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8938A - 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8938A
CN112668938A CN202110062980.8A CN202110062980A CN112668938A CN 112668938 A CN112668938 A CN 112668938A CN 202110062980 A CN202110062980 A CN 202110062980A CN 112668938 A CN112668938 A CN 112668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ing
target
preset
shift
pl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29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艳丽
王莹
何喆
史国阳
王军峰
于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ravelsk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Travelsky Hold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ravelsky Hold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ravelsky Holding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Travelsky Holding Co
Priority to CN2021100629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89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8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89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准确评估各航班的工作量,并根据工作量合对人员进行排班,相对于现有的通过人工来进行排班来说,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长内的N个航班计划,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确定所述N个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根据所述作业标准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根据预设出勤规则以及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目标排班资源数;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目标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航司(指地面服务人员较多、地面服务组织结构复杂、地面服务场景较多,有多航站的航空公司)航空业务的快速发展,航班数量不断增长,传统地面保障指挥调度模式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近年来航空地面服务领域纷纷搭建了或由航空公司主导或由机场服务和保障主导的资源管理体系。
目前大部分一线生产单位针对航空公司的地服仍主要以手工模式进行资源规划与分配,这样就造成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无法保证,且效率低下,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力浪费。针对于大型航司的排班来说,大多数大型航司的排版方式是依靠人脑排班,该方式劳动生产效率低。分配工作量较大,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提高人员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时长内的N个航班计划,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确定所述N个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
根据所述作业标准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
根据预设出勤规则以及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目标排班资源数;
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目标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排班规划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长内的N个航班计划,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N个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作业标准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出勤规则以及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目标排班资源数;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目标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排班规划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其包括指令,当其在机器上运行时,使得机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排班规划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排班规划装置首先确定出工作量,之后根据出勤规则以及工作量确定排班资源数,之后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通过设置不同的出勤规则以及排班约束条件,可以有效优化现各业务如登接机、中转、特服、清洁、装卸、行李、配载、车辆等业务的排班需求,保证天工作总工时最少化的目标下,保证生产运行的高效和派工的均匀性,相对于现有的通过人工排班可以提高人员利用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班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班规划装置的虚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器可读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下面从排班规划装置的角度本申请提供的排班规划方法进行说明,该排班规划装置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服务器中的服务单元,具体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班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101、获取预设时长内的N个航班计划。
本实施例中,排班规划装置可以获取预设时长内的N个航班计划,也就是说,资源规划装置可以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航班计划,该航班计划可以包括中长期定期航班计划,也可以包括临时增加的航班计划,另外,此处不限定获取预设时长内的航班计划的方式,例如排班规划装置可以从航班计划系统里面获取预设时长内的航班计划。
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时长为当前时刻之后的一段时长,也即未来的一段时长,例如未来一周,未来15天,该预设时长也可以为当前时刻之后的一个特定时间段,如当前时刻为11月15日,该预设时长可以为11月20日至11月25日,当然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具体不做限定。
102、确定N个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
本实施例中,排班规划装置在获取到预设时长内的航班计划之后,可以确定该N个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其中,该目标业务例如可以为登接机业务、中转业务、特服业务、清洁业务、装卸业务、行李业务、配载业务以及车辆业务,该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可以为不同航班类型下,单项工作需要的员工技能以及需要该技能的员工数量。上述对目标业务以及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仅为举例说明,当然也还可以包括其他的业务以及其他的作业标准,具体不做限定。
103、根据作业标准确定每个航班对应的工作量。
本实施例中,排班规划装置在得到航班计划以及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之后,可以根据该作业标准确定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可以理解的是,不同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以登接机业务来说,不同的航班的登接机业务的作业标准可能会不同,例如国际航班和国内航班对应的登接机业务的作业标准不相同,国际航班对登接机业务的服务人员的语言技能会有相应的要求。排班规划装置在得到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之后,由此,可以计算N个航班机会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工作量,以登接机业务,预设时长10天为例进行说明,例如1天内包括的3个航班,每个航班的登接机业务的作业标准为2个服务人员,每个服务人员的资质相同,每个航班的登接机服务时长为2小时为例进行说明,航班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均相同,那么10天内3个航班在相同的开始时刻以及相同的结束时刻目标工作量即为60小时,此处以3个航班均为相同类型的航班为例进行说明,也即3个航班对应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均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排班规划装置可以计算得到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也可以计算航班计划中所有航班的目标业务对应的总的工作量,具体不限定。另外,此处具体不限定确定目标工作量的方式,如可以通过预先训练好的模型来计算,也可以提前设置一些数学算法来计算,具体不做限定,只要能计算得到目标工作量即可。
104、根据预设出勤规则以及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目标排班资源数。
本实施例中,排班规划装置可以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之后,可以根据预设出勤规则以及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目标排班资源数,也就是说,排班规划装置根据一定的出勤规则,在特定工作量前提下确定出所需要的资源数量(预设时长内工作量的小时数以及需要工作人员的数量),结合算法即可以生成对应的轮班规划结果,也即轮班计划。此处具体不限定算法的类型,例如通过遗传算法,当然也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算法,如整数规划算法。
需要说明的是,排班规划装置在根据预设出勤规则以及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目标排班资源数时,可以定义员工类型,预设出勤规则需指定到确定的员工类型,员工类型与目标业务相对应,不同的目标业务对应不同的员工类型,员工类型例如值机人员、配载控制人员以及登机口人员等。员工类型明确了所用的预设出勤规则适用于哪些员工,确保正确的员工来覆盖对应的工作量。预设出勤规则是轮班的重要参数之一,预设出勤规则中定义了员工上班下班的时间、轮休方式、一天工作时长、一周的工作时长等与员工上班有关的规则。下面对预设出勤规则进行说明:
1、上班作休规则;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上班作休规则,例如做二休一、做三休一、做五休二等。
2、工时限制规则;
考虑到符合工时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限制员工每周的最大和最小时长。例如设置周最大工时44小时,周最小工时40小时。
3、轮班时长规则;
轮班时长规则可以限制了员工每日的上班时长,可以限制员工上班时间区间以及上班时长偏好值。
4、轮班时间段规则;
轮班时间段规则限制了员工的开始或结束时间段,员工的上班开始时刻或下班结束时刻只会在限制的时间段之间取值;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多个时间段限制可以形成员工的多批次上班的现象。例如,每天员工分三班,定义三个时间段限制,员工将在这三个时间段内上班。另外,轮班时间段也可自由定义一周内每日的上班批次,例如星期一上三班人,星期二上两班人,星期三上三班人等等,具体不做限定。
5、上班作息时间规则;
上班作息时间规则包括休息规则、轮班前准备时间规则以及员工轮班间休息时间规则。其中,休息规则定义了员工上班时间内每隔多久休息多长时间;轮班前准备时间规则定义了员工在工作前多久准备好,可以进行排班;员工轮班间休息时间规则,确定不同出勤模式下的员工两轮班间最小休息时间,并且员工轮班间时间规则可以拼接到生成的新的周期排班表中。
在根据预设出勤规则以及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预设时长内的目标排班资源数时,可以首先初始化预设出勤规则的规则参数,该预设出勤规则为上述5个规则中的至少一个,之后,基于初始化规则参数后的预设出勤规则以及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排班资源数;之后可以调整预设出勤规则的规则参数,其中,该预设出勤规则的规则参数包括上班作休规则对应的规则参数、工时限制规则对应的规则参数、轮班时长规则对应的规则参数、轮班时间段规则对应的规则参数以及上班作息时间规则对应的规则参数,此处调整预设出勤规则的规则参数,可以是调整上班作休规则、工时限制规则、轮班时长规则、轮班时间段规则以及上班作息时间规则中的至少一个规则对应的规则参数,例如初始化中,上班作休规则为做三休一,可以将其调整为做五休二;并根据调整调整规则参数后的预设出勤规则以及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预设时长内的第二排班资源数,并基于成本管理规则,通过第一排班资源数以及第二排班资源数确定目标排班资源数,也就是说,在得到第一排班资源数以及第二排班资源数之后,可以计算预设时长内第一排班资源数对应的人工成本以及第二排班资源数对应的人工成本,之后选择人工成本低的排班资源数作为目标排班资源数。
105、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目标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
本实施例中,排班规划装置在得到目标排班资源数之后,可以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目标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也就是说,排班规划装置可以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对目标排班资源数进行规划,以得到初始排班规划结果,该初始排班规划结果中包括多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每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中包含至少一个排班资源,之后对多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进行规划,得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该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为最大连续工作时长、最大连续休息时长、最小连续工作时长、最小连续休息时长、两个排班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最大平均每周工作时长、最小平均每周工作时长、预设时长内的最大休息时长、作休轮替方式以及预设规章制度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该预设规章制度受到法律法规、公司政策和公司管理方法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排班规划装置在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时,是通过排班规划算法来生成的,该排班规划算法是基于分支定价算法的整数规划方法。该排班规划算法基于基础的整数规划算法,但传统整数规划算法在解决大规模问题时,存在枚举列的不可行性。传统整数规划算法需要基于对作休组合线的枚举,而分支定价算法可以根据优化结果而生成所需列,有效地降低了整数规划算法的规模。另外,本申请提供的排班规划算法可以引入并行计算,将传统上只能串行计算的整数规划算法赋予了的并行性,有效降低计算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排班规划装置在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时,可以首先对该排班规划算法的算法参数进行设置,也即设置覆盖模式及权重,其中,该覆盖模式分全覆盖和非全覆盖,全覆盖模式下排班的波形会完美覆盖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非全覆盖下部分工作量会在波形上方;权重影响排班表的生成人数,权重值可以设置在1-1000之间(当然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不做限定),权重越低,排班所需人数越少,波形覆盖效果最差;权重越高,排班所需人数越多,波形覆盖效果越好。最佳的结果不一定是波形覆盖效果最好,需要结合实际以及波形的利用率与覆盖率等综合考虑。
一个实施例中,当接收到对目标排班规划结果的否定指令时,获取预设排班资源数,并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预设排班资源数生成第一排班规划结果。
本实施例中,在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下不限定人数得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之后,如果觉得目标排班规划结果对应的人数较少,可以选择启用限定人数(组/人)模式,也即获取预设排班资源数,可以依据预设排班资源数进行排班,最终生成指定人数的排班规划结果。也就是说,当用户对当前的排班规划结果不满意,觉得当前排班规划结果对应的人数少时,可以基于现有的人员进行排班。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对排班规划结果不满意时,还可以在修改出勤规则和算法的参数设置后可以对当前排班规划结果进行重新计算。从覆盖率和人员分配角度,不断的调整出勤规则和算法参数计算后,找到最适合、最佳的排班规划结果。另外,还可以根据也可以进行模板排班,也即根据预设排班模板进行排班。
一个实施例中,排班规划装置可以获取目标排班规划结果中的目标调整资源;并基于目标调整资源对目标排班规划结果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当该目标排班规划结果对应的人员中,有人员请假、补假、调工和/或调休时,可以获取请假、补假、调工和/或调休对应的调整资源,并基于调整资源对目标排班规划结果进行调整,达到动态调整排班规划结果的目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不需要工作量和排班约束条件的限制,固定上班的人员可以进行模板排班。排班规划装置可以获取固定资源数,也即获取不需要工作量和排班约束条件限制的人员,之后,可以根据预设排班模板对固定资源数进行排班。也就是说,排班规划装置可以首先设定固定资源数对应的上班模式、自定义上班时间和休息时间(也即做几休几的模式,例如做5休2),之后基于设置好的上班模式、自定义上班时间和休息时间对固定资源数进行排班,得到排班规划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排班规划装置生成排班规划结果是基于排班规划算法提供支持的,除提供灵活的排班方式,如生产部门的做一休一固定轮班模式、或者每周四十至四十四小时的灵活出勤模式,也可以为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固定岗位通过预设排班模板进行排班,使得大量如行政、后勤等部门的员工排班得以实现数字化管理。针对其他特殊岗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抽象并通过配置规则实现,如季节工可以通过限定每周的特定工作时长、每天的工作时间段、或者每周的工作天数等参数进行控制;对于部分无法进行任务清晰定义的岗位排班,将通过设定固定工作时段任务的方式实现资源需求预测基础上的排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排班规划装置首先确定出工作量,之后根据出勤规则以及工作量确定排班资源数,之后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通过设置不同的出勤规则以及排班约束条件,可以准确评估各航班的工作量,并根据工作量合对人员进行排班,相对于现有的通过人工来进行排班来说,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申请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另外,本申请还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面从的排班规划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进行说明,下面从排班规划装置的角度对本申请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班规划装置的虚拟结构示意图,该排班规划装置200包括:
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预设时长内的N个航班计划,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一确定单元202,用于确定所述N个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
第二确定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作业标准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
第三确定单元204,用于根据预设出勤规则以及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目标排班资源数;
生成单元205,用于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目标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单元205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预设排班约束条件对所述目标排班资源数进行规划,以得到初始排班规划结果,所述初始排班规划结果中包含多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每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排班资源;
对所述多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进行规划,得到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单元205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中的目标调整资源;
基于所述目标调整资源对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生成单元205还用于:
当接收到对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的否定指令时,获取预设排班资源数;
根据所述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所述预设排班资源数生成第一排班规划结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单元205还用于:
获取固定资源数;
根据预设排班模板对所述固定资源数进行排班。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排班约束条件包括最大连续工作时长、最大连续休息时长、最小连续工作时长、最小连续休息时长、两个排班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最大平均每周工作时长、最小平均每周工作时长、所述预设时长内的最大休息时长、作休轮替方式以及预设规章制度中的至少一个。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排班规划装置首先确定出工作量,之后根据出勤规则以及工作量确定排班资源数,之后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通过设置不同的出勤规则以及排班约束条件,可以准确评估各航班的工作量,并根据工作量合对人员进行排班,相对于现有的通过人工来进行排班来说,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目标用户的证件信息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可读介质的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介质300,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311,该计算机程序31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所述排班规划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4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4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4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442或数据444的存储介质4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432和存储介质4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4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4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430通信,在服务器400上执行存储介质4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服务器4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4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4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4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由排班规划装置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4所示的服务器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述图1中的流程示意图描述的所述排班规划方法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2的流程示意图中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申请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时长内的N个航班计划,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确定所述N个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
根据所述作业标准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
根据预设出勤规则以及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目标排班资源数;
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目标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目标排班资源数生成排班规划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排班约束条件对所述目标排班资源数进行规划,以得到初始排班规划结果,所述初始排班规划结果中包含多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每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排班资源;
对所述多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进行规划,得到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中的目标调整资源;
基于所述目标调整资源对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对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的否定指令时,获取预设排班资源数;
根据所述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所述预设排班资源数生成第一排班规划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固定资源数;
根据预设排班模板对所述固定资源数进行排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排班约束条件包括最大连续工作时长、最大连续休息时长、最小连续工作时长、最小连续休息时长、两个排班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最大平均每周工作时长、最小平均每周工作时长、所述预设时长内的最大休息时长、作休轮替方式以及预设规章制度中的至少一个。
7.一种排班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长内的N个航班计划,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N个航班计划中每个航班的目标业务的作业标准;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作业标准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出勤规则以及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工作量确定目标排班资源数;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排班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目标排班资源数生成目标排班规划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预设排班约束条件对所述目标排班资源数进行规划,以得到初始排班规划结果,所述初始排班规划结果中包含多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每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排班资源;
对所述多个目标排班资源的组合进行规划,得到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中的目标调整资源;
基于所述目标调整资源对所述目标排班规划结果进行调整。
10.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机器上运行时,使得机器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班规划方法的步骤。
CN202110062980.8A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26689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2980.8A CN112668938A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2980.8A CN112668938A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8938A true CN112668938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15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2980.8A Pending CN112668938A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89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6566A (zh) * 2022-08-29 2022-12-09 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排班表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7994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mization of workforce scheduling and capacity planning
CN109377192A (zh) * 2018-11-30 2019-02-22 广东机场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机场智能排班方法
CN110942254A (zh) * 2019-11-29 2020-03-31 杭州派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登机口服务人员排班规划和派遣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7994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mization of workforce scheduling and capacity planning
CN109377192A (zh) * 2018-11-30 2019-02-22 广东机场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机场智能排班方法
CN110942254A (zh) * 2019-11-29 2020-03-31 杭州派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登机口服务人员排班规划和派遣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6566A (zh) * 2022-08-29 2022-12-09 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排班表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1221B (zh) 基于时空间维度分解的机场停机位分配方法及系统
Cappanera et al. A multicommodity flow approach to the crew rostering problem
Saddoune et al. Integrated airline crew pairing and crew assignment by dynamic constraint aggregation
Pilla et al. A 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 cutting plane approach for solving a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fleet assignment model
Van den Bergh et al. A three-stage approach for aircraft line maintenance personnel rostering using MIP,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and DEA
CN113034015B (zh) 一种基于约束松弛求解的机场值机人员排班方法
CN112348368A (zh) 航空地勤自动排班与智能调度系统
Sarkheyli et al. New tabu search heuristic in scheduling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s
US9792573B2 (en) System for modeling production of a product
Bennaceur et al. Passenger-centric Urban Air Mobility: Fairness trade-offs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CN112668938A (zh) 一种排班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689144A (zh) 航班运行保障任务智能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51673A (zh) 一种资源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300335A (zh) 航班时刻调换系统及调换方法
Al-Sultan Airport check-in optimization by IP and simulation in combination
CN112651672A (zh) 一种人力资源的派工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570178A (zh) 排班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068180A1 (en) Resource teaming optimization for resource planning
Laslo et al. Optimal booking of machines in a virtual job-shop with stochastic processing times to minimize total machine rental and job tardiness costs
Wang et al. A constructive heuristic approach for single airport slot allocation problems
CN113627781A (zh) 任务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2651674A (zh) 一种轮班资源数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Rave et al. Drone Network Design for Emergency Resupply of Pharmacies and Ambulances
Dall’Olio et al. Formation and Routing of Worker Teams for Airport Ground Handling Operations: A Branch-and-Price-and-Check Approach
Liu et al. Interfleet and intrafleet models for crew recovery probl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