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3722A - 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 - Google Patents

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3722A
CN112673722A CN202011501299.0A CN202011501299A CN112673722A CN 112673722 A CN112673722 A CN 112673722A CN 202011501299 A CN202011501299 A CN 202011501299A CN 112673722 A CN112673722 A CN 112673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shaft
rack
till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12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3722B (zh
Inventor
刘杨
鲁欢欢
于双赫
刘春城
徐增梅
鄢欣欣
奚方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115012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3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3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3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3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3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包括旋耕机构、机架、减震支撑机构三大部分,后排机架上等间距安装有7个旋耕机构和4个减震支撑机构,前排机架上等间距安装有6个旋耕机构,每个旋耕机架上安装有2个侧边耕刀和1个中间耕刀,侧边耕刀与中间耕刀分正、反向安装,可以保证同一个切削平面内配置的耕刀交错入土;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方式调整耕深,齿条的可伸缩范围大,可以满足大范围的耕深调节要求,而且可以以负角度带动耕刀在运输过程中远离地面,齿轮齿条传动,承载能力较大,传动精度高,调节牢靠、方便,调节范围大;减震器中安装有减震弹簧、缸体上开有透气孔,使减震效果更佳平稳有效。

Description

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
背景技术
松土耕地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业,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土壤肥力的改善、土壤结构的重整、杂草的去除以及病虫的防治,总而言之,耕地是为了让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措施。要让土壤达到农作物生长的要求,最有效的方式是铧式犁耕地,但是这种方法耕作后的土壤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并不适合下一步的播种和插秧,还需要旋耕机械或者整地机械再做一次碎土和压实。
耕地、整地两次作业,既增加作业成本,又延误农时,特别是双季作物生产的地区,对下一季的作物影响特别大。为了将两个环节兼并,提升耕种效率,节约作业成本,旋耕式松土机应运而生。这种机械作业时具有翻耙地的效果,能满足农艺的要求,目前已成为主流的耕整地机械。
旋耕式松土机用于农田种植,深松后的土地平整工作和整地作业。翻耕后,土地表面整齐,柔软,细碎,可满足精耕细作的农艺要求。在潮湿的泥地或稻田中作业时,可以减少拖拉机轮陷在泥土中情况,防止其在运行过程中打滑。
现有的大型旋耕式松土机耕宽难以调节,耕幅调节范围小,造成功率匹配不均匀。针对北方旱地大型的、深松的旋耕式松土机机型较少,这样的土地耕作过程是:首先使用犁将土块打碎,再使用深松机进一步将土壤大面积、全层疏松,最后采用旋耕式松土机使碎土充分、土地平整。并且,普通旋耕机耕地后,土垄间存在着很多大孔隙。土壤的松碎程度与地面的平整度还不能满足播种和栽植的要求。所以必须再进行整地作业,为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需要设计的一种耕深可调式旋耕机能够将土壤打碎,不仅能起到松土的作用,还能对耕过的土壤加以平整。
随着农用机械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已经应运而生了多种松土机种,如:
发明专利《带机械式耕深调节系统的旋耕装置》(申请号为CN201520056357.1)为典型的在旋耕机的基础上改进的耕深调节装置,采用伺服电动缸的方式实现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耕深可调的目的。但是这种装置并没有解决现有旋耕机功率大、匹配不均的问题,且无法实现耕幅的调节,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这样,就对调节装置的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耕深调节功能的微耕机》(申请号为CN201810131881.9)采用连杆机械的原理实现小幅度的耕深调节,相比前者而言,这种结构的强度更容易保证,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耕种效率低,调节幅度小。
发明专利《一种耕深自动调节式微耕机》(申请号为CN201120345288.8)对耕深实现了自动调节,且能够稳定旋耕深度。但这种发明依然存在耕种效率低的问题。
对于整地机,发明专利《一种联合整地机》(申请号为CN201720556337.X)安装了深松起垄铲,能够达到深松的效果,但是旋耕刀无法调节上下高度,故达不到土壤松软的目的,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另一个发明专利《一种林业作业用造林整地机》(申请号为CN201821409581.4))用连杆实现了圆刀的高度调节,实现了调节耕深的目的,但是调节高度有限,且难以保证调节高度的精确度。
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深松耕整地机》(申请号为CN201720032756.3)采用液压伸缩杆的方式,实现了耕刀的上下移动,但其伸缩系统的强度难以保证,液压缸容易产生泄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包括旋耕机构、机架、减震支撑机构三大部分,旋耕机构着重解决耕刀高度调节、尾部与机架的连接及耕刀的设计问题。减震支撑机构着重设计与机架的连接、橡胶轮胎的固定、减震器结构的设计问题。机架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支撑轮、刀具,它要有足够的强度,并且避免连接件松脱。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包括旋耕机构(1)、机架(2)、减震支撑机构(3),旋耕机构(1)和减震支撑机构(3)均安装在机架(2)上,所述旋耕机构(1)包括耕刀(1-1)、开口销I(1-2)、螺母I(1-3)、右侧板(1-4)、开口销II(1-5)、连轴板(1-6)、刀具支撑架(1-7)、卡钩(1-8)、销轴I(1-9)、上齿条外壳(1-10)、螺母II(1-11)、螺栓I(1-12)、固连架(1-13)、螺母III(1-14)、螺纹杆(1-15)、平垫圈I(1-16)、螺母IV(1-17)、平垫圈II(1-18)、螺母V(1-19)、升降机构侧板(1-20)、下齿条外壳(1-21)、齿条(1-22)、卡环I(1-23)、轴(1-24)、销轴II(1-25)、耕刀轴(1-26)、弹簧垫圈(1-27)、左侧板(1-28)、螺母VI(1-29)、螺栓II(1-30)、中间侧板(1-31)、轴承盖I(1-32)、螺栓III(1-33)、齿轮轴(1-34)、齿轮(1-36)、螺栓IV(1-38)、毡圈I(1-39)、轴承I(1-40)、毡圈II(1-41);
耕刀(1-1)通过开口销I(1-2)固定在耕刀轴(1-26)上,每个旋耕机构(1)上安装有三个耕刀(1-1),分别为中间耕刀和两个侧边耕刀,中间耕刀安装在耕刀轴1-26的中间位置,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轴承I(1-40)、右侧板(1-4)、侧边耕刀依次对称安装在耕刀轴(1-26)上,耕刀轴(1-26)的两端加装弹簧垫圈(1-27)后通过螺母I(1-3)固定,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右侧板(1-4)通过螺栓II(1-30)连接后两端用螺母VI(1-29)紧固,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右侧板(1-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II(1-25)与连轴板(1-6)连接,销轴II(1-25)的一端通过开口销II(1-5)固定,连轴板(1-6)与刀具支撑架(1-7)焊接,毡圈I(1-39)安装在左侧板(1-28)上起密封作用,毡圈II(1-41)安装在右侧板(1-4)内起密封作用,刀具支撑架(1-7)的中间部分安装在轴(1-24)上,刀具支撑架(1-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IV(1-38)固定在升降机构侧板(1-20)上,螺栓IV(1-38)的两端加装平垫圈II(1-18)后通过螺母V(1-19)固定,齿条(1-22)的下端与轴(1-24)的连接,齿条(1-22)与齿轮(1-36)啮合,齿轮(1-36)安装在齿轮轴(1-34),齿轮轴(1-34)两端安装有轴承,通过轴承支撑在上齿条外壳(1-10),轴承盖(1-32)通过螺栓III(1-33)固定在上齿条外壳(1-10),上齿条外壳(1-10)、下齿条外壳(1-21)通过螺母II(1-11)、螺栓I(1-12)连接,上齿条外壳(1-10)、下齿条外壳(1-21)连接处的侧面加工有螺纹杆,升降机构侧板(1-20)的一端加工有卡槽,螺纹杆安装在卡槽内后通过螺母IV(1-17)、平垫圈I(1-16)紧固,卡钩(1-8)安装在销轴I(1-9)上,销轴I(1-9)固定在上齿条外壳(1-10)上,固连架(1-13)焊接在升降机构侧板(1-20)上;
机架(2)包括前排连架杆(2-1)、上夹具(2-2)、螺栓V(2-3)、螺母VII(2-4)、螺母VIII(2-5)、下夹具(2-6)、后排连架杆(2-7)、包覆板(2-8)、螺栓VI(2-9)、肋板(2-10)、角钢连接架(2-11)、螺母IX(2-12)、梁(2-13);
前排连架杆(2-1)、后排连架杆(2-7)均加工有凹槽,固连架(1-13)安装在凹槽上,通过螺母III(1-14)、螺纹杆(1-15)紧固,前排连架杆(2-1)与梁(2-13)通过角钢连接架(2-11)焊接在一起,肋板(2-10)焊接在前排连架杆(2-1)与梁(2-13)之间,后排连架杆(2-7)与梁(2-13)通过包覆板(2-8)连接并通过螺母VIII(2-5)紧固,上夹具(2-2)与下夹具(2-6)通过螺栓VI(2-9)、螺母IX(2-12)连接,下夹具(2-6)焊接在梁(2-13)的侧面,末端开有通孔的拖拉机连接杆穿入上夹具(2-2)、下夹具(2-6)之间,通过螺栓V(2-3)、螺母VII(2-4)连接紧固限制轴向移动;
减震支撑机构(3)包括端盖(3-1)、螺栓VII(3-2)、销轴IV(3-5)、减震器、上固定架(3-6)、螺栓VIII(3-7)、平垫圈III(3-8)、螺母X(3-9)、平垫圈IV(3-10)、螺母XI(3-11)、下固定架(3-12)、轮子支撑侧板(3-13)、支撑杆(3-14)、开口销III(3-15)、销轴V(3-16)、减震器连接轴(3-17)、橡胶轮胎(3-18)、轴承盖II(3-32)、垫片I(3-33)、螺栓IX(3-34)、端盖(3-35)、套筒(3-36)、垫片II(3-37)、开口销IV(3-38)、螺栓X(3-39)、轴承II(3-40)、毡圈III(3-41)、D形轴(3-42);所述减震器包括缸体(3-3)、上端盖(3-4)、减震弹簧(3-19)、弹簧卡圈(3-20)、挡环(3-21)、卡环III(3-22)、活塞(3-23)、O形密封圈I(3-24)、防尘圈(3-25)、O形密封圈II(3-26)、轴用O形密封圈(3-27)、孔用Y形密封圈(3-28)、下端盖(3-29)、轴用Y形密封圈(3-30)、支撑环(3-31);
减震支撑机构(3)通过上固定架(3-6)、下固定架(3-12)固定在机架(2)上,上固定架(3-6)的一端通过销轴IV(3-5)连接在上端盖(3-4)上,并通过开口销IV(3-38)固定,下固定架(3-12)通过螺栓VIII(3-7)、平垫圈III(3-8)、螺母X(3-9)与上固定架(3-6)连接,轮子支撑侧板(3-13)通过螺栓X(3-39)、平垫圈IV(3-10)、螺母XI(3-11)与下固定架(3-12)连接,橡胶轮胎(3-18)通过轴承II(3-40)支撑,通过毡圈III(3-41)、轴承盖II(3-32)固定在D形轴(3-42)上,轴承盖II(3-32)通过螺栓IX(3-34)固定,轴承盖II(3-32)内安装有垫片II(3-37),轮子支撑侧板(3-13)安装在D形轴(3-42)的两端,D形轴(3-42)的轴端通过端盖(3-35)固定,端盖(3-35)内安装有垫片I(3-33),套筒(3-36)安装在轴承盖II(3-32)与轮子支撑侧板(3-13)之间,轮子支撑侧板(3-13)的外侧端面通过端盖(3-1)顶紧后采用螺栓VII(3-2)紧固,轮子支撑侧板(3-13)的中间部分通过减震器连接轴(3-17)与支撑杆(3-14)的下端连接,减震器连接轴(3-17)的中间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V(3-16)与支撑杆(3-14)连接,销轴V(3-16)的一端通过开口销III(3-15)固定,减震器的下端盖(3-29)安装在支撑杆(3-14)的上端,下端盖(3-29)通过螺钉与缸体(3-3)连接,减震器的上端盖(3-4)与缸体(3-3)焊接;
减震弹簧(3-19)的上端固定在上端盖(3-4)内部圆槽内,减震弹簧(3-19)的下端固定在活塞(3-23)顶部圆槽内,活塞(3-23)与支撑杆(3-14)依次通过弹簧卡圈(3-20)、挡环(3-21)、卡环III(3-22)、O形密封圈I(3-24)连接密封,支撑杆(3-14)与下端盖(3-29)通过防尘圈(3-25)、O形密封圈II(3-26)、孔用Y形密封圈(3-28)连接密封,下端盖(3-29)与缸体(3-3)通过轴用O形密封圈(3-27)实现减震器的密封,活塞(3-23)上嵌套有Y形密封圈(3-30)与支撑环(3-31),实现与缸体(3-3)的密封。
所述松土机采用齿轮齿条传动,齿轮轴(1-34)的轴端加工为扁口形状,在耕种之前,通过扳手旋动扁口来控制齿轮齿条传动,进而控制耕刀距离地面的高度,根据耕深确定耕刀位置后,通过拨动卡钩(1-8)锁定齿轮(1-36)来固定耕刀的位置,卡钩(1-8)安装在销轴I(1-9)上,销轴I(1-9)通过开口销固定。
所述齿轮(1-36)通过键连接固定在齿轮轴(1-34)上,齿轮(1-36)的两端安装有卡环II(1-37),用来限制齿轮(1-36)的轴向位移。
所述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包括前后两个机架,后机架上等间距安装有7个旋耕机构(1),左右对称安装有4个减震支撑机构(3),前机架上等间距安装有6个旋耕机构(1),每个旋耕机构(1)上相邻的两个耕刀(1-1)的安装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每个旋耕机架上安装有2个侧边耕刀和1个中间耕刀,侧边耕刀与中间耕刀分别为正、反向安装,可以保证同一个切削平面内配置的耕刀交错入土;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方式调整耕深,齿条的可伸缩范围大,可以满足大范围的耕深调节要求,而且可以以负角度带动耕刀在运输过程中远离地面,齿轮齿条传动,承载能力较大,传动精度高,并且设计调节范围时比较好确定参数,相比于三点悬挂式调节耕深的方法,齿轮齿条调节不仅更加牢靠、调节方便,可调的范围也比较大;减震器中安装有减震弹簧、缸体上开有透气孔,使减震效果更佳平稳有效,另外缸体与上下端盖之间加装有密封圈、防尘圈对减震器结构进行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装配后的三视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c)为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旋耕机构的三视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c)为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机架的三视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c)为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减震支撑机构的视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主视图上沿C-C的剖视图,(c)为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减震支撑结构主视图上沿B-B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旋耕机构左视图上沿A-A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耕刀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刀辊受力分析图;
图中,1、旋耕机构,2、机架,3、减震支撑机构,1-1、耕刀,1-2、开口销I,1-3、螺母I,1-4、右侧板,1-5、开口销II,1-6、连轴板,1-7、刀具支撑架,1-8、卡钩,1-9、销轴I,1-10、上齿条外壳,1-11、螺母II,1-12、螺栓I,1-13、固连架,1-14、螺母III,1-15、螺纹杆,1-16、平垫圈I,1-17、螺母IV,1-18、平垫圈II,1-19、螺母V,1-20、升降机构侧板,1-21、下齿条外壳,1-22、齿条,1-23、卡环I,1-24、轴,1-25、销轴II,1-26、耕刀轴,1-27、弹簧垫圈,1-28、左侧板,1-29、螺母VI,1-30、螺栓II,1-31、中间侧板,1-32、轴承盖I,1-33、螺栓III,1-34、齿轮轴,1-35、销轴III,1-36、齿轮,1-37、卡环II,1-38、螺栓IV,1-39、毡圈I,1-40、轴承I,1-41、毡圈II;
2-1、前排连架杆,2-2、上夹具,2-3、螺栓V,2-4、螺母VII,2-5、螺母VIII,2-6、下夹具,2-7、后排连架杆,2-8、包覆板,2-9、螺栓VI,2-10、肋板,2-11、角钢连接架,2-12、螺母IX,2-13、梁;
3-1、端盖,3-2、螺栓VII,3-3、缸体,3-4、上端盖,3-5、销轴IV,3-6、上固定架,3-7、螺栓VIII,3-8、平垫圈III,3-9、螺母X,3-10、平垫圈IV,3-11、螺母XI,3-12、下固定架,3-13、轮子支撑侧板,3-14、支撑杆,3-15、开口销III,3-16、销轴V,3-17、减震器连接轴,3-18、橡胶轮胎,3-19、减震弹簧,3-20、弹簧卡圈,3-21、挡环,3-22、卡环III,3-23、活塞,3-24、O形密封圈I,3-25、防尘圈,3-26、O形密封圈II,3-27、轴用O形密封圈,3-28、孔用Y形密封圈,3-29、下端盖,3-30、轴用Y形密封圈,3-31、支撑环;3-32、轴承盖II,3-33、垫片I,3-34、螺栓IX,3-35、端盖,3-36、套筒,3-37、垫片II,3-38、开口销IV,3-39、螺栓X,3-40、轴承II,3-41、毡圈III,3-42、D形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包括旋耕机构1、机架2、减震支撑机构3,旋耕机构1和减震支撑机构3均安装在机架2上,所述旋耕机构1包括耕刀1-1、开口销I1-2、螺母I1-3、右侧板1-4、开口销II1-5、连轴板1-6、刀具支撑架1-7、卡钩1-8、销轴I1-9、上齿条外壳1-10、螺母II1-11、螺栓I1-12、固连架1-13、螺母III1-14、螺纹杆1-15、平垫圈I1-16、螺母IV1-17、平垫圈II1-18、螺母V1-19、升降机构侧板1-20、下齿条外壳1-21、齿条1-22、卡环I1-23、轴1-24、销轴II1-25、耕刀轴1-26、弹簧垫圈1-27、左侧板1-28、螺母VI1-29、螺栓II1-30、中间侧板1-31、轴承盖I1-32、螺栓III1-33、齿轮轴1-34、齿轮1-36、螺栓IV1-38、毡圈I1-39、轴承I1-40、毡圈II1-41;
耕刀1-1通过开口销I1-2固定在耕刀轴1-26上,每个旋耕机构1上安装有三个耕刀1-1,分别为安装在中间的耕刀1-1(即中间耕刀)和两个安装在侧边的耕刀1-1(即侧边耕刀),相邻两个耕刀1-1错开60°,中间耕刀安装在耕刀轴1-26的中间位置,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轴承I1-40、右侧板1-4、侧边耕刀依次对称安装在耕刀轴1-26上,即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右侧板1-4的一端固定在耕刀轴1-26上,耕刀轴1-26两端攻有螺纹,耕刀轴1-26的两端加装弹簧垫圈1-27后通过螺母I1-3固定,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右侧板1-4通过螺栓II1-30连接后两端用螺母VI1-29紧固,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右侧板1-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II1-25与连轴板1-6连接,销轴II1-25的一端通过开口销II1-5固定,连轴板1-6与刀具支撑架1-7焊接,毡圈I1-39安装在左侧板1-28上起密封作用,毡圈II1-41安装在右侧板1-4内起密封作用,刀具支撑架1-7的中间部分安装在轴1-24上,刀具支撑架1-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IV1-38固定在升降机构侧板1-20上,螺栓IV1-38的两端加装平垫圈II1-18后通过螺母V1-19固定,齿条1-22的下端与轴1-24的连接,齿条1-22与齿轮1-36啮合,齿轮1-36安装在齿轮轴1-34,齿轮轴1-34两端安装有轴承,通过轴承支撑在上齿条外壳1-10,轴承盖1-32通过螺栓III1-33固定在上齿条外壳1-10,上齿条外壳1-10、下齿条外壳1-21通过螺母II1-11、螺栓I1-12连接,上齿条外壳1-10、下齿条外壳1-21连接处的侧面加工有螺纹杆,升降机构侧板1-20的一端加工有卡槽,螺纹杆安装在卡槽内后通过螺母IV1-17、平垫圈I1-16紧固,卡钩1-8安装在销轴I1-9上,销轴I1-9固定在上齿条外壳1-10上,固连架1-13焊接在升降机构侧板1-20上;
机架2包括前排连架杆2-1、上夹具2-2、螺栓V2-3、螺母VII2-4、螺母VIII2-5、下夹具2-6、后排连架杆2-7、包覆板2-8、螺栓VI2-9、肋板2-10、角钢连接架2-11、螺母IX2-12、梁2-13;
旋耕机构1通过固连架1-13安装在机架2上,前排连架杆2-1、后排连架杆2-7均加工有凹槽,固连架1-13分别安装在凹槽内,通过螺母III1-14、螺纹杆1-15紧固,防止滑移,前排连架杆2-1与梁2-13通过角钢连接架2-11焊接在一起,肋板2-10焊接在前排连架杆2-1与梁2-13之间,后排连架杆2-7与梁2-13通过包覆板2-8连接并通过螺母VIII2-5紧固,上夹具2-2与下夹具2-6通过螺栓VI2-9、螺母IX2-12连接,下夹具2-6焊接在梁2-13的侧面,末端开有通孔的拖拉机连接杆穿入上夹具2-2、下夹具2-6之间,通过螺栓V2-3、螺母VII2-4连接紧固限制轴向移动;
减震支撑机构3包括端盖3-1、螺栓VII3-2、销轴IV3-5、减震器、上固定架3-6、螺栓VIII3-7、平垫圈III3-8、螺母X3-9、平垫圈IV3-10、螺母XI3-11、下固定架3-12、轮子支撑侧板3-13、支撑杆3-14、开口销III3-15、销轴V3-16、减震器连接轴3-17、橡胶轮胎3-18、轴承盖II3-32、垫片I3-33、螺栓IX3-34、端盖3-35、套筒3-36、垫片II3-37、开口销IV3-38、螺栓X3-39、轴承II3-40、毡圈III3-41、D形轴3-42;
所述减震器包括缸体3-3、上端盖3-4、减震弹簧3-19、弹簧卡圈3-20、挡环3-21、卡环III3-22、活塞3-23、O形密封圈I3-24、防尘圈3-25、O形密封圈II3-26、轴用O形密封圈3-27、孔用Y形密封圈3-28、下端盖3-29、轴用Y形密封圈3-30、支撑环3-31;
减震支撑机构3通过上固定架3-6、下固定架3-12固定在机架2上,上固定架3-6的一端通过销轴IV3-5连接在上端盖3-4上,并通过开口销IV3-38固定,下固定架3-12通过螺栓VIII3-7、平垫圈III3-8、螺母X3-9与上固定架3-6连接,轮子支撑侧板3-13通过螺栓X3-39、平垫圈IV3-10、螺母XI3-11与下固定架3-12连接,橡胶轮胎3-18安装在D形轴3-42上,橡胶轮胎3-18通过轴承II3-40支撑,通过毡圈III3-41、轴承盖II3-32固定在D形轴3-42上,轴承盖II3-32通过螺栓IX3-34固定,轴承盖II3-32内安装有垫片II3-37,轮子支撑侧板3-13安装在D形轴3-42的两端,D形轴3-42的轴端通过端盖3-35固定,端盖3-35内安装有垫片I3-33,套筒3-36安装在轴承盖II3-32与轮子支撑侧板3-13之间,轮子支撑侧板3-13的外侧端面通过端盖3-1顶紧后采用螺栓VII3-2紧固,轮子支撑侧板3-13的中间部分通过减震器连接轴3-17与支撑杆3-14的下端连接,减震器连接轴3-17的两端通过半圆状限位零件焊接,防止减震器连接轴3-17轴向脱落,减震器连接轴3-17的中间焊接有连接板3-43,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V3-16与支撑杆3-14连接,销轴V3-16的一端通过开口销III3-15固定,减震器的下端盖3-29安装在支撑杆3-14的上端,下端盖3-29通过螺钉与缸体3-3连接,减震器的上端盖3-4与缸体3-3焊接;
减震弹簧3-19的上端固定在上端盖3-4内部圆槽内,减震弹簧3-19的下端固定在活塞3-23顶部圆槽内,活塞3-23与支撑杆3-14依次通过弹簧卡圈3-20、挡环3-21、卡环III3-22、O形密封圈I3-24连接密封,支撑杆3-14与下端盖3-29通过防尘圈3-25、O形密封圈II3-26、孔用Y形密封圈3-28连接密封,下端盖3-29与缸体3-3通过轴用O形密封圈3-27实现减震器的密封,活塞3-23上嵌套有Y形密封圈3-30与支撑环3-31,实现与缸体3-3的密封。
所述松土机采用齿轮齿条传动,齿轮轴(1-34)的轴端加工为扁口形状,在耕种之前,通过扳手旋动扁口来控制齿轮齿条传动,进而控制耕刀距离地面的高度,根据耕深确定耕刀位置后,通过拨动卡钩(1-8)锁定齿轮(1-36)来固定耕刀的位置,卡钩(1-8)安装在销轴I(1-9)上,销轴I(1-9)通过开口销固定。
所述齿轮(1-36)通过键连接固定在齿轮轴(1-34)上,齿轮(1-36)的两端安装有卡环II(1-37),用来限制齿轮(1-36)的轴向位移。
所述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包括前后两个机架,后机架上等间距安装有7个旋耕机构(1),左右对称安装有4个减震支撑机构(3),前机架上等间距安装有6个旋耕机构(1),每个旋耕机构(1)上相邻的两个耕刀(1-1)的安装方向相反。
如图2(a)所示,旋耕机构1和减震支撑机构3采用固连架1-13及上、下固定架3-6、3-12均布连接在机架2上。宽耕幅作业最大的限制在于:如果将刀具设计成一体,刀轴的强度和尺寸很难达到要求。如果将刀具分成可安装的单个部件,不仅设计加工容易保证,还容易实现不同耕幅的设计需求,只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效率,选择合适数量的刀具,安装在尺寸对应的机架2上,即可交付作业。
如图2(b)更加直观地体现了旋耕机构1与减震支撑机构3的位置分布。前排对称分布6个旋耕机构1,后排对称分布7个旋耕机构1和4个减震支撑机构3。松土机最大宽度7.6m,最大长度6m,耕深最大调节范围30cm,可用调节范围10-25cm。刀具、支撑轮与机架2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选用这种连接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连接可靠。注意螺栓连接的预紧和防松。预紧的目的是增加螺栓连接各个件之间摩擦力,使得固连更加可靠。预紧力太小,达不到紧固的要求,预紧力太大,会使连接件过载而断裂。
如图2(c)所示,旋耕机构1安装在机架2上,分为前后两排,既避免了同排耕刀距离过近而产生干涉,又避免因各个机构之间的间隙而产生漏耕的现象。减震支撑机构3安装在后排连架杆2-7两侧,起到支撑减震的目的。
如图3(a)所示,耕刀1-1对称分布固定在耕刀轴1-26上,用开口销1-2固定连接,相邻耕刀1-1错开60°,耕刀轴1-26两侧攻有螺纹,将部件依次安装后,两端利用螺母I1-3固定。右侧板1-4一端固定在耕刀轴1-26上,一端通过开口销1-5与连轴板1-6连接。连轴板1-6与刀具支撑架1-7焊接,刀具支撑架1-7的中间部位通过轴1-24连接齿轮齿条传动部分,尾部通过螺栓IV1-38与升降机构侧板1-20连接。上齿条外壳1-10、下齿条外壳1-21加工为法兰状的接触面,并通过螺栓I1-12连接。通过齿轮齿条传动,调节好需要耕深的位置,拨动卡钩1-8、销轴1-9即可实现固定的目的。固连架1-13通过焊接与升降机构侧板1-20连接,将螺纹杆1-15穿入固连架1-13两端用螺母III1-14紧固在机架2上。耕深调节采用齿轮齿条传动,齿条可伸缩的范围为40cm,一方面满足可调耕深最大在25cm,一方面可以负角度调节使其在运输过程中远离地面。齿轮齿条传动,承载能力较大,传动精度高,并且设计调节范围时比较好确定参数,相比于三点悬挂式调节耕深的方法,齿轮齿条调节不仅更加牢靠、调节方便,可调的范围也比较大。齿轮齿条安装时,要注意安装精度,否则会造成磨损加剧,承载能力降低的情况。
如图3(b)所示,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右侧板1-4一端连接在耕刀轴1-26上,一端与连轴板1-6连接,其中间包裹有轴承,对耕刀轴1-26起到支撑和周向旋转时减少摩擦的作用。为了减少轴承的轴向移动,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右侧板1-4通过螺母VI1-29、螺栓II1-30紧固。上齿条外壳1-10两侧安装有轴承,支撑齿轮轴1-34周向旋转,轴承盖1-32通过螺栓III1-33紧固在上齿条外壳1-10上,防止灰尘进入轴承内。齿轮轴1-34的扁口一端伸出外侧通过扳手,调节齿轮转动,从而调节耕深。
如图3(c)所示,齿轮1-36通过键连接固定在齿轮轴1-34上,轴向位移通过两侧的卡环1-37固定。
耕深调节的工作过程总结如下:齿轮轴1-34焊接在上齿条外壳1-10上,齿轮1-36用键连接周向固定,通过卡环1-37限制轴向运动。在耕种之前,使用扳手旋动齿轮轴1-34轴端的扁口,来控制齿轮齿条传动,进而控制刀具距离地面的高度,实现耕深调节。当旋至需要的高度后,将卡钩2-8拨下。
如图4(a)所示,前排连架杆2-1与梁2-13连接,夹具分为上夹具2-2和下夹具2-6,下夹具2-2与梁2-13焊接在一块。拖拉机连接杆末端打孔,穿入上下夹具之间,螺栓V2-3与螺母VII2-4拧紧后限制其轴向移动。前排连架杆2-1、后排连架杆2-7上的凹槽加工面的功能是防止旋耕机构的松脱。
如图4(b)所示,前排连架杆2-1与梁2-13通过焊接与肋板2-10连接,后排连架杆2-7与梁2-13通过包覆板2-8连接,再用螺母VIII2-5夹紧。
如图4(c)所示,为了加固梁2-13与前排连架杆2-1固连程度,采用角钢连接架2-11将两者焊接在一起,上夹具2-2和下夹具2-6通过螺栓VI2-9连接夹紧。
如图5(a)所示,橡胶轮胎3-18安装在轮子支撑侧板3-13之间,两端用端盖3-1顶紧。轮子支撑侧板3-13中间通过减震器连接轴3-17与支撑杆3-14连接,利用销轴V3-16与开口销III3-15固定。缸体3-3内包含减震的具体结构如图5(b)所示,缸体3-3上下两端开有透气孔,使减震效果更加平稳有效。减震器的上端盖3-4与缸体3-3焊接,上端通过销轴IV3-5与上固定架3-6连接。下固定架3-12通过螺栓VIII3-7、螺母X3-9与上固定架3-6连接,轮子支撑侧板3-13也通过螺栓X3-39连接与下固定架3-12连接。安装橡胶轮胎3-18时,注意调整轴D形轴3-42的左右位置,不断调整螺栓IX3-34的拧紧程度,使橡胶轮胎3-18能够平稳地处在中心位置。
如图5(b)所示,减震弹簧3-19上端通过减震器的上端盖3-4内部圆槽固定,下端通过活塞3-23顶部圆槽固定,上端盖3-4设计较长,目的是使支撑杆3-14与缸体3-3之间有良好的对中性。活塞3-23与支撑杆3-14依次通过弹簧卡圈3-20、挡环3-21、卡环3-22、O形密封圈连接密封。减震器下端盖3-29通过螺钉与缸体3-3连接,通过防尘圈3-25、O形密封圈3-26、孔用Y形密封圈3-28实现支撑杆3-14与减震器下端盖3-29的密封,通过轴用O形密封圈3-27实现减震器下端盖3-29与缸体3-3的密封。活塞3-23上嵌套有Y形密封圈3-30与支撑环3-31,实现其与缸体3-3的密封。
如图5(c)所示,减震支撑机构3上的橡胶轮胎3-18轴向位移通过套筒3-36、轴承盖3-32限制,D形轴3-42的两端通过端盖3-35顶住。垫片I3-33、垫片II3-37起到密封的作用。
如图6所示显示了橡胶轮胎3-18的安装过程,D形轴3-42的应用是为了防止其作自由转动,毡圈III3-41起到密封的作用。
如图7所示显示了耕刀1-1的安装过程,耕刀1-1是旋耕式松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状、大小、刃状结构、排列方式都对耕地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耕刀1-1的排列,需要有以下要求:同向刀片之间的夹角尽可能大些、反向刀片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些,以防止出现缠草、塞土;同一切削平面内配置的左右刀片各一把,左右刀片交错入土,以使得轴向力平衡,且旋转时不发生干扰。因此选择每个旋耕机构1上安装三把耕刀1-1,相邻耕刀1-1错开60度的方式排列。毡圈I1-39、毡圈II1-41的目的是防止灰尘进入左、右侧板,给轴承I1-40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不同土壤与农作物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耕刀1-1。依次中间的耕刀1-1、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轴承I1-40、右侧板1-4、侧边的耕刀1-1装入耕刀轴1-26中,注意耕刀依次偏角60度,耕刀1-1用开口销I1-2固定,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右侧板1-4通过销轴II1-25与连轴板1-6连接,侧面为了卡紧轴承I1-40,用螺栓固定。左右方向的调整,利用螺母I1-3左右交替旋钮,既要达到连接可靠也要尽量做到左右对称,避免出现偏心力,加剧零件的磨损,弹簧垫圈1-27是为了增强螺母I1-3的连接强度,防止松脱。
相关设计计算过程如下:
1)松土机功率消耗及其影响因素
耕深可调松土机作业时,发动机的功率大部分用于驱动刀辊作业上,其数值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者实验的方法进行测定。
影响功率消耗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刀辊转速、机组前进的速度、耕深、土质、土壤的含水率和土壤的坚实度等[17]。耕深可调松土机的功率消耗主要分为3个方面:刀片切削土壤、刀片将土壤抛起、刀轴水平方向运动受到反作用力,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N=Nq+Np-Nn+Nt
式中,N为松土机所消耗的总功率;Nq为垂直方向切削土壤的总功率;Np为水平方向切削土壤的总功率;Nn为土壤给耕刀的水平支反力所消耗的功率;Nt为机组前进的功率。Nn是在刀组前进时,反作用在刀轴上的力所消耗的功率,如果刀组的旋转方向和前进方向一致,那这部分功率消耗Nt可取代的一部分,故取负号。
2)用经验法估算松土机的功耗
2.1)切削速度的确定
每个刀具的耕幅为B=0.36m,旋耕式松土刀刀辊的半径R=300mm,耕深为100mm-250mm生产效率为每小时30亩,取松土机的前进速度为35km/h。
2.2)刀具主要参数的确定
耕刀的最大切削半径Rmax与设计耕深有关,耕深大者,耕刀的最大切削半径Rmax就越大,承受的切削扭矩就越大,因此在满足切削耕深要求的情况下,Rmax应尽量小。故根据以下公式估算出松土机的功耗N1,即:
N1=0.1KλdvmB(kW)
式中,Kλ为旋耕比阻力;d为旋耕深度,cm;vm为机架前进的速度,m/s;B为旋耕幅度,m。
Kλ=kg·k1·k2·k3
取Kλ=1,d=25,vm=9.8,B=0.36,带入数据得:
N1=59.89kW
因为存在一定的功率损耗,所以:
N=1.5×N1=1.5×59.89=89.8kW
耕刀所受的阻力
Figure BDA0002843572820000121
3)松土机的运动分析
根据建立的松土机三维模型,对机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以确保机架满足试验强度,同时确定出试验台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整机结构。耕幅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43572820000122
式中,B为旋耕式松土机的耕作幅宽,m;
N为拖拉机所需要的牵引功率,kW。
设机架的总幅宽B=7000mm,则拖拉机的选定功率为24kW。
田间作业时,机组带动整机向前,作直线运动,刀轴与拖拉机轮同向转动,作旋转运动。若以地面为静参考系,刀轴旋转平面为动参考系,取旋耕式松土刀片上的某一点作为研究对象,其相对动参考系作圆周运动(相对运动),刀轴旋转平面相对地面作直线运动(牵连运动),刀刃端点的运动轨迹是由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复合而成的绝对运动,即摆线运动。如图8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x方向为机具进给的方向,垂直地面松土的方向为y方向,设顺时针旋转方向为正方向。设机具进给的速度Vm,耕刀轴心的角速度为ω,刀具切土的角度α为ωt,耕深为h;
松土机工作时,松土机耕刀上各点的运动轨迹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43572820000123
式中,vm为组前进的速度,m/s;R为旋耕式松土刀的回转半径,mm;ω为旋耕式松土刀的回转角速度,rad/s;ωt为旋耕式松土刀的转角,rad。
对时间求一阶导后,即为旋耕刀的切土速度v:
Figure BDA0002843572820000124
Figure BDA0002843572820000125
4)松土机的受力分析:
4.1)松土机的阻力以每米工作幅宽的阻力来计算,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43572820000126
式中,K为松土机的单位阻力,kg/m;
R′为松土机的牵引力,kg;
B为松土机的工作幅宽,m。
松土机的阻力与土壤性质、土壤适度、耙深、偏角和耕刀的技术状态有关。因此,作业时应保证耕刀安装正确,偏差适当,以减少牵引阻力。
4.2)根据运动分析计算:
旋耕式松土机在工作时,刀轴承受的阻力经由耕刀受到各个方向的阻力叠加而成,旋耕式松土机刀轴受到阻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跟各个方面的因素,例如土壤的组成结构、刀具的物理参数、刀轴的转速、机组的进给速度、耕地的深度等。为了方便研究,首先要确定旋耕式松土机刀具切削土壤时刀轴受到阻力合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当使用刀尖至轴心的距离为Ri的耕刀切削土壤时,根据实验总结,阻力合力的理论作用半径为R′i=0.9Ri。直角刀的切削半径更加接近于刀尖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取阻力合力的理论作用半径R′i=0.95Ri
如图9所示,近似计算刀辊的平均切土阻力Q及其分力,假设Q在刀辊上为均布载荷,则Q=m/R′i。以刀辊中心O为圆心,刀辊半径作圆,未耕地表水平线与圆周相交于A点,相对于半径线OA作交角为20°的半径线OC,在OC上0.9R或者0.95R确定P′点,设Q为作用点位于P′。根据几何关系:大致计算刀轴均布载荷Q和他的分力Px和Py。因为Q在刀轴上均匀分布,故Q=m/R′。以刀轴中心O为圆心,耕刀有效切削半径作圆,还没有被耕地的平面和圆交于A点,相对于半径线OA作交角为-20°的半径线OC,在OC上0.9R或者0.95R处确定P′点,设Q为作用点位于P′。
θ2=arccos[(R-a)/R]
θ1=θ2-20°
Figure BDA0002843572820000131
计算所得Q、Px、Py的值可对松土机的刀轴作强度校核,确定传动系零件的材料及几何尺寸,试制的样机还需要经室内台架实验或田间实验考核。
4.3)根据受力分析的方法计算
旋耕式松土刀跟随机组前进时,受到的阻力F可用下式表示:
F=Ff+Fq+Fp
式中,F为刀具总阻力;Ff为耕刀与土壤的摩擦阻力;Fq为切碎土壤的切削力;Fp为使土壤具有一定抛起速度的阻力。
由于求解刀片和土壤的摩擦力比较困难,其经常与切碎土壤的切削力合并在一块。普通旋耕机耕地后,土垄间存在着很多大孔隙。土壤的松碎程度与地面的平整度还不能满足播种和栽植的要求。所以必须再进行整地作业,为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本发明设计的松土机能够将土壤打碎,不仅起到松土的作用,还能对耕过的土壤加以平整。耕深调节部分在较大压力下,伸缩杆不会上移,在较小负载下,伸缩杆能方便地向下调节耕深,停机后,伸缩杆能较为方便地上移归位。松土机耕种时工作阻力分布在各个耕刀上,会比较容易解决限制宽幅、深耕的强度问题,结构尺寸也更容易调节,产品类型多样;松土机的整体结构基本采用螺栓连接,易于拆卸,便于回收处理。

Claims (4)

1.一种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耕机构(1)、机架(2)、减震支撑机构(3),旋耕机构(1)和减震支撑机构(3)均安装在机架(2)上,所述旋耕机构(1)包括耕刀(1-1)、开口销I(1-2)、螺母I(1-3)、右侧板(1-4)、开口销II(1-5)、连轴板(1-6)、刀具支撑架(1-7)、卡钩(1-8)、销轴I(1-9)、上齿条外壳(1-10)、螺母II(1-11)、螺栓I(1-12)、固连架(1-13)、螺母III(1-14)、螺纹杆(1-15)、平垫圈I(1-16)、螺母IV(1-17)、平垫圈II(1-18)、螺母V(1-19)、升降机构侧板(1-20)、下齿条外壳(1-21)、齿条(1-22)、卡环I(1-23)、轴(1-24)、销轴II(1-25)、耕刀轴(1-26)、弹簧垫圈(1-27)、左侧板(1-28)、螺母VI(1-29)、螺栓II(1-30)、中间侧板(1-31)、轴承盖I(1-32)、螺栓III(1-33)、齿轮轴(1-34)、齿轮(1-36)、螺栓IV(1-38)、毡圈I(1-39)、轴承I(1-40)、毡圈II(1-41);
耕刀(1-1)通过开口销I(1-2)固定在耕刀轴(1-26)上,每个旋耕机构(1)上安装有三个耕刀(1-1),分别为中间耕刀和两个侧边耕刀,中间耕刀安装在耕刀轴1-26的中间位置,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轴承I(1-40)、右侧板(1-4)、侧边耕刀依次对称安装在耕刀轴(1-26)上,耕刀轴(1-26)的两端加装弹簧垫圈(1-27)后通过螺母I(1-3)固定,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右侧板(1-4)通过螺栓II(1-30)连接后两端用螺母VI(1-29)紧固,左侧板(1-28)、中间侧板(1-31)、右侧板(1-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II(1-25)与连轴板(1-6)连接,销轴II(1-25)的一端通过开口销II(1-5)固定,连轴板(1-6)与刀具支撑架(1-7)焊接,毡圈I(1-39)安装在左侧板(1-28)上起密封作用,毡圈II(1-41)安装在右侧板(1-4)内起密封作用,刀具支撑架(1-7)的中间部分安装在轴(1-24)上,刀具支撑架(1-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IV(1-38)固定在升降机构侧板(1-20)上,螺栓IV(1-38)的两端加装平垫圈II(1-18)后通过螺母V(1-19)固定,齿条(1-22)的下端与轴(1-24)的连接,齿条(1-22)与齿轮(1-36)啮合,齿轮(1-36)安装在齿轮轴(1-34),齿轮轴(1-34)两端安装有轴承,通过轴承支撑在上齿条外壳(1-10),轴承盖(1-32)通过螺栓III(1-33)固定在上齿条外壳(1-10),上齿条外壳(1-10)、下齿条外壳(1-21)通过螺母II(1-11)、螺栓I(1-12)连接,上齿条外壳(1-10)、下齿条外壳(1-21)连接处的侧面加工有螺纹杆,升降机构侧板(1-20)的一端加工有卡槽,螺纹杆安装在卡槽内后通过螺母IV(1-17)、平垫圈I(1-16)紧固,卡钩(1-8)安装在销轴I(1-9)上,销轴I(1-9)固定在上齿条外壳(1-10)上,固连架(1-13)焊接在升降机构侧板(1-20)上;
机架(2)包括前排连架杆(2-1)、上夹具(2-2)、螺栓V(2-3)、螺母VII(2-4)、螺母VIII(2-5)、下夹具(2-6)、后排连架杆(2-7)、包覆板(2-8)、螺栓VI(2-9)、肋板(2-10)、角钢连接架(2-11)、螺母IX(2-12)、梁(2-13);
前排连架杆(2-1)、后排连架杆(2-7)均加工有凹槽,固连架(1-13)安装在凹槽上,通过螺母III(1-14)、螺纹杆(1-15)紧固,前排连架杆(2-1)与梁(2-13)通过角钢连接架(2-11)焊接在一起,肋板(2-10)焊接在前排连架杆(2-1)与梁(2-13)之间,后排连架杆(2-7)与梁(2-13)通过包覆板(2-8)连接并通过螺母VIII(2-5)紧固,上夹具(2-2)与下夹具(2-6)通过螺栓VI(2-9)、螺母IX(2-12)连接,下夹具(2-6)焊接在梁(2-13)的侧面,末端开有通孔的拖拉机连接杆穿入上夹具(2-2)、下夹具(2-6)之间,通过螺栓V(2-3)、螺母VII(2-4)连接紧固限制轴向移动;
减震支撑机构(3)包括端盖(3-1)、螺栓VII(3-2)、销轴IV(3-5)、减震器、上固定架(3-6)、螺栓VIII(3-7)、平垫圈III(3-8)、螺母X(3-9)、平垫圈IV(3-10)、螺母XI(3-11)、下固定架(3-12)、轮子支撑侧板(3-13)、支撑杆(3-14)、开口销III(3-15)、销轴V(3-16)、减震器连接轴(3-17)、橡胶轮胎(3-18)、轴承盖II(3-32)、垫片I(3-33)、螺栓IX(3-34)、端盖(3-35)、套筒(3-36)、垫片II(3-37)、开口销IV(3-38)、螺栓X(3-39)、轴承II(3-40)、毡圈III(3-41)、D形轴(3-42);所述减震器包括缸体(3-3)、上端盖(3-4)、减震弹簧(3-19)、弹簧卡圈(3-20)、挡环(3-21)、卡环III(3-22)、活塞(3-23)、O形密封圈I(3-24)、防尘圈(3-25)、O形密封圈II(3-26)、轴用O形密封圈(3-27)、孔用Y形密封圈(3-28)、下端盖(3-29)、轴用Y形密封圈(3-30)、支撑环(3-31);
减震支撑机构(3)通过上固定架(3-6)、下固定架(3-12)固定在机架(2)上,上固定架(3-6)的一端通过销轴IV(3-5)连接在上端盖(3-4)上,并通过开口销IV(3-38)固定,下固定架(3-12)通过螺栓VIII(3-7)、平垫圈III(3-8)、螺母X(3-9)与上固定架(3-6)连接,轮子支撑侧板(3-13)通过螺栓X(3-39)、平垫圈IV(3-10)、螺母XI(3-11)与下固定架(3-12)连接,橡胶轮胎(3-18)通过轴承II(3-40)支撑,通过毡圈III(3-41)、轴承盖II(3-32)固定在D形轴(3-42)上,轴承盖II(3-32)通过螺栓IX(3-34)固定,轴承盖II(3-32)内安装有垫片II(3-37),轮子支撑侧板(3-13)安装在D形轴(3-42)的两端,D形轴(3-42)的轴端通过端盖(3-35)固定,端盖(3-35)内安装有垫片I(3-33),套筒(3-36)安装在轴承盖II(3-32)与轮子支撑侧板(3-13)之间,轮子支撑侧板(3-13)的外侧端面通过端盖(3-1)顶紧后采用螺栓VII(3-2)紧固,轮子支撑侧板(3-13)的中间部分通过减震器连接轴(3-17)与支撑杆(3-14)的下端连接,减震器连接轴(3-17)的中间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V(3-16)与支撑杆(3-14)连接,销轴V(3-16)的一端通过开口销III(3-15)固定,减震器的下端盖(3-29)安装在支撑杆(3-14)的上端,下端盖(3-29)通过螺钉与缸体(3-3)连接,减震器的上端盖(3-4)与缸体(3-3)焊接;
减震弹簧(3-19)的上端固定在上端盖(3-4)内部圆槽内,减震弹簧(3-19)的下端固定在活塞(3-23)顶部圆槽内,活塞(3-23)与支撑杆(3-14)依次通过弹簧卡圈(3-20)、挡环(3-21)、卡环III(3-22)、O形密封圈I(3-24)连接密封,支撑杆(3-14)与下端盖(3-29)通过防尘圈(3-25)、O形密封圈II(3-26)、孔用Y形密封圈(3-28)连接密封,下端盖(3-29)与缸体(3-3)通过轴用O形密封圈(3-27)实现减震器的密封,活塞(3-23)上嵌套有Y形密封圈(3-30)与支撑环(3-31),实现与缸体(3-3)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机采用齿轮齿条传动,齿轮轴(1-34)的轴端加工为扁口形状,在耕种之前,通过扳手旋动扁口来控制齿轮齿条传动,进而控制耕刀距离地面的高度,根据耕深确定耕刀位置后,通过拨动卡钩(1-8)锁定齿轮(1-36)来固定耕刀的位置,卡钩(1-8)安装在销轴I(1-9)上,销轴I(1-9)通过开口销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36)通过键连接固定在齿轮轴(1-34)上,齿轮(1-36)的两端安装有卡环II(1-37),用来限制齿轮(1-36)的轴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包括前后两个机架,后机架上等间距安装有7个旋耕机构(1),左右对称安装有4个减震支撑机构(3),前机架上等间距安装有6个旋耕机构(1),每个旋耕机构(1)上相邻的两个耕刀(1-1)的安装方向相反。
CN202011501299.0A 2020-12-18 2020-12-18 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 Active CN112673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1299.0A CN112673722B (zh) 2020-12-18 2020-12-18 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1299.0A CN112673722B (zh) 2020-12-18 2020-12-18 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3722A true CN112673722A (zh) 2021-04-20
CN112673722B CN112673722B (zh) 2021-11-05

Family

ID=7544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1299.0A Active CN112673722B (zh) 2020-12-18 2020-12-18 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372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3477A (zh) * 2021-12-24 2022-04-12 沭阳翔玮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环保型犁翻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43262A1 (fr) * 1986-04-23 1987-10-28 Sara 2000 Sarl Instrument combiné de broyage, de défrichage et de travail du sol
JPH10191705A (ja) * 1997-01-15 1998-07-28 Honda Motor Co Ltd ロータリ耕耘機のカバー構造
CN204408857U (zh) * 2015-01-27 2015-06-24 重庆理工大学 带机械式耕深调节系统的旋耕装置
CN106171062A (zh) * 2016-07-28 2016-12-07 江苏大学 一种斜置潜土逆转深旋耕装置
CN106612656A (zh) * 2016-11-25 2017-05-10 湖南春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制耕深的高效深耕机具
CN208549141U (zh) * 2018-06-28 2019-03-01 福建农林大学 减震松土机
CN109588067A (zh) * 2019-02-22 2019-04-09 银芳丽 一种可升降的旋耕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43262A1 (fr) * 1986-04-23 1987-10-28 Sara 2000 Sarl Instrument combiné de broyage, de défrichage et de travail du sol
JPH10191705A (ja) * 1997-01-15 1998-07-28 Honda Motor Co Ltd ロータリ耕耘機のカバー構造
CN204408857U (zh) * 2015-01-27 2015-06-24 重庆理工大学 带机械式耕深调节系统的旋耕装置
CN106171062A (zh) * 2016-07-28 2016-12-07 江苏大学 一种斜置潜土逆转深旋耕装置
CN106612656A (zh) * 2016-11-25 2017-05-10 湖南春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制耕深的高效深耕机具
CN208549141U (zh) * 2018-06-28 2019-03-01 福建农林大学 减震松土机
CN109588067A (zh) * 2019-02-22 2019-04-09 银芳丽 一种可升降的旋耕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3477A (zh) * 2021-12-24 2022-04-12 沭阳翔玮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环保型犁翻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3722B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08439U (zh) 一种自激振动式分层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
CN107018684A (zh) 一种可调式开沟机
CN206585906U (zh) 一种带有农田匀平器的复式旋耕机
CN112673722B (zh) 组装式耕深可调松土机
CN206658397U (zh) 一种可调式开沟机
CN210247424U (zh) 可调垄的深松、灭茬、旋耕、起垄联合整地机
CN102077709B (zh) 一种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深松机
CN103081590B (zh) 联合深松机
CN108848700A (zh) 一种土地深层旋耕平整装置
CN201378924Y (zh) 农田耕整复式作业组合耙
CN102612879A (zh) 一种小型中耕施肥机
CN201345802Y (zh) 中耕除草培土起垄机
RU178372U1 (ru) Корпус плуга
CN206620421U (zh) 一种灭茬深松起垄联合作业机
RU89319U1 (ru) Корпус плуга
CN105365479B (zh) 大马力拖拉机轮
KR102185477B1 (ko) 쟁기로터리
CN107027354A (zh) 一种用于旋耕机平整器的安装架
CN206585907U (zh) 一种用于旋耕机平整器的安装架
CN212753130U (zh) 一种除草中耕机
RU2623042C1 (ru) Стрельчатая лапа культиватора с регулируемым углом атаки
CN218959415U (zh) 一种立式长短刀粉垄耕作机
CN214177956U (zh) 一种园林种植松土器
CN220307732U (zh) 一种用于旱田作业的联合整地机
CN219205166U (zh) 一种拆卸式三点连接松土、平地联合耕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