过控制部件时会驱使两锁芯前端相向移动夹固锚固绳体;通过控制部件会驱使两锁芯前端相向移动夹固锚固绳体,从而单向锁死锚固绳体,具体地:待对锚固绳体3收卷张紧完成后,通过挤压控制部件销轴上端的两驱动杆4431,使之绕销轴相向转动,从而位于销轴下方的两驱动杆4431尾端会带动对应锁芯4441绕销轴向转动,使两锁芯4441加紧两锁芯之间的锚固绳体3,此时松开驱动把手443,由于架设在河流上方锚固绳体3的自然重力下坠,从而会驱使箱体内收卷锚固绳体3的绳轮反向转动向外排绳,由于此时两锁芯已将位于两所锁芯之间的锚固绳体3夹紧,从而当箱体内的收卷的锚固绳体3穿过单向锁死机构向外排出时,会带动锁块445内的两锁芯4441会沿锁槽4451内槽壁向前滑动,当两锁芯4441沿锁槽4451内槽壁向前滑动时,两锁芯4441会同时相向移动进一步压紧两锁芯之间的锚固绳体3,并且由于两所锁芯4441尾端直径尺寸大于锁槽前端槽口直径尺寸,从而两锁芯会将压紧绳体卡固在锁槽4451内,单向锁死锚固绳体的长度,使相邻两固定锚尾端的锚固绳体相互平行设置,并组合构成用以固定浮桥装置的支撑本体,当使用完成后需要对锚固绳体进行回收作业时,通过驱动把手43驱使绳箱4内收卷轮42转动对锚固绳体3进行收卷张紧,此时被两锁芯压紧的锚固绳体3会带动两锁芯沿锁槽4451内壁向后侧滑动,当两锁芯沿锁槽4451内壁向后侧滑动时,两锁芯前后两端的控制部件和组合部件会驱使两锁芯相向分离,停止对锚固绳体进行压紧,使之恢复自由状态,便可对锚固绳体进行回收作业。
如图3-7所示,所述浮桥装置2包括多个沿支撑本体设置的浮块21,浮块21前后两侧设有连接部件22,并通过连接部件22与相邻浮块21连接在一起,浮块21底部设有用于与支撑本体对应侧锚固绳体滑动连接的滑动机构23,具体地:
浮块21包括长方体状保护壳211,保护壳211内填充有漂浮支撑材料,漂浮支撑材料为复合泡沫,这种材料密度小且强度高,非常适合携带,浮力强,可以承受15KN以上的轴向拉力,水平承载力可达58.8KN,垂直吃水深度可承受200kg的质量,对角抗拉力可达20KN,可在7级风浪下安全使用,连接部件22和固定套设置在保护壳221上,且保护壳211不仅可对内部漂浮支撑材料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还便于连接部件22和滑动机构的安装。
滑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保护壳左右两侧底部的锁扣套管部件23,锁扣套管部件包括绳索套件231,绳索套件231沿纵向设置在保护壳底部,且绳索套件内设有前后两端贯穿绳索套件231的穿绳孔,并滑动套装在相邻侧支撑主体的的锚固绳体3上,并可沿锚固绳体前后滑动;绳索套件231包括上固定块2311和下固定块2312,上固定块2311和下固定块2312的内端通销轴铰接在一起,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的外端通过锁扣232连接在一起,通过锁扣232可控制穿绳孔的外打开和关闭,具体地:上固定块2311和下固定块2312朝向外设置的一端沿纵向间隔设有3个锁扣232,锁扣232为普通鸭嘴式锁扣,包括母扣2321和公扣2322,公扣2322设置在下固定块1212的外端面上,母扣2321设置在公扣2322上方的保护壳侧壁上,当公扣2321与母扣2322扣合时,下固定块2322 与上固定块2311紧密贴合在一起,及穿绳孔处于闭合状态;当公扣2321与母扣2322分离时,下固定块2322失去约束会自动绕销轴转动与上固定块分离打开穿绳孔,便于将浮块安装在支撑本体上,安装浮桥装置时,当支撑本体架设完成后,在一侧河岸上将浮块21依次安装在支撑本体上,且由于浮块21通过滑动机构与支撑本体固定在一起,并可沿支撑本体前后滑动,从而在河岸上向支撑本体上安装下一个浮块21时,所安装的浮块21会沿支撑本体向河对岸方向推动一安装完成的浮块21,从而不用搭建人员沿支撑主体涉水安装,不仅进一步降低了搭建人员的搭建风险,并且与涉水作业相比,在河岸上作业体力损耗较慢,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在安装浮块时,所安装的浮块21通过连接部件与前侧已安装完成的侧浮块21连接在一起构成一整体,增加浮桥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连接部件22包括套环组221和固定螺栓222,保护壳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套环组221,且保护壳前端的套环组221位于保护壳后端的套环组221上方,套环组221包括对称设置保护壳左右两侧顶角处的固定环2211,且固定环的轴心轴与设置套环组的对应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当相邻两浮块21前后两端面贴触时,两浮块一端面的套环组221会沿竖向相互重叠,并通过固定螺栓222固定在一起,使之连接成一整体,便于现场安装,组装便捷。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结构独特,搭建快速便捷,在大型机械无法到达现场时,可在河面上快速搭建救援平台,用于以实施救援,从而解决了在特殊地形进行救援时无法使用大型器械而给救援工作带来不便、耽误错过最佳救援时间的问题;实施例所提供火箭喷射浮桥各部件体积与重量较小,便于携带,在一侧河岸使用时通过发射装置及锚固绳体和绳箱可便捷快速搭建用以固定浮桥装置的支撑主体,在搭建时不用登陆河对岸即安全快速完成搭建,从而降低了搭建人员的搭建风险;并且在安装浮桥装置时通过滑动机构可在河岸上进行浮块的安装作业,不用搭建人员沿支撑主体涉水安装,不仅进一步降低了搭建人员的搭建风险,并且与涉水作业相比,在河岸上作业体力损耗较慢,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浮块前后两侧设有连接部件,在安装浮块时相邻两浮块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连接部件与相邻浮块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浮桥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救援作业的安全系数。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浮块表面设有防滑凸纹,当救援人员通过浮桥装置登录对岸或在浮桥装置上进形救援时,防滑凸纹可增加救援人员与浮块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当浮块上有水时,救援人员因摩擦力较小滑倒。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驱动把手431还包括加力杆433,加力杆尾端开有轴孔,并滑动套装在把手杆上,当通过转动把手杆进行锚固绳体3收卷张紧时,将加力杆433插在把手套431对应的把手杆432上,根据杠杆原理,通过加力杆433转动把手套431,可放大手动转动的扭力,进一步的对锚固绳体4进行张紧。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还包括调整装置,如图14-17所示,调整装置包括三个呈三角状分布的绳索行走机构,且绳索行走机构匹配安装在对应锚固绳体上,并可沿锚固绳体前后移动,3个绳索行走机构均通过电动推杆与相邻行走机构铰接在一起,且用以控制电动推杆伸缩的电源及总控制器安装在对应绳索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一侧设有开口的行走架611、上支撑轮612、下行走轮613、驱动电机614和移动电源,行走架611套设在锚固绳体3上,锚固绳体3下方的行走支架内安装有下行走轮613,下行走轮613包括轮座和转动安装在轮座内的主动轮,主动轮沿圆周开有弧形行走槽,驱动电机64设置在行走架611外侧并与行走架611内主动轮传动连接,且驱动电机与总控制器控制连接,上支撑轮612沿竖向滑动设置在锚固绳体3上方的行走架内,并通过支撑螺栓614向压紧锚固绳体3与主动轮紧密顶触在一起,具体地:
上支撑轮612包括沿竖向滑动安装在行走架内的滑座6121,且滑座6121可沿行走架内壁上下滑动,滑座顶端通过拉簧63与行走架商定比固定在一起,防止滑落6121因重力原因自然下落,滑座上方的行走架上开有螺纹孔,并安装有支撑螺栓,支撑螺栓的尾端穿过螺纹孔一滑动顶触在一起,通过拧紧螺栓推顶滑座6121沿支撑架内壁向下滑动,滑座内转动固定有支撑轮6122,支撑轮6122与主动轮对称设置,且支撑轮6122上也设有弧形行走槽,当滑座向下滑动时会推顶支撑轮6122下方的锚固绳体3与主动轮紧密顶撑在一起,从而当驱动马达带动主动轮转动时,主动轮会带动整个绳索行走机构沿锚固绳体3前后移动。
在使用时当搭设支撑主体时,如图15所示,支撑主体其中第二根锚固绳体B前端固定锚固定位置偏移造成锚固绳体A与锚固绳体B两锚固绳体不在同一水平面时,通过发射装置向河对岸发射第三条辅助锚固绳体C,当第三条锚固绳体发生完成后,通过驱动把手对三根锚固绳体进行预张紧并锁死,然后将调整装置安装在3根锚固绳体上,及将调整装置的3个绳索行走机构分别安装在对应锚固绳体4上,然后向总控制器输入3跟锚固绳体的发射长度即3根锚固绳体前端顶间的距离尺寸,然后调整装置,调整装置会控制3个绳索行走机构同步沿锚固绳体向前移动至和对岸上方,然后总控制器会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各电动推杆的伸缩量,并控制用电动推杆进行伸缩,通过安装在对应锚固绳体上的绳索行走机构,从而调各个锚固绳体之间的距离,使位于调整装置与绳箱之间的第二锚固绳体B前端移动至B1位置处,从而使位于调整装置与绳箱之间的第二锚固绳体B与第一锚固绳体A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相互平行,然后对第二锚固绳体B与第一锚固绳体A进行张紧锁死后便可安装浮桥装置。

Claims (4)

1.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装置、浮桥装置、锚固绳体和绳箱,所述锚固绳体的前端设置有固定锚,其后端设置在对应绳箱内;所述绳箱包括箱体,箱体固定在河流一侧河岸上,所述箱体内设有收卷轮,收卷轮左右两端设有固定轴,并通过轴承及轴承套转动固定在相邻侧的箱体侧壁上,且收卷轮一侧固定轴向外延伸出箱体,并连接有驱动把手;所述收卷轮前侧的箱体侧壁开有与外部连通的绳孔,绳孔外侧设有单向锁死机构,所述锚固绳体尾端穿过单向锁死机构及绳孔缠绕在收卷轮上,且单向锁死机构可单向锁死锚固绳体向外排放;
所述单向锁死机构包括固定架、挤压部件、控制部件和组合部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绳孔外侧的箱体上,所述固定架中部固定有锁块,锁块中部与绳孔同轴心开有贯穿锁块的锥形锁槽,且锁槽前槽口直径尺寸小于锁槽与绳孔相邻的后槽口直径尺寸;所述挤压部件滑动设置在锁槽内,所述挤压部件包括对称间隔设置的两个半锥台形锁芯,两锁芯相邻一端面中部均沿轴向开有贯穿锁芯的凹槽,所述锚固绳体穿过两锁芯之间凹槽及绳孔伸入箱体内,所述锁芯前端向外延伸出锁槽前槽口,并与控制部件连接,当拉动控制部件时会驱使两锁芯前端相向移动夹固锚固绳体;两个锁芯尾端通过组合部件连接在一起,且控制部件与组合部件在自然状态下会驱使两锁芯相向分离与锁槽内壁贴触;
所述锚固绳体前端固定锚安装在发射装置内,通过发射装置依次向河对岸发射至少两个固定锚,且相邻两固定锚尾端的锚固绳体平行设置,并组合构成用以固定浮桥装置的支撑本体;所述浮桥装置包括多个沿支撑本体设置的浮块,浮块前后两侧设有连接部件,并通过连接部件与相邻浮块连接在一起,所述浮块底部设有用于与支撑本体滑动连接的滑动机构;所述浮块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内填充有漂浮支撑材质,所述保护壳的前后两侧设有连接部件,并通过连接部件与相邻浮块保护壳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护壳底部设有用于与支撑本体滑动连接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保护壳左右两侧底部的锁扣套管部件,锁扣套管部件包括绳索套件,绳索套件沿纵向设置在保护壳底部,且绳索套件内设有前后两端贯穿绳索套件的穿绳孔,并滑动套装在相邻侧支撑主体的锚固绳体上,并可沿锚固绳体前后滑动;所述组合部件包括立板、滑杆和顶簧,凹槽上下两侧的锁芯后端面对称设有立板,立板中部开有滑孔,且两锁芯尾端相对的立板通过一根滑杆滑动连接在一起,且两立板之间的滑杆上套装有顶簧,顶簧的两端分别顶撑在滑杆两端对应的立板上;控制部件包括通过销轴交叉铰接在一起的两驱动杆,两驱动杆的尾端分别铰接在对应锁芯的顶端面上,且位于销轴上方的两驱动杆通过支撑弹簧连接在一起,且支撑顶簧在自然状态下会驱使位于销轴上方的两驱动杆绕铰接轴相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锚喷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抛锚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锚喷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表面设有防滑凸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锚喷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套环组和固定螺栓,所述保护壳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套环组,且保护壳前端的套环组位于保护壳后端的套环组上方,所述套环组包括对称设置保护壳左右两侧顶角处的固定环,相邻两浮块相邻一端面的套环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一起。
CN202011613393.5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 Active CN112681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3393.5A CN112681112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3393.5A CN112681112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1112A CN112681112A (zh) 2021-04-20
CN112681112B true CN112681112B (zh) 2022-10-28

Family

ID=75455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3393.5A Active CN112681112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111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747U (zh) * 1988-08-30 1989-05-17 广州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 火箭锚
DE19740812A1 (de) * 1997-09-16 1999-03-18 Friedrich Dr Rer Nat Gruener Begehbare Vorrichtung auf einer Wasseroberfläche
CN208949706U (zh) * 2018-09-14 2019-06-07 秦皇岛市爱淘器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
CN109371810B (zh) * 2018-11-19 2021-03-05 蒙城县十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涉水辅助救援的便携式防穿刺浮桥
CN210482004U (zh) * 2019-07-29 2020-05-0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冲锋舟快速投锚装置
CN211171568U (zh) * 2019-11-26 2020-08-04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应急浮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1112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1810B (zh) 一种用于涉水辅助救援的便携式防穿刺浮桥
US4138077A (en) Helicopter-carried rescue apparatus
US4047257A (en) Life saving apparatus
CN209757474U (zh) 海上救援救生舱
US4312289A (en) Permanent mooring apparatus
CN112681112B (zh) 一种火箭锚喷射浮桥
KR20110135569A (ko) 팽창전개식 구조튜브
CN112537424A (zh) 两面用气胀救生筏
CN107320865B (zh) 用于消防横渡救援的绳索快速收绳张紧装置
CN201809719U (zh) 双用跨洪救人桥
US9884669B2 (en) Emergency detachable island rig and fire escape
CN113562118B (zh) 一种稳定性高便捷收放船锚
WO2005080192A1 (en) Swift water advanced rescue device
DE102004037458A1 (de) Rettungskapsel für Windenergieanlagen
CA1158873A (en) Emergency cable gripper
CN107200109B (zh) 带有弹出装置的便携式多功能救生索
RU2634118C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бора и локализации нефти в водной среде
CN108159588B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KR20150019386A (ko) 무인 원격 구조장치
CN112267368B (zh) 一种易于搭建的临时通行桥梁
CN111017161A (zh) 一种固定远程发射可自动回收式救生装置
CN211230156U (zh) 一体化伸缩防洪门
CN211252953U (zh) 一种柔性水上救援装置
CN214241184U (zh) 两面用气胀救生筏
CN220595162U (zh) 一种水域救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