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1009B - 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1009B
CN112671009B CN202110042444.1A CN202110042444A CN112671009B CN 112671009 B CN112671009 B CN 112671009B CN 202110042444 A CN202110042444 A CN 202110042444A CN 112671009 B CN112671009 B CN 112671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current
controller
roto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24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1009A (zh
Inventor
朱介北
刘晓龙
王国琰
赵博文
徐洋
余露杰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0424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1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1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1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1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1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应用于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控制中,需先配置参数随后将所述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引入双馈风机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由带通滤波器、第一级增益放大器和第二级增益放大器级联组成;两级放大器参数根据转子侧换流器控制系统电流内环比例系数确定。转子侧电流内环电流误差信号为阻尼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叠加至原内环输出信号,最终实现抑制次同步振荡效果。本发明无需增加额外采样和测量环节,仅利用电流内环现有控制结构并稍加改进即可实现抑制双馈风机串联补偿系统中发生的次同步振荡的目的。

Description

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馈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风能资源与负荷中心整体呈逆向分布,远距离限制了风电的大规模送出。串联补偿输电是解决电力远距离送出的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一方面可显著提高线路输送能力、提高暂态稳定性以及运行经济性,但另一方面同时存在着诱发次同步振荡的风险。美国德克萨斯州南部电网、中国沽源风电场先后发生数起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事故,造成设备损坏,主变异响,风机解列等后果。
大量研究表明双馈风机的次同步振荡主要是由于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电子变流器控制系统与输电线路的相互作用造成。现有的振荡抑制方案包括利用柔性直流输电装置和改进控制器设计。采用柔性直流输电装置抑制次同步振荡需要在现有输电结构中加入串联型、并联型或串并联型的硬件设备,这些硬件设备需接入电网,具有较好的运行灵活性,但是会增加占地、设备以及后期运维投资。改进控制器设计需对现有控制器进行改进以增加次同步振荡的阻尼,在现有研究中,安装在双馈风机控制器中的附加阻尼器往往需要采样和处理附加控制信号且参数配置过于繁琐,整体设计较为不便。如CN111181174A公开了一种附加阻尼控制的双馈风机并网次超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在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换器控制环节加入二阶低阻滤波器用于抑制其产生;但是该方法参数配置过于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双馈风机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内环中设计基于带通滤波器的附加阻尼控制器,以抑制双馈风电场经串联补偿输电线路外送系统中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仅通过利用现有的内环控制输入信号即可实现抑制双馈风机串联补偿系统中发生的次同步振荡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应用于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控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含双馈风机的风电场和串联补偿电容的电力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时,根据风电场历史运行数据或风电场预设的串联补偿等值串补度的大小确定三相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频率;
步骤2:根据得到的次同步振荡频率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由带通滤波器、第一级增益放大器和第二级增益放大器级联组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根据所述次同步谐振频率确定所述带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特征角频率,以通过所述带通滤波器通带范围内的次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的带通滤波器传递函数在中心频率处幅度为0dB的幅频特性确定第一级增益放大器幅值增益;
所述第二级增益系数根据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的电流内环PI参数确定;
步骤3:利用测量装置采样转子电流,通过park变换得到dq轴下的转子侧内环电流测量值;通过转子侧外环控制器输出得到dq轴下的电流内环参考值;然后将所述电流内环电流参考值与实际采样的转子侧内环电流测量值之间的误差信号通过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得到附加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误差信号包括d轴和q轴电流误差信号;所述d轴和q轴电流误差信号分别通过附加阻尼控制器得到d轴和q轴附加控制信号;
步骤4:将所述附加控制信号注入转子侧换流器,所述d轴和q轴附加控制信号与转子侧换流器原输出信号叠加,生成抑制次同步谐振的附加阻尼;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得到的d轴和q轴附加控制信号分别与d轴和q轴原输出信号叠加,得到转子侧变流器d轴和q轴输出电压变化量,通过电力电子化调制方式生成抑制次同步谐振附加阻尼。
进一步的,所述带通滤波器为二阶次同步带通滤波器,其传递函数为: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21
其中,ωn是自然频率,Q是品质因数,s为拉普拉斯算子;所述无阻尼自然频率和品质因数分别由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22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23
其中,ωL和ωH分别为带通滤波器的上下限截止频率,由下式分别决定: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31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32
其中,ω0为交流系统工频,ωc为三相电力系统谐振频率,B为带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系数取值范围为0.7-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系数取值为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电流内环PI比例系数的相反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双馈风机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内环中设计基于带通滤波器的附加阻尼控制器,有效解决了现有次同步振荡抑制控制策略中需要采用额外附加信号带来的参数整定复杂性问题。仅通过利用现有的内环控制输入信号即可实现抑制双馈风机串联补偿系统中发生的次同步振荡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馈风机串联补偿系统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基于带通滤波器的转子侧换流器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馈风机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含基于带通滤波器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转子侧换流器次同步抑制时域仿真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二阶带通滤波器的相频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有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1所示为传统双馈风机串联补偿系统,包括双馈风机的风电场和串联补偿电容的输电系统,其中,双馈风场由50台2MW的风机构成,总输出功率为100MW;转子侧和定子侧换流器由内外环两级PI调节器组成,其中转子侧换流器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流程如图2所示;双馈风机及其控制系统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升压变压器和串联电容补偿输电线路连接至交流电网。
如图2所示的传统控制器结构由内环和外环两级PI控制器构成;其中外环采用定无功功率和定转矩控制,KpQ和KiQ分别为无功功率控制外环PI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KpTe和KiTe分别为定转矩控制外环PI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内环为电流控制,Kprd和Kird分别为电流内环PI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控制器采样并网点三相电压电流,经过park变化和计算得到系统实际测量信号转子d轴电流ird,q轴电流irq,定子输出无功功率和电磁转矩Te;测量无功Q和参考信号Qsref求差,所得信号通过无功PI控制器得到d轴电流内环参考值信号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41
使测量电磁转矩Te和参考信号Teref求差,所得信号通过转矩PI控制器得到q轴电流内环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42
内环dq轴电流测量信号ird和irq分别与电流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43
和/>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44
求差,将得到的误差信号分别通过d轴和q轴PI控制器得到电压调制信号/>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45
和/>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46
电压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47
和/>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48
经过park反变换得到三相电压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49
和/>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410
三相电压参考信号经PWM调制后最终生成双馈风机的控制信号。
图3示出本发明所述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转子侧换流器控制框图。在将所述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引入双馈风机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之前,需对参数进行配置。本发明是在传统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附加阻尼控制器,传统控制器的各类参数和控制过程结合图2已在上文详细描述,以下仅结合图3描述与传统控制的区别。本实施例中,Kc=0.5pu,ω0=50Hz,取带宽B=2Hz。
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应用于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控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含双馈风机的风电场和串联补偿电容的电力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时,根据风电场历史运行数据或风电场预设的串联补偿等值输电串补度Kc的大小确定三相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频率ωC
步骤2:根据得到的次同步振荡频率ωC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由带通滤波器、第一级增益放大器和第二级增益放大器级联组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201:根据得到的所述次同步振荡频率设计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中的带通滤波器的上下限截止频率: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1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2
其中:ωL和ωH分别是带通滤波器的上下限截止频率;ωC是三相电力系统谐振频率;ω0是三相交流系统工频;B是带宽;
步骤202:根据得到的上下限截止频率计算出所述带通滤波器的无阻尼自然频率和品质因数: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3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4
其中ωn是无阻尼自然频率;Q是品质因数;
步骤203:选择两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系数;如图5所示,其中第一级增益系数K1根据所述的带通滤波器传递函数在中心频率处幅度为0dB的幅频特性选取K1=0.8;第二级增益系数根据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的电流内环PI参数确定,其大小为电流内环PI参数的相反数:
K2=-kp
其中,K2是第二级增益系数,kp是双馈风机转子侧换流器控制系统电流内环PI控制器比例系数;
由步骤201和步骤202可得所述带通滤波器参数ωn=91.72rad/s,Q=7.32;转子内环电流误差信号,即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5
和ird相减,/>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6
和irq相减,之后将取值分别通过d轴和q轴带通滤波器,所得信号经过第一级增益系数K1和第二级增益系数K2放大后得到附加阻尼调制信号udd和udq;udd和udq分别与内环PI控制器输出/>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7
和/>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8
相加得到电压调制信号/>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9
和/>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10
该电压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11
和/>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12
经过park反变换得到三相电压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13
和/>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14
三相电压参考信号经PWM调制后最终生成双馈风机的控制信号。
其中第一级放大系数K1=0.8,第二级放大系数为电流内环PI控制器比例系数的相反数,即K2=-Kprd
步骤3:附加阻尼控制器按照带通滤波器、第一级增益放大器和第二级增益放大器的方式级联,形成附加阻尼控制器。
利用测量装置采样转子电流,通过park变换得到dq轴下的转子侧内环电流测量值ird和irq;通过转子侧外环控制器输出得到dq轴下的电流内环参考值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15
和/>
Figure BDA00028964273400000516
然后将所述电流内环电流参考值与实际采样的转子侧内环电流测量值之间的误差信号通过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得到附加控制信号;
步骤4:将所述附加控制信号注入转子侧换流器,所述d轴和q轴附加控制信号与转子侧换流器原输出信号叠加,生成抑制次同步谐振的附加阻尼;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得到的d轴和q轴附加控制信号分别与d轴和q轴原输出信号叠加,得到转子侧变流器d轴和q轴输出电压变化量,通过电力电子化调制方式生成抑制次同步谐振附加阻尼。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分析:系统初始运行风速为11m/s,串补度为0.25pu,在0.1s时串补度Kc上升至0.5pu,以模拟交流电网线路故障,线路退出运行导致的串补度上升。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电流内环分别采用如图2所示的传统控制结构和如图3所示的附加阻尼控制器控制结构抑制次同步振荡,系统电磁转矩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采用了本发明所述的附加阻尼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所述三相电力系统电磁转矩在0.9s后次同步振荡分量逐渐消失,趋于新的稳定状态。
该方法无需引入额外控制信号和增加额外采样和测量环节,仅利用转子侧换流器控制系统电流内环控制信号并对控制结构稍加改进,即可实现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控制成本低。
以上各实施例和具体案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是对其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内容所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或者替换,均属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应用于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控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含双馈风机的风电场和串联补偿电容的电力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时,根据风电场历史运行数据或风电场预设的串联补偿等值串补度的大小确定三相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频率;
步骤2:根据得到的次同步振荡频率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由带通滤波器、第一级增益放大器和第二级增益放大器级联组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根据所述次同步振荡频率确定所述带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特征角频率,以通过所述带通滤波器通带范围内的次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的带通滤波器传递函数在中心频率处幅度为0dB的幅频特性确定第一级增益放大器幅值增益;
所述第二级增益系数根据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的电流内环PI参数确定;
步骤3:利用测量装置采样转子电流,通过park变换得到dq轴下的转子侧内环电流测量值;通过转子侧外环控制器输出得到dq轴下的电流内环参考值;然后将所述电流内环电流参考值与实际采样的转子侧内环电流测量值之间的误差信号通过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得到附加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误差信号包括d轴和q轴电流误差信号;所述d轴和q轴电流误差信号分别通过附加阻尼控制器得到d轴和q轴附加控制信号;
步骤4:将所述附加控制信号注入转子侧换流器,所述d轴和q轴附加控制信号与转子侧换流器原输出信号叠加,生成抑制次同步谐振的附加阻尼;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得到的d轴和q轴附加控制信号分别与d轴和q轴原输出信号叠加,得到转子侧变流器d轴和q轴输出电压变化量,通过电力电子化调制方式生成抑制次同步谐振附加阻尼;
其中,所述d轴和q轴原输出信号的获取包括:控制器采样并网点三相电压电流,经过park变化和计算得到系统实际测量信号转子d轴电流ird,q轴电流irq,定子输出无功功率和电磁转矩Te;测量无功Q和参考信号Qsref求差,所得信号通过无功PI控制器得到d轴电流内环参考值信号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11
使测量电磁转矩Te和参考信号Teref求差,所得信号通过转矩PI控制器得到q轴电流内环参考信号/>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12
内环dq轴电流测量信号ird和irq分别与电流参考信号/>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13
和/>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14
求差,将得到的误差信号分别通过d轴和q轴PI控制器得到电压调制信号/>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15
和/>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通滤波器为二阶次同步带通滤波器,其传递函数为: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21
其中,ωn是无阻尼自然频率,Q是品质因数,s为拉普拉斯算子;所述无阻尼自然频率和品质因数分别由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22
/>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23
其中,ωL和ωH分别为带通滤波器的上下限截止频率,由下式分别决定: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24
Figure FDA0004056977600000025
其中,ω0为交流系统工频,ωc为三相电力系统谐振频率,B为带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系数取值范围为0.7-0.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系数取值为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电流内环PI比例系数的相反数。
CN202110042444.1A 2021-01-13 2021-01-13 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Active CN112671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2444.1A CN112671009B (zh) 2021-01-13 2021-01-13 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2444.1A CN112671009B (zh) 2021-01-13 2021-01-13 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1009A CN112671009A (zh) 2021-04-16
CN112671009B true CN112671009B (zh) 2023-05-26

Family

ID=75415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2444.1A Active CN112671009B (zh) 2021-01-13 2021-01-13 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1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7715B (zh) * 2021-05-31 2022-09-30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自动电流调整的风力发电并网系统暂态致稳控制方法
CN113949078B (zh) * 2021-11-23 2023-08-2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15021277B (zh) * 2022-08-09 2022-10-2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提升新能源经柔性直流送出阻尼特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544963B (zh) * 2023-05-06 2023-10-24 燕山大学 一种风电机组阻抗重塑控制方法
CN116544964B (zh) * 2023-05-06 2023-12-01 燕山大学 一种风力发电系统的阻抗优化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7646A (zh) * 2017-05-25 2017-08-04 东南大学 基于虚拟阻抗控制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WO2020052685A1 (zh) * 2018-09-13 2020-03-19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抑制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及系统
CN112186759A (zh) * 2020-09-28 2021-01-0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适应捕捉频点的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7646A (zh) * 2017-05-25 2017-08-04 东南大学 基于虚拟阻抗控制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WO2020052685A1 (zh) * 2018-09-13 2020-03-19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抑制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及系统
CN112186759A (zh) * 2020-09-28 2021-01-0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适应捕捉频点的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含双馈机组转子侧附加控制的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王波等;《电网技术》(第0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1009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1009B (zh) 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08631338B (zh) 一种用于抑制双馈风电场并网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CN108631337B (zh) 基于变换器协同阻尼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
CN107994605B (zh) 基于谐波矩阵传递函数的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5932916B (zh) 用于稳定风力涡轮发电机的次同步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54315B (zh) 一种考虑锁相环影响的并网变流器次同步振荡风险分析方法
Kerrouche et al. Fractional-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D-STATCOM connected wind farm based DFIG under voltage unbalanced
CN107732939B (zh) 基于电压源型变换器解耦控制的抑制次同步振荡控制方法
CN110739678A (zh) 一种并网换流器串联虚拟阻抗的控制方法
CN110676874B (zh) 计及频率耦合效应的直驱式风机次同步振荡电气量分析方法
CN111313474B (zh) 一种改进的微电网并网预同步控制方法
CN112671010B (zh) 基于虚拟阻抗的风机并网次同步振荡抑制及高频谐波抑制方法
CN112448398A (zh) 基于定子侧模拟电阻的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方法
JP2014042381A (ja) インバータ回路を制御する制御回路、および、当該制御回路を備えた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06786672B (zh) 抑制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的方法及系统
CN112186759B (zh) 自适应捕捉频点的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06602916A (zh) 一种混合电平三相四桥臂变流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611971A (zh) 针对电网电压谐波畸变工况的网侧逆变器谐振全阶滑模控制方法
CN105680460A (zh) 双馈风电场次同步相互作用抑制实现方法
CN112165106A (zh) 基于双二阶广义积分器的dfig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05024616A (zh) 电网电压对称骤升下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轴系振荡抑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2570950B (zh) 一种发电机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系统及次同步阻尼控制方法
CN107947237A (zh) 一种多类型逆变器孤岛微网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9004657B (zh) 一种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
Xue et al. A complete impedance model of a PMSG-Based wind turbine system considering machine-side dynam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Jiebei

Inventor after: Liu Xiaolong

Inventor after: Wang Guoyan

Inventor after: Zhao Bowen

Inventor after: Xu Yang

Inventor after: Yu Lujie

Inventor after: Li Feng

Inventor before: Zhu Jiebei

Inventor before: Xu Yang

Inventor before: Yu Luji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